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安全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老年患者的安全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一、老年病人的安全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唐瑭[1](2020)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将品管圈模式应用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情况以及进一步评价干预效果,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工具,分析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有无差异和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有无差异,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从而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提高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为避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为精神科护理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对策提供参考,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级医院精神科老年患者进餐次数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2月1日到3月31日即现况把握阶段符合标准的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进餐次数42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1日到8月31日即对策实施阶段符合标准的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进餐次数428例为品管圈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品管圈干预组患者应用品管圈对策实施干预,运用品管圈小组活动工具,分析发生噎食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对应的对策。分别在品管圈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在精神科老年病房收集噎食缺陷例数,对精神科护士进行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考核,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评价品管圈干预效果。结果:1.对照组和品管圈干预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噎食发生率、文化程度、认知情况、对服用药物了解情况、自理能力、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合并服用除精神类药物以外的药物等方面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品管圈活动显着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对照组在精神科病房收集共计428次进食中,发生噎食次数为26次,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次数为11次,老年痴呆症患者发生噎食次数为15次,总噎食率为6.07%。品管圈干预组精神科病房收集共计428次进食中,发生噎食次数为5次,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次数为3次,老年痴呆症患者发生噎食次数为2次,总噎食率为1.17%,结果可见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显着降低,对照组与品管圈干预组两组结果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统计整理,解析了导致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的重要因素,为进食过快、吞咽功能障碍和药物影响三个因素,并最终通过这三个重要因素分析出导致噎食的真因。4.通过品管圈标准流程和使用品管圈手法、工具对真因解析,提出了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的相应有效对策,分别是加强噎食风险评估和延长进餐时间;提高患者进餐干预措施效果和加强吞咽功能治疗训练;加强对患者噎食相关知识宣教;加强医护沟通和培训药物专科内容。5.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精神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一方面品管圈活动有助于精神科护理人员噎食抢救技能的提升。品管圈实施前后分别对同一个护理团队的15名护士进行了噎食抢救操作考核,考核分数由对照组的(81.33±5.41)分提高到品管圈干预组的(92.73± 1.71)分,两组统计学比较t值为-7.4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品管圈活动有助于精神科护理人员专科理论水平的提升,品管圈实施前后分别对同一个护理团队的15名护士进行了精神类药物相关知识考核,考核分数由对照组的(75.93±4.03)分提高到品管圈干预组的(90.87±3.07)分,两组统计学比较t值为-10.4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在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活动自信心,责任荣誉感,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雷达图直观的表示出本次品管圈的无形成果取得显着的成效。结论:1.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应用可以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提高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了精神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2.通过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品管圈员的工作热情、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品管圈手法运用及团队精神明显提高,同时整个科室医护人员的团队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值得推广。3.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实现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标准化,改进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提高护士自身职业价值,优化优质精神科护理服务水平。

