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看光纤通信新发展

从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看光纤通信新发展

一、从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看光纤通信新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认为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赵具安[2](2018)在《天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推动天水骨干企业提升发展优势、带动天水突破发展资源瓶颈、培育区域产业发展新动能、提升区域后发优势。天水市应借鉴发达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聚力重点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扶持政策、打造良好生态、注重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集聚等经验,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完善投融资体系,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王沛[3](2017)在《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文中研究说明传真(Facsimile,简写为Fax)是将文字、图表、图形、相片等记录在纸面上的静止图像,通过扫描、编码、传输,在接收端重现与发送端相同或相似记录副本的一种通信方式。1843年,苏格兰发明家亚历山大·贝恩(Alexander Bain,1810—1877)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传真机,近代传真技术随之经过了以接触式机械扫描和电化学还原为特征的真迹传真(1843—1902)和以光电扫描和照相还原为特征的图像传真(1902—1949)两个发展阶段,并在20世纪80年代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基础性技术之一。本研究运用科学史方法和期刊文献分析法,对1866年至1949年间传真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新发现230余种报刊的345篇文献和10余部图书专着,大大丰富了研究样本和内容,从而对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起源、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名词术语的汉化演变,以期刊媒介为主要载体的传入途径等给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结果。由此,将过去认为的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入时间从1898年的《知新报》提前至1895年的《闽省会报》;将名词术语的演变,由单一的两三个词汇增至34种,确认《科学世界》于1930年最先使用“传真”中文译名;将代表性传播者从斌椿(1804—?)、张德彝(1847—1918)、贝兰(Edward Belin,1876—1963)拓展到夏炎(?—?)、李书华(1890—1979)、毋本敏(1897—1962)、戈公振(1890—1935)、朱物华(1902—1998)等20余人;将主要传播媒介从单一的科技期刊,推广并延伸至所有文理综合、自然科学、电工电信、军事、新闻、出版等各种类型的期刊,扩展了认识维度;新增民国时期中国境内各条传真线路业务、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建立、中美战时国际传真线路的开通、国民政府邮电技术标准和远景规划提出、交通大学、中央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勷勤大学四校高等电讯工程教育等内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基于此,研究结论认为:(1)传真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66年至1911年的知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出洋国人的见闻实录和简单消息报道。第二个时期是1912年至1925年的技术原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海外留学生的试用经历和机件构造说明。第三个时期是1926年至1936年的实物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基于线路建设的电信业务介绍和政策探讨。第四个时期是1937年至1949年的本土化吸收和应用研究阶段,主要内容为围绕传真技术发展提出的行业应用前瞻、标准制定和后继技术讨论。(2)“传真”中文译名的确立,是传真技术东渐的重要标志。“传真”这一中文译名,起始于1868年的《初使泰西记》,历经“电气传字”、“电传笔迹”、“电传照相”、“电传形像”、“电送写真”等多角度汉化过程,其取材古辞,释以新意,语义不仅包含针对传真技术的功能性描述,同时有助于国人通过类比思想理解其技术原理。“传真”中文译名的最终确立,是伴随着传真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应用而逐步完成的,是国人在其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筛选所得,客观反映了近代中国对这项技术的消化吸收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3)传真技术以期刊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为依托,支撑其在华传播的社会化。期刊通过选题策划、审稿把关、栏目设置、专辑出版,以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贯穿于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各个历史时期。传真知识的引入坚持面向世界,经由期刊保持与国际主流技术的交流态势,并适时走上高等教育自主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之路,伴随着电讯工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西迁,在中国形成了从华东、华南到西南、西北,从专科(交通电信专修科)到研究生(电信研究所)的地域广泛、层次齐全的传真技术人才培养体系。(4)传真技术的在华传播以维护国家电信权益为驱动,建立了近代中国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商业化技术引进范例。传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解决象形文字传输的电报编码问题而主动引入的一种电信技术,其在华应用彻底消除了四码电报的诸多弊端,使中国免于支付因中文电报的密文传送产生的额外费用,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电信权益。以政府为主导的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等前沿技术企业的创办,不同于晚清以来军事先行的技术引进,而是以服务新闻行业为切入,建立面向社会的公众电信业务,以此寻求商业效益对技术的反哺,从而形成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一个特殊范例。

