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土情结(散文)(论文文献综述)
吕文雪[1](2021)在《李汉荣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李汉荣,当代着名的散文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本文主要从生态书写、地理意象、诗化特色等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李汉荣散文,并对李汉荣散文进行客观的评价。李汉荣散文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彰显李汉荣的绿色情怀。李汉荣在散文中“与天地精神往来”,追寻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的路径,具有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展现出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思想有其广博的渊源,一是缘于李汉荣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二是深受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三是来自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地理意象。通过意象统计归纳,可以发现在李汉荣散文创作中存在着意象的泛化现象,他的每一篇散文几乎都有自然地理意象和人文地理意象同时存在,表达了李汉荣对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等特点。从意象的发展流变考察,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不仅具有传统性,也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为时代性和个性化特点。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形成,受到李汉荣“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心物同构的意象构成方式和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具有鲜明的诗化特色。其独特的诗性内蕴,既表现在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上,也表现在想象力的驰骋与腾飞上。李汉荣散文的诗化还表现在意象的诗化凝练上,形成了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与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两大意象系列。李汉荣散文的语言也贮满了诗意,通过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形成了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李汉荣散文的诗化,一方面是作者诗心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深受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另外,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也影响了李汉荣散文的诗化。李汉荣散文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二是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三是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李汉荣散文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在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上呈现出模式化与定型化倾向,在散文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在语言、抒情、取材等方面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杨洁[3](2020)在《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文中指出赵本夫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从风俗风景的描摹到风情人性的刻画,无一不体现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但最触目的还是对土地的深切爱恋。本论文以他的乡土书写为着眼点,以“地母”三部曲为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结合作者的创作经历,探讨其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想象,揭示和呈现作者对土地的皈依和崇拜。论文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赵本夫及其作品,梳理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研究情况,在对“乡土”等概念厘清的基础上,阐释本论文的问题意识。论文第一章,从天然情感与理性自觉两方面探究赵本夫乡土创作的缘由,并从作者情感转变与文学环境影响两方面分析其乡土创作的发展情况。第二章以作品为依托,分析赵本夫从女性视角书写的土地崇拜,勾连土地与母性从而构建地母神话,分析作者从荒原、人、动物三个层面书写的原始野性生命力。第三章分析作者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分析作者对现代文明造成人性扭曲和生命萎缩的控诉,揭示作者回归土地与自然以获得生命救赎的理想诉求。第四章结合相关文学史论述,分析赵本夫乡土小说与“新写实”和“新历史”流派的乡土创作的异同,阐述赵本夫对农民和乡村形象的另类书写以及对传奇与温情的浪漫审美追求。
