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生清廉千秋流芳(论文文献综述)
邱春美[1](2021)在《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台湾屏东内埔的陈硕仟家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与访谈,并以小区域地方往上追溯到大的时空,如何由内埔到竹田之陈氏来台祖为核心,往上追溯到粤、闽、赣;并对陈硕仟家族在台湾文化的价值提出新的论点。为探讨家谱祖系的发展,本文提出家族研究的创新理论“气根雁行说”,说明来台祖陈硕仟先生的名字、生卒年、官职生涯、来台原因等,并就其家族后裔代表的文学创作与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考。包括对于颍川堂、栋对、祖牌、后裔作品等用字的辨析;以及对陈氏相关拓垦、义民精神、祭祀公业(“公尝”、“尝会”)进行厘清与分析等等。依据本研究的分析,印证了两岸血缘密切,确实无法切割,并且彰显家族研究对后代子孙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的方面,包括:一、敬祖崇宗,流传祖德,如何让家族组织对族人感受到温暖与爱;二、观古鉴今,感恩惜福;三、家族与祭祀公业的永续经营;四、家训传家与数据库建立。这些方面对未来的家族研究均极具挑战性,并值得后续的关注。
邓弟蛟[2](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指出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阮慧玲[3](2020)在《蓝鼎元古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鼎元学问,纯正不杂,崇正是其一大特点。其追溯儒学源流,辨析理学学统,明确反对佛老陆王学说。崇实特质更是其事功行践一生的最好注解。做学问要秉承“道不用则虚而无寄”的道用思想,有识之士应内淑“身家性命非空谈”的修养精神,而在自己有可为、能建树的履任上更应推行“经世理物”的应用实践,这三位一体的实学思想透彻表现出其作为清初理学大家内圣外王的追求与风范。蓝鼎元的教育思想体系,以濂洛关闽之学为主体,教育学子不应以弋获科名作为求学目的,做雕章绘句之缛文与空疏无用之浮文,而应将习得学问放到广阔的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实践,以求匡世济民之实效。其教育实践包含书院及义学的倡建、创办、授课,培育学子的品行及学问,又于莅民敷政期间淳化风俗之教,以此做为解决部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其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古代教育史上值得记录的一页,既致力于学术经遒,又有功于推贤育才,是当之无愧的理学教育大家。在蓝氏的文学思想中,理学之内核是其显着特征,其教育其门生,需将理学之覃思贯注到文章之中,写文章来阐发理学要义,“理学,文章之根本;功名道德之绪余”。其于文中惯用三代典故,喻指其事,无忘道统,彬彬乎存先王礼乐之意,足可见其执着卫道的精神。其自谓“经济者,文章之大本领也”,强调文章与经济、学术与致用必须达到统一,“经济文章皆为有用实学”,实用实学为本,寓目所及所作皆是经济。“文所以载道也,必有益于天下国家,身心性命”,这便是蓝氏的文道观。道需取之于外,“沉浸于四子六经,以正其本,讲究性理先儒诸书,以清其源”;又需取之于内,在及物中求道,“非穷高极远,幽渺难行之谓,即在尔室屋漏,人伦日用之间”。其谓“文以气为主”,特指弥散在天地间、在作家胸襟磊怀吐纳的浩然正气,强调“善养浩然之气则发为文章,正大雄厚,无靡曼邪僻之习”。其于史传散文的记迹传意方面有实践心得,强调“据实直书,而善否自见”,考察现实是个前提。在修史制度观、史书体例方面皆有创见,行文常蕴春秋笔法,是一位具备史之三长并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史学学者。其部分古文,受明清小品文的影响,能从幽微处发议,叙事中含衔真理,理趣风致,咸惬流盎,是点睛与拔高之笔。其对场屋之章能够持辩证的态度,认为制义一科,在训诂上补苴罅漏,义理上融会众说;主张以古文为时文,切中时弊,立主脑合体式,其中“必有中正和平昌明驯雅之气象,匪高、匪深、匪新、匪奇,炼不造作,刻不伤气,镕经铸史,不见饾饤”,且应准以绳墨,规范并不影响创作才能的发挥;至于帖括,则为文辞之末,不可取。其平日鲜少作诗然对品鉴诗歌有独到的认识,“诗以道性情,必真挚而后工焉”,但“真”与“情”还需要有约束和统摄的力量,其于此强调的是儒家义理,“诗必有义理,惟深于道者能知之”,“道心”以义理为内容,“道心”统摄“人心”,亦统摄情与性。诗文虽词章之学,可以觇人品,验德性,人品与诗(文)品相统一的思想根源是中国美学高度强调“美”“善”相统一的特征。蓝氏着述中的记(纪)文,包括山水游记、涉台山水考察纪、斋室记、杂记、亭台楼阁修造记、书画记。