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政府对重油出口实行临时限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燕[1](2021)在《总统新政与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下的哈萨克斯坦》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哈萨克斯坦发生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新任总统托卡耶夫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改革,国家政治转型逐步深化,国内民主机制不断加强;建立新型国家治理模式,在各个领域开展数字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举国共同抗疫,发展医疗卫生体系,采取多种救助措施保障民生,保障政局和社会稳定。2020年哈经济首次负增长,但好于预期,政府通过建立发达的农业体系增强经济竞争力,帮助本国企业渡过难关,促进金融业向多元化发展。哈萨克斯坦保持多元平衡外交的连续性时,并不是与每个国家保持同等距离,而是有优先排序。未来,哈经济将可能与世界经济同步,进入负增长或低增长时期;政治上,力图在变化的新世界中找到自己应有的地位,保持其稳定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发展路线。
徐曼[2](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柳承址(SEUNGJI RYU)[3](2021)在《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时期韩国政府通过韩美同盟提高防卫力,推进了旨在减少国家安全脆弱性的政策。但是,卢泰愚政府为了适应冷战的结束,推进新的对朝政策,采取了以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为核心的政策,以解除安全威胁。为保障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创建了由东北亚六国参加的东北亚和平协议会,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并营造引导朝鲜走向改革开放的环境。当时卢泰愚政府推进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在此后历任政府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中都得到继承。但是,尽管韩国历届政府数十年来在政策上进行了各种试图消除朝鲜威胁的努力,朝鲜对韩国的安全威胁仍然无法消除,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增大,作为韩国国家安全政策中心的对朝政策呈现出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问题。由此出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与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归纳其特点,分析其成果及局限性等,以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为了更具体、更全面地探讨和评估,本论文将立足于历史研究分析方法与文献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在既有研究中,对冷战后时代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既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也没有对它们的演变、异同、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阐述的内容及创新点是从国家安全视角,通过系统、全面梳理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分析韩国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演变、异同以及造成异同的原因。通过本研究,能够了解冷战后时期韩国安全政策的特点。其特点是从冷战时期开始逐步演进的,并不是其政策方向发生了急进的转变,而且比冷战时期更加具体化、体系化,其领域也日益扩大。但是,由于历届政府的政策都只是暂时改善了韩朝关系,所以韩朝关系反复出现前进和倒退的循环,对解除传统安全威胁并没有做出太大贡献。不过,通过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和与国际社会的多边安全合作,试图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今后,韩国政府应克服各种变数,为制定能够消除安全威胁的对朝政策,并实现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而努力。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提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安洁[5](2020)在《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朝政策研究 ——基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视角》文中提出朝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该问题的责任方美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成本,但其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都未有效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反而朝鲜的核能力逐步实现了横向的提升与纵向的扩散。本文以九一一事件后美国的三届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研究对象,梳理报告中的对外战略及对朝政策,再结合美朝关系史,评估政策在实践和目标层面的完成度,最后为了探究这三届政府制定对朝政策时所受的影响因素,我们从威胁认知、国家利益认知和战略举措三个方面进行报告的文本分析。小布什政府受九一一事件的影响,集中精力“反恐”,对朝鲜采取强硬态度,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和先发制人的打击对象,采取了升级军事威慑以对朝施压和“接触”同时推进的“鹰派接触”政策,导致朝核问题对话进程一再中断和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小布什政府将与朝接触限定在六方会谈的机制下,其本意是想在多边框架下对朝鲜施加更多的压力,但在其他各方的斡旋下,朝核问题还是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面临金融危机和全球化带来的多样化挑战,重点关注美国在全球引导力和影响力的重塑,“巧实力”取代了“先发制人”成为其新的对外战略。在对朝政策上,美国开始执行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寻求危机的管控而非解决,同时把对朝政策统一到其新的“亚太战略”和核政策的议题下,在朝核问题上体现出极大的耐心。