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学美学

“气”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学美学

一、“气”文化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琼[1](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马晓彤[2](2021)在《魏晋人物品藻风气影响下的审美范畴研究 ——以“神”“清”“简”“远”为例》文中提出人物品藻是对人物的德行、才华、形貌、气度等各方面进行的品评与鉴赏,起源于先秦儒家而盛极于汉魏六朝时期,在社会动乱与儒家信仰坍塌的历史进程中,人物品藻经历了由汉末清议到曹魏才性品鉴再到两晋审美性人物品藻的演变过程,其本质是士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再思考与再发现。伴随着“人的觉醒”,原先单一的儒家伦理道德标准规范下的人物品藻发展为以才性品鉴为主题、以“神鉴”为方法的审美性人物品藻,而时人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正凝结于它们在人物品藻过程中所着意使用和创造的词语,“神”“清”“简”“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代表性审美范畴。本文分三章来对魏晋人物品藻风气影响下的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第一章:梳理了人物品藻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特点,重点阐述了东汉末期人物品藻风气中的郭泰、许劭的人物品藻的历史地位与意义。特别是刘邵《人物志》所开创的“才性品鉴”对两晋审美性人物品藻在品藻方法、品藻思路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神”“清”“简”“远”等范畴由人物品藻走向文艺美学的关键就在于文艺正是个体才性的展现,用以评论人物的范畴,同样可以用来评论作品。第二章:以“神”“清”“简”“远”为例,立足于“人的主题”这一视角,从士人的外在形貌风度、内在个性气质、才学识量等方面对人物品藻中的范畴及合体范畴的使用情况分别作全面的梳理。“神”是魏晋时期最高的人格理想追求,在人物画创作中追求对审美主体、审美对象风神的再现,是“神”进入画论的关键,而书法创作之“神”侧重于对创作主体之“神”的表达。“清”“简”“远”皆为老庄思想影响下的玄学审美趣味。“清”美意识贯穿了魏晋士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种与“道”相通的清新自然之美,“清峻”“清省”突出地体现了嵇康、陆云的个性气质与才华倾向对文风的影响;“简”以魏晋玄学言意之辨为学理背景,在文论中深刻地表现为对语辞的简易之美的追求;“远”则立足于时空距离本义,在文艺美学中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功利现实所拉开的心理距离这一内涵,呈现出超脱之美,鲜明地体现于阮籍其人及其诗文作品的玄远境界中。第三章:梳理“神”“清”“简”“远”四个范畴在魏晋之后的演进,论述了它们在唐宋美学中的接受与深化,尤以宋代苏轼的“传神”论、张炎的“清空”说、欧阳修的“简而有法”以及苏轼、黄庭坚的“远韵”观为重点,从创作表现和理论总结两方面论述了范畴在多个艺术领域的交融互通,力证范畴进一步走向成熟。

张晶[3](2021)在《从范畴到命题——从文艺美学回望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文中研究说明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对于文化强国战略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从文艺美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提升,可以直接介入到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之中。从目前的研究分析,范畴研究已有非常丰富的成果,要将研究向前推进,命题研究应该进入自觉的阶段。命题具有客观性和价值取向性的双重属性,这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有充分的体现。

胡贝克[4](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何文迎[5](2020)在《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绘事后素”是孔子美学思想及美学命题之一,从其语出至今一直备受历代学者的阐发与讨论,各种不同的声音构成了一部丰富多样的解读史。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将历代学人对“绘事后素”思想的解读进行系统的爬梳与分析,挖掘其美学思想、价值及意义,以进行深入、独到的美学思想研究。本文的框架结构围绕“绘事后素”的历代阐发而确立,首先从“绘事后素”的字源字义出发,论述其本义上的内涵;回归语出原文《诗·卫风·硕人》研究“绘事后素”的提出过程;再从思想文化及时代背景等角度分析“绘事后素”的缘由。其次,根据历代学人在阐发中多将“素喻为礼”与“绘喻文、素喻质”的两大差异,分别讨论绘事后素之于艺术美和人格美的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其具体的审美内涵与意义。最后,观照当下,结合目前的社会热点与审美文化等相关现实问题,探究“绘事后素”的现代价值与启示。本文以一种新颖、独特的视角对“绘事后素”的美学思想作较为全面与细致的论述,以期梳理清晰“绘事后素”的美学内蕴与具体影响,并管窥儒家文艺美与人格美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为建构我国当代美学及文论话语提供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资源。

