拖拉机行走系统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拖拉机行走系统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一、拖拉机行走系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论文文献综述)

张仕杰[1](2019)在《双电机水稻联合收获机履带式底盘设计与驱动功率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未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智能化发展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中小型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双电机驱动履带式底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履带式底盘机动性能分析。首先,分析了履带式底盘的直线行驶原理,计算了其理论速度、实际速度与各参数的关系;其次,计算了不同转向情况下转向半径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履带式底盘旋转中心落在履带内侧与外侧两种情况下履带式底盘驱动力与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履带式水稻联合收获机底盘的通过性能与失效情况。(2)底盘总体结构设计。结合水稻收获时田间的作业条件以及作业环境,以Solidworks、CAD等软件为工具,对水稻收获机双电机履带式底盘行走系、动力系以及传动系进行了设计,并对样机进行了加工试制。(3)底盘控制系统与功率测量系统设计。针对该底盘,设计了电机远程控制系统与功率测量系统。其中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电机驱动电路的硬件设计,远程控制系统中信号发射部分与信号接收部分的软、硬件设计,理论最大遥控距离1000m。功率测量系统的设计包括电流测量电路硬件设计、测压电路硬件设计以及功率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4)底盘单侧履带驱动功率仿真试验。基于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原理,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的模型,基于第二章对履带式底盘机动性能的理论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双电机水稻联合收获机履带式底盘单侧履带在不同行走速度(0.6m/s,0.8m/s,1.0m/s,整机质量600kg)、不同质量(680kg,760kg,840kg,920kg,1000kg,整机行走速度0.6m/s)以及原地转向(整机质量600kg,行走速度0.6m/s)情况下的平均驱动功率进行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说明:电机转速越低,负载越大,电机输出扭矩波动越大。(5)底盘水泥路面试验与田间试验。选择在水泥路面进行了双电机水稻联合收获机履带式底盘行驶速度-PWM占空比对应试验、偏驶率试验、同时在水泥路面与田间土壤上进行了相同影响因素试验,试验测试了以不同行走速度(0.6m/s,0.8m/s,1.0m/s,整机质量600kg)、不同质量(680kg,760kg,840kg,920kg,1000kg,整机行走速度0.6m/s)以及原地差速转向(整机质量600kg,行走速度0.6m/s)情况下的平均驱动功率,结果表明:1)水泥路面上PWM方波占空比70%、80%、90%分别对应的行走速度为0.644m/s、0.836m/s、1.050m/s;2)水泥路面的直行偏驶率为2.7%,满足国家标准≤6%的要求;3)分别在平坦水泥路面上与土壤坚实度1331kPa、平均含水率17.85%的田间土壤上进行了试验,测试了不同速度、不同质量下直行电机驱动功率与原地差速转向电机驱动功率,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速度对电机驱动功率影响极显着;质量对电机驱动功率影响显着;水泥路面、田间、仿真试验三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水泥路面、田间、仿真转向载荷比分别为2.14、2.26、2.56;水泥路面与田间直行驱动功率比值随速度增加从0.74降低至0.58;水泥路面与田间直行驱动功率比值随整机质量增加一直保持在0.68左右。