亓菁菁[2](2019)在《深圳市某三级医院1585例医疗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及风险防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三级医院1585例医疗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具体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并从完善制度,优化系统流程,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探讨如何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对某三级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归纳整理,筛选出发生率排名前四位的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不良事件类型,严重指数分级,导致错误的危险因素,错误发生环节,发生规律,导致的后果,根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等;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一般材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分析,采用秩和检验,c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导致伤害的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与与损伤结局间关系,检验水准a=0.05。结果:(1)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间,发生率排名前四位的不良事件依次是用药错误事件(medication error,以下简称ME),跌倒坠床事件,压疮护理事件,非计划拔管事件,分别占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所有不良事件的57.8%(1133例),14.4%(282例),4.9%(97例),3.7%(73例);(2)1133例用药错误事件中,住院患者是发生用药错误的主要群体占比74.6%(845例),从ME分级来看,ME主要发生在第二层级占比79.0%(896例),即错误虽然发生,但未对患者造成伤害;ME主要发生在处方开具及传递环节占比77.1%(874例),其次是给药与监测环节占比13.3%(151例);ME类型以处方方案不合理,处方剂量错误,处方用药途径错误,处方频次错误,开错药品,遗漏用药错误为主,占比依次是23.04%,23.04%,12.97%,7.77%,6.79%,6.88%;在医师处方环节以B级错误为主,护士给药环节以C级D级错误为主,药师发药环节以C级错误为主;医师是导致用药错误的主体占比70.9%(804例),其次是护士占比25.0%(283例);用药错误主要是药师上报占比73.8%(836例),其次是护士占比22.6%(256例),仅有3.6%(41例)的用药错误是由医师上报;用药错误根因分析结果显示医护人员药品知识缺乏,未遵守操作规程/未执行双人核对,注意力分散,风险意识不足是导致用药错误的主要原因;(3)282例跌倒坠床不良事件中,外科系统是跌倒/坠床的高发科室占比63.8%(180例);跌倒坠床主要发生在夜班时段占比64.6%(182例);病房内区域,床边和洗手间是跌倒坠床的频发地点,占比依次是31.2%(88例),22.3%(63例),20.9%(59例);活动位移,进出洗手间如厕,行进途中是跌倒坠床发生的高危情境,占比依次是34.8%(98例),25.5%(72例),25.2%(71例);跌倒坠床伤害结果以0级无伤害及1级轻度伤害为主,占比分别是54.9%(155例),42.9%(121例);跌倒坠床伤害程度与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就诊科室,陪护情况,发生地点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时段,不同地点,不同情境状态,有无陪护人员与跌倒坠床发生原因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就诊科室,伤害分级与跌倒坠床发生原因无显着相关性(p>0.05);根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生理及行为因素,物品设施因素,病人依从性缺乏是导致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占比依次是43.9%(124例),14.2%(40例),12.1%(34例)。(4)97例压疮护理不良事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是压疮的高发群体,占比48.5%(47例);Braden评估结果提示86.6%的患者存在发生压疮的风险,Braden量表对压疮发生风险识别率较高;内科系统压疮发生率略高于外科系统,肿瘤科室及ICU也是压疮发生的高危科室,占比依次是28.9%(28例),20.6%(20例);压疮患者入院疾病诊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肿瘤类疾病28.9%(28例),呼吸系统类疾病15.5%(15例),神经系统类疾病14.4%(14例);压疮分期以II期37.1%(36例),I期27.8%(27例),不明确分期26.8%(26例)为主;根因分析结果提示导致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是难避免压力92.8%(90例),长期卧床80.4%(78例),强迫体位限制翻身80.4%(78例),营养评分高风险77.3%(75例);发生部位集中在骶尾部18.5%(18例),足跟部15.4%(15例),鼻部10.3%(10例),多处压疮的患者占比28.8%(28例)。(5)73例非计划拔管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ICU及肿瘤科室患者是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发生群体占比分别是52.1%(38例),50.7%(37例);非计划拔管主要发生在夜间时段占比78%(57例);拔出方式以自行拔管为主,占比61.6%(45例);管道类型以引流管为主占比47.9%(35例);主要发生在静坐/卧床/休息/睡眠情境下,占比61.6%(45例);非计划拔管事件以SI=O级为主占比79.5%(58例);是否使用镇静药物与非计划拔管伤害程度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使用镇静药物是导致拔管伤害的危险因素;根因分析结果显示,94.5%的拔管事件与病人生理及行为因素有关,是导致非计划拔管的首要因素,具体表现为病人意识不清醒/病人躁动/病人依从性较差,其次是与医护人员工作状态有关占比76.7%(56例),具体表现为医护人员疏忽/临床经验不足/操作不当。结论:(1)医师处方是用药错误不良事件的源头及根本,临床药师是保障安全合理用药的关键及核心。(2)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ICU及肿瘤科室,夜班时段是不良事件发生的普遍危险因素,应对以上人群、时段进行重点护理及监控。(3)患者跌倒坠床的损伤程度与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就诊科室,陪护情况,发生地点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提示医护人员应根据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4)根据事件发生规律,对高发年龄段,高危科室,频发时间及地点,易发情境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及策略是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5)根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导致,提示医院管理者应从改善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强化患者安全宣教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防范医疗风险。(6)建立良好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并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工作流程及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王芸[3](2020)在《某三级综合医院陪护人员对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信行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已得到广泛高度关注。