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仓[1](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侯明政[2](2019)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政府将农业农村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多次强调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化的根本举措。党中央政府多次提出的大政方针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视程度,农村发展也迎来了崭新机遇。然而要想真正深入破解农村改革难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仍然在于“三农”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群受教育水平较低,许多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型工作,造成转移就业难,转移工资低的现象。人力资本存量整体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以及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农村发展、实现经济突破的关键抓手,其影响作用毋庸置疑。因此通过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关系的探讨,将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为出发点,首先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多,且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仍是限制其转移就业水平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农村职业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理论基础分析,得到结论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全国30个省近十五年来农村职业教育规模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的数据,选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即农村职业教育规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最后在分析基础上从政府和学校的层面上提出了如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具体对策建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完善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学校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实现产教融合,提高教育质量,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对劳动力转移后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做出充分应对。
张光辉[3](2019)在《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文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转型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存在,反映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二元对比系数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和我们发展程度大致相同的发展中国家水平(1)。由于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工农间与城乡间的巨大二元反差,依然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元经济转型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88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2),但这些转移人口只是基本完成了职业上的非农化转变,却没有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长期候鸟式往返于乡城之间,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别,引发了诸多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如果说,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以低劳动力成本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虽然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作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但也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职业转变和市民身份转变作为同一过程,受此影响,国外学者很少专门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我国学者虽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农民工市民化涵义、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策等方面。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尝试以二元经济转型为视角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农民工市民化如何促进二元经济转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农民工的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大方面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并把农民工市民化看作是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循序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概述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重点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增加劳均耕地面积,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进而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释放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城镇化转型,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融合。第二,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运用历史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非均衡制度变迁为背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城镇化、半城镇化的路径特点;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其变动趋势;从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市民化融入现状;基于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结论是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为54.9%。第三,分析了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不利于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是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制约了消费需求扩大,还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利于农业与非农产业、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使其难以彻底退出农业生产,农业经营规模不仅没有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相应扩大,反而由于农地非农化等因素持续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待遇低,使他们成为城镇中的边缘群体,导致了城镇内部的二元分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把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第四,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农民工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四个症结性难题。形成上述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也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财政体制。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的基础上,本文还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断点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结论是户籍制度变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五,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症结性难题及其制度性成因,从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与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深化户籍及其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财产性收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葛晶[4](2019)在《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二元经济转型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需要面对的重要战略性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都被视为是一个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特征的典型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这种要素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城市,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发达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口转变所形成的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可以为二元经济转型提供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均是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不同的是,日本人口转变与跨过商业化点同步,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则是发生在商业化点以后,人口转变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使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实现了从低收入经济体到中等收入经济体再到发达经济体的跨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入人口转变第三阶段,迅速发生和提前完成的人口转变使我国在短期内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推进了劳动力市场跨过刘易斯转折点。目前,我国正处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完成,现阶段人口红利的递减使我国面临着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抚养负担加重,投资、储蓄下降等困境。一旦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负债,我国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能使二元经济转型陷于停滞,进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是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国内外学者从人口转变影响劳动力供给,人口老龄化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等方面对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缺少对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的系统的、深入的理论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但人口的增长及其演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本文依据这一基本原理,以人口转变理论和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总结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的人口转变特征;考察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与现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在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人口红利促进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中国的经验实证、境外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来分析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人口转变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梳理归纳出主要学术观点。以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为切入点,概括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和三个发展阶段,着重从影响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概括出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为中国的经验实证。通过对我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进行计量检验。选取二元对比系数、人口抚养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投资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长率等经济变量,建立回归模型,采用1990—2017年数据,分析得出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抚养比下降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推进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但是,持续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面临劳动人口减少、养老负担加重、人口红利递减等困难,二元经济转型面临严峻挑战。第三部分为境外经验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都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但由于转型速度的不同,人口转变的作用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二元经济转型与人口转变阶段入手,根据其阶段性发展特征,总结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即利用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调整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等,这些经验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为对策建议。目前,我国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第三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少儿抚养比下降,而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面对人口红利的递减,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就要协调好人口内部再生产的数量和结构关系,从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等方面入手,降低二元经济转型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克服日益提高的抚养比给经济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