但在“战略忍耐”政策下,对朝的施压和接触逐渐变成了施压与“忽视”,美朝关系、朝鲜核问题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按照“美国优先”的原则,将美国国内经济繁荣和军事安全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朝实施“极限施压与接触”政策,对朝政策更加主动和强势,“首脑外交”也成为了美朝沟通的新渠道,但美朝双方由于在无核化进程的行动方式上存在分歧,半岛无核化的进程迟迟未取得进展,两国间再起摩擦,半岛局势又一次陷入紧张局面。过去两年的朝鲜半岛随着美朝和韩朝接触的增多,半岛和平的可能性表现出了一丝丝迹象,但这种“迹象”是脆弱的。虽然美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表现略有不同,但美国在朝鲜问题上一以贯之的冷战思维和对朝敌视的战略认知并未发生过根本改变,且越来越僵化,与朝鲜形成了强硬对强硬的僵局,这一僵局还会随着美国战略能力的下滑和朝鲜核技术及导弹技术的持续发展而升级,出现只能进行危机管控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困境。基于此种认知,朝鲜半岛的和平之路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林涛[6](2018)在《大连石化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炼制主要的生产特点就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连续性生产。所有的设备都有其生命周期和检维修周期,这样对一个连续性生产的高危企业而言,适当的停工大检修以保证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是必须的一个过程,也决定了检修必须在一个有限的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炼化行业的事故事件发生统计来看,其中较大一部分事故事件是在大检修施工期间发生的,或者是由于检修不到位而在开工期间或者开工后不久发生的,鉴于此,本文将大检修安全管理范围扩展到停工、开工阶段,进行统一策划和统筹考虑。近些年来,大检修的安全管理越来越被关注,降低大检修的风险和减少甚至避免事故事件的发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访谈和亲身经历对炼化企业大检修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列举、分析和总结,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本公司及其它炼化企业所发生的大检修出现的事故案例进行剖析,梳理出炼化企业大检修过程中安全风险高、控制难度大的几方面原因。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结合炼化企业大检修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对大检修各个阶段需要控制的要素进行了明确和说明。依据HSE管理体系的管理方法理论[1],采用比对分析等研究方法确定出炼化企业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架及其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策划、组织、风险识别与管控、方案、制度与培训、作业安全管理、安全总结和改进提升等核心要素。另外本文还对这些要素的管控内容和如何运用进行了深入详尽阐述。本文以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在公司2017年全公司大检修工作的实际应用为实证,与2104年大检修的不足进行了比较,全面分析总结了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收到的效果,有效改进了以往靠经验等大检修管理方式,证明了本文论述的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对大连石化公司是适宜的,有效的。在实行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安全、绿色、优质、受控的工作目标。对于国内炼化企业的大检修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逯红梅[7](2017)在《1836-1917年俄国铁路修建及其影响》文中认为俄国铁路修建始于19世纪30年代,19世纪下半期俄国铁路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俄国政府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建立承租体系、成立铁路建设基金、发行国内债券、政府参股大型铁路公司等措施,直接或间接支持私有铁路企业,致使俄国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掀起两次铁路修建热潮。此外,俄国政府通过加强对私有铁路企业的监管力度、统一运价、收购亏损私有铁路企业,出资在边远地区修建重要战略和经济铁路、加强国有铁路管理等措施,强化国家铁路领导权。20世纪初俄国铁路网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铁路长度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俄国铁路发展进程中资金、技术、人员都至关重要,外资在俄国铁路修建中作用巨大。铁路修建,促进商品流通、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俄国工业,尤其是冶金业、运输机器制造业、燃料工业崛起可谓居功甚伟。
杨泽榆[8](2018)在《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中东北非能源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现有成果主要针对该地区能源生产、供应和价格等要素进行研究,而本文从能源消费视角研究中东北非地区的能源消费政策,探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历程,研究视角与以往不同。本文所指能源消费,包括中东北非国家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即是该地区各国为了实现经济生产目标和保障民众福利、满足人民生活所需的一种引导能源消费的方式和具体措施。在本文研究中,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主要表现为价格低廉的能源消费方式,以及国家为维持低价能源消费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本文将从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的分析为起点,找出能源消费增长快、增量大、人均能耗高等严峻形势的重要原因——价格低廉,探究该地区能源低价消费的政策性因素——能源价格补贴。能源补贴在中东北非地区运用广泛,影响深远。政府实施能源补贴的经济成本高昂,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制约,带来了系列社会发展问题。为了消除能源补贴的负面影响,中东北非国家大力推行能源补贴改革,核心是提高能源消费价格。此外,笔者在研究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过程中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规律,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能源导向型经济增长促进了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同时,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最终推动了能源消费政策的变革。