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郭沫若的宇宙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奎[1](2021)在《泛神论、主情主义与“五四”时期郭沫若的情感总体观》文中指出"五四"期间,郭沫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响应者,面对着传统文化和新文化大小两个传统,他通过援引西方的泛神论及泛神论视域下的主情主义等资源,对两个传统提出双重的挑战。泛神论在西方有自身的脉络,集大成者为斯宾诺莎,他的泛神论改变了笛卡尔以理性克服情感的唯理主体结构,将情感纳入主体论视野。郭沫若经由歌德接受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并将二人的泛神论思想置于中国的现实问题之中,将泛神论的"实体"具体化为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并从情感本体的角度提出诗的一元论,将新人、新文学与新世界做了有机的关联。这形成了对抒情主体历史化的结构性反转,即情感主体的生成过程是基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也就是个体通过直觉等情感触手把握新的泛神实体——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的过程,情感主体本身就内含着历史性或时代性。这个内含历史性的情感主体及其从新人到新世界的有机想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总体性视野。
刘艳梅[2](2020)在《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文中认为郭沫若历史剧的诗性特色,使其成为不少人眼中史剧艺术的开拓者。1940年代郭沫若创作的六大历史剧,社会价值和历史功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获公认。郭沫若充分运用自身诗才,将风格多样的诗歌元素融入历史剧,形成具有“火山雷电”特征,悲壮而崇高美感的历史剧。辩证客观地说,郭沫若抗战时期戏剧不免带有政治功利倾向,有粗糙草率之嫌,如果仅仅停留于政治层面就可能造成对郭沫若史剧的误读和曲解。较为明显的是,郭沫若史剧有意识地承继优秀传统戏曲去粗取精,将古体诗、自由诗、散文体诗、民间歌谣、戏曲运用到剧作中,形成古典风味浓厚的诗趣,使得抗战背景下的历史剧也能达到诗歌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惜,目前学界,许多研究者或是单独研究郭沫若诗歌,或是孤立研究郭沫若的戏剧,鲜少有人从“运诗入剧”这个角度将两者结合起来对郭沫若戏剧进行不蹈常袭故的深入探索,而诗歌的恰当运用可以说正是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获得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立足于戏剧这一本体,详细剖析郭沫若历史剧如何运用诗歌这一体裁,使得戏剧在题材选取、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艺术的表达等方面产生变化及其具体特征,并进一步从这三大维度探寻郭沫若历史剧中诗与剧的互动和源流关系。绪论部分,本文对郭沫若诗歌、诗剧向历史剧的演化进行爬梳,按照时间脉络兼及论述一九四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交代现实因素,并且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戏剧题材角度入手,分析郭沫若历史剧“诗和史剧融合”的具体体现。主要通过抒情诗对戏剧结构的贯串、叙事诗增强被冲淡的戏剧情节、散文诗烘托戏剧气氛三方面进行论述。以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学观为出发点探索郭沫若历史剧在戏剧结构、戏剧情节、戏剧冲突等角度与诗歌的融合,诗情的推动使得史剧情节结构紧凑,深化戏剧冲突。第二章:诗性人物形象的建构。从原本具有诗人身份的主人公形象屈原,具有诗性精神的次要人物以及古代游侠豪情人物形象三方面,衍生出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人物品格三种模式——屈原模式、婵娟模式、聂政模式,共同组成郭沫若理想诗国的人物体系。因三种形象建构模式诗化,郭沫若史剧人物呈现与同时期剧作家笔下历史人物迥然相异的面貌。第三章:分析史剧独特语言艺术,着眼戏剧文本的详细解读,对剧作的火山雷电式独白、诗化人物对白以及传统戏曲歌谣的运用,探讨郭沫若对传统诗歌艺术、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肖海燕[3](2020)在《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歌舞剧《凤凰涅盘》研究》文中认为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包括西方音乐在内的各式西方思想和文化艺术涌入中国,强烈地冲击着这个古老国度历经千年的传统。自“五四”运动之后关于中西方音乐关系的讨论以及中国音乐发展方向等问题成为了中国近现代音乐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歌剧、交响乐等西方经典音乐艺术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变革与发展。