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并流地区云南迪庆州景观格局研究

三河并流地区云南迪庆州景观格局研究

一、三江并流区域云南省迪庆州景观格局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靳秋琪[1](2021)在《民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 ——以澜沧江流域“三江并流”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春雨[2](2021)在《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和生产生活资料来源,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土地所产出的物质资料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存发展的需求。土地系统一方面进行着自然演化,一方面接受着人类改造,是一种兼具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的系统。近年来,云南省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的之间矛盾凸显,为追求经济的发展,快速扩张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同时工业生产中废水、废弃物过度排放,农业种植时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污染问题不断暴露,土地系统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损毁,进而导致土地系统脆弱性严重。云南省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确保区域土地系统稳定,促进土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找出导致土地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的干扰和破坏程度,对区域因地制宜出台土地可持续发展政策,更好地保障人地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复杂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对土地系统及其脆弱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系统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其次对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系统脆弱性表征进行分析。在构建土地系统脆弱性VSD模型框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标权重,通过综合加权求和模型和脆弱度模型测算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并根据其脆弱性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时空分异研究,首先从暴露度指数、敏感型指数、适应能力指数和脆弱性指数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时序变化分析,其次对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空间变化分析,总结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甄别对土地系统脆弱性解释力较大的影响因子。总结国内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提出云南省及各区域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管理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从时间上来看,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数均值分别为3.1482、3.4661、3.6650,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演化速度较快,脆弱程度由较低脆弱演化为中度脆弱。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暴露度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敏感性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波动幅度较小;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适应能力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上来看,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呈现出从滇西北部向南部地区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系统脆弱性程度较高区域在云南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锁定。从全局Moran’s I指数结果可以看出,其指数值均为正值,说明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成显着正相关。由Moran散点图可以看出处于第一象限的格网单元个数逐渐增加,第二、四象限的格网单元个数不断减少,说明云南土地系统脆弱性程度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期的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Lisa集聚图可以看出,“高-高”(H-H)类型主要分布于滇西北地区以及滇中地区和滇东北的部分地区。“低-低”(L-L)类型主要分布在滇西的中部地区、滇南地区以及东部地区。“高-低”(H-L)类型和“低-高”(L-H)类型网格单元分布较少,占比相对较小。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单因子探测结果中暴露度指标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是废水排放强度、垦殖指数、单位农药使用量;敏感性指标中,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是年降水量、高程、地质岩性、植被覆盖度;适应能力指标中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有废水治理处理能力、财政支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交互探测结果中,双因子增强占绝大多数,土地系统脆弱性是系统中要素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但各指标因素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力度不同,有的起到的是加重土地系统脆弱性作用,有的则对土地系统脆弱性产生减缓作用。针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分布特征,本文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性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管理策略。同时对云南省层面,提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稳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土地系统实时监管与维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杨济达[3](2019)在《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区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匹配合适的作物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保护脆弱生境的可持续性和恢复性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德钦高原特色葡萄酒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是葡萄酒质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决定产区区域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基础。