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速电力变压器现场加固改造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陈三伟[1](2021)在《基于PLC和变频控制技术的500kV变压器冷却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变压器冷却系统作为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部件,越来越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由于早期投运的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都为传统继电器控制模式,其智能化程度低、能耗高、噪音大。本文针对500kV溯河站1#主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老旧和故障频发的实际问题,提出一款基于PLC和变频控制技术的500kV变压器冷却系统,依据负荷、温度等参数,智能设置风机运行状态,显着降低冷却系统故障率、能耗和噪声。具体工作如下:①按照变压器内部热量的散出方式,分析了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情况下变压器内部热量的散出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变压器内部绕组、铁心和变压器油的温升计算方法,为后续系统设置时提供相应理论基础。②设计了冷却系统主电气回路的硬件部分,并按照系统控制原理框图对硬件部分进行连接。重点是选用西门子系列的信号采集控制模块设计了PLC控制的主电气回路,通过调整频率获得不同的电机转速,最终实现了PLC+变频控制模式。另外,在保留工频控制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冷却系统双模控制系统(PLC+变频控制模式和工频控制模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的转换电气连接回路。③采用PLC编程软件完成冷却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为了便于现场工作人员日常操作,软件界面设置时将PLC+变频控制模式命名为“自动模式”,将工频控制模式命名为“手动模式”。设计了双模控制系统的软件转换程序,当PLC电源故障或全部冷却器故障等情况下,系统由自动模式转为手动模式。按照冷却系统正常和冷却器故障时两种典型情况下的系统运行原则,设计完成了自动模式的运行程序,完成总体系统控制程序与上位机各界面的设计。④现场采集了12个月的电能节约量,并与以往常规模式下的耗电量做对比,验证了本系统节能效果较为显着。在不同运行状态和位置下的监测噪声数据,证明本系统具有较传统工频模式下更显着的降噪效果。
芦斌[2](2021)在《聊城辖域内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变电站内的设备状态检修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实际运维工作中的难点所在。聊城域内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且变电站及站内设备数量在近几年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使得聊城域内变电状态检修工作面临更严峻、更大的挑战。因此,本文针对聊城辖域内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的实际工作开展应用研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首先,基于状态检修的基本原则和国内外的发展历程,阐述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的基础理论,分析站内设备实施状态检修的实际目的。并进一步结合近年来聊城域内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当前聊城域内变电站设备的常见故障、处理手段和检修策略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形势下故障发生原因、变电状态检修的发展瓶颈,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技术层面的改进措施与方法。(2)其次,以作为站内核心设备的电力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对变压器油中的溶解气体进行色谱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边界判断的三比值分析方法。当前,针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进行色谱分析(DGA)是实现变压器在线监测的主要途径,色谱分析的原理是根据所得的气体组成和气体含量,确定变压器内部是否存在异常状况,通过对各气体组分关系的梳理,确定内部故障及溶解气体类型间的对应关系。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三比值法是气体分析中现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是编码太过绝对化以及故障编码不完善等问题却导致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比较强的局限性。所以,本文对以模糊边界判断为基础的改进三比值法进行构建,通过三比值法编码的隶属函数构造,针对其编码展开模糊处理,紧接着获取到以模糊为基础的三比值法故障诊断方法。最后以域内某500千伏主变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3)最后,对站内SF6高压断路器试验项目及相应的运行参数进行全面而充分的分析,以此为基础,结合聊城实际设备状况,构建出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为基础的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价模型。环境、绝缘、机械及电气等各项因素都会对该高压断路器的实际运行情况造成影响,分别针对这些参数展开分析研究,明确三者间的关联关系与耦合特点。据此,建立了 SF6高压断路器的状态评价因素体系,并应用模糊数学升半梯形分布公式建立隶属度模型。在隶属度确定上,整合运行环境、维修记录等定性指标,采用专家调研法确定隶属度。针对聊城域内实际设备特点,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并应用设备评级方法来判断,判定备处于何种状态,为实际状态检修提供决策支持。
范家龙[3](2021)在《一体化智能配电变压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设计了一种集真空断路器与变压器本体于一体的智能配电变压器,来代替现有的油田与炼油厂的配电变压器,以确保油田电网与炼油厂供电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变压器的绝缘、结构、温度等因素都决定着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因此本文基于真空断路器与变压器本体的一体化结构,对变压器进行电场与温度场的计算分析,从而获得合理的绝缘与散热的结构设计;同时设计了一套变压器的智能监测系统,对变压器实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以预防故障的发生;并对制作的变压器样机进行试验测试。首先对一体化配电变压器内部的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变压器油和绝缘纸的组合绝缘,通过改变绝缘纸的厚度,在满足变压器长期安全运行的条件下,优化变压器内的电场分布。根据绕组与灭弧室之间电场的相互影响关系,确定了变压器内部的结构分布。其次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Maxwell模块计算了变压器的运行损耗,然后导入Thermal Transient模块,对变压器进行温度场仿真,采用自然油流循环散热的方式,在散热片加速散热的基础上,计算变压器的稳态温升,保障变压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接着设计了一套变压器的智能监测系统,以AVR单片机ATmega16芯片为核心处理芯片,针对变压器的电压、电流、温度和开关位置等参量进行采集,有效监测变压器的运行状态,避免故障的发生。最后对制作的一体化配电变压器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包括绝缘电阻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测量、电压比测量、工频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和变压器性能试验等试验项目,测试结果证明,该变压器各项指标皆符合挂网运行的各项要求,并已经在现场稳定运行。
