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市傍河水源地地下水环境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袁治程[1](2020)在《西安市西北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水资源已经上升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西安市地下水资源需求旺盛,常年开采及高峰期(5~7月)的超量开采使西安市西北郊水源地地下水水位持续降低,为了稳定开采地下水资源,保证城市可持续供水,将水源地开采规模控制在允许开采量范围内,需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本论文在调查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计算各含水岩组的地下水资源量及水源地可开采量;其次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分析地下水水质,划分水源地保护区范围;最后根据河流径流量及开采量设计6种开采方案,采用数值模拟对水源地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分析,评价不同环境下水源地的开采潜力。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水源地各含水层单井水质的评价指数,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析混合样水质。潜水井水样各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Ⅲ类质量标准;浅层承压水井中个别单井的锰、镉和铅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6.7%、2.7%和2.7%,深层承压水中个别单井的铁、锰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6.25%、15.6%,承压水其余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Ⅲ类质量标准。混合样年内、年际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Ⅲ类质量标准,总体水质良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2)运用解析法、水均衡法和开采系数法等计算地下水资源量。根据确定的研究区给水系数、渗透系数、越流系数和井损等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出各含水岩组的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存量。潜水含水岩组补给量为2451.93×104m3/a,浅层承压含水岩组补给量为1841.5×104m3/a,深层承压含水岩组补给量为1517.64×104m3/a,西北郊水源地地下水可开采总量为 4648.86×104m3/a。(3)建立研究区数学模型,依据开采量和河流径流量,设计6种开采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并得到预测结果,结合地下水水位控制值,确定水源地不同保证率下各含水层的控制开采量及水源地控制开采总量。实际环境下水源地75%保证率开采量为5.43×104m3/d;50%保证率开采量为9.31×104m3/d;25%保证率开采量为11.69×104m3/d。较为极端环境下水源地75%保证率开采量为3.95×104m3/d;50%保证率开采量为7.72×104m3/d;25%保证率开采量为9.65×104m3/d。参照西北郊水源地近三年平均开采量,可知在实际环境及较为极端环境下的水源地均具有开采潜力,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开采能够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张欣莹[2](2020)在《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基础,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生境营造、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布局,推动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水面率下降、水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如何协调城水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进,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西安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自然、人工水系演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依此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主导因素。基于VAR-Km模型探索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并得到了两者的适宜性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SD模型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筛选出了城水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本研究能够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古代及现代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分析了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在系统梳理古今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城市水系特点,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开展了城市水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选取适宜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各时期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运用重心测度法,将指标值与空间坐标结合,得到对应的重心转移路径及速率。(2)识别了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驱动力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城市发展是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将驱动因素分为气候水文、城市发展及突发灾害3个类型,与城市水系相结合,进行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运用Correl函数得出各因素与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驱动力值计算,得到驱动力的大小排序。再通过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变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城市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3)分析了现代城市水系与主导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并评估了两者之间的适宜性等级。将VAR模型与K-means法相结合,通过Grange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到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将算得数值进行聚类等级划分与判别,得到了城水之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4)构建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SD模型,比选出适宜的城水发展方案,并提出调控策略。依据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结论,分析了相关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SD模型。针对不同侧重点,设定常规发展、水系维护、实力优先及城水协同4个情景方案,通过仿真和合理性比选,确定了城水协同方案为优选方案。依据城水协同方案的仿真结果,结合西安城水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了西安城水发展的调控策略及各子系统的调控方案。
罗浩[3](2020)在《西安昆明池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城市湖泊虽有改善城市区域人居环境质量等优点,但也会深刻改变区域水环境,尤其是地下水环境,最终可能导致一系列的水资源、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勘察、水文气象智能监测、湖水位与地下水位监测等手段,运用统计分析、水量均衡法、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探讨昆明池建设后的渗漏量及对地下水位、地下水质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昆明池的建设管理和防渗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也对保护区域内地下水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1986~2016年研究区内地下水位在年际上呈现“平-减-增-缓增”的发展态势,年内变幅0.9~1.4m。研究区内离昆明池湖区最近的太平庄南和斗门中学监测站的地下水位在90年代初期开始急速下降,2003年后逐渐回升,年均升幅分别达0.76m/a、0.81m/a。(2)基于工勘和岩芯取样资料,北池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为2.44~22.68cm/d,南池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为3.47~15.91cm/d。利用地统计学法分析湖区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确定最优拟合模型。