记体可以自由地写物、抒情、叙事、说理,这些文体功能和审美特征在蓝文中皆有体现,有记述天地间奇景,笔墨悠长,情兴无极;有记述险恶世情,清冷荡漾,似一泓秋水;有记述生活平凡事,微处着笔,擘肌分理;有记述想象中的世界,含蓄旨远,笔力矫拔……其还别出心裁地变换叙事视角描述人物、铺设环境使人物活动和性格发展有特殊空间,借言他之笔展现自己的宏才大略……这些不得不说是蓝氏于古文书写方面的思考和创见。蓝氏着述中的论说文,博赡前史,议论宏发,虽时移世易,但其中所透析的理与义亦可深刻鉴今;其于地方建置沿革颇为用心,对黔粤闽多地的区划和地志深思细量,所议析其物土,概其人文,统筹兼顾;其诱掖后进,署以字说,内含儒家修齐治平学说,饱藏儒家立人的价值期望。其论说文一意摄之,雄快警辟,文势流走,高低错落,无牵枝蔓叶的冗沓感,在质辞关系上面把握得当,擅长剪裁材料,于架堂立柱外,亦得益于其对时空跨度极大的历史经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把握。蓝氏着述中的六条奏疏,有古懋自勉、言从肺腑的履历条奏;有卓识远见、裨益地方的经理台湾条奏;有擘析舟楫利涉,飞挽漕粮流通百货的畅兴海运条奏;有移风易俗,力田务农,变流徙民为恒产民的富教条奏;有益吏治民生,改变行政区划的封疆条奏。这些奏疏,都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于政事诸端陈利弊切方案,心系社稷黎庶,思安置运筹划,讲究疏谏策略,诚如旷敏本评价“一腔忠爱之忱,与笔俱飞,与墨俱流,于此见真”,亦足可见蓝氏素日砺乃锋刃,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识。蓝氏着述中的序跋文,序体繁复多样,包含诗文序(诗序、文序、时文序)、颂序、赠序(饯别序、宴集序)、寿序等等。其擅从“人物品藻”的古典美学出发,揭示创作主体与他们各自的品德才性、身世际遇的必然联系。其借为闽学前贤、师长作序之契,崇正学斥异学,溯真儒薮道,倡经济文章,行文笔法,气势如虹。其颂序于润色洪业之余,巧妙融入“以我观瞻”的视角,且不忘借盛世之景论道,阐释皇极经纬之精义。其赠序既表达与友人惜别绸缪之意,并致敬爱陈忠告,甚至协以解决具体问题,指陈弊实,剀切淋漓。其寿序自觉规避夸毗谀词,树风帜淳美俗。其为他人作序,亦言己之心声,从这些序跋文中真切可见其学问、人品、志向和笔力。蓝氏着述中的书牍,绝大多数议政言事,其经略海疆,包括标本兼治、消弭海盗之策,鉥心刿目、呼吁开禁之声,深惟重虑、台湾尤殊之筹,海运要道、辟则利宜之议四个部分,可视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海洋防卫体系,其中不乏近代化启蒙的思想意识,其独特的海洋思维与经世实功的韬晦,代表了有清一代知识分子敢于推陈纳新,着意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风范。其言多切台事,内容涵盖台湾军事部署、海疆经济的开发、移民社会的治安、文化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睦邻共处等问题在内的筹台建言,皆是以台地重要的战略地位及独特的社会形态为治策出发点,因地制宜,可视为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治体系,其兹谏当局数事足见其揆时度势与谋略之长。从书牍中亦可见其奉亲至孝的情怀和对冤狱事件的审思。我们将蓝文放到清代文坛中,尝试着予以定位,并推究其影响力。清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收束期(1644—1911),有部分名家、名作;有少数个性突出的流派;散文理论细致、深入、具体化。我们观蓝鼎元的散文书写,经世之思想、理学之述辩与古文显着结合,经世之文、理学之文构成蓝氏古文的主体。论道、论经济文章或者说学者之文是其特色,明清之际散文流派之争,很大一部分也导源于学术而非散文本身,言事切政与考证察补的文章是其讲求经世实学精神的必然,亦是其匡济天下的儒家学者的担当。蓝鼎元的古文创作是在时代和地域双重因素影响下展开的。蓝鼎元的着述,文体纷繁多样,内容错综复杂,与清初局部战事频仍、文人崇尚经济事功、闽粤台边疆海洋环境等外在因素相关,也与其自小接受的儒家教育、深沈多智的个性气质、经世济民的胸襟和抱负等内部因素相关。其古文形成自己独有的风貌,在闽地文坛乃至整个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吴云峰[4](2020)在《宋元明印谱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谱史的发展与印章艺术史、印章观念史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在研究中注意到,印谱作为印章图像的载体,其发生发展的历程正反映了印章功能、印章观念的转变。因此,印谱的发展始终反映了印章由实用向艺术迈进的历史逻辑。从这一历史逻辑出发,本文勾画出宋元明印谱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背后成因。我们将宋以前所产生的初始形态的印谱归之为印谱的萌生阶段。两宋金石学发展促进了集古印谱的形成,这是印谱的成型阶段。