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一览

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一览

一、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篇目辑览(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良[1](2020)在《竞德、逐智、争力 ——尚武的三个维度之研究》文中认为尚武贯穿于中国武术的历史发展之中,深深影响武术人的技艺提升、武德修为、人生态度等,是与“崇文”相对的客观性存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尚武不仅是近代中国摆脱羸弱、实现强健的动力源泉,而且也是当下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力量之源。源于前轴心时代到轴心时代的尚武(军事、国家治理),韩非子以“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进行了概括。轴心时代尚武(军事、国家治理)的“德”、“智”、“力”三种文化形态不仅成为后世基本范畴和文化母题,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尚武意识形态和文化实践。基于此,本研究以尚武为对象,运用文化史研究方法,从“竞德”、“争力”、“逐智”三个维度,对应于“武”之“止戈”、“持戈”及其“持/止”张力的智慧化调适,提炼内在逻辑、行为特征和互动关系,梳理其历史经验和文化遗产。以此回应社会尚武认知的单维性,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践,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第一,轴心时代“武”的“德、智、力”文化内涵,蕴含着后世“武”的文化基因。一方面,在文武逻辑辩证的框架中,于学理上将“武”演绎为“武力”的“张”、“弛”而尽显“智慧”,渗透于中国政治、军事实践之中。例如,国家治理的“外儒内法”特征,其“儒”是“德”,其“法”是“力”,其“内”“外”组合体现为“智”。军事实践的“兵儒合流”特征,以“兵”体现“力”,以“儒”彰显“德”,以“合”追求“智”。另一方面,将尚武具体化为文化新系统。“德”对“师出有名”的注重、表现为“象征性打击、有限度打击”等,“智”以“以破求全”而实现胜利成果转化的“代价最小化”、追求“强己弱敌”之效及其优劣强弱态势的转化,“力”则注重“武备”“武风”“武艺”等战备物质基础的建设。第二,尚武具有“竞德、逐智、争力”三个维度的文化结构。尚武(军事、国家治理)的“德、智、力”文化基因,被武术细化为人与人的伦理、技术互动关系后,不仅以“竞德”方向性伦理的规定、“逐智”优化性策略的倡导、“争力”提升性技术的基础,型构了“力技术+德伦理+智策略”三维一体的尚武文化实践新系统,而且还将三维一体的尚武深入到“练以成人”的文化实践之中,形成了由德之竞、技之争、双修之逐智组成的“德技双修”文化特征,交织为“武德与功夫”两大主题,变奏为“武”之“持戈”与“止戈”二元对立的平衡。第三,“竞德”更多是对强者“止戈”的期待。它的内在逻辑既规定了“武”的方向,也从“动作方式、力度、速度、幅度”对武术技术文化进行了多元化规制、在攻防效果上实现由打人而“放人、制人”的转变、在思维方式上确立由打败人到服人的新目标,还将商周敬祖之德改造以祖师信仰而为“武”之方向性提供正当性来源,最终形成了祖师信仰、制度安排、武技践行组成的三维一体的暴力治理文化形态。第四,“逐智”既是弱者智慧也是强者的艺术。它以兵家思维策略和道家智慧生成了“武”的配置优化性和向内求证性逻辑;其技术表征既表现为强者和弱者的方法之“巧”、动作视觉效果的“诈”,也将尚武“逐智”外显为强者和弱者的“指东打西”以及“拳打人不知”和“以小打大”三重技术境界,内隐于暴力冲突情境中“打”与“不打”的适度转换、“打”之良性结果的控制及其“打而不伤”所获得的“象征资本”;其冲突互动是对看似不可调和的“持戈”与“止戈”二元对立进行平衡和调适。第五,“争力”更多是弱者“持戈”的追求。其内在逻辑是实力的提升;其技术文化系统是以劲力训练为主线,内化为提高打击力、追求周身一家的完整性,外化为提高抗击打力、提高对手劲力感知力和敏感性;其冲突互动是身心二元的同时“争力”过程,是在暴力情境“有人/无人”的预设中克服冲突性紧张与恐惧、锻炼“敢打性胆气”和“必胜性胆气”。第六,在“竞德、逐智、争力”中,贯穿其中的主旋律是保持“德/力”的合理张力。尚武的“德/力”张力,一方面形成了武术“力实践、德话语”文化系统,并以“竞德”统一武术拳种流派的“家族相似性”,保持武术文化的统一性、传承性,以不同的“逐智”、“争力”促进武术拳种流派的百花齐放,使武术文化呈现为个体性、多样性。另一方面,“德/力”张力也影响了尚武的方向性规定、优化性配置、实力性提升,决定其强者更为注重“竞德”、弱者更为倾向“争力”、强弱者均有或止戈与持戈智慧性运用的发展方向,对武术人“消费武术”的方式、“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其“练以成人”发挥了助力作用。