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因治疗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周良辉[1](2021)在《血清中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来燕琼[2](2021)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支循环不良的预测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研究临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侧支循环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临床各因素对冠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CC)不良的预测价值。[方 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至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显示在三条主冠状动脉血管(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前降支)中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程度为100%(完全闭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16例(平均年龄62.27±10.94岁,男性168例、女性48例)。列表详细记录患者一般临床基数,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以及入组患患者常见实验室指标,包括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同时计算并记录新型炎症指标(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等相关化验指标。再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内科介入医生判读冠脉造影结果,详细记录病变血管、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血管生长情况。对216例入组患者根据科恩-伦特罗普法(Rentrop)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发育进行分级,0级=无侧支血管供应梗死区域;1级=在梗死区域可见有侧支血管供应,但心外膜段看不到侧支血管;2级=造影下显示心外膜段血管可见部分侧支血管充盈;3级=可见心外膜动脉有强健的侧支血管填充。根据造影结果通过Rentrop评估分级认为侧支循环生长不良组(151例)为0-1级的侧支循环,发育为2-3级的侧支循环为侧支循环良好组(65例)。所有患者资料收集后创建Excel表格整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初步采用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纳入到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进行排除混杂因素统计分析,分别比较各临床因素对侧支循环发育的影响,对评价为冠脉侧支发育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相关临床因素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支循环不良的价值。[结 果]1.本研究共纳入了 216名符合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造影后根据Rentrop分级对CCC进行评估,其中有151例患者被评定为CCC发育,65名患者CCC发育良好。2.在基本临床特征方面,统计学分析显示,纳入研究的患者CCC发育不良组与CCC发育良好组在一般临床资料中的分布分别为:性别(男/女性占比,73.5%/26,5 VS 87.7/12.3%,p=0.021)、年龄(61.18±11.07 岁 VS 63.35±10.81 岁,p=0.184)岁、吸烟史(48.3%VS 52.3%,p=0.593)、高血压(69.5%VS 55.4%,p=0.045)、糖尿病(38.4%VS 21.5%,p=0.016)。根据统计学数据显示,在基本临床特征方面,性别、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在CCC发育不良组与良好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统计分析分析显示,在CCC发育不良组与良好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室指标为:LP-a(379.47±353.67 VS 244.32±376.34,p=0.012)、Hcy(19.07±12.04VS 11.06±3.14,p=0.001)、hs-CRP(3.03±3.18 VS 1.69±2.94,p=0.004)、LMR(2.24±0.87 VS 1.30±0.26,p=0.000)、NLR(2.24±0.87 VS 1.30±0.26,p=0.000)(p<0.05),而 TG、TC、LDL-C、HDL-C、UA、WBC、PLT、PLR 的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冠脉病变情况,在CCC发育不良组与良好组间冠脉病变支数(其中多支血管病变:72.3%VS 87.7%,p=0.013,在发育良好组中占比较高)、闭塞血管(其中RCA闭塞:37(56.9%)VS 54(35.8%),p=0.004,在发育良好组中所占比例较高,远远大于LCX(21.5%)、LAD(21.5%)在CCC良好组中的闭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对单因素分析中侧支循环不良组及良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hs-CRP、LMR在排除混杂因素后在侧支循环不良组与良好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压(OR=0.312,95%置信区间 0.103-0.948,p=0.040)、LP-a(OR=1.003,95%置信区间 1.001-1.004,p=0.003)、Hcy(OR=1.169,95%置信区间 1.052-1.300,p=0.004)、NLR(OR=59.250,95%置信区间 13.878-252.954,p=0.000)、RCA 闭塞(OR=0.246,95%置信区间0.089-0.680,p=0.007)是影响AMI患者侧支循环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6.对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得出对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得出,LP-a预测CCC发育不良的曲线下的面积为0.702(95%置信区间0.622-0.782,p=0.000),最佳截断值为251.5mg/L,灵敏度为61.6%,特异度为72.3%。Hcy预测CCC发育不良的曲线下的面积0.614(95%置信区间为0.540-0.689,p=0.008),最佳截断值为21.5 umol/l,灵敏度为25.8%,特异度为100%。NLR预测CCC发育不良的曲线下的面积0.893(95%置信区间为0.849-0.937,p=0.000),最佳截断值为1.455,灵敏度为78.1%,特异度为86.2%。说明在Lp-a、Hcy、NLR都对CCC发育不良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中NLR对CCC发育不良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 论]1.CCC发育良好在AMI患者中占比为30.1%;2.性别、高血压、糖尿病、LP-a、Hcy、LMR、NLR、hs-CRP、多支冠脉病变、RCA闭塞都会影响AMI患者CCC的发育;3.高血压、LP-a、Hcy、NLR、RCA闭塞是影响临床AMI患者CCC发育的独立危险因素;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高血压、RCA闭塞是CCC发育良好的保护性因素;5.LP-a对预测AMI患者CCC发育不良的最佳截断值为:251.5mg/L,血清高LP-a水平不利与CCC的形成,是CCC发育不良的有效预测指标;6.Hcy对预测AMI患者CCC发育不良的最佳截断值为:21.5umol/l,Hcy对预测CCC发育不良具有较好的敏感性;7.NLR对预测AMI患者CCC发育不良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CCC发育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最佳截断值为1.455。