北池Kv球状模型拟合最好,在平面上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南池Kv高斯模型拟合最优,在平面上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沉积物的沉积结构为湖区渗透系数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基于最优拟合模型进行克里金插值分区,北池Kv为5~10cm/d的区域占北池总面积的68.86%;南池Kv为5~10cm/d的区域占南池总面积的55.29%。(3)通过水文气象和湖水位监测,采用水量均衡法计算得出昆明池试验段渗漏量为6196~7686m3/d。试验段蓄水后产生的湖底渗漏量为建湖前湖区降水下渗量的26倍,导致了局部地下水位的抬升。通过对试验段湖周地下水位和湖水位的监测结果分析,试验段的湖水位每升高1m,则近岸地下水位上升0.74m,远岸地下水位上升0.49m。(4)建立昆明池潜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模拟预测了湖底无防渗、局部防渗(壤土换填、土工膜铺设)和全部防渗(壤土换填、土工膜铺设)的五种情景下昆明池完全建成蓄水后的渗漏量和地下水位变化。得出:各情景下的稳定年渗漏量分别为1683.6万m3、982.6万m3、915.6万m3、293.6万m3、5.0万m3;对应的防漏情况分别为较差、中等、中等、良好、非常好。湖底无防渗或局部防渗时,湖区会出现地下水位壅高,可能发生土壤盐渍化问题。全部防渗时,湖区地下水流场基本不变。(5)通过建湖与不建湖的地下水位对比,分析了各情景下昆明池建设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得出:在昆明池湖底无防渗、局部防渗(壤土换填、土工膜铺设)和全部防渗(壤土换填)四种情景下,湖区地下水位上升,最大升幅分别为8.5m、6.5m、6.0m、1.6m,明显影响范围(升幅>0.5m)分别为56.7km2、37km2、33.5km2、10.4km2。在昆明池湖底采用土工膜铺设的全部防渗时,渗漏量小于不建湖时的湖区降水下渗量,湖区地下水位下降,最大降幅1.4m,明显影响范围(降幅>0.5m)为13.8km2。(6)在地下水流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分析了湖底无防渗时昆明池湖水渗漏对区域地下水质的影响。得出: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北池湖水,氨氮在昆明池蓄水50年后超出地下水质量Ⅲ类水标准的范围为18.18km2,影响范围为25.30km2,最大运移距离为1016m。COD在昆明池蓄水50年后的超标范围为21.57km2,影响范围为27.18km2,最大运移距离为1266m。总的来说,湖水渗漏对区域地下水质影响较小。
付晓刚[4](2019)在《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及硝酸盐污染模拟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羊庄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四周较封闭,出口狭窄,具有完善的输导、调蓄功能,是典型的封闭式泉排型地下水流动系统。羊庄盆地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区内建立了后石湾、西石楼、魏庄、羊庄等大中型水源地。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成为影响和制约羊庄盆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地下水位下降、岩溶泉水断流等,更为严重的是地下水水质不断恶化,尤其硝酸盐污染超标区范围已达盆地面积的1/3,部分地段甚至超标2.5-3倍,对城市供水水质安全已形成潜在威胁。目前,羊庄盆地相关生态、环境、地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监测与定量研究工作。然而,现有的定量研究往往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两个系统分离开来单独研究,例如,在评价地下水资源时,往往将地表水简单处理为源汇项,忽略了地表水的流动性,进而可能给羊庄盆地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演变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带来一定的误差。因此,本研究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以羊庄盆地地下水流系统的供水安全为目标,从水资源管理(水量)、污染物迁移(水质)、含水层修复(治理)三个方面来研究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异规律。在水资源管理(水量)方面,本研究采用SWAT和MODFLOW完全耦合模型评价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其中SWAT模型和MODFLOW模型分别描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过程。同时,将校准和验证后的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再与优化管理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羊庄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管理模型。以盆地内的10个集中水源地开采量达到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水位不低于限定的控制水位为约束条件,对不同环境模式下的可开采源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各个水源地相应的优化开采方案,最终为羊庄盆地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为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在污染物迁移(水质)方面,本次研究基于耦合模型中的水流系统,进一步建立了盆地溶质运移模型,对羊庄盆地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迁移与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在含水层修复(治理)方面,本次研究选择羊庄盆地内主要岩溶含水层的典型污染地段开展硝酸盐污染生物修复技术与水力截获技术研究,以探索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保高效的技术措施,取得原创性的技术参数,为今后实施岩溶区污染含水层修复工程、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提供技术示范。针对如上三方面的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取得成果有:(1)构建了羊庄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水量)针对羊庄盆地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问题,本研究建立了SWAT-MODFLOW耦合模型,并利用位于盆地出口处的官庄水文站逐月实测径流量和盆地内的25个观测孔地下水位动态数据对耦合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与验证。模型识别效果较好,为模拟不同的地下水开采方案提供了可靠支撑。(2)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优化开采量确定(水量)本研究将SWAT-MODFLOW耦合模型与优化管理模型GWM耦合起来,建立起羊庄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管理模型,从盆地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及各水源地优化开采量两个角度对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情景下,羊庄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是5 745万m3/年(15.74万m3/d),宋屯、后石湾、南庄、魏庄、西石楼、许坡、龙山头、羊庄、东于、段庄以及王杭水源地的优化开采量分别为0.18、1.4、2.6、1.86、3.8、1.7、0.4、0.4、0.5、1.4和1.5万m3/d;庄里水库建成情景下,羊庄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是7 285万m3/a(19.96万m3/d),宋屯、后石湾、南庄、魏庄、西石楼、许坡、龙山头、羊庄、东于、段庄以及王杭水源地的优化开采量分别为0.18、2.06、3.40、2.24、4.15、1.86、0.72、1.31、0.63、1.75和1.66万m3/d。(3)羊庄盆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预测(水质)本次研究基于耦合模型中的水流系统,进一步建立了盆地溶质运移模型,对羊庄盆地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迁移与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硝酸盐浓度预测结果可知,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羊庄断块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将呈增大趋势,这主要是当地农民对氮肥的过量使用和盆地内养殖场粪便随意堆放造成的。同时根据预测结果可知,辘轳井区域地下水中的硝酸盐长期存在浓度较高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该处以往建有多个规模较大的养殖场,虽然这些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养殖场已于2010年前后被清理拆除,但当时未进行必要的场地土壤修复,而完全靠含水层自身净化修复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农业施肥面状污染源,并对以往养殖场发生过污染的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进行修复(治理),以削减残留污染物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4)基于随机模拟的地下水污染物最优水力截获量研究(治理)由于羊庄盆地的尺度比较大,因此在SWAT-MODFLOW耦合模型中,本研究采用等效多孔介质(EPM)方法模拟了羊庄地下水流系统中岩溶含水系统的水动力和污染物运移规律。这种处理方法在区域尺度问题上精度相对比较高,但是不能精确地反映含水层局部的非均质性,对于小尺度问题其模拟结果往往不可靠。