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籍装帧艺术的时代性与民族性(论文文献综述)
苟彬[1](2022)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插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书籍之美的理念已经成为当下的共识。提升书籍装帧设计已成为书籍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书籍设计的功能的转变更加强调插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插画与书籍设计密不可分,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插画在书籍文化语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所体现的时代性、创新性、民族性、互动性是让纸质书籍在媒体融合时代达成信息传递的关键因素。
张大硕[2](2021)在《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引领者,钱君匋为推动中国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封面设计艺术是其书籍设计思想和水准的集中代表,呈现出传承有序、风格鲜明、种类繁多的特点,既有与时代发展潮流相近的同一性,还有个人主观创作立意的独特性,对当今的书籍封面设计乃至平面设计艺术发展依然具有积极的指示作用。但是,从目前掌握的研究资料来看,与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相关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叙述性的概括分析层面,或者将其与同时期设计师做整体性的论述,对设计观念的形成与形式表现的规律研究较为笼统。因此,本文从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思想和作品出发,参照中国近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演变脉络,结合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发生条件中的地域特色、群体环境、行业状况、师友因素,运用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近现代出版史等多元维度与视角,探讨其封面作品兼具现代特性与民族意识和艺术修养融合为一的设计观念,并联系具有典型性的封面设计艺术作品,按照版式结构统摄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设计逻辑,阐明各个设计单元如何依照形式美法则在封面构成中发挥具体功能,诠释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思想和形式表现规律对当代书籍封面设计发展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积极意义。
张琼[3](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张怡然[4](2020)在《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民族性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籍作为人类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传播者,其装帧设计具有鲜明的知识性和文化性,因此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在吸收外来文化、体现时尚性的同时,也承担着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另外中华民族文化也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对于书籍装帧设计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于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民族性特征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民族性表达和合理应用途径。
靳玉娟[5](2019)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民族性表达研究》文中指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发生变化,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的文脉所在,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种种现代传播媒体拓宽人们的视野,吸引大众的眼球,挤占人们的阅读时间,使人们的阅读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快餐化。快餐文化及浮躁之风等不利因素阻碍着全民阅读的深入展开。这种阅读方式形成的浮躁之风阻碍着全民阅读的深入展开。社会调查显示,国民阅读量逐年下降,这使阅读问题得到大众的重视,使书籍设计进一步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书籍设计进入一个多元化的阶段,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书籍设计的民族风格,成为书籍设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凸显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书籍设计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在漫长的书籍设计历史中,民族性始终深刻地影响着书籍的样式与风格。中国的民族性是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所凝聚起来的文化成果,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民族性是一个名词性的概念,但也具有动词性的内容和性质,其状态与历史同频,与时代共振,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概念。民族性具有既稳定又变动的特质,民族性的稳定性表现为贯穿中国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其变动性表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民族性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弱化,甚至有部分人提出民族性的消亡论,这是过于狭隘的观点。由于当前社会文化的碎片化和多元化,民族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边缘化,只有在某些特殊事件发生时才能够显现,但民族性仍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设计产业而言,中国民族性引导着中国设计产业发展的风格,规范着中国设计产业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书籍设计的本质意义在于充分展现物化之美,用文字之外一切可以被感知的成分感染读者,与读者互动,实现文化传承。