陈艳平[5](2019)在《新疆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业始终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议题,对于新疆而言农村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能够实现转移就业是重中之重。在新疆南疆的农村地区,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多年来,新疆南疆地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和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始终关注和重视的焦点。促进新疆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南疆农村村民脱贫致富,不仅影响着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还关乎着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向西开放的大局。本文主要是针对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展开一个较为体系化的调查与研究,在对南疆整体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了解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喀什地区某县六个村为个例进行实地调研和整理分析,最终尝试性的分析影响南疆全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及当前南疆地区在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方面提出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本文整体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框架设计。第二部分:系统理论的分析南疆农村地区的基本状况。本文若想要研究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就需要对整个南疆以及南疆农村地区的基本状况做一系统的了解,也为后面案例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三部分:论述当前自治区在转移富余劳动力方面所采取的举措以及自治区在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选取角度对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个案分析。经过笔者对现有研究成果的阅读和分析,认为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需要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调查村的基本状况,调查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形成系统性的分析成果。第五部分:根据现有研究成果,通过对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进行理论性分析以及以喀什地区X县六个行政村为个例的实际调研分析,尝试性的提出影响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第六部分: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以及系统的分析,最终尝试性的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万军[6](2018)在《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源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存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群体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与新形势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的现实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切实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使农村转移劳动力普遍接受职业教育获得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升,从而对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现实需求。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条件,制度创新则是保障与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面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致力于研究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问题,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相应创新成果主要有下列五个方面。一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揭示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含义及其所具有的经济学特征。分析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含义,是指“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为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各方的需求以及增进各方的利益,而开展相关职业教育活动的过程”,并提出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是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功能的观点;依据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指出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服务既具有私人物品特征,也具有准公共物品特征,既能给接受职业教育服务的个体或组织带来私人效用,也能产生正外部性并给社会带来公共效用;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进行了剖析,需求方面,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动因在于提升知识与技能水平以增加就业收益,企业的主要动因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以提高经营效益,社会的主要动因在于扩大技能型劳动力的供给以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供给方面,把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划分为转移前职业教育与转移后职业教育两类,指出供给主体是提供具体职业教育服务的个体或组织,即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机构。二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基本含义、内容构成及制度功能进行了研究。在梳理分析教育制度概念和职业教育制度概念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是指“约束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活动中各方行为的一系列正式规则的总和,包括法律、法规与政策等”,并指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属于职业教育制度的范畴,构成职业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属于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在分析正式制度所具有的与政府不同管理层级相对应的特性基础上,论述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构成,是由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不同层次的正式制度中相关的正式规则所构成,指出每一层次的制度都包括了法律法规、大政方针和政策文件等三方面内容,并具体分析了每一层次制度的组成及典型的制度安排;分析指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交易费用偏高与收益不确定性等两大问题,从消除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各方从职业教育服务中获取收益的角度,提出降低职业教育服务的交易成本和减少职业教育服务的不确定性是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为增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公共收益提供激励的功能。三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的基本含义进行了阐述,是指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的相关行为主体为了获取更大的职业教育服务收益,而主动实施的变革既有相关制度或创造新制度的行为;分析了作为正式制度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制度创新主体,提出凡是参与正式制度形成过程的主体都会对制度创新的结果产生影响,因而也构成制度创新的潜在主体,进而提出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方与供给方均是制度创新的潜在主体,包括政府、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和职业教育组织等;分析并提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方式有两类,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制度创新属于强制性制度创新,而由其他主体发起并推动、政府也同时参与的制度创新兼具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特征,属于混合式制度创新;提出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过程分析框架。四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各制度创新主体的制度创新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是揭示了各制度创新主体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提出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公益性”与“强制性”特征,主要作用在于弥补社会的制度供给不足、增加制度框架的稳定性、确保规则执行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以及降低制度供给的成本等,引致政府的制度非均衡主要有四方面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生产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提出素质提升的新需求,农村劳动力供给状况变化导致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快速消失,以及相关制度选择集合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领域的利益结构产生深刻影响等;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导致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也发生改变,具有更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更高,由此产生了对能促进其接受更多职业教育服务的制度的新需求;提出企业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在于,作为生产要素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经济价值提升,导致企业雇佣农村劳动力的价格不断上升,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产生了对职业教育不断增加的需求,并产生了对能够满足其增加的职业教育服务需求的制度的新需求;提出职业教育组织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在于,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职业教育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扩大职业教育组织的收益。五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所遵循的特定模式进行了研究。面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活动,构建了一个综合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为研究不同制度创新主体的制度创新行动如何发生与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基于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构建了一个面向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农村劳动力、企业、职业教育组织和政府的制度创新行动的路径与方向分别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各制度创新主体从制度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制度创新活动背后遵循的独特逻辑,为推动制度创新活动开展以达成预期的制度创新结果提供有益的指引。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大背景下,本研究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如何更好的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增进职业教育服务的个人与社会收益,促进职业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研究在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制度的界定、制度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对于丰富与职业教育制度相关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成果,以及拓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范围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郝向勇[7](2013)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劳动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农村劳动力在整个劳动力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而出现大量剩余。