出生于中俄边境的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一生颠沛,在中国度过了其生命中的重要时光,他致力于创作和发展中国音乐,中西双重文化背景以及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音乐实践与艺术观,他的许多作品创作于中国,且多部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凤凰涅盘》是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多部具有中国性的作品之一,较为鲜见地以剧诗作为脚本创作,作品取材自郭沫若的同名剧诗《凤凰涅盘》,它基本保留了郭沫若剧诗的结构与内容,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类似于诗配乐的创作特点,其中部分形象以音乐的方式得以凸显。创作形式上采取西方歌剧形式,综合运用了歌舞剧、交响诗等艺术形式;在音乐的体裁与风格方面体现出一种独特性,音乐结构采用了分段式结构,以主导动机的方式创作;音乐与戏剧的处理上,作曲家依据戏剧脚本结构,将戏剧性冲突凸显于生与死的冲突以及“凤”、“凰”与所处环境的冲突。此外作曲家在其中扮演了歌剧创作和戏剧编剧的多重角色,最终形成一部既有别于西方歌舞剧,又有别于中国传统歌舞剧的歌舞剧作品,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以及中国歌舞剧创作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其钢琴伴奏部分首次试演于1946年中国歌舞剧社举行的游园茶会,其后并未正式上演。本文对阿隆·阿甫夏洛穆夫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创作理念以及歌舞剧作品《凤凰涅盘》的创作背景进行梳理与概括,对作品的戏剧结构与音乐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包含戏剧与音乐两个部分,深入剖析其戏剧脚本、音乐动机、戏剧形象、音乐和声语言、织体结构等,在此基础上阐释歌舞剧《凤凰涅盘》的时代意义与现代启示。
钱文亮[4](2019)在《雷平阳诗歌的当代性、历史感及其“泛神论”》文中研究说明若从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期算起,在30多年的笔墨生涯中,雷平阳的诗歌写作犹如其故乡云南无比蓬勃的植物,不断显示着令人惊叹的生长力和丰富的多样性,如今已经俨然成就为当代文坛无人可以替代的诗歌风景,其旺盛的创造力也已经给当代诗歌批评带来了足够大的挑战:批评家们普遍注意到了雷平阳诗歌巨大的体量和多维的构成,感觉对他的诗歌的评论稍不留神便会滑入"盲人摸象"般的自欺,任何单一的理论取景框都难以全面捕捉这头云南"大象"的整体形貌。事实的确如此。对于诗歌写作,雷平阳明显持有一种非常积极的"拿来主义"的开放又自主的态
侯君伟[5](2019)在《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盘》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参照,将两个文本的直接关联和潜在关系进行互文性比对研究,以郭沫若诗歌所表现的动态精神为文学的出发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哲学思路为基本框架,尝试重构《凤凰涅盘》的诗歌批评视野。并说明该诗与精神现象学的内在联系,依据其理论对诗歌进行重新评估。其一,探索出离固有文学原理解读诗歌的可能性,以及阅读中国新诗的方法、途径。其二,探求以《精神现象学》为理论先导的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诗歌研究融合的可能性。本文共五部分。引言介绍郭沫若作为球形天才的特质,兼有自然和人文社会的双重科学视域和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依据文学文本的分析,指出我国诗歌批评在郭沫若诗歌及关于《凤凰涅盘》研究的成果和缺陷。尝试对《凤凰涅盘》整体研究状况、进度做历时性的全景扫描,整理各家特点,辨别其间误区,吸取前人教训,规避潜在错误,把握目前研究动向。第一章,详细交待《凤凰涅盘》创作前后的因果条件及影响因素。区别大陆哲学泛神论与郭沫若泛神思维,归纳两者在文本中处于同一状态展现的艺术效果。注意作者对诗歌多次修改体现出的主客观动力。由席勒美学思想的三原则推及郭沫若诗歌创作的脉络与必然遭遇的瓶颈,判断对文本批评的合理性及错误倾向。第二章,拟用生命、文化、精神、诗歌四个更生主题阐释《凤凰涅盘》的多元化艺术成就。从自然世界生命演化、凤凰与菲尼克斯的同一与差异生成的独特美学效果、凤凰歌与群鸟歌的辩证关系和出场顺序问题的讨论、“涅盘”词义辨析、个人精神觉醒与群体精神崛起、诗歌内在的创作原理、发掘《凤凰涅盘》独有的审美特质和审美规范等方面,陈述其文学色彩、哲理内容。第三章,理清《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文化背景、写作结构、思想原理、哲学内涵的关系,运用精神现象学的认知方法解读《凤凰涅盘》潜在的互文效应,进而提升至凤凰之火的火元素的渊源和含义的探讨,关联《凤凰涅盘》《精神现象学》内部精神的永恒性与完满性问题。通过柏拉图《理想国》第九、十章提及的“回忆说”回顾两个文本的循环结构和动态精神。结语,总结全文。以整合《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重申作品与理论互为阐释互为生成的事实,从而调解诗歌与哲学之间的矛盾,努力给出纯哲学方法解读现代诗歌的有效途径。