由于元代文人用印实现了艺术升华,以致集辑古印谱之理念亦开始向艺术化转向,直至明代前中期,印谱史的发展处于艺术转向酝酿阶段。晚明篆刻艺术的勃兴,促使晚明印谱的主要功能完全艺术化,由此进入成熟阶段。在印谱史艺术化过程中,印谱性质转化有两大节点:一是元初印谱的艺术转向,揭示了印谱史如何从实用印章的载体,转向成为篆刻艺术的载体;二是晚明印谱的多样化与全面艺术化,揭示了印谱发展史与篆刻艺术发展史的密切关系。在宏观把握印谱史发展线脉的同时,本文于微观层面着重解决了一些印谱史上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如对印谱萌芽阶段的玺谱文献勾沉及书画着录中汇集鉴藏用印的印谱属性认同。对赵孟頫《印史序》的艺术化倾向再解读,对吾衍、吴叡、陆友仁、杨遵、朱珪等印谱留存信息的再讨论,并首次将柯九思《集古印谱》、郑晔《汉印式》、柴季通《印史石刻小册》等纳入印谱史的研究范畴。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晚明印谱多样化作出分析等。通过本课题研究,冀望能为篆刻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有所助益。
李佩瑜[5](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梁霄[6](2020)在《蒲松龄社会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聊斋诗集》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一部诗集,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之外的又一文学成就。共收录诗歌一千余首。是他近乎一生的生活、生命、思想、环境、地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倾情荟萃。诗集中的社会诗,尤其对科举黑暗、官场腐败的讽刺与揭露,对社会陋习和积弊的针砭之作,与其小说《聊斋志异》的“刺贪刺虐”思想如出一辙、高度吻合,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思想境界与政治高度,彰显了蒲松龄关注现实社会,关心人民疾苦的家国情怀,反映了蒲松龄独特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诗风,具有较高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和研究价值。
韩博[7](2020)在《刘玉璋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玉璋,四川夔州府人,是清末时期的政治家、诗人。刘玉璋身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于光绪年间开始在福建宦游,历经40余年,一路由知县、知州升任至建宁府知府,是一位勤于民事、公正不阿、两袖清风的优秀地方官员。同时,刘玉璋在文学方面也有一番建树,其现存诗文集《夔夔堂诗草》中共有144首作品,诗歌内容涉及到了以夔州、福建两地为主的区域文化特色;杜甫、苏轼等人在诗学思想和风格上对他的深刻影响;对于家国存亡、社会矛盾的针砭时弊等等,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目前后世学者们对于刘玉璋的研究内容偏少,且大部分停留在生平考察和诗歌浅析的初步阶段。论文整体共分为五个章节,以刘玉璋的现存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赏析和探究刘玉璋的诗歌内容、诗学思想和艺术特色,发掘刘玉璋及其诗作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在绪论中主要对目前学术界关于刘玉璋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与归纳,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一定的论述。第一章是刘玉璋的生平考述。首先是对刘玉璋的生卒年考证;其次是刘玉璋的生平事迹综述,主要分为成长时期和仕宦时期;最后是对刘玉璋交游事迹的考述。第二章是对刘玉璋诗歌的分类和赏析。论文首先按照题材内容的不同对刘玉璋的诗歌进行分类,其中包括写景诗、感怀诗、记事诗和交游诗四大部分,并依次赏析和论述刘玉璋的代表诗作。第三章是刘玉璋的诗学观。首先,刘玉璋的诗学思想内容有至真至纯、至情至性、妙趣横生三个本质特征。其次,结合作品论述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诗学观点对刘玉璋诗学观的影响;随后,通过带入刘玉璋的诗歌作品,阐述苏轼的诗学思想理论对刘玉璋诗学观的三个影响;最后,通过阐述严羽《沧浪诗话》中“妙悟”“吟咏情性”的诗学观点,进而引发出刘玉璋相似的诗学思想,从而印证出《沧浪诗话》对刘玉璋诗学观的启迪。第四章探究刘玉璋诗的艺术特色。分别从刘玉璋豪放洒脱的写作风格、斟酌字词的谨慎态度和不拘一格的体裁三个方面入手,依次细致地剖析出刘玉璋诗歌中的艺术特色。第五章写刘玉璋及其诗歌作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分析,证明出刘玉璋本人是清末地方政坛中的股肱之臣,他的诗歌也是清末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
