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教与学的思考

工科院校教与学的思考

一、工科院校教与学之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华,王良彪,关明云[1](2021)在《金课建设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新时代本科教育发展要求下,教学方法中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本文以"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为线索,分析阐述"翻转课堂"的内涵与特征及实施的关键因素,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今后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高歌[2](2021)在《Creating a Culture for Scholarly and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Chapter 2-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就我国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工程专业人才的整体竞争力不足,其培养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向。工程教育研究报告《打造工程教育的学术与系统创新文化》(Creating a Culture for Scholarly and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是2009年美国工程教育协会为推进美国工程教育创新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作为一篇教育研究报告,其语言的逻辑性较强,文字朴实明了,具有信息涵盖量大、长难句多、句式结构复杂的特点。因此译者认真研究其语言结构,力求准确理解原文含义,以严谨、规范的学术语言向目标语读者传达原文信息。本实践报告从分析原文本的词汇和句法特点出发,将典型案例按照词汇的翻译、定语从句的翻译、语序的调整进行归类,结合平行文本探讨工程教育类文本的语言特点、翻译难点及翻译方法。译者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为今后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吕倩茹[3](2020)在《从染织到服装: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李宇鹏,耿海萍[4](2019)在《高等工科院校教与学学术实践及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试图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代表的工科院校教学学术的经验和实践为切入点,通过教学学术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梳理,构建从实践到经验再到研究的一系列具有工科院校特色的教与学的学术体系。并基于教与学学术现状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学校两个专业课群《工程数学》《计算机基础》的教与学学术实践反思,以问题为导向,尝试开展教与学学术能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武优勐[5](2016)在《基于超契约视角的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以XX工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要求加快经济转型,加大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这些都客观上要求新型科技人才的大量输入,和在科技上出现重大突破,而激发作为“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的工科院校教师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领域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疑非常重要。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校教师尤其是工科院校教师陷入了困境之中,深入调查分析表明,导致高校教师陷入困境的并不是技术层面的原因,而是激励机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难以满足大多数教师的诉求转变。本文基于超契约激励理论视角,通过对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工科院校跟踪调查,收集得到2011-2013年17个教学学院专职教师的大样本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工作设计、晋升、声誉激励分别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设计对教师科研绩效和教学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相对于女教师,男教师在科研绩效和教学绩效上对工作设计激励的敏感性更大。声誉对教师科研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教师教学绩效影响不显着。相对于年龄大的教师,年龄小的教师在科研绩效和教学绩效上对声誉激励的敏感性更大。晋升对教师科研绩效和教学绩效的影响不显着。相对于职称较低的教师,高职称教师晋升之后科研绩效下降明显,而在教学绩效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上期排名越靠前,晋升预期越好,对教师激励效果越大。教师过了一定临界年龄后,晋升激励效应减弱。本文的分析和结论丰富了高校教师激励的研究,而且研究证据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激励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有关政府监管机构和高校管理者制定和完善教师激励制度建设,为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兰图,李陵[6](2015)在《工科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工科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还是沿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较多,与设计实践、生产实践脱节。针对设计专业的特点,设计类课程改革措施主要包括课题式教学、教学场所整合、企业参与教学等等教学模式与方法。

