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Maxwell电磁理论的适用限度(论文文献综述)
方阁[1](2020)在《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挪威船舶保险条款一直是国际船舶保险领域内重要的条款内容之一。基于其独特的保险历史和实践,它采取了承保“全部风险”而非“列明风险”的风险体系。对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的研究,将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船舶保险法律中风险规则的认识,理解船舶保险条款中各条文的定位与相互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保险合同中因果关系规则和合同解释规则的认知。尤其是在我国的保险法体系下构建海上保险条款以及海上保险与一般保险相协调时面临的一些基础性结构问题,可以通过引入承保“全部风险”条款的方法得到一定的缓和。对此,本文将试图解构挪威船舶保险条款在海上保险语境下的法律含义,明确其历史发展轨迹和法律背景的成因,并通过对挪威法下保险条款中风险划分、因果关系规则和条文解释规则等内容基本内涵的研究,确定船舶保险条款中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核心规则体系。具体而言,论文由引言、六个章节正文以及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在构思写作中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对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的历史与背景法律发展的概述。本章作为全篇的背景理论,概要地阐述海商事法律在北欧地区的发展史,研究了与船舶保险有关的法律在挪威发展演化的历史原因,通过对与船舶保险条款有关的背景法律规则的整理,确定了影响挪威船舶保险规则的背景法律规则、法律实践的特征与法律方法。第二章是对挪威船舶保险条款法律性质与主要内容的分析。在强调尊重海上保险“特殊性”与合同自由的大背景下,除了《保险合同法》中个别的强制性规则不得违反之外,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的具体内容(保险方案)实际上在船舶保险合同领域具有“准法律”的效力。该方案在有关保险合同构成要件的基础内容方面,如保险单、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告知义务等,与作为其“背景法律”的一般保险法律在整体上保持一致。第三章论述了挪威船舶保险条款中通过“全部风险”原则确定保险人与被保险人责任的基础划分。本章通过条文的具体分析,系统地整理了在海上风险保险和战争风险保险下的承保风险范围,解释了两种不同的保险类型分别的承保范围与风险内容上的衔接。在通过判例对条文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明确了“全部风险”保险实践中对风险的承保与排除的具体影响因素。第四章通过分析并解构船舶保险条款中拟定的明确的因果关系规则,确定了在实际的保险活动过程中大陆法系基于条件关系学说发展出的合同因果关系规则理论。基于对措辞的一般理解,保险条款在条件理论的推演下构建了完整的因果关系解释网。在认可保险事故原因与责任的可分性理论,以及保险费与保险责任应当具有正确比例关系的前提下,从保险事故的定义出发,保险条款在结合风险划分的基础上采用了“经修正的分配规则”与“经修正的主要原因规则”作为风险与损失之间的具体因果关系规则。同时对于多种混合原因造成损失,且数个原因之间存在不同关联之间的情形下的因果关系规则都做了单独的细致规定。第五章论述了挪威法下对于船舶保险条款的解释规则。本章从两个角度阐述了对保险条款的解释方法。首先在确定船舶保险条款为典型的“标准条款”之后,采用准备工作文件,运用历史性的解释方法获得对条文的一般理解。同时在结合判例法的基础上,文章归纳了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客观解释的方法寻求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在对客观解释适用范围及其限制的讨论中确定了对于船舶保险条款应当适用的解释方法的边界。第六章是挪威船舶保险条款对我国的借鉴论。文章讨论了对借鉴承保“全部风险”保险条款对修复我国海上保险法律与保险法律之间的差异上的帮助。同时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法律环境下直接适用“全部风险”保险条款可能带来的益处与冲突。
王丹鹤[2](2020)在《汽车用ISG电机电磁设计及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挑战,发展新能源汽车无疑是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途径之一。截至今日,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其中集成起动/发电(Integrated Started Generator,简称ISG)技术是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关键技术之一。ISG系统不仅能够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更能够减轻汽车重量,提高汽车动力性能。本文对ISG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ISG电机进行了研究,并对ISG系统进行基础性的控制研究。本文分析了ISG电机的技术特点,确定了电机的设计参数。考虑汽车电源以及变频器电压和电流的限制,依据起动转矩和发电功率,确定了电机的永磁磁链,并得到电机凸极率、电感、电流以及电机极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相应设计参数的选取。建立ISG电机数学模型,并对ISG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针对表贴式、内置“一”字型、内置“V”字型三种不同转子拓扑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对电机的空载运行特性、电枢反应与交直轴电感、发电及电动运行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用内置“V”字型永磁同步电机为最优方案,并进一步研究。针对内置“V”字型永磁同步电机的磁钢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IPM电机反余弦削极和偏心削极两种转子铁芯削极技术,分析不同削极方式下电机气隙磁密和齿槽转矩的变化规律。分析改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性能的主要措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定量地分析了电机结构和参数以及过载倍数对电机弱磁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影响规律。为进一步验证电机设计的可行性,对所设计的ISG永磁电机进行特性仿真。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对电机低速起动、高速运行、行车发电三种运行工况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设计要求基本吻合,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3](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林子豪[4](2020)在《高速风机EDS与EMS混合支承结构设计与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决目前高速风机中因机械磨损而存在速度限制以及其电机支承系统结构、控制系统较复杂的问题。提出电动和电磁混合悬浮方式,应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支承系统中。与传统机械支承方式相比,其能耗低、无污染,承载力随速度增大而增大,适用于高速风机支承结构。本文对电动电磁混合支承进行结构设计与特性研究,为高速风机支承系统研究提供一定基础,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磁悬浮轴承以及应用的高速风机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电动磁悬浮(EDS,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与电磁悬浮(EMS,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提出一种EDS和EMS混合支承形式,并结合离心式磁悬浮压缩机的结构,对电机进行选型和参数确定,通过比较不同的支承形式以及不同的支承结构,总结出针对高速离心式磁悬浮风机最为合理的支承方案。(2)建立EDS/EMS混合支承模型:建立永磁电动轴承结构的数学模型,以电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永磁电动悬浮的通用二维解析计算方法。探讨永磁电动轴承的电动力与包括速度、尺寸在内的各参数的关系,并对电动轴承结构尺寸进行设计;分析并设计轴向电磁混合轴承的结构,利用静态磁路法和等效磁路法建立轴向电磁混合轴承的数学模型,同时通过Maxwell仿真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通过对磁路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轴向承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并设计其结构尺寸,分析其承载特性。