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男,李自如,姚远,朱润秀,袁军[1](2021)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指颅内动脉壁异常膨隆呈囊状、棱状等形状的病变。颅内动脉瘤最可怕的并发症是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SAH占所有脑卒中的5%~10%, 这是一种破坏性的疾病, 在脑血管疾病中, 是仅次于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出血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就颅内动脉瘤现有治疗方案及其优缺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现有方案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
耿介文,翟晓东,吉喆,向思诗,冯华,王天龙,刘健,朱巍,李文强,米热扎提·吐尔洪,刘海啸,郭为,伍聪,李路莹,梁锐超,曾云辉,郭慎全,何旭英,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2](2021)在《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文中指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较为常见,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高。UIA诊疗过程包括动脉瘤检出、评估破裂风险及治疗获益、治疗策略选择及术后随访等,对UIA的全面了解和精准评估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该疾病。2015年美国卒中协会出版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此后关于UIA的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但目前仍缺乏适合中国人群的UIA诊疗指南推荐。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十三五"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该指南对UIA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介入治疗、开颅治疗及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撰写,旨在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我国UIA的规范性诊疗。
张力[3](2021)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目的:从患者基本情况、动脉瘤情况、治疗方案、术后动脉瘤即刻情况分析纳入研究的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各项数据。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经CTA和/或MRA、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瘤;3.动脉瘤测量最大径线<3mm。排除标准为:1.非囊性动脉瘤,如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2.动脉瘤最小测量径线>3mm;3.合并除动脉瘤外其它血管异常,如血管畸形、动静脉瘘、Moyamoya病、恶性肿瘤所致动脉瘤;4.非破裂动脉瘤6个月内有颅内出血和/或症状性脑梗死;5.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开颅夹闭治疗后复发的动脉瘤;6.病例资料不完整的动脉瘤。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技术或同时应用不同辅助技术进行栓塞治疗。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辅助栓塞、微导丝辅助栓塞、多微导管栓塞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效果信息。分析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并探讨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有高血压病史者208例(47.3%),糖尿病史41例(9.3%),吸烟史89例(20.2%),饮酒史99例(22.5%),症状性脑血管病史16例(3.6%),合并心血管病27例(6.1%)。动脉瘤颈宽度2.26±0.48mm,宽颈动脉瘤442个(96.3%),窄颈动脉瘤17个(3.7%)。破裂动脉瘤52个(52位患者)(11.3%);未破裂动脉瘤407个(388位患者X88.7%)。多发动脉瘤192例(43.6%),非多发动脉瘤267例(56.4%)。动脉瘤位置:大脑前动脉系统144个(31.4%。),大脑中动脉系统99个(21.6%),颈内动脉系统181个(39.4%),后循环动脉瘤35个(7.6%)。动脉瘤手术策略:单微导管栓塞动脉瘤231个(50.3%),支架辅助栓塞56个(12.2%)、球囊辅助栓塞51个(11.1%),多微导管保护35个(7.6%)、微导管保护63个(13.8%)、微导丝保护23个(5.0%)。整体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Ⅰ级192例(41.8%)、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Ⅱ级230例(50.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37例(8.1%)。单微导管组术后即刻满意度低于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P=0.001),与微导丝组无差异(P=0.920),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微导丝组成对比较术后即刻满意度无差异。459例颅内微小动脉瘤中共有41例(8.9%)发生了神经系统并发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418例(81.1%);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9)、吸烟史(P=0.033)、饮酒史(P=0.047)、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破裂动脉瘤(P=0.011)、动脉瘤体积(P=0.039)、位于颈内动脉系统(P=0.020)、应用支架辅助栓塞(P=0.045),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评估Raymond Ⅲ级(P=0.009)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既往高血压病史(P=0.041,OR=2.340)、吸烟史(P=0.049,OR=1.996)、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OR=3.005)、破裂动脉瘤(P=0.001,OR=3.873)、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2,3.764)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辅助技术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球囊辅助、多微导管保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优于单微导管栓塞。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并为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技术、微导丝保护技术、多微导管保护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结果信息。分别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研究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8例(1.7%)发生了神经系统出血并发症。术中发生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为8例,无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51例。