李黄曼[4](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文中指出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需要对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时发现潜伏故障。目前,实现变压器状态监测首要方法是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法(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针对基于DGA的变压器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优化深度信念网络(Deep Brief Network,DB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利用ISSA对DBN的网络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深度挖掘出DGA故障数据的特征信息和故障类型之间的联系。结合SVM能够有效解决小样本分类问题的优点,建立了融合DBN与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DGA特征比值和深度信念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利用邻域粗糙集对变压器故障特征气体的比值进行了决策约简,并经过降维处理去除特征输入之间存在的冗余信息以免其影响DBN的故障特征提取效果。通过与目前变压器故障诊断常用的智能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BN诊断模型对变压器的故障状态预测精度更高。(2)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对DBN模型的性能进行了优化。引入了动态反向学习策略和高斯变异提高了 SSA的全局寻优能力和泛化能力。据此,构建了基于ISSA和DBN的故障诊断模型。采用ISSA优化DBN中RBM的层间神经元连接权值和神经元偏置,进而提高DBN对输入数据本质特征的提取能力。再用ISSA-DBN模型对变压器故障状态进行预测分类,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可达94.44%。(3)提出了 DBN与SVM相结合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结合SVM对于小样本优异的分类能力,建立了基于ISSA的DBN-SVM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通过ISSA-DBN对训练样本深度提取故障的本质特征后输入ISSA-SVM中进行分类训练。通过对变压器实际运行状态的诊断结果可得,该模型的故障诊断精度高于ISSA-DBN和ISSA-SVM,变压器运行状态的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5.56%。(4)用变压器故障的具体案例来验证该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及实用性,结果表明,经过ISSA优化的DBN-SVM诊断模型通过提取变压器DGA数据中的故障本质特征可以精确的诊断出变压器运行中存在的隐藏故障。经过ISSA优化DBN-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可以利用在线检测的油色谱数据及时精确的诊断出变压器运行中存在的潜伏性故障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检修策略。进而实时监测变压器的运行状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庞日成[5](2021)在《110kV达旗开发区变电站改造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电网深刻地影响着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作为电网的核心部分,变电站是发电厂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桥梁,主要作用是汇聚和分配电能,是电力系统中的电能集散站,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与经济运行。110kV达旗开发区变电站坐落于达拉特旗开发区,是一座区域型变电站,承担着向开发区工厂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供电的重要任务。其2号主变压器低压侧及配套设备按20kV电压等级设置,目前20kV供电线路与其他线路不能互联,已成供电孤岛,导致供电可靠性低,同时还存在变压器风冷系统老化严重、损耗高、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为了提高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本文对该变电站进行改造设计,将变压器低压侧由20kV改为10kV,对变压器风冷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主变压器冷却方式由强迫油循环风冷改造为自然风冷,通过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实现低压侧设备的选型设计。同时为提高10kV母线抵御弧光短路危害能力,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对低压侧母线加装母线弧光保护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按照本文设计,110kV达旗开发区变电站改造工程已于2019年9月顺利完工,有效地提升了开发区变电站的供电能力,解决了开发区变电站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为达拉特旗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自投运以来,所有设备均运行安全稳定,供电质量合格,功率因数满足要求。
谢鹏[6](2020)在《基于数据和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在电网中的广泛使用,使其安全可靠性成为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健康管理一直倍受关注。由于变压器生产厂家、工艺、电压等级、容量等的多样化,以及运行环境的复杂化,变压器健康管理一直占据电网企业大量的资源。在智能电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智慧变电站的建设,使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成为了可能,从而为变压器健康管理奠定了物理基础。本文立足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预测性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的应用场景,开展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关键理论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开发变压器PHM平台,以有效提高电网企业对变压器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单一变压器属性难以有效、准确地实现变压器状态评估的问题,对变压器的多属性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各属性分配适当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变压器多属性状态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输入参数个数较少、模糊规则简单、评估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本文提出的方法克服了以往模糊逻辑模型和传统变压器健康评估方法的不足。