于海峰[3](2020)在《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联合常规药物治疗(β受体阻断剂或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反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β受体阻断剂或普罗帕酮),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每次反搏60 min,每天1次,每月12次,3个月(3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的变化;随访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第1-3个月、第4-6个月的房颤复发率。结果反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2.5±5.3mm、39.3±4.2mm,治疗后小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3.1±5.0mm、42.2±4.8mm,治疗后小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同时反搏组治疗后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治疗后血浆NT-pro BNP水平为373.1±124.8pg/m L,明显低于反搏组治疗前水平560.6±122.3pg/ml和对照组治疗后水平(506.2±132.1pg/m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疗程后随访第1-3个月、第4-6个月,反搏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27.8%、22.6%,对照组分别为47.4%、42.1%,反搏组房颤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后可使左心房内径缩小,血浆NT-pro BNP水平下降,复发率降低,说明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可改善心房重构,减少NT-pro BNP分泌,减少房颤复发。
樊吉文[4](2020)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与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冠脉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对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患者的冠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探讨LMR与CTO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对象与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证实存在至少一根冠状动脉血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患者314例,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完善相关化验检查,记录相关化验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Rentrop分级法将患者分为CCC良好组和CCC不良组。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ASS 22.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及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方面:当前研究结果发现,CCC良好组与CCC不良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及高血压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但糖尿病在CCC形成良好组的比例明显低于CCC形成不良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指标方面: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CC形成良好组LMR水平明显高于CCC形成不良组(P<0.001),CCC形成良好组单核细胞绝对值低于CCC形成不良组(P<0.001);余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肌酐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MR与CCC分级相关性: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LMR与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分级呈正相关(r=0.262,P<0.001)。(4)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校正临床基线资料及各项生化指标后,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LMR(OR=1.661;95%CI=1.0712.574;P<0.05)是CCC的保护性因素,而糖尿病(OR=0.398;95%CI=0.1760.903;P<0.05)是影响CCC的独立危险因素。(5)LMR与CCC生成良好的关系:通过ROC曲线获得LMR预测冠脉侧支循环生成良好的最佳“分界”点为5.35,曲线下面积为0.663(95%CI=0.6020.725,P<0.001),敏感性为62.20%,特异性为64.20%。结论:1.LMR水平与CTO患者CCC形成有关,并且LMR水平与CCC分级呈正相关。高水平的LMR是CTO患者CCC形成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2.糖尿病不利于CTO患者良好CCC的形成。