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49.00±14.47岁,非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31)、破裂动脉瘤(P=0.008)、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P=0.01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动脉瘤体积(P=0.057)、前交通动脉瘤(P=0.006)、支架辅助栓塞(P=0.017)、单个动脉瘤所用弹簧圈个数(P=0.098)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相关。对比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填塞弹簧圈的个数和长度,破裂组动脉瘤填塞弹簧圈平均个数为2.50±0.71个,多于未破裂组动脉瘤的1.79±0.7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破裂组弹簧圈平均长度为5.69±1.87cm,高于未破裂组的5.10±1.8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OR=7.248)、破裂动脉瘤(P=0.001,OR=5.738)、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OR=2.806)、支架辅助栓塞(P=0.039,OR=3.490)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支架辅助栓塞的AUC最大,为0.760,有更高的预测价值。4项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预测AUC为0.868,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支架辅助栓塞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不规则形态、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血栓栓塞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缺血并发症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可能的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31例(6.8%)发生了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其中术中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31例,无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28例。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3.65±10.26岁,非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15)、破裂动脉瘤(P=0.0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8)与缺血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5,OR=2.625)、破裂动脉瘤(P=0.003,OR=4.5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7,OR=3.086)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破裂动脉瘤的AUC最大,为0.764,有更高的预测价值。3项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联合预测AUC为0.842,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破裂动脉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术后临床和影像随访结果并研究影响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率提供参考,并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复发风险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采用单因素统计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依据发现复发的时间,进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探讨各危险因素对复发时间的影响。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15例(3.3%)随访出现了复发。复发组患者数15例,非复发组患者数444例。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5.98±10.49岁,非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6.01±10.26岁。单因素分析结果:吸烟(P=0.041)、饮酒(P=0.037)、动脉瘤位置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破裂动脉瘤(P<0.001)、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单微导管栓塞(P=0.047)、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P<0.001)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发性动脉瘤(P=0.019,OR=2.935)、形态不规则(P=0.002,OR=7.931)、破裂动脉瘤(P=0.007,OR=5.85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6,OR=6.032)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AUC最大,为0.768,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上述4项危险因素(多发性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联合预测AUC为0.887,为最佳预测因子。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发现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的动脉瘤复发时间短于Raymond Ⅰ级+Ⅱ级的动脉瘤(P=0.04)。结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动脉瘤术后短时间内复发可能性大。
刘峥,黄银兴,魏梁锋,陈其钻,王守森,洪景芳,金清东,蔡智基,黄生炫[4](2021)在《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比观察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等4家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3 724例,其中采用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2 417例,采用血管内栓塞动脉瘤1 307例。采用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血管内栓塞组和开颅手术组各415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随访疗效及动脉瘤复发率。结果开颅手术组术中动脉瘤破裂率为22.9%(95/415),高于血管内治疗组的17.3%(72/415)(P=0.046)。术后并发症方面除了继发慢性脑积水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颅内感染及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均为开颅手术组高于血管内治疗组(均P<0.05)。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0.0个月和33.0个月。末次随访显示,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术后动脉瘤复发率分别为0.7%(3/415)和2.9%(12/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级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组预后好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均优于显微手术夹闭,但动脉瘤复发率相对较高。