周婷婷[6](2020)在《论刘熙载《艺概》中的意象观》文中认为意象至清代已然发展为成熟的审美范畴,作为“古典美学的终结者”,刘熙载《艺概》中的意象观呈现出体系化、深入化的特点,在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发展史上地位卓着。从兴与象相称、物与我摩荡、虚与实互生三个方面来看,刘熙载的意象生成理论已经较为系统。“重象,尤宜重兴”强调“兴”作为原初动力在意象生成中的必要性,“重兴”体现了对连类生发的思维模式的重视,由此更突出了意象生成的无限性;物我之间相摩相荡又呈现了意象生成的动态过程,其中以“观物”和“观我”为基本方式展开,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凭虚构象”说则强调了虚构、想象在意象生成中赋予其生生不穷的生命力的重要作用,指向意象“厚而清”的美学追求。在本体论层面上,刘熙载阐释了“象”、“意”、“气”、“道”之间多维互动的关系,以此颇具深度地呈现出了意象的深层结构。“意”为本、“象”为用首先构成了意象本体结构的基本规定。以“气”为中介,“象”、“意”、“道”得以融构成为生气活泼、意蕴深厚的意象,从而呈现出意象在本体形态上体合于“道”的动态过程。他将“道”作为意象的本体,提出“艺者,道之形也”的观点,为古典美学的艺术本体论做出了卓着的贡献。最后,刘熙载拈出“意境”作为意象的超越形态,标示了意象世界整体的审美效果。刘氏标举“超诣”之境、“无为”之境,彰显出意境对意象“体道”的本体特征的进一步强化,使意象趋于无限与超越。“体道”内化于心灵中,主体通过自我感悟达到“道”的境界,以实现对自我心灵的超越为鹄的。

文豪[7](2020)在《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心雕龙》有云:“评者,平理,”即评价、裁判;“论者,伦也”,即阐发道理。”同样是《文心雕龙》,其《神思》篇提到:“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不会想到,《文心雕龙》中提到的“评论”与一千多年后出现的将时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梦想变为现实的“电视”结合,诞生了一种名为“电视批评”的新鲜事物。中国电视事业只有短短60年发展历史。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电视作品文化取向的多元共生,艺术质量的日渐成熟,历经产业化转向的中国电视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电视传播内容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为本国电视批评展示了广阔空间,推动着本国电视批评全面快速发展。与电视批评创作实践一片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成果的缺失与匮乏。当前,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基础理论的挖掘与完善,二是缺乏对现实的有力回应。前者导致整个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看似繁茂却主干单薄,看似高耸云天却根基不稳;后者导致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日渐脱离,无论是理论的创生还是增殖,都因其既无法改善电视批评的生态环境也无法纠正电视批评的错误创作导向而根本不为电视从业人员所重视。电视文艺批评虽是电视批评的细小分支,但前者却是当下中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最受学界关注的部分。放眼全球,唯有中国电视名正言顺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承担着传播信息之外的宣传舆论作用和教育引导功能。因此,以电视文艺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最能体现电视批评者的学术品德和价值追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美学情趣和文化立场,具有最鲜明的民族特色。长期以来,国内电视学者并未意识到中国电视文艺批评实际上分别从古典文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及西方电视研究学术成果处汲取理论滋养。部分学者只重视西方学术成果,却忽视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古典文论中的某些思维成果同样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批评主体的创作。不仅如此,部分研究者更轻忽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对电视文艺批评创作主体道德修养的严格约束。正是由于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疏远和漠视,导致当前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屡屡出现与核心价值相背离的错误倾向。因此,厘清并重申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的三大理论来源,既是建构全新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必要举措,又是解决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正本清源后,本国电视文艺批评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或将从此跨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李强妮[8](2020)在《李长之“文艺科学”建构的价值与困境》文中认为李长之整个学术思想寓于“文艺科学”的构建理想之中。自1934年,李长之接触德国文艺批评家玛尔霍兹的《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后,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译介之路。李长之有意将“文艺科学”的体系移植到中国,建设文艺研究的“专门之学”。在“科学和人生观”的大讨论以及对德国古典资源的接受中,李长之的“文艺科学”建构呈现出其时代和人格特色——对艺术和科学二重性的要求以及对主体有意味性的追寻。文章围绕“李长之精神科学建构的成败得失”之路,回归1930年代“科学”和“人生观”讨论的历史背景,从李长之文艺科学意识觉醒的三大方面,相对客观地分廓了李长之文艺科学建构的思想渊源;从研究对象、研究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梳理了李长之文艺科学的建构思想体系;对李长之关于文艺科学的特殊性、“感情的批评主义”、“体验观”等命题进行深入剖析。在具体研究中,将李长之文艺科学思想的形成和转变置于其精神演变脉络中加以分析。全文研究建立在李长之精神进展、知识接受、性格和时代环境的综合基础之上,以李长之之法释李长之之思想,通过对其精神进程的把握,历史地、整体地、联系地探究李长之学术思想的全貌。同时,文章尝试梳理了李长之“文艺科学”在本土化建构过程中所借鉴的德国古典资源,考察二者的承接关系,以期更深入了解李长之以“体验”为核心的文艺科学构建理想。最后文章探讨了李长之文艺科学建构失效的原因和理论局限,指出李长之学术裂变的原因与其文化政治理想,体验与“科学”的内在矛盾,以及本人的性格悲剧密不可分。