张梦洋[5](2020)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患者的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水平与CCC形成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研究人群选自符合后述标准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吉大一院心内科并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存在慢性闭塞的患者,共383例。纳入标准:1)符合200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协会(ACC)制订的CTO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既往有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史;2)存在冠状动脉畸形或心肌桥;3)合并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慢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风湿免疫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辅助检查资料及冠脉造影资料。根据血常规及血脂结果计算MHR。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应用Rentrop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CCC不良组(Rentrop 0-1级,n=231)和CCC良好组(Rentrop 2-3级,n=152)。采用SPSS25.0软件包、Graph Pad Prism 7.0绘图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Q25,Q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CC不良组与CCC良好组的男性比例[76.3%vs 64.5%,P=0.014]、糖尿病比例[50.6%vs 36.8%,P=0.008]、白细胞[6.66(5.92,7.69)vs 6.38(5.49,7.30),P=0.029]、单核细胞[0.39(0.39,0.46)vs 0.36(0.29,0.45),P=0.032]、胆固醇[4.26(3.59,5.20)vs 4.07(3.26,4.75),P=0.033]、MHR[0.40(0.32,0.46)vs0.34(0.25,0.43),P=0.016]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OR:1.755,95%CI:1.139-2.706;P=0.011]、MHR[OR:7.832,95%CI:1.326-46.278;P=0.023]是侧支循环的独立影响因素;MHR与侧支循环分级之间存在负相关[r=-0.273,P<0.05]。结论:1、CTO患者中,MHR水平与CCC形成呈负相关,MHR和糖尿病是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对于无法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段行血运重建的CTO患者,通过调控炎症反应促进CCC形成和发展是可能的治疗手段。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CCC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影响因素,寻找简便易行的CCC评估方法。
周丽娅[6](2020)在《miRNA-423-5p通过靶向作用S1PR1抑制大鼠缺血后肢侧枝循环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侧枝循环是机体自然形成的改善缺血组织供血的一种方式,但目前侧枝循环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miRNA可同时调控多种靶基因,已有多项研究表明miRNA在调控侧支循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大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探讨miRNA-423-5p对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及其发挥调控作用的靶基因。方法:本研究对象为雄性SD大鼠。将30只SD大鼠分别分为假手术组,agomir-NC组和agomir-423-5p组。结扎大鼠左侧后肢股动脉,建立大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并在大鼠左侧后肢内收肌群多点注射空白缓冲液、agomir-NC和agomir-423-5p。观察大鼠后肢活动情况,利用激光散斑技术检测大鼠后肢血流灌注量、HE染色检测大鼠后肢内收肌侧枝血管数量、直径和面积,免疫组化检测S1PR1的表达情况。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转染miRNA mimic 423-5p,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WB)检测S1PR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agomir-423-5p的干预下大鼠缺血后肢肢体活动恢复不佳、血流灌注量下降、侧枝循环生成减少、S1PR1的表达下降,miRNA mimic 423-5p转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S1PR1表达减少。结论:miRNA-423-5p可抑制大鼠缺血后肢新血管形成及血流恢复,即抑制大鼠缺血后肢侧枝循环形成,miRNA这一调控作用是通过靶向作用S1PR1起效的。
谢武[7](2020)在《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士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运用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软脑膜侧支,探索侧支循环等级与CT灌注参数之间的关联;探索Lp-PLA2等相关因素对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关系;分析侧支循环等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发病7天内伴有病灶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完善Lp-PLA2、CRP、HCY、GLU等检查,运用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软脑膜侧支(同时记录该检查时的血压与时间)。在CTP工作站上,自动测得病灶侧与镜像侧核心梗死区、缺血半暗带的平均CBF、CBV、TTP、MTT以及面积,用“病灶侧/镜像侧”得到rCBF、rCBV、rTTP、rMTT;借助多时相CTA的ASPECTS侧支评分量表,将侧支循环4-5分的患者归为良好组,侧支循环0-3分的患者归为不良组。(1)分别比较核心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的CT灌注参数在两组中的差异,使用Spearman分析梗死区面积与侧支循环等级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ROC曲线寻找判断良好侧支循环的最佳CT灌注参数。(2)比较Lp-PLA2等因素在两组中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关系。(3)将发病90天的mRS评分≤2分判定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判定为预后不良,比较两组中良好率的差异。结果本课题共纳入47例患者,侧支循环良好组14例,侧支循环不良组33例。