本文除了导论和结论部分共分为五章,遵循从历史和现有现象背后寻找原因、深入分析原因的基本研究思路。第一章分析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和现有形势,是研究的起点;论述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结构特点、部门分布特点和低价特点。第二章从政策性因素解释能源消费价格低廉的原因,分析了中东北非实施能源补贴政策的基础和目标,以及各国推行能源补贴的具体情况和特征,进一步回应了前章所述能源消费急剧增长的原因。第三章是承上启下的一章,其中能源补贴的负面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内容,是对上一章所述各国推行能源补贴政策影响的进一步论述;对能源低价消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改革必要性的论述,又为后一章讨论能源消费价格调控做了铺垫。第四章概述了该地区国家能源补贴改革的情况,归纳了改革的特点、经验和改革面临的风险、挑战。第五章论述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演进历程,归纳出该地区能源消费政策植根于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特征,以及能源消费政策调整与该地区经济改革和地区能源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判断。结论部分采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变化进行解释,笔者认为,中东北非地区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该地区能源导向型经济结构的弊端,因此,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必须符合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规律。此外,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改革的部分成功经验,可对中国的能源补贴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邓沛勇[9](2016)在《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俄国能源工业研究 ——以石油和煤炭工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下半期俄国工业化进程开启,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在俄国工业革命进程中能源工业作用突出,不但保障工业和运输领域的燃料供应,在刺激诸多工业部门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取得骄人成就。俄国能源工业发展较晚,19世纪80年代起在引进外资、政府鼓励政策、交通运输和技术革命影响下该工业部门飞速发展。1872年巴库油田包税制度废除后,在政府扶持下石油工业开始勃兴,不但将美国煤油赶出俄国市场,垄断国内市场的同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与美国石油一较高下,甚至曾一度主导国际石油市场。因20世纪初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致,俄国石油工业停滞不前,燃料结构石油化特征终结,但煤炭工业却蓬勃发展。虽然俄国煤炭工业发展较早,因采煤量有限诸多工业部门长期依赖进口煤炭,19世纪80年代在政府提高关税税率、引进外资和技术革新背景下煤炭工业迅速崛起。虽然俄国煤炭并未完全垄断国内市场,更未像石油工业一样左右世界能源市场,但还是先后将进口煤炭赶出南俄、中部工业区和伏尔加流域市场,在垄断本国煤炭市场同时煤炭的作用日增,最终奠定20世纪初俄国燃料结构的煤炭化基础。在俄国能源工业发展过程中运输、市场、外资和垄断等因素都至关重要,运输工具不断完善、市场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和大规模引进外资为能源工业发展带来契机,同时也导致能源工业中大型垄断集团诞生。石油和煤炭工业在为工业和运输业提供大量燃料同时俄国燃料结构矿物化最终完成,加速俄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赵正东[10](2016)在《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促使各国间的政治、经济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作为一国进行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形态——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显得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转型国家,其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更是直接成为影响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转轨的不同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加以调整演变,旨在更加适应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及适应国内经济政策调整的需要。从历史角度分析和研究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的变化不仅能对经济史学做出必要的补充,而且还能从中进一步了解和解读其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深层次意向、轨迹及内涵等,以进一步总结和吸取其贸易体制改革及战略调整的经验与教训。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导致各国对世界经济的依赖不断加深,故在谋求经济合作中把发展对外贸易关系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即加大了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试图通过推行行之有效的对外贸易战略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必要的静态和动态效益,加快促进本国工业化的进程,尤其是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加速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推动制度创新、企业创新、科技创新等提振和加速经济发展。俄罗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对外贸易体制的变革正式成为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在经济转轨的不同时期对对外贸易战略加以不断的调整,即从自由化贸易战略转为以能源出口导向为主的多元化贸易战略,后又转为创新型现代化对外贸易战略。