岳婷婷[4](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王一星[5](2015)在《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开播,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诞生了。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变化,电视体育节目已经成为我国电视传播中十分重要的节目形式。回顾我国电视体育节目近60年的演进历程,我们发现政治、经济、技术等多种力量在背后推动着它的发展。其中,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推动不可忽视,其影响也最为深刻和持久,尤其是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牢牢地支撑着电视体育节目的运作,还时刻引领着电视体育节目的不断演进和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给电视体育节目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电视体育节目的微观元素、中观形态和宏观传播。在微观元素上,数字技术不仅促使体育节目画面更加清晰和震撼、节目的声音更有现场效果、节目的信号更稳定和便捷,还影响着电视体育节目的数字化采访、剪辑、制作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在中观形态上,数字技术使电视体育节目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体育新闻、体育专题和体育实况转播等节目类型上。在宏观传播上,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采集、制作和传播等具体环节产生影响的同时,也改变了受众的接受方式。受众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甚至还是传播者。此外,数字技术还推动了电视体育节目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产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看待技术带来的影响,技术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运用技术的人要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支配技术,使数字技术更好地推动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从而制作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节目。

宋思曼[6](2013)在《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中心是一个大国范围内能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在全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发挥引领、集聚、辐射、控制、影响和带动的作用与功能,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支点,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国家中心城市是基于国情与国家战略中国特色的城市等级规划概念,是对中心城市经典理论和世界城市理论的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本质是实现其特定的城市的功能。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体现为“1+3+1”的结构体系:政治功能是关键因素,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是主要内容,枢纽功能是基础。本论文以全球的开放视野,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了五大主导功能的概念内涵、作用原理和发展特征,提出了普遍意义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实现的路径,初步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理论框架。论文围绕“1+3+1”的功能体系建立了评价国家中心城市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有助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更加系统化与科学化。重庆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其地缘特征、特殊市情、规模基础、国家战略的特殊地位和后发型成长优势,都使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存在与其他沿海地区国家中心城市较大差异性。论文研究并提出,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要在政治功能上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策划发展重点,在经济功能方面结合传统工业城市和农村区域面积大的特点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三次产业发展的结构目标和方向,在社会功能方面要重视人口规模集聚与人口结构优化的路径,在文化功能方面重点完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及其产业发展规划,在枢纽功能方面突出构建内陆联通世界的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开放策略。

张煌[7](2011)在《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和国防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察其群体特征与成才模式,无论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理论的深化,还是对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的培育与使用,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占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分层结构、年龄结构和学位结构出发,展开对中外高端人才群体的比较研究,揭示中国高端人才与国外同行之间存在的整体差距,并从科学优势积累的角度,对影响中国高端人才成才与展才的各种因素作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在潜人才阶段,双向自主选择关系的缺失,制约了高端人才基于兴趣的优长发挥;在由潜人才向显人才转变的过程中,高端人才主要以基础科学家和技术科学家的身份投身军事研究,两者相较,基础科学家的职业路径具有一定优势;在显人才阶段,由战略咨询——资源汇聚——组织管理——工程实现的过程,已经成为高端人才优势积累的一条重要路径,这一路径难免造成类似总设计师“赢家通吃”的局面,不利于基层研究人员的成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领域盛行的大工程育才模式,在人才配置、人才流动与人才传承方面,制约了高端人才的优势积累。本文的结论,即是高端人才的成才应当在以任务为主导的军事研究和以兴趣为主导的自由探索之间探寻必要的张力。大工程是适合显人才展才的平台,却并不是适合潜人才育才的温床,发挥大工程模式固有优势,同时努力营造以兴趣导向的、自由的、宽松的创新氛围,构建兼容大科学与小科学优势的育才环境,应当成为今后高端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赵鹏[8](2011)在《北京联通EPON宽带接入网方案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随着宽带增值业务对接入带宽要求不断提升,宽带接入网中广泛使用的DSL铜线技术以及点对点光纤技术的弊端不断显现,宽带接入网络“最后一公里”带宽瓶颈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接入网的宽带化已成为接入网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实现更高带宽的综合业务接入,北京联通对宽带接入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采用一种先进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本文的分析说明,采用PON技术实现点到多点的宽带接入网解决方案,具备高带宽、覆盖范围广、网络容量大、接入结构灵活、维护方便、建设运维成本低、技术发展前景好等诸多优势,并可以与现有的DSL宽带接入网络形成互补,充分利用已有的综合布线及光缆资源,是目前构建宽带接入网的最佳技术手段。