综合分析产区的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认识产区生境优势,对于揭示非黄金纬度葡萄产区的生境成因和指导优质葡萄基地建设和生产具有地理标识的葡萄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揭示高原环境保障优质葡萄品质的环境成因,探索当地局部生境对葡萄生长的优劣性,本论文从高原产区的县域尺度,分析了德钦县地形因子、土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从葡萄种植产业带的局部尺度,研究了县域干旱河谷生境条件的梯度变化;从物种生态位的角度,探索了局部生境的环境要素特征,并与传统产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析了葡萄种植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德钦县以高山峡谷为典型地形特征,其中海拔高于3300m的土地面积占61%,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67%,8个坡向平均分布。海拔垂直差异和下垫面破碎化是限制产区葡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因素。海拔小于3300m河谷区域土地类型以农业生产活动利用类型为主,表现为耕地和居民点破碎零散分布,土壤类型以棕色褐土、棕壤呈优势,水热配比表现为“干暖”,年均温为6.4℃~14.6℃,年均降水量为390mm~667mm,干燥度18.3~30.0。地形、热量和水分条件垂直分异导致在河谷区域(1834m~2753m)形成“缓坡”(坡度<8°集中分布)、“干”(降水量400mm;干燥度18.3)、“热”(年均温14.6℃;>10℃积温4928℃)三种成分的集中分布状况,该局部环境因子为葡萄经济栽培所需的“干、热、坡地”环境所匹配,使得在高寒山地的河谷局部环境具备环境资源条件让葡萄种植成为可能。(2)河谷区气候条件的水热配比表现为年均温15.9℃~17.8℃,最热月均温23.9℃~25.2℃,最冷月均温 8.6℃~13.0℃,年辐射量为 49009.3 W.m-2~52900.3 W.m-2;年降水量375 mm~516 mm,年内降水集中分布于7/8月,月均降水量46 mm~108 mm;土壤性质为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半淋溶型土壤,以褐土为主,pH显示呈弱碱性或碱性。干旱河谷局部地带性环境完全具备了欧亚种葡萄栽培所需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满足其喜光照、耐旱、耐寒、耐土壤瘠薄,适应性强的生境需求,在其他传统品种受限的条件下又正好为酿酒葡萄栽培提供了天然的局部生境资源。(3)河谷区以旱生特征植被为优势类型,又以小叶刺灌丛为典型,主要以“小叶马鞍叶·苦刺花群落(Com.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Sophora davidiia)”和“小叶荆·小叶马鞍叶群落(Com.Vitexmicrophylla-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为主。群落外貌多呈稀散矮生的半荒漠状态,优势种旱生生态特征明显,层次结构单调。物种组成在属水平以温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为主,并带有热带成分向温带过度的性质,物种多样性水平分异较小,垂直分异明显。部分物种如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垫状迎春花(Jasminum nudiforum var.pulvinatum)和部分属如沙针属(Osyris)、鼠李属(Rhamnus)与地中海山地硬叶小叶灌丛的成分相同,群落结构、外貌以及植物区系类似于地中海同类植被,与地中海传统葡萄产区在生境上具有相似性并联系紧密。(4)在河谷区分布有毛葡萄(Vitis heyneana)和桦叶葡萄(Vitis betulifolia)两种葡萄属种质资源分布,存在葡萄属植物原生生态位。温度变异性是干旱河谷区域葡萄生态位分布的主导因子,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Isothermality)、温度季节变化(Temperature Seasonality)为显着影响因子。环境要素具备优质葡萄生长需求和发展潜力,热量条件表现为:生长期有效积温1789℃,最热月均温22.1℃;生长季均温19.4℃;光热系数Ⅰ(Rt)=3.2;无霜期208.3天;水分条件表现为:年均降水量429mm;生长季降水量321.3mm;成熟季降水量166.7mm;干燥度(DI)1.4。生态优势体现为:温度极端差异平缓(-6℃~30℃),季节性变异明显(TS=54.11)成为该区域葡萄越冬无需冬季下架埋土的热量生境优势;较高的干燥度水平(DI=1.4)和较低降雨量(429mm)是葡萄挂果周期长,糖分积累充分的水分生境优势。(5)葡萄种植对德钦县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体现为耕地内部种植种类的改变。对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表现为农业结构和生计模式的改变。农业模式从依赖自然资源型的粗放农业向市场主导型的商业农业转变,养殖业水平呈下降趋势。葡萄种植区和非葡萄种植区农户生计模式两极化发展。葡萄种植区从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向经济作物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收入结构以葡萄种植收入为主;非葡萄种植区呈山地退化迁移模式,劳动力和收入结构向非农活动转移。本研究探索了低纬度、高海拔酿酒葡萄产区的高山峡谷环境地带性特征;揭示了干旱河谷保障葡萄优质生长的生境成因;对产业带的干旱河谷生境梯度格局深化了认识;对高原酿酒葡萄的发展和葡萄种植提供了系统的区域环境背景资料和生境适宜性数据支持;对藏区山地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调整的变化和响应提供了案例;为葡萄产区科学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了思路和意见。

江巴齐林[4](2019)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究及启示》文中提出自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推行开来,全域旅游建设逐渐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全域旅游旨在融合传统产业观光旅游业的资源、空间、产品、产业等各要素并将其优化升级最终成为科学的系统旅游。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以及经济的转型,纯粹的“景点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已经趋于弱化,在整个行业的模式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近年新兴的“全域旅游”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它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和方法。香格里拉市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全域旅游具体措施,全力构建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探究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建设历程时,笔者认识到不仅要从全域旅游理论及其战略路径方面着手,还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政策理论的研究,同时从两方面着手才能对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建设道路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才能在了解与探究之中,思考其不足并提出相关认识以及建议。本文就绪论部分列举并论述了国内外关于全球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了适度的回溯与综述。第一章从全域旅游本体概念的角度以及相关产业理论角度,罗列并阐述了全域旅游的理论基石和依据;第二章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及数据并进行分析解读,从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历史、现状和战略路径研究对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构建现状,旅游发展政策进行研究、概述与总结,思考并罗列出香格里拉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第三章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进一步的建设路径与方法进行了梳理与认识,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及对策;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宋思靖[5](2018)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迪庆州德钦县城镇发展的整体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类城市问题突显,城市整体性发展失调。随着现代化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广泛运用,城市路面硬化、渗水能力减弱,失去了自主吸纳的生态自循环能力。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水生态系统失衡。