张彤宇,刘鹏,向思诗,冯华,王天龙,王坤,刘海啸,郭为,李进,田蕊,郭慎全,何旭英,赵兵,王轩,陈周青,吴建梁,麦麦提图尔荪·阿不杜拉,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5](2021)在《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文中研究指明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倾向。而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其他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的疾病,具有残死率高、临床症状复杂、自然史及转归不明确、治疗方式及效果不佳、并发症多样、随访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自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南发布后,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9》两版指南。破裂颅内动脉瘤(RIA)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其相关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而我国关于RIA的规范性诊疗仍缺乏推荐,故专家组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撰写了本指南,旨在对RIA的病因、诊断、治疗、并发症以及随访等内容进行更新与改写。
刘鹏程[6](2021)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经过收集、分析应用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讨论Atlas支架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Atlas支架的临床应用经验做出总结。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血管病外科应用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102名患者,收集和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动脉瘤的大小、瘤颈的大小、动脉瘤的形态、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手术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效果(Raymond标准评估动脉瘤的栓塞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和患者出院时的情况(m RS评分评估)以及术后随访情况。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Atlas支架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本次一共有102名患者的105个颅内动脉瘤纳入研究,动脉瘤术后的完全栓塞率为61.0%(64例)、次完全栓塞为22%(23例),不完全栓塞率为17%(18例)。宽颈动脉瘤和窄颈动脉瘤、大动脉瘤和小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和未破裂动脉瘤在术后即刻栓塞程度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有6.9%的患者围术期出现并发症(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缺血性并发症3例),出院时99名患者预后良好(m RS评分0—2分),两名患者预后较差(m RS评分3—5分),死亡1例。15名患者术后接受随访,栓塞良好14例,明显复发1例。结论: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围术期的并发症,但是需要进一步的随访,来研究其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蒙宏亮[7](2021)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单中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脑卒中发生排行第三的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瘤多数发生在40-60岁人群,发病率约3%,自然破裂率大约1-2%,并且急性期死亡率可达50%,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预后。2015年欧洲国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试验组织的一项研究充分证实了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通过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方法的治疗是安全性的及有效性的,并且血管内治疗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已成为主流治疗方法。关于这个有很多争议,先前的一些研究报道称,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有一些研究报道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通过支架辅助弹簧圈的治疗是一种安全和可行的方式。目前国内支架辅助栓塞急性期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相关研究较少,并且没有明确的指南支架辅助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收集珠江医院神经脑血管外科在过去五年中颅内动脉瘤通过支架辅助栓塞弹簧圈的治疗患者,并且分未破裂组和破裂组,通过了解并发症和随访情况,评估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之间的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差异,评估本研究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报道如下。目的:探索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通过支架辅助栓塞弹簧圈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珠江医院脑血管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颅内宽颈动脉瘤通过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患者249例(301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然后分为破裂组(SAC/RIA)(114例)和未破裂组(SAC/UIA)(135例),比较和分析破裂组与非破裂组之间患者基线信息的差异,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以及术中和术后血管内血栓形成并发症,死亡率和复发率差异以及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用于评估患者的术后情况,并比较相关因素,涵盖了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住院时的mRS评分,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动脉瘤是否多发,治疗时间和栓塞程度。影响临床预后和复发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急性期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组与未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组之间,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比破裂组组比未破裂组(10.5%vs 6.6%),而破裂组组和未破裂组组之间没有差异(P=0.28)。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高血压患者(OR,3.85;95%CI,1.18-12.55 P=0.03),大于10 mm的动脉瘤之间存在显着差异(OR,11.2;95%CI,0.63-38.36 P=0.002)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211例患者(84.7%)接受了血管造影随访,中位时间为7个月(1-52个月)。