(3)加工制造EDS支承系统实验装置,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永磁电动轴承的悬浮原理,并重点研究其支承特性,完成了永磁电动轴承磁场的分布测量实验,支承特性参数实验。将所测得的力—速度系数与力—位移系数与有限元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实验与仿真结果具有相同的趋势,误差均在20%左右,基本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同时分析其误差产生原因。本文采用了EDS与EMS混合支承方案应用于高速风机的支承系统中,以磁悬浮压缩机为对象,用电磁场解析法与磁路分析法分别对径向永磁电动轴承与轴向混合轴承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完成了对其支承系统结构参数的设计、承载特性的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为高速风机的结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芳宇[5](2019)在《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法律保护》文中研究表明在网络建设,以及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中,中国国内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总人口数量的一半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的网民在虚拟空间当中都会获得虚拟财产,这是一种新兴的财产权益,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当中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发生了虚拟财产方面的纠纷之后通常难以得到妥善解决,这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实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相关阐述如下:第一部分,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进行阐述,并结合现有资料和实例,归纳、总结了虚拟财产的各种显着特征。同时,还就虚拟财产的法律属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现有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终确定本文的观点。第二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民事法律制度中关于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就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虚拟财产保护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及概括,并由此提出当前机制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如我国民事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存在主体身份难以确认、虚拟财产价值难以估算、虚拟财产纠纷管辖权不清和现行的虚拟财产纠纷解决制度等。第三部分,对域外国家法律制度中关于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法律制度规范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模式和法律制度设定来看,我国的国情适合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再对保护措施和相关配套制度等,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进行细化,从而令我国网络虚拟财产能够在民事法律领域所能获得的保护,更加全面。第四部分,分别从全面施行实名登记、建立网络虚拟财产评估标准框架、确立虚拟财产管理范围、建立虚拟财产纠纷仲裁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籍此能在我国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方面,提出可供参考和有用的建议,以便使相关的规范和调整,能够更加完善。
黄沛琛[6](2019)在《基于视觉与卫星定位的履带式果园机器人的导航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机器人自动导航技术不仅可提高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还可避免某些作业给人身带来的危害,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有重大的推进作用。本研究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研究了基于机器视觉与卫星系统组合的履带机器人果园导航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果园导航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基于Komodo-01履带机器人平台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与卫星系统组合的果园导航系统。基于Qt Creator4.0.2开发平台与C++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在Windows7环境下开发了导航系统软件系统。对履带机器人行走装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预瞄点的履带机器人直线路径跟踪方法,实现了履带机器人前进与倒车的直线跟踪功能。(2)基于果园环境的视觉导航路径识别算法研究。提出了基于HSV颜色空间的果树区域分割算法,通过调节模型参数达到剔除果树阴影区域的效果;针对传统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难以完全消除二值图像中果树枝叶空隙导致的孔洞现象与地表大面积区域杂草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先验知识的改进孔洞填充与噪声区域剔除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果园环境中能提高图像处理的抗噪能力,可有效地检测出果树行区域。一般边界点水平扫描法会因果树枝叶生长不规则等干扰因素导致错误检测边界点情况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在一般水平扫描法基础上加入道路模型先验知识对扫描结果进行约束,该算法提高了果树行边界识别精度并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针对常规边界直线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稳健回归M估计法,并分别针对两侧果树行与单侧果树行识别后导航中心线的生成进行了分析与求解。基于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标定结果推导了图像检测的横向偏差与履带机器人实际偏差对应关系,为导航参数求解提供了理论依据。(3)履带机器人果园行尾导航与地头转向研究。针对履带机器人导航过程中接近行尾时摄像机感知果树区域不断减少导致视觉导航可靠性降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行尾判断方法以及基于GNSS导航的机器人行尾姿态调整方法,可在标定的试验环境中距离最后一行果树5m处正确检测行尾并自行切换至GNSS导航模式。缩短了履带机器人在地头转向中的时间,减小了占地空间以提高整个作业效率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FPID履带机器人地头转向控制方法,并进行了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FPID控制地头转向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PID控制能很好地平衡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优缺点,既发挥前馈控制校正及时的优点,同时又保持了反馈控制能抑制多个干扰的特点。(4)研究针对传统导航方法所造成的复杂系统结构,设计了基于单目视觉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果园自动驾驶系统。卷积神经网络由5层卷积层与1层全连接层构成,网络输入为实时采集图像,输出为预测的转向操纵命令。以简化训练样本采集过程和降低人工参与程度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履带机器人导航的神经网络训练样本采集方法。为提升网络训练效果和防止过拟合现象,提出了小批量样本归一化、随机失活法、图像增广及“十次十折交叉验证法”措施。(5)采用真实果园图像序列对图像处理算法进行了评估分析;进行了基于视觉与GNSS组合的履带机器人直线导航、曲线导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直线导航过程中履带机器人没有出现偏航导致损害果树的情况,能够准确地沿果树行间中心线行走,并在检测行尾后自动切换至GNSS导航模式行驶至地头转向区域,满足一般农业机器人导航作业要求。对基于单目视觉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果园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了直线与曲线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摄像机感知到前方两侧均有果树行出现时,机器人前进行驶;当摄像机感知到只有一侧果树行出现时,履带机器人进行相应的转向操作;当摄像机感知最后一排果树出现时,机器人继续行驶1 m后自动停止行走。