舒梓剑[6](2019)在《唯物史观视域下郭沫若的史学研究 ——以《李白和杜甫》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强调了新时期下坚持唯物史观理论与方法的重要性。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创立的两大理论成果之一,阐明了人类发展的本质及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观中的科学形态。作为中国唯物史观史学开拓者的郭沫若,在历史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本文就郭沫若学术着作《李白与杜甫》为蓝本,评论史学着作《李白与杜甫》的利弊得失,总结唯物史观视域下郭沫若史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努力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与借鉴。郭沫若唯物史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郭沫若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完善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历史任务演变有着密切关联。20世纪20年代在革命运动的时代洪流中,郭沫若接受唯物史观,在思想上实现了三个层面上的转变,从泛神论到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从个性解放到阶级革命的转变;从偶像崇拜到人民本位的转变。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郭沫若完善了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历史研究的理论,突出了将生产关系总和作为古史研究的线索,将阶级属性作为批判历史人物的立足点,将革命斗争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向。待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随着中国历史任务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为社会主义建设,郭沫若没有停止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历史研究的步伐,而是不断提升着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推动着中国唯物史观史学的新发展。总之,郭沫若唯物史观史学思想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发展与时俱进。《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唯物史观史学研究的新范式。首先就史学的叙事内容而言,《李白与杜甫》一书全景式的对李白、杜甫以及两者关系作了细致梳理,不仅涉及了李白与杜甫生平及经济状况,还对两者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其次就《李白与杜甫》体现的史学研究方法而言,在评价方法上坚持历史与道德批判相统一,主张从历史发展观点和儒家道德评判标准的双向维度出发;在分析方法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充分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实践、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以及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辩证关系;在还原人物方法上坚持运用毛泽东阶级分析的史学观点,重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作用。最后就郭沫若运用唯物观指导历史人物研究的学术表征而言,《李白与杜甫》彰显了“二重证据法”、历史地理学以及生理医学的跨学科学术表征和“人民本位”思想同“文史互证”方法相结合的学术表征。通过对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史学内容、方法和学术表征的论述,可知唯物史观视域下的郭沫若史学研究对中国史学的走向和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引领了唯物史观同中国具体历史研究的结合,奠定了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历史研究话语权的基础,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学理性的依据。但郭沫若的史学研究还存在时代的缺陷和不足,对于上述缺陷和不足我们不能一味苛求,而需因时代的局限报以理解和同情。总的看来唯物史观视域下郭沫若的史学研究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深入郭沫若的史学研究对于新时期的历史研究具有重大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示。
马新亚[7](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提出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宁雅娣[8](2016)在《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文中认为本文以郭沫若日本时期的文学创作为考察对象,围绕其诗歌、小说与散文、历史剧三个方面,对2009年至2015年的研究成果作线性梳理和回顾。通过回顾研究热点、方法和范式,总结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和附录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在宏观视野下,对新世纪以来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作整体观照。