当代城市规划与管理者逐步意识到,缓解内涝现象不能单纯的从灾害治理这一末端环节入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强调低影响的开发建设模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借鉴海绵城市理念,维护好城市的生态自循环能力成为当代城市发展考虑的关键因素,其运用领域不局限于城市雨洪管理这一层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短缺等城市病随之滋生,城镇整体性失调,正如海绵吸水饱和,失去水环境控制的弹性能力。海绵城市弹性吸附、自我调节的功能,可有效指导当今城市建设管理活动,开发过程应合理控制规模、保持适宜的空间尺度,以期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本文以海绵城市理念的视角切入,选取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城镇发展的客观自然约束条件,探索与当地城市特点相匹配的发展途径。德钦县生态环境敏感度高,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开发限制条件苛刻。处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核心腹地的特殊地理条件,使德钦县的城市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探索规模适度的合理发展途径,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推动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自然环境的局限性,正如海绵吸水量的承载能力,要求城市严格控制自身规模容量。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满足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生态景观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德钦县各乡镇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海绵组织的吸水单元功能,以合理有效的职能分工,达到城镇职能的整体协调,有效提升灾害的适灾能力,彰显高原藏区特色。

朱军[6](2018)在《基于GIS的怒江州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怒江州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是我国西南乃至全国的生物基因库和地质地貌博物馆,承担的生态功能战略地位突出,生态保护责任重大,该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十分突出。对此,本文以GIS和RS等多种空间分析技术为数据分析平台,秉持着我国生态安全研究特性,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存和发展安全为核心,以怒江州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等主要生态问题为出发点,围绕生态系统结构安全性、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各种需求服务能力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三重涵义,拟选地质灾害易发性、土壤侵蚀量和侵蚀强度、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土地生产潜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等五个综合性生态安全指标对怒江州生态安全展开多视角多尺度动态评价区划,为该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进行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地质环境安全视角:1996年、2006年和2016年各个时期怒江州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主要处于中度易发及以下易发等级状态,分别为占总面积的92.5%、80.99%、80.31%;地质灾害低度及以下易发等级区逐渐减少,中度及高度易发区逐渐增加;空间上,较高易发区集中分布在江河两岸及道路沿线等人居环境地区,说明人居环境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突出;通过灾害易发性变量与各指标变量做相关性和空间对比分析,得出怒江州地质灾害易发性格局主要受边坡道路、断层和地类的控制。(2)土壤环境安全视角:怒江州1996年单位面积平均侵蚀量为12.02t/hm2,土壤总侵蚀量为17.67×106t,2006年为7.11t/hm2,总侵蚀量为10.45×106t,2016年为5.94t/hm2,总侵蚀量为5.94×106t,三个时期总侵蚀量下降率均为33%;从空间上看,1996年,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怒江、澜沧江两岸地区以及局部高海拔地区,到2006年和2016年,怒江、澜沧江两岸土壤侵蚀明显降低,得到有效改善;独龙江两侧高海拔地区土壤侵蚀逐渐加重;怒江州土壤侵蚀总体上不算严重,处于轻微度侵蚀,但有局部地区仍有高度及以上强度侵蚀发生,理应重视。(3)景观格局生态安全视角:从1996--2016年,怒江州各地类平均景观格局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地类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安全性降低;空间上,各地类景观生态安全指数较高区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地区;县域上,以兰坪和泸水安全性最低;从地形分异上看,景观格局生态安全指数均随着海拔和坡度升高而呈现出下降趋势。(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从数量结构看,1996-2016年服务功能价值逐渐降低,降幅较小,说明近二十年来怒江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退化;空间分布结构上,怒江州生态系统各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东南向西北增加格局;从1996-2016年,各海拔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00m以下、3000m-4000m等海拔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呈递增趋势,2000m-3000m和4000m以上等海拔区呈递减趋势;随着坡度的增加,三个时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现线性缓慢递增趋势。(5)土地食物生产潜力视角:从数量结构上看,怒江州光合生产潜力变化不大,1996-2016年间,先增加再降低,总体处于减少趋势;后三者生产力逐渐增加,这与气候变暖有关,衰减程度逐渐降低,说明怒江州土地生产潜力逐渐提高,生态系统生产食物能力加强;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三个时期四类土地生产潜力分布格局特征基本不变,光合生产力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增强规律,较小值逐渐往北扩展,说明光合生产力在下降;光温生产力呈现出由山谷向高山区递减趋势;气候生产力和土壤生产力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两种格局特征,总体从河谷向高山递减,由南向北递减;地形分异上,总体上,海拔越高,坡度越陡,土地生产潜力越低。(6)从综合生态安全角度:怒江州近20年来,生态环境主要处于中低度安全为主,安全性处于较低水平,生态较为脆弱;低度安全和不安全区集中分布在澜沧江流域,其次为怒江沿岸较近地区和怒江州北部高海拔荒草及冰雪覆盖区,兰坪县生态安全最低,处于低度及以下安全等级,生态安全问题突出;怒江州各时期的生态生态安全Moran’I指数分别为0.86、0.81和0.73(保留两位小数),说明生态安全指数分布具有自我的高度空间自相关性,同时,三个时期的Z值远大于2.58,P值小于0.01,综合这三个参数,表明怒江州生态安全指数高值区或低值区集中分布,呈现出极为显着性的聚集分布模式;各年份生态安全指数的海拔分布有波动性,没有连续的递增递减规律,随坡度的升高具有明显的连续递增规律;怒江州生态安全格局与地质灾害易发性、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功能价值等三个方面的生态安全成分分布格局相关系数较高,在0.05和0.1水平上显着相关,其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受这三个安全因素的控制;在生态保护规划建设时,应当针对这三个安全成分来合理实施决策。