SAC/RIA组和SAC/UIA组之间发生的动脉瘤复发率相当(9.6%比12.8%,χ2值,P=0.55)。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大于l0 mm的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复发率差异显着(OR,9.47;95%CI,0.96-93.20;P<0.001),以及Raymond Ⅲ级动脉瘤闭塞(OR,51.34;95%CI,4.26--619.07;P=0.002),Raymond Ⅱ级动脉瘤闭塞(OR,14.94;95%CI,4.03-55.43;P<0.001)是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随访复发率无明显差异,表明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通过支架辅助栓塞弹簧圈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患有高血压,动脉瘤大小为10毫米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瘤大于10毫米且动脉瘤栓塞不完全的患者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林峰[8](2021)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不同肝素化方案对术后DWI异常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采用肝素化来预防缺血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肝素化方案。MR-DWI可用于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的颅内缺血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MR-DWI评估不同肝素化方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7月-2020年4月期间149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其中96例采用局部肝素化,53例采用系统肝素化。我们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动脉瘤及手术相关数据。DWI异常分为4类,多因素逻辑回归用于比较不同肝素化方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缺血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在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没有显着差异。局部肝素化组与系统肝素化组相比多采用编织支架(58.1%VS 28.6%,p=0.012)。局部肝素化与系统肝素化各组DWI异常的发生率及DWI异常的分布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雕刻支架与术后DWI异常有相关性(P<0.00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光雕刻支架(odds ratio,4.711;95%confidence interval,1.512e14.584;P=0.007;)与术后DWI异常显着相关。未检测到与手术相关的不良结果。结论:局部肝素化与系统肝素化相比不增加在血管内治疗术后发生DWI异常的发生率,并且在这组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马亚伟[9](2021)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处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的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处微小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从2010年1月到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 1例破裂的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处微小动脉瘤患者。根据Raymond分级评价术后即刻栓塞程度。影像学随访采用DSA全脑血管造影,临床预后采用门诊和(或)电话随访。评估预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11例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Enterprise支架1例,LEO支架1例,Solitaire AB支架9例)。6例微导管塑形成“S”形,4例“Z”形,1例“猪尾形”。术后即刻造影显示,8例患者Raymond 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1例术后3d出现缺血事件,出院时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11例临床随访10~31个月,平均1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随访期间无出血缺血事件。1 1例术后6~12个月造影复查,Raymond分级Ⅰ级9例,Ⅱ级2例;临床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9例,3分1例,4分1例。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破裂的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处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超[10](2021)在《合并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的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收集分析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探讨对于合并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的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对前交通动脉瘤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住院及门诊随访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个人信息,既往病史,入院时神经功能分级,颅脑CT平扫改良fisher分级,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双侧大脑前动脉直径,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动脉瘤即时造影结果以及出院后门诊或电话随访资料,根据Raymond分级评估前交通动脉瘤栓塞致密情况,根据改良m RS评分系统评价患者临床随访预后结果。诊断为前交通动脉瘤的同时合并有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的为A组,其余纳入治疗的为B组。在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动脉瘤即时栓塞程度、动脉瘤复发情况以及随访结果m Rs评分等方面对比两组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25.0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使用t检验,定性资料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当P值<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1例符合标准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男性共有40例(40/91),女性共有51例(51/91),男女比例1:1.28,年龄范围35至77岁,平均年龄54.8±9.6岁,91例患者中,A组和B组破裂动脉瘤分别为38例(38/40)及47例(47/51),A组和B组未破裂动脉瘤分别为2例(2/40)及4例(4/51),患者主要因为头痛、头晕、呕吐、癫痫等原因入院。91例患者的血管内介入手术均成功进行。