可以看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也是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现代化程度不高的现实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均衡性、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的相对低下,所有这些现实的内在综合因素决定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我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具有其自身不可抑制的内在要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分析,找出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以期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增加转移数量,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有效的转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就全文的写作思路来说,绪论主要介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理论研究、论文的写作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及文章的内容与结构。正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特点与趋势;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分析概括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五部分为全文的重点,主要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毛隽[8](2011)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业产业与现代非农产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异,诱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向城镇迁移定居。与此不同,我国劳动力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及其一系列制度,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森严壁垒,改革与变迁相应的体制与制度,才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自主转移。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制度变迁,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成就:2009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45亿人,占城镇从业人数的46.7%,加上就地转移的0.85亿人,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已占我国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9.1%和全国工人总量的2/3以上,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应清楚看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重道远,面临复杂情况。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转移进入“总量过剩、结构短缺”的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尚有近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另一方面,新制度供给不足,农民工应有权益得不到保障、待遇不公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入城定居阻力重重,已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顽症,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如何面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有效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面临的一个极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对此的深入研究,不仅对从制度这个根本上切实保障农民工应有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转移,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将不存在迁移的制度障碍的发达国家或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对象,因而,制度对劳动力转移影响问题没有进入他们的研究视野,成为该理论的“缺项”。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制度障碍这一国情出发,来研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的缺陷。而且,本文从动态的制度变迁视角,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补充了目前国内静态研究为主的不足。本文从制度变迁视角进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旨在探索“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应该进行怎样的制度变迁或制度安排”,围绕这一研究目的,首先,确定了将劳动力转移理论与新制度经济理论融合起来,形成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其次,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三十多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的历程、特征与不足;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与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制度原因;最后,依据目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度缺失,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构想。全文分三篇九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言。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论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对论文可能性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作了自我评估。第一篇,基础理论研究篇,分三章论述:一是劳动力转移理论。第二章在大量的文献检索、整理与评述的基础上,将已有的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成果,作为本文研究可资借鉴的基础理论,与此同时,摸清该理论研究现状、前沿问题及薄弱环节,为本文研究从制度视角进入找到依据。二是制度变迁理论。第三章对旧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有关代表人物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分别作了概述与简评。三是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的理论。第四章主要论证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吸纳”,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制度直接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与能够怎样转移的程度,因而对阻滞转移旧制度进行改革与变迁,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分条件。这两个基本条件理论,为以后各章尤其第九章的研究,从这两个基本条件入手展开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篇,作为实证分析篇,共分四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第五-六章,侧重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的实证研究。主要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轨迹、特征、路径依赖与利益博弈,以及制度变迁存在的缺陷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并阐述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流动政策的变通行为与执行偏差的原因。第七章,对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和主要特征作实证分析。认为“新变化”集中体现在:我国劳动力转移进入了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工的主体,并归纳分析了总量、人口学、流向、流动“周期性”和流动“宿愿”等五个特征。第八章,主要从制度视角,对当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制度缺失,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认为当前农民工面临的困境的根源仍在于制度缺失:包括维护农民工权益仍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某些制度设计有缺陷,使其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某些新制度安排事实上没很好实行,也是一种制度缺失;某些制度安排没有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制度安排,仍停留在政策、规定层次,尚缺乏法律、法规的完整有效保护。第三篇,对策探索篇,即第九章。从“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化,促进转移”,以及“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使非农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促进转移”这两个方面入手,对促进转移的制度安排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转移”的制度安排设计,主要针对目前农村劳动转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从六个方面切入:必须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这是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工享有公平待遇的权利;建立和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服务制度,为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均等化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创造制度条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城镇落户定居问题;增强农民工维权的立法强度,提高执行力度,以确保新制度的落实到位;造就包容的城市人文环境,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制定促进非农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的产业政策应包括:支持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鼓励和扶植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等。
申鹏[9](2010)在《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美]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着作《The World Is Flat》中写道:“如果某个地方拥有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最廉价的劳动力,全世界的企业和资本都会到这里来。”曾几何时,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也是外资投入中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导致了劳动力供求关系重大变化,进入了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进而引起平均工资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一新阶段不仅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形成一个新的收入分配模式,而且还要求创造一个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制度环境。而现实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障碍,使农村劳动力进城非农就业只是实现了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很少实现身份转变,进而产生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过程。本文运用人口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合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以中国人口转变导致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及其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作为研究背景,试图从制度创新视角系统地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本文共分八章,主要是运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理论体系分析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及其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进而从广义人口转变的角度引出研究主题: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问题。随后,全文主要以回答以下问题为主要创新点:第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层次如何?本文通过从制度视角来回顾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总结出“流动有余而转移不足”和“限制的多而鼓励的少”是其独有的两个差异,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经历的是一个流动过程而不是一个转移过程,这一流动过程的存在是因为在“再外出→再回流”之间存在着制度障碍。文章突破了传统的“推-拉理论”,根据制度障碍的侧重点不同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分为“农村转出”和“城市融入”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在“农村转出”层次中,农村土地是重点;而在“城市融入”层次中,户籍制度是本源。“农村转出”和“城市融入”两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机统一的全过程。第二,如何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层次?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认为“农村转出”层次主要涉及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两个方面,而农地金融制度创新则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的确权流转制度创新,是农村劳动力获取有效金融资源的主要途径,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付一定的转移成本。本文通过分析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认为“城市融入”层次主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身份转变及其定居城镇问题。其中,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角色身份问题,劳动力市场制度解决的是经济收入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的是社会根基问题,而农村教育培训制度则是解决农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可持续性问题。第三,基于制度障碍层次如何构建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理论模型?本文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前提(或必要条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为这两个前提能够推动转移进程。