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张昊苏[3](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着”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陈应珍[4](2019)在《福建省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建在中国近代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最早开放的省份之一,它最早接触到西方的思想文化,并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及与辛亥革命并寿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中均有非常卓越的表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省宪自治运动中,它在复杂、惨烈的军阀混战背景下,仍然不放弃对立宪政治的追求,并完成了省宪的制定。虽然福建省宪一经颁布即遭废止,但其中所承载的思想、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发现,它所映射的中国在省制乃至建国道路上的艰难选择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立足于福建省宪的探索,试图揭示出其立废曲折历程中折射出的核心问题。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省宪运动的发生。该章旨在展示省宪运动发生的宏观背景,描绘省宪运动在各省的运行状况。省宪运动的发生背景首先是地方主义的兴起与发展。由于镇压太平天国以及推行新政等方面的需要,地方主义在清末逐步形成,主要表现为督抚权力的扩张、地方绅权的升高及谘议局的设立。清末既已形成的地方主义助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革命运动本身也助成了地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时至民国初年,“地方主义”一词开始流行。省宪运动发生的第二个背景是联省自治思想的形成。联省自治思想起源于清末联邦制理论的传播。在清末内忧外患的国家危机中,沐浴于欧风美雨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接触到了西方的联邦共和制,开始了中国政治史上对联邦制的探索。袁世凯上台不断强行推行中央集权和个人独裁统治促成了联邦制思潮的复兴,及至1920年代,联邦制思想与晚清以来强劲的地方自治思潮合流,最终以联省自治思想的形式体现出来。地方主义的发展与联省自治思想为省宪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省宪运动经历了清末民初军政府约法的制定及1920年代兴起的省宪法的创制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鄂州临时约法》为代表,江西、贵州等省在辛亥革命宣布独立之后相继制定约法或类似的法律文件,它们虽然由精粗疏密之分,但都具备了近代宪法的特点和省宪的性质。后一阶段以《湖南省宪法》的颁布和施行为肇始,随后在浙江、广东等省相继开展起来,最终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省宪运动。第二章揭示福建省宪运动发生的地方基础。本部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代议机构的设立。这为后来省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政治的窳败与经济的困窘。民国成立以后,福建长期处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之下,政权动荡不安,政治极其黑暗,经济极为窘迫,人口锐减,人口结构异常。三是清末地方自治的筹办与民初自治呼声的兴起。在清政府推行城镇乡地方自治的背景下,福建筹办地方自治的活动甚为积极,设立自治讲习所为推行地方自治培训学员,制定详细的筹办城镇乡地方自治进行时期表,对地方自治事宜逐一作出详细规划。受省自治浪潮之影响,加上北洋军阀长期以来的专制统治及客军入闽的现实威胁,自1920年开始,福建各界提出了强烈的自治要求。第三章描绘《福建省宪法》从倡议到颁布的创制历程。福建制定省宪的最初倡议可以追溯到1921年8月17日,但由于军阀的阻扰,直到1922年12月,福建省议会才正式启动制宪的议程。福建省宪的创制程序包括筹备、起草、审查、省民公投及公布五个步骤,创制历程历时三年有余,期间颇多波折,充满了制宪筹备处、省长及中央政府等相关各方的多次博弈。囿于士绅阶层规模较小、宦怀淡泊,军阀的抵制及制宪经费的短缺等因素,相较于其他省宪,《福建省宪法》的创制较为迟缓。第四章分析《福建省宪法》的主要内容与特色。《福建省宪法》由序言和18章共207条组成,内容主要包括省国关系及省之权限、省级政权结构、省民的权利义务及省的区域治理制度等。与其他省宪不同,福建省宪是在1923年宪法制定前后制定的,《天坛宪法草案》审议中的部分议案对福建省宪的内容有很大影响。相较于其他省宪,《福建省宪法》特色鲜明,表现在:设立独立的考试机关,形成独特的六权分立体制;充分反映了欧战及十月革命之后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全民政治理念,设立生计专章,注重省民生计问题;强调对省民教育权的保护;尊重职业团体的提案和建议;通过省民创制和省民公决保障直接民主;在省级行政机关的组织模式上采用委员会制;在司法权的配置上,司法立法权和终审权委诸中央。第五章探讨福建省宪运动终结的原因。《福建省宪法》颁布仅半月有余即被军民当局宣布废止。福建省宪运动的终结既有省内的特殊性原因,也有省宪运动整体层面的普遍性原因。福建省内的特殊性原因主要是省议会自利的制宪动机影响宪法权威、民意基础薄弱及制宪德性的缺陷。省宪运动整体层面的普遍性原因包括省制共识的缺失、工具价值观下的权宜之计、规范认同的障碍、时局的变化与统一路径的再选择等。

