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所致静脉损伤防治的护理进展

甘露醇所致静脉损伤防治的护理进展

一、甘露醇致静脉损伤防治的护理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程菱[1](2015)在《长期输注甘露醇患者致静脉损伤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长期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损伤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通过大量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有效采取预防及护理干预,如选择静脉穿刺部位,提高穿刺技术,加强护理观察,避免药物外渗,对于已发生渗漏损伤的患者,根据渗漏损伤的程度及个体差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痛苦。结论针对甘露醇的药物作用特点,给予有效地预防及护理干预,积极地消除危险因素,使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有效促进疾病康复。

李丽婵[2](2015)在《山莨菪碱干预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动物模型,并使用山莨菪碱外涂进行干预,检测置管前后血液中的与凝血功能相关的标志物D二聚体(D-D)、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的标志物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的水平,结合肉眼观静脉炎和病理切片结果,分析静脉留置针致血管内皮损伤的情况,判断血栓形成的情况及山莨菪碱干预的效果,揭示山莨菪碱干预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1.兔子随机分为空白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n=30)、生理盐水山莨菪碱干预组(NA组,n=30)、甘露醇组(M组,n=30)和甘露醇山莨菪碱干预组(MA组,n=30),NS组、NA组、M组、MA组分别留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1d、3d、5d,共设置12个组(n=10)。2.NS组、NA组输注0.9%生理盐水溶液Bid,M组、MA组输注20%甘露醇溶液Bid。NA组和MA组每次输液前10min沿置针血管外涂2%山莨菪碱。3.分别观察置针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和血栓形成情况。空白组、NS组、NA组、M组、MA组按照置针前、置针后1d、3d、5d时间检测血液中凝血功能相关的指标D-D、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的指标VEGF、炎症因子 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 APTT、PT、FIB、TT、PLT、MPV、PDW、PCT的水平,每组兔子按留置时间分批处死后,取耳缘静脉组织标本制作切片,光镜下进行观察静脉血栓形成及相关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置管3d时,血清D-D浓度升高,MA组D-D浓度下降。NS组TNF-α浓度置管3d时升高之后下降,NA组TNF-α浓度比置管前降低,置管5d时M组TNF-α浓度升高,MA组TNF-α浓度降低。2.置管1d时,空白组VEGF浓度比NA组、MA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组置管5d时各组VEGF浓度相近,几乎恢复置管前水平。3.置管5d时,空白组与四组置管组相互比较APTT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PT、FIB、TT、PLT、MPV、PDW、PCT水平在参考值范围内波动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置管3d时,留置导管各组静脉炎发生为100%,其中M组Ⅲ级静脉炎发生比M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针管中段处血栓形成最严重,置管时间延长血栓形成增多。6.血栓形成与FIB含量呈正相关关系(γ=0.801,P<0.05),D-D浓度与APTT呈正相关关系(γ=0.722,P<0.05);TNF-α与PLT有负相关关系(y=-0.673,P<0.05)。结论1.山莨菪碱干预可以引起D-D、VEGF、TNF-α浓度变化,从而影响血栓的形成,其中VEGF变化出现较早,对血栓形成有提示作用。2.山莨菪碱干预对血液PT、APTT、TT、FIB和PLT、MPV、PDW、PCT凝血相关指标影响不明显。3.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情况实际上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病理性损伤早在局部肉眼可见反应出现前已经发生变化。4.随留置时间延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发生增加,且程度越严重;同时,静脉血栓形成增加及严重程度加重。5.留置针致血栓形成与 D-D、TNF-α、VEGF、PT、APTT、TT、FIB、PLT、MPV、PDW、PCT指标相互间有一定相关关系。

何金凤,张文静,许孟雪,唐世新,王卓[3](2014)在《输液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其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为静脉炎。动物模型是输液性静脉炎防治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构建输液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的常用造模药物和造模动物,并就模型的评价指标及其应用范围等特点进行总结。