罗逸珍[8](2020)在《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序跋为研究对象,结合明代整个文学长河,对序跋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论文除绪论、余论、附录之外,主体内容总共有四章;论文第一章从序跋当中提炼出文人形象,其中有妇孺皆知的大奸臣严嵩,也有因明廷灭亡而隐居故里的“宁都三魏”和因仕途失意而入浮屠之道的费元禄;第二章立足于序跋中与文人交游有关的语段,再结合文人文集,研究文人交游的不同类别以及文人交游对明代社会的影响;第三章从文学观念和文人价值观角度来观察序跋中体现的思想内涵,分别得出了四种不同的文学观念,即推崇唐宋八大家、至宋无诗、文为心声、不平则鸣和文以载道,也了解了明代文人价值取向;论文第四章为序跋中体现的文集出版情况,从文集收录和文集刊刻两个角度,研究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出版情况。论文正文的最后一部分为余论,这一部分里,着眼于序跋本身进行研究,挖掘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的特点。文末附有文集序跋,当作整篇论文的附录部分,这是笔者论文撰写的首要基础。由于学界对文集序跋的研究较少,对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也没有相关文献对序跋进行整理,所以大部分序跋都是选自四库系列。明代江西有文集传世的作家有186人,由于资料缺乏以及笔者能力有限,其中也删除了部分字迹不清的序跋,故只从中选取了55位文人的168篇序跋进行整理,继而加以研究。序跋作为一种文体,具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整理和研究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序跋,可以窥探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学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可以纵向的知道明代江西文人的交游情况以及文集的刊刻情况,同时也可以看到明代历史大事件里的小人物、小细节,让后人了解不一样的明代历史。
钱成[9](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付明易[10](2019)在《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元代唐兀人,是元朝後期才艺较广、政治地位较高的色目士大夫之一,有《青阳先生文集》传世。本文立足於前人的研究层面,通过查检与余阙相关的文献资料,爬梳余阙文集的各个版本,对余阙进行文学、史学、思想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在收集和目验大量余阙文集传世版本的基础上对其着述进行整理。本文主要分引言、研究篇、整理篇、附録、结语五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对余阙及其着述的研究意义、整理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研究篇共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爲余阙的家世、生平考,包括其家世渊源、生平简谱及诗文系年、族属及身份辨析和对余阙的评价;第二章着力於对余阙生平的交游网络进行分析和构建,按照士人、同年、方外人士三个类别划分,以期梳理余阙在文学、思想、爲人处世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和传承谱系。第三章爲余阙忠义形象对後世影响的研究,余阙於元末殉节,阖家随之,爲历史上有名的忠臣,本章通过对余阙殉节的时代背景、明清及近代余阙忠义形象的构建等方面的论述,力图还原余阙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第四章爲余阙的着述研究,包含对其着述和书法作品的留存情况进行介绍,对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着録、版本特点、内容、各版本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展开论述,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余阙的《青阳先生文集》的艺术风格进行赏析,并充分挖掘《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价值。