古丽尼格尔·居马[4](2020)在《刘亮程散文接受研究》文中指出散文像诗歌一样,在中国出现得也很早。从古至今,散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蜕变并且作为一种年轻而又极具生命力的文学样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20世纪90年代文学界出现的“散文热”,使得众多优秀的散文作品与读者见面,并得到了读者的热捧。当年,刘亮程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新疆籍作家成功引得了文学界着名学者的关注并且以一部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文学界引起了一场轰动。他也被文学界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之后,他陆续出版了《库车行》《在新疆》等几部散文集以及小说《虚土》《凿空》《捎话》等文学作品,在文学界获得了一致好评。尤其,刘亮程散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文学界着名的学者、散文评论家先后对其发表了评论性文章。至今为止,他们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研究了刘亮程的散文并且给予了不同的解读,可以说研究成果相当丰硕。但是,对于刘亮程散文的研究都是以文本作为切入点,仅仅局限在文本分析。然而,从读者层面分析刘亮程散文,从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刘亮程散文的研究,则没有人做过。本篇论文的整体研究思路如下:首先,为了让研究有目的性和明确性,我根据读者的专业背景、文学素养的不同,把读者分为精英读者和大众读者两大群体;其次,我收集有关刘亮程散文研究的文献材料,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两方面来分析精英读者群体对刘亮程散文的接受情况;再次,利用问卷调查和问卷星得到相关调查数据,同时对豆瓣、百度贴吧、微博中的相关评价、帖子及书评进行收集,用客观和真实的数据来分析刘亮程散文在大众读者群体中的接受情况。最后,通过两大读者群体的接受情况的研究,总结出这两大群体在接受活动中的异同点。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在绪论部分中,对此研究题目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进行阐释,并对刘亮程散文在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及提供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等重要的信息。第二部分是正文,包含三章内容。第一章分为三个小节,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轨迹。前两节中,主要介绍从1919年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的发展轨迹并对其进行梳理;第三节充分利用有关作家刘亮程相关信息,对作家的生平、创作历程等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章基于所收集的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分析精英读者群体对刘亮程散文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两个方面的解读,并且对刘亮程散文在精英读者群体的接受概况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一章节中,重点介绍精英读者从作家论、作品论和比较论的角度对刘亮程散文的接受情况。第三章前两节介绍大众读者群体对刘亮程散文的接受情况。这两节内容中,我以问卷调查和问卷星中所得出的数据为根据,大众读者对刘亮程散文的接受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同时,在豆瓣读书软件、微博和百度贴吧中关于刘亮程散文的评价、帖子及书评进行整理,通过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分析出大众读者对刘亮程散文的真实感受和客观评价。在第三节根据接受群体的类型不同,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来分析精英读者群体和大众读者群体在接受活动中的差异。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一部分中,在所做的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林露[5](2020)在《1990年代中期以来王充闾散文审美意蕴研究》文中提出王充闾的散文创作自90年代中期发生了文体转变,历史文化散文与生活情感散文为主,取代了早期的智性散文,并改变了游记散文的书写方式,凭借着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丰富的生命体验,散文在对历史与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对诗意人生的追求与深刻的生命思考中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与文化价值。本文主要对90年代中期以来王充闾的散文作品进行研究,通过文本细读挖掘作家的精神世界,日常生活中透露的生命意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不断反思与追求,进而探究其散文蕴涵的审美意蕴、哲学思想与具有的美学价值。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1990年代中期以来王充闾的创作走向及散文意蕴的形成动因。以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与文学场域的变化为铺垫,探讨以九十年代中期为分割线,前后两时期散文风格的具体变化,分析中外文化、作家的人生体验及社会职位等因素对散文的意蕴逐渐形成与丰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文第二章对作品内涵进行分析,从作家散文中呈现的乐观态度、理性精神,历史文化散文中对历史悲剧与传统文化的批判,以及在审美化地看待日常生活中透露的生命意识,这三个方面去开掘王充闾散文的审美意蕴。王充闾通过与历史人物的精神互通,对人类命运的冷静思考,对往事与当下的品味中彰显了自己的人文情怀与哲学意识。本文第三章以王充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散文创作手法、知识性的追求、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及其创作的局限性探讨作家对文学性的追寻。王充闾在写作上不断创新,散文意蕴丰富独特正是缘于其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又汇入了现代思想,给予传统以当代性,注重在散文语言、结构、知识性等方面不断超越自我,同时散文又能对东北的地域文化进行反思,但对于其创作的局限性也要进行理性客观地审视。
薛一凡[6](2020)在《余光中散文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作家中,余光中最先是以诗歌作品着称于世,并最终奠定其在台湾文坛的地位的。其实,余光中的散文与诗歌一样,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余氏散文辞采丰美,思绪纵横,情感深沉,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就曾用“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来总结其文学成就,足见其散文创作的造诣之高。2017年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该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石,发挥育人功能,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四大核心素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文本的学习无疑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途径,这便对文学文本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余光中的散文,在语言的使用、观点的表达以及情感的抒发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值得我们去仔细品读,并挖掘其教育价值。