为此,本研究在区域地下水流模型所确定的宏观参数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含水层渗透系数的蒙特卡洛随机模拟,研究了羊庄盆地硝酸盐污染原位修复试验场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对地下水污染物水力截获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确定性方法所估算的水力截获系统最优抽水量,并不能完全截获污染物,其稳定平均风险率高达23%。通过羊庄盆地硝酸盐原位修复试验场实例研究可知,不同水力截获量与相应的稳定平均风险率之间满足对数关系,截获系统抽水量选择得越大,由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所带来的风险越小,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经济合理性和可接受的风险大小从对数关系曲线上选取合适的截获量,以便从风险损失角度出发对截获系统最优截获量进行合理的确定。(5)生物修复技术去除岩溶地下水中硝酸盐试验研究(治理)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碳源及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硝酸盐污染原位修复试验,比选了脱氮治理效果,通过本次试验结果可知液态碳源反应效果最高可达34.5%;固态碳源反应效果最高可达46.5%。液态碳源修复试验由于没有良好的反应载体,受环境影响较大,出现降雨或附近民井开采时,数值波动较大。液态碳源停止供应后,监测孔硝酸盐含量在24小时内恢复到自然水平。固态碳源修复试验启动反应速率比液态碳源试验慢,但由于有较好的载体,反应相对稳定,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固态碳源反应器取出后,监测孔硝酸盐含量在48小时内恢复到自然水平。总之,本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为今后开展鲁中南地区硝酸盐污染含水层修复、改善地下水水质,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周彦龙[5](2018)在《西安市地下潜水系统对城市化进程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是我国最大内在潜力和发展动力所在。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是以水资源为依托,而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城市快速发展,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论文以西安市为研究对象,以地下潜水系统为核心,研究了西安地下潜水系统对城市化进程的响应,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西安市潜水埋深,2015较2001年,510m埋深区域面积缩减16.77%,近15km2,分布于沿渭河南岸和浐、灞河两岸;1020m埋深区域面积激增15.47%,广泛分布于渭河二、三级阶地和南部部分冲积扇地区;埋深大于20m高埋深区面积基本稳定,分布沣河水源地至三桥地段、东郊十里铺至东等驾坡至少陵源的三兆镇、白鹿源等地。(2)2015较之199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348.23km2,单一动态度为1.58%,林地面积增加2131.35km2,单一动态度为2.92%,耕地面积减少308.22km2,单一动态度为-0.36%;而在主城辐射区,建设用地面积由248.69km2激增到447.88km2,动态度达3.2%。(3)城市化进程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降雨产流2015较1990年,增加了42219万m3。而主城辐射区,降雨产流量增大12107万m3,降雨入渗补给减小2766.76万m3,这与西安市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基本相一致。(4)地下水系统对地铁响应,建设期疏干降水导致潜水位下降,使得丈八北路站地面沉降5.535mm,延平门站地面沉降1.628.6mm,沉降不均匀性显着。地铁一号线K273井点,建设期水位埋增大3m左右,运营期迎水面水位埋深减少约2m。(5)地下水系统对人工水体响应,昆明池水位以0.5m/a的速度上升,兴庆宫自蓄水后,潜水水位年均上升尽达到2m以上,曲江池对地下水的月渗漏补给量达到2103.63m3/d9956.9m3/d。(6)地下水系统对人工开采扰动响应,渭滨水源地开采条件下,潜水埋深增大47m;2010较2001年,沣河水源地年开采量减少2500×104m3,水位埋深回升最大达到5.6m。灞河水源地水位埋深波动显着,回升井点水位埋深整体上升达5.16m,下降井点埋深整体下降1.784.76m。
李慧[6](2018)在《城市化影响下西安市地下水流场演变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安市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地表水资源相对较少,地下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不透水界面大幅扩张,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流水利工程和城市水景工程建设以及超量开采等,都深刻改变了地下水赋存环境以及补径排等条件,影响了城市与地下水资源的健康、协调发展。论文以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大西安城市建设引起的水循环变化规律研究”为依托,根据西安市水文气象数据、地下水监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以及人口、社会经济数据,结合野外踏勘及遥感影响资料,应用城市学、水文学、数理统计、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与技术,对城市化影响下西安市地下水流场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将城镇化人口比重、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人均生产总值、经济密度等十多项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均方差赋权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西安市人口、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土地利用变化量对西安市空间城市化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口及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城六区人口、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最高,逐渐向四周辐射蔓延,城市东北部城市化水平提升速度相对较快,而南部区县发展相对缓慢;研究期内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城镇建设用地大幅扩张,耕地、未利用面积减小,城市空间破碎化程度加深。2.利用小波变换低频信号重构对西安市110年尺度下地下水流场演变阶段进行了识别,发现在人类活动影响下,3年尺度的低频重构信号可以较好的展现19652013年西安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过程,根据识别结果,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呈现出五个阶段性特征:天然阶段、水位埋深缓慢增加阶段、水位埋深急剧增加阶段、水位埋深减缓增加阶段和水位埋深减小阶段。同时运用GIS地统计技术,对各阶段地下水位时空变化及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52013年西安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变化幅度空间差异明显,主城区、东北部的高陵及阎良及近河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南部区县由于靠近秦岭,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小;研究期内地下水位空间自相关范围减小,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趋于各向异性,地下水连通性变差,2003年后空间分布的各向同性又有所增强。3.为分析城市化对地下水流场演变驱动因子的影响,本文结合水文气象资料及遥感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数据,探讨了城市化对西安市降水及河流径流的影响,并基于Budyko模型建立了流域水文响应、气候要素和城市建设的量化关系,定量评估了城市建设及气候变化对灞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影响下西安市强降水频次呈上升趋势,年内降水分配趋于集中,汛期降水量增多;灞河流域年径流量大幅减小,径流年内波动趋缓,汛期减少幅度较大,降水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减弱,城市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呈现出季节性差异;Budyko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降水减少10%将导致灞河径流量减少24.4%,潜在蒸散发减少10%将导致灞河径流量增加11.2%;径流定量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化建设对灞河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58.3%,气候因子的贡献率为41.7%,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灞河径流量减少的主导因素。4.从降水、河流径流及人工开采三个方面出发对城市化影响下西安市地下水流场的演变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开采初期,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与降水量和开采量比值呈幂函数减小趋势,超采期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与降水量和开采量比值呈幂函数增加趋势;不同水文地质分区,地下水位对降水的敏感程度不同,汛期降水量对研究区地下水补给意义较大;城市化影响下地下水位对降水的敏感度减弱,但仍然是影响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导致的水位埋深增大及河道整治对河道渗漏补给地下水产生了影响,河道来水量与补给地下水量呈幂函数相关关系;水文时间序列频谱分析结果表明:河流径流对近岸地区地下水动态影响存在滞后性,距离河道越近,地下水位对径流变化响应的幅度越大,响应持续的时间越短;持续超采使得地下水对径流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变长,近河道地区尤为显着,城市化影响下河流径流的减少降低了地下水的有效补给量;1997年以前西安市地下水位埋深随开采量增加呈指数函数增加趋势,1997年以后,地下水位埋深随地下水开采量的减少呈线性减小趋势;PSO-PPM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人工开采是西安市地下水位下降的主导因素,不同水文地质分区、不同演变阶段各因子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5.