吉娜[7](2018)在《道路与集市—对维西皆菊的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可以从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不平衡等方面来解读。当我将目光聚焦在云南滇西北地区的乡村集市与连接集市的道路网上时,观察到了道路与集市的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时的种种不平衡。本文引入“路学”的视角,通过滇西北维西县皆菊集市与周边集市的田野材料,探讨道路网络变迁与集市发展对周边村镇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影响。维西曾是滇西北通藏的交通要道,但近几十年来,与旅游产业兴起的香格里拉及德钦县相比,当地的道路发展都相对滞后。攀天阁乡皆菊村是曾经维西至香格里拉的必经之地,大量货物运输与人员流动带动着当地集市与村庄逐渐繁荣了起来。随着皆菊周边的公路升级与新集市的出现,当地集市与村庄的协调发展有了转变。作为道路网络节点的乡村集市,拥有极强的内部整合作用,当地村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皆与其息息相关。而具有多重功能的乡村集市凭借往外延伸的路网与外部市场紧密连接。人、物与信息的交流逐渐频繁,新的发展机遇不断出现。近几年国家出台的大量政策法规,旨在改善农村地区的市场情况与交通条件,从而提升当地人的生活质量。伴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标准与需要也在不断提高。但流失的地方人才,缺乏活力的地方经济,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都成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乡村集市最终是如施坚雅所预言的逐渐被排除在现代化过程之外,还是会成为农村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催化剂,还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比对,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分析才有可能做出更为准确合理的预测。

罗宁[8](2018)在《旅游开发中的景观重构与权力关系 ——基于迪姑村的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学界对旅游及景观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因研究方向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学科,如旅游人类学、景观人类学。所研究的具体对象既包括对旅游者、旅游中介的研究,也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学界对于研究景观及旅游的研究大都从旅游出发研究旅游,或者从景观出发研究景观,但从旅游或景观出发对其他面向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从景观研究出发,讨论这一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旨在探究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景观重构使得景观发生变化这一过程中权力如何运作,权力对景观塑造的进程如何。景观是人本身意识、情感、生活理念的某种展现,是人的感性、欲望的物理呈现。本文以景观建构与权力关系为切入点,对位于滇西北地区的迪姑村开发旅游前后村落景观格局的改变进行研究,侧重于景观建构过程及前后权力关系的运作的分析。为迎合市场,当地原有景观、普米族传统的文化习俗在这一过程中接受变迁,当地村民、旅游开发者、游客、政府力量等共同参与并共享景观空间,各显神通以争夺旅游开发话语权。促进变化的各方力量的众多,各方势力在建构当地景观时所受到的传统力量的反抗亦分大小,权力关系博弈的结果以最终景观的呈现为其呈现。当前中国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进行地如火如荼。旅游从本质来说就是一个混合型的产业,涵盖各个方面,因而当下的乡村建设中政府多将眼光聚焦于此,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众多势力群体参与其中一并建构当地的景观,但在景观建构的过程亦极易造成偏差,奉游客需求为圭臬,以政府规划为蓝本,按精英模式进行开发,这对于文化而言究竟是“传承”还是“毁灭”?基于此,我们应当反思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政府将眼光聚焦于发展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是否完全适合于当前中国的乡村发展。

张琦曼[9](2015)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连接度及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地貌、地质或自然地理结构、天然名胜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生境区和划定的自然地带,长期以来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使得许多世界遗产遭受着严重的破坏甚至是毁灭,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三江并流地区为中国三大生态物种中心之一,其中包含着承载有相当大比例生物多样性的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它们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连通对研究区生态网络的构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格局及生态连接度,对保护并合理利用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保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提高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生态连接度是景观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影响着斑块间生物迁移扩散、基因流动等生态过程。本文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的Landsat5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文献统计资料的收集研究,借助3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格局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把各景观类型的生态功能强度评价细化到景观格局指数,客观及科学的评价了研究区的生态功能阻力。进而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进行了研究区的各片区生态连接度的评价以及片区间可能性廊道的构建,揭示了生态连接度分异的因素并提出改善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具有面积最大、破碎度最小的特征,满足作为景观基质的要求。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的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等人为干扰严重的景观类型,人工斑块的存在及扩张,致使各生态功能斑块之间面临着被孤立的危险。研究区的生态功能阻力由小到大依次为:林地、灌草地、水域、建设用地、耕地、未利用地。研究区各片区的连接度以中低水平为主,高连接区域所占面积很小;总体上呈北高南低圈层分布态势,水平较高的分布于研究区的北部,极高连接度区域在研究区中呈现孤岛状分布。自然环境的制约作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人口和旅游发展带来的开发建设、以及片区的空间分布是影响各功能片区生态连接度分异的主要因素。

苏鹏飞[10](2014)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格局动态模拟研究 ——以香格里拉县为例》文中指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是目前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动态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景观格局的变化,反应出景观格局对于某些驱动因子的敏感性。云南省“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分布着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但近年来由于受人口不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态风险不断增大,草场、林地面临退化,因此运用动态模型对该地区景观格局进行模拟预测,确定生态干预的“热点地区”,为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预警机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次研究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腹地香格里拉县为研究区域,使用改进的CLUE-S模型,非空间模块上耦合Markov链模型,以研究区往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15年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需求量;空间模块上根据研究区自然、经济、社会特征和现状选取23个驱动因子,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最佳模拟空间尺度及各地类的空间概率分布。最后将非空间与空间模块结合,进行动态模拟,得出研究区2024年景观格局分布。主要结论包括:(1)非空间模块耦合Markov链模型对目标年份土地利用需求量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客观。(2)通过比较各空间尺度下的回归精度ROC值,本次研究确定600m为最佳模拟尺度。(3)模拟结果显示:若按目前发展态势,至2024年研究区有林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增大,金沙江沿岸、格咱乡大中甸雪山东支主脉、巴拉格宗以东有林地生态风险较大;灌木林面积增加,且多是由有林地转化而来;草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大、小中甸坝的总体部分草地面积变化不大;耕地面积增大,且依然多分布于海拔较低的金沙江河谷坝地区;聚落面积显着增加,增长点为金沙江河谷坝国道省道沿线以及建塘镇。(4)动态模拟预测可以为研究区各项规划、保护措施的空间布局提供科学化的建议。