张弛[7](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使传统的财产形式发生虚拟化、电子化、数据化的流变,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化的新型财产,由此带来大量的实践难题,给刑法中“财产”、“财物”等基础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财产类型和财产形式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司法疑难问题予以解答:第一章主要对“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刑法含义进行深入解读,准确把握概念的特征与认定标准,并对两者的关系加以厘清。本章首先对“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与域外立法情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刑法学界围绕“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理论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刑法中财物(财产)概念的认定标准:具有客观的物质存在形式、具有能够以金钱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此外,本章还对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给刑法造成的冲击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财产概念边界的模糊、财产犯罪行为模式的异化、与罪名界限的纠葛、犯罪数额与既遂标准的认定困境等。第二章主要对与电子资金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银行电子现金、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具有支付功能的理财产品与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为代表的电子资金均应当被视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侵害电子资金的案件按照行为模式可以被划分为“窃取型”、“复制型”、“套取型”等基本类型,前两者原则上应当以盗窃罪认定,而后者则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高利转贷罪等罪名。在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进行把握时,应当坚持控制说的立场,以行为人取得对电子资金的控制和占有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节点和标志。此外,本章还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中的罪名界分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以近年来出现的各类电子化的权利凭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物品电子凭证、服务电子凭证与电子积分等三种典型的电子权利凭证的犯罪问题进行讨论。物品电子凭证无论获取途径免费与否均应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而服务电子凭证只有在同时满足有偿获取与能够独立兑换服务的情况下方可被认定为“财物”,至于电子积分,则应依据其实际功能具体判断。侵害电子权利凭证的案件可能涉嫌盗窃罪、诈骗罪以及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等罪名。仅具有打折或折抵功能、无法单独兑换物品或服务的电子权利凭证不属于“财物”。第四章主要涉及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的问题。“大数据”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集合而非一个单独的概念,只有那些满足刑法上“财物”认定标准的大数据表现形式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财产”。具体说来,“大数据财产”应当仅限于能够在大数据平台或者大数据交易市场上交易和出售的,经过收集的底层数据、清洗后的匿名化数据以及经过挖掘之后形成的大数据产品。大数据财产应当归属于大数据挖掘者和控制者所有,而非归属于产生数据的个人。对于侵害大数据财产的行为可以适用盗窃罪、合同诈骗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罪名,而对于那些无法被认定为“财物”的大数据表现形式则可以援引计算机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着作权罪等罪名加以保护。第五章对实践中争议颇多的“虚拟财产”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所谓的“虚拟财产”虽然被冠以“财产”之名,但其既不具有能够以货币加以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也不具有可以被玩家占有或转移的可能性,不能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在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娱乐服务的虚拟权利凭证。以技术手段从游戏运营商处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对于以技术手段从其他游戏玩家处“窃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则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认定。采取抢劫、诱骗、威胁等现实性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犯罪。此外,利用互联网游戏外挂大量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在未使用破坏性程序、未对互联网游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下也不宜作为犯罪处理。仅以个人娱乐为目的而制作、使用游戏外挂程序或者以其他技术性手段非法获取虚拟财产,并未用于销售牟利的,无论如何也不应以犯罪论处。任何人不能仅仅因为打游戏而受到刑事追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就互联网背景下刑法如何应对“财产”概念的流变所带来的冲击作出全面回应。
韩毅[8](2018)在《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文中认为伴随智能化科技热潮袭来,智能化战争也悄然逼近。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被应用于军事也是世界军事技术革命演变的必然结果。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军在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处于落后地位,与其苦苦追赶,不如另辟蹊径。智能化战争也许就是这条捷径,虽然这不是一条毫无阻碍的坦荡大道,但却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虽然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但是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这场即将到来的军事革命却又是意义非凡的。本文通过对智能化战争进行哲学视角的分析,首先从人类认识深入的必然产物、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三个方面,讨论了智能化战争到来的时代必然性。其次,本文分析了智能化战争的本质属性及其全新的表现形式,并且研究了贯穿智能化战争全程的矛盾运动规律。此外,本文还探究了智能化战争中的主体与客体,特别讨论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素质、主客关系以及人与武器关系的变动。最后,本文从战争特性、战争思想、作战样式三个角度,对智能化战争的可能形态进行了设想,并且总结了智能化战争的四点应对之策。简而言之,全文旨在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如何认识智能化战争;二是如何应对智能化战争。