变压器现场数据的检测结果检验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2)针对计算变压器热点温度的经验公式中对散热电阻的分析和取值较为简单,不能充分反映负载、环境等因素对温度的影响,致使计算结果误差相对较大的问题,研究不同负载电流下、不同冷却方式、不同内部温度下变压器内部传热方式与机理,提出考虑多因素条件下散热电阻的计算方法,进而构建综合考虑不同运行工况下变压器的改进热路模型,给出了基于改进模型的顶油和热点温度求解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准确性评估。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改进模型计算得到的变压器顶油和热点温度与其实际值之差不超过2.2K,也即提出的散热电阻计算方法能有效提高热路模型的精确度。(3)分析了三种常见的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了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及其易陷于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提出一种交叉和变异概率、个体繁殖数量能够依适度值自适应调整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显着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有效解决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缓慢且精确度较差的问题,通过与已有的三种典型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速度和准确度。(4)利用提出的考虑不同工况下的变压器热路模型,建立了基于热点温度分析的变压器绝缘寿命评估模型;设计了一种热因素条件下油纸绝缘老化试验,提取基于脉冲相位分布模式的四个统计图谱共27个特征量,并通过因子分析法获取10个主成分因子,从而建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油纸寿命评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诊断效果较好;分析了Weibull分布与电气设备寿命统计学规律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电力变压器寿命预测模型,利用收集的某电网电力变压器故障数据,检验了利用Weibull分布进行变压器寿命评估的有效性。(5)基于变压器PHM管理在线、实时化的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开发了变压器PHM管理系统。阐述了PHM管理平台开发所涉及关键技术理论和设计原则,基于PHM功能需求和技术资源现状,规划了平台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通过将开发的PHM云平台对某变电站变压器联网试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开发的平台有效提高了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控水平,提升了变压器的管理效率。
张悦[7](2020)在《基于抗震性分析的变压器隔振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变压器在正常运作中,变压器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震是其主要原因。变压器一旦发生故障,发电机功率的输出受到限制以后,一些用户的用电将被中断。这会给电力供应构成巨大威胁,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本文搜集了历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地震灾害,并从中总结出变压器受地震灾害后主要的损害变现形式,其发现各损害形式中本体位移和瓷套管破裂、移位、渗漏等两种现象比较集中突出,由此想针对地震对变压器的影响因素和危害设计一个隔振器,能够有效缓解或者减轻地震对变压器的损坏。本文首先对变压器本身震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方程,分析变压器形变云图,确定消除变压器本身震动和噪声的材料为高阻尼隔振材料。通过引入单方向、多方向同频以及多方向异频周期激励,建立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含阻尼受迫振动系统,列出单自由度动力方程和多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反应谱法对系统进行解析求解,进而对系统的幅频响应特性以及力传递率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并类比于线性隔振理论,基于传递率曲线关于系统阻尼比的不动点给出隔振系统低频隔振性能评价指标,进一步对隔振系统理论上的低频隔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与论证。本文对功率流传递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较单级隔振器要有更好的性能,且可以通过适当减小质量比、刚度比以及阻尼比来进行提升,且低频隔振系统的效果要比等效线性隔振系统更明显。从而总结出增强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之有效方案,确定了双级隔振器的形式。传统方法的单级隔振器无法有效规避地震危害,经过本文论证,双级隔振器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论述的双级隔振器一级隔振材料使用比尔茨隔振垫,极好的受压变形值,二级隔振设计为多点圆周分布的阻尼弹簧结构。在传统隔振器的基础上,经过新材料的优化使用、组合分布的合理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以达到更好的隔振效果。最后结合220kV变压器的实际使用安装形式,确定了双级隔振器组合式布置形式,并组合式布置形式安全性进行了验算。最终得出结论,双级隔振器的研究能使电力变压器在地震中容易受损问题得到极其大的改善,电力系统能够稳固运行离不开这种装置,需要隔振器的保护才能达到最佳运行状况。
朱祝兵[8](2020)在《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近几年电网建设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变电站(换流站)尤其是特高压站不可避免地要建设于设防烈度高、场地条件弱的抗震不利地区。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是换流站中的最核心和最关键设备,其一旦损坏,将造成整个变电站或换流站停运,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目前,针对特高压变压器的抗震研究主要偏重于抗震能力考核,缺乏对其地震响应规律、隔震技术及地震易损性等方面的研究。为此,本文以±800k V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1:3特高压换流变模型,针对模型开展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结合仿真手段,开展了设备的地震响应规律、换流变本体动力放大系数、特高压换流变隔震技术及地震易损性分析等研究,为特高压换流变设备的抗震评估、抗震及隔震设计提供了依据。主要创新性研究及成果如下:1、结合调研和试验,开展了特高压换流变压器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薄弱环节和部位研究,分析了套管的破坏模式。