这种对外贸易战略的重大调整较好的适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需要,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应该指出的是,其对外贸易战略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并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一是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商品出口特点,导致其出口商品中原材料的比重过大,同时也引来对国际原材料市场依赖的加重;二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紧缺,投资型产品的比重过低,与之相反的是生活必需品的份额不断增长;三是对外贸易中由于对欧盟的依赖过重导致对外贸易发展的失衡,尤其是当欧盟出现债务危机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造成整体经济的不断下滑,金融市场流动性资金的短缺;四是多国贸易壁垒影响俄罗斯出口贸易,一些西方国家为了减少对俄罗斯原材料、化工产品、燃料等产品的进口,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反倾销政策,给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造成严重影响等。上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属于对外贸易发展中形成的弊端,而且随着其对外贸易战略的不断修订与完善有些问题已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现阶段两国政经合作进入最佳的发展时期。经贸交往规模迅速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更应该清晰、客观及时了解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发展的轨迹及未来走势,并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双边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及具体合作的方式等,以使两国间的贸易合作再进一步得以发展。全文共由八个部分组成,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研究的主要方法等。第二章为对外贸易战略的一般分析。主要阐述了对外贸易战略的含义、特点、涵盖的基本内容、影响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因素以及对外贸易战略的相关理论等。第三章为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背景及动因。重点分析了影响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背景。动因方面有三点,即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为加入WTO创造有利的条件及迎接和战胜面临的挑战等。第四章为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轨迹及特点。演变轨迹是由自由化贸易战略转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多元化对外贸易战略,后又转为创新型现代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主要特点是,对外贸易战略的重大调整与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方向是沿袭贸易的自由化及注重对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与法规的构建及完善等。第五章为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内容及保障措施。分别对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的对外贸易战略的内容及保障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第六章为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效果评析。从对外贸易规模、进出口商品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分析了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效果,主要从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两个角度进行了评价。第七章为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趋势。概括性的总结了俄罗斯高新技术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构想,对实现这一构想的各种有利及不利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走势进行了预测。第八章为中俄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全面介绍和分析了中俄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影响中俄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给中俄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俄全面发展双边贸易的对策及建议。
二、哈政府对重油出口实行临时限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政府对重油出口实行临时限制(论文提纲范文)
(1)总统新政与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下的哈萨克斯坦(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新当选总统新政保障政局稳定 |
(一)政治转型逐步深化 |
(二)建立新型国家治理模式 |
(三)在改革的各个领域引入数字化建设 |
二 疫情形势下多措并举共同抗疫 |
(一)哈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举国抗疫 |
(二)出台大规模反危机措施确保社会经济稳定 |
(三)多国援助抗疫 |
三 通过保障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
(一)提供多种救助 |
(二)启动就业支持计划 |
(三)管控物价上涨 |
四 疫情对哈经济冲击显着 |
(一)经济停止多年来的正增长 |
(二)通过建立发达的农业体系创造具有竞争力的经济 |
(三)帮助本国企业发展 |
(四)金融向多元化发展 |
五 多元平衡外交排序更加清晰 |
(一)哈俄关系排在最前列 |
(二)保持中哈睦邻友好关系对哈至关重要 |
(三)哈美扩大战略伙伴关系 |
(四)哈与欧盟国家的关系持续发展 |
(五)哈与中亚及其他独联体邻国加强战略协作关系 |
(六)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
结 语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欧美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的研究 |
1.2.2 韩国学界关于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的研究 |
1.2.3 中国学界关于韩国安全政策及朝鲜半岛安全的研究 |
1.2.4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关于国家安全政策的理论考察 |
2.1“国家安全”与“安全威胁” |
2.1.1“国家安全”的概念 |
2.1.2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