虽然李长之“文艺科学”最终成为“未竟之业”,但是囿于时代的李长之承认个体生命的完满力量,对感性和理性调和所作的努力,以及由此对文艺科学特性的强调,仍有其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谭诗民[9](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张绍时[10](2019)在《先秦“象”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体系中,“象”是一个蕴含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审美特质的范畴,它跨越了哲学、美学、文学、天文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汉语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乃至社会价值体系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范畴,与其孕育、发生最为关键的先秦时期有着紧密关联。“象”是构建先秦思想文化系谱的一个基本符号,从日常生活的器物之象到祭祀活动的祭器、乐舞之象,从天文学的日月星辰之天象到医学的藏象、脉象,从巫卜文化中的龟筮之象到宗法文化的制度之象,“象”涉及到先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包含思想价值、精神品格、民族意识的概念。“象”又是关涉到先秦人们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范畴,象思维和象喻言说在先秦时期得到广泛运用,经过思想家的理论阐释,形成了以“象”为思维纽结,以天地人互通为平台的整体运思模式。“象”范畴虽然在先秦的知识系谱形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学界对“象”范畴在先秦时期的孕育发生、历史演化、内涵特征及其与象思维的关联、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有必要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范畴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研究方法对先秦“象”范畴进行全面整理、系统研究。在充分掌握文献的基础上,厘清“象”范畴的孕育、发生、发展过程,梳理各家学派对“象”范畴的论述,探析“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彰显“象”范畴所包含的民族思维模式,探讨“象”范畴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这有着多方面的意义:有助于把握先秦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有助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有助于把握中华文艺美学的特征与精神,有助于中西文化及文论的比较研究。“象”字丰富的含义为“象”范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中“象”有动物名、氏族名或人名、乐舞名三义。周代“象”字含义主要沿着动物义、神圣义、视觉义发展。“象”又转化为动词,具有效法、相似之义。在“象”的字义发展及转化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关系到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先秦思想家的理论总结直接促使了“象”范畴的发生,推动了“象”范畴的发展。《老子》提出“无物之象”“其中有象”“大象无形”等一系列命题,最先将“象”提升为一个哲学范畴。《易传》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制器尚象”等命题分别阐释了易象的发生、目的和功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象论思想。《乐记》将“象”引入到艺术领域,“气以成象”“声者,乐之象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等命题关涉到乐象的发生、形态和功能,“象”在乐中相应地具有本体、媒介、功能等多重意义。先秦思想家较少对“象”范畴进行直接地理论界定,“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是在与其他范畴的关联与比较中凸显出来的。从内涵来看,“象”与“物”“形”“名”“文”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象”源于古人对宇宙自然、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效法,它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互交融的产物。“象”既保留了自然物象的感性形态,又包含了主体观念之象的超自然、超实体特征,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文化符号。从特征来看,“象”与“气”密切相关而具有直观性,与“道”密切相关而具有形上性,是心物交融的产物而具有主客交融性。从功能来看,“象”是先秦思想家尽意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广泛地运用象喻方式阐释自己的理论主张。“象”之所以成为先秦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与它所包含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象”源于先民的尚象意识,先民的采集渔猎活动、龟卜占筮活动以及图腾符号、象形字等都体现出这一本源性的尚象思维模式。象思维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方式展开,以“立象尽意”为目的,以象征、比类、联想、暗示等方式把握和表述未知的世界。象思维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浑融的一种思维模式,具有形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特征。