王浩[2](2019)在《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密封特性分析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的密封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支重轮密封系统失效不仅增加用户的维修成本,而且影响农作物播种和收获的黄金时期,满足不了水田作业的机械化发展需求。针对目前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渗水和漏油等密封困难的问题,本文以某型号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履带式拖拉机行走系的结构分析,建立了支重轮密封系统三维模型,开展了密封系统理论分析及对密封失效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究;然后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动静密封副的仿真模型,运用压力图像分析系统对动静密封副间的接触应力进行了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开展了密封副旋转轴和机械端面的静力学仿真分析以及动环-液膜-静环中的液膜流体仿真分析,分析了密封副重要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对动静密封副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制作了密封副样件,最后搭建了动静密封副密封性能检测试验台,进行了优化前后的密封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支重轮动静密封副旋转轴唇口的空气侧唇角在25°,油侧唇角在30°,过盈量为0.5mm,表面摩擦系数为0.5的情况下,当动静环端面预紧压力为40N,外倾角度为6°时,支重轮动静密封副密封效果最佳。当静环内外径之差不变的情况下,内径为35mm时,可以极大减少液膜开启力和泄漏量。优化改进后的密封副使用寿命比优化改进前提高了1倍多。本文通过对支重轮密封副的仿真分析和优化改进,以及对优化改进前后的动静密封副密封性能的对比试验,验证了优化效果的有效性,对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密封性能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翊宁[3](2019)在《柔性底盘运行模式分析与参数优化》文中指出柔性底盘可用于设施农业等狭小空间内的机械化作业和道路运输,实现姿态转向、姿态平移和姿态切换等多种运行方式。本文设计试制了8 kW柔性底盘样机,并进行了姿态转向、姿态平移和姿态切换模式等硬化路面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与优化,得到了柔性底盘姿态运行模式最优输入参数,以期为柔性底盘的多姿态运行提供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设计并试制了基于四轮独立驱动与四轮独立转向技术的8 kW柔性底盘样机。整机尺寸1715×1475×1135 mm,轮距1320 mm,轴距1200 mm,最小离地间隙235 mm,整机质量750 kg,底盘设计额定牵引力2400 N,额定功率8kW,最高设计时速28km·h-1,理论犁耕作业速度5 km·h-1,理论连续犁耕作业时间大于1h。设计并搭建了采用CAN总线通信的模块化分层控制系统,包括了整机状态监测模组、底盘中央控制模组和单轮行走系控制模组。2)分析了柔性底盘姿态转向模式,并进行了硬化路面试验,取得了柔性底盘转向的状态模型。两轮转向,各试验因素对转向准备精度、转向准备时间、转向恢复精度、转向恢复时间、转向切入时间和转向切出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转向角度>电机转速>交互作用;对转向切入精度和转向切出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转向角度>电机转速;对于转向保持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转向角度>转向速度;对于转向保持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转向速度>转向角度>交互作用。