基于制度创新视角,认为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主体包括宏观主体(中央政府)、中观主体(各级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农村劳动者、农户及农村集体组织);同时认为,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是在典型的二元结构下进行的,其制度创新过程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只能采取有重点分阶段、逐步过渡的方式推进。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必然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还需要研究转移制度安排的次序和协调问题,即过渡性的中间制度安排和各项制度安排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根据前述的制度创新理论,本文从制度供给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制度障碍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以此为基础,选取各制度变量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制度创新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为手段,以培育农村劳动力可持续性的就业能力为目的,加速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基于制度创新子系统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构建了制度创新变量各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模型。通过这个关系模型,笔者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过程,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和户籍制度创新能够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第四,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路径何在?本文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政府责任和制度创新路径模式。笔者认为,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政府责任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制度改革的法理基础,其目的在于维护制度公正。同时,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认为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阶段性和制度创新体系之间的协调性,突破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传统路径依赖,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各阶段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据此,本文提出以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以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农村土地制度、农地金融制度、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农民工培训制度为支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近期(2010-2015年)制度创新路径模式;以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教育培训制度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期(2016-2020年)制度创新路径模式;以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变量的深化与完善、彻底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2021-2050年)制度创新路径模式。对于以上四个问题的回答,即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核心内容和主要创新。本文力图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及对策研究方面有所创新,进而推动后危机时代农民工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落户和城市融入问题。然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使论文在定量分析方面的力度不够,也未采用差异系数来对某个制度变量的城乡差异程度进行实证分析;而且,对于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肯定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具体阐释也有未尽全面之处。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将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陈宪[10](2010)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为农民工就业问题寻找合适解,进而为国家“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寻找部分解。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众多,论文首先在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形式和形成原因进行论述,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农民工就业最重要影响因素,对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机理分析和对策研究,最后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实现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论述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城乡分割、行业分割、单位分割和地区分割,从这四类分割的形成过程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实际上是制度造成的,因而是一种制度性分割;2、利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方法(PCA方法)获得了农民工就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因素众多,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农民工自身条件是第一主成分因素。在转轴后的因素负荷矩阵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因素负荷达到0.865,是第一主成分因素里权重最重的因素,即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影响农民工就业最重要的因素。3、采用线性比例法无量纲化方法,将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这一虚拟变量转化为定量解释变量,构建农民工就业模型,来实证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利用OLS方法、相关系数法、辅助回归方法和GLS方法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不断对模型进行优化,用t检验、F检验、D-W检验、游程检验、D-W检验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包含协整约束的Granger因果检验等检验方法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证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农民工就业数量与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程度显着负相关、与行业分割程度显着负相关、与单位分割程度负相关;在地区分割程度对农民工就业影响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有利于农民工就业模型的优化,说明地区分割对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已不重要;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行业分割、单位分割和地区分割联合对农民工就业有显着影响;4、获得了农民工就业的效用函数、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利用现代劳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通过深入分析探讨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机理。根据就业意向调查,假定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我国农民工的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平缓,最终将形成发散型珠网,从而将造成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我国由于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就业受到一定的制约,使得农民工就业的工资供给弹性小于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工资需求弹性、农民工的供给曲线S比需求曲线D陡峭,形成的是收敛型珠网。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的影响并不全是负面效应,政府通过适当政策干预保持劳动力市场适度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均衡市场形成的正面效应同样不可忽视。5、政府尽可能地消除制度性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影响,逐步建立一个具有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扩大农民工就业。扩大农民工就业的对策措施应该围绕实证分析和机理研究的结论来设计:土地流转政府主导和高效推进,剥离城市户籍上的福利成分、实行农民退休养老制度、把建制镇建成小城市,加强农村电力、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的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加大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对机关、企事业等所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一律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减少对农民工就业的身份歧视和发展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等是本文推崇的对策措施。从论文的研究结论来看,选取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来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独到新颖,论文成果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设计合意的对策措施,我国农民工虽然严重供大于求,但只要政策适当,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6.1 研究的创新 |
1.6.2 存在的局限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金融中介理论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
2.1.3 风险管理理论 |
2.1.4 简要评述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结构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功能理论 |
2.2.4 普惠金融理论 |
2.2.5 简要评述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3.2 内生增长理论 |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
2.3.4 简要评述 |
2.4 网络经济理论 |
2.4.1 网络商品理论 |
2.4.2 双边市场理论 |
2.4.3 长尾理论 |
2.4.4 简要评述 |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3.1.1 数字金融 |
3.1.2 农民收入增长 |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
3.2.1 农户创业 |
3.2.2 经济增长 |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
4.1.1 网络支付 |
4.1.2 网络融资 |
4.1.3 财富管理 |
4.1.4 网络保险 |
4.1.5 互联网征信 |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 |
5.2.3 估计策略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
5.3.3 区域差异分析 |
5.3.4 分位数回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6.2.1 模型与变量 |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
7.1 引言 |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择 |
7.2.3 统计分析 |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
7.4.2 拓展性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
8.1 引言 |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选择 |
8.2.3 数据来源 |
8.2.4 描述性统计 |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
8.4 作用机制分析 |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
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文献评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创新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职业教育 |
2.农村职业教育 |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二)相关理论概述 |
1.职业教育理论 |
2.人力资本理论 |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力转移”思想 |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分析 |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 |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 |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布 |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行业分布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
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
1.农村职业教育规模 |
2.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分布 |
(二)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 |
1.农村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本积累 |
2.人力资本积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五、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分析 |
(一)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检验分析 |
1.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2.实证检验 |