针对换流变压器结构中的陶瓷材料类套管和复合材料套管,分别提出了与其对应的破坏模式。2、研究了振动台试验中忽略重力相似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论证了1:3忽略重力模型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通过试验得到了换流变结构的自振特性、抗震性能与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与竖向组合地震作用下,换流变设备套管的响应总体上大于单水平向地震作用下套管的响应,对于此类型设备的抗震性能评估,应考虑水平与竖向地震的组合。3、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换流变本体应力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和加速度放大系数分布规律,开展了特高压换流变本体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定义研究。结合试验和仿真手段,研究了换流变本体对套管的地震动力放大作用,分析了换流变本体刚度对地震动力放大系数的影响,研究了减小换流变本体地震动力放大作用的技术措施。提出了特高压换流变本体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在2.0~2.3之间的取值要求。4、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隔震装置性能指标参数对换流变压器地震响应及隔震效率的影响,结合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验证,提出了用于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隔震装置参数选型和隔震设计原则,为高烈度地震区换流变设备的隔震设计提供了依据。5、考虑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建立了特高压换流变结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通过开展不同地震记录下换流变压器的抗震性能分析,得到了设备易损性分析所需的各套管应力,基于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计算了换流变设备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失效概率,绘制了换流变设备各套管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和综合易损性曲线,从概率失效角度评判特高压换流变的抗震性能。本文详细研究了特高压换流变设备的地震响应规律,分析了设备本体对换流变套管的地震动力放大作用,提出了本体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取值,提出了特高压换流变设备隔震设计原则,建立了换流变设备的地震易损性曲线,从概率失效角度评判了特高压换流变设备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可有利提升特高压换流变设备的抗震设计水平。
崔玉燕[9](2020)在《110kV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国民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高标准的生活状态要求供电也必须安全可靠,不可中断。常规变电站面临一系列的改造问题,车载式移动变电站集成度高、灵活机动、运输便捷、空间占用率低,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车载移动变电站能快速到达状况现场并及时恢复供电,及时有效,作为应急保障体系因此越来越被电力企业所看好。本文所做的是设计一种110k V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经查阅大量文献,按照设计的特殊性与实际应用情况,基于具体的设备具体要求选型,考虑各设备抗震性的要求,首先选用了特殊的SFZ11-2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并对出线套管和储油柜等进行合理的设置以满足空间限制要求;同时考虑选择HGIS高压开关组合电器,其空间大小满足设计要求,且抗震性最好。主接线设计采用单母线方式,运行简单可靠,节省人力物力财力,10k V配电柜用SF6气体绝缘,结构紧凑,满足要求。该变电站配置氧化锌避雷器等安全性措施,变电站的安全性能得以提高;移动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按三层二网模式配置,简要介绍了三层设备二级网络配置规格,HGIS组合电气设备和中压柜都带智能终端满足移动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同时对变电站的一体化电源系统做了详细的说明。在该移动变电站的总体布局设计上,充分强调了布局的合理性和抗震性,根据电气运行要求及原则,各模块巧妙结合于拖车上,并按照合理运输要求进行道路运输与实际投入运行。本变电站的110k V主变车选用阶梯式半挂车,10k V配电设备用一辆集装箱车装载,以便于更好适应未知道路状况,同时这样装载利于拖车转弯等运输操作。10k V配电设备箱体系统考虑了避震、密封和防腐等要求,能有效抵抗车辆行进过程中的震动,符合抗震性设计要求。合理组装和调配各电气设备,最终完成了110k V车载式移动式变电站的设计。基于文中所设计的车载式移动变电站,在出现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导致的供电中断问题时,能够快速恢复供电,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与可靠性为后续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洋[10](2020)在《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与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变压器的状态优良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到目前为止我国存在一定数量已服役近30年的电力变压器,设备老化及其他电气问题日益严峻,若出现故障造成非计划性停电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生产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收集电力变压器历史故障数据,加强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电力变压器有载运行状态下的潜在性设备故障,预防和降低电力变压器故障发生的几率,对电力变压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变压器诊断方法正在由原来的以预防性试验为主的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DGA)的离线监测逐步转变为综合诊断为主导的变压器故障在线监测。其中电力变压器各类故障中以绕组、铁心、绝缘套管、分接开关为主的电气故障最多且最为重要,多数故障表现形式为过热和放电两种表现形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展变压器诊断研究的重要性,阐述了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在对电气故障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油中溶解气体与电气故障特征参数混合作为依据对变压器电气故障类型进行划分的方式,考虑电力变压器历史数据为无标签数据属性建立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模型,模型采用多层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堆栈并在顶层采用BP神经网络返回参数的构架,并对输出数据利用SOFTMAX进行标签化进行故障分类与诊断。