2.1.3“安全威胁”的概念 |
2.1.4“安全威胁”的认知 |
2.2 国家安全政策 |
2.2.1 对国家利益的追求 |
2.2.2“国家安全政策”的定义和范围 |
2.2.3 “国家安全政策”与国防、外交、经济之间的关系 |
2.2.4 关于“多边安全合作” |
第三章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 |
3.1 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威胁 |
3.1.1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其目标 |
3.1.2 韩国的战争历史及威胁认知 |
3.1.3 韩国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 |
3.1.4 韩国国家安全与现有威胁、潜在威胁的关系 |
3.2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
3.2.1 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与“国家安全战略” |
3.2.2 冷战时期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
3.2.3 韩国的安全政策与对朝政策、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关系 |
第四章 韩朝关系的转换时期:对话与对立的共存 |
4.1 卢泰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88-1993) |
4.1.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
4.1.2 多边安全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协议会” |
4.1.3 卢泰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4.2 金泳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3-1998) |
4.2.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
4.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多边对话” |
4.2.3 金泳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第五章 韩朝关系的前进与发展时期:探索合作与共赢 |
5.1 金大中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8-2003) |
5.1.1 和解合作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5.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六国宣言” |
5.1.3 金大中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5.2 卢武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3-2008) |
5.2.1 和平繁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5.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时代构想” |
5.2.3 卢武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第六章 韩朝关系的倒退时期:矛盾与对话的断绝 |
6.1 李明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8-2013) |
6.1.1 相生共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6.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新亚洲构想” |
6.1.3 李明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6.2 朴槿惠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13-2017) |
6.2.1 “韩半岛信任进程”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6.2.2 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 |
6.2.3 朴槿惠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6.3 现任文在寅政府的安全政策现状(执政中前进和倒退的循环) |
6.3.1 文在寅政府“韩半岛政策”的基本内容 |
6.3.2 “东北亚+责任共同体构想” |
6.3.3 安全政策现状 |
第七章 结论 |
7.1 韩国历届政府安全政策的演变 |
7.2 冷战后韩国历届政府的安全政策的特点 |
7.3 冷战后韩朝关系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附录A:冷战后时期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和主要内容-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
附录B:冷战后时代历届韩国政府的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
附录C: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的演变及继承 |
致谢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朝政策研究 ——基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2 学术史回顾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章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概述 |
1.1 报告的源起及制定程序 |
1.2 报告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点 |
第2章 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 |
2.1 2002 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制定的对朝政策内容 |
2.2 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的具体实践 |
2.3 基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估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 |
2.3.1 “先发制人”战略的实施 |
2.3.2 对朝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
第3章 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 |
3.1 2010 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制定的对朝政策内容 |
3.1.1 总体对外政策与战略倾向的维度 |
3.1.2 核政策的维度 |
3.1.3 亚太战略的维度 |