1、侧支循环良好组较不良组核心梗死区rTTP、rMT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梗死区rCBF、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较不良组缺血半暗带rCBF、rCBV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rTTP、r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TT为判断核心梗死区侧支循环等级的最佳CT灌注参数,相应截断值为2.02(AUC=0.761,95%CI(0.609-0.912),P=0.005);rCBF为判断缺血半暗带侧支循环等级的最佳CT灌注参数,相应截断值为0.599(AUC=0.775,95%CI(0.630-0.920),P=0.003)。侧支循环等级与核心梗死区面积呈负相关(r=-0.771,P<0.001),与错配率呈正相关(r=0.866,P<0.001)。2、侧支循环良好组Lp-PLA2高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史(OR=0.098,95%CI(0.010-0.986),P=0.049)、检查时收缩压(OR=1.109,95%CI(1.021-1.205),P=0.014)、Lp-PLA2(OR=1.031,95%CI(1.010-1.052),P=0.004)与侧支循环的状态相关,而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发病-检查时间、检查时舒张压、空腹血糖、CRP、HCY未显示出对侧支循环状态的影响关系(P>0.05)。3、侧支循环良好组预后良好率显着高于不良组(χ2=9.171,P=0.002)。结论1、CT灌注参数中核心梗死区的rMTT与缺血半暗带的rCBF能判断缺血脑组织的侧支循环状态。2、Lp-PLA2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良好形成的促进因子;收缩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侧支循环状态相关。3、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具有相对好的临床预后。
张华[8](2020)在《杭州地区ACS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相关因素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一段时期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来研究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侧支循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来探究危险因素和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145名。根据造影结果将有无侧支循环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Rentrop0级,无侧支循环形成者为A组;Rentrop1、2、3级,有侧支循环形成者为B组。入院后询问患者病史,采集基本信息,如既往史、家族史、服药史、手术史等,其中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及发病前有无心绞痛史。进而完善12导联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生化检验、SCRP、c Tn I等)和心脏彩超检查。每位患者入院时即完善血常规、SCRP、c Tn I等实验室检查,次日完善生化检验和空腹血糖等检测以及心超检查。出院后12±2月内来院复查造影,完善心超,统计期间有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急性心梗并发症。结果:1.两组患者12±2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脉血运重建,冠心病死亡)发生率(52.1%VS 15.7%),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发生率(24.5%VS 7.8%),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吸烟史(53.2%VS 35.3%)、Gensini评分(88.65±5.44 VS 115.18±4.38),SCRP中位数(3.00 VS 5.30),c TNI中位数(1.03 VS 0.68),尿酸中位数(342 VS 37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尿酸及Gensini评分是侧支循环形的相关因素(p<0.05)。且ROC曲线分析,Gensini评分预测侧支循环形成,截断点为73.5分,特异度为0.961,敏感度为0.596。结论:1.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可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2.吸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无侧支循环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尿酸及Gensini评分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侧支循环形的次要影响因素。3.Gensini评分对临床医生早期判断ACS患者有无形成侧支循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萌[9](2020)在《急性NSTEMI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以冠脉严重狭窄的急性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资料及方法:选取2017年09月-2019年07月期间,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造影结果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90%或闭塞,共计104例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价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CC),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标准采用Rentrop-Cohen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侧支循环不良组(CCC 0-1级,n=40),B组为侧支循环良好组(CCC 2-3级,n=68)。其中,CCC 0级为20例,CCC 1级为20例,CCC 2级为40例,CCC 3级为28例。1.回顾性采集104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既往心梗病史等、药物使用情况、血糖(GLU)、肌酐(Cr)、甘油三酯(TG)、胆固醇(C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α(LP-a)、血尿酸(UA)、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包括:冠脉病变部位、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和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进行分析。首先对上述资料以是否影响CCC形成进行单因素分析,其次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2.