该部分统计汇总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郭沫若研究总体情况以及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情况,并对近七年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作整体概述。第一章是关于郭沫若诗歌研究。本章选取了以《女神》为代表的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从关于《女神》研究、诗歌审美研究和比较研究三方面,梳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章是关于郭沫若小说与散文研究。该章从郭沫若历史小说、自叙传小说、文艺性散文、自传性散文四个方面进行详实的阐释,以期对这一时期的郭沫若小说和散文的研究情况作全面把握。第三章是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本章围绕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代表作《三个叛逆的女性》,重点考察其历史剧的女性主义视域、审美特色、比较研究视野与史剧理论研究。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学者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热点、方法和研究范式,梳理出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附录为本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录一和附录二分别整理了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以及流亡日本时期的重点创作年表,附录三为郭沫若文学创作研究的部分日文资料目录。
杨胜宽[9](2014)在《郭沫若学术研究的“疑”与“通”——兼论郭沫若学术精神与蜀学精神的一致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郭沫若一生学术研究,充满怀疑与变化,这既是他不惧权威、敢于独抒己见,融汇百家、打通古今中外,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诸特征与精神形成的内在动力,也是其建树丰硕、成为"球形"文化巨人的重要秘诀。当然,这也是郭沫若迄今为止遭受诸多非议的重要原因之一。郭沫若的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深受蜀学精神传统影响,显示出与后者本质属性的高度一致。
黄媛媛[10](2013)在《诗学观照下郭沫若诗歌理论及其译学思想的契合》文中认为作为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的郭沫若,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经典的诗歌,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诗歌风格及一套完整的诗歌理论。他尤其关注“诗歌的本职专在抒情”以及诗歌创作的绝对自由形式。同时,作为译者,在他的长期翻译实践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翻译思想,尤其是诗歌翻译思想,例如“风韵译”和“两道手”翻译。具备了诗人和译者双重身份的他不断在诗歌与诗歌翻译间游走,因而,他的诗歌创作与其诗歌翻译有着许多联系。本文尝试从诗学的角度对其诗歌理论与翻译思想的契合进行探讨。诗人的诗歌理论与诗歌翻译思想同属于诗学体系,其诗学思想与诗歌翻译主张之间有着关联。本文以诗学为观照,主要借用勒菲弗尔关于诗学对翻译的操控作用的相关理论,对郭沫若诗歌理论及其翻译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郭沫若的诗歌理论与其诗歌翻译思想之间有着某些契合,主要表现在关于感情、诗歌表达、创作、主题的选择等方面的论述,并以郭沫若的诗学观或诗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
二、论郭沫若的宇宙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郭沫若的宇宙观(论文提纲范文)
(1)泛神论、主情主义与“五四”时期郭沫若的情感总体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泛神论与郭沫若面对的两个传统 |
二泛神论的系谱与内涵 |
三情感有机论及一元论的整体性视野 |
余论泛神论的中国史时刻 |
(2)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郭沫若诗剧到历史剧创作的演变轨迹 |
二、郭沫若历史剧的研究现状 |
三、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诗和史剧的融合” |
第一节 抒情诗里的浪漫主义诗情涌现 |
一、对仗语式的抒情效用 |
二、题材选择里的诗意之美 |
三、历史剧的诗情结构 |
第二节 叙事诗里的现实主义精神追寻 |
一、“失事求似”叙事理念:历史精神的时代化显现 |
二、故事性叙事:增强史剧的革命现实味 |
第三节 诗情和诗美汇为一体的史剧 |
一、诗歌形式的自由表达 |
二、无拘无束的诗性精神 |
第二章 诗性人物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屈原模式:爱国诗人的纯洁人格 |
第二节 婵娟模式:乌托邦想象下的道义美 |
第三节 聂政模式:豪放游侠的典型化 |
第三章 汪洋恣肆的史剧诗化语言 |
第一节 火山雷电式独白 |
一、热烈火山式独白 |
二、冷峻雷电式独白 |
第二节 史剧对白诗意化 |
一、对“写意”笔法的继承 |
二、热骂与柔婉交织的对白 |
第三节 古典戏曲的巧用 |
一、曲词雅俗兼备 |