四轮转向,各试验因素对转向准备精度、转向恢复精度、转向切入时间和转向切出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转向角度>电机转速>交互作用;对转向准备时间和转向恢复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交互作用>电机转速>转向角度;对于转向切入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转向角度>电机转速;对于转向切出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电机转速>转向角度>交互作用;对于转向保持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转向角度>转向速度>交互作用;对于转向保持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转向速度>转向角度>交互作用。3)分析了柔性底盘平移运动,并进行了硬化路面试验,得到了柔性底盘的平移状态模型。在间断平移的准备和恢复阶段中,各试验因素对平移准备精度、平移准备时间、平移恢复精度和平移恢复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平移角度>电机转速>交互作用。在连续平移的平移切入和平移切出阶段中,各试验因素对平移切入时间、平移切出精度和平移切出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平移角度>电机转速>交互作用;对平移切入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电机转速>平移角度。在间断与连续平移运动共同存在平移保持阶段中,各试验因素对平移保持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在象限Ⅰ和Ⅲ中为平移速度>平移角度,在象限Ⅱ中为平移角度>平移速度,在象限Ⅳ中为平移速度>平移角度>交互作用;各试验因素对平移保持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在象限Ⅰ和Ⅲ中为平移速度>平移角度>交互作用,在象限Ⅱ和Ⅳ中为平移速度>平移角度。4)分析了柔性底盘姿态切换运动,并进行了硬化路面试验,得到了柔性底盘的姿态切换模型。在横行运行中,各试验因素对切换准备精度和切换恢复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电机转速>平移角度;对切换准备时间和切换恢复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平移角度>电机转速;对横行保持精度和横行保持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横行速度有极显着的影响。在原地回转运动中,各试验因素对切换准备精度和切换恢复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电机转速>平移角度;对切换准备时间和切换恢复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平移角度>电机转速;对回转保持精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是:回转切换角度>回转角速度;对回转保持时间影响的主次关系是:回转切换角度>回转角速度>交互作用。5)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遗传算法对姿态转向、姿态平移和姿态切换模式进行了最优输入参数求解,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两轮转向的优化结果为:转向速度4 m·s-1,电机转速5.4 r·min-1。四轮转向的优化结果为:电机转速为5.4 r·min-1;当转向角度取(0,60°)时,转向速度为(0.00001φ2+0.014φ+3.538)m·s-1,当转向角度取[60°,360°]时,转向速度为4 m·s-1。间断平移的优化结果为:在任意象限内,平移速度为4 m·s-1;电机转速在象限Ⅰ为(0.2480θ+4.5211)m·s-1,在象限Ⅱ为(0.2921θ+3.5456)m·s-1,在象限Ⅲ为(0.3027θ+2.9356)m·s-1,在象限Ⅳ为(0.2944θ+3.2925)m·s-1。连续平移的优化结果为:在任意象限内,平移速度为4 m·s-1;而电机转速在象限Ⅰ为(0.2027θ+9.2392)m·s-1,在象限Ⅱ为(0.1978θ+9.4408)m·s-1,在象限Ⅲ为(0.1970θ+9.3528)m·s-1,在象限Ⅳ为(0.1968θ+9.4864)m·s-1。横行运动的优化结果为:正向运行时,电机转速为5.4 r·min-1,横行速度为3.47 m·s-1;逆向运行时,电机转速为5.4 r·min-1,横行速度为3.54 m·s-1。原地回转运动的优化结果为:正向运行时,电机转速为5.4r·min-1,而回转切换角度为(0,90)°时,回转角速度为(0.0031βsr+0.5146)rad·s-1,回转切换角度为[90,180]°时,回转角速度为0.78 rad·s-1;逆向运行时,电机转速为5.4 r·min-1,而回转切换角度为(0,90)°时,回转角速度为(0.0031βsr+0.5080)rad·s-1,回转切换角度为[90,180]°时,回转角速度为0.78 rad·s-1。