而民族性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影响着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性在中国书籍设计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中国书籍设计师在探索中国本土设计风格的道路上,逐渐认识到民族性对于书籍设计的重要价值,不断尝试将民族文化元素融进中国书籍设计,以展现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形成书籍设计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不断探索中国本土化的书籍设计风格。当代书籍设计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语境下不再仅仅作为知识的载体,同时肩负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输出,中国书籍设计也从狭隘的封面设计走向了整体设计。本文是以中国民族性为立足点,结合不同年代书籍设计作品案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归纳法分析当代中国不同阶段书籍设计的民族性表达。包括有外在的视觉元素表达和内在的文化内涵表达,归纳民族性在书籍设计中的共性表达,从而思考如何将民族性融入当下的书籍设计,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风格,探索中国书籍设计的自身风格和价值标尺。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中的民族性表达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民族性规范着中国书籍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引导着中国书籍设计的风格。并带领中国书籍设计走向世界,加强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解决全球化经济语境下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转型问题,为当代中国书籍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创新的思路。
李予晴[6](2017)在《五四时期鲁迅书籍装帧艺术及其当代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领路人和奠基者,研发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比如“拿来主义”、“现代认知”等方面,同时还把这些知识充分的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近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全新的道路。同时,对于我们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发展和繁荣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都有着特殊意义与借鉴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书籍装帧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艺术内容、时代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另外还对其提出的书籍装帧这一门艺术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
毕晟[7](2016)在《1949-1999年中国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49-1999年的中国文学书籍封面设计为研究对象。论文考察了不同时期的政治决策、社会思维、中西方文化交融对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时期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字体、色彩、构图、设计风格、印刷技术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文学书籍的概念及类型,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阐述建国“十七年”的社会发展状况及文学书籍出版概况,分析这一时期不同文学题材作品的封面,以及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字体、色彩、构图等设计元素;第三章阐述“文革”时期极端政治对文学出版的冲击以及书籍设计的艰难发展;第四章阐述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同体裁文学书籍封面的图像、字体、色彩、构图等设计元素,以及开放的设计理念和多样化的设计风格,并论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技术对书籍设计的影响;第五章梳理总结建国后50年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理念、设计风格的演变及特点,阐述新中国书籍封面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借鉴意义。
杨放[8](2012)在《探究数字信息多元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籍作为世界上普遍适用的传播媒介之一,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的食量。当今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从而使得物质产品趋于丰富,人们已经不在满足于物质产品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审美价值等其他方面。近年来,数字信息技术融入了书籍装帧设计,一方面为设计手段和装帧工艺带来的革新,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使得部分人对其过于依赖,反而忽略了文化和书籍精神内涵的挖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系统地归纳了数字信息多元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首先从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入手,介绍了数字信息多元化的特征及其拓展,尤其是思维领域的意识拓展。在此基础上,从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设计的意义、时代性和优势的角度阐述了数字信息多元化与书籍装帧设计相结合的内涵。其次,以一定的实例,从创意理念、设计表现的形式形态、印刷工艺和制作方式三个不同的层面来解析数字信息多元化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最后,提出如何让书籍装帧设计更好地和时代接轨的具体建议,并对将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设计的未来进行展望。数字信息多元化是把双刃剑,但只要设计者能够以现代而具有个性化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设计资源,从创新的角度融合外来多元文化,随时掌握新的装帧工艺和印刷技术将其有效地运用于设计之中,并结合书籍本身的文化意味和精神内涵,那么要舞好这把“剑”就指日可待了。
