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做好电大住宿生的管理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包佩涵[1](2020)在《库伦旗实验小学百年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指引下,以及在民族教育条例实施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百年历史的传统学校何去何从、如何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实验小学为研究对象,以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为主,以时间为线索,梳理该校的创建初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1世纪的发展变迁过程,通过学校百余年来的发展变化分析学校取得的成绩、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库伦旗实验小学具有独特性,其发展历史也是蒙古族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百年发展历程,也折射出内蒙古民族教育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变化。她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办出了蒙古族地方特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民汉兼通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才,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滞后、文盲普遍的时代,这所小学发挥了重要的启蒙和教育开化作用,至今依然是地方基础教育的重要基地。一所百年民族小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既要立足自己的发展历史,又要面向未来加快现代化步伐,基于这两方面的研究目的,围绕学校历史阶段、生存环境、师资队伍、经费状况、生源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百年老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其所面临的问题,唤起人们对百年民族老校的重视,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百年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希望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和投入。本研究主要按照时间线索,通过五章内容进行叙述:第一章介绍清朝末期学堂初创阶段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介绍民国前期养正学校的发展;第三章介绍日伪时期学校奴化教育的本质;第四章介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发前期学校发展状况;第五章介绍改革开放至21世纪学校的发展变化以及新时代学校发展展望。
贺利芳[2](2020)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人才培养靠教育,因而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现象。农村学校的衰落不仅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的人生命运,还会给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新时代下政府的政策支持、丰富的乡土文化以及自身特色又是农村学校发展所拥有的机遇和动力。本研究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衰落作为研究问题,以山西省临县农村Y初中作为研究个案,运用质性研究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收集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其衰落现状进行研究,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从Y初中初建、繁荣以及逐渐衰落三个阶段概述了城镇化进程中Y初中的发展历程。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学校Y初中出现了衰落,其衰落主要表现在:生源流失严重、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生活条件保障较差。导致农村学校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聚集、城乡教师机会成本的悬殊、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内部原因主要有:农村学校领导效能低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学校现状、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是农村学校发展的保障;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内生发展理念。将农村学校自身的努力与外力的支持有效结合起来,重振农村学校,使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有学上,上好学,享受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
夏蕾莉[3](2019)在《广州市GM技师学院招生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州市GM技师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全日制公办技师学院,该学院目前建有先进制造产业系、信息服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能源应用和商贸服务产业系5个产业系,开办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动画制作、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39个专业,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接轨。由于各类高校不断扩招,高校与技工学校之间产生生源竞争的局面,同时由于社会和家长对技工教育的认识不深,导致了技工学校的招生深受影响。为了扩大生源广州市GM技师学院不设入学分数门槛,没有约束的招生导致学院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管理工作更是难以开展,导致就业质量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本文的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运用营销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广州市GM技师学院为例,结合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用人需求,对该学院招生工作展开调研论述,分析了学院招生的外部影响因素,与同类院校招生情况进行对比,并对学院当前招生策略的优劣势展开论述,总结目前学院在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有:教育品牌没有竞争优势、专业设置不合理、招生宣传手段单一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服务营销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以产品、价格、渠道、宣传等为核心的招生营销优化策略。最后,本文探讨了营销策略的实施流程和组织保障问题,并强调招生指标考核和招生营销流程设计等对于学院招生工作的重要性。