郭鹏鹏[9](2017)在《二元体系下权利要求解释之冲突与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意义上的专利制度对科技或创新的影响建立在产权激励模型之上,这一假设在宏观意义上为专利制度合理性寻找理由。尽管授权专利能够给权利人以合法拥有技术的公示,但是本质上专利权是一种禁的权利,发明人获得授权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技术方案实施的奖励,更在于在确定的技术方案上划定绝对的禁止范围;由于只有在侵权判定的个案中才确定了对某个专利保护与否之结论,涉及专利制度对于技术之保护,其最终效用或强弱效果,则只能由专利侵权判定的个案所决定,并直接体现在具体案件中对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划定上。构成现代专利制度基础的是一套精密文件体系,通过权利要求界定专利权保护范围、以说明书解释权利要求的折衷原则是通行规则。司法实践为专利权划定的保护范围不仅是相关行业群体关注,而且更会影响到从专利申请撰写起始的所有环节乃至相关产业策略调整。从个案的运转来看,专利申请、审查授权直至保护都是围绕着专利权利要求进行的;由此,专利制度的实现实质上依赖复杂程序中各个环节里的权利要求解释。我国专利行政授权确权程序与民事侵权程序并行的二元体系下,专利行政确权的无效宣告程序及后续行政诉讼往往使得侵权判定程序冗长于普通民事纠纷;考虑到技术发展使得技术更新迭代周期越来越缩短,程序上的滞后与迟延往往与权利人的保护预期相去甚远。由此,围绕我国专利行政与司法的程序改造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行政程序的简化或者司法程序中权利无效抗辩的引入,一直是围绕专利体系二元制的关注热点。然而,行政和司法程序中均需要对专利保护范围予以划定,围绕着对文字表达的技术解读而展开;但是两类程序中的法律适用完全割裂,考虑到从专利申请到侵权判定要经历诸多复杂环节、多重主体,且往往时间上无必然连续性,导致各个环节之间的孤立,不可避免的形成冲突与矛盾。一般来说,围绕界定发明实质的专利授权条款,即所谓专利实质条件,在我国侵权判定的司法实践中一般不会直接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和现有技术抗辩原则,构成了两个程序之间法律适用的间接连接点。但是,新的司法实践中却在侵权判定中直接适用专利授权条款对权利要求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裁判结论,在法律适用方法上也是对传统二元体系的一种突破;这种适用方式自(2012)民申字第1544号民事裁定始,后续亦陆续有新的案件予以发展。尽管上述案件中确实对解决纠纷周期的冗长做出了突破性实质贡献,也开创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判定的解决路径,并探索了在专利侵权纠纷适用实质要件的可能性。但是也引发了诸如案件既判力、司法与行政对专利实质要件条款理解不一致等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围绕二元体系中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厘定与协调尤为值得重视,但目前以此为切入点的研究却暂付阙如。本文以专利实质要件在侵权判定中的作用切入点,围绕二元体系下权利要求解释的深层次冲突以及协调路径进行研究;分别从专利文件体系独立化之形成的诸多发展因素、行政与司法中权利要求解释问题基本逻辑差异角度分析权利要求解释之重要性与概念,并从权利要求解释的相关理论回顾与反思中论证权利解释问题的基本目的应在于还原技术实质,同时澄清对于权利要求解释与不同程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专利实质要件与专利文件体系之关系并探讨专利授权条款在侵权判定中对专利保护范围的实质约束作用,进而在研究权利要求解释主观标准在两类程序中的特点和实现方式的基础上,基于特定类型权利要求的解释问题,分析了行政与司法之协调路径。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对专利制度的基本回溯开始,回顾了以技术保护为目的的专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保护对象以文字表达为载体的专利文件体系这一过程;从制度滥觞之时的注重垄断表象,到指向确定技术内容的现代专利体系,基于制度发展和其自身不断强化的惯性,以及随着专利申请、授权与纠纷等等实践的不断大幅增加,选择特定的体系化文件系统成为这一制度与社会现实互动发展的唯一可行选择;但是衍生而来的繁琐复杂的文件体系,从撰写到解读均需依循特殊、艰涩的规则;专利制度的具体规则中呈现技术事实与法律杂糅难以区分之状态。这就使得一方面对专利保护日益独立于技术而偏向于对专利文件文字记载的保护,另一方面对于专利权利保护范围的界定成为专利制度中的难题。在此前提下,总结个案中权利要求解释之于专利制度的重要性。进一步,从实践中对二元体系下专利侵权判定与行政确权授权程序中矛盾予以归纳,将其分为表面上的规则直接冲突、与适用标准分歧,以及深层次冲突,同时总结上述困境的实质在于法律适用割裂带来的对于专利文件的内在逻辑,以及解读专利文件的思维过程,甚至于对专利文件组成部分的地位与作用等等认识上的差异。复次,从专利文件的形成、权利要求书地位的演变等过程所梳理出的理解专利制度之基本维度,作为理解专利文件体系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梳理对于权利要求解释的各类定义,并结合行政与司法程序中不同的任务与思维特点,总结在授权确权与侵权判定程序中分别基于不同的比对对象和逻辑思维过程,认为对权利要求解释是一个进行比对、比较以明确或固定文字表达的技术内容的过程。进一步,从结合近期司法实践的突破与创新及相关案例,分析上述案件的适用实质局限及后续影响。第二章,首先从专利文件体系的基本结构切入,分析专利文件形成过程是一个从具体技术事实提炼、概括至以文字为载体之方案的过程;并结合这一过程总结权利要求与专利说明书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的原因包括:文字表达的固有缺陷、文字与技术之间的表达方式隔阂、“归纳”过程之必然谬误及多环节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损失。其次,对既往围绕专利保护范围确定的基础理论如合同论、自然权利论、激励理论、贡献论等等进行分析,并对近年来新兴的经济分析与政策杠杆等解读专利保护制度的新模式进行评价,认为这些理论与模式仅能论证专利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在确定专利保护对象等宏观问题上发挥作用,而对于微观的个案中权利要求解释及专利保护范围界定的合理性中,并无运用或指导的空间。进一步,结合前述专利文件的体系构成与形成过程在于具体技术事实借助文字进行表达,在专利制度的基本目的为以保护为手段促进技术进步的认识下,认为基于现实中专利文件所固有的非理想状态,纯粹的文义解释倾向必然由于文字模糊及文义多重性而陷入左右摇摆而无法实现稳定可预期性,从而论证权利解释问题的基本目的和依据应在于还原技术发明实质。最后,结合将行政确权与侵权判定至于整个专利制度运行体系的大背景下,基于各个程序的不同任务与特点,论证二元体系下有关权利要求解释的方法、时机和不同程序之间的他洽问题,认为不必坚持行政与司法的表面一致性,而应使得各个环节的权利要求解释在整个程序体系中形成自洽。第三章,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以既有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为起点,围绕专利实质要件在侵权判定中的作用展开。首先,从专利申请到授权及后续的各个程序环节与专利文件形成过程切入,分析禁止反悔原则与专利文件体系的关系,澄清了用以作为权利要求解释的专利文件范围。其次,分析公开充分条款的含义及在专利行政授权确权过程中的作用,从内在与外在两个角度论证了该条款与专利文件的关系,并结合侵权判定司法实践中的判断因素,确定了这一条款对于在二元体系下的不同程序中对发明实质及专利保护范围的约束作用;并分析了发明目的在权利要求分解与界定中的作用;进而结合等同原则之适用过程,从文义更正、明显错误的修订、等同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判断,这些专利侵权判定中的实践问题出发,分析论证了专利实质要件中的“修改不能超范围”、“权利要求得到说明书支持”等条款在界定权利要求中的术语、划定文义界限、约束更正式解释的边界等环节中的适用,论证并验证了传统的仅在行政程序中有所适用的专利实质要件在司法程序中的作用。第四章,围绕权利要求解释的主观标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展开。首先,以这一抽象拟制标准的界定和作用为起点,分析其在目前二元体系下不同程序中的实现路径的现状与不足,并指出这一主观标准在不同程序中互相协调的重要性。其次,从这一概念的基本定义角度,对围绕“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证明及认知行为进行厘清,认为既有的举证责任形式掩盖了这一概念的本质,应该从基本定义的两个层面出发,精细化区分并剥离技术事实认定、技术判断与法律判断,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个案中这一主观标准的证明与实现路径。最后,在深入澄清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谬误、分析现实困境的实质原因之基础上,结合专利案件中逻辑过程的精细化区分,分析各种事实查明机制如何协调运作。第五章,在二元体系的背景下,探讨对特定类型权利要要求或特殊技术特征进行解释并划定专利保护范围的协调路径。首先分析了围绕功能性权利要求司法和行政规则的分歧问题,这一问题基于技术发展而越来越受关注,本文认为既往研究仅止于将两种规则予以字面一致,而忽视司法与行政体系实质差异及最终目标上的协调,对实践中的难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无裨益;由于侵权判断中特征比对之复杂性、权利要求解释中的多种考量因素及思维过程之不确定性,加上对于我国始终缺乏功能性特征的严谨定义,这些对具体案件判断过程及结论的影响,远甚于前述两个不同规则表面上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分析域外相关规定的自洽性,认为应基于侵权判断的实践层面寻求恰当的解决之道,在个案中以专利实质要件的思路予以再归纳并精细化分析,才能在拒绝保护或予以无效这两种极端解决方案之间,得到合理化解释路径。其次,对司法实践与行政授权确权程序中,围绕特定类型权利要求,如组合物权利要求、马库什权利要求等,基于程序理念与认识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常见分歧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二元体系下司法与行政不同认识的成因;同时,对权利要求中的特殊限定方式,例如权利要求之主题、数值范围限定、用途或参数限定等等,在不同程序中的认识差异所导致的案件结论不协调之处,予以总结,并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内在逻辑实质与认识错误;在此基础上,澄清了专利文件撰写规则与专利实质要件之关系,于专利文件体系化之视角下,总结了上述特殊内容在两类程序中的协调方式。