任花[9](2012)在《浅谈民族图书装帧艺术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以朝鲜文图书装帧艺术特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图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装帧的民族化,实质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再次肯定。这是因为装帧设计能够展现民族的历史与生活、感情与精神、价值观与喜怒哀乐,以及地域风景与文化艺术等特色资源元素,是民族文化特色的升华、回声和反射。针对朝鲜文图书出版现状和整体改革趋势,从事民族出版装帧设计的工作者要力争做到:要有国际眼光和时代视野,要强化精品意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吸收外来现代设计营养的基础上自辟蹊径,用新鲜的信息丰富自己的表现力,从朝鲜族民间美术和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注重利用本土语言的特色,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既有创意又有民族特色的装帧设计作品。
丁毅[10](2012)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民族性体现》文中研究表明书籍及其装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了书籍的文化性和艺术性。装帧设计在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给社会和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人们的信息传达,刺激了思想的沟通和交流,也同时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如今,中国一部分装帧设计家开始在注重本国民族化、传统化精神的前提下,重塑新形态的书籍,把民族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设计传统,有效的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同时有选择的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质素,继而创作出民族性和时代性俱佳的作品,是摆在每一个书籍装帧艺术设计者的重要问题。
二、书籍装帧艺术的时代性与民族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书籍装帧艺术的时代性与民族性(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插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插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发展概述 |
二、媒体融合时代插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新思考 |
(一)时代性与创新性的体现 |
(二)民族性的体现 |
(三)互动性的体现 |
结语 |
(2)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意义 |
1.2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的内涵 |
1.3 相关研究现状及成果综述 |
1.4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的创新点 |
1.5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
2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产生条件 |
2.1 上海新文艺的勃兴 |
2.1.1 大上海新文艺 |
2.1.2 新型知识分子集聚 |
2.2 出版业迅速崛起 |
2.2.1 出版机构的变革 |
2.2.2 印刷行业的发展 |
2.3 钱君匋的性格特征 |
2.3.1 坚韧不拔敢于创新 |
2.3.2 虚心好学诚实认真 |
2.4 师友指引获益匪浅 |
2.4.1 鲁迅先生热心指教 |
2.4.2 陶元庆的悉心扶持 |
2.4.3 其他人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观念呈现 |
3.1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现代观 |
3.1.1 树立现代设计思想 |
3.1.2 体认现代印刷技术 |
3.1.3 领会现代多元艺术 |
3.2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民族观 |
3.2.1 民族自主意识 |
3.2.2 民族审美意识 |
3.2.3 民族风格意识 |
3.3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艺术观 |
3.3.1 修养文化知识 |
3.3.2 融入书画语言 |
3.3.3 类比音乐意味 |
3.4 本章小结 |
4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形式表现 |
4.1 版式结构的运用 |
4.1.1 横带式 |
4.1.2 垂直式 |
4.1.3 倾斜式 |
4.1.4 其他式 |
4.2 图形的运用 |
4.2.1 点的运用 |
4.2.2 线的运用 |
4.2.3 面的应用 |
4.3 字体的运用 |
4.3.1 中文字体的运用 |
4.3.2 外文字体和数字的运用 |
4.4 色彩的运用 |
4.4.1 双色和三色的运用 |
4.4.2 四色和更多色彩的运用 |
4.4.3 色彩心理学的运用 |
4.5 本章小结 |
5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意义再现 |
5.1 阐扬书籍封面设计的现代特征 |
5.1.1 传统艺术与现代封面设计 |
5.1.2 西方艺术设计与现代封面设计 |
5.1.3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
5.2 彰显书籍封面设计的中国气派 |
5.2.1 封面设计表现中国艺术意象 |
5.2.2 封面设计传达中国人文情怀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民族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 |
二、书籍装帧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合理表达 |
(一)充分表达出民族情感 |
(二)充分利用民族性的设计素材 |
(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融合 |
三、结语 |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民族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书籍设计中的民族性概述 |