GM技师学院在招生虽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依然存在专业分布不均、生源流失严重等现象,成为了学院快速发展的阻碍。本文结合服务营销理论深入探讨了学院招生工作的改进策略,研究成果既能丰富职业技术类院校招生营销的理论,更有助于同类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提升营销意识,树立品牌形象,以此提高生源质量,改良培养效果,对于职业技术类院校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持续为国家社会输送优质的技术性人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令存[4](2019)在《关于提升我市教育发展水平 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调研报告》文中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开启新征程,根据市委《关于开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阳江振兴发展大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11月份以来,×××副市长带领由教育部门和学校同志组成的教育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学校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充分掌握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取得了初步调研成果。报告如下:
杜玲玲[5](2016)在《成为自己 ——对一位乡村残疾教师生存状态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残疾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分布在教师队伍中的某些地方,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青春。纵观以往的研究,只有寥寥数人对其进行过报道,除了歌功颂德,陈述生活不易,再无其他。由此可见,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很少,几乎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和价值。本研究则是选取这样群体中的一个作为研究对象,进入教育教学现场和生活现场,对其真实的生存境遇、内心世界、成长历程进行细致、深刻的观察和真实的言说,揭示在社会背景、社会关系、社会歧视等现实下,他们是如何生存,他们生存背后反映出的独特性以及精神依托、教育教学思想、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是怎样的,以唤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政府对他们的支持,以期优化这类群体或者个体的生存境遇,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本、发挥更大的潜能影响一代人。本研究从整体上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以了解残疾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主要包括求学经历、婚恋过程、工作状态,进而对残疾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研究,在纵向上是以生活史的研究方法深描残疾教师生存现实,在横向上是以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深究残疾教师生存现实,通过对残疾教师生存现实的描述阐释其生存状态,分析他是如何“成为自己”的。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方案五个内容;第二部分运用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从文化资本的“争夺”、经济资本的“欠缺”、社会资本的“获得”阐释了研究对象的求学生活;第三部分融合吉登斯的例行化概念从例行化的一天、课堂教学透视、教育活动素描、惯例中的特例分析了研究对象的教育教学生活,第四部分描述了研究对象从择偶、恋爱到婚姻的曲折的婚恋生活:第五部分首先揭示了残疾教师在自我构建方面的压力,表现在“不合群”的人际关系之痛、“难处理”的组织关系之扰、“愁发展”的自我实现之困,最后从人、教育、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残疾教师是如何通过自我构建“成为自己”的。作为结束语,第六部分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的成长经历给相似群体的一些建议,即残疾教师在依靠社会支持等外部力量争取过有意义的生活的同时,自己也要努力做有意义生活的创造者。
陈红燕[6](2016)在《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校长研究建立在“无性人”的人性假设之上,实则单一地体现了“男性”的经验与立场,而“女性”的经验与话语则被长期排除在外,缺乏“男女两性”兼容的社会性别视角。女校长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群体,在教育领导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来,由于“校长”被认为是一个男性化的职业岗位,而且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的校长岗位也确实由男性担当,女性只是占据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女性”这一独特的性别身份,使得女校长在工作当中相较于男校长而言,面临更多的挑战与阻碍,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与努力。本研究以S市的一名中学女校长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基于社会性别视角,重点对其于C中学、D中学两所不同学校在“引领教师发展”、“关怀学生成长”、“创新校园文化”、“融合学校团队”、“规范常规管理”、“激发学校活力”、“学校内外的徘徊”等方面的领导工作与境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地研究,多角度地描述了女校长在领导工作中的现实图景一一存在的优势及面临的困境:努力探寻隐藏在女校长领导工作及境遇背后的原因与意义,理解并诠释其“幸福”与“苦难”;深度挖掘“性别”这一要素在校长领导工作中的影响机制,为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出路。论文通过实地个案的呈现,进一步围绕“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 ”、“女校长和男校长有区别吗?”、“如何看待校长的’性别意识’? ”、“女性适合当校长吗?”、“怎样让更多的女性走上校长岗位? ”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方面,研究者发现女校长的教育性大于管理性,她既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也有一点越级指挥与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在“女校长和男校长有区别吗? ”方面,研究者发现造成男、女校长领导工作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同的性别社会化机制、性别经验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不同的世界观;在“如何看待校长的’性别意识’ ”方面,研究者发现了女校长性别意识缺失的四个方面,这就是主动淡化“女性身份”,对“性别意识”的曲解,对“男性偏好”的无意识以及对“女性同盟”意识的缺乏;在“女校长适合当校长吗? ”方面,研究者认为,女校长既有独特优势,但也面临相应的困境,实际上男女两性中都可以产生出优秀的领导者;在“怎样让更多的女性走上校长岗位?”方面,研究者认为“为女校长群体营建一个包容、友善的性别文化环境”很重要,可以通过“建立信任”、“提供指导”及“加强研究”来为女校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特别支持。对中学女校长的领导工作进行研究,同时也表达了研究者对自身作为一名女性追求社会性别自由、平等、解放的终极旨趣。女性主义研究作为妇女运动的一种实践形式,可以重塑女性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彰显女性曾被失落和扭曲的价值,进而推动“两性兼容”与“性别全纳”的社会文化的构建与实现。