张鹤[7](2015)在《适应机电行业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飞速发展。然而我国仍处于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的地位。衡量一个制造强国的标准之一是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机电行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干和重要支撑,在国家工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培养新时期的机电专业人才已成为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本文旨在针对目前我国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实践能力不足”、“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统一”、“课程体系相对陈旧”、“教师缺乏工程经历”等诸多问题,结合“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讲实效”的培养目标,体现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培养特色,构建“必需够用”、“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的知识体系,培养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适应机电行业需求的、由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教学体系、工程文化育人体系、机电专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成的适应机电行业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叶民[8](2014)在《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文中认为工程教育的环境正在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工程教育的模式正处在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转换的当口,涌现了以CDIO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模式。实现工程教育范式转换需要一个集成相关政策的范式转换平台,因此,研究、构建面向中国国情的适应性转换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逻辑背景下,借助历史文献法和基于扎根理论的NVivo软件工具,挖掘出转换平台的构成要素和环境支撑要素,成功构造出一个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并为该平台运作提出应予把握的策略和政策建议。本文工作与其说是为CDIO模式量身打造的,不如说是为整体工程教育范式建构的,CDIO模式只是选出的引子。如何选择若干影响因子作为工程教育模式转换平台的支撑要素是构筑转换平台的关键。本文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回顾,运用工程问题求解思路寻找要素挖掘和政策调整的方向。本文从工程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探讨了工程教育从“技术范式”到“科学范式”、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的两次范式转移或两次革命;尤其是探讨分析当代工程教育转型(第二次工程教育革命)的社会背景与改革实践,认识工程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变革驱动力,揭示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深刻的历史动因和社会必然性。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阐述了“工程范式”转型过程中的若干模式创新——如整体的工程教育、大E的工程等,介绍了多个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最佳实践;详细讨论了CDIO模式的产生、发展背景和丰富内涵,介绍了CDIO模式在中国的试点实践,展示了CDIO作为当前工程教育“二次革命”中崛起的一种典型创新模式应运而生的理论营养、实践土壤,揭示了CDIO模式丰富的创新内涵与时代价值。在转型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回顾中,为CDIO范式转换平台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为对CDIO转换平台要素的科学挖掘和平台合理构建,本研究采用国际上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流行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建立在其理论基础上的NVivo软件。本研究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共三级编码,对能体现工程教育范式转型研究主题的权威性、代表着国际社会主流意见的21篇典型文献(其中英文18份,中文译本3份)进行了深入挖掘;根据研究主题的故事线抽象出的8个选择性编码,进而根据扎根理论,从编码的理论结果中揭示了CDIO转换平台的5大构成要素和3大环境支撑要素。它们分别是重构本科课程计划、工程师资的认可与激励、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评价与激励、大学文化变革,以及国家战略、财政支持、变革的社会共同参与。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对5大要素在平台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实现方式与侧重,以及构建过程中的理论准备和具体操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设意见,并给出了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框架,其中课程设置是实现转换平台的核心内容,师资政策是实现转换平台的关键与瓶颈,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难点,学业评价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变革的重点,大学文化环境的变革在平台重构中起到基础和保障作用。本文阐述了转换平台的政策蕴含,即平台目标的明确性、平台架构的系统性、平台要素的关联性。通过对转换平台的运行与政策环境的梳理分析,揭示了有效运行CDIO转换平台必须把握好的三个应用策略,即:1)变革要选择“先自上,再上下互动”;2)高校要综合判断、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不同定位、不同的行业需求、不同的学科专业特征,可选择选择C、D、I、O不同侧重的模式;3)高校要拿出变革勇气,但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变革力度和进度节奏。最后,分别向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管理部门提出宏微观政策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资源分配政策、评价与考核、激励政策、日常管理政策等。本文工作为工程教育的范式转换提供了新的认知,为成功借鉴CDIO模式的政策设计提供新的方法论运用;由此建构的中国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对相关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了可作参考的分析与解题框架,为中国高校有效组织和实施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提高中国工程师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李云伍,冯熙,刘峰,赵金斗[9](2011)在《工科学生自主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需求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实用型人才。文中分析了工科传统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包括参与讲解式、讨论式、团队研究式及个性化教学等形式的自主参与式教学方法。调查表明该教学方法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王长林[10](2010)在《工科院校开设科技写作的教学探索》文中提出针对工科院校的特点,明确开设科技写作课程的意义,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强化理论知识学习、运用科学方法查找资料、学习借鉴优秀作品、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强化训练方式,不断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工科院校教与学之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科院校教与学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金课建设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内涵和特征
    (一)“翻转课堂”起源。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征。
二、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
    (一)翻转内容的筛选。
    (二)课前学习资料的准备与开发。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
四、翻转课堂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资源选择与再编辑。
    (三)学校硬件教学条件的支持。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五、结语

(2)Creating a Culture for Scholarly and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Chapter 2-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的目的和意义
        一、文本翻译的目的
        二、文本翻译的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 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 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理论的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 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汇的翻译
        一、根据语境选择词义
        二、词语的增译
        三、词性的转换
    第二节 定语从句的翻译
        一、译成前置定语
        二、译成并列结构
        三、译成独立句
    第三节 语序的调整
        一、逻辑顺序的调整
        二、插入语语序的调整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第一节 翻译过程总结
    第二节 翻译策略总结
    第三节 翻译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原文及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4)高等工科院校教与学学术实践及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与学学术的反思及北京化工大学的实践
二、国内外教与学学术研究的文献回顾
三、高等工科院校的教与学学术现状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一) 反思的教与学学术
    (二) 教与学学术中的教学与科研
    (三) 教与学学术中的学生
四、高等工科院校专业课群的教与学学术反思———以《工程数学》《计算机基础》课群为例
五、高等工科院校教与学学术体系的建构实践
六、高等工科院校提升教与学学术能力的对策分析