白杨[4](2019)在《拖拉机行走系的使用与维护》文中研究说明行走系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正确与维护的及时,重点陈述了行走系重要组成车架、轮胎、悬架的使用与维护技术要点。

李冲冲[5](2018)在《丘陵果园多功能履带运输车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丘陵是我国果园种植的重要环境,机械化作业是我国丘陵果园种植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平原作业车辆无法适应丘陵果园的作业需要,果园作业成为了丘陵果园机械化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开发适应我国丘陵果园的作业机械迫在眉睫。为了解决丘陵果园机械的作业难题,同时提高丘陵果园车辆的多功能性和可靠性,本文设计了一种针对丘陵果园的多功能履带运输车,能够负载果园管理机具完成多种作业,同时也可以完成丘陵果园内的运输。本研究采用了农业车辆设计、动力学仿真技术和可靠性设计理论等研究方法,同时结合性能试验考察多功能履带运输车的综合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作业环境和农艺要求提出设计目标。计算了履带运输车的消耗功率并完成发动机选型。设计了传动方案:行走系统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动力输出系统采用液压传动方式,设计并校核了传动系统的传动比。进行了履带行走系统的主要参数设计和防倾翻设计。设计了制动系统和直腿式辅助支腿。设计了总体布局,通过三维模型模拟了整机的质心空间位置。2.对履带运输车的行驶性能、通过性能、转向性能和防倾翻性能进行了分析与动力学仿真。对履带运输车的行驶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和仿真,对滑转率和跑偏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履带运输车通过沟壑和台阶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仿真。对履带运输车的转向性能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仿真,对影响转向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履带运输车的防倾翻性能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仿真。3.对多功能履带运输车进行了系统可靠性设计,采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分配方法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方法。对履带运输车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提出系统可靠性目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400小时,连续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可靠度为0.905。采用评分法进行可靠度分配。按照分配后的可靠度对各子单元进行校核,满足设计要求。进行了系统DFMEA分析,对子单元的选型或设计提出建议。进行了样机的可靠性数据分析,该履带运输车的系统可靠性优于第一代履带运输车。4.对样机的行驶性能、转向性能、通过性能、坡道防倾翻性能和制动性能等进行了性能试验,各项参数均满足设计指标。进行了行驶速度试验、滑转率试验和跑偏率试验。进行了最小转向半径和最小通过半径试验。在规范化种植的果园道路中的通过率100%,行间通过性良好。能够通过500 mm宽的水平沟壑和110 mm的垂直台阶。测量了样机的质心空间位置,符合三维建模的模拟结果;样机的静态倾翻角度均大于25°样机的刹车性能满足设计目标;能在20°以内的坡道上驻车成功,能在20°以内的松软湿滑坡道上驻坡成功。丘陵果园多功能履带运输车在丘陵果园有良好的通过性能、行驶性能、转向性能、防倾翻性能、制动和驻车性能等。和现有的丘陵果园运输车相比,该机的可靠性高,同时具有多功能性,能够完成多种功能,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果园运输效率和作业效率,对提高丘陵果园机械化技术水平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鲁鸣[6](2018)在《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林果产业的发展,各种水果的产量不断增加。果树种植业不仅是我国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目前水果生产中的施肥、喷药、采摘等作业环节基本上仍以人力劳动为主,果园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很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果园作业环节所需的劳动量的剧增与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动力电池和电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农业装备电动化的大趋势逐步明晰。为提高果园生产力、降低人工劳动成本、提升国产果园管理机技术水平,本课题结合我国果园作业的工作条件,设计了一款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结合目前我国林果业对优质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以及农业机械能源清洁化、电动化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国内外履带式果园作业装备的发展现状,总结出电动化的果园装备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按照果园作业的工作条件,提出了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的设计方案。(2)完成了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的设计,包括行走部分、电池部分、提升部分与车架部分。基于各部分设计指标,进行了原理分析、方案设计和计算选型。行走部分采用双电机两侧独立驱动的方案,使用两台5.5kW的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电机,驱动系统可以直接接入直流电工作。电池部分采用了一个电池箱和一个高压电池管理箱的方案,使用160串磷酸铁锂单体电池,电池系统额定电压为512V,容量为50Ah。提升部分采用了双头铰接的电动伺服缸伸缩方案,使用功率为2.6kW的伺服缸,额定出力为20kN。车架部分使用桁架式车架方案,车架使用矩形管材和方形管材焊接成型。(3)测试了伺服电机在直流电源下工作和通信情况。完成了关键部位的虚拟验证与优化。建立了提升部分的简单模型,使用SOLIDWORKS Motion多体动力学仿真功能对提升部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可知:所选的伺服缸的额定出力满足提升要求,后三点悬挂的运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建立了车架部分的三维模型,使用SOLIDWORKS Simulation有限元仿真功能对车架部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可知:车架没有很大的应力集中和变形,且安全系数较高。依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了车架结构,在前端悬出部分增加了支承,按照具体受力情况使用不同的型材,降低了车架总重。(4)完成了整机虚拟样机的搭建。在SOLIDWORKS中对进行了虚拟装配、运动干涉检查、质心位置检测和抗侧翻能力检测。运动干涉检查结果表明本设计没有产生运动干涉的设计缺陷。质心位置检测结果表明本设计在提升农机具过程中可以保持平衡。抗侧翻能力检测结果表明本设计最大恒定角为50.4°。