论文从北京联通宽带接入网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宽带业务发展方向和PON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分析了基于以太网的EPON技术相比原接入模式的技术优势和运营优势,论述了EPON技术的典型组网应用模式,提出了采用EPON构建宽带接入网络的必要性,分析了EPON技术在北京联通可应用的业务模式。结合北京联通宽带升速需求、多业务需求以及网络改造的需求,对EPON设备的现网引入进行了方案设计,确定EPON的网络接入位置,对原有网络资源进行了重新的规划,以满足EPON设备承载业务的正常现网开放。结合北京联通网络情况,提出了新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原有P2P专线网络改造的网络建设方案,并将设计的结果实际应用于现网的工程项目中,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王磊[9](2011)在《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考察》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创造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与信息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中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加;信息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同时,虚拟实践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方式,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着人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网络文化中的低俗化倾向、数字鸿沟、网络沉迷等问题,给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因此,在信息时代,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研究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影响,促进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共分七章,从信息与信息时代入手,分析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人的发展,并提出互联网的发展与管理的一些展望与建议。第一章,研究信息的概念与特点以及信息时代的生成与特点。首先,对信息时代的基础单元——信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信息的特点进行了阐释。其次,简要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标准、形态的理论,讨论了信息时代的生成,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论述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多重影响。第二章,研究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着眼于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研究电子商务这一全新商务形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对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金融的发展入手,讨论了信息时代金融衍生品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从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入手,通过对企业管理、企业供应链和企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对信息时代微观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析。第三章,研究信息时代的政治发展。从互联网与政治民主的关系入手,首先,分析互联网对民主的直接影响,如民主传播途径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社会结构的改变等;其次,分析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再次,讨论了电子政务出现的必要性及其对民主发展的作用;最后,研究了网络媒体在中国的发展、互联网对公众的影响等问题。第四章,研究信息时代的文化发展。通过对互联网引发的激烈的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研究,探讨了互联网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影响;从互联网与文化结合形成的网络文化入手,介绍了网络文化及其特点,分析了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区别;讨论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从网络语言的流行和草根文化的兴起两方面探讨了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第五章,研究信息时代的社会事业发展。首先从社会事业信息化的角度入手,从社会事业信息化及其特点、社会事业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社会事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讨论了信息技术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影响。随后,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和教育入手,具体讨论了信息时代医疗与教育的发展问题。第六章,研究信息时代的人的发展。通过对信息时代虚拟与虚拟实践的分析与讨论,研究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对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完善、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并通过对网瘾问题、信息选择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第七章,研究信息时代的互联网管理问题。通过对WEB1.0到3.0发展的分析,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及其带来的两极化趋势;从管理方式、法制、德治三方面讨论了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网络实名制的利弊及其影响,预测了网络实名制的发展趋势。

林坚[10](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从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看光纤通信新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看光纤通信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天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水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