仿真结果显示基于DBN的电力变压电器故障诊断模型相较于传统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有更好的收敛速度以及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的马尔可夫性即后无效性,在故障比例模型(Cox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服从故障率模型的视情维修模型,对电力变压器在部分可观测数据条件下进行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分析。考虑环境因素以及采集影响变压器寿命信息的局限性,利用贝叶斯公式不断优化系统状态空间建立部分信息条件下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相较于传统方法,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对电力变压器视情维修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二、加速电力变压器现场加固改造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电力变压器现场加固改造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LC和变频控制技术的500kV变压器冷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变压器冷却系统 |
2.1 变压器冷却系统结构 |
2.2 变压器散热形式 |
2.3 变压器温升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却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及系统硬件设计 |
3.1 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3.2 冷却控制系统组成 |
3.3 主电气回路硬件设计 |
3.3.1 PLC+变频控制模式 |
3.3.2 工频控制模式 |
3.3.3 双模控制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却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实测对比 |
4.1 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软件选择 |
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要求 |
4.2.1 PLC控制功能要求 |
4.2.2 模式运行控制功能 |
4.2.3 手动模式功能 |
4.2.4 自动模式功能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1 上位机界面种类 |
4.3.2 变频控制盘的设计 |
4.3.3 人机界面设计 |
4.4 数据实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聊城辖域内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状态检修基本情况 |
1.2.1 国内外状态检修发展 |
1.2.2 电力变压器设备状态检修 |
1.2.3 高压断路器设备状态检修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聊城域内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现状分析 |
2.1 引言 |
2.2 聊城域内状态检修发展 |
2.3 变电站设备故障分析 |
2.3.1 变电站设备故障曲线 |
2.3.2 变电站设备故障类型分析 |
2.3.3 变电站设备故障成因分析 |
2.3.4 检修模式的现状分析 |
2.4 状态检修管理现状分析 |
2.4.1 状态检修施工力量不足 |
2.4.2 状态检修管理手段陈旧 |
2.4.3 状态检修资金投入短缺 |
2.4.4 状态检修基层执行标准不高 |
2.4.5 缺乏完整的设备状态检修策略体系 |
2.5 建议解决方法 |
2.5.1 注重管理手段 |
2.5.2 注重技术手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压器状态检修分析 |
3.1 引言 |
3.2 变压器运行年限与故障率的研究 |
3.3 聊城域内变压器状态检修情况研究 |
3.4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
3.4.1 变压器故障性质与气体组分分析 |
3.4.2 气体组分结果反映到本体运行状况分析 |
3.4.3 三比值法的实用性分析 |
3.5 基于模糊三比值法的变压器状态检修故障诊断 |
3.5.1 模糊三比值法的提出 |
3.5.2 三比值法编码的隶属函数构造 |
3.5.3 三比值法编码的模糊处理 |
3.6 模糊三比值法的诊断方法 |
3.7 基于模糊三比值的聊城域内变压器故障实例验证分析 |
3.7.1 实例一验证 |
3.7.2 实例二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分析 |
4.1 引言 |
4.2 高压断路器运行年限与状态变化的研究 |
4.3 聊城域内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手段研究 |
4.3.1 聊城域内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手段 |
4.3.2 聊城域内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的问题 |
4.4 基于模糊理论的断路器综合评估模型 |
4.4.1 模糊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4.4.2 模糊状态评估模型的建立 |
4.4.3 评判因素的确定 |
4.4.4 确定隶属度 |
4.4.5 确定评语集 |
4.4.6 机械特性参数隶属函数的确定 |
4.4.7 电气特性参数隶属函数的确定 |
4.4.8 绝缘状态参数隶属函数的确定 |
4.4.9 其他参数隶属函数的确定 |
4.4.10 模糊状态评估模型的综合评价 |
4.5 实例测算分析 |
4.5.1 指标预处理 |
4.5.2 求解模糊评判矩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一体化智能配电变压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结构仿真的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一体化配电变压器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一体化配电变压器的电场仿真分析 |
2.1 电场的仿真模型 |
2.1.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2.1.2 网格剖分及材料和激励的添加 |
2.2 电场仿真结果 |
2.3 一体化结构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一体化配电变压器的温度场仿真分析 |
3.1 温度场仿真理论基础 |
3.1.1 变压器的热源 |
3.1.2 变压器内部的散热机理 |
3.2 温度场仿真 |
3.2.1 变压器部件换热系数 |
3.2.2 温度场模型建立 |
3.2.3 材料、负载和散热的设置 |
3.2.4 温度场仿真结果分析 |
3.3 散热结构与环境温度的影响 |
3.3.1 散热结构对变压器温度的影响 |
3.3.2 环境温度对变压器温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
4.1 智能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
4.2 硬件电路设计 |
4.2.1 互感器的选择 |
4.2.2 信号处理电路 |
4.2.3 A/D扩展电路 |
4.2.4 串行通信电路 |
4.3 软件设计 |
4.3.1 芯片程序设计 |
4.3.2 上位机监测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变压器样机的试验测试 |
5.1 绝缘试验 |
5.1.1 绝缘电阻测量 |
5.1.2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
5.1.3 电压比测量 |
5.1.4 耐压试验 |
5.2 性能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变压器油中气体及故障特性分析 |
