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原市污水处理利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俊荣[1](2021)在《太原市污水处理厂指示生物对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文中认为随着季节的变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容易出现处理效果不佳的现象,常规的水质指标能在一定程度是起到监控作用,但其有一定的滞后性,问题严重时容易造成活性污泥死亡,因此本研究通过考察活性污泥中的指示生物进行水质的监控预防。本文以太原豪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为例,研究了生物处理单元中指示生物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从10月15日~1月15日,气温从17℃下降到-15℃,导致水温从23℃下降至9℃,同一个月水温变化不大。进水COD随季节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2月2日进水COD浓度达到最大值(428.5 mg/L)。在2020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厌氧池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0.6%~98.2%。进水氨氮浓度相对稳定,为21.9 mg/L~35.2 mg/L,随季节变化呈现缓慢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从10月15日~1月15日,氨氮总体的去除率为98.1%~99.4%。其中,好氧池的氨氮去除率为13.6%~28.3%。进水TN浓度为24.3 mg/L~49.2 mg/L,在1月1日时TN浓度显着降低。与COD和氨氮的总体去除效率相比,TN的去除效率较低,为43.5%~81%。总磷在冬季进口浓度降低明显,在11月2日,TP浓度增加为4.8 mg/L,在1月15日,进口浓度只有0.6 mg/L,但去除率却仍然保持在95%以上。指示生物在冬季气温降低时,活性减弱,移动速度降低,数目减少。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揭示了同一生物反应池的微生物多样性均随季节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缺氧池的生物多样性总是高于厌氧池和好氧池。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所有样品中的优势细菌门,且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在同一时期3个生物池中丰度相似。在属水平上,Terrimonas在厌氧池的相对丰度略高于其他两个生物反应池,且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减少。硝化细菌Nitrospira和反硝化细菌Thauera君随温度降低而相对丰度增加。聚磷菌Acinetobacter在厌氧池丰度最高,同样气温降低,丰度在提高。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分析表明,同一时期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样本间距离较近,不同时期样本间距离较大,说明季节变化对微生物群落构成产生了显着影响。在门水平上,冗余度(RDA)分析揭示了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水温>p H>氨氮>总磷>总氮>COD;在属水平上,同样水温的影响最明显,但氨氮的影响大于p H,总氮影响最小。Terrimonas与COD呈正相关,而Nitrospira与COD负相关;Thauera和Ferruginibacter除与p H正相关外,与其他环境因子均负相关,而Trichococcus与环境因子皆为负相关。
郝文静[2](2021)在《太原城区市政污水处理厂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作为微塑料汇集和排放的重要场所,研究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有助于梳理微塑料的来源,从而在源头控制微塑料的产生;研究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对于微塑料的削减效率,有助于为新建污水厂在保证常规指标达标的基础上,选择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更好的处理工艺;研究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水源和陆源的排放量,有助于对污水处理厂在环境中微塑料的源头作用基础数据的掌握。为研究中国内陆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赋存及去除规律,本研究以太原市汾河以西的晋阳以及汾河以东的北郊(北部)、杨家堡(中部)、汾东(南部)四个市政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采用浮选和消解的预处理方法对污水处理厂采集的样品的中的微塑料进行分离提取,采用体视显微镜目视观察微塑料的形貌特征,并结合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分析微塑料的组成成分。研究微塑料在不同污水来源中的特征差异,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微塑料去除的影响,并且评估最终出水和污泥对自然环境中微塑料的源头作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太原市区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微塑料浓度分别为晋阳11.7 n/L、北郊54.8 n/L、杨家堡10.7 n/L和汾东21.0 n/L;进水中微塑料浓度与人口密度间未发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纤维状是进水微塑料的主要形状;对于薄膜状微塑料,在各厂进水微塑料总量中占比均低于15%;日化生活用品中常见的颗粒状微塑料仅在杨家堡污水厂被发现(占比仅为0.7%)。四个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小于1000μm的中小尺寸微塑料占比均大于55%;透明和黑色是四个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的主要颜色;微塑料的颜色、形状及尺寸等特征参数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浓度的厂间差异可能与包括服务人口、服务区域面积、土地利用程度、居民生活习惯等在内的复杂因素有关。(2)对污水处理厂样品中微塑料组成成分进行整体分析发现,四个污水处理厂中的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纤维素、聚酯和人造丝成分,占比总量均达到55%以上。在其他成分中,位于城西的晋阳污水处理厂检测出的种类较城东三个污水处理厂更为丰富,可能与该厂服务区域最广有关。微塑料的组分与服务区域内居民对于塑料材料的使用及衣物洗涤废水有关。(3)四个三级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总体去除率范围为16.15%~89.04%,平均值为62.94%,与其他研究相比去除率偏低。对各级污水处理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进行比较,厂内各级处理工艺均对微塑料起到了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削减作用主要发生在一级处理和深度处理阶段,一级处理去除率范围为42.35%~50.94%,深度处理为9.95%~68.45%;而受回流污泥中所携带大量微塑料影响,二级处理后个别水厂微塑料去除率会出现负增长现象。作为出厂水质达标保障的深度处理工艺,各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对微塑料均表现出一定的削减能力,但对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去除效率表现不同。其中,其中,杨家堡的混凝沉淀工艺对纤维状去除率最高,达到79.06%,而对非纤维状的去除率呈现负增长-21.33%;晋阳系统2的过滤工艺对非纤维状去除率最高,达到81.62%,同时对纤维状去除率也高达61.56%。(4)对不同构筑对微塑料的去除进行比较,在一级处理中,沉砂池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19.23%~34.27%,沉砂池中微塑料的去除率与尺寸和形状等无明显关系。整体上,初沉池在一级处理中对于去除微塑料的贡献率低于沉砂池。在深度处理中,晋阳系统2的纤维滤池和汾东系统2中的砂滤池,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47.22%和11.91%,纤维滤池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优于砂滤池。高效沉淀池对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去除上,纤维状的去除优于非纤维状。(5)太原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微塑料的浓度分别为3.5~9.8 n/L,与国内其他对污水处理厂的研究相比,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剩余污泥中微塑料浓度范围为10.4~50.4 n/g干重,处于国内的中等偏高水平。在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行且处理后污水全部排放的情况下进行估算,每年仍有约1.74×104亿个微塑料进入自然水体;约有1.41×104亿个微塑料通过外运污泥转移到其他环境介质中。