田富军[5](2014)在《宁夏明清人士着述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时期,宁夏出现了汉文着述的高峰。作者呈现家族化态势,以庆藩朱氏家族、胡氏家族等为代表,典型人物如朱橱、胡汝砺、胡侍、赵良栋、俞益谟等,有着述传世者i00多人。他们的着述在数量上速超宁夏明代以前历代文人传世汉文着述的总和,着(编)有文集6工种,其中传世13种,136卷;编纂(修)或参与编纂(修)方志3工种,传世27种;其他散见诗文则更多。这些人物及其着述在当时全国层面上有一定影响,为丰富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在宁夏文化、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宁夏地方人文精神发展增添了宝贵的财富。对其开展研究,将向学界全面展现明清宁夏历史人物着述的总体情况,为宁夏地方文史、文化研究奠定坚寅的文献基础;为将来撰写宁夏古代文学史做好铺垫,也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为宁夏地方旅游部门提供学术上的支撑,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研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本论文以宁夏明清人士着述为对象,展开深入研究。所谓宁夏,指地理范畴为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范围内,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等五市,共有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的地域。所谓明清,指时间跨度为从明朝1368年建立起到1911年清朝灭亡止,共543年的历史.所谓宁夏明清人士着述,指明清两朝在宁夏出生(如胡侍),或者虽未在宁夏出生但是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定居於此且後代在宁夏出生之人(如朱橱)(以下简称宁夏人)创作(编)的汉文作品,不含民歌、童谣之类口传心授的民间文学篇什。明清宁夏人的着述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个人独撰的诗文别集和编定的各类诗文集,二为编纂(修)的旧地方志,三为各类文献中的散见着述。本论文的研究任务有三:一是全面搜集、爬梳明清宁夏人及其着述的基本情况,通过查找宁夏旧地方志,查阅各种工具书及相关文献资料,以搜集着述为主线,进而引出着者,理清着者的生平、家世及着述的基本内容、文献着录、存佚情况等;二是运用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传世着述的馆藏、版本、主要内容、写作特色、价值评判及其对後世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三是力争通过对明清事夏人着述的梳理,找到它们之间的发展脉络,概括出发展特点,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论文包括引言、上编、下编和结语四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上编为宁夏明代人士着述研究,共五章,分别是朱(?)及其后人着述、胡汝砺及其族人着述、管律及其着述、胡侍及其着述、宁夏明代其他人上着述;下编为宁夏清代人士着述研究,共四章,分别是赵良栋及其後人着述,俞益谟及其族人着述,谢王宠、俞德渊及其着述,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着述。每章均包括研究现状、人物生平、人格评价、家世情况、着述考索、诗文研究、後世影响等几部分,後人(族人)及其他人物也按此模式或详或略进行研究。研究重点是基本情况的考述,特别是在人物生平分期及评价,着述的文献着录、传世情况、版本辨析,诗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等方面,力求论述全面,分析透彻。创新点在於:个人独撰的诗文别集和编修的各类诗文集,一般前人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是靠笔者搜集资料、目验文献、提炼归纳进行论述;旧地方志,前人研究成果较多,本论文主要是考辨纠错,拾遣补缺,以新的角度进行研究,特别倾向於版本研究与传承关系的梳理;散见着述,则完全是靠笔者从各类文献典籍中查索钩稽、归纳整理後展开论述。结论部分,主要是从总体上对宁夏明清人士着述进行探究,剖析其特贴,分析其产生原因,评论其价值,给予其准确的历史定位。

丁芮[6](2011)在《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作为清政府的政治中心,在进入近代以后,伴随城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人口的发展和功能的扩展,城市生活日益丰富复杂,其传统社会秩序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控制方法日益显出支绌而难以应付。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更是直接导致了北京原有城市秩序混乱、社会失控。清政府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权统治,效仿西方的近代警察制度,在北京开始办理警政。袁世凯夺取政权后,非常重视北京警政的建设,在前清内、外城巡警总厅的基础上改组成立了京师警察厅,专门负责北京城郊地方警察行政事务。