3.结果分析 |
六、结论与对策 |
(一)主要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1.政府方面 |
2.学校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主要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 |
2.1.2 有关人口迁移的理论 |
2.1.3 关于国际移民融入的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
2.2.2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研究 |
2.2.3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4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研究 |
2.2.5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研究 |
2.2.6 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
2.2.7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思路与对策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 |
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与特点 |
3.1.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
3.1.2 农民工市民化的特点 |
3.2 二元经济转型及其基本涵义 |
3.2.1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核心内容 |
3.2.2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 |
3.3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 |
3.3.1 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
3.3.2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 |
3.3.3 通过扩大内需为工农两大部门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 |
3.3.4 通过城镇化转型促进工农协调与城乡融合 |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市民化现状 |
4.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路径特点 |
4.1.1 农村工业发展与劳动力的非城镇化转移 |
4.1.2 非均衡制度变迁与劳动力半城镇化转移 |
4.2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
4.2.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考察 |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分析 |
4.3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状分析 |
4.3.1 农民工经济融入情况分析 |
4.3.2 农民工社会融入情况分析 |
4.4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 |
4.4.1 当前几种主要测量方法的梳理和评价 |
4.4.2 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的逻辑步骤 |
4.4.3 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量 |
第5章 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 |
5.1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5.2 导致城镇化滞后影响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 |
5.3 制约土地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
5.4 形成城镇边缘群体导致城镇内部二元分化 |
5.5 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 |
第6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 |
6.1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分析 |
6.1.1 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 |
6.1.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 |
6.1.3 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 |
6.1.4 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 |
6.2 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 |
6.2.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 |
6.2.2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
6.2.3 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 |
6.2.4 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6.3 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计量检验 |
6.3.1 研究设计与理论模型 |
6.3.2 变量构造与数据搜集 |
6.3.3 回归分析过程 |
6.3.4 研究发现与结论 |
第7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
7.1 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间与区域间的资源合理配置 |
7.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基于户籍身份的福利差别 |
7.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 |
7.4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 |
7.5 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人口转变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
2.1.3 二元经典模型关于人口因素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探讨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对中国人口转变问题的研究 |
2.2.2 对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
第3章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理论研究 |
3.1 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 |
3.1.1 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 |
3.1.2 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 |
3.2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 |
3.2.1 通过劳动力供给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
3.2.2 通过资本积累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
3.2.3 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
3.3 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 |
第4章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经验实证 |
4.1 中国人口转变及特征的统计描述 |
4.1.1 我国人口转变总体情况 |
4.1.2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 |
4.1.3 人口老龄化 |
4.1.4 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国际比较 |
4.2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统计描述 |
4.2.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2.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2.3 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
4.3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检验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3 经济变量的多元回归 |
4.4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结果分析 |
第5章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借鉴 |
5.1 日本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1.1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
5.1.2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
5.2 韩国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2.1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
5.2.2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
5.3 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3.1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
5.3.2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
5.4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 |
5.4.1 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4.2 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总量 |
5.4.3 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 |
5.4.4 减轻养老负担,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
第6章 开发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
6.1 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 |
6.1.1 鼓励就业创业,挖掘未兑现人口红利 |
6.1.2 提高劳动参与率,拓展人口红利空间 |
6.1.3 促进劳动力转移,开发结构型人口红利 |
6.2 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 |
6.2.1 重视教育,促进人力资本普遍提升 |
6.2.2 坚持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
6.3 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 |
6.3.1 适度扩大生育自主权 |
6.3.2 完善生育制度安排 |
6.4 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 |
6.4.1 提高劳动生产率 |
6.4.2 延长老龄人口红利 |
6.4.3 加速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6.4.4 推动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发展 |
6.4.5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新疆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其重点、难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新疆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状况 |
(一)南疆地区情况介绍 |
(二)南疆地区农村人口增长情况 |
(三)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 |
(四)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
(五)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
二、当前针对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举措与成就 |
(一)当前自治区转移富余劳动力的举措 |
1.强化组织引导 |
2.开发落实岗位 |
3.加强技能培训 |
4.促进产业先行 |
5.多种渠道实现就业 |
(二)当前自治区转移富余劳动力取得的成就 |
三、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个案分析——以喀什地区×县六个行政村为例 |
(一)调查县的基本状况 |
(二)调查村的基本状况 |
1.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状况 |
2.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状况 |
3.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区域 |
4.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情况 |
5.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参加的行业 |
四、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制约因素 |
(一)富余劳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较低 |
1.师资力量薄弱 |
2.教学基础设备不完善 |
3.缺乏国家通用语言交流的平台 |
4.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时间短、缺乏完善考核机制 |
(二)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匮乏 |
1.培训时间短,周期长 |
2.劳动力技术培训内容单一 |
3.劳动力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高 |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单一 |
1.劳动力中介组织不健全 |
2.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不完善 |
3.季节性务工明显,务工周期短 |
(四)富余劳动力主观制约因素 |
五、推动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
(一)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水平 |
1.培养引进优质教师资源 |
2.改善教学设施 |
3.营造国家通用语言交流氛围 |
4.延长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时间,增加国家通用语言考核项目 |
(二)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 |
1.延长培训时间 |
2.充实培训内容 |
3.提高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
(三)多元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
1.抓住农村义务工取消的契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
2.大力发展社会服务机构,发挥其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
3.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
(四)调动富余劳动力主观能动性 |
1.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的作用,调动劳动力就业积极性 |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已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主要概念 |