孙翔[3](2021)在《再生水水质对两种材质的不锈钢供热管网的腐蚀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太原市作为我国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之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再生水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将再生水安全稳定地输送给需水用户就涉及到了配套管网的铺设问题,新建再生水输配管网耗时长且成本高,短时间内再生水的利用将受到制约。太原市的供热管网每年采暖期约为5个月,其余时间均处于闲置状态,配套成熟的供热管网在闲置期可被用来输配再生水,但必须保证输配过程中对供热管网没有任何损害性的影响。太原市现有供热管网大多采用碳钢及不锈钢材质,碳钢长期输配高温的供热介质后易被腐蚀,而不锈钢作为耐腐蚀性更强的管材,更适合承担再生水的输配任务。不锈钢供热管网输配再生水虽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但输配过程中再生水水质对于不锈钢管道的腐蚀影响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选择了再生水中影响腐蚀的五种重要的水质因子(氯离子、硫酸根、碱度、硬度和p H),利用电化学法和重量法两种方法考察了不同浓度水质因子的模拟溶液和再生水原水对304和316L两种不锈钢材质的耐腐蚀性的影响,同时还通过SEM等分析表征手段探究其腐蚀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得到的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电化学法,结果表明:(1)在氯离子浓度25-400 mg/L的范围内,氯离子明显促进了两种不锈钢的腐蚀,若将其浓度从200 mg/L控制到25 mg/L以下时,腐蚀性会被大大削弱;(2)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均会对氯离子的腐蚀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硫酸根离子对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影响存在临界浓度值150 mg/L,低于此临界浓度值时呈促进作用,反之呈抑制作用,而碳酸氢根离子对腐蚀的影响与材质有关,浓度低于150 mg/L时对304不锈钢呈抑制作用,反之呈促进作用,而对316L则一直呈促进作用;(3)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单独存在的钙离子对氯离子的腐蚀几乎没有影响,当等浓度的碳酸氢根离子共存时会形成碳酸钙沉淀,沉淀量会对腐蚀造成影响,其影响同样存在临界浓度值,304不锈钢是150 mg/L,316L是200 mg/L,低于临界浓度值呈抑制作用,反之呈促进作用;(4)两种不锈钢在只含氯离子的弱酸性模拟溶液中的耐腐蚀性明显比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的差,而弱碱性环境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5)再生水原水的腐蚀性没有模拟溶液的腐蚀性强。上述结果的出现是因为高浓度的氯离子能够一定程度地聚集在不锈钢的钝化膜某一脆弱点上,氯离子侵入后引发一系列电化学反应,导致局部腐蚀的蔓延,从而形成点蚀坑,点蚀坑周围形成的凸起是反应物的沉积,但当氯离子的浓度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水中氯离子便无法在某一点达到充分聚集,从而达到缓蚀的效果,其他水质因子通过竞争性抑制或者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相应腐蚀产物等方式影响氯离子的侵蚀过程,从而对不锈钢腐蚀起到一定作用。2、通过重量法,结果表明:(1)两种不锈钢在模拟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在前40天的各时间段内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但存在一定的上升趋势,在50天这一时间段内呈现显着的上升,60天这一时间段内出现一定幅度的缩小,这说明氯离子腐蚀过程随时间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2)不同再生水水质因子对腐蚀的影响规律几乎与电化学法下的一致,但也出现了一定误差范围内的差异,例如重量法下150 mg/L的碳酸氢根离子对304的腐蚀呈抑制作用,而电化学法下呈促进作用;随着碳酸钙沉淀量的上升,重量法下两种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均下降,而电化学法下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先被抑制再被促进,这些结论差异的出现与重量法本身实验误差及实验条件设置密不可分;(3)两种不锈钢在再生水原水中的动态浸泡实验下的腐蚀速率明显大于比模拟溶液中的静态浸泡实验下的腐蚀速率,这是由于动态实验中再生水的冲刷作用,及时清理了不锈钢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使得侵蚀性离子到达不锈钢表面的过程更加容易。3、通过对比同种实验条件下304和316L两种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在电化学法的大多数情况下,316L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比304的正,腐蚀电流密度小,电荷转移电阻大;(2)在重量法的大多数情况下,同时间段内的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低于304的腐蚀速率;(3)在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下,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的点蚀坑的范围明显更小。上述对比均证明了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更强,比304不锈钢更适合作为供热管网管材来输配再生水。
郭琛[4](2021)在《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现象频繁发生,多重水危机问题接踵而至,导致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由于前期以发展煤炭资源为主,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的局面,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极大改善目前的现状,因而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海绵城市内涵为出发点,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从规划建设和项目建设两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相关指标体系,引入DPSIR模型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3层,共33个指标的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述太原市2010—2019年10年间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且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分别对山西省其余10个地市和全国7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进行相应比较,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先对各个系统层进行KMO与Bartleet检验,验证所选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后确定指标权重、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与系数矩阵,算出各个子系统的得分并配合均决策方差法算出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2016年显着提升,综合得分由负值转为正值,在此以后海绵城市建设能力也持续、加速提高,并在2019年达到顶峰。但是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太原市仍需控制人口数量和用水压力,逐步加大对人工海绵体的建设及环境影响与响应的力度,特别是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再生水利用率、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投入比例等关键指标上需要多下功夫;与其他城市比较而言,虽然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与试点城市相比却仍存在较大差距。最后通过深入剖析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和综合评价,找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法规和标准、建设管理不到位、公众响应度不高、资金筹集困难、技术陷入瓶颈,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分别从政策制度、监管责任、智慧海绵、资金渠道和公众参与5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赵一涛[5](2020)在《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高速城市化,城市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人民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其中又以城市水体的黑臭尤为典型和显着。为解决此危害人民健康、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务院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住建部出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后,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以太原市为例,2016至2019年,通过“太原市某某河/渠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太原市南沙河及“八河治理”综合治理工程、太原市七渠渠道治理工程等系列工程对全市27处黑臭水体进行了整治。但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且水体特征、黑臭成因、污染现状、影响因素等各不相同,这种黑臭水体整治的工程措施从长期来看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在以太原市为典型代表的北方干旱城市,若不考虑当地具体情况,治理往往事倍功半。本文主要针对北方干早城市自然河道少人工排洪渠道多、无长年水源、流量随时空变化大、纳污严重、周边发展落后等特点,以具有代表性的太原市27处黑臭水体的整治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际工程的设计案例、现场调查评估整治效果及遗留问题等方法及参与“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专项项目——太原市排水水量水质的动态管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课题组的研究,对以太原市为典型的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历史、危害、治理实践以及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所需的长期管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臭水体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地域范围广、相关部门多、治理技术种类多,单纯依靠工程手段进行短期运动式治理,不足以彻底消除黑臭,只有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建成的水量水质动态管控平台,结合公众参与和法规建设,才能建立现代化的长期治理体系,最终实现黑臭水体的“长制久清”。研究结果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为类似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希望能给广大治理黑臭水体一线的同行一些微薄的经验教训和启发。