其中A组共40例(44.0%),B组共51例(56.0%),常规脑血管造影时单侧A1段出现发育不良23例(25.3%),缺如17例(18.7%),压迫对侧颈动脉,再次造影后确认合并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7例(7.7%),单侧A1段重度发育不良为10例(11.0%)。A组和B组在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入院后资料Hunt-Hess分级、是否宽颈动脉瘤、改良Fisher分级、手术时间、住院的天数、术后即刻造影Raymond分级方面,差异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在术中并发症、出院及随访m RS评分、术后动脉瘤复发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分析得出: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的发生率与左右侧别存在相关性,右侧(26/91)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多于左侧(14/9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0);A组与B组支架使用情况:A组17例(17/40)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B组11例(11/51)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相对于B组,A组使用支架辅助技术的患者为17例,使用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于随访复发情况:A组在随访时有2例(2/40)前交通动脉瘤复发,B组随访时有1例(1/51)前交通动脉瘤复发,由此可见复发率方面,相对于A组,B组较低,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580),随访复发的患者其术后Raymond分级均为3级。结论:1.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时,血管内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是安全和有效的;2.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在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3.左右两侧大脑前动脉A1段出现发育不良或缺如存在差异,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的发生率较高;4.当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出现发育不良或缺如时,血管内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支架使用率较高。
二、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UIA流行病学特点、证据推荐等级 |
1.1 UIA流行病学 |
1.1.1 |
1.1.2 |
1.1.3 |
1.2 证据、推荐等级 |
1.2.1 |
1.2.2 |
2 UIA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 |
2.1 UIA的症状、体征 |
2.2 影像学检查 |
2.2.1 MRA: |
2.2.2 CTA: |
2.2.3 DSA: |
2.2.4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vascular wall imaging,HR-VWI)及新的影像学技术 |
2.2.4. 1 HR-VWI: |
2.2.4. 2 影像学诊断新技术: |
3 风险评估、诊疗决策 |
3.1 总体介绍(破裂和增大) |
3.2 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
3.2.1 高血压: |
3.2.2 吸烟: |
3.2.3 既往SAH史: |
3.2.4 家族性动脉瘤史: |
3.2.5 其他危险因素: |
3.3 形态学危险因素 |
3.3.1 直径: |
3.3.2 纵横比(aspect ratio,AR): |
3.3.3 尺寸比(size ratio,SR): |
3.3.4 动脉瘤部位: |
3.3.5 不规则性: |
3.3.6 其他测量参数: |
3.4 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 |
3.4.1 动脉瘤形成: |
3.4.2 动脉瘤增大: |
3.4.3 动脉瘤破裂: |
3.5 血管壁病理特征及HR-VWI |
3.5.1 颅内囊性动脉瘤血管壁病理特征: |
3.5.2 颅内动脉瘤高分辨磁共振风险预测: |
3.5.2. 1 评估动脉瘤壁炎性反应: |
3.6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
3.6.1 传统预测模型: |
3.6.2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
3.7 低风险UIA随访 |
4 介入治疗 |
4.1 适应证 |
4.2 囊状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
4.2.1 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 |
4.2.1. 1 单纯弹簧圈栓塞: |
4.2.1. 2 球囊辅助栓塞: |
4.2.1. 3 支架辅助栓塞: |
4.2.1. 4 FD: |
4.2.1. 5 覆膜支架置入术: |
4.2.2 介入材料选择适应证: |
4.3 非囊性动脉瘤 |
4.3.1 IDA: |
4.4 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
4.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 |
5 开颅治疗 |
5.1 适应证 |
5.1.1 开颅手术的疗效: |
5.1.2 开颅手术的风险: |
5.1.3 开颅手术的危险因素: |
5.2 夹闭手术 |
5.2.1 外科技术的进步: |
5.2.2 夹闭术中影像技术: |
5.2.3 术中监测及血流控制: |
5.2.4 夹闭手术经验与预后: |
5.3 血管旁路移植联合动脉瘤孤立术 |
5.3.1 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方式: |
5.3.2 侧支循环评价: |
5.3.3 手术适应证: |
5.4 开颅术中的麻醉 |
5.4.1 麻醉监测: |
5.4.2 麻醉药物: |
5.4.3 麻醉管理要点 |
5.4.3. 1 颅内压管理: |
5.4.3. 2 血流动力学管理: |
5.4.3. 3 术中脑保护: |
5.4.3. 4 呼吸管理: |
5.4.3. 5 体温管理:诱导性低体温是否是一种有意义的神 |
5.4.3. 6 血糖管理: |
5.5 围术期用药 |
5.5.1 渗透性脱水剂: |
5.5.2 抗癫痫药物: |
5.5.3 抗血管痉挛药物: |
6 术后随访 |
6.1 随访方式及时间点 |
6.1.1 随访方式 |
6.1.1. 1 DSA: |
6.1.1. 2 MRA: |
6.1.1. 3 CTA: |
6.1.2 随访时间: |
6.2 随访期宣教(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6.2.1 HRQo L的评价方式: |
6.2.2 UIA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
6.2.2. 1 治疗方式: |
6.2.2. 3 精神心理状况与认知功能: |
6.2.3 干预措施: |
6.3 复发处理 |
参与讨论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
(3)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综述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 |
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及其特点 |
1.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
1.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特点 |
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
2.1 CTA、MRA检查 |
2.2 DSA检查 |
3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治疗 |
3.1 治疗概述 |
3.2 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 |
3.3 血管内介入治疗 |
4 总结 |
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脑血管造影 |
1.1.3 血管内治疗 |