京师警察厅及其辖属机构经过不断地调整和充实,在职能规划、组织体制、人事制度等各方面都更适应时局的需要,在维持北京地区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警政相关问题的研究,学界普遍仅仅关注警察维持社会治安的职能,但北洋政府时期警察的职能与南京政府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警察职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职能相当广泛。以北洋政府时期作为全国表率的京师警察厅为例进行分析,其职能除了负责基本的人口管理、公共场所管理、危险物品管理、交通管理、社会风气管理、消防管理等治安事务外,还大量参与房地管理、税收管理、医疗行业管理和公共卫生管理等市政事务,甚至还参与了大量的贫民、妇女、儿童的救助和教养等慈善事务。概括地说,北洋政府时期的京师警察厅同时承担着三重职能:维护地方治安、进行城市管理和施行慈善救助,并且这三种职能同等重要,并没有只重视治安职能而忽视市政职能和慈善职能。对于这一时期警察职能的广泛性,只有个别学者在研究中简单提及,并没有依据史料详细论证,亦没有进一步分析这种职能的影响。本文以当时的报纸、档案、期刊为基本史料,详细考察了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的多重职能,并分析了这种职能对民众生活、城市社会以及政府统治权力的深层影响,弥补了中国近代警察史研究的部分不足,也展现出了转型阶段城市社会的复杂面相。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个案的研究显示,警察职能的广泛性,使警察的活动与市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甚至家庭内部事务和个人道德等多方面产生密切联系,使警察机构成为与社会民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官方机构。警察为规范民众社会生活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对人们的行为总是有所限制,对于长期以来崇尚自我调控的城市居民来说,这些干预使他们感到诸多不便。加上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警察制度本身出现的一些问题,警察规章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遭遇不少困难,甚至有些方面还面临着民众的强烈指责和反对。但对于初步发展阶段的近代警政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警察因维护社会秩序、保护民众安全以及提供大量的社会服务得到了社会民众的基本认可,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加深了民众对警察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京师警察厅职责广泛,扮演着多种角色,承担着多种任务,这些任务在此之前由多个政府部门和一些非官方的地方组织和团体实施。警察机构成立后,这些任务综合由警察来承担。这种由警察机构包揽城市综合管理的情况并不为北京所独有,而是代表了20世纪初中国城市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换句话说,这是当时时代所造成的特点。警察机构职能的广泛,与其说是由于在中国出现时间较短而发展不完善,不如说是适应晚清以降城市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综合管理的实际需要。这种多重角色容易造成权限模糊,职责不清,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警察的效率,但应认识到,警察的出现对于处在向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为多重管理,但至少使中国的城市有了一个专门化的管理机构,这成为一种城市管理新方法,也反映了近代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另外,由于近代警政的发展,城市大的区域被划分为单位更小的警区来进行直接管理,便产生了现代城市中“区”的概念,为后来城市引入现代化的“区”这个概念作为正式的基层行政单位奠定了基础,这也代表了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管理的发展进步。京师警察厅通过发挥多种职能,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除了全方位地影响和规范了民众社会生活外,还是政府进行社会控制的有力工具。警察在社会民众生活中的渗透越大,控制的社会活动范围也就越大,其社会约束力也就越强。北洋政府时期警察如此宽泛的职能,使得政府以维持社会秩序为名的强制性社会干预合法化了。同时,警察全方位地介入民众社会生活也改变了传统社会的控制方式,及传统控制方式在民众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由于警察的出现,从城市开始,中国逐渐由一个“自助”管理式的社会转变为一个由警察控制和社会生活受到种种条文约束的社会。警察权力来源于国家权力,警察控制面的扩大和渗透也就意味着国家控制权力逐渐深入到了城市民众社会生活内部。

罗晓妮[7](2003)在《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篇目辑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常平[8](2002)在《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篇目辑览》文中研究说明