先秦象思维的广泛运用从潜在层面促进了“象”范畴的发生,“象”范畴的发生、发展与广泛运用又是象思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先秦思想家对“象”范畴的讨论以及象思维的广泛运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以文艺美学为例,这表现在三个层面:从话语层面来看,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衍生出意象、兴象、气象、境象等一系列次生范畴,在唐代形成了成熟的审美意象论,由“象内”“象外”之论进而发展成为艺术意境论;从思维与言说层面来看,先秦时期形成的象思维方式和象喻言说方式,对古典文艺美学的象思维及象喻言说有着重要影响,形成了偏重于直觉感悟与象喻妙譬的理论品格;从文化精神层面来看,先秦“象”范畴与象思维对古代艺术的超越精神、生命精神、诗性精神都有着重要影响。总而言之,“象”具有原始具象、认知中介和本体意义等多重内蕴,它在先秦思想文化演进与知识系谱生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象”与龟卜、占筮相结合,确立了它作为沟通天地人的中介。“象”在春秋战国思想家的阐释中完成了理论层面的超越。老子的“大象”论将“象”提升到哲学层面,确立了其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儒家将“象”与伦理道德相关联,确立了“以象比德”的政教传统。凡此种种体现了原始“尚象”意识到象思维的转化。先秦“象”范畴和象思维对重视形象性、审美性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气”文化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文化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1)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三、延异的民族性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致谢

(2)魏晋人物品藻风气影响下的审美范畴研究 ——以“神”“清”“简”“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汉魏六朝人物品藻的历史源流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 东汉末年清议与“专门之学”
    第二节 曹魏“才性”观点与《人物志》
    第三节 两晋审美性人物品藻与《世说新语》
第二章 人物品藻风气影响下的审美范畴
    第一节 “自是风神秀,宁由肌骨香”——“神”范畴研究
    第二节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清”范畴研究
    第三节 “简易高人致,萧疏旷士风”——“简”范畴研究
    第四节 “却步面空林,远意更杳冥”——“远”范畴研究
第三章 “神”“清”“简”“远”审美范畴对唐宋文艺美学的影响
    第一节 惟观神采,膏润无穷——唐宋时期的“形神”观
    第二节 清风出岫,古雅峭拔——唐宋时期的“清美”观
    第三节 简而有法,尽得风流——唐宋时期的“尚简”观
    第四节 远而不尽,诗有远境——唐宋时期的“远韵”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从范畴到命题——从文艺美学回望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文艺美学以“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实现自身发展
二 从范畴到命题: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中的范式转换
三 进入命题研究的自觉状态
四 命题的双重属性及美学功能

(4)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5)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提出、含义及思想渊源
    第一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含义与提出
        一、从字源学上说“绘事后素”
        二、回归原文:《诗·卫风·硕人》与“绘事后素”的提出
        三、“绘事后素”与“素以为绚兮”的释疑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提出时代、文化背景及思想渊源
        一、“绘事后素”美学思想提出的时代与文化背景
        二、“绘事后素”美学思想提出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 “绘事后素”历代阐释的演进
        一、先秦:“绘事后素”的儒家思想阐发
        二、汉魏:“绘事后素”的经学训诂与释义
        三、唐宋:“绘事后素”的文学审美内涵萌发
        四、明清:“绘事后素”的多样化解读
第二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孔子论艺术之美
    第一节 “绘事后素”与“《诗》可以兴”蕴含的美学思想
        一、“素以为绚”:子夏对《硕人》的兴发感动
        二、“绘事后素”:引譬连类的兴发过程
        三、“礼后乎”:感发志意的礼教呈现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在具体艺术门类的表现及运用
        一、文学
        二、绘画
        三、织艺
    第三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儒家文艺美学的发展
        一、“绘事后素”与“近取诸身以明义”的诗性言说
        二、“绘事后素”与“诗文之道,绘素两者耳”的平淡诗美
        三、“绘事后素”与“文之以礼”的“文”“礼”关系
第三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孔子论人格之美
    第一节 “绘事后素”与“礼后乎”
        一、“绘事后素”与“庄姜有礼有节”
        二、“绘事后素”中的人与礼
    第二节 “以素喻礼”思想下的“情”与“礼”
        一、“绘事后素”中的“素”喻“礼”
        二、“情”“礼”关系下的“以素喻礼”
    第三节 “真”、“善”、“美”统一的儒家理想人格建构
        一、真与本质
        二、善与心性
        三、美在中和
第四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影响、现实意义与启示
    第一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对古典美学的影响
        一、文学艺术:创作与品评
        二、人之思想: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