1.1.4 围手术期药物应用 |
1.1.5 并发症及其处理 |
1.1.6 临床结局与随访 |
1.1.7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临床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 |
1.2.2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案 |
1.2.3 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一般临床情况 |
1.3.2 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4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5 破裂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6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临床资料 |
2.1.2 危险因素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
2.2.2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
2.2.3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
2.3 讨论 |
2.3.1 破裂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2 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4 支架辅助栓塞技术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5 易发生破裂出血的微小动脉瘤的识别 |
2.3.6 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置 |
2.4 附图 |
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危险因素 |
3.1.3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
3.2.2 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
3.2.3 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3.3 讨论 |
3.3.1 高血压病史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2 不同部位微小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3 瘤颈宽度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4 破裂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5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6 缺血并发症的处理 |
3.3.7 预防缺血并发症的注意事项 |
3.4 附图 |
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4.1 资料方法 |
4.1.1 临床资料 |
4.1.2 危险因素 |
4.1.3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
4.1.4 影像随访动脉瘤复发情况 |
4.1.5 统计学处理 |
4.2 结果 |
4.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
4.2.2 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
4.2.3 术后复发的时间 |
4.3 讨论 |
4.3.1 吸烟饮酒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2 破裂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多发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4 治疗策略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5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6 动脉瘤位置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4 附图 |
第五部分 结论 |
创新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RIA的流行病学与结局 |
1.1 RIA的流行病学 |
1.2 RIA的自然病史和转归 |
2 RIA的手术治疗 |
2.1 RIA患者状态的临床评估 |
2.2 RIA的术前辅助检查 |
2.3 RIA的治疗时机 |
2.4 RIA的术前处理 |
2.4.1 一般对症治疗: |
2.4.2 生命体征监护: |
2.4.3 水和电解质平衡与血糖管理: |
2.4.4 其他预防性用药: |
2.5 RIA治疗术中的麻醉管理 |
2.5.1 麻醉前评估: |
2.5.2 麻醉监测: |
2.5.3 麻醉方法: |
2.5.4 麻醉药物: |
2.5.5 麻醉管理要点 |
2.5.5.1 颅内压管理方面: |
2.5.5.2 血流动力学管理方面: |
2.5.5.3 术中脑保护方面: |
2.5.5.4 电解质管理: |
2.5.5.5 呼吸管理: |
2.5.5.6 体温管理: |
2.5.5.7 血糖管理: |
2.5.5.8 血液管理: |
2.6 RIA的血管内治疗 |
2.6.1 单纯弹簧圈栓塞: |
2.6.2 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 |
2.6.3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
2.6.4 FD置入: |
2.6.5 覆膜支架置入: |
2.7 开颅手术治疗 |
2.7.1 夹闭手术: |
2.7.2 复合手术: |
2.7.3 术中监测及影像: |
2.8 围手术期特殊用药 |
2.8.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2.8.2 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
2.8.3 抗癫痫药物: |
3 RIA并发症的防治 |
3.1 血管内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
3.1.1 动脉瘤再破裂: |
3.1.2 血栓栓塞: |
3.1.3 弹簧圈或支架移位: |
3.1.4 分支血管出血: |
3.2 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
3.2.1 牵拉损伤: |
3.2.2 静脉性梗死: |
3.2.3 动脉性梗死: |
3.2.4 动脉瘤再破裂: |
3.2.5 颅神经麻痹: |
3.3 术后恢复期并发症防治 |
3.3.1 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 EBI)的定义: |
3.3.2 EBI概述: |
3.3.3 脑血管痉挛的处理: |
3.3.4 迟发性脑缺血的处理: |
3.3.5 SAH相关性脑积水: |
3.3.6 癫痫: |
3.3.7 血容量及电解质平衡: |
3.3.8 贫血: |
3.3.9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
3.3.10 心肺并发症: |
3.3.11 认知功能障碍: |
3.3.11.1 动脉瘤性SAH后认知功能障碍机制: |
3.3.11.2 动脉瘤性SAH后认知功能障碍评定量表: |
3.3.11.3 动脉瘤性SAH后认知障碍的既往研究: |
3.3.11.4 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 |
3.3.12 SAH相关性脑水肿: |
4 RIA的随访 |
4.1 随访方式及时间点 |
4.1.1 随访方式 |
4.1.1.1 DSA: |
4.1.1.2 MR血管成像(MRA): |
4.1.1.3 CTA: |
4.1.2 随访时间: |
4.2 随访期宣教 |
4.2.1 生活质量总体评价: |
4.2.2 复发处理: |
5 指南说明 |
(6)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患者入院时病情的评估 |
2.2.2 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 |
2.3 治疗方法 |
2.3.1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术前治疗 |
2.3.2 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单中心用药经验) |