    1. 推动骨干企业提升发展优势。
    2. 突破区域发展资源瓶颈约束。
    3. 培育区域产业发展新动能。
    4. 提升区域后发优势。
二、发达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
    1. 在产业培育和发展上要聚力重点产业。
    2. 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源泉。
    3. 建立有效松绑和扶持的政策体系。
    4. 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
    5. 以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创新资源。
    6. 打造集聚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三、天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业发展规模小。
    2.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3. 融资渠道不畅。
    4. 产业发展生态不佳。
四、推动天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1. 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2. 大力提升创新能力。
    3. 加快完善投融资体系。
    4. 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3)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传真技术引入中国的背景
    2.1 近代电磁学理论与电报电话的发明
        2.1.1 电磁学的理论准备
        2.1.2 电报电话技术的发明
        2.1.3 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2.2 早期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发明与发展
        2.2.1 真迹传真技术的发明
        2.2.2 图片传真技术的发展
        2.2.3 近代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应用
    2.3 近代电报电话技术向中国的传播
        2.3.1 有线电报进入中国
        2.3.2 上海电话事业兴起
        2.3.3 无线电报在华兴办
第三章 晚清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3.1 晚清出洋国人与传真知识东传
        3.1.1 斌椿、张德彝对传真概念的首次引入
        3.1.2 志刚与“传真”中文译名的由来
    3.2 《各国电报考》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3.3 晚清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895-1911)
        3.3.1 《闽省会报》对传真技术的首次报道
        3.3.2 《知新报》与“显字新机”
        3.3.3 《万国公报》对传真机结构的深入描述
        3.3.4 《政艺通报》:晚清报道传真技术最多的期刊
        3.3.5 《大同报》对硒电池的译介
        3.3.6 《万国商业月报》与无线电传真的首度讲解
        3.3.7 《世界》首次介绍电传照相发明家事略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4.1 传真技术在华的实物传播开启
        4.1.1 夏炎对传真技术的关注与介绍
        4.1.2 贝兰来华与传真讲演
        4.1.3 李书华译介《传递图像的电报》
    4.2 北洋政府对传真技术的正式引入
        4.2.1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创办
        4.2.2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业务开展
    4.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12-1927)
        4.3.1 《东方杂志》对于传真技术的持续关注
        4.3.2 《电友》与传真技术引发的电信政策讨论
        4.3.3 《科学》对传真知识的介绍
        4.3.4 《中国摄影学会画报》之欢迎皮林氏专号
        4.3.5 《北洋画报》中的传真报道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5.1 传真电报建设与在华应用
        5.1.1 抗日战争之前的传真线路建设
        5.1.2 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传真电报的开通
        5.1.3 抗战胜利之后的传真线路重建
        5.1.4 中国境内的其他传真线路
        5.1.5 新闻界对传真的关注与传真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
    5.2 民国专着中的传真知识
        5.2.1 《战地电气交通》中的电传照像
        5.2.2 《新闻学名论集》中的无线电照相与报纸
        5.2.3 《新闻学概论》中的电送照相
        5.2.4 《电机工程概论》中的传真与电视
        5.2.5 《电视浅说》中的电传图画及照相发展史
    5.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28-1949)
        5.3.1 《科学画报》对传真技术的科学普及
        5.3.2 《无线电新报》传真技术文章的连续刊载
        5.3.3 《电信杂志》对传真技术原理的专业解读
        5.3.4 《无线电》对国外传真新闻的持续报道
        5.3.5 《电世界》对传真技术的深入传播
        5.3.6 军事期刊对传真技术的应用情况报道
        5.3.7 新闻理论期刊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5.3.8 传真技术的认识深入与电视概念的引入
第六章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管理与高等教育
    6.1 传真技术引入政策与业务管理
        6.1.1 电信管理机构的确立与调整
        6.1.2 两个《电信条例》
        6.1.3 第一部传真电报法规
        6.1.4 国音电报与传真电报之争
        6.1.5 电信规划与传真技术的引进推广
        6.1.6 传真技术引入过程中的政治考量
    6.2 近代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中的传真技术
        6.2.1 近代中国电讯工程的概念与分类
        6.2.2 民国时期电讯工程高等教育概况
        6.2.3 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教育与中国第一个传真技术方向研究生
        6.2.4 中央大学雄厚的电讯工程师资与种类齐全的传真技术课程
        6.2.5 西北工学院与西北地区电讯工程高等教育肇始
        6.2.6 勷勤大学:中国最早开展传真技术教育的省立高等学校
第七章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与影响
    7.1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