3.2 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的具体实践 |
3.3 基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估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 |
3.3.1 总体对外政策维度下对朝战略选择的评估 |
3.3.2 核政策维度下对朝政策目标完成度的评估 |
3.3.3 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对其整体亚太战略的影响评估 |
第4章 特朗普政府的对朝政策 |
4.1 2017 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制定的对朝政策内容 |
4.2 特朗普政府的对朝政策实践与美朝关系走向 |
4.2.1 对朝“极限施压” |
4.2.2 与朝“接触” |
4.2.3 现阶段美朝关系与未来走向 |
4.3 特朗普政府的对朝政策评估 |
第5章 三届政府对朝政策的影响因素探析 |
5.1 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的认知差异 |
5.2 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差异 |
5.3 为实现国家安全而采取的举措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大连石化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公司装置大检修概述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综述 |
2.1 项目管理 |
2.2 风险管理 |
2.2.1 风险管理定义 |
2.2.2 风险评价方法 |
2.3 体系管理 |
2.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大检修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面临的困难 |
3.3 公司大检修管理的不足 |
第四章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
4.1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建立 |
4.1.1 大检修全过程安全管理的阶段分析 |
4.1.2 分析大检修项目管理基本要素需求 |
4.1.3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 |
4.2 策划经营战略 |
4.3 建立组织架构 |
4.4 风险识别与管控 |
4.4.1 开停工风险识别 |
4.4.2 施工作业风险识别 |
4.4.3 大检修全过程的风险管控措施 |
4.5 方案 |
4.5.1 开停工、施工网络 |
4.5.2 界面交接 |
4.5.3 施工计划与筹备 |
4.5.4 制度与培训 |
4.6 作业安全管理 |
4.6.1 承包商 |
4.6.2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
4.6.3 施工监管 |
4.6.4 事故事件管理 |
4.6.5 应急管理 |
4.7 大检修安全总结和改进提升 |
4.7.1 过程总结 |
4.7.2 整体总结 |
4.7.3 奖励激励和考核机制 |
第五章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在公司大检修的应用和效果 |
5.1 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 |
5.2 取得效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1836-1917年俄国铁路修建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
1 论文的基本结构 |
2 研究方法 |
3 创新和不足 |
第1章 俄国铁路修建的五个阶段 |
1.1 俄国铁路修建的滥觞 |
1.1.1 铁路修建前俄国经济和交通状况 |
1.1.2.俄国铁路萌芽 |
1.2 俄国铁路修建开端 |
1.3 俄国铁路修建第一次热潮(19 世纪60年代中期—70 年代中期) |
1.3.1 19 世纪50年代—60 年代中期铁路修建 |
1.3.2 第一次铁路修建热潮 |
1.4 俄国铁路修建第二次热潮(19 世纪90年代) |
1.5 20 世纪初至十月革命前俄国铁路修建小热潮 |
第2章 俄国铁路的修建模式 |
2.1“承租体系”修建模式 |
2.1.1 建设模式的争论 |
2.1.2 承租体系及其发展演化 |
2.2 公私混合修建模式 |
2.2.1 公私混合修建模式的特征 |
2.2.2 公私混合修建模式的规模 |
2.3 官资铁路修建模式 |
第3章 俄国铁路修建的资金保障 |
3.1 外资 |
3.1.1 国债 |
3.1.2 政府担保铁路公司债券 |
3.2 铁路基金及国内债券 |
3.3 几条重要铁路的资金来源 |
3.3.1 彼得堡—莫斯科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3.3.2 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3.3.3 北方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第4章 俄国铁路修建的技术、物力及人力保障 |
4.1 铁路修建的技术保障 |
4.1.1 勘测与设计 |
4.1.2 路基及路面工程 |
4.2 铁路修建的设施保障 |
4.2.1 轨道生产与供应 |
4.2.2 机车生产与供应 |
4.2.3 车厢生产与供应 |
4.2.4 车站、机车库及修配厂 |
4.3 铁路修建的人力保障 |
4.3.1 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培养 |
4.3.2 铁路工人 |
4.3.3 军人参与 |
第5章 俄国铁路网和重要铁路的修建 |
5.1 俄国铁路网 |
5.2 若干重要铁路的修建 |
5.2.1 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铁路修建 |
5.2.2 塔什干铁路修建 |
5.2.3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 |
5.2.4 北方铁路修建 |
5.2.5 莫斯科—喀山铁路修建 |
第6章 俄国铁路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
6.1 铁路运输的组织 |
6.1.1 列车运行表 |
6.1.2 铁路信号、集中联锁和通讯 |
6.2 铁路运输的管理 |
6.2.1 对私有铁路企业的财政监督措施 |
6.2.2 运价改革 |
6.2.3 私有铁路国有化 |
6.2.4 国有铁路的组织管理 |
第7章 铁路修建对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7.1 铁路对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
7.1.1 铁路促进商品流通 |
7.1.2 铁路促进人口流动 |
7.2 铁路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
7.2.1 冶金工业崛起 |
7.2.2 运输机器制造业勃兴 |
7.2.3 燃料工业崛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价值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东北非能源问题相关研究 |
二、中东北非能源消费问题有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第一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历史发展 |