因此,本研究一方面将做好理论铺垫,重点探讨余光中的散文创作观、散文艺术风格及教育价值。在余光中的散文创作观方面,本文主要围绕语言实验、文体实验与风格实验三部分展开,在散文艺术风格方面则重点关注余氏散文作品的艺术特色、美学风格以及家国情怀这三部分,在余光中散文语文教育价值的研究上,则以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为参照,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以及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挖掘出余氏散文“培养爱国情感的佳妙途径”、“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文质兼美的语言表达典范”、“广泛多元的审美体验源泉”以及“拓宽写作思维的素材宝库”这五个教学价值点。另一方面,基于对余氏散文的理论研究,本文将选取曾入选教材的余氏散文进行具体解读,通过参考不同的教学案例,对审美散文《听听那冷雨》、《沙田山居》以及幽默散文《假如我有九条命》、《我的四个假想敌》分别进行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余光中作品的教学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具体问题,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挖掘尚未入选教材的余光中作品如乡愁作品、幽默散文、文学批评等的教学价值,并作课程内容的具体开发,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刘秀珍[7](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刘静[8](2019)在《写实与还乡:九十年代以来河南乡土散文的两个审美向度 ——以周同宾、冯杰为例》文中指出九十年代以来,乡土散文在内涵和审美方面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呈现出写实和原乡建构两种不同的审美向度。写实对应着为中国社会传统向现代转型服务,这类乡土散文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时期的散文写作传统,体现出强烈的社会介入意识和作家的使命意识。周同宾的乡土散文从自己立足的河南南阳为出发点,对生活做出了深入的、注重历史人文的描述,写出了一种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意蕴,表现了一种具体的社会人情内容和道德观念。原乡对应着的不是牧歌化,而是一个超越性的视域,以寄托社会转型期人们浓郁的乡愁。冯杰的散文力求构筑人类共同的精神原乡,以乡村朴素的人生观和美学观来抵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弊病。乡土散文书写的这两种向度虽然在乡土世界的建构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但对于乡土无论是真实的呈现还是理想的重构,作家们自觉承担起文化精神重建的责任,探寻民族精神的根源,为现代人建立精神的家园。九十年代的乡土散文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独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内涵。本论文以周同宾和冯杰的乡土散文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总体上梳理乡土散文发展的概况。包括乡土散文产生的背景,流变以及河南乡土散文发展的脉络。作为河南藉的乡土散文作家,周同宾和冯杰的乡土散文创作离不开整个中原写作的大背景。通过梳理和比较,不难发现九十年代以来的乡土散文在审美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乡土世界成为作家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因而具有符号性。其次从写实与还乡的审美建构角度论述周同宾与冯杰在乡土散文创作上的不同风格:同样作为乡土散文作家,在对乡土的描写和对民族精神的探寻方面,周同宾、冯杰二人的散文呈现出不同的创作特点。在对乡村的描写方面,周同宾散文真实的再现了宛乡风情,冯杰散文则致力于构筑“北中原”,使其成为原乡神话式的存在;在对民族精神的探寻方面,周同宾作为“在场者”见证了乡土的变迁,从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场域出发来探寻民族文化。而冯杰的散文则侧重对于乡村记忆的复原,从那些被遗忘的乡村世界中寻找到民族精神的源头。最后从审美个性与文学传统的继承的角度探究周冯二人散文不同的审美特性:周同宾的散文重在写实写史,因此散文呈现出强烈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历史感;冯杰散文将童年经验心灵化与艺术化,描写一个纯粹的“原乡”,建立起一个精神堡垒,以此来抵御物欲膨胀、价值失范的当代文化现实,从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中体会真、善、美。新时期以来乡土散文呈现出新的面貌,主要表现为个性意识的复归、文化意识的自觉和理性意识的增强。周同宾、冯杰的散文创作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首先,二人的写作在主体意识的自觉下,有着鲜明的审美导向;其次他们的乡土写作是系列性的,营造出了丰厚的艺术空间;最后他们各自的创作形成了一种符号性意义,即形成一种风格美学。
布日古德[9](2018)在《评论二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态与情结——评作家郭文斌的散文集《如莲的心事》大凡一个作家,都是要写生活的。这一个生活能不能像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郭文斌一样本土如乳,能不能具备高尔基三部曲那种底气十足的写作方式?这一点上,在全国芸芸众多的散文作家当中,宁夏的郭文斌当属其中最为值得学者研究的一种现象。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郭文斌这位属马的作家,