        7.1.1 传播者
        7.1.2 传真技术经由期刊传播的文献统计与分析
        7.1.3 传真中西文术语的形成与演变
    7.2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社会化
    7.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影响与启示
        7.3.1 传真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7.3.2 传真技术的内部特点与外部技术竞争限制其应用推广
        7.3.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对技术引进与管理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一、选派过程
        二、留学实践
        三、历史影响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一、留学性质
        二、经费财源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一、研习科系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三、地域分布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一、规模
        二、内部构成
        三、毕业去向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一、语言关
        二、生活关
        三、学业关
        四、社交关
        五、情感关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结论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数字技术发展与电视体育节目演进
    第一节 数字技术及其发展
        一、数字技术的界定
        二、数字技术的电路基础和发展历程
        三、数字技术的优势
    第二节 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电视体育节目的起源
        二、电视体育节目界定
        三、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章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元素的影响
    第一节 数字技术对画面元素的影响
        一、高清画面
        二、慢动作回放
        三、3D画面
        四、4K超高清画面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声音元素的影响
        一、声音和通话系统
        二、数字化音频系统
        三、环绕声技术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信号元素的影响
        一、卫星传输
        二、数字信号传输的其他方式
    第四节 数字技术对其他方面元素的影响
        一、虚拟现实技术
        二、数字化摄制
        三、数字特技及字幕
第三章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形态的影响
    第一节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新闻节目的影响
        一、模拟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新闻节目
        二、数字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新闻节目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专题节目的影响
        一、模拟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专题节目
        二、数字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专题节目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实况转播节目的影响
        一、模拟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实况转播节目
        二、数字技术时代的电视体育实况转播节目
第四章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传播的影响
    第一节 数字技术对节目传播者的影响
        一、工作方式
        二、专业素质
        三、UGC模式下的传播者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节目受众的影响
        一、受众角色的变化
        二、受众的扩大化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节目运营机制的影响
        一、大编辑部运作
        二、虚拟电视新闻编辑室
        三、分散化的组织结构
第五章 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影响的反思
    第一节 技术发展是电视体育节目演进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技术推动电视的发展
        二、数字技术推动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
    第二节 数字技术是电视体育节目的一把双刃剑
        一、数字技术的消极影响
        二、正确对待数字技术的消极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学术意义
        1.1.3 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实践发展
        1.2.1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理论研究
        1.2.2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实践发展
        1.2.3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2.4 国外相关实践发展
        1.2.5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研究综述及其学术视角
    1.3 研究的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1.3.1 学术取向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2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与功能
    2.1 中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2.1.1 中心城市基础理论
        2.1.2 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核心
    2.2 世界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2.2.1 现代世界城市特征
        2.2.2 世界城市五大学说
        2.2.3 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2.3 城市功能意义的引入
        2.3.1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2.3.2 城市功能的意义
        2.3.3 城市功能的内容