一、1970~2015年能源消费与GDP增长 |
二、能源导向型经济结构构建的历史原因 |
第二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形势和结构特点 |
一、日益严峻的能源消费形势 |
二、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结构特点 |
第三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部门分布特点 |
一、能源消费部门分布总体情况和特点 |
二、发电部门 |
三、海水淡化 |
四、石油化工及其他高能耗产业 |
第四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低价特征 |
第二章 中东北非国家实施的能源消费政策——能源补贴 |
第一节 丰富能源资源禀赋及其财富累积 |
一、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资源禀赋 |
二、巨额能源财富的累积 |
第二节 能源补贴及其初始目标 |
一、能源补贴的定义和内涵 |
二、能源补贴的经济发展目标 |
三、能源补贴的社会保障目标 |
四、能源补贴的政治因素考量 |
第三节 能源补贴的推行运用及国别情况 |
一、能源补贴的推行运用 |
二、能源补贴的国别情况 |
第四节 能源补贴的特点 |
一、中东北非各国的差异性比较 |
二、能源补贴的特点 |
第三章 中东北非能源低价消费的经济社会成本及其挑战 |
第一节 中东北非地区宏观经济特点及形势 |
一、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
二、中东北非地区宏观经济的特点 |
第二节 能源低价消费的经济成本分析 |
一、能源、经济增长及其联系 |
二、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 |
三、政府不堪重负的财政负担 |
第三节 能源低价消费的社会影响 |
一、能源低价消费负面影响使国民财富的合理分配遭质疑 |
二、边境能源走私问题 |
三、能源低价消费的环境影响 |
第四节 能源低价消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改革的必要性 |
一、能源低价消费与地区经济安全问题 |
二、能源低价消费与地区能源安全问题 |
三、能源价格补贴改革刻不容缓 |
第四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调整——价格调控 |
第一节 能源补贴改革的基本情况 |
一、地区各国启动改革及改革历程 |
二、能源补贴改革的具体措施 |
三、补贴改革的初步成效 |
第二节 能源补贴改革的特点经验及面临的风险挑战 |
一、能源补贴改革的特点和经验 |
二、能源补贴改革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
第五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分析 |
第一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演变及特点 |
一、能源消费政策的演变 |
二、能源消费政策的特点 |
第二节 能源消费政策与地区经济改革和能源发展战略 |
一、地区经济改革的推行情况 |
二、地区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 |
一、能源消费政策对地区经济改革和能源发展战略的意义 |
二、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9)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俄国能源工业研究 ——以石油和煤炭工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状况 |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
1. 论文的基本结构 |
2. 研究方法 |
3.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章 俄国石油工业 |
1.1 俄国石油工业发展概述 |
1.1.1 石油工业发展追溯 |
1.1.2 19世纪末石油工业全盛时期 |
1.1.3 20世纪初石油工业萧条时期 |
1.2 石油产品运输 |
1.2.1.水路运输 |
1.2.2.铁路运输 |
1.2.3.石油管道运输 |
1.3.石油产品市场 |
1.3.1.国内石油市场 |
1.3.2.国际石油市场 |
1.3.2.1.欧洲市场 |
1.3.2.2.东方市场 |
1.4.俄国石油工业中的外资与大型垄断集团 |
1.4.1.诺贝尔兄弟集团 |
1.4.2.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里海—黑海》石油工商业公司 |
1.4.3.高加索石油工业中的英国企业 |
1.4.4.高加索石油工业中的德国资本 |
1.4.5.石油工业垄断的影响 |
第2章 俄国煤炭工业 |
2.1.俄国煤炭工业发展概述 |
2.1.1.煤炭工业发展追溯 |
2.1.2 19 世纪下半期煤炭工业快速发展 |
2.1.3 20 世纪初煤炭工业全盛时期 |
2.2.煤炭运输 |
2.2.1.铁路运输 |
2.2.1.1 南俄地区铁路建设状况 |
2.2.1.2.南俄铁路货物运输状况 |
2.2.2.水路运输 |
2.3.煤炭销售市场 |
2.3.1.南俄本地市场 |
2.3.2.中部工业区市场 |
2.4.俄国煤炭工业中的外资 |
2.4.1.外资对南俄煤炭工业的影响 |
2.4.2.法国资本 |
2.4.3.比利时资本 |
2.5.煤炭垄断组织形成与影响 |
2.5.1.煤炭工业垄断趋势日增 |
2.5.2.南俄煤炭销售辛迪加 |
2.5.3.南俄煤炭工业垄断的影响 |
第3章 影响俄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因素 |
3.1 刺激能源工业发展的因素 |
3.1.1 政府政策决定俄国能源工业兴衰 |
3.1.1.1 保护性关税奠定能源工业发展的基础 |
3.1.1.2 农奴制改革为高加索石油工业发展前提 |
3.1.1.3 包税制度废除促进俄国石油工业崛起 |
3.1.2 外资涌入促进俄国能源工业勃兴 |
3.1.2.1 俄国工业外资依赖程度较高 |
3.1.2.2 外资是刺激俄国能源工业崛起的重要推力 |
3.1.3 技术革新是能源工业发展的动力 |
3.1.3.1 石油工业技术革新 |
3.1.3.2 煤炭工业技术革新 |
3.1.4 全俄市场强化为能源工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
3.1.5 经济提升为能源工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
3.2.抑制能源工业发展的因素 |
3.2.1.经济危机影响 |
3.2.2.俄国能源开采技术相对落后 |
3.2.3 国外同类产品竞争 |
3.2.3.1 国内外石油市场上美国石油产品的竞争 |
3.2.3.2 国外进口煤炭的冲击 |
第4章 能源工业对俄国工业化的影响 |
4.1.工业和运输业燃料中矿物燃料占主导 |
4.1.1.石油产品的工业和运输业用途 |
4.1.1.1 河运部门燃料中石油产品占主导 |
4.1.1.2 铁路燃料中石油产品比重较高 |
4.1.1.3 各工业部门石油燃料消费状况 |
4.1.2.煤炭的工业和运输业用途 |
4.1.2.1 冶金业燃料中煤炭占主导 |
4.1.2.2 铁路燃料中煤炭作用不断攀升 |
4.1.2.3 河运部门燃料中煤炭比重较低 |
4.1.2.4 其他工业部门煤炭使用状况 |
4.2.工业化进程中能源工业的作用 |
4.2.1.石油工业影响 |
4.2.1.1 直接推动石油加工业发展 |
4.2.1.2 促进输油船队诞生和仓储设施完善 |
4.2.1.3 拉动冶金工业发展 |
4.2.1.4 巴库电力工业蓬勃发展 |
4.2.1.5 带动伏尔加河流域造船业 |
4.2.2.煤炭工业影响 |
4.2.2.1 煤炭是南俄冶金业繁荣的燃料基础 |
4.2.2.2 炼焦部门迅速崛起 |