胡星灿[10](2019)在《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一九五七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的身份也由中国侨民变成马来公民,这一身份的变化导致马华文学的归属问题趋于吊诡:从文学的渊源、传承来看,马华文学深受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启发与影响,将之视为中国文学在南洋地区的延展并无不妥;然而,从现代国家的建制、要求而言,在马来西亚生产的马华文学,被纳入马来西亚文学版图也是情理中事。所以,在文学传统和政治的差异化标准之下,马华文学的归属渐趋吊诡,并始终未有清晰定论。不仅如此,在新兴国家论述中,马来西亚为打造国族主义,还将非马来文化都排除在国家文化体系之外,而对待用华语书写、传递华人文化的马华文学更是加以约束、宰制。至此,无论是马华作家还是马华文学,都面临着“有国无籍”的尴尬。当然,面对困境,马华作家也尝试着调整创作,并借晚近兴起的全球化浪潮,跳出家国、民族的阈限,书写具有普世性、泛文化的文学作品,但是,这批作品究竟能否克服此前困境还很难说。可见,在不同语境里,马华文学将面临各种困境。面对困境,马华作家具有针对性地不断调试创作,建构相对坚实的文学主体,以期攻艰克难。这种策略性质的主体性建构历程证明了马华文学主体性绝非铁板一块,它注定要踏上不断建构,又不断延异的未竟之旅。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从动态的马华文学主体性入手,探讨在不同困境中,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的嬗变。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将引入“冲击—回应”视域,将“困境”和“主体性建构”作为互相参照的依据,确保本文能够准确还原主体性建构的思路。对此,本文将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论述:第一,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马华文学是在“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影响下诞生的,从一开始,它就无法摆脱该系统的影响。然而,随着马华文学在地化趋势愈演愈烈,马华作家对走出该系统影响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因此,面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对马华文学的影响/干预,马华作家建构了一种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并非被强力塑造,而是在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互动拉扯中渐渐地被发现、被营建,因此它的出现是马华作家应对影响的权宜之计,天然就存在限度和不足。第二,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由于建国后的马来执政精英旨在打造一个马来化的“国家文化”体系,因此,马华文学长期被国家层面的霸权话语遮蔽、排除。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文化特征,马华文学不得不调动各种资源、各种手段来抵抗文化霸权,由此,马华文学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随之被建构起来。该主体性重在挖掘马来华人/马华文学不同于官方话语的隐蔽语本,以表演式的书写挑衅“国家文化”体系的威权。第三,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至,文学生产不再是此时此地的行为,因为马华作家也顺时顺势地建构了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不仅灵活利用华语语系文学的优势,广泛地向域外华语文学借贷创作资本,以补充马华文学场的资源匮乏;它还想象了一个具有人类普遍主义精神的“文学共同体”,以此超越本土,走出主体困境。经过以上三方面内容的讨论之后,本文在结语部分将总结性地指出三种马华文学主体性并非各自独立、毫无瓜葛,而是相互对话、彼此应和。而“二元思维”是连结三种主体性对话的关键词。换句话说,三种主体性都是在“二元思维”的左右、牵制、驱动下完成建构历程的,因此,这种建构方式容易存在审美盲点,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更易走入板结化的趋势。
二、泥土情结(散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泥土情结(散文)(论文提纲范文)
(1)李汉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李汉荣散文的生态书写 |
第一节 绿色的情怀——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意蕴 |
一、“与天地精神往来”: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 |
二、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 |
三、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 |
第二节 广博的视野——李汉荣散文生态思想的渊源 |
一、作家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 |
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 |
三、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李汉荣散文的地理意象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分类统计 |
一、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 |
二、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分类统计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主要特征 |
一、由意象统计归纳的特征 |
二、从意象发展流变概括的特征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成因 |
一、“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的影响 |
二、主客体“心物同构”的结果 |
三、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
第三章 李汉荣散文的诗化特色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的诗性内蕴 |
一、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 |
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 |
三、想象力的腾飞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意象的诗化凝练 |
一、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 |
二、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熨帖多样的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
二、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 |
第四节 李汉荣散文诗化的原因 |
一、诗人诗心的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 |
二、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三、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的影响 |