2.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产生机理 |
2.1.1 空气在变压器油中的溶解 |
2.1.2 绝缘材料的分解 |
2.1.3 变压器油的分解 |
2.2 变压器常见故障及其特性分析 |
2.2.1 变压器常见故障及其特性分析 |
2.2.2 变压器典型故障类型 |
2.3 常见故障的溶解气体特征 |
2.3.1 热性故障油中溶解气体特征 |
2.3.2 电性故障油中溶解气体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DBN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
3.1 深度信念网络 |
3.2 深度信念网络结构及训练过程 |
3.3 特征数据及其处理方法 |
3.3.1 数据采集及其预处理 |
3.3.2 特征比值的约简及降维 |
3.4 基于DBN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
3.4.1 基于DBN的故障诊断模型 |
3.4.2 模型网络参数的确定 |
3.4.3 变压器故障诊断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ISSA-DBN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
4.1 麻雀搜索算法 |
4.2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
4.2.1 算法改进策略 |
4.2.2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
4.2.3 改进算法的性能测试 |
4.3 基于ISSA优化DBN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优化DBN-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及实例分析 |
5.1 支持向量机 |
5.2 基于优化DBN-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
5.3 模型验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110kV达旗开发区变电站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变电站设计状况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变电站设计状况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外变电站设计状况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负荷分析与改造方案设计 |
2.1 负荷预测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1 负荷预测 |
2.1.2 存在问题分析 |
2.2 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原则 |
2.2.1 设计依据 |
2.2.2 主要设计原则 |
2.3 改造方案设计 |
2.3.1 主变压器改造方案设计 |
2.3.2 开关柜改造方案设计 |
2.3.3 其它一次设备改造方案设计 |
2.3.4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改造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短路电流计算 |
3.1 概述 |
3.2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
3.2.1 假设计算条件 |
3.2.2 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 |
3.3 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
3.3.1 系统基准值计算 |
3.3.2 d_1点(110kV侧)的短路电路总电抗、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计算 |
3.3.3 d_1点(110kV侧)的短路电路总电抗、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
4.1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要求与原则 |
4.2 10kV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
4.2.1 10kV电流计算 |
4.2.2 10kV断路器选择与校验 |
4.3 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
4.3.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
4.3.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
4.4 10kV母线与穿墙套管设计 |
4.4.1 10kV母线设计 |
4.4.2 穿墙套管设计 |
4.5 站用变设计 |
4.5.1 站用变负荷计算 |
4.5.2 站用变设计 |
4.6 电容器设计 |
4.6.1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原则 |
4.6.2 变压器无功损耗计算 |
4.6.3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
4.6.4 电容器投入后高压侧功率因数及主变档位校验 |
4.7 本章小结 |
5 10kV母线弧光保护分析与设计 |
5.1 弧光保护分析 |
5.2 电弧光产生的原因及弧光保护时间 |
5.2.1 电弧光产生的原因 |
5.2.2 一般切除弧光的方法 |
5.3 电弧光保护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5.3.1 电弧光速断保护逻辑及动作原理分析 |
5.3.2 断路器失灵保护逻辑及动作原理分析 |
5.4 本期弧光保护计划配置情况 |
5.4.1 母线弧光保护配置方案 |
5.4.2 出线柜弧光保护配置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6 变压器风冷系统分析与改造设计 |
6.1 改造前变压器散热效果分析 |
6.1.1 变压器现状分析 |
6.1.2 变压器温升计算分析 |
6.2 改造方案设计及温升计算 |
6.2.1 影响冷却效果的因素分析 |
6.2.2 发热中心与散热中心比值计算 |
6.2.3 冷却系统片散数组的确定 |
6.2.4 冷却系统控制单元功能设计 |
6.2.5 冷却系统改造后的温升计算 |
6.3 改造效果的现场校核 |
6.3.1 改造后变压器及冷却系统技术参数 |
6.3.2 改造后外绝缘距离的校核 |
6.3.3 储油柜校核 |
6.3.4 瓦斯继电器校核 |
6.4 改造效果对比 |
6.4.1 改造前后的参数比较 |
6.4.2 改造前后经济分析 |
6.4.3 检修维护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 |
(6)基于数据和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1.2.2 电力变压器热点温度计算研究现状 |
1.2.3 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4 电力变压器绝缘老化诊断与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模糊逻辑的电力变压器多属性状态评估方法 |
2.1 引言 |
2.2 变压器状态评估指标 |
2.3 电力变压器的多属性分析 |
2.4 模糊逻辑的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 |
2.4.1 模糊化处理与隶属度函数 |
2.4.2 模糊逻辑与近似推理 |
2.4.3 逆模糊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不同运行工况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热路模型 |
3.1 引言 |
3.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热路模型 |
3.2.1 热路模型原理 |