本文整理篇主要对余阙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进行标点、校勘、注释,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七年(1538)郑锡麒刻本(正集六卷,附録二卷)爲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正集九卷)、上海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青阳先生文集》(正集九卷,《附録》二卷)和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间张毅刻本《青阳先生忠节附録》二卷爲参校本,并增加包含佚文、序跋、传记、目録题跋着録、书影在内的附録内容,以期爲学界呈现一个内容充实完善的《青阳先生文集》整理本。结语部分对余阙及《青阳先生文集》作总体的述评和研究展望,总结了《青阳先生文集》的校勘原则。
二、一生清廉千秋流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生清廉千秋流芳(论文提纲范文)
(1)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名词释义与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第一章 陈硕仟家族之时空溯源 |
第一节 客家民系之主要脉络嬗变 |
第二节 陈硕仟远祖、上祖祖系史略 |
第三节 陈硕仟相关族谱系略 |
第四节 提出气根雁行说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陈硕仟人物考及家族来台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以来对台湾之移民变迁 |
第二节 陈硕仟辨考及其家族来台拓垦 |
第三节 陈硕仟家族之支派系谱、祭祀公业 |
第四节 参与伯公祭祀以祈福敬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陈硕仟祖堂创建、重修与维护 |
第一节 陈硕仟家族祖堂 |
第二节 陈氏祖堂堂号、栋对之辨析 |
第三节 陈氏祖堂碑文、祖牌与画像 |
第四节 陈氏祖堂重建、倾颓管理之问题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台湾陈硕仟家族的重要活动 |
第一节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
第二节 后裔之生命书写与传播 |
第三节 家族记忆的内涵传承 |
第四节 海内外社会之流衍与挑战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陈氏家训家风 |
第一节 义门陈、台湾陈之家训 |
第二节 受莆田陈俊卿、陈文龙之影响 |
第三节 对台湾陈城富、陈明富之熏陶 |
第四节 后裔认知及社会名流之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蓝鼎元古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蓝鼎元生平及理学、教育、文学思想 |
第一节 蓝鼎元生平 |
一、书香世家 |
二、青少年求学时期(1690-1708) |
三、杜门耕读时期(1709-1720) |
四、参赞戎伍时期(1721-1723) |
五、拔贡入京时期(1723-1728) |
六、知邑普潮时期(1729-1733) |
第二节 蓝鼎元理学、教育思想 |
一、崇“正”之学 |
二、崇“实”之学 |
三、书院、义学教育活动 |
四、民众教育与风俗教化 |
第三节 蓝鼎元文学思想 |
一、理学,文章之根本 |
二、经济者,文章之大本领 |
三、文所以载道,必有益于天下国家 |
四、善养浩然之气则发为文章 |
五、平实典要的语言风格 |
六、记迹传意的史传散文观 |
七、从幽微处发议的理趣文 |
八、对场屋之章的看法 |
九、情理气的诗论 |
第二章 奇峻幽邃之记、纪 |
第一节 山水游记 |
一、山水游记之“游” |
二、心境、心志下的景语 |
第二节 涉台山水考察纪 |
一、事实察补,考据真伪 |
二、本用实学,心系民生 |
三、理趣风致,咸惬流盎 |
四、雄劲可追,简净可率 |
五、结庐山水,家焉之想 |
第三节 斋室记 |
一、遥忆涧峦,可室可斋 |
二、坎凛咏怀,穷途一恸 |
三、出尘之想,济世之怀 |
第四节 杂记 |
一、及物求道——《除庭草记》 |
二、奇骇之记——《饿乡记》 |
三、多个视角下的叙事——《怪尹记》 |
四、借题发挥——《盘陀宜城记》 |
第五节 修造记与书画器物记 |
一、亭台楼阁修造记 |
二、书画记 |
小结 |
第三章 警策多慨之论、说 |
第一节 不述而作,辞不胜理 |
第二节 论说之“势” |
第三节 一意摄之,雄快警辟 |
一、一意摄之 |
二、雄快警辟 |
第四节 道南学养 |
第五节 诱掖后进之字说 |
小结 |
第四章 雅驯典实之奏疏 |
第一节 经国之枢机 |
一、谋谟与略猷 |
二、思人臣效职 |
第二节 雅正 |
一、形式上的“雅正” |