1.2.1 职业教育 |
1.2.2 农村劳动力转移 |
1.2.3 制度 |
1.2.4 制度创新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的研究 |
1.3.3 关于教育制度创新的研究 |
1.3.4 关于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制度创新的研究 |
1.3.5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与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2.1 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 |
2.2.1 刘易斯模型 |
2.2.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
2.2.3 乔根森模型 |
2.2.4 托达罗模型 |
2.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成 |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
2.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 |
2.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
2.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
2.3.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
2.3.2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
2.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 |
2.5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2.5.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代背景发生深刻变化 |
2.5.2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常态 |
2.5.3 国家发展战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定位产生重大转变 |
2.5.4 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发生根本性改变 |
2.5.5 农村转移劳动力群体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 |
2.6 新时期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因素 |
2.6.1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匹配 |
2.6.2 农村劳动转移进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收益结构不均衡 |
2.6.3 驱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制度性激励不足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与特征 |
3.1 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属性 |
3.1.1 职业教育的概念 |
3.1.2 职业教育的功能 |
3.1.3 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特征 |
3.2 职业教育服务的含义与特征 |
3.2.1 职业教育服务的基本含义 |
3.2.2 职业教育服务的经济学特征 |
3.2.3 职业教育服务的类型 |
3.2.4 职业教育服务的实施机构 |
3.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与特征 |
3.3.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含义 |
3.3.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定位 |
3.3.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特征 |
3.4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与供给 |
3.4.1 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 |
3.4.2 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 |
3.5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
3.5.1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 |
3.5.2 培育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
3.5.3 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与促进教育公平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及其功能 |
4.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界定 |
4.1.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基本含义 |
4.1.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类型 |
4.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构成 |
4.2.1 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 |
4.2.2 宏观层次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
4.2.3 中观层次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
4.2.4 微观层次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
4.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需求 |
4.3.1 制度产生的相关理论观点 |
4.3.2 制度的需求源于对职业教育服务收益的追求 |
4.3.3 阻碍职业教育服务收益的主要因素 |
4.4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功能 |
4.4.1 降低职业教育服务的成本 |
4.4.2 减少职业教育服务的不确定性 |
4.4.3 增进职业教育服务的社会公共收益激励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机制研究 |
5.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 |
5.1.1 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 |
5.1.2 制度创新的动因 |
5.1.3 制度创新的主体 |
5.1.4 制度创新的路径 |
5.1.5 制度创新的方式 |
5.2 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 |
5.2.1 制度创新的基本流程 |
5.2.2 制度非均衡的产生 |
5.2.3 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4 制度创新方案转化为制度安排的行动 |
5.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
5.3.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的界定 |
5.3.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方式 |
5.3.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模式 |
5.3.4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实施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为分析 |
6.1 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 |
6.1.1 政府实施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
6.1.2 政府的制度创新需求 |
6.1.3 政府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
6.1.4 政府制度创新的实际行动 |
6.2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制度创新行为 |
6.2.1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制度创新需求 |
6.2.2 农村转移劳动力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
6.2.3 农村转移劳动力制度创新的实际行动 |
6.3 企业的制度创新行为 |
6.3.1 企业的制度创新需求 |
6.3.2 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
6.3.3 企业制度创新的实际行动 |
6.4 职业教育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
6.4.1 对职业教育组织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分类 |
6.4.2 营利性职业教育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
6.4.3 非营利性职业教育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构建与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构建 |
7.1.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活动的基本假设 |
7.1.2 一个综合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 |
7.2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2.1 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框架 |
7.2.2 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 |
7.2.3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农村劳动力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2.4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企业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2.5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职业教育组织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2.6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政府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是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 |
8.1.2 推动转移进程中职业教育服务供求活动的均衡是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
8.1.3 制度创新的成本过高是阻碍诱致性制度创新行动的主要因素 |
8.2 对策建议 |
8.2.1 强化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创新行为以弥补诱致性制度创新不足 |
8.2.2 构建促进投资于技能形成的制度框架以增加技能型劳动力供给 |
8.2.3 完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各行为主体的收益均衡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综述 |
1.3.2 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综述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内容与结构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
2.1.1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冗余是转移的前提 |
2.1.2 城市经济的崛起是转移的机遇 |
2.1.3 国家宽松的政策是转移的条件 |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其自身不可抑制的内在要求 |
2.2.1 农业收入低下的利益驱使力 |
2.2.2 农村就业不充分的推动力 |
2.2.3 城乡之间巨大差距的吸引力 |
2.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
2.3.1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 |
2.3.2 “三农”问题根源于我国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过多 |
2.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2.4.1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
2.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
2.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
小结 |
第3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与趋势 |
3.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3.1.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量与结构 |
3.1.2 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总体数量及构成 |
3.1.3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
3.1.4 我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流向及从业情况 |
3.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
3.2.1 “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 |
3.2.2“民工潮”引起的限制转移 |
3.2.3“国民待遇”导致的大规模转移 |
3.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趋势 |
3.3.1 转移规模继续扩大 |
3.3.2 转移区域更加广泛,将呈现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趋势 |
3.3.3 就业岗位更加多样化 |
3.3.4 劳动者的素质将会越来越高 |
3.3.5 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 |
小结 |
第4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成因 |
4.1 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1 数量大、素质低、竞争力弱,转移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
4.1.2 就业环境相对较差,权益得不到保障 |
4.1.3 市场发育程度低,信息滞后,自发性和盲目性问题突出 |
4.1.4 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下 |
4.1.5 政府相关政策、配套设施不到位 |
4.2 主要原因分析 |
4.2.1 主观因素 |
4.2.2 制度因素 |
4.2.3 社会观念因素 |
4.2.4 法制因素 |
4.2.5 社会保障因素 |
小结 |
第5章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
5.1 拓宽就业渠道,多形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
5.1.1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
5.1.2 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非农领域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容量 |
5.1.3 努力扩大劳务输出 |
5.2 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
5.2.1 要转变教育观念 |