4.2.2.3 推动南俄制糖业发展 |
4.2.2.3 拉动南俄煮盐业 |
4.2.2.4 煤炭深加工工业初步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对外贸易战略的一般分析 |
2.1 对外贸易战略概述 |
2.1.1 对外贸易战略的含义 |
2.1.2 对外贸易战略的特点 |
2.1.3 对外贸易战略的主要类型 |
2.1.4 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内容 |
2.1.5 影响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
2.2 对外贸易战略相关理论 |
2.2.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2 国际收支调节吸收论 |
2.2.3 出口基地理论 |
2.2.4 综合优势理论 |
2.2.5 自由贸易理论 |
2.2.6 保护贸易理论 |
2.2.7 战略性贸易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背景及动因 |
3.1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2 国内背景 |
3.2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动因 |
3.2.1 为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
3.2.2 为加入WTO创造有利条件 |
3.2.3 迎接和战胜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轨迹及特点 |
4.1 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轨迹 |
4.1.1 一步到位及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实施阶段(1991-1999年) |
4.1.2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多元化贸易战略实施阶段(2000-2008年) |
4.1.3 创新型现代化贸易战略的实施阶段(2008-2012年) |
4.2 对外贸易战略的主要特点 |
4.2.1 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与领导权的更替有着直接的关联 |
4.2.2 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始终未偏离贸易自由化的大方向 |
4.2.3 始终把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和法规的调整与完善作为主要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内容及保障措施 |
5.1 叶利钦执政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内容及保障措施 |
5.1.1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 |
5.1.2 保障措施 |
5.2 普京执政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措施 |
5.2.1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 |
5.2.2 保障措施 |
5.3 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内容及保障措施 |
5.3.1 对外贸易战略调整主要内容 |
5.3.2 保障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效果评析 |
6.1 对叶利钦执政时期对外贸易战略调整效果评析 |
6.1.1 正面效应 |
6.1.2 负面效应 |
6.2 对普京执政时期的对外贸易战略评析 |
6.2.1 正面效应 |
6.2.2 负面效应 |
6.3 对梅普执政时期的对外贸易战略评析 |
6.3.1 正面效应 |
6.3.2 负面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趋势 |
7.1 高新技术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构想及目标 |
7.1.1 发展构想 |
7.1.2 战略目标 |
7.2 高新技术出口导向战略需具备的基础及面临的问题 |
7.2.1 高新技术出口导向战略需具备的基础 |
7.2.2 高新技术出口导向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
8.1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8.1.1 中俄双边贸易现状及特点 |
8.1.2 中俄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 |
8.2 加速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提高两国贸易合作的认识高度,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因素 |
8.2.2 以俄罗斯入世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中俄贸易制度 |
8.2.3 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 |
8.2.4 加大投资合作力度,以此带动中俄贸易发展 |
8.2.5 优化贸易合作领域,提升贸易发展水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哈政府对重油出口实行临时限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总统新政与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下的哈萨克斯坦[J]. 王海燕. 欧亚经济, 2021(04)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3]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D]. 柳承址(SEUNGJI RYU). 北京大学, 2021(09)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朝政策研究 ——基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视角[D]. 安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大连石化大检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D]. 林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7]1836-1917年俄国铁路修建及其影响[D]. 逯红梅. 吉林大学, 2017(09)
- [8]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D]. 杨泽榆. 云南大学, 2018(04)
- [9]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俄国能源工业研究 ——以石油和煤炭工业为例[D]. 邓沛勇. 吉林大学, 2016(08)
- [10]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研究[D]. 赵正东. 吉林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