二、内容上的“雅正” |
第三节 主文谲谏 |
一、美盛德之形容 |
二、依违谲谏之策略 |
小结 |
第五章 深醇古茂之序、跋 |
第一节 铨文与叙引共纪 |
一、叙引与铨文两种功能 |
二、“传者转师”的意义 |
第二节 诗文序 |
一、诗序 |
二、文序 |
三、时文序 |
第三节 颂序 |
一、记事记象 |
二、颂帝王、颂盛世 |
三、与作者的联系 |
四、皇极经纬,理学之论 |
第四节 赠序 |
一、致绸缪之意 |
二、致敬爱,陈忠告 |
第五节 寿序 |
一、树风帜淳美俗 |
二、规避夸毗谀词 |
第六节 跋 |
一、窥评学问与人品 |
二、借他人事言心声 |
小结 |
第六章 议政言事之书牍 |
第一节 宦海沉浮 |
一、竭力奉亲以尽孝行 |
二、冤狱事件之起伏思量 |
第二节 修史志观 |
一、增修明史纲目 |
二、蓝氏之三史之长 |
三、显微阐幽,维持风教 |
第三节 经略海疆 |
一、蹈厉之志,海疆蓝图 |
二、标本兼治,消弭海盗 |
三、足国裕民,呼吁开禁 |
第四节 筹台宗匠 |
一、雷者震也,震东方也 |
二、海外明珠,扼略海疆 |
三、台地筑城,缓急自固 |
四、兵单地广,半线作县 |
五、开放渡台,积极垦辟 |
六、情法相辅,治民安民 |
七、怀柔铁血,徕顺和番 |
八、保甲团练,守望相助 |
九、振励文教,观感奋兴 |
十、风动时雍,教成美俗 |
十一、整饬吏治,提高效能 |
十二、洞悉战事,运筹帷幄 |
第五节 析县辖地 |
小结 |
第七章 蓝鼎元古文的价值和影响 |
第一节 经世之文 |
一、叙事条理,录次简净 |
二、议论警策,逻辑清晰 |
三、阳刚雄浑,多有奇气 |
第二节 理学之文 |
一、理学家的古文 |
二、古文家的理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蓝鼎元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宋元明印谱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动机 |
二 中日有关印谱及印谱史研究现状 |
三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
第一章 宋以前印谱的初始——两条不同的印谱形成发展线脉 |
第一节 帝王玺谱 |
第二节 官印谱:以《明印式》为例推导历代“官印谱”之存在 |
第三节 唐代书画鉴藏着录中的文人用印汇集 |
第四节 宋以前初始阶段印谱的特征 |
第二章 宋代集古印谱的成型——从金石古器物图谱到印章图谱 |
第一节 杨克一《图书谱》:一部创作印与集古印相混编的印谱 |
一 杨克一姓名、家世并《图书谱》成书时间考 |
二 从张耒《图书序》看杨克一《图书谱》 |
第二节 从《宣和印谱》到《宝章集古》二编:宋代官修原钤印谱考略 |
一 《宣和印谱》辨惑 |
二 《宝章集古》考略 |
第三节 王俅《啸堂集古录》:编入金石图录中的版刻印谱 |
一 《啸堂集古录》所收印章分类情况 |
二 《啸堂集古录》的摹印方式与存印版式 |
第四节 王厚之《汉晋印章图谱》 |
一 王厚之所辑印谱着录考 |
二 现存明刻《汉晋印章图谱》包含了宋元明三代人的印谱 |
三 王厚之《汉晋印章图谱》首倡“古印式”研究体例 |
四 王厚之汉晋印章“敦古观”的提出 |
第五节 宋代印谱发展之学术依据和成果 |
第三章 元代集古印谱的艺术转向——赵孟頫、吾丘衍印宗汉魏观下的印谱编辑 |
第一节 赵孟頫《印史》与其汉印审美观的确立 |
一 赵孟頫《印史序》中的印章宗汉审美观 |
二 赵孟頫《印史》的流传与接受 |
第二节 崇汉观的落实:吾衍《古印式》与其《学古编》 |
一 吾衍《古印式》探析 |
二 吾衍《学古编》中印章崇汉审美观的体现 |
第三节 赵、吾影响下的元代中后期印谱 |
一 陆友仁《集古印谱》与柯九思《集古印谱》 |
二 吴睿《吴孟思印谱》 |
三 杨遵《杨氏集古印谱》 |
四 朱珪《印文集考》 |
第四节 元代印谱特征与编谱理念 |
第四章 元人印谱编辑理念的延续——明代前中期印谱钩沉 |
第一节 明前期官修印谱:《宝玺图式》与吕震《历代玺印谱》 |
一 内府编制《宝玺图式》 |
二 吕震奉敕编《历代玺印谱》 |
第二节 明代前中期的私家印谱 |
一 郑晔《汉印式》 |
二 沈润卿《印章图谱》 |
三 郎瑛《古图书》 |
四 柴季通《印史石刻小册》 |
第三节 明代前中期印谱发展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
第五章 晚明印谱的成熟——印谱编辑的多样化及其全面艺术化 |
第一节 从统计分析看晚明印谱发展盛况及其多样化 |
一 晚明印谱发展盛况空前 |
二 晚明印谱的多样化发展分析 |
第二节 艺术视野下的晚明集古印谱 |
一 《顾氏集古印谱》:原钤印谱的大制作 |
二 《印薮》:艺术市场召唤出的集古印谱 |
三 围绕《印薮》功过之大讨论 |
四 晚明集古印谱举隅 |
五 晚明集古印谱的时代特征与艺术功能 |
第三节 借古以出新的晚明摹古印谱 |
一 张学礼《考古正文印薮》 |
二 陈钜昌《古印选》 |
三 晚明摹古印谱的基本属性与艺术价值 |
第四节 弘扬篆刻艺术思想的晚明混编印谱 |
一 甘旸《集古印正》及《印正附说》 |
二 朱简《印品》与《印章要论》 |
三 徐上达《印法参同》 |