5.2.2 要继续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 |
5.2.3 全面重视和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
5.2.4 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技能 |
5.3 做好制度保障,创造宽松环境 |
5.3.1 改革户籍制度,消除瓶颈制约 |
5.3.2 改革就业制度,实现平等就业 |
5.3.3 完善权益保障制度,依法提供保障 |
5.3.4 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摆脱土地对农民的束缚 |
5.4 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靠信息和全方位服务 |
5.4.1 加强市场网络建设 |
5.4.2 加强资源信息数据库建设 |
5.4.3 搞好职业介绍工作 |
5.5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 |
5.5.1 分类分层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 |
5.5.2 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的管理 |
5.5.3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5.6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
5.6.1 提供财政支持 |
5.6.2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
5.6.3 加强信贷支持力度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线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线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相关概念 |
1.3.2 制度和制度变迁的相关概念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性的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 |
2.1.2、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
2.1.3、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 |
2.1.4、托达罗模型 |
2.1.5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
2.1.6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
2.1.7 斯塔克(Stark)的新迁移理论 |
2.1.8 国外研究评述 |
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2.2.1 国内研究进展的特征 |
2.2.2 国内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类 |
2.2.3 对国内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第三章 制度变迁理论概述与简评 |
3.1 旧制度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
3.1.1 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 |
3.1.2 康芒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3.1.3 简要评述 |
3.2 新制度学派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
3.2.1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形成与基本内容 |
3.2.2 简要评述 |
3.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哈耶克的制度变迁理论 |
3.3.1 哈耶克的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 |
3.3.2 简要评述 |
3.4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
3.4.1 马克思创立的经济学体系是个完整的制度分析框架 |
3.4.2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内容 |
3.5 制度变迁理论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启示 |
第四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本质与基本条件 |
4.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
4.1.1 从供给角度看,人口众多农业大国的高出生率,是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膨胀的直接原因 |
4.1.2 从需求视角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降低了对劳动力需求,是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的重要原因 |
4.1.3 从体制因素看,城乡分割的二元化体制阻隔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是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沉积的体制原因 |
4.1.4 从就业政策看,逆向调节的就业政策,加剧了农业劳动力过剩 |
4.1.5 从转移能力看,农村教育落后、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导致转移困难 |
4.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本质: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 |
4.2.1 农业劳动力转移规律 |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动因 |
4.3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约束条件 |
4.3.1 基本约束条件之一: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化状况决定着非农产业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程度 |
4.3.2 基本约束条件之二:制度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转移程度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的制度变迁分析(上) |
5.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轨迹 |
5.1.1, 1979-1983年:"控制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起始阶段 |
5.1.2, 1984-1988年:"允许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阶段 |
5.1.3, 1989-1991年:"控制盲目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整阶段 |
5.1.4, 1992-2000年:"规范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阶段 |
5.1.5, 2000年以后:"公平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稳步加快阶段 |
5.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特征 |
5.2.1 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性 |
5.2.2 制度变迁的诱致性 |
5.2.3 制度变迁的政府主导性 |
5.2.4 制度变迁的效果由"帕累托改进"走向"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
第六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的制度变迁分析(下) |
6.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的利益博弈 |
6.1.1 地方政府:维护本地利益的博弈主体与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偏好 |
6.1.2 地方政府流动政策的变通与执行偏差原因 |
6.1.3 农民工:利益博弈的弱势群体 |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6.2.1 路径依赖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
6.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6.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存在问题 |
6.3.1 制度供给相对不足 |
6.3.2 制度变迁缓慢 |
6.3.3 执行力不强,抓落实缺乏力度 |
6.3.4 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滞 |
6.3.5 制度变迁战略构想尚欠缺 |
第七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与主要特征 |
7.1 从劳动力供给状况看,我国已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 |
7.1.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划分之我见:对刘易斯拐点理论的修正 |
7.1.2 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已进入"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第二个小阶段的判断依据 |
7.2 从劳动力"代际"构成看,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工的主体 |
7.2.1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工的主体 |
7.2.2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差异 |
7.2.3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变化对转移政策和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挑战 |
7.3 我国农劳动力转移呈现的新特征 |
7.3.1 总量特征 |
7.3.2 人口学特征 |
7.3.3 流向特征 |
7.3.4 流动"周期性"特征 |
7.3.5 流动"宿愿"特征 |
第八章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境 |
8.1 当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
8.1.1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
8.1.2 农民工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
8.1.3 农民工参保比例低,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
8.1.4 户籍制度仍是农民工实现完整转移第二步跨跃的制度障碍 |
8.1.5 农民工民主权利缺失 |
8.1.6 家庭分离,情感生活孤独,农村"留守"问题突出 |
8.2 当前农民工面临困境的根源仍在于制度缺失 |
8.2.1 维护农民工权益仍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 |
8.2.2 某些制度设计有缺陷,发挥不了"维权"的应有作用 |
8.2.3 某些新制度安排没很好地实行,也是一种制度缺失 |
8.2.4 某些制度安排没有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维权"问题 |
8.2.5 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制度安排仍停留在政策和行政规定层次,尚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保护 |
第九章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制度安排的构想 |
9.1 促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与构想框架 |
9.1.1 促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基本要求 |
9.1.2 促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
9.1.3 促进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构思框架 |
9.2 加快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 |
9.2.1 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是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 |
9.2.2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工享有同等住房、社会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 |
9.2.3 建立和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与服务制度,为农民工就业机会均等化和就业能力可持续提高创造制度条件 |
9.2.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逐步解决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问题 |
9.2.5 增强农民工维权的立法强度,提高执行力度,健全"维权"机制,以确保新制度的实施落实到位 |
9.2.6 造就包容的城市人文环境,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
9.3 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 |
9.3.1 在产业类型上,要继续实施支持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发展的政策 |
9.3.2 在企业规模上,要实施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 |
9.3.3 在区域分布上,要实施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 |
9.3.4 在劳动力流向上,要制定鼓励和扶植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 |
9.3.5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布局上,要实施促进协调发展的政策 |
第十章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后续研究打算 |
10.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1.1 关于本文研究意义与研究视角的结论 |
10.1.2 关于制度视角下的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主要原因 |
10.1.3 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制度安排的构想 |
10.2 本文研究中提出的较有独到见解的观点 |
10.3 后续研究打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启示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人口转变 |
1.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 |
1.3.3 制度与制度创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基本思路与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理论体系 |
2.1 人口转变理论 |
2.1.1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 |
2.1.2 现代人口转变理论 |
2.2 劳动力供求理论 |
2.2.1 劳动力供给理论 |
2.2.2 劳动力需求理论 |
2.2.3 劳动力供求与均衡工资率理论 |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
2.3.1 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转移理论 |
2.3.2 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
2.3.3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2.4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 |