        三、“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阐释流变与古典美学的发展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一、哲理上坚守对本质的哲学追求
        二、“绚”与“素”关系的审美启示
        三、科技与人文二者融通的中和之美
结语
附录
    一:《论语》中“后”的具体出现与用法一览表
    二:历代学人对“绘事后素”训诂与阐发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6)论刘熙载《艺概》中的意象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刘熙载的生平与着作
    第二节 刘熙载意象观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刘熙载意象观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刘熙载意象观的研究现状
        二、本文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意象的生成
    第一节 兴象相称
        一、兴象相称与意象的生成
        二、兴与意象的连类生发
        三、兴象与寄言
    第二节 物我摩荡
        一、物我摩荡与意象的生成
        二、物我摩荡的方式:观物与观我
        三、物我摩荡的美学旨归:天人合一
    第三节 凭虚构象
        一、按实肖象与凭虚构象
        二、虚构、想象之于意象创构
        三、凭虚构象的美学追求:“厚而清”
第二章 意象的本体结构
    第一节 意本象用
        一、理论渊源:“立象尽意”说与“先天”“后天”说
        二、意本象用的内涵
    第二节 气为中介
        一、气与意象
        二、意与气象相兼
    第三节 道为本体
        一、理论基点:艺以意象为核心
        二、《艺概》中“道”的内涵
        三、以象体道
第三章 意象的超越形态
    第一节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一、意境即意象世界的整体效果
        二、境生于象:空间感的增强
    第二节 意境的无限性
        一、“超诣”之境:对有限性的超越
        二、“无为”之境:意象体道的强化
    第三节 意境之于心灵超越
        一、心灵超越的哲学基础
        二、意境生成与心灵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批评”一词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一、蔚为大观的“诗文评”
        二、近代中国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西方学术体系中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 电视文艺批评的概念及特征
    第一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一、电视文艺批评概念界定
        二、电视文艺批评与电视文艺评论
    第二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学术品格
        一、价值导向与批判内核
        二、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三、理性思辨与理论指引
第三章 古典文论与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一节 “文以载道”观与电视文艺批评
        一、“文以载道”观的发生及流变
        二、“文以载道”观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二节 古典文论范畴与电视文艺批评的会通与差异
        一、“比兴”说与电视文艺批评
        二、“文气”论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三、“妙悟”说与感悟式批评对当代电视文艺批评的启示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
        一、作为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电视文艺批评
        一、人民本位与时代意识
        二、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第五章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一节 研究样本简介
        一、样本构成
        二、文本介绍
    第二节 中西电视批评比较研究
        一、经验批评与理论深化
        二、遗失的文本与镜像
        三、通向何方:社会、时代与人心
结论
附录一 引用文献汇总
附录二 欲女、恶魔与天使: 苏琪·斯塔克豪斯故事中的性别代理意识及欲望阐释 Agnieszka Stasiewicz-Bieńkowska
附录三 美食大逃亡中的性别政治:韩国美食类综艺中的男性气质 李照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8)李长之“文艺科学”建构的价值与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Ⅰ.李长之生活及思想发展历程
    Ⅱ.李长之学术思想研究现状
    Ⅲ.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长之文艺科学建构的意识觉醒
    第一节 “科学与人生观”论争新诠
    第二节 对唯物史观与科学文艺论的反思
    第三节 对德国“精神科学”的主动接受
第二章 李长之文艺科学的体系构建
    第一节 文艺科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文艺科学的研究体系
    第三节 文艺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文艺科学的研究实践:对内容意义的追寻
    第一节 形式主义的“感情”批评
        一、文学作品之“感情的型”
        二、创作主体的“情感”本质
        三、批评家之“感情的批评主义”
    第二节 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体验”核心