由于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其跌倒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增加了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发生,也同样增加了费用消耗,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作为最常陪伴接触老年患者的人群,陪护人员在跌倒预防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陪护人员多方面的评估研究,更加深入的了解目前该群体对跌倒预防方面的了解现况,发现陪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产生原因并及时加以纠正解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滨州市某三级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就跌倒预防的知识、信念、行为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为从陪护人员方面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老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跌倒预防进行评价,提高陪护人员对老年跌倒发生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知程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首先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滨州市某三级综合医院老年科、神经内科、骨科等跌倒高发科室作为主要调查科室,采用摩尔斯跌倒评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将所得总分≥45分者列为跌倒高度风险群体,将群体中的主要陪护人员(陪护时间≥8h/d)作为研究对象,再通过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将符合标准的陪护人员纳入研究队列中,共计289人。全部资料录入Excel数据库以进行分析比对,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描述分析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之间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反之,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之间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陪护人员预防跌倒知信行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山东省滨州市某三级综合医院跌倒高风险老年住院患者的主要陪护人员在知识维度方面平均分为30.44±7.53分,态度维度方面平均分为35.20±6.11分,行为维度方面平均分为41.99±4.92分。通过比对各维度平均得分,发现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方面相对不足,较态度及行为平均得分低。其中,知识维度条目中陪护人员在服用药物可减少跌倒发生方面得分最低,为2.25±1.09分;表明其对药物及其副作用对跌倒的影响了解并不充分,在态度维度条目中对患者入院后病房周围环境的评估必要性方面得分最低,为3.01±0.75分,表明其对住院期间周围环境缺少充分的评估;行为维度条目中对患者跌倒后是否需要保持位置不动立即报告医护人员这一行为的得分最低,为3.22±0.90分,表明在日常陪护工作中缺乏对患者跌倒发生时的有效处理方案。另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陪护人员文化程度的不同在知识和态度维度方面存在差异,即陪护人员就对预防跌倒的态度和知识会受自身教育层次的不同存在差异(P<0.05)。通过对总分及各维度相关性分析后发现老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在知识维度方面与态度和行为维度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在态度维度方面与知识及行为维度有显着相关性,在行为维度方面与知识及态度维度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与建议通过总结本次研究结果后发现当前老年跌倒高风险患者的主要陪护人员在跌倒预防知识的了解上存在较多不足,多表现为对药物及其相互作用导致跌倒发生等方面的知识短板,同时,对跌倒周围环境评估以及对跌倒发生当时的应急处理水平也需日后不断提高。另外,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知识的了解认知参差不齐的现状,医护人员应致力于改变陪护人员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了解现况,根据陪护人员年龄、文化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从日常活动到院前及院后护理各方面进行充分教育和指导,力图纠正不规范行为及错误理念,积极树立患者及陪护人员正确有效的防跌倒意识,减少不当行为,降低跌倒情况的发生,保证住院患者安全。

谭然[4](2020)在《基于最佳临床实践指南的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的构建与初步应用》文中认为目的1.检索护士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循证依据。2.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评价证据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筛选具有临床适用性的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以科学、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变革。3.探索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护士在给药过程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最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1.采用美国循证实践学术中心(Academic 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ACE)ACE Star模式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检索护士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应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Evaluation Ⅱ,AGREE Ⅱ)工具评价循证指南,应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评价标准评价专家共识指南,总结分析各指南的推荐内容。2.基于临床实践指南获取的最佳证据,拟定护士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专家咨询表。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评价证据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形成适用于病房的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3.遵循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Evidence System,PACES),采用类试验研究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一外科病房作为试点病房,于2019年8月-9月进行基线调查,明确护理实践与审查标准之间的差距,分析护理实践的主要障碍因素,于2019年11月-12月在试点病房开展基于循证的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临床实践,并从护士层面、患者层面和组织系统层面评价证据应用的效果。结果1.