翟乐天[6](2020)在《基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老城区的改建和新城区的扩建往往只重视道路交通的建设,而忽略了地下配套管网设施的建设,使得许多城市依旧在使用上个世纪建设的排水系统,而没有将排水设施与周边道路改造工程同步提标升级,甚至在部分老城区雨污水仍采用合流制排水,这就导致降雨时由于雨水集中下泄,管网排水量超出污水厂处理能力,对下游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威胁的同时,合流制管道中的污水会直接溢流排放到周边自然水体,污染周边水体,久而久之形成水体黑臭,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本文旨在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及实地案例分析,从具体工程出发,提出基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技术研究方法,治理黑臭水体,实现雨污分流。本文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大环境下,通过对雨污分流改造实现黑臭水体治理的思路进行分析研究,论证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首先在分析黑臭水体的成因、特点时发现,水体黑臭不仅恶化居住环境,危害身体健康,而且破坏河流生态系统,污染城市地下水资源。其次,对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进行研究,对常见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进行描述,发现了城市雨污分流改造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关系,指出虽然我国城市排水管网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但是水体黑臭问题却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主要原因就是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存在。合流制排水管网在建设初期受投资影响,选取的截流系数偏低,导致合流制系统管径不大,降雨时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着雨水一起通过溢流口排入河道,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最后指出排水管网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解决城市水体黑臭的重要作用,因此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最后,以太原市城南退水渠流域为例,通过对城南退水渠流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第一期的中心医院片区、文瀛公园片区、菜园街片区、新民片区、双塔西街西里泵站截污管、杏花巷、起凤街改造方案进行分析,对排水管道的管材及施工工艺进行比较,从理论和实际出发,提出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对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分流改造技术可以完善城市排水系统,使城市的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从而在根源上解决水体黑臭,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其他兄弟城市采用的城市雨污分流的新技术,即智能分流井和石墨烯光催化技术。最后通过对城南退水渠流域雨污分流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指出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前景,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进行雨污分流工作的朋友们,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张政[7](2020)在《近代山西城市公共卫生研究(1909-1937)》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卫生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其相关事宜也逐渐由传统的民间自发应对转变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事业。近代以来,现代公共卫生行政体系在我国由上而下逐渐建立,这一过程中,作为华北重镇的山西也开启了公共卫生建设,而其省会太原,作为山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共卫生建设成绩较之省内其他地区更为显着。近代山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始于清末,发展于民国时期。在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公共卫生行政从最初的包含于警政到后期逐渐与警政分离,其间虽然多有反复,但卫生行政独立的趋势已然较为明显。在山西近代公共卫生事业中,防疫是其重点。山西省政府在1918年晋北防疫工作中,建立了一套组织相对完备的防疫体系。疫后,山西政府在将中医引入防疫工作中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日常预防接种工作,结合中西医双方的力量推进山西防疫工作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发展出了较为有效的防疫处置措施。环境卫生与饮食卫生和防疫息息相关,因而受到山西政府的重视,在省会太原尤为明显。围绕与太原市环境、饮食卫生相关的各个问题,山西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了改良,同时也推动了居民生活方式和卫生观念的进步。然而由于政府行政能力欠缺,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公众痼习难改等原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效果颇为有限。尽管如此,近代太原公共卫生建设促进了太原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的变革,为之后的公共卫生建设奠定了基础,依旧有其价值。妇婴卫生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山西也得到了发展。山西省政府大力推行了反缠足运动,并通过推广新式接产方式、改造旧式产婆等方法,加强了对妇婴安全的保障。虽然仍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但这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妇女的解放,并开启了太原乃至山西省的妇幼保健事业,体现了山西政府对女性身体卫生的关怀和保障女性权益的努力。总的来说,近代山西省的城市公共卫生建设,在官方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配合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方因素的掣肘,在看似完善的外表下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纰漏。而其在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又多是由于时代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山西的公共卫生发展情况也可以看作那个时代全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缩影。
李颖慧[8](2020)在《主要能源利用过程中VOCs的排放及其稳定碳、氢同位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加,各类能源消耗量日益增长。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s)等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VOCs是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典型污染物,部分VOCs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三致”特性,且是臭氧生成的前体物,使臭氧浓度升高的同时也使PM2.5升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为有效控制VOCs的污染,对其环境行为和特征进行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主要能源利用过程(煤制油、燃煤、溶剂挥发、机动车尾气和汽油挥发)中VOCs的组分及其稳定碳氢同位素的组成特征,选择能源重工业城市太原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VOCs的组分及其稳定碳氢同位素的特征分析,研究环境空气中VOCs的来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能源利用过程中排放的VOCs组分特征(1)煤制油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五个排放工段(污水预处理废气、污水生化处理废气、热电工程、中间罐区油气回收尾气和汽车油气回收装置尾气)所排放的VOCs化合物浓度最高的均为烷烃类化合物,占总VOCs质量百分比为61.66%~87.49%,烯烃次之;除汽车油气回收装置尾气外,其它四类排污口所排放的VOCs中烯烃类化合物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占比最高,占总OFP的比例介于53.77%~77.35%之间,而汽车油气回收装置尾气中OFP占比最高的为烷烃类化合物,占比约63.06%。(2)燃煤源中VOCs主要以烯烃类为主,占总VOCs质量百分比为60.11%。其中1-丁烯占总VOCs比例最高,为41.72%,烷烃和芳香烃占总VOCs的质量百分比接近,分别为17.88%和19.48%;四类VOCs化合物中OFP百分比最高的为烯烃类化合物,占总OFP比例为87.82%;芳香烃次之。(3)溶剂使用源中VOCs主要以芳香烃类为主,其中1,2,4-三甲基苯质量百分比最高,为29.71%;其次为间,对-二甲苯质量百分比为21.85%;质量百分比大于1%的VOCS化合物共计9种化合物,占总VOCs质量的88.91%。