    2.4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
        2.4.1 基于西方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2.4.2 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征
        2.4.3 中国城市的政治功能地位
        2.4.4 基于中国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2.4.5 国家中心城市“ 1+3+1”功能关系
    2.5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
    2.6 中国规划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2.7 本章小结
3 国家中心城市政治功能
    3.1 政治功能的内涵
    3.2 政治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3.2.1 较高等级政治地位
        3.2.2 国家战略部署重地
    3.3 政治功能的作用原理
    3.4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与战略意义
        3.4.1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
        3.4.2 重庆国家战略意义
    3.5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3.5.1 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启示
        3.5.2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3.6 本章小结
4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功能
    4.1 经济功能的内涵
    4.2 经济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4.2.1 全国高占比经济总量
        4.2.2 高占比较的三次产业
        4.2.3 机体丰厚的第二产业
        4.2.4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4.2.5 独特的金融中心地位
    4.3 经济功能的作用原理
    4.4 经济功能的实现途径
        4.4.1 知识经济促进产业升级
        4.4.2 三次产业高端向发展
        4.4.3 二次产业集群式发展
    4.5 重庆经济功能的发展演变
        4.5.1 重庆经济功能发展演变
        4.5.2 传统工业城市基础
        4.5.3 服务业腾飞的机遇
    4.6 重庆经济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4.6.1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4.6.2 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4.6.3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4.6.4 商务会展产业发展
        4.6.5 金融中心创新发展
    4.7 重庆经济发展预测
    4.8 本章小结
5 国家中心城市社会功能
    5.1 社会功能的内涵
    5.2 社会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5.2.1 集聚性与城市规模
        5.2.2 开放性与外来人口
        5.2.3 知识性与智力人群
    5.3 社会功能的作用原理
    5.4 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
        5.4.1 树立开放城市的发展理念
        5.4.2 创造知识人群的发展环境
    5.5 重庆开放的城市社会传统
    5.6 重庆社会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5.6.1 建设开放高地吸纳国际人口
        5.6.2 改革户籍制度集聚市内人口
        5.6.3 建成教育高地提高人口素质
    5.7 重庆城市规模预测
    5.8 本章小结
6 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功能
    6.1 文化功能的内涵
    6.2 文化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6.2.1 多元的文化生态
        6.2.2 丰富的文化设施
        6.2.3 发达的文化经济
    6.3 文化功能的作用原理
    6.4 文化功能的实现途径
        6.4.1 加强物质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
        6.4.2 扩大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与辐射
    6.5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解读
    6.6 重庆文化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6.6.1 重庆建筑风格与城市风貌特色
        6.6.2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
        6.6.3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6.6.4 巴渝文化体验旅游
    6.7 本章小结
7 国家中心城市枢纽功能
    7.1 枢纽功能的内涵
    7.2 枢纽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7.2.1 综合型交通枢纽
        7.2.2 高等级枢纽地位
        7.2.3 高效的联运系统
    7.3 内陆枢纽的世界联通方式
        7.3.1 内陆与沿海枢纽差异
        7.3.2 内陆与世界的联通方式
    7.4 重庆综合枢纽功能判定
        7.4.1 综合枢纽的辐射范围
        7.4.2 综合枢纽功能的判定
    7.5 重庆枢纽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7.5.1 完善枢纽机场综合规划
        7.5.2 规划空-铁-港联运系统
    7.6 本章小结
8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8.1 经典指标体系借鉴
        8.1.1 弗里德曼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8.1.2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8.1.3 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
        8.1.4 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及权重
    8.2 经典指标体系评述
    8.3 评价指标设计依据与思路
    8.4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4.1 国家中心城市的 21 个评价指标
        8.4.2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的量化
        8.4.3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评定模型
        8.4.4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试测算验证