姜海英[7](2017)在《履带拖拉机掉轨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履拖拉机掉轨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的措施,提醒用户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使用维护中注意预防掉轨故障的发生。

王建波,安胜[8](2017)在《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技术维护》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主要部件故障产生原因的分析,强调了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技术维护的重要性。

张春华[9](2016)在《链轨拖拉机行走系结构特点与使用维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系统介绍了链轨拖拉机行走系结构特点,并讲述了使用维护要点,以求延长链轨拖拉机行走系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张志斌[10](2016)在《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文中研究说明履带拖拉机行走系是拖拉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机手忽视对其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导致行走系主要部件的早期磨损,甚至损坏。通过对履带拖拉机行走系主要部件的故障特点的分析,提醒机手注意正确的使用与维护,减少故障发生。

二、拖拉机行走系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拖拉机行走系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双电机水稻联合收获机履带式底盘设计与驱动功率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电驱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
        1.3.1 国外电驱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
        1.3.2 国内电驱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底盘机动性能分析
    2.1 直线行驶性能分析
        2.1.1 直线行驶速度分析
    2.2 转向性能分析
        2.2.1 转向速度与转向半径
        2.2.2 底盘原地转向运动分析
    2.3 通过性分析
        2.3.1 过沟能力分析
        2.3.2 越障能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底盘总体结构设计
    3.1 总体布局
    3.2 行走系设计
        3.2.1 行走系选型
        3.2.2 车架选择
        3.2.3 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
        3.2.4 行走装置主要尺寸参数计算
    3.3 动力系设计
        3.3.1 电机功率计算与选型
        3.3.2 主电源选型
        3.3.3 辅助电源设计
    3.4 传动系设计
        3.4.1 传动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3.4.2 传动比计算及减速器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底盘控制与功率测量系统设计
    4.1 控制系统设计
        4.1.1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4.1.2 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4.2 功率测量系统设计
        4.2.1 电流测量电路设计
        4.2.2 电压测量电路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IMULINK底盘驱动功率仿真
    5.1 驱动模型的建立
        5.1.1 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
        5.1.2 直流无刷电机仿真模型建立
    5.2 不同工作条件下单侧履带驱动功率仿真试验
    5.3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底盘驱动功率试验
    6.1 试验目的
    6.2 试验方法
    6.3 水泥路面试验
        6.3.1 直行速度-PWM占空比对照试验
        6.3.2 直线行驶稳定性试验
        6.3.3 水泥路面直行驱动功率试验与结果
        6.3.4 水泥路面原地转向驱动功率试验
    6.4 田间试验
        6.4.1 土壤参数测定
        6.4.2 田间直行驱动功率试验与结果
        6.4.3 田间原地转向驱动功率试验与结果
    6.5 数据分析与结论
        6.5.1 转向功率比
        6.5.2 试验结果对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密封特性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履带水田拖拉机支重轮密封系统结构及密封失效分析
    2.1 履带式水田拖拉机行走机构结构
        2.1.1 行走机构整体结构概述
        2.1.2 行走机构工作原理
    2.2 支重轮密封系统结构
        2.2.1 支重轮结构三维建模
        2.2.2 动静密封副结构
        2.2.3 其他重要零部件
        2.2.4 密封材料
    2.3 静密封理论
        2.3.1 动静密封副接触压力理论
        2.3.2 表面粗糙度及变形理论
        2.3.3 摩擦力及摩擦系数理论
    2.4 密封失效分析
        2.4.1 旋转轴唇形密封失效分析
        2.4.2 机械端面密封失效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密封副静力学仿真和性能分析
    3.1 支重轮密封副旋转唇形仿真分析
        3.1.1 力学模型建立
        3.1.2 网格划分和材料模型建立
        3.1.3 基础假设和边界条件设置
    3.2 仿真结果与试验验证
        3.2.1 动静密封副仿真分析
        3.2.2 压力图像分析系统
        3.2.3 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
    3.3 重要参数对密封特性的影响
        3.3.1 表面摩擦系数变化的影响
        3.3.2 过盈量大小的影响
        3.3.3 空气侧唇角和油侧唇角大小的影响
    3.4 机械端面密封仿真分析
        3.4.1 密封副三维模型建立
        3.4.2 网格划分和材料设置
        3.4.3 边界条件和基本参数设置
        3.4.4 端面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仿真模型
    3.5 不同工况参数下对端面密封的影响
        3.5.1 外倾角变化的影响
        3.5.2 预紧压力大小的影响
        3.5.3 端面摩擦系数大小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履带式水田拖拉机动静密封副流体仿真分析
    4.1 液膜物理模型
    4.2 动环-液膜-静环间液膜流动理论
        4.2.1 液膜流动基本方程
        4.2.2 液膜流动状态判断
    4.3 FLUENT对动静密封端面液膜仿真
        4.3.1 液膜有限元仿真模型
        4.3.2 材料特性和边界条件设置
        4.3.3 流动模型选择及求解器设置
    4.4 液膜流场的仿真结果分析
        4.4.1 液膜开启力
        4.4.2 液膜压力分布
        4.4.3 压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4.5 动静密封副参数化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动静密封副结构优化改进与实验
    5.1 支重轮结构优化
        5.1.1 支重轮整体结构优化
        5.1.2 动静密封副的结构优化
    5.2 密封样件
        5.2.1 密封副材料的选择
        5.2.2 样件的制作
    5.3 模拟水田环境密封性能实验
        5.3.1 实验台结构设计
        5.3.2 实验台加工制造
        5.3.3 实验方案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介