二、三江并流区域云南省迪庆州景观格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江并流区域云南省迪庆州景观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关于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二、关于生态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三、关于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四、综合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复杂系统理论
        二、自组织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及形成机理
        一、土地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二、土地系统脆弱性形成机理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节 经济社会条件
    第三节 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第四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表征
第四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
    第一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一、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三、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第二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
        一、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二、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分级
第五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序变化分析
        一、云南省土地系统暴露度时序变化分析
        二、云南省土地系统敏感性时序变化分析
        三、云南省土地系统适应能力时序变化分析
        四、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序变化分析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变化分析
        一、探索性时空数据(ESDA)分析方法
        二、空间分布特征
        三、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六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与序列选择
        一、分析方法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一、因子探测结果分析
        二、交互探测结果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国内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
    第三节 对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启示
        一、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二、云南省各区域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管理对策
        三、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3)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藏高原地理效应与云南热带山原特征
        1.1.2 横断山地带性特征
        1.1.3 传统农牧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态学发展
        1.2.2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研究
        1.2.3 云南山地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
        1.2.4 横断山干旱河谷资源环境与开发利用
        1.2.5 德钦干旱河谷葡萄种植与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德钦县自然环境特征与资源状况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地形要素分析
        2.1.2 遥感解译和影像分类
        2.1.3 气候因子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德钦县土地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2.2.2 德钦县气候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2.3 讨论
        2.3.1 德钦县区位特点与土地资源分布格局
        2.3.2 德钦县局部气候特征和成因
        2.3.3 德钦农业资源条件
    2.4 小结
第三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材料
        3.1.1 植物群落调查
        3.1.2 河谷气候因子分析
        3.1.3 土壤样品采集与组分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河谷气候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2.2 河谷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2.3 河谷土壤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3 讨论
        3.3.1 德钦干旱河谷类型
        3.3.2 干温河谷植物群落特点分布格局
        3.3.3 德钦干温河谷成因
    3.4 小结
第四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环境因子影响机制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生态位模型分析
        4.1.2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4.1.3 物候期生长指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德钦野生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4.2.2 德钦种植酿酒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4.2.3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4.2.4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物候指标分析
    4.3 讨论
        4.3.1 不同产区的局部气候特征及差异性
        4.3.2 中国葡萄区划标准下的德钦产区
    4.4 小结
第五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遥感数据源和预处理
        5.1.2 影像分类和精度检验
        5.1.3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