2、能源利用过程中典型VOCs的稳定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1)机动车尾气中典型VOC(挥发性芳香烃VOCs)δ13C范围为-27.58%‰~-25.50‰,汽油挥发源中δ13C值为-30.96‰~-28.02‰,机动车δ13C值显着富集13C,其中苯的富集程度最大(5.05‰),此特性可作为判断环境空气中机动车尾气来源的依据;机动车尾气中苯的δD值与汽油中苯的δD值相比贫D,机动车尾气中的苯可能为汽油中大分子热解生成的小分子不饱和烃生成,稳定氢同位素可用于污染物转化过程的研究。(2)燃煤源中挥发性芳香烃VOCs的δ13C范围为-25.14‰~-23.44‰,与机动车尾气源、汽油挥发源、溶剂挥发源相比富集13C;δD范围为-168.30‰~-142.33‰,与其它三类源相比,燃煤烟气中VOCs的δD显着贫D。(3)溶剂挥发源挥发性芳香烃VOCs的δ13C范围为-32.13‰~-27.67‰,与其它三类排放源相比贫13C;δD范围介于-147.00‰~-121.08‰之间。3、环境空气中VOCs的组分特征观测期间,太原市环境空气中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127.46 μg·m-3,烷烃和芳香烃浓度占总VOCs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4.44%和45.71%;夏季VOCs化合物平均质量浓度为49.73 μg·m-3,冬季为205.19μg·m-3,冬季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显着增加;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在夏季7:00-9:00和冬季9:00-10:00时段达到峰值,显示太原市环境空气中VOCs受到机动车排放和光化学反应影响明显。4、环境空气中典型VOCs的稳定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太原市上兰(SL)、桃园(TY)和小店(XD)点位环境空气中挥发性芳香烃VOCs的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值范围依次为-26.2‰~-24.8‰,-26.9‰~-24.8‰和-25.4‰~-23.9‰,XD的δ13C与SL和TY相比富集13C。太原市SL和XD环境空气中挥发性芳香烃VOCs的氢同位素值(δD)范围分别为-13 1.66‰~-115.09 ‰和-131.91‰~-74.85‰。5、太原市环境空气中VOCs主要来源(1)基于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分析,太原市全年环境空气VOCs的污染源主要为五类,分别为燃煤源、机动车源、挥发源、液化/天然气和植物源,各污染源占比为燃煤源28.10%、机动车源27.41%、挥发源22.90%、液化石油/天然气源14.90%和植物源6.69%。(2)基于Isosource模型和排放源、环境空气中挥发性芳香烃VOCs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定量计算污染源对太原市不同区域的挥发性芳香烃VOCs的贡献率,燃煤源对太原市SL、TY、XD点位环境空气中挥发性芳香烃VOCs的贡献率均值依次为62.3%、46.0%、74.1%,机动车尾气贡献率均值依次为22.0%、30.6%、15.3%,汽油挥发源贡献率均值依次为:8.5%、12.6%、5.8%,溶剂使用源贡献率均值依次为7.2%、10.8%、4.8%,燃煤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为太原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芳香烃VOCs的最主要污染源。(3)基于排放源和环境空气中挥发性芳香烃VOCs稳定氢同位素特征,利用质量平衡方程线性拟合的方法对挥发性芳香烃VOCs进行来源解析,燃煤源和机动车尾气源为太原市环境空气挥发性芳香烃VOCs主要污染源。(4)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Isosource模型和质量平衡方程线性拟合三种来源解析方法结果均显示,太原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主要排放源为燃煤源和机动车尾气源。因此,减少煤炭的使用,控制机动车排放,是减少太原市环境空气中的VOCs污染的重要途径。
李渊[9](2020)在《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省处于半干旱地区,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汾河流域的饮用水源,包括引水工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此外,山西是一个典型的饮水型氟中毒和砷中毒地区。近年来,山西省人口迅速膨胀引起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不断恶化,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潜在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基于汾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分析多种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生态风险和对居民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1、山西省改善水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7–1 mg/L,但在未处理的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为1.8–6.2 mg/L。山西省分别有10%、1.3%和0.06%的儿童存在患龋齿、氟斑牙和氟骨症的风险。对于一些儿童存在高氟风险的特定地区,应给予更多的健康关注,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2、太原市不同地区地下水中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1–5.7 mg/L。50%的饮用水样品显示氟化物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小日摄入量(0.5 mg/L),37.53%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5–1.0 mg/L,12.37%的氟化物浓度高于1.0 mg/L。由于郊区(煤矿和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所在地)水资源利用率高于城市,郊区需要更多的地下水保护政策。3、2010–2017年,人为因素引起土地利用变化,F和As增加趋势显着。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地下水中氟化物和砷的浓度在各个时期都有所上升。太原市大部分地区健康风险较低,太原市南部地区健康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砷浓度波动比氟化物浓度波动大。4、2009–2018年,高浓度地下水污染物主要分布在植被指数(NDVI)较低的地区。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地下水中高浓度污染物出现的频率较低。5、引黄工程水化学指标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中游河段水质较差,有80%的年平均值接近污染边缘,下游河段总磷和总氮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富营养化等问题,需要重视铜和锌对水生生物的潜在破坏作用。
张国华[10](2020)在《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文中指出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生活的主体内容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当然,基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域的差异,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民国时期,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是山西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然条件、历史承袭和区域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形成。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经历了市政公所成立、设置城区管理到正式独立建市几个阶段。太原的政治功能增强、城市外延拓展、市政设施逐步健全,城外周边范围也被纳入到城市分区统一管辖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典型模式和城市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伴随着近代山西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省会太原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效;是区域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领先性特征。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伴随着西方城市学和市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渐进的时代进步,成为推动太原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管理中开启了前置规划、统筹布局的治理模式,体现了时代前行。太原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将城市有效范围大量延展,通过吸引从业人口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铁路的奔腾之力,进一步加速了太原城市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太原市的工业建设、商业发展、功能布局、人口结构和城市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为研究对象正是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的最好诠释,可以有效解读政策、体制等政治因素,工业、交通等科技因素,人口、商业等综合因素对民国时期太原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其渐进发展正是政治、经济、科技与城市本身交互作用的最好注解。