(3)柔性底盘运行模式分析与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设施农业动力机械研究进展
        1.2.2 四轮独立驱动与四轮独立转向底盘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8 k W柔性底盘样机设计与试制
    2.1 引言
    2.2 柔性底盘一代样机分析
    2.3 柔性底盘样机基本结构
        2.3.1 柔性底盘整机系统
        2.3.2 单轮行走系
    2.4 柔性底盘样机动力参数
        2.4.1 额定牵引力
        2.4.2 额定牵引功率
        2.4.3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2.5 柔性底盘样机主要工作部件
        2.5.1 轮毂电机
        2.5.2 电磁制动器
        2.5.3 动力电池组
    2.6 柔性底盘样机控制系统
        2.6.1 系统概述
        2.6.2 整机状态监测模组
        2.6.3 底盘中央控制模组
        2.6.4 单轮行走系控制模组
        2.6.5 控制算法
    2.7 柔性底盘二代样机姿态运行模式
    2.8 讨论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柔性底盘姿态转向模式分析与试验
    3.1 引言
    3.2 姿态转向模式分析
        3.2.1 姿态转向模式分类
        3.2.2 姿态转向模式参数
        3.2.3 姿态转向模式过程
    3.3 姿态转向模式试验方案
        3.3.1 试验因素和指标
        3.3.2 试验准备与实施
    3.4 姿态转向模式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转向准备阶段
        3.4.2 转向恢复阶段
        3.4.3 转向切入阶段
        3.4.4 转向切出阶段
        3.4.5 转向保持阶段
    3.5 姿态转向模式状态模型
        3.5.1 间断转向运动
        3.5.2 连续转向运动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底盘姿态平移模式分析与试验
    4.1 引言
    4.2 姿态平移模式分析
        4.2.1 姿态平移模式描述
        4.2.2 姿态平移模式参数
        4.2.3 姿态平移模式过程
    4.3 姿态平移模式试验方案
        4.3.1 试验因素和指标
        4.3.2 试验准备与实施
    4.4 姿态平移模式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平移准备阶段
        4.4.2 平移恢复阶段
        4.4.3 平移切入阶段
        4.4.4 平移切出运动
        4.4.5 平移保持阶段
    4.5 姿态平移模式状态模型
        4.5.1 间断平移运动
        4.5.2 连续平移运动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柔性底盘姿态切换模式分析与试验
    5.1 引言
    5.2 姿态切换模式分析
        5.2.1 姿态切换模式分类
        5.2.2 姿态切换模式参数
        5.2.3 姿态切换模式过程
    5.3 姿态切换模式试验方案
        5.3.1 试验因素和指标
        5.3.2 试验准备与实施
    5.4 姿态切换模式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切换准备阶段
        5.4.2 切换恢复阶段
        5.4.3 切换保持阶段
    5.5 姿态切换模式状态模型
        5.5.1 横行运动
        5.5.2 原地回转运动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柔性底盘姿态运行参数优化与验证
    6.1 引言
    6.2 状态模型最优参数计算方法
        6.2.1 指标权重确定
        6.2.2 遗传算法
        6.2.3 综合精度和综合时间
    6.3 优化参数分析
        6.3.1 姿态转向模式
        6.2.2 姿态平移模式
        6.2.3 姿态切换模式
        6.2.4 优化输入参数结果
    6.3 优化输入参数试验验证
        6.3.1 姿态转向模式
        6.3.2 姿态平移模式
        6.3.3 姿态切换模式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拖拉机行走系的使用与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车架的使用与维护
2 轮胎的使用与维护
3 悬架的使用与维护
4 结束语