二、音调铿锵激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歌舞剧《凤凰涅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与歌舞剧《凤凰涅盘》 |
第一节 人物生平 |
第二节 创作概况 |
第三节 歌舞剧《凤凰涅盘》创作背景 |
小结 |
第二章 歌舞剧《凤凰涅盘》戏剧结构 |
第一节 脚本结构 |
第二节 戏剧逻辑 |
第三节 形象类型 |
小结 |
第三章 歌舞剧《凤凰涅盘》音乐结构 |
第一节 音响造型 |
第二节 音乐形态 |
第三节 音乐与戏剧 |
小结 |
第四章 歌舞剧《凤凰涅盘》的时代意义与现代价值 |
第一节 歌舞剧《凤凰涅盘》时代意义 |
第二节 歌舞剧《凤凰涅盘》现代启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雷平阳诗歌的当代性、历史感及其“泛神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泼辣”的文笔或巨鲨的“胃口” |
二、时代的“诗”与“真”:农民、底层、弱势者 |
三、“魔幻叙事”与通灵抒情:雷平阳诗歌的“泛神论” |
结语 |
(5)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目的与意义 |
二、《凤凰涅盘》研究四十年 |
(一)四十年来《凤凰涅盘》研究概况 |
(二)回顾与凝视:近四十年研究遭遇的瓶颈 |
(三)研究传统的坚守与瞻望下的趋向 |
第一章 作为创作、接受、批评的文本《凤凰涅盘》 |
第一节 作者:静观与动能 |
第二节 读者:直觉与感知 |
第三节 批评者:想象与逻辑 |
第二章 意义的死亡与更生 |
第一节 生命更生 |
第二节 文化更生 |
第三节 精神更生 |
第四节 诗歌更生 |
第三章 精神的形状与动态 |
第一节 《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关系 |
第二节 《凤凰涅盘》的互文效应 |
第三节 火元素与回忆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唯物史观视域下郭沫若的史学研究 ——以《李白和杜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研究的可行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趋势与不足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主要拟定创新点和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第2章 郭沫若对唯物史观的接受与确立 |
2.1 郭沫若唯物史观立场的形成 |
2.1.1 从泛神论到唯物主义的转变 |
2.1.2 从个性解放到阶级革命的转变 |
2.1.3 从偶像崇拜到人民本位的转变 |
2.2 郭沫若唯物史观立场的成熟 |
2.2.1 以生产关系总和作为古史研究的线索 |
2.2.2 以阶级属性作为批判历史人物的立足点 |
2.2.3 以革命斗争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向 |
2.3 郭沫若唯物史观立场的新发展 |
2.3.1 推进了唯物史观和中国具体历史的进一步结合 |
2.3.2 强调了阶级矛盾在古史分期中的作用 |
2.3.3 确立了历史人物研究的新范式 |
第3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李白与杜甫》 |
3.1 《李白与杜甫》的研究内容 |
3.1.1 李白生平、先祖及家室研究 |
3.1.2 杜甫的经济状况研究 |
3.1.3 李白与杜甫的哲学思想研究 |
3.2 唯物史观视域下《李白与杜甫》的研究方法 |
3.2.1 评价方法上:坚持历史与道德批判相统一 |
3.2.2 分析方法上:遵循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
3.2.3 还原人物方法上:运用毛泽东阶级分析的史学观点 |
3.3 唯物史观下《李白与杜甫》的学术表征 |
3.3.1 跨学科研究的取向 |
3.3.2 “人民本位”同文史互证的结合 |
第4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郭沫若史学的评价及启示 |
4.1 唯物史观视域下郭沫若史学的成就 |
4.1.1 建立了唯物史观史学的范式,启发了唯物史观的传播和研究 |
4.1.2 开拓了唯物史观史学的领域,引领了唯物史观史学的发展方向 |
4.1.3 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学理性的依据 |
4.2 唯物史观视域下郭沫若史学的不足 |
4.2.1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有简单化倾向 |
4.2.2 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有时“矫枉过正” |
4.3 唯物史观视域下郭沫若史学的启示 |
4.3.1 评价方法上:坚持“人民本位”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 |
4.3.2 分析方法上:坚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
4.3.3 学术品性上:树立自我批判的史学修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
二、“工具的重造” |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
一、情与理的交融 |
二、情感的深度 |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