        5.1.4 社会经济数据和农村参与式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95-2015德钦县土地利用变化
        5.2.2 1995-2015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
        5.2.3 德钦葡萄种植状况
        5.2.4 基于村级尺度农业结构对比分析
    5.3 讨论
        5.3.1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5.3.2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生计模式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产区发展思路和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 选题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全域旅游及其理论
    一、相关概念解读
        (一) 乡村旅游概念
        (二) 生态旅游概念
        (三) 区域旅游概念
        (四) 全域旅游概念
    二、全域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一) 全域旅游的内涵
        (二) 全域旅游的特征
    三、全域旅游产业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三) 经济基础理论
第二章 香格里拉全域旅游现状调查
    一、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现状
        (一) 香格里拉市概况
        (二) 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资源
        (三) 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二、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探究
        (一) 迪庆香格里拉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二) 旅游总体形象定位
        (三) 发展战略
    三、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资源分析
        (一) 本土资源特色分析
        (二) 市场资源分析
        (三) 游客目的分析
        (四) 旅游客群类型分析
    四、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产品吸引力趋向弱化
        (二) 产业拉动力不足
        (三) 交通不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空间小
        (四) 市场营销强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强
        (五) 公共服务支撑力度不足,管理体制机制缺乏创新力
第三章 香格里拉全域旅游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综合分析
        (一) SWOT分析
        (二) 矛盾分析法
        (三) 分析小结
    二、对策建议
        (一) 陆空交通体系建设双重提升
        (二) 生态保护与资源整合结合升级
        (三) 营销宣传全面大力推进
        (四) 体制管理提升创新
        (五) 抓牢健全市场医疗
        (六) 带动旅游发展地区脱贫致富
    三、全域旅游景区构建路径思考
        (一) 全域景区的构建设计
        (二) 全季旅游线路设计
        (三) 精品路线设计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迪庆州德钦县城镇发展的整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突显,发展整体性缺失
        1.1.2 海绵城市理念的启示
        1.1.3 世界遗产地城镇的特殊性
        1.1.4 德钦县城镇的生态脆弱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海绵城市
        1.3.2 世界遗产地
        1.3.3 城镇整体性研究
        1.3.4 研究趋势与不足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念界定
        2.1.1 海绵城市
        2.1.2 整体性
        2.1.3 相互作用机理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整体性理论
        2.2.2 反规划理论
        2.2.3 生态承载力理论
        2.2.4 有机疏散理论
        2.2.5 整体性治理
第三章 德钦县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分析
    3.1 区位概况
    3.2 自然地理特征
        3.2.1 地质地貌
        3.2.2 气候水文
        3.2.3 植被土壤
        3.2.4 自然地理条件特殊性分析
    3.3 自然资源状况
        3.3.1 生物资源
        3.3.2 水资源
        3.3.3 矿藏资源
        3.3.4 旅游资源
        3.3.5 自然资源特殊性分析
    3.4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4.1 生态优势
        3.4.2 环境危机
        3.4.3 生态环境与城镇发展的整体性分析
第四章 德钦县社会经济的整体性分析
    4.1 社会经济特征
        4.1.1 人口结构
        4.1.2 经济结构
        4.1.3 城镇化水平
    4.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4.2.1 首位度
        4.2.2 人口密度
    4.3 城镇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4.3.1 公共服务水平
        4.3.2 城镇基础设施发展
    4.4 德钦县城镇发展模式
        4.4.1 城镇职能结构
        4.4.2 城镇空间布局
    4.5 德钦县整体性发展存在的问题
        4.5.1 生态敏感度高,自然灾害频发
        4.5.2 城镇职能分散,中心辐射力弱
        4.5.3 基础设施匮乏,交通可达性差
        4.5.4 遗产保护危机,开发矛盾突显
        4.5.5 城乡管理缺位,整体发展失调
第五章 德钦县城镇整体性发展规划
    5.1 德钦县城镇整体性发展思路
        5.1.1 功能定位
        5.1.2 发展原则
        5.1.3 产业结构
        5.1.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5.1.5 重点发展方向
    5.2 德钦县城镇发展整体性规划
        5.2.1 资源环境承载力
        5.2.2 城镇职能定位
        5.2.3 城镇规模容量
        5.2.4 城镇形态控制与布局
        5.2.5 遗产资源专项管理
    5.3 升平镇建设发展的整体性分析
        5.3.1 职能定位
        5.3.2 规模控制
        5.3.3 产业引导
        5.3.4 空间布局
        5.3.5 基础设施建设
        5.3.6 城镇特色风貌
第六章 德钦县城镇整体性发展的政府策略
    6.1 理顺管理机制体制
        6.1.1 完善法律体系
        6.1.2 健全管理体制
        6.1.3 建立运行机制
    6.2 加强政策资源整合
        6.2.1 城镇资源整合
        6.2.2 政策执行整合
        6.2.3 多方利益整合
    6.3 促进多方主体协作
        6.3.1 引入多元主体
        6.3.2 拓宽参与渠道
        6.3.3 强化保障措施
    6.4 构建信息管理体系
        6.4.1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6.4.2 构建电子政务系统
        6.4.3 一站式无缝隙服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GIS的怒江州生态安全动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术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1 生态安全概念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研究进展
        1.2.4 GIS技术在生态安全研究中的应用
    1.3 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关键GIS分析手段