(5)丘陵果园多功能履带运输车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丘陵果园运输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丘陵果园多功能履带运输车的整机设计
    2.1 设计目标及总体结构
        2.1.1 环境调研及设计目标
        2.1.2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2 发动机选型
        2.2.1 最大消耗驱动力计算
        2.2.2 发动机选型
    2.3 传动系统设计
        2.3.1 传动方案选择
        2.3.2 传动比设计
    2.4 履带行走系统设计
        2.4.1 履带行走系统工作原理
        2.4.2 履带行走系统主要参数设计
        2.4.3 橡胶履带主要参数设计
    2.5 制动系统及辅助支腿设计
        2.5.1 制动系统设计
        2.5.2 辅助支腿设计
    2.6 总体布局
        2.6.1 空间布局设计
        2.6.2 质心模拟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履带行走系统的分析与仿真
    3.1 行驶性能分析
        3.1.1 行驶性能的分析
        3.1.2 行驶性能的动力学仿真
    3.2 通过性能分析
        3.2.1 通过性能的分析
        3.2.2 通过性能的动力学仿真
    3.3 转向性能分析
        3.3.1 转向性能的分析
        3.3.2 转向性能的动力学仿真
    3.4 防倾翻性能分析
        3.4.1 防倾翻性能的分析
        3.4.2 防倾翻性能的动力学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可靠性的设计与分析
    4.1 系统可靠性目标
    4.2 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分配
        4.2.1 系统可靠性分析
        4.2.2 系统可靠性分配
    4.3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4 系统可靠性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样机的综合性能试验
    5.1 行驶性能试验
        5.1.1 行驶速度试验
        5.1.2 滑转率试验
        5.1.3 跑偏率试验
    5.2 转向性能试验
        5.2.1 最小转向半径试验
        5.2.2 最小通过半径试验
        5.2.3 行间转向性能试验
    5.3 通过性能试验
        5.3.1 行间通过性试验
        5.3.2 台阶通过性试验
        5.3.3 沟壑通过性试验
    5.4 坡道防倾翻性能试验
        5.4.1 质心的空间位置测量试验
        5.4.2 静态倾翻试验
    5.5 制动性能和防滑移性能试验
        5.5.1 制动性能试验
        5.5.2 坡道防滑移性能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6)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履带式果园作业装备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履带式果园作业装备国内研究现状
        1.2.2 履带式果园作业装备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底盘驱动模块设计
    2.1 总体设计目标
    2.2 行走部分设计
        2.2.1 行走部分设计目标
        2.2.2 行走部分方案选择
        2.2.3 行走部分设计计算
    2.3 电池部分设计
        2.3.1 电池单体类别选择
        2.3.2 箱体设计方案选择
        2.3.3 电池简单热分析
    2.4 驱动模块测试试验
        2.4.1 试验准备
        2.4.2 试验过程
        2.4.3 试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功能模块设计
    3.1 提升部分设计
        3.1.1 提升部分设计目标
        3.1.2 提升部分方案选择
        3.1.3 提升部分设计计算
    3.2 提升部分的仿真验证
        3.2.1 提升部分模型的建立
        3.2.2 提升部分模型的仿真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机车架模块设计
    4.1 车架部分设计
        4.1.1 车架部分设计目标
        4.1.2 车架部分形式选择
        4.1.3 车架部分设计确定
    4.2 车架部分的仿真优化
        4.2.1 车架部分模型的建立
        4.2.2 车架部分模型的仿真
        4.2.3 车架部分模型的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机虚拟样机搭建与验证
    5.1 整机虚拟样机的搭建
    5.2 运动干涉检查
        5.2.1 运动干涉检查的目的
        5.2.2 运动干涉检测的方法
        5.2.3 运动干涉检测的结果
    5.3 质心位置检测
        5.3.1 质心位置检测的目的
        5.3.2 质心位置检测的方法
        5.3.3 质心位置检测的结果
    5.4 抗侧翻能力检测
        5.4.1 抗侧翻能力检测的目的
        5.4.2 抗侧翻能力检测的方法
        5.4.3 抗侧翻能力检测的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履带拖拉机掉轨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履带拖拉机掉轨的原因分析
    1.1 拖拉机使用维护不当
    1.2 行走系统零部件的自然磨损
2 预防措施
3 结束语

(8)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技术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行走系部件主要故障
2 履带的维护
    2.1 履带螺栓的紧固
    2.2 履带张紧度的检查与调整
    2.3 支重轮、导向轮和托链轮的维护

(10)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正确使用与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行走系各部件出现的主要故障
    1. 1 履带板的磨损
    1. 2 驱动轮的磨损
    1. 3 引导轮的磨损
    1. 4 托链轮的磨损
    1. 5 支重轮的磨损
2 正确使用与维护

四、拖拉机行走系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电机水稻联合收获机履带式底盘设计与驱动功率试验[D]. 张仕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2]履带式水田拖拉机支重轮密封特性分析与优化[D]. 王浩.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3]柔性底盘运行模式分析与参数优化[D]. 李翊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4]拖拉机行走系的使用与维护[J]. 白杨.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02)
  • [5]丘陵果园多功能履带运输车的设计与试验[D]. 李冲冲.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电动履带式果园管理机动力平台设计[D]. 鲁鸣.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7]履带拖拉机掉轨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 姜海英.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07)
  • [8]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技术维护[J]. 王建波,安胜.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07)
  • [9]链轨拖拉机行走系结构特点与使用维护[J]. 张春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08)
  • [10]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正确使用与维护[J]. 张志斌.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06)

标签:;  ;  ;  ;  ;  

拖拉机行走系统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