    8.5 本章小结
9 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9.1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功能空间体系
    9.2 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模式
    9.3 以紧凑集约规划塑造大疏大密格局
    9.4 两江四岸规划提升主城的空间品质
    9.5 为大事件预留城市发展用地的空间
    9.6 本章小结
10 结语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不足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对象概述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 基础数据来源
        1.3.1 经典科学社会学的数据选取原则
        1.3.2 本文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形成过程与结构特征
    2.1 形成过程
    2.2 分层结构
        2.2.1 三级金字塔式的分层结构
        2.2.2 “科学共同体—社会”的双向承认机制
    2.3 年龄结构
        2.3.1 三类参与军事研究的年龄模式
        2.3.2 参与军事研究的时长分析
    2.4 学位结构
第三章 潜人才阶段的准备
    3.1 大学教育与师承关系
        3.1.1 大学教育的本土化转向
        3.1.2 师承关系的局部缺失
    3.2 早期的研究成果
        3.2.1 早期研究成果的时空分布特点
        3.2.2 早期研究成果与未来军事研究的关联性
    3.3 初始的职位
        3.3.1 学术职位与工程职位的分野
        3.3.2 “补课”与类师承效应作用
    3.4 学术界与工程界的升迁
        3.4.1 两种不同的升迁环境
        3.4.2 军事研究迟滞优势积累速度的边际条件
第四章 实现潜人才向显人才转变的职业路径
    4.1 高端人才在军事研究中扮演的职业角色
        4.1.1 基础科学家角色与特征
        4.1.2 技术科学家角色与特征
        4.1.3 工程管理专家角色与特征
        4.1.4 战略咨询专家角色与特征
    4.2 跻身显人才行列的职业路径与优势积累
        4.2.1 两种主要的职业路径
        4.2.2 基础科学家与技术科学家的优势积累方式
第五章 显人才阶段研究工作的继续
    5.1 显人才阶段军事研究的时空分布
        5.1.1 军事研究的时间分布
        5.1.2 军事研究的空间分布
    5.2 棘轮效应作用下的优势积累路径
        5.2.1 提出军事研究的战略咨询建议
        5.2.2 汇聚军事研究与开发资源
        5.2.3 以工程管理职位主导工程运行
        5.2.4 以工程实现提升科学威望
第六章 理性看待大工程模式的育才功效
    6.1 大工程育才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6.1.1 知识分子政策方面不均衡博弈的产物
        6.1.2 工业化发展路线与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契合
        6.1.3 古代实用理性传统在现代科学教育领域的延续
    6.2 大工程育才模式对高端人才的积极影响
        6.2.1 提升高端人才涌现的效率
        6.2.2 强化实践环节的工程技术训练
        6.2.3 培育大型国防工程的管理能力
    6.3 大工程育才模式对高端人才的消极影响
        6.3.1 有悖于兴趣导向的高端人才配置原则
        6.3.2 阻碍名师高徒的高端人才传承路径
        6.3.3 抑制良性竞争的高端人才流动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一览表
附录B 外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一览表

(8)北京联通EPON宽带接入网方案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作者主要工作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PON技术优势分析
    2.1 PON技术简介
        2.1.1 PON技术标准
        2.1.2 EPON技术
    2.2 EPON技术优势分析
        2.2.1 EPON相对原DSL技术的优势
        2.2.2 EPON相对原光纤接入模式的优势
        2.2.3 EPON的覆盖和容量优势
        2.2.4 EPON的实际规划优势
        2.2.5 EPON的成本优势
    2.3 采用EPON构建宽带接入网的必要性
    2.4 EPON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及前景
第三章 北京联通宽带接入网络分析
    3.1 北京联通业务发展概述
    3.2 北京联通接入网现状分析
    3.3 北京联通接入网设备现状分析
    3.4 北京联通固网多业务需求
第四章 EPON技术宽带接入网组网方案
    4.1 EPON的FTTX业务应用模式
        4.1.1 FTTH业务应用模式
        4.1.2 FTTO业务应用模式
        4.1.3 FTTB业务应用模式
        4.1.4 FTT Cab业务应用模式
    4.2 北京联通多业务综合接入业务应用模式
    4.3 VLAN规划原则
    4.4 利用QINQ VLAN来拓展VLAN范围
    4.5 内层业务VLAN规划
    4.6 外层业务VLAN规划
    4.7 VLAN规划方案
    4.8 IP资源分配方案
    4.9 NGN平台规划方案
    4.10 路由规划
第五章 参与实施案例应用
    5.1 应用案例一:多业务承载方案
        5.1.1 业务需求分析
        5.1.2 网络建设方案
        5.1.3 业务承载方案
        5.1.4 上联方案
        5.1.5 上联带宽计算
        5.1.6 单PON口流量模型
        5.1.7 网管方案
        5.1.8 EPON承载多业务方案
    5.2 应用案例二:专线改造方案
        5.2.1 业务需求分析
        5.2.2 网络建设方案
        5.2.3 业务承载方案
        5.2.4 上联方案
        5.2.5 上联带宽计算
        5.2.6 用户带宽分配
        5.2.7 网管方案
第六章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二、论文研究的价值
    三、相关研究的现状
    四、论文的框架构思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时代
    第一节 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
        二、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生成
        一、社会形态的演进
        二、社会发展的机制
        三、信息时代的来临
        四、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节 虚拟实践及其作用
        一、虚拟实践的产生
        二、虚拟实践的作用
第二章 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一、电子商务成为全新的商务形式
        二、科技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节 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
        一、金融及其特点