采用数值法与解析法分别研究了傍河开采及城市水景工程(曲江南湖)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灞河径流量减少三分之一时,将对水源地地下水流场产生较大影响,漏斗中心水位水位埋深以每年0.67m幅度增大,漏斗中心向灞河方向移动,漏斗面积将持续扩大;开采量增加20%时,漏斗中心水位以每年0.72m的速率下降,漏斗面积扩大趋势显着。曲江南湖蓄水后周围地下水流场发生了变化,区域地下水位雍高,后趋于稳定或回落;地下水位变幅随时间和距离的增加呈减小趋势;湖水渗漏补给地下水量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无防渗措施下,曲江湖蓄水一年内,渗漏补给地下水量可达378089m3。6.为定量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强度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构建了城市化影响下西安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DREAMSLIC模型,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主客观权重确定体系,并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及GIS技术,对西安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地下水脆弱性整体偏高,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地下水利用程度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城三区及灞河漫滩区,地下水脆弱性较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下水开采模数较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降水量相对丰沛的南部区县。
涂婷[7](2018)在《武烈河流域傍河地下水水源地污染识别与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傍河水源地紧靠河流,地下水量充足且水质较好,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供水中普遍采用。地下水污染后极难处理,使得地下水的污染防重于治。因此,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准确评估是水源地维持良好供水的关键,这对于水源地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污染源-路径-地下水风险全过程控制的思路,对武烈河流域地下水水源地的污染源进行了识别,并基于污染源识别的结果,对地下水中的特征污染物进行了溶质运移模拟,针对模拟的结果对水源地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武烈河流域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的现场调研及资料收集,研究区内的污染源主要有地表水、非正规垃圾场、工业污染源、畜禽养殖场等。其中,由于水源地主要开采浅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地表水水质对于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大。对傍河水源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进行检测分析,水源地保护区内地表水水质良好,目前暂未对水源地地下水造成污染。通过近几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地下水与地表水中p H值、铜、锌、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氟化物、总氰化物、总砷、硒、镉、六价铬、铅等指标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指标的浓度变化明显,地下水水质与地表水水质息息相关。(2)利用GIS对武烈河流域傍河地下水水源地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数据提取整理,插入到GMS的MODFLOW模块中建立水源地地下水流模型。然后运用GMS中的MODPATH模块和GIS相结合,对取水井与水源地周围的非正规垃圾场、各类小型工厂、畜禽养殖场等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了的溯源追踪模拟。再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水源地污染源进行了危害性排序,危害风险排序结果为:非正规垃圾场>小型工厂>畜禽养殖场,水源地东北部的非正规垃圾场对取水井水质影响最大。(3)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选取非正规垃圾场地下水中氨氮、汞、氟化物、挥发酚为特征污染物,运用GMS中的MT3D模块对污染物进行20年的溶质运移模拟。从模拟结果可知,非正规垃圾场地下水中的污染物经过10年运移逐渐扩散到水源地取水井周围,由于水源地取水井的长期大量开采,形成了地下水位漏斗,使得污染物在水源井处堆积,浓度逐渐增加,对水源地取水井水质产生了影响。随后污染物又跟着水流继续往南扩散,使得取水井处污染物浓度不再继续增加。从模拟的第15年左右至模拟结束,取水井处污染物浓度处于一个波动的平稳状态。针对水源井出现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建议后续可以通过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控制开采量,做到采补平衡,或者进行人工回灌,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增加开采深度等来进行调控。(4)在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采用美国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源地未来的健康风险进行预测。主要考虑研究区污染物通过饮食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从模型计算结果可知,未来20年内研究区成人的健康风险值和儿童的风险值都小于人体健康最大可接受的风险水平(5.0×10-5 a-1),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说明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状况良好。建议加强对垃圾场范围内的地下水监测,或者将其清理搬迁,或者建立有防渗处理的正规垃圾场,避免污染物继续入渗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减少水源地取水井的安全隐患。
尤传誉[8](2016)在《第二松花江干流与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傍河取水地下水水源地具有水质优良、水量丰富、易于集中开采等优点。为应对城市化建设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傍河取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下水开采方式。本文以第二松花江干流及饮马河沿岸为例,系统地开展了区域性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的研究。通过对傍河取水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水量、水质以及环境地质风险三个方面建立了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对指标的评分及权重进行赋值,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叠加分类,完成了傍河取水适宜性的分级和分区,确定了第二松花江干流及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的适宜区段;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轮换(OAT)法对水质适宜性、水量适宜性以及环境地质风险适宜性的所赋权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定量评估了专家评分法对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根据所建立的傍河取水适宜性指标体系,将第二松花江干流及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适宜性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区364.6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8%;二级区2676.8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27%;三级区4407.0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14%。上述适宜区段普遍具有含水层厚度大、地下水埋深浅、接受大气降水以及地表水的侧渗能力强、水质较好等特点,能够到达各类用水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时,地面沉降风险较小,普遍小于5mm。四级区4382.5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00%;其主要问题在于水量补给强度不充足,如果开采量较小条件下,可以考虑;五级区5699.0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51%,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水量不足且水质较差,是不适宜区。本文所提出的傍河取水指标体系,适用于区域性傍河取水适宜区的初步筛选;同时,受研究阶段目标和特定地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指标权重及评分赋值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应用到其他地区时,需要结合实际条件进行适当修订。