郎冉冉[4](2014)在《三黄软膏外敷对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主、客观评价外敷三黄软膏对留置针致静脉炎预防效果,为临床预防静脉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05例运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三黄软膏外敷组(A组)、喜疗妥乳膏外敷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各35例。三组均用标准操作流程置入留置针,A组于留置针输液即刻在穿刺点前端0.5cm处,沿静脉长6cm,宽4cm,厚度3mm外敷三黄软膏;B组于留置针输液即刻外敷喜疗妥乳膏,方法同A组;C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运用主观及彩超客观工具评价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留置时间,并探讨主客观评价效果一致性;观察外敷三黄软膏与患者舒适度的关系;寻找影响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结果1、主观评价结果显示:A组、B组及C组三组静脉炎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较B组静脉炎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客观评价结果显示:A组、B组及C组三组静脉损伤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较B组静脉损伤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彩超客观评价静脉损伤程度与主观判断静脉炎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515(P<0.01),中度一致。4、主观观察A组和C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彩超观察留置时间≥5天组与留置时间<5天血栓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和C组静脉留置针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留置时间、留置体验次数与静脉炎发生与否有关(P<0.05)。结论1、主、客观评价均显示:三黄软膏早期外敷对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明显。2、彩超客观与主观评价效果中度一致,进一步全面证实三黄软膏预防静脉炎效果。3、三黄软膏早期预防静脉炎无延长留置时间作用,留置5天以内为安全留置时间。4、三黄软膏外敷可降低留置针患者的不舒适程度。5、分析相关因素:提供安全留置时间、加强患者教育,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对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有预防作用。

何桂戴[5](2012)在《护理在减轻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疼痛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血管反应、静脉炎等是临床静脉点滴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剂的经典药物,但由于其浓度高、滴速快,易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产生疼痛。因此,输注时应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并可实施中医针灸、按摩、穴位按摩,使用新型输液器、外涂药膏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

董文菊,段柯旭[6](2011)在《长期输注甘露醇患者的静脉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长期使用甘露醇应该如何保护血管。方法通过大量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做好输液前的准备工作,合理选择血管、提高穿刺技术、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防药液外渗,若发生外渗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能更好的保护血管。结论对长期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应该采取各种预防及损伤后的有效处理措施,以更好地保护血管,保证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章飞飞[7](2010)在《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给药方式对化疗性静脉炎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长春新碱致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探讨给药方式对长春新碱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①建立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经兔耳缘静脉注射长春新碱,观察不同药物剂量、穿刺方向引起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的严重程度,结合病理组织特点,选择理想的给药剂量及穿刺方向,建立稳定的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②给药方式对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将实验兔随机分为四组,快速低容量组、快速高容量组、慢速低容量组、慢速高容量组,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结合HE染色病理组织切片结果,分析在相同的给药剂量下静脉输注速度及药液配制容量对静脉损伤的影响。结果:①注射低剂量长春新碱,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低,静脉炎症状轻,病理改变不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逐渐增加,静脉炎严重程度也逐渐增加,甚至出现中毒死亡。采用0.20mg/kg剂量给药,静脉炎发生率100%,无动物死亡,出现注射部位红斑、水肿、条索状改变等典型静脉炎临床症状和内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静脉炎病理改变,对照组未出现类似变化。在剂量相同的条件下,静脉穿刺方向不同,兔耳缘静脉的炎症反应亦不同,采用逆向穿刺组静脉炎病理损伤程度重于顺向穿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给药方式致静脉损伤的程度:慢速低容量组致静脉损伤程度最重,快速低容量组致静脉损伤程度最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采用0.20mg/kg剂量注射长春新碱,逆向穿刺方向,药物稀释至10ml,输注速度控制在0.5ml/min,可以建立稳定的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模型。②采用快速低容量的给药方式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路颜羽[8](2010)在《静脉留置针对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应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多柔比星化疗药物、甘露醇溶液和生理盐水三种不同性质的药物,观察在输入后不同时间血管病理性损伤的程度,探索在应用静脉留置针输入不同性质药物时,没有造成不可逆血管病理性损伤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将6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取其双耳外缘静脉作为实验血管,留置针穿刺置管。3组分别注射盐酸多柔比星溶液(多柔比星组)、20%甘露醇溶液(甘露醇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1次/d,用药后肝素盐水封管。各组于用药2、4、6、8、10d分别取4只兔腹腔麻醉后切取活体标本约5.5cm×1cm,即取以穿刺血管为中线两侧各宽0.5cm,共宽1cm,以穿刺点为标记远心端切取1cm,近心端切取4.5cm,共长约5.5cm的矩型标本,放入10%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常规乙醇脱水,石蜡包埋。每份标本切片5张,即距穿刺点远心端0.5cm处、穿刺点近心端0.5cm处、留置针末端处、距留置针末端0.5cm处、距留置针末端1.5cm处切片,做HE染色,光镜观察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三组留置相同时间,多柔比星组和甘露醇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重于生理盐水组,炎症反应4d时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x2 =8.976,p<0.05),血栓形成6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023,p<0.05)。2同一组5个不同部位切片中,均是穿刺点近心端0.5cm和留置针末端处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发生率高,穿刺点远心端0.5cm、留置针末端0.5cm和留置针末端1.5cm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炎症反应p<0.001;血栓形成p<0.01)。3同一组留置不同时间静脉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情况不同,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症反应均逐渐加重,血栓形成的血管数逐渐增多,多柔比星组和甘露醇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炎症反应p<0.05;血栓形成p<0.05)。生理盐水组留置不同时间炎症反应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虽有不同,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血管损伤的程度与输入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输入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是诱发静脉炎的主要因素。2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与留置针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有关,穿刺点近心端0.5cm和留置针末端处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血管损伤程度最严重。3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与留置时间有关,应用静脉留置针输入不同药物时留置时间不应相同,强刺激性药物留置时间一般以2d为宜,最多不超过3d,弱刺激性药物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但以不超过7d为宜。