对影响急性NSTEMI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比较CCC形成不良组(CCC 0-1级)与CCC形成良好组(CCC 2-3级)之间LP-a水平的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将入选的104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CCC不良组(CCC 0-1级,n=40),B组为CCC良好组(CCC 2-3级,n=68)。两组之间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Cr(P=0.038)、CG(P=0.036)、LDL-C(P=0.035)、LP-a(P=0.000),对CCC的形成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P=0.000)组间差异显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包括:Cr(P=0.038)、CG(P=0.036)、LDL-C(P=0.035)、LP-a(P=0.000)、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P=0.000),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P=0.000)、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P=0.048)是CCC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3.在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CCC形成的关系中,右冠状动脉病变CCC形成比例为66.1%(41/62),左冠状动脉病变CCC形成比例为49.0%(47/96)。右冠侧支循环良好率为59.7%(37/62),左冠侧枝循环良好率为32.3%(31/96)。冠脉病变部位与侧支循环形成率及侧枝循环是否良好有显着相关性,右冠病变所致侧支循环开放比例和侧支循环良好率均高于左冠病变。4.血清LP-a水平在CCC不良组与良好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CC不良组(184.64±55.62 mg/L)显着高于CCC良好组(99.37±69.48 mg/L);将CCC分成四组,血清LP-a水平亦对应分成四组,发现随着侧支等级的增加LP-a水平降低,采用Spersman相关分析示(r=-0.683,P=0.000)即血清LP-a水平与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呈负相关。结论:在急性NSTEMI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中:1.血清LP-a水平、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是影响CCC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2.血清LP-a水平抑制CCC形成,血清LP-a水平与CCC分级呈负相关。3.冠脉病变部位和CCC形成率及良好程度有显着相关性,右冠病变所致CCC开放比例和CCC良好率高于左冠病变。
王明辉[10](2019)在《LncRNA MEG3及miRNA-361-5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凋亡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当血管局部受到损伤后可发生一种修复反应,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所介导的局部血管重建和重构,主要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和堆积及内膜增生。这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及微小RNAs(micro RNAs,mi RNAs)均对VSMCs的增殖及凋亡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故对lnc RNAs及mi RNAs与VSMCs关系的研究也成为了目前的热点。目前发现的lnc RNAs与mi RNAs数量庞大,作用机制丰富。其中的研究重点之一是竞争性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s,ce RNA)假说。这一发现被用于解释RNA语言在调节RNA串扰及控制生物学功能中的作用。目前已经确定mi RNAs可以通过与目标m RNAs结合而导致m RNAs基因沉默。而lnc RNAs可以作为一种ce RNA,与mi RNAs产生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目标m RNAs的表达调控。Lnc RNAs(ce RNAs)能够通过应答元件与mi RNAs结合,从而影响mi RNAs导致的基因沉默。近期有研究提示lncRNA人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可能与VSMCs的增殖及凋亡过程存在关联,而针对其在VSMCs的增殖及凋亡过程中的可能机制,是本课题所关住的重点。因此,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分析,选定MEG3,其可能通过特异性结合mi RNA-361-5p调节ATP结合盒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protein A1,ABCA1的表达,共同参与VSMCs的增殖及凋亡。研究目的:通过建立细胞模型,探讨MEG3及mi R-361-5p与VSMCs的增殖及凋亡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观察ACS患者外周血MEG3与mi R-361-5p的表达水平,以及不同冠脉病变形态及冠脉内介入治疗与RNAs表达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及结果:方法: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处理VSMCs建立模型,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MEG3、mi R-361-5p、ABCA1等RNAs在该模型中的表达,以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ABCA1表达。使用CCK-8增殖试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VSMCs的增殖及凋亡。通过敲除及过表达系统进一步确定以上因素在VSMCs增殖及凋亡过程中的分子机制。通过荧光酶素报告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MEG3、mi R-361-5p及ABCA1之间的靶定关系。连续入选2018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具有胸痛症状的患者数据。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情况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除给予标准心内科规范治疗外,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及患者意愿,为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RT-PCR方法检测患者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前后MEG3、mi R-361-5p及ABCA1的表达。比较不同组患者间三种RNAs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形态与RNAs表达水平的关联。