本刊编辑部[9](2000)在《总结历史 开创未来——纪念学报创刊十五周年》文中提出日月如梭,白驹过隙.我院学报历经风风雨雨,至今年已经创办了15个年头.15年来,《武警工程学院学报》在院、部首长的亲切关怀和历届编辑委员会的悉心指导下,在历任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齐

陈斯亮[10](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指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二、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篇目辑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篇目辑览(论文提纲范文)

(1)竞德、逐智、争力 ——尚武的三个维度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研究述评
        1.2.1 “尚武”、“尚武精神”内涵的研究
        1.2.2 “尚武”历史传承脉络的研究
        1.2.3 断代“尚武”研究
        1.2.4 “尚武”其它方面的研究
        1.2.5 武术中涉及“竞德、逐智、争力”的相关研究述评
        1.2.6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基本概念厘定
        1.3.1 尚武
        1.3.2 竞德
        1.3.3 逐智
        1.3.4 争力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2 尚武之“竞德”
    2.1 逻辑生成:“止戈”对方向的规定
        2.1.1 轴心时代“竞德”文化基因的呈现
        2.1.2 以儒家为主的“德”本位王道思想规制
        2.1.3 “武”的方向规定性:尚武“竞德”的内在逻辑
    2.2 技术表征:技击原点旨趣中的“竞德”立场
        2.2.1 “进攻”的多元取径表现“德”之功效
        2.2.2 “防守”的多重表达凸显“德”之意象
        2.2.3 “控制”的境界追求表现“德”之愿景
        2.2.4 “展示”的功力注重寻绎“德”之路径
        2.2.5 器械的“柔化”取向表征“德”之理念
    2.3 冲突互动:尚武“竞德”的暴力规训
        2.3.1 祖师信仰为“竞德”方向规定性提供正当性来源
        2.3.2 制度安排为“竞德”方向规定性奠定合法性基础
        2.3.3 武技践行为“竞德”方向规定性进行实体化建构
3 尚武之“逐智”
    3.1 逻辑生成:“持戈/止戈”二元对立下配置的优化和向内求证
        3.1.1 轴心时代“逐智”文化基因的呈现
        3.1.2 兵家、道家“逐智”思维策略的文化植入
        3.1.3 “武”的配置优化性和向内求证性:尚武“逐智”的内在逻辑
    3.2 技术表征:技法内容特色中的“逐智”呈现
        3.2.1 动作内容设计时的“尚智求巧”
        3.2.2 外在风格特色上的“诡诈迷惑”
        3.2.3 内在劲力处理中的“明暗刚柔”
    3.3 冲突互动:尚武“逐智”的暴力优化
        3.3.1 外显层面:以“打”为价值旨归的“逐智”过程
        3.3.2 内隐层面:积累“象征资本”的“逐智”目标
        3.3.3 向内求证:对“持戈”与“止戈”二元对立的平衡
4 尚武之“争力”
    4.1 逻辑生成:“持戈”对实力的提升
        4.1.1 轴心时代“争力”文化基因的呈现
        4.1.2 墨家、法家尚武文化中“争力”的历史影响
        4.1.3 “武”的实力提升性:尚武“争力”的内在逻辑
    4.2 技术表征:技术目标表现中的“争力”维度
        4.2.1 “争力”表现出由“力量”到“劲力”的探求理路
        4.2.2 “争力”表现出由“敏感”到“迅速”的攻守惯习
        4.2.3 “争力”表现为“击打”与“抗击打”的功力竞逐
    4.3 冲突互动:尚武“争力”的暴力适应
        4.3.1 冲突前:多维度适应暴力互动情境
        4.3.2 冲突中:深度认知暴力互动情境
        4.3.3 冲突后:延续暴力互动情境形成应对“惯习”
5 尚武“竞德、逐智、争力”的内在关系与文化作用
    5.1 尚武“竞德、逐智、争力”的内在关系
        5.1.1 “竞德、逐智、争力”三者一致的根本理路
        5.1.2 “竞德、逐智、争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5.2 尚武“竞德、逐智、争力”的文化作用
        5.2.1 “竞德、逐智、争力”微观上促成武术文化元素特性
        5.2.2 “竞德、逐智、争力”宏观上型塑武术文化共同体
        5.2.3 “竞德、逐智、争力”影响武术人个体生命
6 主要结论
7 主要参考文献
8 附件
主要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下:范围、框架、思路
        一、关于“乾嘉”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结语:何以乾嘉?