一、民族性释义 |
二、书籍设计与民族性的关系 |
三、书籍设计民族性形成原因 |
(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
(二)传统艺术精神 |
(三)情感需求 |
(四)审美心理 |
第二章 中国当代书籍设计民族性分析 |
一、民族性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
(一)1949年10月—1965年的“大众化风格” |
(二)1966年—1976年的“高度的民族认同” |
(三)1977年—1999年的“西风东渐”到“文化融合” |
(四)2000年—2010年设计师的“文化自觉” |
二、民族性在书籍设计中的表达 |
(一)视觉元素的表达 |
(二)文化内涵的表达 |
第三章 民族性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的指导意义 |
一、中国书籍设计发展趋势 |
(一)文化多元化 |
(二)传统与现代融合 |
二、民族性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
(一)民族性规范着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
(二)民族性引导着中国当代书籍的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五四时期鲁迅书籍装帧艺术及其当代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1.五四时期以来书籍装帧艺术的总体研究 |
2.在鲁迅书籍装帧艺术特色的研究和反思方面 |
一、五四时期书籍装帧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新文化运动及历史背景 |
1.“闭关自守、坚持排外”的保守思想 |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主义思想 |
3.“否定传统、全盘西化”的文化革新思想 |
(二)五四运动与“全盘西化”思想倾向 |
1.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3.“全盘西化”思想的由来 |
(三)五四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 |
1.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装帧艺术 |
2.五四时期的装帧艺术家 |
二、鲁迅与书籍装帧艺术 |
(一)五四时期的鲁迅 |
1.鲁迅的文艺思想 |
2.鲁迅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
(二)鲁迅与拿来主义 |
1.拿来主义的思想内核 |
2.拿来主义与五四时期的文化艺术 |
(三)鲁迅与文学艺术 |
1.鲁迅的文艺作品 |
2.鲁迅与出版、装帧设计、插图 |
3.鲁迅与版画 |
4.鲁迅与美术 |
(四)拿来主义与鲁迅的艺术情结 |
1.外来思想对装帧艺术的渗透 |
2.鲁迅对书籍装帧艺术的影响 |
三、鲁迅书籍装帧艺术的时代特征 |
(一)鲁迅书籍装帧艺术的表现形式 |
1.反传统思想特征 |
2.新思想与新观念 |
(二)鲁迅书籍装帧艺术的文化内涵 |
1.鲜明的多元文化风格 |
2.契合时代的文化主题 |
四、五四时期鲁迅书籍装帧艺术的当代思考 |
(一)鲁迅书籍装帧艺术的现实意义 |
1.改革开放与国际化思潮 |
2.艺术多元化时代走向世界的文化坐标 |
(二)鲁迅书籍装帧艺术的当代反思 |
1.对鲁迅书籍装帧艺术思想的再思考 |
2.重新审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当代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1949-1999年中国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学书籍的概念与分类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中国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研究文献综述 |
1.4.2 文献综述总结 |
1.5 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基本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论文重点 |
1.6.2 论文难点 |
1.6.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1949-1966年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 开局与初步繁荣 |
2.1 1949-1966年文学书籍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 |
2.1.1 建国“十七年”的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
2.1.2 文学出版概况 |
2.2 1949-1966年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 |
2.2.1 建国“十七年”书籍设计概况 |
2.2.2 革命题材文学封面 |
2.2.3 农村题材文学封面 |
2.2.4 古典文学封面 |
2.2.5 外国文学封面 |
2.3 1949-1966年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元素 |
2.3.1 由繁到简的文字 |
2.3.2 写实图像、传统纹饰与图形 |
2.3.3 略显单调的构图 |
2.3.4 黑白与彩色的运用 |
2.4 1949-1966年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特点 |
2.4.1 书籍设计为政治服务 |
2.4.2 设计的民族特色 |
2.4.3 材料和印刷工艺的局限 |
第三章 1966-1976年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 “文革”十年的艰难发展 |
3.1 1966-1976年:对“十七年”文艺的否定及对文学出版的冲击 |
3.1.1 “文革”对“十七年”文艺的否定和批判 |
3.1.2 “文革”对文学出版的冲击 |
3.2 1966-1976年文学书籍封面的设计 |
3.2.1 “文革”小说与“地下小说” |
3.2.2 毛主席诗词与精装工艺 |
3.2.3 “样板戏”书籍 |
第四章 1976-1999年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 新时期的再次繁荣 |
4.1 1976-1999年: 巨变的新时代与文学书籍的出版 |
4.2 1976-1999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 |
4.2.1 小说 |
4.2.2 诗歌、散文 |
4.3 1976-1999年文学书籍封面的设计元素 |
4.3.1 变形的文字 |
4.3.2 多变的构图 |
4.3.3 缤纷的色彩 |
4.3.4 多元化的表现 |
4.4 设计理念的转变和设计的多元化实践 |
4.4.1 文艺为人民服务与书籍设计 |
4.4.2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
4.4.3 印刷技术与新的设计手段 |
第五章 1949-1999年文学书籍封面的设计特点及借鉴意义 |