并进一步研究冠脉靶病变的复杂程度及支架植入情况与RNAs表达变化量之间的联系。结果:在ox-LDL诱导损伤的VSMCs模型中MEG3表达水平下调,并与mi R-361-5p的表达存在关联。抑制MEG3可促进VSMCs的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此外,MEG3可以作为mi R-361-5p的ce RNA,通过影响ABCA1的表达调控VSMCs的增殖及凋亡。心肌梗死患者中mi R-361-5p表达水平较其他组患者上调,不稳定心绞痛组ABCA1表达水平低于其他组患者,lnc RNA MEG3在各组患者间表达无明显差异。在冠状动脉具有侧支循环的患者中,lnc RNA MEG3表达水平下降,而mi R-361-5p表达升高,但未显示其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PCI术后患者mi R-361-5p表达水平较术前上调,ABCA1表达水平下降,lnc RNA MEG3无明显改变。三种RNAs表达量变化未显示出与靶病变复杂程度存在关联。而mi R-361-5p表达变化与支架长度呈正相关,ABCA1表达变化量与支架长度呈负相关。结论:1、MEG3可以作为mi R-361-5p的ce RNA,通过影响ABCA1的表达调控VSMCs的增殖及凋亡。2、心肌梗死患者中mi R-361-5p表达水平较其他组患者上调,不稳定心绞痛组ABCA1表达水平低于其他组患者。3、MEG3与mi R-361-5p可能与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存在关联。4、mi R-361-5p与ABCA1可能参与了PCI术后的血管重塑过程。
二、基因治疗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因治疗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支循环不良的预测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案 |
3.观察指标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的比较 |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LAD的比较 |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的比较 |
4.两组患者治疗后房颤复发率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写中英文全称 |
致谢 |
(4)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与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冠脉侧支循环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冠脉侧支循环形成机制 |
1.3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解剖特点对侧支循环的影响 |
1.3.1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1.3.2 冠脉解剖特点 |
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传统危险因素对CCC的影响 |
1.4.1 年龄 |
1.4.2 性别 |
1.4.3 吸烟 |
1.4.4 饮酒 |
1.4.5 高血压 |
1.4.6 糖尿病 |
1.5 生化指标对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 |
1.5.1 血脂水平 |
1.5.2 血肌酐 |
1.5.3 尿酸 |
1.5.4 炎性指标 |
1.5.5 B型钠尿肽 |
1.6 药物对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 |
1.7 临床意义 |
1.8 小结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诊断标准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入选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相关定义及诊断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资料收集 |
2.2.2 冠脉造影方法 |
2.2.3 侧支循环分级标准 |
2.3 研究对象分组 |
2.4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比较 |
3.3 LMR与CCC分级的相关性 |
3.4 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 |
3.5 LMR与CCC生成良好的关系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冠脉侧支生长机制 |
2.1.1 血流动力学刺激 |
2.1.2 缺氧刺激 |
2.2 诱导冠脉侧支生长的可能治疗靶点 |
2.2.1 细胞因子靶点 |
2.2.2 其他小分子靶点 |
2.2.3 干细胞靶点 |
2.2.4 机械刺激靶点 |
2.3 与冠脉侧支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
2.3.1 血脂异常 |
2.3.2 高血压 |
2.3.3 年龄 |
2.3.4 糖尿病 |
2.3.5 吸烟 |
2.4 冠脉侧支的评价方法 |
2.4.1 冠脉造影 |
2.4.2 压力导丝/多普勒超声导丝 |
2.4.3 非侵入性评估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资料收集 |
3.3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CCC形成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4.1.1 临床基本资料的分析 |
4.1.2 辅助检查资料的比较 |
4.2 CCC形成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4.3 MHR水平与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miRNA-423-5p通过靶向作用S1PR1抑制大鼠缺血后肢侧枝循环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及英文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士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英文索引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侧支循环等级与CT灌注参数的比较 |
3.2 影响侧支循环形成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不良组预后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LMC与组织灌注的生理解剖 |
4.2 侧支循环等级与CT灌注的关联 |
4.3 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 |
4.4 侧支循环等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杭州地区ACS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相关因素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筛选研究对象 |
2.2 排除标准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手术成功标准 |