马伟娜[7](2014)在《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发展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M县级市S中学和Z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农业转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其他职能,并相应兴建了城市服务设施,从而形成包括郊区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度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具有“亦城亦村,非城非村”的特点。作为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城乡结合部既拥有发展经济的独特优势,又是城乡各种矛盾突出的集聚区。县级市城乡结合部与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相比经济较为落后、人口流动性不强、环境相对单纯,但长期以来对于县级市城乡结合部研究较少,对县级市城乡结合部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当地寄宿制学校的研究则更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加快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处于县级市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制中学,作为沟通城乡学校的桥梁,必然会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学校发展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为什么会面临这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好奇和对家乡教育的关注和热爱,笔者特意选择了自己生活的河北省M县级市城乡结合部两所寄宿制中学——S中学和Z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
朱远来[8](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郭春梅[9](2011)在《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茂名电大行政隶属于茂名市政府,业务上由广东电大统一领导,是一所市级电大。学校是实行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业务发展规划全由自己来制定。学校办学层次包括本科、专科及中专。由于茂名电大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开放教育类生源竞争不大,一直保持平稳状态,但职业教育类生源特别是中职教育生源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当前的中职教育同时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和日益加剧的中职教育市场的竞争。茂名电大的中职教育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冲击,再加上学校的中职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致使生源数量在急剧下降,中职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中,茂名电大中职教育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营销策略。因为市场竞争离不开营销,在现代社会,对任何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而言,市场营销都是其重要的经营活动之一。本文对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如何实施营销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接着对茂名电大中职教育的营销环境进行了客观分析,并运用SWOT分析法确定茂名电大中职教育的机遇、威胁、优势及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的营销策略以及营销策略实施的具体方案,从而使茂名电大中职教育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论文希望这些策略不仅对被研究机构的发展有参考价值,同时也对其它同类机构的发展有借鉴价值。
宗树兴[10](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提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如何做好电大住宿生的管理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做好电大住宿生的管理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库伦旗实验小学百年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目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朝末期学堂的初创 |
第一节 学堂建立的历史背景 |
一、库伦旗的历史演变 |
二、学堂成立前的库伦教育概况 |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 |
一、晚清政府的教育政策 |
二、蒙古地区办学及新式教育 |
第三节 锡勒图库伦的寺庙教育 |
一、“政教合一”的政治背景 |
二、兴源寺学堂基本情况及对当时的社会贡献 |
第二章 民国前期养正学校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第一节 养正学校的建立 |
一、学校创建的背景 |
二、课程设置情况 |
三、教师队伍情况 |
第二节 教育政策 |
一、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政策 |
二、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政策 |
三、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
第三节 学校人才培养 |
一、养正学校毕业生人数 |
二、养正学校部分优秀毕业生 |
第三章 日伪时期皂户沁国民优级小学 |
第一节 皂户沁国民优级小学 |
一、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 |
二、教师队伍情况 |
三、学生队伍情况 |
第二节 日伪统治下的“奴化”教育 |
一、皂户沁国民优级小学“奴化”教育的本质 |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期库伦旗实验小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库伦旗实验小学建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教育的政策背景 |
二、学校的阶段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学校的教育实施基本情况 |
一、修业年限的设置 |
二、课程及课时安排 |
三、德育内容及重点 |
四、教研教改实验成果 |
五、学校历任领导及管理成效 |
第三节 教师队伍建设 |
一、教师人数变化 |
二、教师学历水平逐年提升 |
三、教师来源 |
第四节 学生的变化 |
一、学生来源 |
二、毕业生数量变化 |
第五章 改革开放至21世纪库伦旗实验小学的优质发展 |