共纳入10部临床实践指南,其中循证指南4部,基于专家共识的指南6部;1部循证指南评价为A级,3部为B级;6部专家共识指南评价为“纳入”;共提取44条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证据。2.共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为100%和90.91%;专家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86和0.87。2轮专家咨询重要性评分均数均>3.50;第1轮可操作性评分均数范围在3.18-5.00之间,第2轮可操作性评分均数均>3.50。2轮重要性变异系数平均值为0.09和0.10,可操作性变异系数平均值为0.21和0.10;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0.308,0.328)较第1轮(0.286,0.237)上升,协调系数经检验后均有显着性(P<0.01)。2轮专家咨询后,删除11条不适用的条目,补充1条,修改6条描述不准确的条目,最终形成共34条推荐意见的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3.基于临床实践指南的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临床应用前,试点病房护士对审查标准的依从性较低,8条审查标准执行率均<50%;护理实践的主要障碍因素有护士因素(缺乏药物相关知识、对给药错误认识不统一,缺乏循证相关知识),患者因素(缺乏参与用药安全意识),组织系统因素(缺乏药物知识培训体系)。证据应用后,护士人员组成无变化,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审查标准的依从性均大幅提高,所有审查标准执行率均>50%;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护士用药环境感知水平均显着提高(P<0.05);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高于基线调查水平(P<0.05)。此外,科室还进行了一系列组织系统层面的完善和改进。结论1.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和防范给药错误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最佳临床实践指南,汇总分析给药错误预防和管理推荐意见,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减少给药错误提供循证依据。2.德尔菲专家论证对基于证据的给药错误预防和管理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提高了证据向临床转化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3.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可促进证据向临床的有效转化,改善患者层面、护士层面和组织系统层面的临床实践。

雷禹[5](2019)在《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海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伤医事件频发,医师执医环境恶化,医患关系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高风险领域之一。伴随新媒介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日趋媒介化,医患关系不仅遭遇新挑战,也面临新机遇。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上海政策施行,在当前社会与数字媒介环境下,新媒介使用日趋深刻影响医患行为,健康传播范式发生转变。学术界认识到,在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互相依赖,彼此需要,进行着密不可分的医疗活动,医患行为在助推医患关系的发展中有着非常显性的重要作用,新媒介对于医患行为影响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可以为新媒介使用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提供研究基础。然而,健康传播视野下的相关研究非常匮乏,缺陷比较明显。现有研究文献中,核心概念界定有待辩证;其次,不够重视平衡医患双方研究,尤其忽视新媒介使用对于医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医患行为研究框架与模式偏重患者;其三,研究方法上偏重思辨,定量研究甚少,而且主要局限于新闻报道文本分析;其四,定量研究方法运用相当单一,变量设置比较简单,不足以描述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对其行为影响的复杂状态。因此,在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影响其行为的路径与机制这一重要问题上,目前并没有事实充分的发现,以及基于事实的论证,亟待深化研究,以有切实而又系统的发现,以及据此进行深入的探索。有鉴于此,在上海市医学专家与医疗行政部门大力支持下,本研究基于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通过上海案例研究,立足于当前新媒介发展迅捷、高度渗透并影响医患行为这一历史性大背景,聚焦于医患行为,考究重要影响因子,建构纵横交错的变量模型,以揭示新媒介使用对于医患行为的一系列彼此关联的重要影响,发掘影响产生的路径与机制,以期填补新媒介与医患行为实证研究空白,实质性地推进这一学术研究领域,为新媒介视域下改善医患关系研究,以及健康传播理论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文献。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开展探究。在理论支撑层面,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媒介依赖理论,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与医患双方个体——患者与医者两方个体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其就医行为与执医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着重探讨此影响的路径通道、中介变量,以及调节变量对路径的作用等。在实证调查层面,本研究建立关于医患双方个体新媒介使用行为与医患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医患研究模型假设、现状发现假设、影响关系假设、影响路径假设。根据假设,本研究对新媒介使用行为、就医态度与行为、执医态度与行为等相关变量,进行维度的选择与确定,确定核心变量——自变量“新媒介使用行为”,因变量“就医行为”与“执医行为”。后两者维度分别是“参与认知度”、“信任度”、“依从度”、“尊重度”,以及“尊重度”、“信任度”、“忠诚度”、“激情度”;前者根据不同使用主体,确定患者自变量维度是“新媒介信息依赖度”与“新媒介技术依赖度”,医者自变量维度是“新媒介依赖度”;通过征求专家意见并反复修改后,形成医患两个版本的问卷。抽样采用书面问卷与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发放覆盖各类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等上海医疗机构共计近30家单位。在对获取的医患数据进行清理、质量控制及信效度分析检验后,采用频数统计、交互分类、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一一验证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行为现状发现的系列假设,即对理论模型中相关变量进行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由此发现医患双方各变量本身的强弱程度、各变量与新媒介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可能影响各变量的个体属性因素,进而发现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医患行为影响路径中各环节分别受到作用的因素,为之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影响路径与探讨影响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分析验证后发现,新媒介使用对就医行为与执医行为确实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一些中介因素继而影响到行为。