2.5 研究方法及收集数据 |
2.6 技术路线图 |
2.7 统计学运用与分析 |
3 结果 |
3.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
3.2 比较两组患者造影特征 |
3.3 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
3.4 Logistic回归分析 |
3.5 尿酸及Gensini评分预测患者CCC形成的ROC曲线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影响因素及对预后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急性NSTEMI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和分组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实验分组 |
2.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计流程图 |
2.2 临床资料收集 |
2.3 血清LP-a测定 |
2.4 冠状动脉造影术 |
2.5 冠脉病变的评价 |
3.其他资料的定义 |
4.统计方法 |
(三)结果 |
1.临床资料比较 |
2.化验结果比较 |
3.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
4.Logistic回归分析 |
5.LP-a与 CCC进一步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致谢 |
(10)LncRNA MEG3及miRNA-361-5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LncRNA MEG3 通过miRNA-361-5p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
技术路线图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试剂和仪器 |
1.1.3 实验细胞的准备 |
1.1.4 构建ox-LDL诱导的VSMCs损伤模型 |
1.1.5 RT-PCR技术 |
1.1.6 Western Blot技术 |
1.1.7 细胞转染 |
1.1.8 细胞增殖试验 |
1.1.9 细胞凋亡检测 |
1.1.10 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
1.1.11 RNA免疫沉淀反应 |
1.1.12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LncRNA MEG3和miR-361-5p表达与ox-LDL诱导的VSMCs损伤相关 |
1.2.2 抑制lncRNA MEG3 可促进VSMCs的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
1.2.3 miR-361-5p与 lncRNA MEG3 存在靶定关系 |
1.2.4 LncRNA MEG3 影响miR-361-5p对其靶基因ABCA1 的调控 |
1.2.5 抑制LncRNA MEG3 可通过调节miR-361-5p促进VSMCs的增殖并抑制凋亡 |
1.3 讨论 |
1.3.1 LncRNA MEG3与VSMCs增殖及凋亡水平的关系 |
1.3.2 MiR-361-5p与 VSMCs增殖及凋亡水平的关系 |
1.3.3 ABCA1与VSMCs增殖及凋亡水平的关系 |
1.3.4 抑制lncRNA MEG3 通过调节miR-361-5p促进VSMCs的增殖并抑制凋亡 |
1.4 小结 |
1.4.1 LncRNA MEG3和miR-361-5p表达与ox-LDL诱导的VSMCs增殖及凋亡相关。 |
1.4.2 抑制lncRNA MEG3 的表达可促进VSMCs的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
1.4.3 LncRNA MEG3与miR-361-5p在 VSMCs的增殖及凋亡过程中存在靶定关系。 |
1.4.4 LncRNA MEG3 影响miR-361-5p对其靶基因ABCA1在VSMCs的增殖及凋亡过程中的调控。 |
二、ACS患者外周血MEG3、miR-361-5p的表达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患者的选择 |
2.1.2 标本的收集及处理 |
2.1.3 实验设备仪器及试剂 |
2.1.4 RT-PCR技术 |
2.2 结果 |
2.2.1 四组患者间一般情况的比较 |
2.2.2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情况与RNA相对表达量的关系 |
2.2.3 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或治疗对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2.2.4 不同靶病变形态与PCI术后RNA相对表达量变化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RNA相对表达量与ACS |
2.3.2 RNA相对表达量与冠脉病变形态 |
2.3.3 RNA相对表达量与PCI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论文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lncRNAs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基因治疗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中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研究[D]. 周良辉. 南华大学, 2021
- [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支循环不良的预测因素分析[D]. 来燕琼.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影响[D]. 于海峰. 青岛大学, 2020(01)
- [4]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与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冠脉侧支循环的相关性[D]. 樊吉文. 吉林大学, 2020(08)
- [5]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D]. 张梦洋. 吉林大学, 2020(08)
- [6]miRNA-423-5p通过靶向作用S1PR1抑制大鼠缺血后肢侧枝循环形成[D]. 周丽娅. 南华大学, 2020(01)
- [7]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士的相关性研究[D]. 谢武. 南华大学, 2020(01)
- [8]杭州地区ACS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相关因素初步研究[D]. 张华.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急性NSTEMI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张萌.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10]LncRNA MEG3及miRNA-361-5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D]. 王明辉.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侧支循环论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