        一、“体验”在创作与批评语境中的不同内涵
        二、体验共通性得以实现的两大要素
        三、“体验”的超越性精神
    第三节 文学的浪漫精神与古典理想
        一、古典与浪漫的辩证关系
        二、文艺研究古典理想的三大原则
第四章 李长之文艺科学构建的价值和局限性
    第一节 从个体位到国族本位的精神变迁
    第二节 文艺科学构建失效的原因及理论局限
        一、“精神科学”暗含的文化政治理想
        二、“体验”与文艺科学二重性的矛盾
        三、李长之的人物性格及生活悲剧
    第三节 李长之文艺科学构建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先秦“象”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评析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象”字义的发生与演变
    第一节 殷商和西周早期“象”字含义考论
        一、作为动物名
        三、作为乐舞名
        二、作为氏族名或人名
    第二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名词义考论
        一、“象”之动物义
        二、“象”之神圣义
        三、“象”之视觉义
    第三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动词义考论
        一、“象”之效法义
        二、“象”之相似义
        三、“象”之象征义
第二章 “象”范畴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道家论“象”
        一、《老子》论“象”与“大象”
        二、《庄子》论“象”与“象罔”
        三、《鹖冠子》论“象”与“名物”
    第二节 《易传》论“象”
        一、“象”的多重含义
        二、“观物取象”
        三、“立象以尽意”
        四、“制器尚象”
    第三节 《乐记》论“象”
        一、“气以成象”
        二、“声者,乐之象也”
        三、“乐以象德”
    第四节 其他文献论“象”
        一、《鬼谷子》论“象”
        二、《黄帝内经》论“象”
        三、《管子》《荀子》论“象”
第三章 “象”范畴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象”与“物”“形”
        一、“象”与“物”
        二、“象”与“形”
    第二节 “象”与“名”“文”
        一、“象”与“名”
        二、“象”与“文”
    第三节 “象”的特征
        一、直观性
        二、形上性
        三、主客交融性
    第四节 “象”的功能
        一、“六经”之以象尽意
        二、儒家之以象比德
        三、道家之以象喻道
        四、兵墨法诸家之以象言理
第四章 “象”范畴与象思维
    第一节 先民的尚象意识与象思维
        一、先民实践活动的观象意识
        二、图腾符号的想象与象征
        三、汉字造字的尚象思维
        四、原始思维中的尚象意识
    第二节 象思维的过程与特征
        一、象思维的过程
        二、象思维的特征
    第三节 先秦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一、《周易》的“取象”与“立象”
        二、老庄对“道”的体悟与“象”的营构
        三、《黄帝内经》“以象测藏”的运用与“藏象”论
        四、其他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第五章 先秦“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
    第一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话语形态
        一、“象”从哲学范畴向文艺美学范畴的演变
        二、“象”从“象外”到“境”的发展
    第二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
        一、“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
        二、“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言说方式
        三、象思维和象喻言说的优势与局限
    第三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精神
        一、“象”与文艺美学的超越精神
        二、“象”与文艺美学的生命精神
        三、“象”与文艺美学的诗性精神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先秦文献“象”字语句辑录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气”文化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2]魏晋人物品藻风气影响下的审美范畴研究 ——以“神”“清”“简”“远”为例[D]. 马晓彤.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从范畴到命题——从文艺美学回望中国古代文艺理论[J]. 张晶. 文学遗产, 2021(02)
  • [4]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D]. 何文迎. 暨南大学, 2020(04)
  • [6]论刘熙载《艺概》中的意象观[D]. 周婷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D]. 文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李长之“文艺科学”建构的价值与困境[D]. 李强妮. 西南大学, 2020(01)
  • [9]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先秦“象”范畴研究[D]. 张绍时.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气”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学美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