3.2.2 变压器热传递过程 |
3.2.3 变压器热路模型的建立 |
3.2.4 热路模型法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
3.3 不同运行工况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热路模型 |
3.3.1 不同负载电流下变压器热路模型的改进 |
3.3.2 不同冷却方式下变压器热路模型的改进 |
3.3.3 不同内部温度下变压器热路模型的改进 |
3.4 求解方法及其准确性分析 |
3.4.1 求解方法 |
3.4.2 准确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GA优化BP网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4.1 引言 |
4.2 三种常见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
4.2.1 基于三比值法的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2.3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4.3.1 BP神经网络算法的参数优化 |
4.3.2 GA及其改进 |
4.3.3 基于改进GA-BP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说明 |
4.4.2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老化诊断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热点温度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寿命评估 |
5.2.1 温度对变压器绝缘材料寿命的影响 |
5.2.2 不同工况下变压器寿命评估 |
5.2.3 实例分析 |
5.3 基于局放因子向量的油纸绝缘老化诊断 |
5.3.1 老化测试及聚合度测量 |
5.3.2 样品与局放试验方案 |
5.3.3 局部放电特征向量的提取及其主成分因子分析 |
5.3.4 基于改进GA-BP神经网络的油纸绝缘老化评估 |
5.4 基于Weibull分布的变压器运行寿命预测方法 |
5.4.1 Weilbul分布与电气寿命模型 |
5.4.2 变压器寿命模型参数估计与寿命预测 |
5.4.3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平台 |
6.1 引言 |
6.2 平台关键技术理论问题和开发原则与要求 |
6.2.1 平台关键技术理论问题 |
6.2.2 开发原则与要求 |
6.3 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平台架构 |
6.3.1 平台技术特点 |
6.3.2 平台架构 |
6.3.3 变压器设备分级 |
6.3.4 状态监测对象与清单 |
6.3.5 变压器实时数据的智能监测方案 |
6.3.6 离线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多源异构融合 |
6.4 变压器的故障智能诊断与维修优化管理 |
6.4.1 变压器的故障智能诊断 |
6.4.2 变压器维修优化管理 |
6.5 工程应用示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抗震性分析的变压器隔振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1.3 提高变压器抗震性能的措施构想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内外变压器隔振器研究现状 |
1.2.2 双级隔振器研究现状 |
1.2.3 变压器隔振器有待解决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新型双级隔振器综述 |
2.1 引言 |
2.2 双级隔振器基本构造 |
2.2.1 双级隔振器部件选型 |
2.2.2 双级隔振器组成形式 |
2.2.3 双级隔振器结构特点 |
2.2.4 双级隔振器原理及分析 |
2.2.5 双级隔振器阻尼弹簧布置形式 |
2.2.6 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 |
2.2.7 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 |
2.2.8 双级隔振器的功率流传递率特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套隔振器布置形式 |
3.1 组合式布置形式 |
3.1.1 组合式布置形式特点 |
3.1.2 组合式布置形式原理分析 |
3.2 组合式布置形式安全性验算 |
3.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电气设备抗震研究发展概述 |
1.2.2 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要求和主要规范对比 |
1.2.3 变压器设备的抗震研究现状 |
1.3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抗震研究需求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原型结构简介 |
2.3 换流变压器试验模型设计 |
2.3.1 量纲理论和相似关系 |
2.3.2 模型设计 |
2.4 试验方案 |
2.4.1 试验模型安装 |
2.4.2 测点布置 |
2.4.3 地震动输入 |
2.4.4 忽略重力模型试验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
2.4.5 试验工况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自振特性分析 |
2.5.2 应变(应力)响应分析 |
2.5.3 位移响应分析 |
2.5.4 加速度响应分析 |
2.6 设备地震薄弱环节及破坏模式分析 |
2.6.1 地震薄弱环节分析 |
2.6.2 破坏模式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高压换流变本体地震动力放大系数研究 |
3.1 引言 |
3.2 换流变单体套管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自振特性分析 |
3.2.3 单体套管的应变响应 |
3.3 基于试验结果的换流变本体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分析 |
3.3.1 应变(应力)地震动力放大系数 |
3.3.2 加速度地震动力放大系数 |
3.3.3 特高压换流变本体地震动力放大系数的定义 |
3.4 换流变本体刚度对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影响 |
3.4.1 换流变原型结构箱体自振特性测试 |
3.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3 数值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3.4.4 本体刚度与地震动力放大系数研究 |
3.5 稳态激励下换流变本体地震动力放大系数研究 |
3.6 特高压换流变本体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取值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设计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隔震原理及隔震方案设计 |
4.2.1 隔震体系的动力分析及隔震原理 |
4.2.2 隔震方案设计 |
4.3 隔震装置性能指标对换流变隔震效率的影响 |
4.3.1 隔震模型的建立 |
4.3.2 地震动输入及分析工况 |
4.3.3 屈服力与隔震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 |
4.3.4 阻尼参数与隔震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 |
4.4 特高压换流变隔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模型安装 |
4.4.2 测点布置与试验工况 |
4.4.3 应变响应分析 |
4.4.4 位移响应分析 |