岑德宁[9](2008)在《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的护理进展》文中提出

成英,田雅娟[10](2008)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防护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甘露醇致静脉损伤防治的护理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露醇致静脉损伤防治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山莨菪碱干预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前言
1 文献回顾
    1.1 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的因素
    1.2 山莨菪碱外用的治疗效果
    1.3 与血栓相关的血液指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材料、仪器
    2.2 实验内容
    2.3 实验方法
    2.4 标本的收集和处理
    2.5 观察指标结果判断
    2.6 操作方法
    2.7 统计学方法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血清指标检测结果
    3.2 血凝状态指标结果
    3.3 静脉炎结果
    3.4 镜下病理学结果
    3.5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炎性因子与留置针致血栓形成的关系
    4.2 D-D变化与留置针致血栓形成的关系
    4.3 内皮损伤相关标志物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4.4 凝血相关指标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4.5 血小板及其参数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4.6 留置针致静脉炎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4.7 药物作用下血栓形成情况
    4.8 相关性分析
5 结论
研究创新点
不足
参考文献
主要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3)输液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脉炎的发生机制
2 造模药物
    2.1 长春瑞滨
    2.2 长春新碱
    2.3 氟尿嘧啶
    2.4 甘露醇
    2.5 七叶皂苷钠
3 造模动物
    3.1 小鼠
    3.2 家兔
4 静脉炎模型的评价
    4.1 静脉炎损伤的评价指标
        4.1.1 外观评价指标
        4.1.2 病理学评价指标
    4.2 不同评价指标的意义
        4.2.1 外观评价指标
        4.2.2 病理学评价指标
        4.2.3 分子生物学评价指标
    4.3 造模方法的选择
        4.3.1 给药方法
        4.3.2 剂量
5 结语