参考文献

(4)福建省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省宪运动的发生
    第一节 地方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一、地方主义的兴起
        二、地方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联省自治思想的形成
        一、联邦制理论的传播
        二、地方自治思想的勃兴
        三、联邦制理论与地方自治思想的合流:联省自治思想的出现
    第三节 省宪运动的发轫与勃兴
        一、清末民初军政府约法的制定
        二、联省自治运动时期省宪的勃兴
第二章 福建省宪运动发生的地方基础
    第一节 代议机构的设立
        一、福建谘议局的设立及其活动
        二、福建省议会的设立及其活动
    第二节 政治的窳败与经济的困窘
        一、军阀政治的动乱与窳败
        二、经济极为窘迫
    第三节 自治呼声的兴起
        一、自治运动的发轫:清末地方自治的筹办
        二、民初自治呼声的兴起
第三章 《福建省宪法》的创制
    第一节 《福建省宪法》的创制程序
        一、《福建省宪法》的筹备
        二、《福建省宪法》的起草
        三、《福建省宪法》的审查
        四、《福建省宪法》的省民公投及公布
    第二节 《福建省宪法》创制过程中各方力量的博弈
        一、审查启动阶段制宪筹备处与省长的抗争
        二、省民公投阶段制宪筹备处与省长的抗争
        三、省民公投阶段制宪筹备处与中央政府的抗争
        四、制宪筹备处向外界的求助
    第三节 福建制宪活动迟缓之缘由
        一、军阀的抵制
        二、士绅的规模与政治热情
        三、制宪经费短缺
第四章 《福建省宪法》的文本与特色
    第一节 《福建省宪法》的文本分析
        一、文本内容与结构
        二、省国关系及省之权限
        三、省级政权结构
        四、省民的权利义务
        五、省的区域治理结构
    第二节 《福建省宪法》的特色
        一、六权分立的政权体制:考试机关的创建
        二、社会主义思想之一:特设“生计”专章
        三、社会主义思想之二:强调对省民教育权的保护
        四、社会主义思想之三:尊重职业团体的提案及建议
        五、民主主义理念:对直接民主之重视
        六、省行政机关的组织模式:委员会制
        七、司法权的配置模式:司法立法权与司法终审权委诸中央
第五章 福建省宪运动的终结与检视
    第一节 福建省宪运动的终结
        一、军民当局宣告废止《福建省宪法》
        二、省议会最后的护宪努力
    第二节 福建省宪运动终结的特殊性原因
        一、自利的制宪动机影响宪法权威
        二、民意基础薄弱
        三、制宪德性的缺陷
    第三节 省宪运动终结的普遍性原因
        一、对省制共识的缺失
        二、工具价值观下的权宜之计
        三、规范认同的障碍
        四、时局的变化与统一路径的再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宁夏明清人士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
上编 宁夏明代人士着述研究
    第一章 朱(?)及其後人着述
        第一节 朱(?)的生平
        一、庆靖王之名用字问题
        二、朱(?)的排行问题
        三、朱(?)的生平分期
        四、朱(?)的家世
        第二节 朱(?)的着述
        一、《文章类选》
        二、(正统)《宁夏志》
        三、朱(?)的其他着述
        第三节 朱氏後人及其着述
        一、朱秩煃及其着述
        二、朱秩炅及其着述
        三、朱(?)其他後人及其着述
    第二章 胡汝砺及其族人着述
        第一节 胡汝砺的生平
        一、胡汝砺的籍贯
        二、胡汝砺的生平分期
        三、胡汝砺的评价
        四、胡汝砺的家世
        第二节 胡汝砺的(弘治)《宁夏新志》
        一、(弘治)《宁夏新志》的文献着录
        二、(弘治)《宁夏新志》的版本和内容
        三、(弘治)《宁夏新志》的评价
        第三节 胡汝砺的其他着述及胡氏其他族人着述
        一、胡汝砺的其他着述
        二、胡氏其他族人着述
    第三章 管律及其着述
        第一节 管律的生平
        一、管律的字号
        二、管律一生主要事迹
        三、管律的评价
        第二节 管律的(嘉靖)《宁夏新志》
        一、(嘉靖)《宁夏新志》的文献着录
        二、(嘉靖)《宁夏新志》的版本和内容
        三、(嘉靖)《宁夏新志》的评价
        第三节 管律的《芸庄杂录备遗》及其他散见着述
        一、《芸庄杂录备遣》
        二、管律的散见着述
    第四章 胡侍及其着述
        第一节 胡侍的生平