金桂玥[10](2017)在《基于场路耦合模型的变压器电磁性能的仿真分析》文中指出由于全球电力工业不断增长的需求,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电气设备,其生产制造业也迅猛发展。随着社会对供电质量的要求,对节能降损、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用户对变压器类产品的性能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而针对变压器本体的设计,设计工作者大多采取经验公式等传统手段,这导致对变压器内部性能参数的预测并不准确,从而影响其后期优化效果,而变压器各类性能参数的预测分析又离不开对变压器内部电磁性能的计算,其中包括对变压器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热校核。因此,为了解电力系统不同的运行工况对变压器内部性能的影响,本文旨在针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变压器内部电磁性能以及热计算进行研究。变压器热计算的两大要素分别是内部散热环境分析和内部损耗计算,损耗作为变压器内部热源,是热量产生的主要来源和先决条件。要准确预测变压器内部损耗离不开变压器内部电磁性能的计算分析。因此,本文以一台50MVA/110kV油浸自冷变压器为例,重点分析变压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电磁表现规律。首先,在相应的基本假设和简化的基础上,建立变压器物理模型,基于有限元法,采用场路耦合的方式,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变压器内部电磁性能的仿真计算,分析高低压绕组电流和感应电压的变化情况,研究变压器铁芯和绕组内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规律。将变压器三相铁芯分开建模,分别求解不同工况下变压器三相铁芯损耗和变压器高低压绕组损耗,分析变压器不同的运行工况对变压器内部损耗的影响。其次,将变压器内部损耗的计算结果作为热源,基于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相关理论,采用有限体积法,加载磁场计算所用的变压器物理模型,在相关假设的基础上对变压器温度场进行计算,探究不同工况下变压器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
二、浅议Maxwell电磁理论的适用限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Maxwell电磁理论的适用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1)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文的选题 |
二、本文选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四、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的历史发展与法律背景概述 |
第一节 海上保险的历史溯源与北欧发展 |
一、海上保险的历史 |
二、海上保险在北欧的传播 |
第二节 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的发展 |
一、标准保险方案的拟定 |
二、现代海事保险方案的形成 |
三、《北欧海事保险方案》的法律特征 |
第三节 挪威保险条款的法律背景 |
一、北欧法律的区域化与现代化 |
二、法律的制定机构、司法系统和法律规范的效力层级 |
三、法律规则、法律实践的特征与法律方法 |
第二章 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的法律性质与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法律对船舶保险条款的规制 |
一、海上保险的概念与特殊性 |
二、船舶保险条款对一般保险法的背离 |
第二节 船舶保险条款的名称与性质 |
一、条款的名称与翻译 |
二、条款的“准法律”性质 |
第三节 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的基础内容 |
一、保险合同与保险单 |
二、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
三、被保险人与投保人的告知义务 |
第三章 “全部风险”原则下船舶保险条款承保范围的构建 |
第一节 对海上风险的承保 |
一、对海上风险承保范围的“积极界定” |
二、对海上风险保险承保范围的“消极界定” |
第二节 海上风险保险中的排除风险 |
一、由战争风险保险承保的风险 |
二、由本国国家主权权力带来的干涉行为 |
三、国家主权行为下的征用 |
四、破产及其他情形 |
五、RACE Ⅱ条款 |
六、其他未列明的除外风险 |
第三节 战争风险保险中的承保风险 |
一、战争或者类似战争使用武器的情形 |
二、由于外国国家主权权力带来的干涉 |
三、与SR&CC类似的行为 |
四、海盗 |
五、通过排除式表达的其他风险除外类型 |
第四节 船舶保险条款承保范围与特征 |
一、保险条款的风险框架 |
二、“全部风险”原则下船舶保险条款的特征 |
第四章 挪威船舶保险合同的因果关系规则 |
第一节 保险事故 |
第二节 普通的因果关系理论 |
一、因果关系理论概述 |
二、因果关系理论的来源 |
三、法律规则与意思自治 |
第三节 法律上具体的因果关系规则 |
一、主要原因规则 |
二、分配规则的引入 |
三、分配规则的合理性 |
四、充分性规则 |
第四节 NMIP中的因果关系规则 |
一、经修正的分配规则 |
二、经修正的主要原因规则 |
三、某些战争风险的例外情形 |
第五节 其他影响因果关系规则的因素 |
一、无法判定损害风险类别的情形 |
二、确定责任的时间规则 |
三、未知缺陷或者损坏带来的进一步损坏 |
四、已知的缺陷或损害 |
五、关于“固有风险”引起损坏的例外 |
第六节 制裁的限制和除外 |
一、国际制裁与船舶保险 |
二、制裁限制条款的特征 |
第七节 船舶保险条款中因果关系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
一、船舶保险条款中的因果关系规则 |
二、影响因果关系规则的合理性因素 |
第五章 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的解释规则 |
第一节 制定主体对“标准条款”性质的影响 |
第二节 标准条款的解释规则 |
一、立法或合同准备工作文件的价值 |
二、历史性的解释方法 |
三、其他常见条款的单独解释规则 |
四、合法性对规则效力自洽性的限制 |
五、特殊情况下的效力解释 |
第三节 合同条款解释一般规则对船舶保险条款解释的影响 |
一、客观解释规则 |
二、对于客观解释方法的背离 |
三、系统性的解释理论 |
四、背景内容的解释方法 |
五、对于标准条款解释方法的历史性解释 |
六、法律规则对合同解释的限制 |
第六章 挪威船舶保险条款对我国的借鉴 |
第一节 借鉴的可能——法律和市场环境的相似性 |
第二节 借鉴的目的——海上保险法与保险法的协调 |
一、规则层面的差异与协调 |
二、船舶保险合同的合同自由 |
三、船舶保险合同的范畴 |
四、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
五、告知义务的履行及其边界 |
第三节 借鉴的对象——承保“全部风险”的保险条款 |
一、“全部风险”条款的构建 |
二、我国海上保险中因果关系的基本规则 |
三、船舶保险条款的解释规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简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汽车用ISG电机电磁设计及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ISG系统综述 |
1.2.1 混合动力汽车分类 |
1.2.2 ISG系统结构 |
1.3 汽车用48V电气系统 |
1.3.1 12V传统汽车电气系统分析 |
1.3.2 48V汽车电气系统应用需求 |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简析 |
1.4.1 ISG系统国外发展现状 |
1.4.2 ISG系统国内发展现状 |
1.5 ISG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5.1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
1.5.2 基于ISG控制系统的矢量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汽车用ISG电机的技术特点和设计分析 |
2.1 引言 |
2.2 汽车用ISG电机的技术特点和设计参数 |
2.2.1 汽车用ISG电机的技术特点 |
2.2.2 汽车用ISG电机的设计参数 |
2.3 汽车用永磁ISG电机的设计分析 |
2.3.1 永磁体磁链的设计分析 |
2.3.2 依据起动转矩的设计分析 |
2.3.3 依据最高转速时的发电功率的设计分析 |
2.4 汽车用ISG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分析 |