(4)三黄软膏外敷对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静脉留置针临床运用与并发症
        2. 留置针致静脉炎防治现状
        3. 留置时间
        4. 患者舒适度
        5. 小结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1. 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或严重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2. 客观评价静脉炎,提升护理科研质量
        3.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促进中医护理发展
        4. 进行静脉炎系列研究,拓展护理研究范畴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设计
    (二)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场所及条件
    (四) 研究工具
        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 彩超检测静脉损伤等级
        3.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2011版静脉炎评价指标
        4. 患者舒适度测评
        5. 安全性评价和依从性
    (五) 资料收集方法
    (六) 数据处理与分析
        1. 数据管理
        2. 统计原则
        3. 基线均衡性分析
        4. 有效性分析
    (七) 政策伦理要求
    (八) 质量控制
    (九) 技术路线
三、研究结果
    (一)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二) 干预研究的效果评价
        1. 主观评价三黄软膏外敷对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
        2. 彩超客观评价三黄软膏外敷对留置针致静脉损伤的预防效果
        3. 彩超客观评价静脉损伤程度与主观判断静脉炎一致性比较
        4. 三黄软膏外敷组与空白对照组留置时间比较
        5. 三黄软膏外敷组与空白对照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
        6. 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7. 临床安全性与依从性分析
四、讨论
    (一) 患者资料的可比性
    (二) 三黄软膏外敷对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
    (三) 彩超对留置针致静脉损伤的诊断与分级
    (四) 主观与彩超客观评价静脉损伤的一致性
    (五) 静脉留置针的安全留置时间
    (六) 三黄软膏早期外敷能降低留置针患者的不舒适度
    (七) 改变主要影响因素,对留置针致静脉炎有预防作用
五、结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创新与局限
    (三) 启示与建议
        1. 对护理研究的启示
        2. 对留置针护理的启示
        3. 对中药外敷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件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5)护理在减轻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疼痛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输注甘露醇导致疼痛可能的机制
2 预防疼痛的护理
    2.1 心理护理
    2.2 输液管的选择
    2.3 静脉的选择
    2.4 穿刺方法
        2.4.1 松拳法
        2.4.2 静脉穿刺直入血管法[9]
    2.5 翻转针头固定法
    2.6 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2.7 提高护士的操作技术, 做到一针穿刺成功
    2.8 输液过程中, 加强巡视, 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
3 减轻疼痛的护理
    3.1 局部药物的应用
    3.2 中药的应用
    3.3 中医应用
    3.4
4 讨论

(7)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给药方式对化疗性静脉炎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论文部分
    1 主要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2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4 前言与文献回顾
    5 正文
        第一部分 长春新碱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给药方式对长春新碱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 结论
    7 课题的创新点
    8 参考文献
    9 附图
二 综述
    综述一:动物模型建立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综述二:化疗性静脉炎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 致谢
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静脉留置针对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技术路线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材料、仪器
        1.1 实验动物选择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操作方法
    3 标本的收集和处理
        3.1 留取标本
        3.2 制作切片
        3.3 HE 染色
        3.4 读片
        3.5 病理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肉眼观察
    2 病理学观察
        2.1 三组留置相同时间血管损伤程度比较
        2.2 同一组标本不同部位血管损伤程度比较
        2.3 同一组留置不同时间血管损伤程度比较
讨论
    1 药物刺激对血管壁的损伤作用
    2 留置针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作用
    3 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2 本研究的意义
    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4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图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甘露醇静脉给药引起静脉损伤的机制
    1.1 药物作用
    1.2 微粒作用
2 静脉炎诊断标准
3 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的防护措施
    3.1 静脉的选择与保护
    3.2 穿刺针的选择
    3.3 输液前将甘露醇加温
    3.4 加用利多卡因
    3.5 输液速度及用量
    3.6 注意穿刺技术
    3.7 加强护患沟通
    3.8 加强工作责任心
4 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的处理
    4.1 湿热敷
    4.2 药物湿敷
    4.3 照射疗法

(10)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防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
    1.1 静脉炎概念
    1.2 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机制
    1.3 静脉炎诊断标准
    1.4 甘露醇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2 甘露醇性静脉炎的防护
    2.1 预防性护理
    2.2 局部外敷或药物涂抹
    2.3 局部封闭
    2.4 贴剂使用

四、甘露醇致静脉损伤防治的护理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输注甘露醇患者致静脉损伤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 程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37)
  • [2]山莨菪碱干预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D]. 李丽婵.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1)
  • [3]输液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何金凤,张文静,许孟雪,唐世新,王卓. 世界临床药物, 2014(09)
  • [4]三黄软膏外敷对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研究[D]. 郎冉冉.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10)
  • [5]护理在减轻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疼痛中的应用[J]. 何桂戴.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7)
  • [6]长期输注甘露醇患者的静脉保护[J]. 董文菊,段柯旭.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3)
  • [7]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给药方式对化疗性静脉炎影响的研究[D]. 章飞飞. 广西医科大学, 2010(09)
  • [8]静脉留置针对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D]. 路颜羽. 河南大学, 2010(11)
  • [9]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的护理进展[J]. 岑德宁. 内科, 2008(04)
  • [10]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防护研究进展[J]. 成英,田雅娟. 家庭护士, 2008(23)

标签:;  ;  ;  ;  ;  

甘露醇所致静脉损伤防治的护理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