第一节 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教育的政策的改革 |
二、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及管理情况 |
一、课程及课时安排 |
二、德育内容及重点 |
三、教研教改实验成果 |
四、历任校长及管理成效 |
第三节 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 |
一、通过培训与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
二、教师基本情况 |
第四节 学生的变化 |
一、学生来源 |
二、毕业生人数变化 |
第五节 库伦旗实验小学发展现状及新时代发展展望 |
一、库伦旗实验小学发展现状 |
二、新时期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三、新时代背景下库伦旗实验小学未来发展展望及对策 |
四、库伦旗实验小学百年教育的经验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城镇化的研究 |
1.2.2 农村学校衰落表现的研究 |
1.2.3 农村学校衰落原因的研究 |
1.2.4 解决农村学校衰落的策略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农村 |
1.4.2 城镇化 |
1.4.3 学校衰落 |
2 城镇化进程中Y初中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 临县Q镇前Q村概况 |
2.1.1 区域概况 |
2.1.2 发展概况 |
2.2 Y初中的发展历程 |
2.2.1 概况 |
2.2.2 初建 |
2.2.3 繁荣 |
2.2.4 衰落 |
3 Y初中的衰落表现 |
3.1 生源流失严重 |
3.2 教师队伍质量下降 |
3.2.1 教师素质低 |
3.2.2 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差 |
3.3 学生生活条件保障较差 |
3.3.1 住宿条件差 |
3.3.2 餐饮质量差 |
4 农村学校衰落的原因 |
4.1 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聚集 |
4.2 城镇化对农村学校的负面效应 |
4.3 城乡教师机会成本的悬殊 |
4.3.1 收入少 |
4.3.2 视野格局受限 |
4.3.3 工作氛围差 |
4.4 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
4.5 农村家庭文化素养缺失 |
4.5.1 落后的生育观:“多子多福”与重男轻女 |
4.5.2 家中无书:家庭文化教育氛围缺乏 |
4.5.3 超然的态度:家长的默许与纵容 |
4.6 管理的漏洞 |
4.6.1 领导效能低下 |
4.6.2 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滞后 |
4.6.3 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弱化 |
4.6.4 学生不被尊重和重视 |
5 重振农村学校的策略建议 |
5.1 外力支持 |
5.1.1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
5.1.2 重视教师招聘 |
5.1.3 加强校长管理,提升校长领导效能 |
5.1.4 推进中考改革,加强美育教育 |
5.2 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内生发展理念 |
5.2.1 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构建教学特色 |
5.2.2 开辟空余教室新用途,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
5.2.3 振兴小微学校 |
5.2.4 激发农村教师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5.2.5 校长领导策略要以师生为本 |
5.2.6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
5.2.7 重振农村学校教师文化 |
5.2.8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阅读滋养 |
5.2.9 创建学习型农民家庭,建立家校共育模式 |
5.2.10 提高服务意识,规范后勤管理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广州市GM技师学院招生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州市GM技师学院发展背景和办学情况 |
1.1.2 广州市GM技师学院招生问题概述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营销理论基础 |
2.1.1 营销理论概述 |
2.1.2 市场营销对招生工作的意义 |
2.2 国内外关于招生工作营销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广州市GM技师学院招生工作情况分析 |
3.1 招生工作基本因素分析 |
3.2 GM技师学院与本地同类院校招生工作对比 |
3.3 GM技师学院招生情况分析 |
3.3.1 GM技师学院招生优势 |
3.3.2 GM技师学院招生劣势 |
3.4 学院招生工作问题总结 |
第四章 GM技师学院招生营销策略优化方案 |
4.1 GM技师学院品牌定位策略 |
4.2 GM技师学院专业群建设优化方案 |
4.3 GM技师学院收费方案优化 |
4.4 GM技师学院招生宣传方式优化策略 |
4.5 GM技师学院招生宣传载体优化策略 |
第五章 GM技师学院招生营销策略的实施与保障 |
5.1 GM技师学院招生营销策略方案的实施流程 |
5.2 GM技师学院招生营销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关于提升我市教育发展水平 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市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发展规模。 |
(二) 普及水平。 |
(三) 师资队伍。 |
(四) 教育投入。 |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
(一) 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巩固。 |
(二)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
(三) 教育发展体系不断完善。 |
(四) 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
(五) 教育保障力度不断增强。 |
(六) 教育民生切实推进。 |
三、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
(一) 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 |
(二) 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偏少。 |
(三)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发展不够均衡。 |
(四) 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紧张。 |
(五)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
(六)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薄弱。 |
(七) 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亟待提高。 |
四、思路对策及建议 |
(一) 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
(三) 扩大更加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 |
(四) 加快公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建设。 |