        1.3.1 空间内插
        1.3.2 表面及水文分析
        1.3.3 距离分析
        1.3.4 地图代数
        1.3.5 空间统计分析
        1.3.6 区域分析
        1.3.7 多元分析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区概况
        1.6.1 地理区位
        1.6.2 自然地理特征
        1.6.3 人文环境特征
第2章 怒江州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及分析数据
    2.1 怒江州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2.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2 指标选择
    2.2 数据收集
    2.3 数据预处理
第3章 怒江州地质灾害易发性动态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评价模型
    3.3 指标分级
        3.3.1 坡度分级
        3.3.2 坡向分级
        3.3.3 岩性分级
        3.3.4 断层分级
        3.3.5 水系分级
        3.3.6 道路分级
        3.3.7 地类分级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怒江州地质灾害易发性总体动态特征
        3.4.2 怒江州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3.4.3 怒江州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地形分异动态特征
        3.4.4 怒江州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布格局主控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怒江州土壤侵蚀动态评价
    4.1 土壤侵蚀评估模型
    4.2 因子估算模型
        4.2.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4.2.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4.2.3 地形起伏因子(LS)
        4.2.4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
        4.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怒江州土壤侵蚀总体分布格局
        4.3.2 怒江州土壤侵蚀的县域尺度动态分异特征
        4.3.3 怒江州土壤侵蚀量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4.3.4 怒江州土壤侵蚀的地形动态分异特征
        4.3.5 怒江州土壤侵蚀的地表覆盖分异动态特征
    本章小结
第5章 怒江州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空间化
        5.1.1 景观破碎度(PF)
        5.1.2 景观边缘破碎度(ED)
        5.1.3 景观脆弱度(V)
    5.2 评价模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怒江州单项景观格局生态安全时空动态特征
        5.3.2 怒江州景观格局综合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分异特征
        5.3.3 怒江州景观格局生态安全指数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5.3.4 怒江州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地形动态分异特征
    本章小结
第6章 怒江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价
    6.1 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6.1.1 有机物生产功能价值(V1)
        6.1.2 土壤保持功能价值(V2)
        6.1.3 营养物质循环功能价值(V3)
        6.1.4 气体调节功能价值(V4)
        6.1.5 涵养水源功能价值(V5)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怒江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动态特征
        6.2.2 怒江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布模式分析
        6.2.3 怒江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地形动态分异特征
    本章小结
第7章 怒江州生态系统生产潜力动态评价
    7.1 评价方法
        7.1.1 光合生产潜力评价
        7.1.2 光温生产潜力评价
        7.1.3 气候生产潜力评价
        7.1.4 土壤生产潜力评价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怒江州土地生产潜力总体动态特征
        7.2.2 怒江州土地生产潜力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7.2.3 怒江州土地生产潜力地形动态分异特征
    本章小结
第8章 怒江州综合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8.1 评价模型
    8.2 分级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2.1 怒江州生态安全总体时空动态特征
        8.2.2 怒江州生态安全分布模式分析
        8.2.3 怒江州生态安全等级时空转化特征
        8.2.4 怒江州生态安全县域动态分异特征
        8.2.5 怒江州生态安全地形动态分异特征
        8.2.6 怒江州生态安全空间分布格局主控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道路与集市—对维西皆菊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的研究综述
        一、集市及其相关概念
        二、集市的形成与发展
        三、集市的内部整合与内外互动
    第三节 田野点介绍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田野过程
第一章 维西道路与集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维西的道路发展史
        一、迪庆州路网的兴起
        二、维西道路的发展历程
        三、民国时期维西的马帮运输
        四、新中国成立后维西经历的几波筑路潮
    第二节 道路与维西集市的历史关系
    第三节 道路与集市、乡村与城镇
第二章 皆菊道路、集市与社区的内部整合
    第一节 皆菊街子的周边空间
        一、街子周边的道路与村寨
        二、皆菊主街与行政机关
        三、行商坐贾
    第二节 街子里的时间
        一、交易形式的变化
        二、街子上的时间规则
        三、逐渐成型的皆菊市场
    第三节 集市的内部整合作用
第三章 道路与皆菊集市的内外互动
    第一节 皆菊街子与邻村小卖店
    第二节 皆菊集市与周边集市
        一、新乐逢六集
        二、工农逢三集
        三、美洛逢十八日集
    第三节 皆菊集市松茸的流动
        一、山货产品的流通
        二、野生菌的流转
        三、松茸的国际之路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旅游开发中的景观重构与权力关系 ——基于迪姑村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相关研究
        一、旅游人类学相关研究
        二、“景观”的相关人类学研究
        三、景观与权力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田野点及田野过程
        一、田野点简介
        二、田野过程
        三、篇章结构
第一章 迪姑村景观格局
    第一节 生活景观
    第二节 社交景观
    第三节 生计景观
    第四节 外部景观
    小结
第二章 迪姑村景观格局的重构
    第一节 生活景观的重构
    第二节 社交景观的重构
    第三节 生计景观的重构
    第四节 外部景观的想象
    小结
第三章 景观重构中的权力关系分析
    第一节 当地人与游客
    第二节 当地人与政府
    第三节 当地人与当地人
    小结
第四章 结论及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连接度及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