另外,个体属性对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就患者而言,“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就医行为”的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影响就医态度,继而影响就医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就医行为。此外,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健康状况等人口学属性均会对此影响路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就医者而言,“新媒介使用行为”对于医者“执医行为”的影响作用有三条实现路径:其一,通过影响执医态度,继而影响执医行为;其二,通过影响社会支持,继而影响执医行为;其三,通过影响社会支持,继而影响自我效能感,最后影响执医行为。此外,医者人口学属性中仅性别与收入对以上影响路径产生调节作用,但作用较为微弱。由影响作用实现路径分析可见:新媒介作为健康传播工具与渠道,在患者就医行为与医者执医行为干预方面,不仅潜力显着,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根据相关验证结论,本研究进行深入讨论与思考,探讨新媒介冲击下医患沟通行为的健康传播范式嬗变,探索提升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医患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方案,探究新媒介影响医患行为的路径障碍,如新媒介造成医患认知鸿沟、医患话语权失衡,以及新媒介报道失范等,并结合影响路径相应提出利用新媒介干预医患行为的构想,进而提出提升医患素养、重建医患信任、建构医患舆论场、定位媒介角色等一系列手段的建议,为在健康传播视域下结合新媒介,规范与引导医患行为寻求现实径路,为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学术参考。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6](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二、老年病人的安全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病人的安全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品管圈在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报告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方法
    2.4 品管圈干预方法
    2.5 技术路线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噎食发生率
    3.2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精神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
第4章 讨论
    4.1 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高的原因分析
    4.2 本品管圈对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的意义
    4.3 本品管圈对提高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的意义
    4.4 本品管圈活动对提升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
第5章 小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性
    5.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噎食发生因素及相关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深圳市某三级医院1585例医疗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及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患者安全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面临挑战
        1.1.2 患者对医疗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1.1.3 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医疗卫生领域高度关注的话题
        1.1.4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及模式对保障患者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1.2.2 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分级
        1.2.3 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差异
        1.2.4 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处理分析对比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相关概念
        1.5.1 用药错误
        1.5.2 跌倒
        1.5.3 压疮
        1.5.4 非计划拔管
    1.6 本研究中该三级医院不良事件管理模式
        1.6.1 非惩罚上报制度及电子化上报系统
        1.6.2 成立专门不良事件小组负责管理全院不良事件
        1.6.3 公开披露文化的推广与实施
        1.6.4 注重医疗近失(near miss)事件的上报
        1.6.5 不良事件严重指数分析(SI=Severity Index)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回顾性分析法
        2.3.2 文献回顾法
        2.3.3 访谈法
        2.3.4 统计学方法
    2.4 相关标准及依据
        2.4.1 用药错误分级标准
        2.4.2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伤害分级
        2.4.3 压疮风险评估采用Braden压疮评分表
        2.4.4 不良事件发生根因分类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学问题
    2.7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结果
    3.1 用药错误事件
        3.1.1 用药错误患者基本特征
        3.1.2 用药错误分级
        3.1.3 用药错误类型及发生环节
        3.1.4 用药错误所涉及药品分布
        3.1.5 用药错误上报人员构成
        3.1.6 用药错误责任主体构成
        3.1.7 不同责任主体导致的用药错误分级情况对比
        3.1.8 用药错误根因分析
    3.2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
        3.2.1 跌倒坠床事件患者基本情况
        3.2.2 跌倒坠床患者风险评估状况
        3.2.3 跌倒坠床分布特征及损伤结局
        3.2.4 相关因素(变量)与跌倒/坠床伤害程度的非参数检验
        3.2.5 陪护情况、辅助工具使用、事发情境与跌倒坠床损伤结局关系..