(五) 加快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 |
(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七) 进一步落实好教育经费保障政策。 |
(5)成为自己 ——对一位乡村残疾教师生存状态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生活史:个人研究旨趣 |
(二) 教育社会学:专业敏感性导向 |
(三)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时代背景的应和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乡村残疾教师的相关研究 |
(二) 教师生存状态的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残疾教师 |
(二) 生存状态 |
(三) 自我实现 |
五、研究方案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过程 |
第1章 聆听岁月之歌——资本渗透的求学生活 |
一、成绩的追逐——文化资本的“争夺” |
(一) 一样的成绩,不一样的“待遇” |
(二) 一样的努力,不一样的“结果” |
(三) 考试:没有硝烟的战争 |
(四) 转学:内心的动荡 |
(五) 留级:好成绩的需要 |
二、半工半读——经济资本的“欠缺” |
三、朋友——社会资本的“获得” |
第2章 透视教育教学——例行化的学校生活 |
一、例行化生活:教师的一天 |
二、课堂教学透视 |
(一) 仪式:源于背书 |
(二) 规则:成于课堂 |
(三) 惩罚:“点”到为止 |
三、教育活动素描 |
(一) 充满人文情怀的班级管理 |
(二) 充满教育情怀的学生管理 |
(三) 充满社会情怀的爱心奉献 |
四、惯例中的特例:公开课和演讲 |
(一) 公开课:不幸中的万幸 |
(二) 演讲:我终于有一次伸冤的机会了 |
第3章 感受异常情感——苦涩曲折的婚恋生活 |
一、苦苦寻觅——择偶 |
(一) 责任与理性 |
(二) 理性与现实 |
(三) 现实与理想 |
二、奋力追逐——恋爱 |
(一) “我们那哪是顶风冒雨,是冒着生命危险” |
(二) 五月的约定 |
三、举步维艰——婚姻 |
(一) 最初的美好 |
(二) 美好下的真实 |
(三) 真实中的妥协 |
第4章 突围生存困境——残疾教师的自我构建 |
一、障碍——残疾教师自我构建的压力 |
(一) 不合群:人际交往之痛 |
(二) 难处理:组织关系之扰 |
(三) 愁发展:自我实现之困 |
二、成为自己——残疾教师自我突破的路径 |
(一) 人:学习与创造之主 |
(二) 教育:唤醒与生成之路 |
(三) 社会:隐蔽共同体之力 |
结语——残疾教师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 |
一、教师自身——残疾教师做有意义生活的创造者 |
(一) 忙碌中学会自我关怀 |
(二) 困境中学会“诗意的栖居” |
二、社会支持——残疾教师过有意义生活的外部力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1:田野日记 |
附录2:几组图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研究从何而来 |
第一节 我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
第二节 社会性别:校长研究新视角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章 教育博客:引领教师发展 |
第一节 文字记录成长 |
第二节 影像定格青春 |
第三节 博客促进反思 |
第二章 小班来了:关怀学生成长 |
第一节 校园里的“实验田” |
第二节 轻舞飞扬的蝴蝶 |
第三章 传唱百年的歌谣:创新校园文化 |
第一节 百年老校焕新颜 |
第二节 唱支校歌给你听 |
第四章 从零开始:融合学校团队 |
第一节 D中学概况 |
第二节 学校中的校长与书记 |
第三节 学校中的教师与干部 |
第四节 学校中的学生与家长 |
第五章 以校为家:规范常规管理 |
第一节 当学校的“管家” |
第二节 做学生的“妈妈” |
第六章 彰显特色:激发学校活力 |
第一节 开启教育E时代 |
第二节 让体验走进心灵 |
第七章 遭遇困境:学校内外的徘徊 |
第一节 从新学期说起 |
第二节 他人眼中的校长 |
第三节 两次风波 |
第四节 走出体制 |
结语:研究将走向何方 |
第一节 关于研究的总结 |
第二节 关于研究的反思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7)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发展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M县级市S中学和Z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以城乡结合部学校为对象的研究 |
(二) 以城乡结合部家庭为对象的研究 |
(三) 以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为对象的研究 |
(四) 以城乡结合部学生为对象的研究 |
(五) 以城乡结合部学科发展为对象的研究 |
(六) 研究评述 |
四、调研区域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县级市 |
(二) 城乡结合部 |
(三) 寄宿制中学 |
(四) 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 |
六、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数据来源 |
七、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 逻辑思路 |
(二) 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发展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的理论依据 |
一、发展极理论与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的发展 |
(一) 发展极理论 |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与路径选择 |
(三) 发展极理论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二、麦基的“DESAKOTA”理论与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的发展 |
(一) “Desakota”理论 |
(二) “Desakota”理论与城乡一体化 |
(三) 城乡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的发展 |
第二章 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的产生 |
一、城乡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产生 |
(一) 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产生 |
(二) 城市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产生 |
二、县级市城乡结合部义务教育寄宿制中学产生的背景 |
(一)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辐射作用 |
(二) 缓解城市学校生源饱和的压力 |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桥梁 |
(四) 谋求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机 |
三、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
(一)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
(二) 实现城乡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三) 缩小同一区域内义务教育差距的现实要求 |
第三章 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的基本特征 |