        一、胡侍的籍贯辨析
        二、胡侍字“承之”辨析
        三、胡侍别号辨析
        四、胡侍的生平分期
        五、胡侍的评价
        第二节 胡侍的着述
        一、《胡蒙谿诗集》《胡蒙谿文集》《胡蒙谿续集》
        二、《墅谈》
        三、《真珠船》
        四、胡侍的散佚着述
        第三节 胡侍的杂文
        一、《墅谈》和《真珠船》是杂文集
        二、胡侍杂文的主要内容
        三、胡侍杂文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胡侍的诗文
        一、胡侍的诗歌
        二、胡侍的文
        第五节 胡侍着述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 宁夏明代其他人士着述
        第一节 张嘉谟及其着述
        一、张嘉谟的生平
        二、张嘉谟的家世
        三、张嘉谟的着述
        第二节 杨经及其着述
        一、杨经的生平
        二、杨经的(嘉靖)《固原州志》
        三、杨经的散见着述
        第三节 杨寿等人的(万历)《朔方新志》
        一、杨寿等人生平及其编纂(万历)《朔方新志》的过程
        二、(万历)《朔方新志》的文献着录情况
        三、(万历)《朔方新志》的版本
        四、(万历)《朔方新志》的主要内容
        五、(万历)《朔方新志》的评价
        第四节 宁夏明代其他人物着述
        一、宁夏明代其他人物的诗
        二、宁夏明代其他人物的文
下编 宁夏清代人士着述研究
    第一章 趟良楝及其後人着述
        第一节 赵良楝的生平
        一、赵良楝的生平分期
        二、赵良栋的评价
        第二节 赵良楝的《奏疏存藁》
        一、《奏疏存藁》的文献着录
        二、《奏疏存藁》的版本
        三、《奏疏存藁》的主要内容
        四、《奏疏存藁》的价值
        第三节 赵良栋的家世情况及其後人着述
        一、赵良栋的家世
        二、赵弘灿、赵弘燮的着述
    第二章 俞益谟及其族人着述
        第一节 俞益谟的生平
        第二节 俞益谟的《青铜自考》
        一、《青铜自考》题解
        二、《青铜自考》的主要内容
        三、《青铜自考》的文献着录
        四、《青铜自考》的版本
        五、《青铜自考》的禁毁原因
        六、《青铜自考》的价值
        第三节 俞益谟的其他着述
        一、《办苗纪略》
        二、《孙思克行述》
        三、(康熙)《新修朔方广武志》
        四、俞益谟其他着述
        第四节 俞益谟的诗文
        一、俞益谟的诗词
        二、俞益谟的文
        第五节 俞氏族人及其着述
    第三章 谢王宠、俞德渊及其着述
        第一节 谢王宠及其《愚斋反经录》
        一、谢王宠的生平
        二、谢王宠的家世情况
        三、谢王宠的《愚斋反经录》
        四、谢王宠的评价
        第二节 俞德渊及其族人着述
        一、俞德渊的生平
        二、俞德渊的《默斋公牍》及其他着述
        三、俞德渊的家世及其族人着述
    第四章 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着述
        第一节 张煦及其家族人物着述
        一、张煦的生平
        二、张煦的着述
        三、张氏家族其他人物及其着述
        第二节 作品集亡佚的清代宁夏人及其散见诗文
        一、刘芳猷的着述
        二、孟养龙的着述
        三、朱廷翰的着述
        四、岳咨的着述
        五、赵飞熊的着述
        六、王绥的着述
        七、许体元的着述
        八、路谈的着述
        九、润光老人的着述
        十、景琪的着述
        十一、宁夏清代其他人士及其亡佚诗文集
        第三节 宁夏清代其他人士散见诗文
        一、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的散见诗
        二、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的散见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资料利用
第一章 京师警察厅的设立
    第一节 清末京师警察制度创建的背景
        一、政治环境
        二、社会环境
    第二节 清末北京警察制度的创建
        一、清前期京师社会治安管理
        二、京师警察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
        三、清末京师警察职责及其评价
    第三节 京师警察厅的设立
        一、背景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权