四 晚明混编印谱的印论承载及其艺术教育作用 |
第五节 彰显印人艺术个性的晚明创作印谱 |
一 晚明创作印谱的类型及其举隅 |
二 晚明创作印谱作为艺术成就显现与流派实证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蒲松龄社会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简述 |
三、论题研究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蒲松龄《聊斋诗集》研究概述 |
第一节 蒲松龄诗歌创作概述 |
第二节 《聊斋诗集》研究概述 |
一、蒲松龄去世后至清朝结束的保存、搜集、整理阶段 |
二、路大荒、栾调甫等对《聊斋诗集》的搜集、整理、初步研究阶段 |
三、当代《聊斋诗集》的研究及成果 |
第二章 蒲松龄社会诗创作之诗学渊源与发展创新 |
第一节 诗学渊源 |
一、对李贺诗的学习 |
二、对乐府诗的学习 |
三、对杜甫诗的学习 |
四、对苏轼诗的学习 |
第二节 发展创新 |
一、修辞上的创新 |
二、题材上的活用翻案诗 |
第三章 蒲松龄的人格风骨及社会诗诗歌特色 |
第一节 蒲松龄的人格风骨 |
一、他是一个有傲骨的秀才,诗中透出傲然骨气 |
二、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秀才,诗中透着秀才俊气 |
三、他是一个志存高远的秀才,诗中透着追梦初心 |
第二节 蒲松龄社会诗诗歌特色 |
一、状物上,惟妙惟肖 |
二、叙事上,娓娓道来 |
三、对仗上,精准娴熟 |
四、用典上,信手拈来 |
五、借鉴上,化蛹成蝶 |
第四章 蒲松龄社会诗类型研究及情感揭示 |
第一节 蒲松龄社会诗创作初心溯源 |
一、国家因素 |
二、地域氛围 |
第二节 蒲松龄社会诗类型研究 |
一、怜农诗——关注民众,彰显爱民情怀 |
二、灾荒诗——记录现实,肩负责任担当 |
三、感恩诗——珍重友情,自觉砥砺前行 |
四、生活诗——喜怒哀乐,感悟真实人生 |
第三节 情感揭示 |
一、关注民生,诗歌才能接地气 |
二、讴歌人民,诗歌才能有灵气 |
三、揭露黑暗,诗歌才能有骨气 |
第五章 蒲松龄社会诗歌与《聊斋志异》比较研究:“刺贪刺虐”思想的一贯性 |
第一节 “刺贪刺虐”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
第二节 对科举黑暗的讽刺与揭露 |
第三节 对官场腐败的斗争与批判 |
第四节 对社会陋习、积弊的讽刺与抨击 |
第六章 蒲松龄社会诗的时代意义和当代意义 |
第一节 时代意义 |
一、表现了科举落榜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独特情怀 |
二、映射出基层知识分子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智慧之光 |
三、弘扬了知识分子清高孤傲、卓尔不凡的优良品质 |
第二节 当代意义 |
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国家层面的旗帜引领 |
二、文人要自觉做“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的“谔谔之士” |
三、历史昭示未来,人民是永恒的主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刘玉璋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刘玉璋诗歌作品源流的研究 |
二、关于刘玉璋诗歌研究的学术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刘玉璋生平考述 |
第一节 刘玉璋生平事迹考述 |
一、刘玉璋生卒年考 |
二、刘玉璋生平事迹综述 |
第二节 刘玉璋交游考述 |
第二章 刘玉璋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写景诗 |
一、三峡风光 |
二、其它 |
第二节 感怀诗 |
一、思亲思乡 |
二、思念友人 |
三、人生感悟 |
四、咏史怀古 |
五、其它 |
第三节 记事诗 |
一、记录风土人情 |
二、记录旅途生活 |
三、记录闲暇时光 |
第四节 交游诗 |
一、雅聚之作 |
二、题饮之作 |
三、赠答唱和之作 |
四、送别友人之作 |
第三章 刘玉璋的诗学观 |
第一节 刘玉璋诗学思想的内容 |
第二节 杜甫对刘玉璋诗学观的影响 |
第三节 刘玉璋对苏轼诗学思想的接受 |
第四节 严羽《沧浪诗话》对刘玉璋诗学观的启迪 |
第四章 刘玉璋诗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大集奇气,豪放洒脱 |
第二节 生花妙笔,雕章琢句 |
第三节 体裁多变,不拘一格 |
第五章 刘玉璋及其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清朝末期地方政坛中的股肱之臣 |
第二节 清朝末年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8)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序跋中体现的文人形象 |