2.4.1 ISG电机数学模型 |
2.4.2 不同工况下ISG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ISG永磁电机结构与参数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转子结构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3.2.1 电机结构参数与转子类型 |
3.2.2 空载运行特性 |
3.2.3 电枢反应与电机交直轴电感 |
3.2.4 发电运行特性 |
3.2.5 电动运行特性 |
3.3 磁钢角度对IPM电机的影响 |
3.3.1 IPM电机磁钢角度仿真模型 |
3.3.2 磁钢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3.4 IPM电机转子铁芯削极技术的研究 |
3.4.1 转子铁芯反余弦削极 |
3.4.2 转子铁芯偏心削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SG用 IPM电机的弱磁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性能的分析 |
4.3 结构和参数对IPM电机弱磁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1 隔磁桥的影响 |
4.3.2 磁钢层数的影响 |
4.3.3 磁钢位置微调的影响 |
4.4 过载倍数对IPM电机弱磁性能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ISG永磁电机的特性仿真 |
5.1 引言 |
5.2 ISG电机起动特性仿真 |
5.2.1 IPMSM的 MTPA控制方法 |
5.2.2 起动控制框图以及仿真搭建 |
5.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ISG电机弱磁特性仿真 |
5.3.1 IPMSM的弱磁控制方法 |
5.3.2 弱磁控制框图以及仿真搭建 |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ISG电机发电特性仿真 |
5.4.1 发电特性仿真控制框图以及仿真搭建 |
5.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4)高速风机EDS与EMS混合支承结构设计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悬浮轴承概述 |
1.2.1 磁悬浮轴承发展 |
1.2.2 磁悬浮轴承分类及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EMS和EDS轴承研究现状 |
1.3.2 磁悬浮压缩机和鼓风机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及课题提出 |
1.5 论文的课题支撑及研究工作 |
1.5.1 本论文课题支撑项目 |
1.5.2 本论文的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磁悬浮风机支承系统结构设计 |
2.1 磁悬浮风机的驱动部件 |
2.1.1 设计要求 |
2.1.2 基本结构及设计原理 |
2.2 EDS/EMS混合支承部件 |
2.2.1 永磁EDS支承 |
2.2.2 EMS混合支承 |
2.3 磁悬浮压缩机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径向EDS轴承建模与设计 |
3.1 径向电动轴承的数学模型 |
3.2 径向电动轴承的承载力分析 |
3.3 径向电动轴承的仿真分析 |
3.3.1 力—速度刚度特性 |
3.3.2 力—位移刚度特性 |
3.3.3 结构参数对支承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轴向EMS轴承建模与设计 |
4.1 轴向混合轴承数学模型 |
4.1.1 磁路分析 |
4.1.2 磁路计算 |
4.2 轴向电磁轴承承载力分析 |
4.3 轴向电磁轴承参数设计 |
4.3.1 气隙长度设计 |
4.3.2 气隙磁感应强度设计 |
4.3.3 轴向控制线圈设计 |
4.3.4 轴向磁极面积设计 |
4.3.5 轴向永磁体参数设计 |
4.3.6 参数设计结果 |
4.4 轴向电磁轴承支承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永磁电动轴承悬浮实验验证 |
5.1 永磁电动轴承磁场分布测量实验 |
5.2 永磁电动轴承支承特性参数测量实验 |
5.2.1 力—位移系数的测量 |
5.2.2 力—速度系数的测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5)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法律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章 网络虚拟财产相关概念和法律属性 |
一、网络虚拟财产概念的界定 |
(一) 网络虚拟财产概念的界定 |
(二) 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 |
(三) 网络虚拟财产的类型 |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 |
(一) 物权客体说 |
(二) 债权客体说 |
(三) 知识产权客体说 |
(四) 新型财产权说 |
(五) 本文观点 |
三、虚拟财产典型代表——虚拟货币 |
(一) 虚拟货币概念 |
(二) 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 |
(三) 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 |
第2章 网络虚拟财产民法保护的问题和成因 |
一、民事立法对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现状 |
(一) 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 |
(二) 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
(三) 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
(四)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
二、司法实践中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域外有关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规定及借鉴 |
一、域外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
(一) 美国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
(二) 韩国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
(三) 日本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
二、可供我国借鉴之处 |
第4章 网络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 |
一、全面施行网络实名制管理制度 |
二、统一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评估标准 |
三、明确网络纠纷管辖范围 |
四、建立网络虚拟财产仲裁机制 |
五、建立虚拟财产取证制度 |
六、调整举证责任分配 |
七、二元归责原则替代单一的过错归责原则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视觉与卫星定位的履带式果园机器人的导航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首字母缩写定义列表 |
1.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机械导航研究现状 |
1.2.1 机械触角导航技术 |
1.2.2 电磁导航 |
1.2.3 超声波导航 |
1.2.4 激光测距仪导航 |
1.2.5 全球卫星系统导航 |
1.2.6 基于机器视觉导航 |
1.2.7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导航 |
1.2.8 人工智能端到端控制导航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果园视觉卫星定位组合导航系统总体设计 |
2.2 导航系统总体设计 |
2.3 导航系统硬件构成 |
2.3.1 视觉传感器选型 |
2.3.2 工业控制计算机选型 |
2.3.3 底层运动控制器选型 |
2.3.4 转速传感器选型 |
2.3.5 电源供电分压稳压模块选型 |
2.3.6 GNSS信号接收模块选型 |
2.3.7 履带底盘选型 |
2.4 导航系统软件设计 |
2.4.1 离线图像分析软件设计 |
2.4.2 图像坐标空间转换验证试验软件设计 |
2.4.3 导航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机器视觉的果园行间导航方法 |
3.1 颜色空间的分析与选取 |
3.1.1 RGB颜色模型 |
3.1.2 HSV颜色模型 |
3.1.3 RGB模型至HSV模型转换关系 |
3.2 光照问题与阴影剔除 |
3.2.1 光照阴影问题分析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滤波预处理 |
3.3.1 滤波方法的选取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图像分割后处理 |
3.4.1 数学形态学滤波 |
3.4.2 改进的孔洞填充与噪声区域剔除算法 |