吕晓立,孙继朝,刘景涛,靳盛海,张玉玺[9](2015)在《地下水污染羽对傍河水源地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西北某城市傍河水源地及其上游原油储备库为研究区,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耦合模型。根据不同的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案,应用危害最大化原则,预测未来10年内原油储备库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羽对水源地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原油储备库距离水源地较近,但由于原油储备库所在区域仅有薄层含水层,而水源地处于其下游的断陷盆地内,形成了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这使得原油储备库地下水向下游的补给十分有限。水源地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北面的黄河,即使水源地加大开采也只能对石油污染羽产生很小的拉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10年之内原油储备库污染羽不会污染水源地地下水。从长远考虑,为增加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应恢复黄河南河道,在增加水源地补给的同时,也在水源地与污染场地之间形成天然的水力屏障,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有机污染羽对水源地的威胁。
张薇[10](2015)在《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以渭河为流域例》文中提出渭河流域河流径流量时空分布不均,汛期河流径流量剧增,洪水灾害威胁河道及下游城市安全;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剧减,河流生态基流缺失严重,河流生态环境恶化。渭河干流在枯水年和特枯年非汛期生态基流缺失严重,河流径流量不能满足河水生态基流的需求。尤其是林家村断面枯水年非汛期河川径流量仅为生态基流量的25%39%,特枯年河川径流量仅为生态基流量的3%7%。渭河支流生态基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葫芦河特枯年非汛期河川径流量仅为生态基流量的4%19%。经统计,渭河流域99%的流域面积都是地下水补给河水,渭河干流在非汛期径流量不能满足生态基流的月份,地下水占河流径流量的72%;渭河支流在非汛期径流量不能满足生态基流的月份,地下水占径流量的47%。由此可见,渭河流域地下水对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维持河流生态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健康的渭河就必须加强地下水对河流生态基流的补给。本文以渭河流域水循环规律为基础,以洪水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为目标,从理论研究、技术探索、工程实践、效益评价等方面,对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渭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径流量、基流量和生态基流之间的关系,确定地下水是渭河流域河流生态基流的重要保障基础。渭河干流和主要支流部分月份河流径流量无法满足生态基流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调蓄措施保障非汛期河流生态基流。然而,目前常用的跨流域调水和修建地表水库的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调度地表水资源,满足非汛期河流生态基流,但这两种方法存在明显弊病,在保障生态基流的同时带来了许多环境负效应。渭河流域河流径流量中34%58%来自于地下水的补给,尤其是非汛期河川径流量几乎完全来自于地下水的补给,因此可以通过地下调蓄汛期洪水,发挥地下水对河流生态基流的保障作用维持河流生态健康。(2)系统研究和总结了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基础理论主要包含调蓄的水源条件、地质条件和调蓄模式三方面。将汛期超过两倍生态基流的流量定义为洪水流量,渭河流域洪水资源丰富,为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提供充足的水源。调蓄的地质条件主要是考虑调蓄段的区位、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渗透能力及厚度等。在分析了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库调蓄模式、山间河谷调蓄模式、傍河水源地调蓄模式和城市雨污回用调蓄模式四种调蓄模式,并确定各个调蓄模式的构成内容及适用条件。(3)在研究了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去堵塞技术和河流生态修复作为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模拟雨洪调蓄的堵塞过程,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去堵塞技术,确定回灌粗砂介质的含沙量阈值为:入渗效率维持50%时(稳定时刻K/K0值为0.5),调蓄水源含沙量为0.213kg/m3;入渗效率为90%时(稳定时刻K/K0值为0.9),调蓄水源含沙量为0.032kg/m3,这种情况几乎不发生堵塞。中砂介质调蓄水源含沙量最大值为0.025kg/m3时,中砂系统几乎不发生堵塞。对于河流生态环境而言,在水量保障的基础上需要人工修复和保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物种多样性,以此维持河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由生态修复技术和调蓄设施景观设计构成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4)开展了山间河谷调蓄模式和地下水库调蓄模式的工程实践研究。在金陵河左岸开展山间河谷调蓄模式的工程实践,试验期间共调蓄洪水27815.3m3,增加河流生态基流10104.83m3,洪水滞留时间为180天。以金陵河示范工程的调蓄区域为基础,进行了多方案保障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分散式布局的沟渠、管道入渗更有利于雨洪调蓄对河流生态基流的保障,而沿边缘布置的入渗管道保障程度最差。因此,在进行雨洪地下调蓄时,入渗设施应尽可能分散、均匀地布局在调蓄场地内。太平河洪水地下调蓄工程是对地下水库调蓄模式的工程实践,本次洪水地下调蓄试验累积抽水量为131754m3,91427m3的水量由含水层排泄补给到河水中,增加了太平河的基流量,这一部分补给河流基流量的水量占总抽水量的69.39%,补给效果明显。(5)构建了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技术指标体系。该技术指标体系由水循环指标、地下水类型、调蓄场地区位指标、包气带指标、含水层指标、调蓄水源含沙量指标和输水流速指标构成。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以地下水补给河水为前提,且地下水类型为潜水。调蓄场地要选择在河流上游地区的一级或二级阶地上,调蓄场地距离河流水平距离500m1000m。调蓄场地包气带厚度一般不小于6m,含水层渗透系数一般不小于10m/d。为避免堵塞问题的发生,按照调蓄水源含沙量标准对洪水进行预处理,或者将输水流速控制在0.7m/s以上。
二、西安市傍河水源地地下水环境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市傍河水源地地下水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西北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
1.3.2 地下水水质评价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气象 |
2.1.3 社会经济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岩组特征及富水性 |
2.3.2 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 |
2.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4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4.1 西安市地下水开发情况 |
2.4.2 西北郊地下水源地概况 |
3 地下水水质分析 |
3.1 地下水化学类型 |
3.2 采样时间及地点 |
3.3 检测方法 |
3.4 评价标准 |
3.4.1 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
3.4.2 综合评价法 |
3.5 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 |
3.5.1 划分原则 |
3.5.2 划分方法 |
3.6 水资源保护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4 地下水资源量 |
4.1 参数计算 |
4.1.1 给水系数 |
4.1.2 井损 |
4.1.3 渗透系数、影响半径 |
4.1.4 大气降水入渗系数 |
4.1.5 越流系数 |
4.2 地下水补给量 |
4.2.1 潜水补给量 |
4.2.2 承压水补给量 |
4.3 地下水排泄量 |
4.3.1 潜水排泄量 |
4.3.2 承压水排泄量 |
4.4 地下水均衡计算 |
4.4.1 潜水储存变化量 |
4.4.2 浅层承压水储存变化量 |
4.5 地下水储存量 |
4.5.1 潜水储存量 |
4.5.2 承压水储存量 |
4.6 地下水可开采量 |
4.6.1 可开采系数 |
4.6.2 地下水可开采量 |
4.7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模拟区范围 |
5.1.2 边界条件概化 |
5.1.3 源汇项概化 |
5.1.4 含水层结构概化 |
5.1.5 水文地质参数处理 |
5.1.6 初始条件处理 |
5.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5.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2 数学模型的求解 |
5.2.3 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分析 |
6.1 地下水水位、水量管理 |
6.1.1 地下水水位管理 |
6.1.2 地下水水量管理 |
6.2 河流径流量预测 |
6.3 开采方案设计与分析 |
6.3.1 开采方案的设计 |
6.3.2 开采预报及分析 |
6.4 开采潜力分析 |
6.4.1 实际环境下的控制开采量 |
6.4.2 较为极端环境下的控制开采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系领域文献分析 |