5.1 1949-1999年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演变及特点 |
5.1.1 设计理念:从为政治服务回到书籍设计本身 |
5.1.2 设计风格:从单一的现实主义到“百花齐放”的多元化风格 |
5.1.3 书籍设计民族化风格的探索 |
5.2 1949-1999年文学书籍封面设计对我国书籍设计的借鉴意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一 1949-1999年文学艺术及书籍装帧大事年表 |
附录二 1959年第一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主要作品一览表 |
附录三 1979年第二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主要作品一览表 |
附录四 1986年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主要作品一览表 |
附录五 1995年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主要作品一览表 |
附录六 1999年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主要作品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探究数字信息多元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课题的学术背景与依据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案 |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数字信息多元化的特征及拓展 |
一、 阴与阳、0 与 1 的传入 |
(一) 国外理论的传入 |
(二) 计算机的发展 |
(三)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
二、 数字信息化的特征 |
(一) 数字化 |
(二) 信息化 |
(三) 网络化 |
三、 数字信息多元化的拓展 |
四、 思维领域的意识拓展 |
注释 |
第三章 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的内涵 |
一、 书籍装帧中数字信息多元化所存在的意义 |
二、 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中具有的时代性 |
三、 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的优势 |
(一) 设计优势 |
(二) 印刷优势 |
注释 |
第四章 融入多元化书籍装帧设计表现 |
一、 从创意理念上的表现 |
(一) 多元共存的表现形式 |
(二) 让创意思维“各行其是” |
(三) 创意理念上的优化组合 |
(四) 创意中设计师要个性彰显 |
二、 从设计表现形式及形态上的表现 |
(一) 彰显时代风格的表现形式 |
(二) 让书籍更加富有多样性多变性 |
(三) 书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不变的性质 |
三、 从印刷工艺及制作的方式方法上的表现 |
注释 |
第五章 如何让书籍装帧设计更好地和时代接轨 |
一、 密切关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 |
二、 积极跟随与时俱进的时代触觉 |
三、 把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数字信息化趋势 |
四、 从中外多元化艺术信息交流中吸取先进艺术思潮 |
五、 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根基融入时代设计的脉搏 |
注释 |
第六章 将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设计的未来及展望 |
一、 进一步挖掘和更有效的利用数字信息多元化来使书籍装帧设计更适合未来的发展 |
二、 与时俱进原则的深入贯彻使书籍装帧更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意识 |
三、 不断的挖掘和掌握最先进的多元化数字信息,使书籍装帧更符合民意,更适合读者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浅谈民族图书装帧艺术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以朝鲜文图书装帧艺术特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一) 要有国际眼光和时代视野。 |
(二) 要强化精品意识, 打造朝鲜文图书装帧设计精品品牌, 培养创新型人才。 |
(三) 要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装帧设计人才。 |
(10)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民族性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利用民族性的设计素材 |
二、充分表达出民族情感 |
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融合 |
四、书籍装帧艺术的时代性与民族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插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J]. 苟彬. 编辑学刊, 2022(01)
- [2]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D]. 张大硕.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3]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4]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民族性表达研究[J]. 张怡然. 艺术品鉴, 2020(23)
-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民族性表达研究[D]. 靳玉娟. 河南大学, 2019(01)
- [6]五四时期鲁迅书籍装帧艺术及其当代思考[D]. 李予晴.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4)
- [7]1949-1999年中国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研究[D]. 毕晟. 北京印刷学院, 2016(03)
- [8]探究数字信息多元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D]. 杨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9)
- [9]浅谈民族图书装帧艺术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以朝鲜文图书装帧艺术特点为例[J]. 任花. 美与时代(上), 2012(03)
- [10]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民族性体现[J]. 丁毅. 青年文学家,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