3.5 导航直线检测方法 |
3.5.1 基于道路模型的果树行边界水平扫描法 |
3.5.2 稳健回归M估计边界线拟合 |
3.5.3 导航中心线获取 |
3.5.4 图像检测的横向偏差与履带机器人实际偏差对应关系推导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机器视觉与GNSS组合导航的地头转向控制方法 |
4.1 履带机器人行尾判定 |
4.2 基于GNSS的机器人行尾姿态调整 |
4.2.1 GNSS定位定向原理 |
4.2.2 基于预瞄点的履带平台路径跟踪方法 |
4.3 基于FPID地头转向控制方法设计 |
4.4 履带式平台动态性能标定试验 |
4.4.1 动态性能标定试验过程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基于预瞄点的履带机器人路径跟踪试验与结果分析 |
4.5.1 路径跟踪控制器参数整定 |
4.5.2 直线路径跟踪试验过程 |
4.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地头转向控制试验与结果分析 |
4.6.1 试验过程 |
4.6.2 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控制的自动驾驶算法设计 |
5.1 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
5.1.1 网络总体结构 |
5.1.2 卷积层 |
5.1.3 激活函数 |
5.1.4 池化层 |
5.1.5 全连接层与Softmax分类器 |
5.2 网络训练与优化 |
5.2.1 CNN网络的训练过程 |
5.2.2 训练过程优化 |
5.2.3 提升网络泛化能力措施 |
5.3 基于GNSS履带机器人导航的训练样本采集方法 |
5.4 CNN网络训练结果测试与分析 |
5.4.1 网络训练结果 |
5.4.2 网络仿真测试与分析 |
5.4.3 网络特征视觉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导航系统试验与分析 |
6.1 视觉导航系统标定试验 |
6.1.1 摄像机参数标定试验 |
6.1.2 图像坐标空间转换验证试验 |
6.2 果园图像序列离线处理仿真与分析 |
6.3 直线导航试验 |
6.4 曲线导航试验 |
6.5 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控制的自动驾驶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内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和取得成果 |
(7)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刑法中的财产概念 |
第一节 “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 |
一、早期:“物”与“财产”的具体化列举 |
二、发展:作为法律术语的“物”与“财产”概念的成型 |
三、成熟:无体物概念的提出 |
四、流变:财产概念外延的不断扩张 |
第二节 “财产”概念的域外考察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英国 |
四、美国 |
五、苏联 |
六、评析 |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财产”概念及认定标准 |
一、刑法中“财产”和“财物”概念的关系 |
二、关于“财物”属性的理论争讼 |
三、互联网背景下“财物”(财产)的认定标准 |
第四节 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的冲击 |
一、财产形式的流变对“财物”概念边界的冲击 |
二、行为模式的异变对犯罪认定和罪名界限的冲击 |
三、财产的数据化带来的数额认定的困境与既遂标准的漂移 |
小结 |
第二章 电子资金犯罪的刑法应对 |
第一节 电子资金概述 |
一、电子资金的概念范畴 |
二、电子资金的本质与财产性根基 |
三、电子资金的出现给刑事司法认定带来的冲击 |
第二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基本类型与行为认定 |
一、窃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二、复制型电子资金犯罪 |
三、套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第三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罪名界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纠葛 |
二、电子资金案件罪名界分的理论聚讼及评析 |
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界分步骤 |
第四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既遂标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既遂标准的漂移 |
二、财产犯罪既遂标准的理论聚讼 |
三、侵害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涉电子权利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电子权利凭证概述:分类、财产性与刑法研究现状 |
一、刑法视域下电子权利凭证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二、电子权利凭证的种类 |
三、电子权利凭证的财产性辨析 |
第二节 涉物品电子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窃取他人物品电子凭证的行为定性 |
二、侵入系统生成物品电子凭证后倒卖行为的认定 |
第三节 侵害服务电子凭证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二、不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第四节 电子积分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侵入系统后虚增电子积分行为的罪名适用 |
二、利用系统漏洞刷取电子积分案件的定性 |
三、利用规则漏洞刷取电子积分行为的认定 |
四、复制电子资金系统后伪卡盗刷案件的处理 |
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 |
第一节 大数据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析正 |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本质 |
二、大数据挖掘 |
三、“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之概念勘正 |
第二节 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与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一、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 |
二、“大数据财产”的认定标准与范围界定 |
三、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第三节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 |
一、大数据财产的保护路径之争 |
二、大数据财产的刑事司法保护 |
三、其他大数据侵害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小结 |
第五章 虚拟财产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虚拟财产的概念界定 |
一、关于“虚拟财产”概念范围的学理争讼 |
二、虚拟财产的内涵厘清 |
三、虚拟财产的外延 |
第二节 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分析 |
一、虚拟财产的客观价值性分析 |
二、虚拟财产是否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 |
三、虚拟财产的本质 |
第三节 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以技术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认定 |
二、以现实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处理 |
三、制售、使用外挂行为的定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概念辨析 |
1.3.1 智能 |
1.3.2 人工智能 |
1.3.3 智能化战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论文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预期创新点 |
第二章 智能化战争的时代背景 |
2.1 人类认识深化的必然产物 |
2.1.1 认识重心转向主体 |
2.1.2 认识方法转向系统 |
2.1.3 认识内容转向信息 |
2.2 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 |
2.2.1 战争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 |
2.2.2 战争形态演变的相关特性 |
2.2.3 战争形态演变的影响要素 |
2.3 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