2 研究综述
    2.1 世界自然遗产
        2.1.1 相关概念
        2.1.2 评定标准与原则
        2.1.3 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2.1.4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现状
    2.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
        2.2.1 景观尺度性原理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2.2.2 景观格局原理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2.2.3 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原理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2.2.4 景观干扰原理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2.2.5 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2.3 生态连接度研究综述
        2.3.1 生态连接度概念与辨析
        2.3.2 国外生态连接度研究综述
        2.3.3 国内生态连接度研究综述
        2.3.4 总结
    2.4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研究综述
        2.4.1 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
        2.4.2 人文环境的研究
        2.4.3 三江并流区域发展的研究
        2.4.4 小结
    2.5 总结
3 研究区域界定与概况
    3.1 研究区域界定
    3.2 研究区概况
        3.2.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基本概况
        3.2.2 自然环境
        3.2.3 自然资源
        3.2.4 存在问题
    3.3 总结
4 研究区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4.1 研究区数据来源与处理
        4.1.1 数据获取及处理流程
        4.1.2 图像预处理
    4.2 分类体系的建立及图像解译
        4.2.1 研究区景观类型划分
        4.2.2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4.2.3 研究区图像解译
        4.2.4 研究区景观分析
    4.3 总结
5 研究区景观格局及生态功能分析
    5.1 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
        5.1.1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5.1.2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5.1.3 景观格局分析
    5.2 研究区生态功能阻力分析
        5.2.1 生态功能强度指数选择
        5.2.2 权重的确定
        5.2.3 研究区生态功能阻力分析
    5.3 总结
6 研究区生态连接度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运算法则
        6.1.2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分析步骤
    6.2 人工障碍影响效应分析
        6.2.1 障碍影响指数计算模型
        6.2.2 障碍影响可视化及特征分析
    6.3 生态连接度分析
        6.3.1 生态连接度指数选择
        6.3.2 生态功能斑块确定
        6.3.3 生态连接度评价分析
    6.4 影响研究区生态连接度水平的因素
    6.5 生态片区的可能性连接
    6.6 改善措施
    6.7 总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结论
        7.1.2 创新点
    7.2 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格局动态模拟研究 ——以香格里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景观格局动态模拟研究综述
    2.1 景观格局研究概述
    2.2 景观格局动态模型研究综述
    2.3 CLUE-S模型的特点及工作机理
        2.3.1 CLUE-S模型描述
        2.3.2 CLUE-S模型结构
        2.3.3 CLUE-S模型流程
    2.4 CLUE-S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
        2.4.1 模型在国内外的应用
        2.4.2 对模型参数的研究以及改进
    2.5 关于“三江并流”地区的研究
    2.6 总结
3 研究区概况
    引言
    3.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概况
    3.2 香格里拉县概况
        3.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3.2.2 历史沿革
        3.2.3 地形、地貌
        3.2.4 气候
        3.2.5 水系
        3.2.6 土壤、植被
        3.2.7 经济、社会发展
        3.2.8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现状
    本章小结
4 基于MARKOV模型的香格里拉县土地利用类型需求量研究
    引言
    4.1 MARKOV链模型的工作原理
    4.2 非空间模块选择MARKOV链模型的意义
    4.3 转移概率的确定
    4.4 研究区土地利用需求预测
    本章小结
5 香格里拉县景观格局变化动态模拟研究
    引言
    5.1 模拟方案与模拟数据
        5.1.1 模拟方案
        5.1.2 模拟数据来源
    5.2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与驱动因子的选择
        5.2.1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
        5.2.2 驱动因子的选择
    5.3 最佳模拟尺度的确定与LOGISTIC回归
    5.4 香格里拉县景观格局模拟
        5.4.1 模型参数设定
        5.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5.4.3 土地利用需求文件
        5.4.4 空间分配结果
    5.5 相关建议
    5.6 模型精度检验
6 结论与讨论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7 附录
    附表1 香格里拉县行政村/居委会概况
    附表2 香格里拉县植被类型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三江并流区域云南省迪庆州景观格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 ——以澜沧江流域“三江并流”段为例[D]. 靳秋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D]. 王春雨.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济达. 云南大学, 2019(09)
  • [4]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究及启示[D]. 江巴齐林.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5]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迪庆州德钦县城镇发展的整体性研究[D]. 宋思靖. 云南大学, 2018(01)
  • [6]基于GIS的怒江州生态安全动态评价[D]. 朱军. 云南大学, 2018(01)
  • [7]道路与集市—对维西皆菊的人类学研究[D]. 吉娜. 云南大学, 2018(01)
  • [8]旅游开发中的景观重构与权力关系 ——基于迪姑村的人类学研究[D]. 罗宁. 云南大学, 2018(01)
  • [9]“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连接度及空间分异研究[D]. 张琦曼. 云南大学, 2015(09)
  • [10]“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格局动态模拟研究 ——以香格里拉县为例[D]. 苏鹏飞. 云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三河并流地区云南迪庆州景观格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