2.4.1 制度创新的供给与需求理论 |
2.4.2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
2.4.3 产权与产权制度理论 |
2.4.4 制度变迁理论 |
2.5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探讨 |
3.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与未来劳动力供求发展态势分析 |
3.1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的争论与评述 |
3.2 中国人口转变面临的挑战 |
3.2.1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概述 |
3.2.2 中国人口转变面临的挑战 |
3.3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未来人口发展态势分析 |
3.3.1 中国总人口规模与城乡人口的发展态势 |
3.3.2 中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发展态势 |
3.4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劳动力供求变动态势分析:兼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问题 |
3.4.1 中国劳动力供给分析 |
3.4.2 中国劳动力需求分析 |
3.4.3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问题 |
4.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特征与制度障碍层次分析 |
4.1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1949-1978年) |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 |
4.2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特征 |
4.2.1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两个差异:基于制度视角 |
4.2.2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的人口学特征 |
4.3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其层次分析 |
4.3.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的内容 |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的层次 |
5.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相关制度分析 |
5.1 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制度中的人口转变因素探析 |
5.2 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 |
5.2.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的特征与缺陷 |
5.2.2 农村土地产权、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关系 |
5.2.3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思路 |
5.3 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 |
5.3.1 农村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联结:农村土地金融机构 |
5.3.2 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分析 |
5.3.3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思路 |
6.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相关制度分析 |
6.1 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制度中的人口转变因素探析 |
6.2 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 |
6.2.1 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理论分析 |
6.2.2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创新的思路 |
6.3 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融入"分析 |
6.3.1 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关系分析 |
6.3.2 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 |
6.3.3 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的思路 |
6.4 社会保障制度与解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
6.4.1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
6.4.2 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关系分析 |
6.4.3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思路 |
6.5 教育培训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6.5.1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一般特征分析 |
6.5.2 教育培训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关系分析 |
6.5.3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目的的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思路 |
7.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理论模型分析 |
7.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两个前提 |
7.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前提之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
7.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前提之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7.2.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 |
7.2.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模型构建 |
7.3 基于理论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路径分析 |
7.3.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政府责任分析 |
7.3.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路径的内在机制分析 |
8. 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综合改革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
8.2.1 近期(2010-2015年)的制度创新路径模式 |
8.2.2 中期(2016-2020年)的制度创新路径模式 |
8.2.3 长期(2021-2050年)的制度创新路径模式 |
8.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农民工现象的出现 |
1.1.2 农民工群体的形成 |
1.1.3 面临的问题 |
1.1.4 影响农民工就业的深层原因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民工 |
1.2.2 农民工与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外延关系 |
1.2.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就业 |
1.2.4 劳动力市场分割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5.1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研究重点 |
1.5.3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献与实践 |
2.1.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献 |
2.1.2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 |
2.2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献与实践 |
2.2.1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献 |
2.2.2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 |
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 |
2.3.2 国内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 |
2.4 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
2.4.1 经济政策对农民工就业影响 |
2.4.2 自身因素对农民工就业影响 |
2.4.3 政府规制对农民工就业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 |
3.1 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存在形式 |
3.2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过程 |
3.2.1 户籍等制度造成城乡分割 |
3.2.2 产业政策偏差导致行业分割 |
3.2.3 劳动制度形成单位分割 |
3.2.4 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地区分割 |
3.3 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工就业主成分影响因素研究 |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1.1 主成分因素分析法 |
4.1.2 PCA法适合用来分析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 |
4.2 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的归纳 |
4.2.1 关于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的第一轮1000个随机样本调查 |
4.2.2 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的初步归纳 |
4.3 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的抽取 |
4.3.1 关于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的第二轮1000个随机样本调查 |
4.3.2 里克特量表设计及调查数据 |
4.3.3 主成分影响因素的获得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计量分析 |
5.1 模型的初步构建 |
5.1.1 理论假设的提出 |
5.1.2 从数据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到分割程度变量的获得 |
5.1.3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收集与处理 |
5.1.4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
5.1.5 模型的参数估计 |
5.1.6 模型的检验和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
5.1.7 模型的主要结论 |
5.2 模型的优化 |
5.2.1 模型的共线性消除 |
5.2.2 模型自相关的消除 |
5.2.3 模型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
5.2.4 模型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 |
5.3 实证讨论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机理 |
6.1 我国农民工效用函数的特征 |
6.1.1 农民工效用函数的估计 |
6.1.2 农民工效用的衡量尺度 |
6.2 户籍制度和地理因素是城乡分割的根源 |
6.2.1 城乡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过程 |
6.2.2 城乡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机理 |
6.3 工资差别是行业分割和单位分割的关键因素 |
6.3.1 无分割现象下的劳动需求决定 |
6.3.2 行业分割和单位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过程 |
6.3.3 行业分割和单位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机理 |
6.4 三种分割联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机理 |
6.4.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
6.4.2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机理 |
6.5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正面效应 |
6.5.1 珠网现象 |
6.5.2 农民工需求和供给情况调查 |
6.5.3 珠网现象结论 |
6.5.4 保持适当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机理 |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扩大农民工就业的对策措施 |
7.1 治理城乡分割 |
7.1.1 完善新形势下土地政策综合改革方案 |
7.1.2 实行三项关键制度缩小城乡差距 |
7.1.3 加强交通、电力、通讯三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7.2 治理行业分割 |
7.2.1 降低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的收入差距 |
7.2.2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
7.2.3 加大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 |
7.3 治理单位分割 |
7.3.1 减少对农民工就业的身份歧视 |
7.3.2 发展非正规就业 |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中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2]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 侯明政.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3]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张光辉. 辽宁大学, 2019(12)
- [4]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D]. 葛晶. 辽宁大学, 2019(09)
- [5]新疆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 陈艳平. 新疆大学, 2019(10)
- [6]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研究[D]. 万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郝向勇. 山东财经大学, 2013(08)
- [8]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D]. 毛隽. 复旦大学, 2011(08)
- [9]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 申鹏.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10]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 陈宪. 中南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