(5)基于超契约视角的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以XX工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创新点
        1.3.2 研究不足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超契约激励视角研究综述
        2.1.1 工作设计研究
        2.1.2 声誉激励研究
        2.1.3 晋升激励研究
        2.1.4 超契约激励视角研究评述
    2.2 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2.2.1 工科院校教师研究
        2.2.2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2.2.3 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2.2.4 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评述
第3章 工作设计、声誉激励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3.1 研究假设
        3.1.1 工作设计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3.1.2 声誉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3.2 研究设计
        3.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2.2 变量设计
        3.2.3 模型建立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3.3.2 相关性分析
    3.4 回归分析
        3.4.1 工作设计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3.4.2 声誉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第4章 晋升激励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4.1 研究假设
        4.1.1 晋升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4.1.2 预期对晋升激励效果的影响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设计
        4.2.2 模型建立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4.3.2 相关性分析
    4.4 回归分析
        4.4.1 晋升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4.4.2 预期对晋升激励效果的影响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5.2 建议
        5.2.1 工作设计视角教师激励机制优化建议
        5.2.2 声誉激励视角教师激励机制优化建议
        5.2.3 晋升激励视角教师激励机制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工科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科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在很多工科高校的一些设计类课程教学中, 还是沿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造成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较多, 与设计实践、生产实践脱节。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安排上, 没有太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理论讲解太广泛, 与社会需求没有衔接, 导致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职业能力偏低, 工作适应期长。很多企业对学生的反馈主要是“学生实践不够, 毕业后企业不能直接使用, 不了解市场, 自己的设计无法融入生产中, 无法尽快的给企业带来效益”。
    2. 不少工科高校都在对教学进行改革, 设计类专业的教师也采取了各种教学方法, 比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 但很多也只是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而已, 这仅仅只丰富了理论教学内容, 实质上并没有完全改变教学模式, 学生还是被动式地接受知识, 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另外, 教学改革应该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综合改革, 其他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也应相应进行改革, 单独改革个别课程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 需要全面思考与改革。
    3. 很多工科高校的设计类专业学生要学的知识较多, 不仅仅要学习设计专业方面的知识, 还要学习大量的工程类课程, 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紧, 课后自学的时间少, 参与设计实践、动手实践的时间少。这都不利于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 在思维上僵化程度偏高。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工程类知识, 但利用率很低, 没有很好地把艺术和工程结合起来, 没有很好地把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上。
    4. 学生专业底蕴薄。很多工科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属于调配生, 这些学生对设计专业兴趣较弱, 缺乏对设计和文化等的了解。同时, 绝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 在表现能力方面较弱。很多学生在分了专业方向后, 就由泛设计进入比较专业的设计方向, 其设计相关底蕴不足, 造成对设计的理解不深。
二、企业对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要求
三、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 以课题 (项目、竞赛) 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2.“多讲少做”转变成“少讲多做”, 再转变成“精做”
    3. 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4. 教学场所的多元化
    5. 企业参与教学