第四章 李汉荣散文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妙笔生花——李汉荣散文的价值 |
一、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
二、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 |
三、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 |
第二节 瑕不掩瑜——李汉荣散文的局限 |
一、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的模式化倾向 |
二、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3)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赵本夫及“地母三部曲”概述 |
二、赵本夫作品研究综述 |
三、概念厘清 |
四、问题意识阐述 |
第一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生发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下的自发与自觉 |
一、农民之子的原初情感 |
二、知识分子的理性自觉 |
第二节 从“地母”的“难产”说开去 |
一、艰难的挣扎:乡土何去何从 |
二、喧嚣中的困惑:乡土书写何去何从 |
第二章 乡土的诗意建构:地母神话与生命理想 |
第一节 女性视角下的土地崇拜 |
一、原始土地信仰的重建 |
二、柴姑:“地母”的化身 |
三、谱写女性与土地命运的共同曲 |
第二节 恣肆生命的乌托邦书写 |
一、“荒原”:生命的舞台 |
二、“野性”的生命内涵 |
三、动物原始的生命热力 |
第三章 “离土”与“近土”:文明反思和土地皈依 |
第一节 叛离土地:生命的自我放逐 |
一、秩序与心灵的冲突 |
二、生命的弱化与萎缩 |
第二节 移植的“土地魂” |
一、寻找土地:从天易到柴门 |
二、恢复土地:从石陀到天柱 |
第四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审美取向:农民本色与文人气质 |
第一节 “新写实”?“新历史”? |
第二节 乡村形象的反拨:农民与农村权力 |
第三节 传奇与温情的审美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赵本夫创作年表 |
后记 |
(4)刘亮程散文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述评: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和趋势 |
1.3 研究思路、重难点及创新点 |
2 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代散文发展概况 |
2.2 中国当代散文发展概况 |
2.2.1 十七年散文现象考察 |
2.2.2 新时期散文现象考察 |
2.3 刘亮程散文论 |
3 刘亮程散文的精英接受 |
3.1 精英读者接受概况 |
3.1.1 文学批评 |
3.1.2 文学史 |
3.2 作家论—20世纪末最后一位乡村哲学家 |
3.3 作品论—不一样的“村庄” |
3.3.1 主题研究 |
3.3.2 内容和题材研究 |
3.3.3 创作风格研究 |
3.4 比较论—从共性到个性 |
4 刘亮程散文的大众接受 |
4.1 刘亮程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接受概况 |
4.2 大众视野下的刘亮程散文接受 |
4.2.1 大众读者的受众心理 |
4.2.2 大众读者不同的审美取向 |
4.2.3 刘亮程散文在受众中的批评与反思 |
4.3 不同阅读群体在文学接受中的差异 |
5 结论 |
附录 刘亮程作品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1990年代中期以来王充闾散文审美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1990年代中期以来王充闾散文的创作走向及意蕴的形成 |
第一节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创作走向 |
一、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学创作 |
二、时代洪流中王充闾的创作选择 |
第二节 散文风格转向及意蕴形成的内在动因 |
一、中外文化的积淀与影响 |
二、主体的生命体验与心态变化 |
第三节 外在因素与意蕴的形成 |
一、文人与官员身份的双重影响 |
二、规约对散文意蕴的影响 |
第二章 从作品内涵看散文的审美意蕴 |
第一节 文学审美中的精神世界 |
一、悲剧意识下的理性抒写 |
二、乐观态度下的生命热情 |
三、心灵体验下的精神互通 |
第二节 历史意识下的文化观照 |
一、历史循环与人之命运 |
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与文化悖论的反思 |
三、对人物精神世界与人性的剖析 |
第三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生命意识 |
一、童年生活的艺术化 |
二、过往与当下生活的哲理化 |
三、游观采风中的生命思考 |
第三章 散文文学性的追寻与超越 |
第一节 散文创作中传统文化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诗化散文与思想文化的延续 |
二、依托传统基础上的现代意识 |
第二节 散文内涵与艺术手法的丰富与追求 |
第三节 散文创作的反思与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 |
(6)余光中散文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余光中的散文创作观、艺术风格及教育价值 |
第一节 余光中的散文创作观 |
一、语言实验:弹性、密度、质料交相辉映 |
二、文体实验:多种艺术因子和谐共生 |
三、风格实验:知性与感性相得益彰 |
第二节 余光中散文的独特风格 |
一、余光中散文的艺术特色:语言、文体与修辞之美 |
二、余光中散文的美学风格:刚健与清丽并存、感性与幽默共融 |
三、余光中散文的家国情怀:乡愁情结与文化认同感 |
第三节 余光中散文的语文教育价值 |
一、培养爱国情怀的佳妙途径 |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 |
三、文质兼美的语言表达典范 |
四、广泛多元的审美体验源泉 |
五、拓宽写作思维的素材宝库 |
第二章 余光中散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听听那冷雨》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第二节 《假如我有九条命》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第三节 《沙田山居》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第四节 《我的四个假想敌》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第三章 余氏作品的教学现状与课程内容开发 |
第一节 余光中作品的教学现状 |
第二节 余光中作品的课程内容开发 |
一、乡愁主题:理解乡愁、建构乡愁 |