一、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的基本特征 |
(一) 生源复杂,以农村学生为主 |
(二) 学校基础差,但发展较快 |
(三) “亦城亦村”,“非城非村” |
(四) 加快了追赶的步伐,城乡教育一体化特征明显 |
二、我的调研对象——S中学和Z中学 |
(一) 河北省M市的基本情况 |
(二) S中学和Z中学 |
三、S中与Z中的不同 |
第四章 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一、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的发展优势 |
(一) 环境优雅,民风淳朴 |
(二) 教师队伍年轻,流失率较低 |
(三) 区位优越,生源相对充足 |
(四) 政策优惠,发展机遇较好 |
二、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学校自身的问题 |
(二) 家庭教育环境 |
(三) 社会方面 |
第五章 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历史或现实的体制、机制的影响 |
(一) 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
(二)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负面影响 |
(三) 教师配置政策及教师编制制度不尽合理 |
二、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 |
(一) 学校领导者素质有待提高 |
(二) 寄宿制办学的负面影响 |
(三) 学校办学模式单一 |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
(一) 家长学历普遍偏低 |
(二) 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 |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一) 尴尬的区位处境带来的劣势 |
(二) 经济效益的短期速显性与教育收益的长期性之间的冲突 |
第六章 加快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建设的对策思路 |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革二元体制 |
(一) 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发展农村经济 |
(二)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向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倾斜 |
(三) 发挥县级市政府作用,合理统筹县域内师资、土地资源 |
(四) 改革教师编制制度,适当增加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编制 |
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克服体制机制的弊端 |
(一) 明确政府责任,做到财权与事权对等 |
(二) “省级统筹”,提高县级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 |
(三)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制度的有效性 |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素质,创办特色学校 |
(一) 规范寄宿制中学管理者的办学行为 |
(二) 提高教学质量,创办特色学校 |
四、家校合作,改善学生家庭教育环境 |
(一) 完善通讯设备,方便沟通 |
(二) 丰富家校联系的内容 |
(三) 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责任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市场营销与教育市场营销概述 |
1.2.2 教育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 |
1.2.3 教育市场营销的基本策略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过程 |
第二章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营销环境分析 |
2.1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外部环境分析 |
2.1.1 PEST 分析 |
2.1.2 竞争环境分析 |
2.2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内部环境分析 |
2.2.1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的优势 |
2.2.2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的劣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 |
3.1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环境的SWOT 矩阵分析 |
3.2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 |
3.2.1 人员要素的内部营销 |
3.2.2 有形展示 |
3.2.3 教育过程的质量管理 |
3.2.4 外部营销 |
3.3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目标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 |
4.1 人员要素的内部营销策略 |
4.2 有形展示策略 |
4.3 教育过程的质量管理策略 |
4.4 外部营销组合策略 |
4.4.1 产品策略 |
4.4.2 价格策略 |
4.4.3 渠道策略 |
4.4.4 促销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法 |
1.5.2 比较法 |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如何做好电大住宿生的管理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库伦旗实验小学百年教育研究[D]. 包佩涵.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2]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D]. 贺利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广州市GM技师学院招生营销策略研究[D]. 夏蕾莉.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关于提升我市教育发展水平 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调研报告[J]. 曾令存. 应用写作, 2019(02)
- [5]成为自己 ——对一位乡村残疾教师生存状态的叙事研究[D]. 杜玲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 [6]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D]. 陈红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7]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中学发展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M县级市S中学和Z中学为个案[D]. 马伟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8]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郭春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10]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