1.2.2 城市水系演化特征及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城市水系发展驱动机制及城水关系研究现状 |
1.2.4 城水系统论与模拟调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西安城市水系概况及演变历程 |
2.1 研究区域及城市水系概况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水资源量与水质 |
2.1.3 水系主体工程 |
2.1.4 水系附属工程 |
2.2 城市水系演变的环境基底 |
2.2.1 水系发育的地形地貌 |
2.2.2 水系发育的水资源禀赋 |
2.2.3 历史进程中的城水关系变化 |
2.3 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历程 |
2.3.1 自然河系变迁 |
2.3.2 人工渠系建设 |
2.3.3 湖泊池沼演变 |
2.4 现代城市水系变化历程 |
2.4.1 建国后的城市水系发展 |
2.4.2 近30 年城市水系发展 |
2.4.3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
3.1 城市水系功能指标体系 |
3.1.1 古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
3.1.2 现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
3.2 城市水系演变的时间特征 |
3.2.1 研究方法引入 |
3.2.2 古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
3.2.3 现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
3.3 城市水系演变的空间特征 |
3.3.1 研究方法引入 |
3.3.2 古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
3.3.3 现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驱动机制分析与因素识别 |
4.1.1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
4.1.2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 |
4.2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
4.2.1 气候水文 |
4.2.2 城市发展 |
4.2.3 突发灾害 |
4.3 驱动力定量分析 |
4.3.1 驱动力计算 |
4.3.2 各时期驱动力变化 |
4.3.3 各因素驱动力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及适宜性评估 |
5.1 VAR-Km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
5.2 关联模型建立与计算 |
5.2.1 模型建立与检验 |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
5.2.3 脉冲响应计算 |
5.2.4 方差分解计算 |
5.3 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 |
5.3.1 等级计算 |
5.3.2 等级判别 |
5.3.3 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SD模型的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模拟预测 |
6.1 模型设计框架 |
6.1.1 SD建模方法 |
6.1.2 模型设计思路 |
6.2 仿真模型设计与检验 |
6.2.1 模型参数设定 |
6.2.2 模型流图与方程 |
6.2.3 模型检验 |
6.2.4 模型运行 |
6.3 调控方案优选 |
6.3.1 调控方案设计 |
6.3.2 方案模拟结果 |
6.3.3 方案比选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协同发展调控策略 |
7.1 调控策略设计思路 |
7.2 城市社会经济与发展规模调控 |
7.2.1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
7.2.2 加强城水发展的空间耦合度 |
7.2.3 实现水经济市场全域覆盖 |
7.3 水源供给调控 |
7.3.1 强化秦岭生态腹地水源涵养 |
7.3.2 建立峪口水源工程 |
7.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7.4 生态环境调控 |
7.4.1 构建水系统循环自净模式 |
7.4.2 推广城区水污染实时治理模式 |
7.4.3 建立适宜的自然-人工空间尺度 |
7.5 景观格局调控 |
7.5.1 营造适宜的水域景观 |
7.5.2 适度恢复河系历史规模 |
7.5.3 强化湖池历史文化展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西安昆明池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2.2 城市湖泊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昆明池工程概况 |
2.3 水文气象 |
2.3.1 气候特征 |
2.3.2 河流水系 |
2.4 地质条件 |
2.4.1 地形地貌 |
2.4.2 地层岩性 |
2.4.3 地质构造 |
第三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3.1 潜水含水层 |
3.1.1 潜水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
3.1.2 潜水补径排条件 |
3.1.3 潜水水化学特征 |
3.1.4 潜水开发利用情况 |
3.2 地下水位及流场特征 |
3.2.1 地下水位年内变化 |
3.2.2 地下水位年际变化 |
3.2.3 地下水流场特征 |
3.3 昆明池湖区地层结构及渗透系数 |
3.3.1 湖区地层结构 |
3.3.2 渗透系数统计分析 |
3.3.3 渗透系数插值分区 |
3.4 昆明池试验段蓄水 |
3.4.1 试验段蓄水后地下水位变化 |
3.4.2 试验段渗漏量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明池对地下水位影响的数值模拟 |
4.1 城市湖泊建设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情形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描述 |
4.3 几何模型 |
4.4 模型设计 |
4.4.1 参数分区及参数初值 |
4.4.2 边界条件 |
4.4.3 源汇项的处理 |
4.4.4 初始流场 |
4.5 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昆明池建设地下水环境影响效应研究 |
5.1 模拟方案 |
5.2 渗漏量预测 |
5.3 地下水位变化 |
5.3.1 不同方案下的地下水位预报结果 |
5.3.2 昆明池建设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
5.4 渗漏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
5.4.1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 |
5.4.2 地下水质的预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及硝酸盐污染模拟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岩溶水资源评价 |
1.2.2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 |
1.2.3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研究 |
1.2.4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羊庄盆地研究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特征 |
2.2 气象水文特征 |
2.2.1 气象 |
2.2.2 水文特征 |
2.3 地质特征 |
2.3.1 地层 |
2.3.2 侵入岩 |
2.3.3 地质构造 |
2.3.4 新构造运动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含水岩组分布及其富水性特征 |
2.4.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4.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三章 羊庄盆地地下水动力场及化学场演化特征 |
3.1 羊庄盆地地下水动力场演化特征 |
3.2 羊庄盆地地下水化学场演化特征 |
3.2.1 不同区域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变化 |
3.2.2 地下水水化学环境多年演化特征 |
3.2.3 羊庄断块浓度场演化特征研究 |
第四章 羊庄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模拟及管理模型构建 |
4.1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与优化管理模型 |
4.1.1 SWAT地表水模型原理 |
4.1.2 MODFLOW地下水模型的原理 |
4.1.3 SWAT-MODFLOW耦合模型的原理及构建方法 |
4.1.4 GWM优化管理模型原理 |
4.1.5 SWAT-MODFLOW-GWM耦合模型原理 |
4.2 羊庄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构建与识别 |
4.2.1 羊庄盆地地表水模型数据准备 |
4.2.2 羊庄盆地地表水模型的构建 |
4.2.3 羊庄盆地地下水模型的构建 |
4.2.4 耦合模型的识别验证 |
第五章 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评价 |
5.1 优化管理模型 |
5.2 优化模型条件的设定 |
5.2.1 优化模拟阶段的降雨量确定 |
5.2.2 开采约束条件 |
5.3 现状条件下地下水优化开采量确定及结果分析 |
5.4 庄里水库建成条件下地下水优化开采量确定及结果分析 |
5.4.1 庄里水库概况 |
5.4.2 水库渗漏补给量计算 |
5.4.3 优化开采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羊庄盆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预测 |
6.1 溶质运移模型的建立 |
6.1.1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6.1.2 弥散系数的确定 |
6.1.3 模型硝酸盐污染源强确定 |