二、幽默散文:品读语言、锤炼思维 |
三、文学批评:借鉴方法、拓宽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写实与还乡:九十年代以来河南乡土散文的两个审美向度 ——以周同宾、冯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乡土散文研究的渊源与现实指向 |
二、周同宾、冯杰散文:同一地理时空下的比较 |
第一章 九十年代以来乡土散文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静水流深的乡土散文 |
一、散文概念的重新确立 |
二、白话乡土散文的流向 |
第二节 中原乡土散文的深耕 |
第三节 符号的景观意义 |
一、乡土世界的符号性 |
二、乡土符号的景观意义 |
第二章 写实与还乡的审美建构 |
第一节 乡村形态的多样演绎 |
一、周同宾的宛乡风情 |
二、北中原:冯杰散文中的“原乡”构建 |
第二节 民族文化精神的探寻 |
一、“在场者”:探寻民族文化精神 |
二、“归来者”:复原民族文化记忆 |
第三章 审美个性与文学传统的继承 |
第一节 散文的流变及文化根脉的挖掘 |
第二节 现代文统下的周同宾散文 |
一、以“实”为基础的散文创作 |
二、站在“史”的高度关照乡村文明 |
第三节 性灵小品文统与冯杰散文 |
一、古典的情怀 |
二、“原乡”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评论二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土如乳的生活本源 |
二、本土如乳所表现散文这一题材的艺术性 |
三、本土如乳所表现散文这一题材的社会意义 |
(10)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主题 |
1.2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3 研究现状的回顾 |
1.3.1 以“本土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
1.3.2 以“中国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
1.3.3 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
1.3.4 以“文学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设计 |
第2章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的隐身与显现 |
2.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隐身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2.1.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影响了“马华文学系统”的建立 |
2.1.2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限制了马华文学的创作思路 |
2.1.3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使马华文学的归化之路愈益艰难 |
2.2 再造中国:论马华文学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加工与改造 |
2.2.1 再造华文:从“去政治”角度思考 |
2.2.2 再造文化:从“马华特质”层面思考 |
2.2.3 再造技术:以“现代主义”角度思考 |
2.2.4 小结 |
2.3 本土的崛起:辨析马华文学“本土意识”的限度问题 |
2.3.1 作为盾牌的本土意识 |
2.3.2 作为商品/招牌的本土意识 |
2.3.3 作为政治规范的本土意识 |
2.3.4 小结 |
2.4 本章结语 |
第3章 马来西亚“国家文化”论述中的离心与抵抗 |
3.1 “国家文化”论述中离心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3.1.1 附会马华文学的政治意涵 |
3.1.2 限制马华文学的创作题材 |
3.1.3 马华文学抵抗主体与抵抗策略的成型 |
3.2 马华文学的隐蔽语本:以马共书写中的“身体”为例 |
3.2.1 身体与展览的互文 |
3.2.2 身体与解构思维的结合 |
3.2.3 小结 |
3.3 华文学的抵抗式表演:以同志书写的“敢曝”为例 |
3.3.1 马华同志书写的身体表演与敢曝 |
3.3.2 马华同志书写的语言游戏与高级敢曝 |
3.3.3 小结 |
3.4 本章结语 |
第4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弱势”与“借势” |
4.1 “全球化”语境中弱势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4.1.1 在冷战思维影响下的马华文学 |
4.1.2 “离境”背景中嬗变的马华文学属性 |
4.1.3 全球语境下吊诡的马华作者身份认同 |
4.2 弱势华语语系文学的跨国主义:以“在台马华文学”为例 |
4.2.1 共谋:处理中国性问题 |
4.2.2 共识:反思在地化问题 |
4.2.3 同构:透视文学的国籍问题 |
4.2.4 小结 |
4.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一个文学共同体的想象与实践 |
4.3.1 马华文学场域里“文学共同体”的表述与呈现 |
4.3.2 读者的共同体 |
4.3.3 命运的共同体 |
4.3.4 文化翻译与共同体想象 |
4.3.5 小结 |
4.4 本章结语 |
第5章 结语:反思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与“二元思维” |
5.1 马华文学与先验的“二元思维” |
5.2 “二元思维”下的审美盲点 |
5.3 “超越二元思维”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泥土情结(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汉荣散文研究[D]. 吕文雪.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3]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D]. 杨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刘亮程散文接受研究[D]. 古丽尼格尔·居马.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1990年代中期以来王充闾散文审美意蕴研究[D]. 林露.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余光中散文的教学研究[D]. 薛一凡.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写实与还乡:九十年代以来河南乡土散文的两个审美向度 ——以周同宾、冯杰为例[D]. 刘静. 河南大学, 2019(01)
- [9]评论二题[J]. 布日古德. 六盘山, 2018(05)
- [10]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D]. 胡星灿.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