本文选取民国太原为中心,试图揭示在区域近代化、山西城市化和太原现代化的过程中,太原市政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现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确立,建立起了体现内陆城市区域特色的管理机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是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概况,简要回顾太原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地位及演进过程,同时对太原市进行概念界定,阐释太原市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功能定位。为合理实现城市功能区划与布局,作为行使城市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城市发展布局中自然因素也发挥着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在政府宏观主导下、城市自发演进中综合作用形成的客观结果。二是考察城市人口的发展变迁,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涉及人口迁徙、人口数量、城区分布、变动趋势及结构特点等内容。三是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民用照明用电的起源发展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主要以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解读供电照明事业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的情况,理清民国时期太原电力照明事业的延续脉络,折射太原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山西区域社会现代化概况。四是分析太原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道路维护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太原市城市道路的整体设计、建设标准、具体实施及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太原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具体水平。五是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太原市城区街道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废水排放管网的规划、公共卫生场所的管理以及体现时代进步和科学理念的防疫卫生管理,通过施加防疫、卫生教育、注重防控等有效手段,确保民众身体健康,体现了医学和防疫学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有效引入。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发展及管理为研究选题,以功能区划、人口变迁、道路交通、城市照明、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缘起、逐步演化及宏观管理为研究内容。依托城市管理学的观点,将城市管理理论引入到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中进行考察。在城市管理学的统一视角下,对各个具体方面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反映出当时太原市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地方政府执政施政的决断水平和行政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投入力度及支持情况,致力于民生保障的客观实效,归纳出当时山西城市化、区域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为当代城市社会治理和宏观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二、太原市污水处理利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原市污水处理利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太原市污水处理厂指示生物对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概况 |
1.1.1 生物处理工艺 |
1.1.2 太原市豪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简介 |
1.2 温度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影响 |
1.2.1 温度对除氮的影响 |
1.2.2 温度对除磷的影响 |
1.3 指示生物与水质指标关系研究进展 |
1.3.1 指示生物 |
1.3.2 指示生物与水质之间的关系 |
1.4 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 |
1.4.1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 |
1.4.2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影响因素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1 实验分析 |
2.3.2 微生物组成分析 |
第三章 常规水质指标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
3.1 采样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温度及其p H的变化 |
3.3.2 COD变化规律 |
3.3.3 氨氮变化规律 |
3.3.4 总氮变化规律 |
3.3.5 总磷变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指示生物随季节的变化 |
4.1 采样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指示生物的分析 |
4.3.2 活性污泥中Alpha多样性分析 |
4.3.3 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指示生物和细菌与水质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5.1 采样 |
5.2 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活性污泥中Beta多样性分析 |
5.3.2 微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太原城区市政污水处理厂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污水厂微塑料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污水厂微塑料研究进展 |
1.3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提取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1 采样方法 |
1.3.2 微塑料提取方法 |
1.3.3 微塑料分析检测方法 |
1.4 存在的不足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1.5.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仪器与材料 |
2.2 污水处理厂概况及采样点设置 |
2.2.1 晋阳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2.2 北郊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2.3 杨家堡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2.4 汾东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采样方法 |
2.3.2 实验室预处理 |
2.3.3 分析鉴定方法 |
2.3.4 统计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不同区域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差异 |
3.1 微塑料的浓度特征及差异 |
3.2 微塑料的形状-尺寸分布特征及差异 |
3.3 微塑料的颜色分布特征及差异 |
3.4 微塑料的组成成分特征及差异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处理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分析 |
4.1 污水处理厂整体对微塑料的去除 |
4.1.1 不同污水处理厂对微塑料的去除率 |
4.1.2 不同污水处理厂对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去除 |
4.1.3 不同污水处理厂对不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2 一级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 |
4.2.1 一级处理去除率及总体去除贡献率 |
4.2.2 一级处理对不同形状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2.3 不同构筑物去除效果分析 |
4.3 二级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 |
4.3.1 二级处理去除率及总体去除贡献率 |
4.3.2 二级处理对不同形状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3.3 回流污泥中微塑料的滞留 |
4.4 深度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 |
4.4.1 深度处理去除率及总体去除贡献率 |
4.4.2 深度处理对不同形状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4.3 不同构筑物去除效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排放归趋 |
5.1 污水处理厂最终出水中的微塑料 |
5.2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的微塑料 |
5.2.1 微塑料在剩余污泥中的滞留 |
5.2.2 污泥浓缩脱水设备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再生水水质对两种材质的不锈钢供热管网的腐蚀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太原市水资源概况 |
1.1.2 再生水回用概况 |