2.3.1 信息化步入发展瓶颈 |
2.3.2 智能化科技迅速兴起 |
2.3.3 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 |
第三章 智能化战争的本质与表现 |
3.1 智能化战争的本质属性 |
3.1.1 战争的暴力对抗性 |
3.1.2 战争的政治从属性 |
3.1.3 战争的经济利益性 |
3.2 智能化战争的全新表现形式 |
3.2.1 新原理—毁伤机理新质化 |
3.2.2 新成员—作战对象无人化 |
3.2.3 新空间—战争空间虚拟化 |
3.3 智能化战争中的矛盾运动 |
3.3.1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矛盾 |
3.3.2 发起进攻与开展防御的矛盾 |
3.3.3 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的矛盾 |
第四章 智能化战争的认识论问题 |
4.1 智能化战争的主体 |
4.1.1 主体地位的人机之争 |
4.1.2 主体能力的复合提升 |
4.1.3 主体素质的需求转变 |
4.2 智能化战争的客体 |
4.2.1 智能化战争客体的内涵 |
4.2.2 智能化战争客体的特性 |
4.2.3 智能化战争的主客关系 |
4.3 智能化战争的中介 |
4.3.1 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 |
4.3.2 人与武器的发展图景 |
4.3.3 人与武器的最优结合 |
第五章 智能化战争的形态设想 |
5.1 智能化时代的战争特性 |
5.1.1 态势认知自主化 |
5.1.2 指挥控制协同化 |
5.1.3 作战平台无人化 |
5.2 智能化时代的战争思想 |
5.2.1 不战思想 |
5.2.2 慑战思想 |
5.2.3 控战思想 |
5.3 智能化时代的作战样式 |
5.3.1 “蜂群式”攻击 |
5.3.2 “分布式”杀伤 |
5.3.3 “云联式”作战 |
第六章 智能化战争的应对之策 |
6.1 提高智能化战争的认识能力 |
6.1.1 认识战争系统的复杂特性 |
6.1.2 认识复杂系统的应对之策 |
6.1.3 认识智能战场的致胜机理 |
6.2 更新智能化战争的思维方式 |
6.2.1 大数据思维 |
6.2.2 体系化思维 |
6.2.3 虚拟化思维 |
6.3 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 |
6.3.1 军事技术发展要军民互融 |
6.3.2 军事技术发展要道器并重 |
6.3.3 军事技术发展要攻防俱全 |
6.4 构建智能化军队的编制体制 |
6.4.1 编制转型的驱动因素 |
6.4.2 人机协同的优势所在 |
6.4.3 人机协同的发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二元体系下权利要求解释之冲突与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我国二元体系下权利要求解释的现状与困境 |
第一节 专利文件体系与权利要求解释概念分析 |
一、专利文件的历史发展与权利要求解释问题起源 |
二、权利要求解释的重要性与意义 |
三、权利要求解释概念分析与界定 |
第二节 二元体系下权利要求解释之困境 |
一、专利司法与行政之表面矛盾:规则冲突与标准分歧 |
二、专利司法与行政之深层次冲突 |
三、二元体系下权利要求解释之困境:法律适用割裂带来的危害 |
第三节 二元体系下司法实践之突破与问题 |
一、二元体系下法律适用突破的背景 |
二、司法实践之个案创新与发展 |
三、侵权判定中专利实质要件适用的难题与局限:个例、常态抑或逃避 |
第二章 二元体系背景下权利要求解释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专利文件体系化下权利要求解释问题之实质 |
一、专利文件形成路径:不可避免的模糊过程 |
二、文字表达之固有缺陷 |
三、专利文件解读目的:文字内容之技术还原 |
第二节 围绕权利要求解释问题的理论与政策 |
一、权利要求解释的相关基础理论 |
二、围绕权利要求解释的政策杠杆学说与经济分析理论 |
三、反思与评价:回归技术实质 |
第三节 专利二元体系下不同环节中的权利要求解释 |
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确定方式:解释与限制之再认识 |
二、权利要求解释与专利程序之关系分析 |
三、不同程序中权利要求解释之协调路径 |
第三章 二元体系下权利要求解释协调之规则分析:专利实质要件在侵权判定中的应用 |
第一节 专利文件体系化视角下权利要求的理解 |
一、专利文件体系视角下的禁止反悔原则 |
二、公开充分与发明实质约束 |
三、权利要求解释应符合发明之技术目的 |
第二节 专利权保护范围之实质约束 |
一、侵权判定中权利要求范围之不确定性分析 |
二、专利实质要件在划定文义解释边界中的作用 |
三、等同原则之适用约束 |
第四章 二元体系下权利要求解释主观标准之协调与衔接 |
第一节 权利要求解释主观标准的地位与实质分析 |
一、专利案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作用 |
二、二元体系下“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现状与困境 |
三、“本领域技术人员”之分析:围绕定义展开 |
第二节 围绕“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知与证明 |
一、专利案件中相关证明责任问题之再审视 |
二、专利案件中主观标准的证明与认知之区分 |
三、二元体系下行政与司法认知之比较 |
第三节 权利要求解释主观标准的协调实现路径 |
一、“本领域技术人员”现实认识误区及原因 |
二、权利要求解释的精细化:从逻辑过程出发 |
三、事实查明机制之协调衔接 |
第五章 二元体系中特殊权利要求解释之合理化 |
第一节 功能性特征解释之冲突与协调 |
一、二元体系下的实体冲突:功能性特征分歧之背景 |
二、围绕功能性特征的争议与评价 |
三、二元体系下功能性特征界定与判断之困境 |
四、功能性特征的相关域外制度借鉴 |
五、二元体系下功能性特征解释之协调路径 |
第二节 特殊权利要求解释之合理化 |
一、特殊权利要求的解释复杂性之原因 |
二、特定类型权利要求的统一与协调 |
三、权利要求中特殊限定的理解与解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基于场路耦合模型的变压器电磁性能的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场及电磁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电磁性能研究现状 |
1.2.3 工程电磁热场模拟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有限元法三维瞬态场路耦合数学模型 |
2.1 电磁场基本理论 |
2.2 三维涡流场控制方程 |
2.3 伽辽金有限元法求解控制方程 |
2.4 场路耦合电路方程 |
2.5 基于0T-T_0-Ω法的三维瞬态涡流场场路耦合数学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压器结构参数及求解模型 |
3.1 计算域物理模型的确定 |
3.2 场路耦合模型中电路模型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压器电磁计算分析 |
4.1 变压器绕组电压电流分析 |
4.1.1 额定工况下绕组电压电流计算分析 |
4.1.2 过载情况下绕组电压电流计算分析 |
4.1.3 负载侧单相接地故障下绕组电压电流计算分析 |
4.2 不同工况下变压器内部磁场分布情况 |
4.2.1 变压器铁芯磁场分布情况分析 |
4.2.2 变压器绕组磁场分布情况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压器损耗分析与温度计算 |
5.1 基于限体积法温度场控制方程 |
5.1.1 传热方式及其数学描述 |
5.1.2 有限体积法数学描述 |
5.2 变压器损耗分析 |
5.2.1 变压器铁芯损耗 |
5.2.2 变压器绕组损耗 |
5.3 变压器温度场计算 |
5.3.1 热源密度计算 |
5.3.2 数学模型的确定 |
5.3.3 基本假设及物理模型 |
5.3.4 不同工况下变压器温度场计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浅议Maxwell电磁理论的适用限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挪威船舶保险条款研究[D]. 方阁.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汽车用ISG电机电磁设计及控制系统研究[D]. 王丹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4]高速风机EDS与EMS混合支承结构设计与特性研究[D]. 林子豪.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法律保护[D]. 公芳宇. 山东大学, 2019(03)
- [6]基于视觉与卫星定位的履带式果园机器人的导航系统研究[D]. 黄沛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7]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D]. 张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D]. 韩毅.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9]二元体系下权利要求解释之冲突与协调研究[D]. 郭鹏鹏.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10]基于场路耦合模型的变压器电磁性能的仿真分析[D]. 金桂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