        三、人员和经费
第二章 京师警察厅的治安职能
    第一节 维持社会安定
        一、人口管理
        二、公共娱乐场所管理
        三、危险物品管理
        四、政党团体管理
        五、文化教育管理
        六、恶性案件管理
    第二节 交通管理
        一、交通车辆管理
        二、交通秩序管理
    第三节 社会风气管理
        一、身体限制
        二、取缔淫秽影剧、书画
        三、社会习俗管理
        四、娼妓管理
    第四节 消防
        一、火灾预防
        二、火灾施救
    第五节 协助维持商业及生活秩序
        一、商业管理
        二、金融秩序管理
        三、粮、煤等民众基本生活品管理
第三章 京师警察厅的市政职能
    第一节 路政、房地管理
        一、路政管理
        二、房地管理
    第二节 协助捐税
        一、税收概况
        二、协助市政税收
    第三节 医疗管理
        一、医疗行业管理
        二、传染病控制
    第四节 卫生管理
        一、环境卫生
        二、饮食卫生
第四章 京师警察厅的慈善职能
    第一节 衣食救助
        一、施衣救助
        二、食物救助
    第二节 收容与教养结合
        一、收容式救助
        二、教养结合,以教为主
        三、教育救助
    第三节 妇女救助
        一、娼妓救助——济良所
        二、贫民妇女救助——妇女习工厂
第五章 京师警察厅在社会中的角色
    第一节 警察是政府社会控制的有力工具
        一、政府维持政治统治的保障
        二、政府改革社会风气的实施者
        三、联系政府各部门的中枢
    第二节 警察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改变传统社会治安模式
        二、影响城市区划
        三、渗透民众生活各角落
        四、救护民众
    第三节 民众对警察的认识
        一、民众对警察的正面评价
        二、民众对警察的负面评价
        三、警察自我认识
        四、民众与警察的关系
    第四节 制约北京警察发展的原因
        一、政府本身限制
        二、军队扰乱干预
        三、经费严重不足
        四、警察知识滞后
        五、民众认识偏颇
结论
    一、近代警察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二、北洋政府时期警察职能的发展及特点
    三、警察对社会和民众生活的干预与服务
    四、政府的社会控制通过警察得到加强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7)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篇目辑览(论文提纲范文)

江泽民重要思想论述
部队训练管理
院校建设与教学研究
政工·党建
基层建设与教育
学科建设与应用
法学·公安
军事·指挥
哲学·社科

(10)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四、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篇目辑览(论文参考文献)

  • [1]竞德、逐智、争力 ——尚武的三个维度之研究[D]. 张国良.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4]福建省宪研究[D]. 陈应珍.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5]宁夏明清人士着述研究[D]. 田富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6]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D]. 丁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7]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篇目辑览[J]. 罗晓妮.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03(02)
  • [8]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篇目辑览[J]. 常平.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02(05)
  • [9]总结历史 开创未来——纪念学报创刊十五周年[J]. 本刊编辑部.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00(06)
  • [10]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武警(军事、公安)期刊文章一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