        3.2.6 风险评估状况、ADL评分与跌倒坠床损伤结局关系
        3.2.7 跌倒/坠床发生后医疗干预介入与伤害程度分析
        3.2.8 不同状态患者跌倒原因分布
        3.2.9 跌倒坠床事件根因分析
    3.3 压疮护理不良事件
        3.3.1 压疮患者基本资料
        3.3.2 压疮分期、性质及风险评估
        3.3.3 压疮发生部位
        3.3.4 压疮发生原因分析
    3.4 非计划拔管事件
        3.4.1 非计划拔管事件患者基本资料及管道脱出情形
        3.4.2 非计划拔管事件严重指数分级
        3.4.3 相关因素变量与非计划拔管事件伤害严重程度的非参数检验
        3.4.4 非计划拔管事件根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危险因素对于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2 医师开处方环节是导致用药错误的源头
    4.3 护士的风险意识及护理水平对保障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4.4 临床药师是保障安全用药的关键
    4.5 加强医护患沟通是减少错误的重要方式
    4.6 相关危险因素与跌倒坠床伤害程度关联性分析
    4.7 压疮不良事件分析
    4.8 相关危险因素与非计划拔管损伤结局关联性分析
    4.9 根因分析法对不良事件管理及改进具有导向意义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建议
    6.1 根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6.2 加强高风险人群及重点科室的监控护理
    6.3 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及培训
    6.4 加强护士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护理水平与质量
    6.5 利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对不良事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6.6 加强患者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
    6.7 健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完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
    6.8 预防为主,优化系统,院科协同,持续改进
第7章 展望
    7.1 本次研究的特色
    7.2 存在的问题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某三级综合医院陪护人员对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信行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调查工具
    3.3 统计学分析
    3.4 质量控制
4 结果分析
    4.1 量表结果
    4.2 老年住院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4.3 陪护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4.4 陪护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识得分情况分析
    4.5 陪护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态度(信念)得分分析结果
    4.6 陪护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行为得分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陪护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信行现状
    5.2 陪护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最佳临床实践指南的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的构建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四、相关概念
    五、理论框架
    六、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给药错误相关概念及损伤结局分级
        (一) 给药错误相关概念
        (二) 给药错误损伤结局分级
    二、给药错误发生、报告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给药错误发生现状及原因分析
        (二) 给药错误报告现状及原因分析
    三、给药错误造成的影响
    四、给药错误预防与管理现状
第三章 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最佳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与方法
        (一)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二) 检索策略
        (三)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四) 指南质量评价标准
        (五) 数据分析与整合
    三、研究结果
        (一) 文献检索结果和纳入指南基本特征
        (二) 指南质量评价结果
        (三) 指南推荐内容汇总
    四、讨论
        (一) 临床实践指南分为循证指南和专家共识两个类别
        (二) 纳入指南的整体质量较高,但部分领域待提高
        (三) 纳入指南涵盖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证据较全面
第四章 基于德尔菲法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证据的论证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 成立研究小组
        (二) 拟定专家咨询问卷
        (三) 遴选咨询专家
        (四) 实施专家咨询
        (五) 统计学方法
        (六) 质量控制
    三、研究结果
        (一) 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二) 专家积极程度
        (三) 专家权威程度
        (四)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五)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六) 专家咨询内容的修订
        (七) 形成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
    四、讨论
        (一) 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 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第五章 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的初步应用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
        (三) 实践变革
        (四) 证据应用后再审查
        (五) 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二) 审查标准的执行情况
        (三) 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
        (四) 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和护士用药环境感知水平
        (五) 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
    四、讨论
        (一) 循证实践提高了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
        (二) 循证实践提升了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
        (三) 循证实践提高了护士循证实践知、信、行和用药环境感知水平
        (四) 循证实践促进了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
第六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性
    三、研究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海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实意义
        三、研究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一、研究对象
        二、主要研究问题
        三、研究路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篇章结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运用模型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四、定量分析法
        五、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第五节 创新性与可行性
        一、研究创新性
        二、研究可行性
    第六节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健康传播
        一、概念范畴
        二、历史演进
        三、理论框架
    第二节 医患行为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范式
        三、行为沟通模式
        四、医患行为量表
    第三节 媒介与医患
        一、历史与发展
        二、框架与文本
        三、作用与影响
        四、成因与对策
    第四节 文献评析
        一、研究视角