4.5 特高压换流变隔震设计原则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地震易损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易损性分析方法介绍 |
5.3 地震动输入 |
5.4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5.5 易损性曲线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110kV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移动变电站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的特性 |
1.3.1 机动灵活 |
1.3.2 车载适应性强 |
1.3.3 投运快捷 |
1.3.4 紧凑的结构化设计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2 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的一次设计 |
2.1 主变压器的设计 |
2.1.1 车载变压器结构技术要求 |
2.1.2 主变压器的选择 |
2.2 电气主接线 |
2.3 绝缘、接地及过电压保护等配置 |
2.3.1 污秽及绝缘配合 |
2.3.2 过电压保护 |
2.3.3 接地配置与设施 |
2.4 高压开关设备 |
2.4.1 三工位开关 |
2.4.2 断路器 |
2.4.3 互感器 |
2.5 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配电柜 |
2.6 本章小结 |
3 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的布局 |
3.1 移动式变电站的总体方案 |
3.2 车载式移动变电站抗震设计要求 |
3.3 电气运行技术要求及原则 |
3.3.1 电气距离要求 |
3.3.2 设备距离要求 |
3.3.3 配电屏通道宽度要求 |
3.3.4 安全防护要求 |
3.3.5 电气运行原则 |
3.4 车载式移动变电站各模块布局安排 |
3.5 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的运输与固定 |
3.5.1 运输速度要求 |
3.5.2 选址要求 |
3.5.3 固定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4 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
4.1 总体设计方案 |
4.2 三层两网配置方案 |
4.2.1 站控层 |
4.2.2 间隔层 |
4.2.3 过程层 |
4.3 五防一体化系统 |
4.4 主变及微水在线监测 |
4.5 本章小结 |
5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 |
5.1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
5.1.1 设置要求 |
5.1.2 主要服务对象 |
5.2 超级电容器储能 |
5.2.1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
5.2.2 应用注意事项 |
5.2.3 模型分析 |
5.2.4 超级电容器配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与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现状 |
1.2.2 深度学习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1.2.3 剩余寿命在线监测技术 |
1.3 目前变压器诊断及寿命预测存在问题 |
1.3.1 故障诊断的标准化 |
1.3.2 变压器剩余寿命预测的适用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的变压器故障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油浸式变压器主要结构及重点部件故障分析 |
2.2.1 变压器结构组成 |
2.2.2 主要零件故障分析 |
2.3 电力变压器典型故障类型 |
2.3.1 变压器热故障 |
2.3.2 变压器电故障 |
2.3.3 变压器机械故障 |
2.3.4 变压器其他故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故障诊断法 |
3.1 引言 |
3.2 利用油中溶解气体故障诊断的依据 |
3.3 基于DGA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
3.3.1 IEC三比值故障诊断法与改良三比值法 |
3.3.2 无编码比值法 |
3.3.3 四比值故障诊断法 |
3.3.4 其他诊断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 |
4.1 引言 |
4.2 深度置信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构建 |
4.2.1 受限玻尔兹曼机结构的构建 |
4.2.2 深度置信网络的建立 |
4.3 深度置信网络应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 |
4.3.1 输入数据的处理 |
4.3.2 变压器电气故障状态编码 |
4.3.3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进行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 |
4.4 模型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部分可观测信息条件下电力变压器剩余寿命预测 |
5.1 引言 |
5.2 系统剩余寿命模型建立 |
5.2.1 完全信息条件下系统剩余寿命模型建立 |
5.2.2 部分信息条件下系统剩余寿命模型建立 |
5.3 剩余寿命模型分析与对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加速电力变压器现场加固改造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LC和变频控制技术的500kV变压器冷却系统研究[D]. 陈三伟. 广西大学, 2021(12)
- [2]聊城辖域内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方法研究[D]. 芦斌. 山东大学, 2021(11)
- [3]一体化智能配电变压器设计[D]. 范家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D]. 李黄曼.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110kV达旗开发区变电站改造设计[D]. 庞日成.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6]基于数据和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D]. 谢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基于抗震性分析的变压器隔振结构研究[D]. 张悦.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抗震性能研究[D]. 朱祝兵.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9]110kV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的设计与研究[D]. 崔玉燕.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与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研究[D]. 刘洋.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变压器论文; 变电站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试验变压器论文; 变压器套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