1.1.3 再生水输配管网概况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再生水输配管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
1.2.2 闲置期供热管网用于再生水输配的可行性分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关于管网腐蚀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关于管网腐蚀的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 |
1.4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5 本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用水 |
2.2.1 再生水原水及水质分析 |
2.2.2 模拟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电化学法概述 |
2.3.2 重量法概述 |
2.4 实验过程 |
2.4.1 电化学法的操作步骤 |
2.4.2 重量法的操作步骤 |
第3章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考察再生水水质因子对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氯离子对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
3.2.2 氯离子存在下,其他水质因子对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
3.2.3 再生水原水下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考察再生水水质因子对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氯离子对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
4.2.2 氯离子存在条件下,其他水质因子对 304 和 316L 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
4.2.3 再生水原水下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用重量法考察再生水水质因子对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氯离子浓度对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
5.2.2 氯离子存在条件下,其他水质因子对 304 和 316L 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
5.2.3 再生水原水下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和机理探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实验结论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绵城市 |
2.1.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2 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3.2.1 规划建设 |
3.2.2 项目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构建 |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选取 |
4.3 建立评价模型 |
4.3.1 三级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
4.3.2 二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3.3 一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1 驱动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2 压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3 状态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4 影响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5 响应系统标准化数值 |
5.3 主成分提取及系数计算 |
5.3.1 驱动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2 压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3 状态系统分析评价 |
5.3.4 影响系统分析评价 |
5.3.5 响应系统分析评价 |
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5 太原市与山西省10 个地市级城市对比分析 |
5.6 太原市与我国7 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
6.1 缺乏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法规和标准 |
6.2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不到位 |
6.3 海绵城市建设中公众响应度不高 |
6.4 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
6.5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陷入瓶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制度 |
7.1.1 优化水资源结构,控制地下水开采 |
7.1.2 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
7.2 重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管责任 |
7.2.1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
7.2.2 多部门齐“发力”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
7.3 打造新型“智慧海绵”城市 |
7.3.1 吸纳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人才 |
7.3.2 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 |
7.4 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 |
7.4.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税收投入 |
7.4.2 拓展海绵城市建设其他融资方式 |
7.5 提高群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 |
7.5.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 |
7.5.2 丰富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5)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黑臭水体的研究现状 |
1.2.1 黑臭水体治理基本路线及原则 |
1.2.2 国内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4 黑臭水体治理现状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特点 |
2.1 北方干旱城市市内水体的特点 |
2.1.1 本文对北方干旱城市的定义及其特点 |
2.1.2 北方干旱城市市内水体的特点 |
2.2 城市黑臭水体的现象与危害 |
2.2.1 城市水体的黑臭现象 |
2.2.2 黑臭水体的现状危害 |
2.2.3 黑臭水体的水质分级标准 |
2.3 黑臭水体的历史与北方干旱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 |
2.3.1 国外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 |
2.3.2 国内其他地区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 |
2.3.3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及其历史遗留问题 |
2.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特点 |
2.4.1 水体黑臭的理论机理 |
2.4.2 水体黑臭的污染来源 |
2.4.3 水体黑臭的环境条件原因 |
2.4.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特点 |
2.5 黑臭水体的评价方法 |
2.5.1 单项限值法 |
2.5.2 黑臭指数法 |
2.5.3 模型计算法 |
2.5.4 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 |
3.1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
3.1.1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
3.1.2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理念及特点 |
3.2 控源截污技术 |
3.2.1 控源截污技术发展现状 |
3.2.2 控源截污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3.3 内源治理技术 |
3.3.1 内源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
3.3.2 内源治理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3.4 生态修复技术 |
3.4.1 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现状 |
3.4.2 生态修复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3.5 其他治理技术 |
3.5.1 其他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
3.5.2 其他治理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第4章 实例分析——以太原市为例 |
4.1 太原市黑臭水体改造的背景情况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现状 |
4.1.3 经济现状 |
4.2 太原市水体概况及其黑臭现状 |
4.2.1 汾河太原段概况 |
4.2.2 太原市市区其他河渠概况 |
4.2.3 太原市水体的黑臭现状 |