6.1.4 溶质运移模型的识别 |
6.2 研究区地下水硝酸盐演化趋势预测 |
6.2.1 现状情景硝酸盐浓度演化趋势预测 |
6.2.2 庄里水库建成情景硝酸盐浓度演化趋势预测 |
第七章 羊庄盆地硝酸盐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
7.1 生物修复技术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试验研究 |
7.1.1 理论基础及试验内容 |
7.1.2 反硝化细菌的选取和培养 |
7.1.3 硝酸盐去除室内模拟试验 |
7.1.4 硝酸盐污染野外原位修复试验 |
7.1.5 结论 |
7.2 基于随机模拟的地下水污染物最优水力截获量研究 |
7.2.1 研究方法 |
7.2.2 羊庄盆地硝酸盐污染修复试验场实例研究 |
7.2.3 基于稳定平均风险率的最优截获量确定 |
7.2.4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西安市地下潜水系统对城市化进程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系统及其动态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系统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系统对地下建筑扰动响应的研究现状 |
1.2.4 地下水系统对城市人工水体扰动响应的研究现状 |
1.2.5 地下水系统对人工开采扰动响应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系分布 |
2.2 地质条件概况 |
2.2.1 地层及地质构造特征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西安地下水系统及其动态特征 |
3.1 西安市地下潜水系统 |
3.1.1 潜水含水岩组 |
3.1.2 潜水的补给条件 |
3.1.3 潜水的径流条件 |
3.1.4 潜水的排泄条件 |
3.2 西安市地下水动态特征 |
3.2.1 西安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基本情况 |
3.2.2 西安市地下水动态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3 西安市地下水动态空间变化特征 |
3.2.4 西安市地下水质动态变化特征 |
第四章 西安市地下水系统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
4.1 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
4.1.1 数据资料 |
4.1.2 西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类型分析 |
4.2 西安市地下水系统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 |
4.2.1 地下水系统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机理分析 |
4.2.2 地下水系统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整体分析 |
4.2.3 地下水系统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局部分析 |
4.2.4 地下水系统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对比分析 |
4.2.5 地下水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化进程地下水系统对其它活动的响应 |
5.1 总述 |
5.2 西安市地下水系统对地下建(构)筑物扰动响应 |
5.2.1 西安市地下建(构)筑物基本情况 |
5.2.2 地下水系统对地下建筑物扰动响应 |
5.3 西安市地下水系统对人工水体扰动响应 |
5.3.1 西安市人工水体基本情况 |
5.3.2 地下水系统对人工水体扰动具体响应 |
5.4 西安市地下水系统对人工开采扰动响应 |
5.4.1 西安市供水基本情况 |
5.4.2 西安市地下水开采整体分析 |
5.4.3 地下水对潜水水源地扰动响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城市化影响下西安市地下水流场演变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化水平评价 |
1.2.2 地下水流场动态演化规律及驱动因素 |
1.2.3 城市对降水及河流水文过程的影响 |
1.2.4 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2.5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2 气候特征 |
2.3 河流水系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含水岩组特征 |
2.4.2 水化学特征 |
2.4.3 补径排特征 |
2.5 重点地下水水源地 |
2.6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
2.6.1 地下水资源概况 |
2.6.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6.3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城市化水平 |
3.1 空间城市化 |
3.1.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3.1.2 土地利用动态特征 |
3.2 评价方法 |
3.3 人口城市化 |
3.4 社会经济城市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流场及其影响因子演变特征 |
4.1 区域地下水循环系统 |
4.2 地下水流场演变特征 |
4.2.1 小波分析 |
4.2.2 地下水流场演变阶段划分 |
4.2.3 地下水流场演变阶段特征分析 |
4.2.4 地下水流场变异幅度 |
4.2.5 地下水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
4.3 地下水影响因子的演变特征 |
4.3.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4.3.2 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 |
4.3.3 地下水开采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化影响下地下水驱动因子变化 |
5.1 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 |
5.1.1 城市化对年内降水分配的影响 |
5.1.2 城市化对年际降水量变化的影响 |
5.2 城市化对河流径流的影响 |
5.2.1 灞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
5.2.2 城市化对灞河径流的影响 |
5.2.3 径流变化定量评估 |
5.2.4 原因浅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流场变化驱动机制 |
6.1 降水对地下流场变化的影响 |
6.1.1 年际降水变化特征对地下水的影响 |
6.1.2 年内降水变化特征对地下水的影响 |
6.2 河道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 |
6.2.1 河道渗漏与河流径流量变化关系 |
6.2.2 河流径流变化对地下水位动态的影响 |
6.2.3 地下水位对径流变化响应的周期性与滞后性 |
6.3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流场变化的影响 |
6.3.1 开采强度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
6.3.2 傍河开采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
6.3.3 城市水景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 |
6.4 地下水位变化主导因素确定 |
6.4.1 研究方法 |
6.4.2 主导因素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化影响下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7.1 评价体系 |
7.2 DREAMSLIC模型 |
7.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7.3.1 构建指标标准特征值的相对隶属度矩阵 |
7.3.2 构建评价指标的相对隶属度矩阵 |
7.3.3 构建评价指标归属于各评价级别的最优相对隶属度矩阵 |
7.4 权重确定体系构建 |
7.4.1 主观权重(层次分析法) |
7.4.2 客观权重(熵值法) |
7.4.3 综合权重(博弈论) |
7.5 评价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武烈河流域傍河地下水水源地污染识别与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傍河地下水水源地污染风险主要影响因素识别现状 |
1.2.2 国内外傍河地下水水源地污染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估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武烈河流域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现状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水资源状况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
2.1.5 水源地水环境概况 |
2.2 研究区内污染源现状 |
2.2.1 武烈河 |
2.2.2 非正规垃圾场 |
2.2.3 工业污染源 |
2.2.4 畜禽养殖场 |
2.3 研究区内有效污染源及其特征污染物识别 |
2.4 地表水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情况分析 |
2.4.1 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分析 |
2.4.2 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对比分析 |
2.4.3 主成分分析结果 |
2.4.4 地下水成分与地表水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拟 |
3.1 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 |