        二、理论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框架
        一、媒介系统依赖理论
        二、计划行为理论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维度的选择
        一、新媒介依赖度的概念
        二、医患行为的定义
        三、医患行为的维度
第四章 医患新媒介感知模式实证调查设计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采集
        一、样本选取
        二、数据来源
    第二节 问卷编制
        一、变量的选取
        二、研究量表标度的选择
        三、患者量表纬度构建与编制
        四、医者量表纬度构建与编制
        五、已有量表的参考与选择
        六、问卷设计与修整
    第三节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患者理论模型修正
        二、患者研究假设建立
        三、医者理论模型修正
        四、医者研究假设建立
第五章 数据质量评估与统计
    第一节 数据统计与整理
        一、患者数据的整理与质量控制
        二、医者数据的整理与质量控制
    第二节 CR值的计算与判定
        一、患者数据的CR值判定
        二、医者数据的CR值判定
    第三节 探索性因子分析
        一、患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
        二、患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三、医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
        四、医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过程及结果
    第四节 信度分析
        一、患者问卷的信度分析
        二、医者问卷的信度分析
    第五节 效度分析
        一、患者问卷的效度分析
        二、医者问卷的效度分析
第六章 新媒介视域下的医患行为现状分析
    第一节 医患双方样本构成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
        二、医者基本情况
    第二节 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习惯分析
        一、患者新媒介使用时间与渠道
        二、患者新媒介使用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新媒介使用时间与渠道
        四、医者新媒介使用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三节 医患新媒介信任度分析
        一、患者新媒介信任度
        二、患者新媒介信任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新媒介信任度
        四、医者新媒介信任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四节 医患新媒介依赖度分析
        一、患者新媒介依赖度
        二、患者新媒介依赖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新媒介依赖度
        四、医者新媒介依赖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五、医患新媒介依赖度与新媒介信任度关系分析
    第五节 医患双方自我效能感分析
        一、患者自我效能感程度
        二、患者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自我效能感程度
        四、医者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五、医患自我效能感与新媒介变量相关度
    第六节 医患双方社会支持分析
        一、患者社会支持获得程度
        二、患者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者社会支持获得程度
        四、医者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五、医患社会支持与新媒介变量相关度
    第七节 就医现状与执医现状
        一、医患态度与意向现状
        二、医患态度与意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医患态度与新媒介变量相关度
        四、医患行为现状
        五、医患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八节 新媒介视域下医患行为现状
        一、新媒介视域下医患行为感知
        二、医患行为和谐度
        三、患者就医现状发现假设验证一览
        四、医者执医现状发现假设验证一览
第七章 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第一节 患者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验证
        一、患者结构方程模型图
        二、患者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
    第二节 患者影响关系假设的验证
    第三节 患者影响路径假设的验证
    第四节 患者影响的调节变量的验证
        一、性别属性的影响
        二、年龄属性的影响
        三、学历属性的影响
        四、收入属性的影响
        五、健康状况的影响
        六、新媒介信任度的影响
    第五节 医者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验证
        一、医者结构方程模型图
        二、医者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
    第六节 医者影响关系假设的验证
    第七节 医者影响路径假设的验证
    第八节 医者影响的调节变量的验证
        一、性别属性的影响
        二、年龄属性的影响
        三、学历属性的影响
        四、收入属性的影响
        五、职称的影响
        六、新媒介信任度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探析
        一、医患行为及其和谐度的现实印证
        二、新媒介使用行为影响医患行为的路径确定
        三、医患行为影响路径中变量的相关性确认
    第二节 讨论与思考一:新媒介冲击下医患沟通的健康传播范式的嬗变
        一、新媒介的冲击:医患受众习惯与传受渠道发生转变
        二、文化碰撞与交融:健康传播范式遭遇困境与冲突
        三、“微”变革与元创新:医患沟通健康传播模式发生转换与重构
    第三节 讨论与思考二: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医患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提升方案
        一、患者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其就医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提升
        二、医者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其执医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提升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三:新媒介“人际网络”中医患行为的沟通噪音
        一、医患认知鸿沟
        二、医患信任降低
        三、医患话语权失衡
        四、媒介报道失范
    第五节 对策与建议:健康传播范式转换下医患行为和谐度提升的现实径路
        一、提升医患个体素养
        二、重建医患信任关系
        三、建构医患话语舆论场
        四、准确定位媒介角色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设计的不足与展望
        二、研究测量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项目
致谢
附录一: 患者新媒介使用行为(新媒介依赖度)量表
附录二: 医者新媒介使用行为(新媒介依赖度)量表
附录三: 患者就医态度量表
附录四: 患者就医行为意向量表
附录五: 患者就医行为量表
附录六: 医者执医态度量表
附录七: 医者执医行为量表
附录八: 医患自我效能感量表
附录九: 医患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附录十: 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患者使用)
附录十一: 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医者使用)

四、老年病人的安全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管圈在降低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D]. 唐瑭. 长江大学, 2020(04)
  • [2]深圳市某三级医院1585例医疗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及风险防范[D]. 亓菁菁. 南昌大学, 2019(01)
  • [3]某三级综合医院陪护人员对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信行的调查研究[D]. 王芸. 山东大学, 2020(02)
  • [4]基于最佳临床实践指南的给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策略的构建与初步应用[D]. 谭然. 山东大学, 2020(02)
  • [5]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海案例研究[D]. 雷禹. 上海大学, 2019(02)
  • [6]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标签:;  ;  ;  ;  ;  

老年患者的安全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