4.3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概况 |
4.3.1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总体思路 |
4.3.2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设计方案 |
4.3.3 太原市七渠(河)渠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
4.3.4 治理后水体运行效果评价 |
4.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设计特点 |
4.5 治理工程实践中的问题探讨 |
4.5.1 修正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判别标准的问题 |
4.5.2 是否应区别对待自然河道与人工渠道的问题 |
4.5.3 黑臭水体不能教条绿化的问题 |
第5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长期管控的思考 |
5.1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的动态管控探索 |
5.2.1 长效保持阶段的现代化管控措施 |
5.2.2 排水水量和水质的动态管控技术 |
5.3 加强黑臭水体治理的公众参与 |
5.3.1 黑臭水体政府一元治理的现状 |
5.3.2 黑臭水体公众参与治理的困难 |
5.3.3 黑臭水体公众参与治理的实施建议 |
5.4 完善黑臭水体配套法律法规 |
5.4.1 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
5.4.2 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可行性 |
5.4.3 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黑臭水体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黑臭水体与雨污分流改造技术的关系 |
2.1 城市黑臭水体的特点与危害 |
2.1.1 黑臭水体的特点 |
2.1.2 黑臭水体的危害 |
2.2 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技术 |
2.2.1 黑臭水体的成因 |
2.2.2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
2.3 常见的雨污分流改造技术 |
2.3.1 新建雨污水管网体系 |
2.3.2 临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
2.4 常见城市雨污分流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
第3章 实例分析——以太原市城南退水渠流域为例 |
3.1 太原市排水管网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
3.1.1 太原市排水管网的发展历程 |
3.1.2 太原市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 |
3.2 太原市现状排水系统介绍 |
3.2.1 雨水管网系统 |
3.2.2 污水管网系统 |
3.3 太原市城南退水渠流域现状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3.4 太原市城南退水渠流域雨污分流设计方案 |
3.4.1 中心医院片区 |
3.4.2 文瀛公园片区 |
3.4.3 菜园街片区 |
3.4.4 新民片区 |
3.4.5 双塔西街西里泵站截污管 |
3.4.6 杏花巷 |
3.4.7 起凤街 |
3.5 管材选择 |
3.5.1 管材要求 |
3.5.2 管材类型对比 |
3.6 管道施工方法的选择 |
3.7 雨污分流改造的新技术 |
3.7.1 智能分流井 |
3.7.2 石墨烯光催化技术 |
3.8 太原市城南退水渠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一期)实施后的成效 |
第4章 城市雨污分流改造过程中的难点解析及效益分析 |
4.1 太原市雨污分流的特点 |
4.2 城市雨污分流改造过程中的难点解析 |
4.2.1 城中村遇到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
4.2.2 老旧小区遇到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
4.2.3 地下管线混乱且产权不清晰 |
4.2.4 施工协调难度大 |
4.3 城市雨污分流改造的效益分析 |
4.3.1 雨污分流带来的社会效益 |
4.3.2 雨污分流带来的经济效益 |
4.3.3 雨污分流带来的环境效益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7)近代山西城市公共卫生研究(190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近代公共卫生研究 |
(二)城市公共卫生研究 |
(三)近代疫病问题研究 |
(四)山西公共卫生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内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山西公共卫生体制的建立 |
一、时代背景与卫生体制的建立 |
二、山西的卫生行政与警政 |
小结 |
第二章 卫生与防疫 |
一、晋北鼠疫与山西防疫体制的建立 |
(一)省防疫总局的设置 |
(二)预防工作的施行 |
(三)临时救治机构的设立 |
二、中医与防疫 |
(一)近代中医在山西的发展 |
(二)中医与山西的防疫工作 |
(三)中医与山西的防疫宣传 |
三、日常防疫工作 |
(一)常规接种 |
(二)防疫宣传与预防接种 |
小结 |
第三章 卫生与城市生活 |
一、街道的清理 |
(一)街道卫生状况 |
(二)政府对清道问题的介入 |
(三)污水问题的处理 |
(四)实施效果 |
二、公共厕所的改良 |
(一)政府对粪厕问题的管理 |
(二)政府管理成效 |
三、饮水卫生的改进 |
(一)近代太原饮水状况 |
(二)饮水问题的改善 |
四、食品卫生的监管 |
(一)太原饮食卫生状况 |
(二)卫生部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 |
(三)成效和局限 |
五、居民旧习的规范 |
(一)停柩问题 |
(二)弃死婴问题 |
(三)吸烟问题 |
(四)养犬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卫生与城市空间 |
一、娱乐场所的改良 |
(一)旧式娱乐场所的改良 |
(二)新式娱乐场所的出现 |
(三)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
二、服务行业的整顿 |
(一)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 |
(二)成果与评价 |
三、医疗空间的变化 |
(一)医院的发展 |
(二)医疗监管的进步 |
小结 |
第五章 卫生与女性身体 |
一、卫生对女性身体的解放 |
(一)清末民初妇女身体的解放 |
(二)民国中期妇女身体的解放 |
二、卫生对女性身体的保护 |
(一)对产婆行业的规范 |
(二)新式接生方法的推行 |
(三)旧式产婆的改造 |
小结 |
结语 |
一、卫生行政的办理内容 |
二、公共卫生建设的不足及原因 |
三、山西城市公共卫生建设的总体评价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主要能源利用过程中VOCs的排放及其稳定碳、氢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能源利用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及环境影响 |
1.1.1 能源概述及消费现状 |
1.1.2 能源利用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 |
1.1.3 能源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
1.2 能源利用过程中VOCs及其碳氢同位素的组成特征 |
1.2.1 能源利用过程中VOCs的组成特征 |
1.2.2 能源利用过程中VOCs的碳氢同位素特征 |
1.3 环境空气中VOCs及其碳氢同位素的特征及来源 |
1.3.1 环境空气中VOCs的组成特征 |
1.3.2 环境空气中VOCs的碳氢同位素特征 |
1.3.3 环境空气中VOCs及碳氢同位素来源研究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
2.1 VOCs样品采集 |
2.1.1 污染源样品采集 |
2.1.2 环境空气样品采集 |
2.2 VOCs样品测试 |
2.2.1 浓度组分测试 |
2.2.2 碳氢同位素测试 |
2.2.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3章 主要能源利用过程VOCS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 |
3.1 煤制油排放的VOCs的组分特征 |
3.1.1 VOCs的组分特征 |
3.1.2 臭氧生成潜势 |
3.2 燃煤源排放的VOCs组分特征 |
3.2.1 VOCs的组分特征 |
3.2.2 臭氧生成潜势评价 |
3.3 溶剂使用源排放的VOCs的组分特征 |
3.3.1 VOCs的组分特征 |
3.3.2 臭氧生成潜势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VOCs主要排放源稳定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 机动车尾气源与汽油挥发源的VOCs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1 机动车尾气源与汽油挥发源排放的VOCs碳同位素特征 |
4.1.2 机动车尾气源与汽油挥发源的VOCs氢同位素特征 |
4.2 燃煤源排放的VOCs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
4.2.1 燃煤源排放的VOCs碳同位素特征 |
4.2.2 燃煤源排放的VOCs氢同位素特征 |
4.3 溶剂使用源排放的VOCs同位素组成特征 |
4.4 VOCs主要排放源稳定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
4.5 小结 |
第5章 环境空气中VOCS及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
5.1 环境空气中VOCs的浓度特征 |
5.1.1 环境空气中VOCs组分特征 |
5.1.2 环境空气中VOCs日变化特征 |
5.1.3 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
5.2 环境空气中VOCs的同位素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环境空气中VOCs的来源研究 |
6.1 环境空气中VOCs的来源解析 |
6.1.1 特征比值分析 |
6.1.2 PMF源解析 |
6.2 基于同位素组成的典型VOCs来源解析 |
6.2.1 基于Isosource模型来源解析 |
6.2.2 质量平衡方程线性拟合来源解析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研究现状 |