3.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3.1.2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3.1.3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3.1.4 时间离散 |
3.1.5 运行模型 |
3.1.6 模型校正与检验 |
3.2 研究区污染源危害分析 |
3.2.1 MODPATH介绍 |
3.2.2 取水井的粒子追踪模拟 |
3.2.3 污染源危害风险排序 |
3.3 研究区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模拟 |
3.3.1 污染物运移模型 |
3.3.2 示踪因子的选择 |
3.3.3 污染源概化 |
3.3.4 应力期 |
3.3.5 模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 |
4.1 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4.1.1 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4.1.2 非致癌污染物所致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4.1.3 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总模型 |
4.1.4 风险等级划分 |
4.2 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
4.2.1 危害识别 |
4.2.2 剂量-反应关系评估 |
4.2.3 暴露评价 |
4.2.4 风险表征 |
4.3 不确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5.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第二松花江干流与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1.2 气象 |
1.3 水文 |
1.4 社会经济 |
1.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 地质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区域地质构造 |
2.1.3 地层岩性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含水层与地下水类型 |
2.2.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2.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 傍河取水适宜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 傍河取水概念及其特点 |
3.2 傍河取水适宜性概念界定 |
3.3 傍河取水适宜性的影响因素 |
3.4 傍河取水适宜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4 傍河取水水质适宜性评价 |
4.1 地下水水质适宜性评价 |
4.1.1 地下水质量评价 |
4.1.2 地下水质量级别 |
4.1.3 超标组分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
4.2 地表水水质适宜性评价 |
4.2.1 地表水质量评价 |
4.2.2 地表水质量级别 |
4.2.3 超标组分的成因规律分析及对傍河取水的风险分析 |
4.3 傍河取水的水质适宜性综合评价 |
5 傍河取水水量适宜性评价 |
5.1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 |
5.2 傍河取水水量影响因素分析 |
5.3 地下水资源量丰富程度评价 |
5.3.1 含水层水量丰富程度 |
5.3.2 现状条件地下水综合补给强度 |
5.4 河流对地下水补给潜力评价 |
5.4.1 河流可能侧渗影响范围 |
5.4.2 河流径流量及河床渗透系数 |
5.5 傍河取水水量适宜性综合评价 |
6 傍河取水环境地质风险评价 |
6.1 典型环境地质问题产生机理 |
6.1.1 地面沉降 |
6.1.2 地面塌陷 |
6.2 傍河取水环境地质风险评估 |
6.2.1 地面沉降风险评估 |
6.2.2 地面塌陷风险评估 |
6.2.3 傍河取水环境地质风险综合评价 |
7 傍河取水适宜性综合评价 |
7.1 综合性结果 |
7.2 敏感性分析 |
7.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7.2.2 敏感性分析结果 |
7.3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地下水污染羽对傍河水源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1.1 水文地质概况 |
1.2 研究区傍河水源地概况 |
1.3 原油储备库浅层地下水污染特征 |
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2.1 研究区范围和边界条件概化 |
2.2 地下水流动特征 |
3 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3.1 区域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3.2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3.3 时空离散及求解方法 |
3.4 区域地下水流模型的校正和识别 |
4 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迁移模拟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预测 |
4.1 典型模拟因子的选择 |
4.2 预报方案的制定 |
4.3 石油储备库有机污染羽迁移预测与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10)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以渭河为流域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河流生态基流研究现状 |
1.2.2 雨洪地下调蓄的研究现状 |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渭河流域河流生态基流与保障措施 |
2.1 基本概念 |
2.1.1 河川径流 |
2.1.2 河川基流 |
2.1.3 生态基流 |
2.1.4 三者之间的关系 |
2.2 渭河流域河川径流、基流与生态基流 |
2.2.1 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 |
2.2.2 河川径流、基流和生态基流的关系 |
2.2.3 地下水对河流生态基流的贡献 |
2.3 渭河流域生态基流的保障措施 |
2.3.1 地表水资源联合调度 |
2.3.2 雨洪地下调蓄 |
2.4 小结 |
第三章 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理论与方法 |
3.1 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基础理论 |
3.1.1 雨洪地下调蓄的水源条件 |
3.1.2 雨洪地下调蓄的地质条件 |
3.1.3 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雨洪地下调蓄模式 |
3.2 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雨洪地下调蓄方法 |
3.2.1 雨洪地下调蓄的工程方法 |
3.2.2 雨洪地下调蓄的效益分析方法 |
3.3 小结 |
第四章 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关键技术 |
4.1 影响雨洪地下调蓄的主要因素 |
4.2 雨洪地下调蓄去堵塞技术 |
4.2.1 模拟实验 |
4.2.2 堵塞模式的判别 |
4.2.3 堵塞规律 |
4.2.4 数学模型研究 |
4.2.5 调蓄水源含沙量阈值 |
4.3 雨洪地下调蓄的景观生态问题研究 |
4.3.1 河流生态修复 |
4.3.2 河流生态修复的景观学方法 |
4.4 小结 |
第五章 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工程实践 |
5.1 山间河谷调蓄模式工程实践 |
5.1.1 工程概况 |
5.1.2 金陵河示范区水文地质条件 |
5.1.3 金陵河示范区地下水动态及保障潜力研究 |
5.1.4 金陵河示范工程系统构成 |
5.1.5 金陵河示范工程运行情况 |
5.1.6 示范工程中的堵塞问题分析 |
5.1.7 运行效益 |
5.2 渭河流域其它雨洪地下调蓄实践研究 |
5.2.1 太平河洪水地下调蓄工程概况 |
5.2.2 其它实践研究 |
5.3 渭河流域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效益估算 |
5.3.1 调蓄的水量及空间条件 |
5.3.2 调蓄效益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技术指标体系 |
6.1 技术指标体系构成 |
6.2 关键技术指标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西安市傍河水源地地下水环境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西北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D]. 袁治程.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D]. 张欣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西安昆明池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初步研究[D]. 罗浩. 长安大学, 2020(06)
- [4]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及硝酸盐污染模拟修复研究[D]. 付晓刚.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5]西安市地下潜水系统对城市化进程的响应[D]. 周彦龙. 长安大学, 2018(01)
- [6]城市化影响下西安市地下水流场演变及其机制[D]. 李慧. 长安大学, 2018(01)
- [7]武烈河流域傍河地下水水源地污染识别与风险评估[D]. 涂婷.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8]第二松花江干流与饮马河沿岸傍河取水适宜性评价[D]. 尤传誉. 吉林大学, 2016(09)
- [9]地下水污染羽对傍河水源地的影响[J]. 吕晓立,孙继朝,刘景涛,靳盛海,张玉玺. 地质通报, 2015(05)
- [10]雨洪地下调蓄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以渭河为流域例[D]. 张薇. 长安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