2.3.3 手术治疗 |
2.3.4 术后治疗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情况以及影像学结果 |
3.2 术后即刻栓塞情况 |
3.3 并发症 |
3.3.1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
3.3.2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
3.4 预后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原理 |
4.2 Atlas支架的介绍和优点 |
4.3 栓塞有效性 |
4.4 围术期并发症 |
4.4.1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 |
4.4.2 血栓栓塞 |
4.4.3 脑血管痉挛 |
4.5 手术治疗时机 |
4.6 “X”型或“Y”型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使用Neuroform Atlas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学习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单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
1.1 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急性期的定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病例资料搜集方法 |
1.4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4.1 纳入标准 |
1.4.2 排除标准 |
1.5 手术方法 |
1.5.1 治疗方案的选择 |
1.5.2 脑血管造影过程 |
1.5.3 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小板方案 |
1.5.4 支架与弹簧圈的选择 |
1.5.5 血管内栓塞治疗过程 |
1.6 数据收集 |
1.6.1 患者一般资料信息 |
1.6.2 影像学资料 |
1.6.3 围手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 |
1.6.4 出院临床预后 |
1.6.5 动脉瘤患者的随访 |
1.7 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信息 |
2.1.1 两组基线信息的对比 |
2.1.2 所有动脉瘤分布 |
2.2 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 |
2.2.1 围手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 |
2.3 围手术期两组的并发症事件的比较 |
2.4 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 |
2.4.1 性别、年龄 |
2.4.2 既往史 |
2.4.3 动脉瘤临床状态 |
2.4.4 患者入院时mRS评分 |
2.4.5 患者手术时间 |
2.4.6 患者动脉瘤部位 |
2.4.7 患者动脉瘤大小 |
2.4.8 患者动脉瘤是否多发 |
2.4.9 患者手术支架类型使用 |
2.4.10 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总结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预测 |
2.5 患者出院时临床表现 |
第三章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的随访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围手术期并发症 |
4.1.1 围手术期并发症与年龄的关系 |
4.1.2 围手术期并发症与入院时mRS评分的关系 |
4.1.3 围手术期并发症与动脉瘤部位的关系 |
4.1.4 围手术期并发症与动脉瘤大小的关系 |
4.1.5 围手术期并发症与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方案的关系 |
4.1.6 围手术期并发症与支架选择类型的关系 |
4.1.7 围手术期并发症与即刻栓塞程度的关系 |
4.1.8 围手术期并发症管理 |
4.2 动脉瘤随访 |
本研究局限性 |
研究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研究成果 |
致谢 |
(8)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不同肝素化方案对术后DWI异常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2 肝素化方法和分组 |
2.3 治疗 |
2.4 磁共振检查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DWI异常的分布结果 |
3.3 DWI异常的危险因素 |
3.4 临床表现 |
第4章 讨论 |
4.1 肝素化方式和DWI异常 |
4.2 危险因素和DWI异常 |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一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后微缺血病变的研究进展 |
References |
综述二 CT灌注成像在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9)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处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合并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的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J]. 王伟男,李自如,姚远,朱润秀,袁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21)
- [2]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J]. 耿介文,翟晓东,吉喆,向思诗,冯华,王天龙,刘健,朱巍,李文强,米热扎提·吐尔洪,刘海啸,郭为,伍聪,李路莹,梁锐超,曾云辉,郭慎全,何旭英,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3]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D]. 张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4]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 刘峥,黄银兴,魏梁锋,陈其钻,王守森,洪景芳,金清东,蔡智基,黄生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08)
- [5]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J]. 张彤宇,刘鹏,向思诗,冯华,王天龙,王坤,刘海啸,郭为,李进,田蕊,郭慎全,何旭英,赵兵,王轩,陈周青,吴建梁,麦麦提图尔荪·阿不杜拉,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8)
- [6]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D]. 刘鹏程. 吉林大学, 2021(01)
- [7]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单中心研究[D]. 蒙宏亮.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8]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不同肝素化方案对术后DWI异常的比较研究[D]. 张林峰. 南昌大学, 2021(01)
- [9]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处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D]. 马亚伟.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10]合并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的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D]. 刘超.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