第一节 身死从人说是非..严嵩 |
第二节 遗民的“出”与“隐”——宁都三魏 |
第三节 从浮屠之道中获取人生失意的平衡点——费元禄 |
第二章 序跋中体现的文人交游 |
第一节 文人交游类别 |
一 同乡之交 |
二 同僚之交 |
三 师生之交 |
四 莫逆之交 |
第二节 文人交游对明代文化的影响 |
一 促进了台阁文学的繁盛 |
二 推动了阳明心学的发展 |
三 保证了文人文集的传世 |
第三章 序跋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文学观念 |
一 推崇唐宋八大家 |
二 至宋无诗 |
三 文为心声 |
四 不平则鸣 |
五 文以载道 |
第二节 文人价值观 |
一 立德 |
二 立功 |
三 立言 |
四 德、功、言兼重 |
第四章 序跋中体现的文集出版情况 |
第一节 文集整理 |
一 子嗣门人编辑 |
二 文人合力 |
三 天子号召收录 |
四 好友收录 |
第二节 文集刊刻 |
一 文人自刻 |
二 子嗣门人刊刻 |
三 好友刊刻 |
余论 |
第一节 使用异体字现象普遍 |
第二节 字体书写方式多样 |
第三节 印章文化盛行 |
第四节 骈散结合的写作手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 |
致谢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篇 |
第一章 余阙家世、生平研究 |
第二章 余阙交游研究 |
第三章 余阙殉节行为对后世的影响 |
第四章 余阙文献着述研究 |
整理篇 |
整理说明 |
青阳余公文集序[刘瑞] |
青阳先生文集序[程国儒] |
青阳先生文集序[李祁] |
重刊青阳文集引[高谷] |
余左丞传[宋濂] |
青阳先生文集目录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一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三 |
青阳先生文集卷四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五 |
青阳先生文集卷六 |
附录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序[王汝玉]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跋彭韶] |
[青阳先生文集附録跋张文锦] |
续编青阳附录序[徐杰]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一]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二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柯忠]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郑锡麒] |
附録 |
一、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相关文献资料 |
二、《青阳先生文集》主要版本书影 |
结语 |
一、有助於更加全面地了解余阙在历史中的地位 |
二、补充大量与余阙有关的研究资料,有裨於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三、《青阳先生文集》校勘浅谈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当代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
四、一生清廉千秋流芳(论文参考文献)
- [1]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D]. 邱春美.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3]蓝鼎元古文研究[D]. 阮慧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4]宋元明印谱史研究[D]. 吴云峰.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蒲松龄社会诗研究[D]. 梁霄.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刘玉璋诗歌研究[D]. 韩博. 重庆三峡学院, 2020(11)
- [8]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罗逸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10]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D]. 付明易. 宁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