1.1.1 氟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
1.1.2 氟化物对人体的影响 |
1.1.3 中国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
1.1.4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去除 |
1.2 饮用水中砷的研究现状 |
1.2.1 砷的来源和危害 |
1.2.2 砷对人体的影响 |
1.2.3 中国高砷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
1.2.4 饮用水中砷的去除 |
1.3 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3.1 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 |
1.3.2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
1.3.3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1.4 生态风险评价 |
1.4.1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1.4.2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1.5 健康风险评价 |
1.5.1 健康风险评价 |
1.5.2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1.6 人类活动对饮用水中化学指标的影响 |
1.6.1 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6.2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6.3 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3 样品分析 |
2.1.4 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 |
2.2.2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
2.2.3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时间分布格局 |
2.2.4 儿童患病风险分析 |
2.2.5 饮水氟摄入对儿童的健康风险分析 |
2.3 讨论 |
2.3.1 氟化物的时空动态分析 |
2.3.2 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分析 |
2.3.3 各地氟化物浓度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乡饮用水源中氟化物的分布差异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样品分析 |
3.1.4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地下水氟浓度的描述性统计 |
3.2.2 地下水氟化物的时间动态 |
3.2.3 地下水氟化物的空间动态 |
3.2.4 健康风险评价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地下水中氟和砷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4.1.3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2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地下水中氟和砷的浓度 |
4.2.3 健康风险评价 |
4.2.4 氟砷暴露的健康风险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植被覆盖变化与饮用中氟和砷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5.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5.1.3 数据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和NDVI关系 |
5.2.2 地下水中砷浓度和NDVI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引黄工程其他水质指标的时空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1.3 样品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实验结果 |
6.2.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 |
6.2.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 |
6.2.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 |
6.2.4 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
6.2.5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 |
6.3 讨论 |
6.3.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的探讨 |
6.3.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的探讨 |
6.3.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的探讨 |
6.3.4 引黄工程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风险的探讨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 |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太原市历史沿革与变迁 |
第一节 太原市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 |
一、自然条件 |
二、历史沿革 |
三、承袭发展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太原市行政区划(1912—1937) |
一、早期变革——行政区划调整 |
二、专业建制——市政公所成立 |
三、分区管理——划分五区模式 |
第三节 太原城市功能规划变迁 |
一、宋明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
二、清朝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
三、民国时期城区功能变迁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人口变动与管理 |
第一节 民国之前山西人口发展概述 |
一、城市人口概念界定 |
二、元代以前人口变迁 |
三、明清时期人口变化 |
第二节 近代人口管理起步(1912—1932) |
一、民初人口统计 |
二、民初山西人口 |
三、民初太原人口 |
第三节 省会人口管理(1933—1937) |
一、分类管理 |
二、制度建设 |
三、统计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民用照明建设管理 |
第一节 近代太原照明用电起源 |
一、清末山西政治环境 |
二、近代太原照明肇始 |
三、民初电力事业概述 |
第二节 新记公司创立 |
一、创立运营 |
二、组织管理 |
三、初具规模 |
第三节 新记公司发展 |
一、国内成长环境 |
二、调整巩固提高 |
三、稳步投资建设 |
第四节 太原电力事业(1934—1937) |
一、国民政府政策扶持 |
二、新记公司接续发展 |
三、太原电力事业概况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
第一节 清末城市管理初步开启 |
一、道路交通概念界定 |
二、清末城市道路管理 |
第二节 民初道路交通管理 |
一、省会恢复及建章立制 |
二、交通管理及设施维护 |
三、道路养护及系统管理 |
四、严格执法及违警处置 |
第三节 太原城市街道管理(1931—1937) |
一、系统规划 |
二、统筹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 |
第一节 近代太原市公共卫生管理 |
一、清末卫生管理启动 |
二、民初卫生管理举措 |
第二节 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事业 |
一、自来水事业 |
二、下水道计划 |
三、尘芥物清理 |
四、重点行业管理 |
五、卫生防疫体系 |
第三节 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1931—1937) |
一、完善制度建设 |
二、加强环卫清理 |
三、宰杀牲畜管理 |
四、公厕粪场管理 |
五、夏令卫生扫除 |
六、城市用水管理 |
七、防疫卫生管理 |
小结 |
结语 |
参考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太原市污水处理利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太原市污水处理厂指示生物对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D]. 程俊荣. 山西大学, 2021(12)
- [2]太原城区市政污水处理厂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D]. 郝文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再生水水质对两种材质的不锈钢供热管网的腐蚀影响研究[D]. 孙翔.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D]. 郭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D]. 赵一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6]基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技术研究[D]. 翟乐天.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7]近代山西城市公共卫生研究(1909-1937)[D]. 张政.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主要能源利用过程中VOCs的排放及其稳定碳、氢同位素研究[D]. 李颖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9]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D]. 李渊. 山西大学, 2020(12)
- [10]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D]. 张国华. 山西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