第一节 概述部分 |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
一、关注性别差异 |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关于郭沫若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女神》研究 |
第二节 诗歌的审美研究 |
第三节 诗歌的比较研究及诗学理论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于郭沫若小说、散文研究 |
第一节 自叙传小说研究 |
第二节 历史小说研究 |
第三节 散文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
第一节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历史剧研究 |
第二节 历史剧的审美研究 |
第三节 历史剧的比较研究及史剧理论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郭沫若学术研究的“疑”与“通”——兼论郭沫若学术精神与蜀学精神的一致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郭沫若早期学术研究的怀疑精神与融通观念 |
二、善“疑”会“通”造就了郭沫若的学术黄金时代 |
三、郭沫若学术精神与蜀学精神的一致性 |
(10)诗学观照下郭沫若诗歌理论及其译学思想的契合(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The Motiva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2 The Objectives and Layout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A Brief Review of Guo Moruo’s Poems and His Translated works |
2.2 Studies on Guo Moruo’s Poetry |
2.3 Studies on Guo Moruo’s Translation Chapter 3 Introduction to Poetics |
3.1 Definition of Poetics |
3.2 A Brief Review of Poetics in China and in the West |
3.3 Poetics and Translation |
3.3.1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ics and Translation |
3.3.2 Poetics in Lefevere’s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4 Fusion of Guo Moruo’s Poetic Theory and His Translation Thoughts under Poetics |
4.1 Guo's Poetics |
4.2 Guo's Poetic Theory |
4.2.1 The Nature of Poetry |
4.2.2 The Self-expression Theory |
4.2.3 The Spontaneous Flow Theory |
4.3 Guo’s Thoughts on Translation |
4.3.1 Poetry Translation |
4.3.2 Motivations of Translators |
4.3.3 Creation in Translation |
4.4 Fusion of Guo Moruo’s Poetic Theory and His Translation Thoughts |
4.4.1 Fusion in Emotion |
4.4.2 Fusion in Expression |
4.4.3 Fusion in Creativity |
4.4.4 Fusion in Theme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NOTES Bibliography |
四、论郭沫若的宇宙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泛神论、主情主义与“五四”时期郭沫若的情感总体观[J]. 刘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4)
- [2]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D]. 刘艳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歌舞剧《凤凰涅盘》研究[D]. 肖海燕.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4]雷平阳诗歌的当代性、历史感及其“泛神论”[J]. 钱文亮. 文艺争鸣, 2019(09)
- [5]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D]. 侯君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唯物史观视域下郭沫若的史学研究 ——以《李白和杜甫》为例[D]. 舒梓剑.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D]. 宁雅娣. 宁夏大学, 2016(02)
- [9]郭沫若学术研究的“疑”与“通”——兼论郭沫若学术精神与蜀学精神的一致性[J]. 杨胜宽.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0]诗学观照下郭沫若诗歌理论及其译学思想的契合[D]. 黄媛媛. 广西民族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