(7)适应机电行业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分析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机电行业界定
        2.1.2 德国工业 4.0
        2.1.3 工程人才
        2.1.4 人才培养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2.2.2 协同理论
        2.2.3 生活即教育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电行业人才需求及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3.1 我国机电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3.1.1 研究开发型人才需求
        3.1.2 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
        3.1.3 维修型人才的需求
        3.1.4 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3.2 国内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3.2.1 国内产学研合作教育
        3.2.2 国内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2.3 国内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3.2.4 国内机电专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现状
    3.3 国外工程人才培养现状
        3.3.1 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
        3.3.2 国外工程人才课程体系
        3.3.3 国外工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3.4 借鉴与启示
        3.4.1 借鉴
        3.4.2 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4.1 构建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原则
        4.1.1 适应机电行业发展战略需求的原则
        4.1.2 产学研一体化原则
        4.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2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4.2.1 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理论课程
        4.2.3 实践课程
    4.3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学体系
        4.3.1 产学研合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4.3.2 产学研合作教学体系框架
        4.3.3 校企共育“双师”
    4.4 工程文化育人体系
        4.4.1 工程文化特征
        4.4.2 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
        4.4.3 校企文化融合
    4.5 机电专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4.5.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5.2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4.5.3 “软硬兼施”的学校内部评价体系
        4.5.4 “三位一体”的社会评价机制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运行机制和保障
    5.1 运行机制
        5.1.1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5.1.2 “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
    5.2 运行保障
        5.2.1 政策保障
        5.2.2 服务保障
        5.2.3 校园文化建设保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教育:强国富民的人力资源基础
        1.1.2 模式创新:21世纪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1.1.3 适应性平台:创新模式确保成功的保障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 工程和工程教育
        2.1.1 工程
        2.1.2 工程教育
    2.2 范式及其转换理论
        2.2.1 概念辨析
        2.2.2 范式转型理论(Paradigm Shift)
    2.3 质性研究与扎根理论
        2.3.1 质性研究
        2.3.2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教育的两次范式迁移
    3.1 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
        3.1.1 欧洲工程教育的历史贡献
        3.1.2 美国工程教育创生与发展
        3.1.3 中国和日本工程教育的开端
    3.2 工程教育第一次革命:科学化
        3.2.1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3.2.2 卫星危机和《国防教育法》
        3.2.3 格林特报告的正解与误读
    3.3 工程教育第二次革命:回归工程
        3.3.1 工程教育改革的先声
        3.3.2 MIT:《我们的革命》
        3.3.3 “召回工程的灵魂”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中的模式创新与CDIO兴起
    4.1 工程教育创新模式概述
        4.1.1 模式创新的焦点
        4.1.2 整体的工程教育
        4.1.3 多样化的创新实践
    4.2 CDIO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4.2.1 CDIO模式的目标与架构
        4.2.2 CDIO模式的演进
        4.2.3 CDIO模式在中国
    4.3 CDIO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4.3.1 CDIO模式的价值
        4.3.2 CDIO模式的意义
        4.3.3 大E的工程
    4.4 本章小结
5 CDIO转换平台的宏观背景与分析
    5.1 工程教育转型的理论准备
        5.1.1 《绿色报告》(ASEE)
        5.1.2 《重构工程教育报告》(NSF)
        5.1.3 工程教育《自适应系统报告》(NRC)
        5.1.4 《塑造未来报告》和《尼尔报告》(NSF)
    5.2 工程教育转型的实践预演
        5.2.1 NSF助力工程教育的改革
        5.2.2 工程教育联合体计划(EEC)与实践
        5.2.3 工科院校学系改革计划(DLR)与实践
        5.2.4 NAE的“大挑战学者计划”(GCSP)与实践
    5.3 本章小结
6 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基于质性分析
    6.1 转换平台问题的提出
        6.1.1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6.1.2 数据的统计分析
        6.1.3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6.2 平台总体框架的要素选择
        6.2.1 研究工具:NVivo软件
        6.2.2 数据采集
        6.2.3 编码、节点与数据分析
        6.2.4 研究结论:转换平台和环境支撑的要素
    6.3 转换平台架构与政策诉求
        6.3.1 课程设置
        6.3.2 教师政策
        6.3.3 教学方法
        6.3.4 学业评价
        6.3.5 大学文化
    6.4 本章小结
7 CDIO转换平台政策环境与运行
    7.1 政策环境的蕴涵特性
        7.1.1 平台目标的明确性
        7.1.2 平台架构的系统性
        7.1.3 平台要素的关联性
    7.2 环境支撑要素的确立
        7.2.1 国家战略
        7.2.2 财政支持
        7.2.3 业界参与
    7.3 CDIO转换平台的运行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按材料来源列出的编码汇总
附录二 八个选择性编码节点及其子节点展开情况

(9)工科学生自主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 传统工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
    (二) 欠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三) 理论与实践脱节
    (四) 考核评价方法欠妥
二、工科学生自主参与式教学方法
    (一) 参与讲解式教学
    (二) 讨论式教学
    (三) 团队研究式教学
    (四) 个性化教学
三、自主参与式教学的效果
    (一) 创新能力
    (二)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自学能力和从事研究的能力
    (四) 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 观察力
四、结论

(10)工科院校开设科技写作的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科院校开设科技写作的意义
    1.科技写作能力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功
    2.科技写作是大学生应有的素质
    3.科技写作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必要手段
    4.科技写作是科技生产成果的标志
    5.科技写作的成果可以让研究者展现才华
    6.科技写作是争取社会支持科技事业的重要方式
二、开好科技写作的探索

四、工科院校教与学之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课建设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J]. 李卫华,王良彪,关明云.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08)
  • [2]Creating a Culture for Scholarly and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Chapter 2-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高歌.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从染织到服装: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研究[D]. 吕倩茹. 北京服装学院, 2020
  • [4]高等工科院校教与学学术实践及体系构建研究[J]. 李宇鹏,耿海萍.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Z1)
  • [5]基于超契约视角的工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以XX工科院校为例[D]. 武优勐. 安徽工业大学, 2016(03)
  • [6]工科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探讨[J]. 兰图,李陵. 大学教育, 2015(05)
  • [7]适应机电行业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 张鹤.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07)
  • [8]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D]. 叶民. 浙江大学, 2014(12)
  • [9]工科学生自主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探索[J]. 李云伍,冯熙,刘峰,赵金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0]工科院校开设科技写作的教学探索[J]. 王长林.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工科院校教与学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