        二、电子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三、金融衍生品的双重效用
        四、金融危机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与企业管理
        二、互联网与企业供应链
        三、互联网与企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 信息时代的政治发展
    第一节 互联网与民主政治
        一、互联网与民主传播
        二、互联网与政治参与
        三、互联网与社会结构
        四、互联网对民主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网络媒体与电子政务
        一、网络媒体及其形式
        二、网络媒体与民主发展
        三、电子政务的出现与影响
    第三节 互联网与政府治理方式
        一、网络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二、网络媒体发展对公众的影响
        三、政府治理的问题与求解之道
第四章 信息时代的文化发展
    第一节 互联网与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
        二、互联网与文化交流
        三、互联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特点与形式
        一、网络文化及其特点
        二、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
        三、网络文化的形式
    第三节 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文化的发展走向
        二、网络文化发展趋势的原因
        三、正确对待网络文化发展
第五章 信息时代的社会事业发展
    第一节 互联网与社会事业
        一、社会事业信息化及其特点
        二、社会事业信息化及其作用
        三、社会事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互联网与医疗卫生
        一、医院信息化
        二、医药行业信息化
        三、医保信息化
    第三节 互联网与教育发展
        一、网络教育的出现与特点
        二、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
        三、网络教育的重要作用
        四、网络教育问题与对策
第六章 信息时代的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交往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二、虚拟与虚拟交往
        三、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
        四、虚拟交往的作用
    第二节 互联网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二、互联网与人的需要的发展
        三、互联网与人的能力的提升
        四、互联网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
        五、互联网与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第三节 网瘾
        一、网瘾的危害
        二、网瘾的本质
        三、正确对待网瘾现象
    第四节 信息暴涨带来的选择难题
        一、信息爆炸的表现
        二、云计算的出现与应用
        三、信息的选择过程
        四、正确对待信息选择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中的互联网管理问题
    第一节 互联网的发展
        一、从Web1.0到Web3.0
        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三、互联网的两极化趋势
    第二节 互联网的管理
        一、管理方式的发展
        二、相关法律的完善
        三、网络道德的建设
    第三节 网络实名制的现状与展望
        一、网络实名制的争议
        二、网络实名制的产生与发展
        三、网络实名制的影响分析
        四、网络实名制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产业转移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一、产业结构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一、区域分布
    二、区域演进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一、GDP总量大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四、投资成本低
    五、人才储备多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七、政策环境好
    八、区位条件优越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一、产业升级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一、基本格局
    二、区域定位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三、产业集群战略
    四、科技人才战略
    五、科技园区战略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二、合作生产模式
    三、良性竞争模式
    四、资源整合模式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从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看光纤通信新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2]天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 赵具安.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06)
  • [3]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D]. 王沛. 西北大学, 2017(06)
  •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5]数字技术对电视体育节目的影响研究[D]. 王一星.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6]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D]. 宋思曼. 重庆大学, 2013(02)
  • [7]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研究[D]. 张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4)
  • [8]北京联通EPON宽带接入网方案设计与实施[D]. 赵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9]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考察[D]. 王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标签:;  ;  ;  

从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看光纤通信新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