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风化雨,情理交融——谈对一名女学生的情感教育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韩雪童[1](2021)在《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
王光[2](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彭丽媛[3](2020)在《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除汉族之外,还聚居着25个少数民族,其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让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独具云南本土风格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中国的幼儿园教育正在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作为有6年幼儿教学经验的教师,我尤为关注本土包括民族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运用问题。怎样挖掘云南本土化的审美文化资源并将其作为园本审美教育工作建构的重要内容将对幼儿审美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根据幼儿审美教育的特点对3-6岁的幼儿展开审美教育的工作,不仅具有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有效提升园本特色办学水平的意义,还拥有源于生活的审美创造、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园本特色活动课程开发以及文化认同与传承的价值。本论文梳理符合幼儿身心年龄特点的本土审美文化资源,探究怎样将之应用到幼儿教育教学的工作中,通过持续的审美能力的培育,引导幼儿逐渐进入美的王国,让幼儿的身心在审美理念、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审美情感的培养中得到和谐的发展。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在研究现状中进行资料的梳理进而指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由此整理出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一章: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作为本论文的理论支撑,论述审美教育与幼儿教育的联系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和幼儿美育的特点,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形式指出幼儿园美育工作的现状并作出反思并对此因地制宜的提出本土化问题在幼儿园美育实践中的研究。第二章:论述将本土化内容融入幼儿园教育中以实现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对云南本土特有的审美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梳理。在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审美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促进园本特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而其价值是源于生活的审美创造、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园本特色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最后将对云南本土的审美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一方面是地域性的老昆明童谣,另一方面是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通过梳理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年龄发展的审美文化内容将其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对幼儿进行审美启蒙。第三章:论述了本土文化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策略和路径。在幼儿园实施本土化审美教育的时候,要把握情景性原则、体验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和阶段性原则,这样才能效的开展本土化美育的工作。另外,在路径方面要以幼儿园为“主战场”来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美育场,体现在幼儿园环境、一日教育教学活动和家园互动中。第四章:论述本土化在幼儿园美育中的实践问题,也就是以美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幼儿园的集中教学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两块内容实现,通过本土化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的实施来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问题。本论文力求实现以教师、幼儿及家长在幼儿园本土化的审美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以主体的形式开展美育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云南本土文化在审美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资源、教育者的审美教育经验和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之间的生态平衡。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本土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审美教育工作开发和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晓霞[4](2020)在《基于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研究 ——以湛江市A中学高中语文教学为例》文中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最需要尽心引导和栽培。但是,在高考指挥棒之下,素质教育没有全面落实,德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立德树人”成为理想口号,“人才”被表面地理解为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道德滑坡日益严重,学生缺乏感恩的心、敬业的准则、诚信的坚守、友善的微笑,不少学生的“灵魂”没有赶上教育的脚步,被落下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围绕核心素养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指教育事业既要注重传授学科知识、培养技能,又要在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形成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树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语文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既肩负传承中华几千年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任,又有净化人们心灵、塑造美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对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中语文课程通过学习优秀文化传统使学生得到浸染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良好思想品质,进一步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应该兼顾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目标,从语文教育中挖掘德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内潜于语言形式教育之中,即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它的思想政治因素是以讲授文本等方式进行渗透的,也就是说要把德育因素寓于全教学过程,真正做到文以载道,道以显文。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是语文德育渗透最大的特点,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而达到德育目的。语文教师要把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素养的提升与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意志品质的砥砺、道德情操的陶冶、人生理想的树立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收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之效果。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引言、基于“立德树人”的语文教学德育渗透、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高中语文教材德育资源分析、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践、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反思与建议。正文分析了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以及高中语文德育渗透存在问题与原因。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在德育渗透方面较其他学科有优势。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工作中,受在社会价值冲击、教育理念错位以及教师自身局限等因素影响,仍存在语文学科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德育资源开发不足、语文教学方式形式化等问题,语文学科德育工作任重道远。本文通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德育内容的明确指导表述,分析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从课程单元活动、教材文本两个方面挖掘德育渗透内容,梳理教材中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进经济等活动内容以及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文本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理想教育、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德育渗透素材。以学校高中语文教学为例,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课外活动、专题复习、德育资源开发等五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做了些实践研究,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训练,再现语言文字蕴含的内容,进而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领会思想感情,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健康的情感认知,完善自身人格和提升人文修养。通过反思,本文认为,高中语文教学要转变观念,完善评价体系;立足文本,适度渗透德育;教学中以文载道、以形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师要以生为本,注意言传身教,达到“文道统一”之境,随文潜入心,授道悄无痕。
张丽娜[5](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帮助人们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愿景。生态审美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它是人与世界生命联结的本真存在方式。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之境促进人与世界发生本真联结,以此激发和唤醒个体内在的生态审美本性,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及生态审美教育促进人与世界和谐的教育旨归,生态审美教育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成为生态文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遵循生态审美教育的产生、生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生态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共分绪论,生态审美教育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中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的生态审美教育实施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是缘起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加剧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忽视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导致有效性不高的现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濡养人的生态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动力和观念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新产生的美育理论形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对生态危机有着现实的审美救赎之意。生态审美教育自身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对其进行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生态审美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其根基之源,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其借鉴。明晰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力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生态审美教育原为文艺学研究的范畴,将生态审美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生态审美观、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导引人自觉确证并体现自己的本质及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向度的人及人生存的不和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审美的情感濡养人的生态德性品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帮助人们扬弃异化及促进自身与世界和谐的审美救赎之路。生态审美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首先,教育者是生态审美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既是其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人格素养并以生态审美的人格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保障,更是生态审美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至关重要。其次,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是教育者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有效开展生态审美教育实现的。教育者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提升其生态审美素养及塑造生态审美人格,生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生存一代新人。再次,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通过设定恰适的目标并将一定的生态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传导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的介体以完成生态审美教育内容的传导及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传承。最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生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创设的生态审美教育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美的环境对生态审美教育的功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美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思想和灵魂得以滋养。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审美教育裨益于人们对生态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及人性对美的诉求,生态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性的完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前景。
屈桃[6](2019)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为我们党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中亲和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亲近感、接受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表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得以发挥铸魂育人实效的基础前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疏离、教育亲和力薄弱的突出问题。如何因应新时代要求,顺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需要,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无疑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立场为指导,直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薄弱的现实问题,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系统研究法等方法,聚焦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研究。本研究认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仅是回应时代价值诉求、实现教育主体价值协同的现实需要,也是激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本研究的具体逻辑理路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出发,紧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剖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其一,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明确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旨归。其二,重点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论述,吸收借鉴心理学、教育学有关亲和力的成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亲和力思想资源,为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供理论支撑。第二,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与生成机理。重点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亲和力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亲和力之中,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继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入手,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所遵循的“期待——参与——认同”的逻辑路线,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新思路。第三,实践调研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问卷,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并针对性别、政治面貌、年级、是否学生干部、成绩排名进行比较研究,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供实证支撑。第四,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实践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应遵循“高举旗帜、明确方向”原则、“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原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原则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原则。重点围绕顶层建设、主体建设、基础建设和机制建设,通过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等措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肖新平[7](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王素晶[8](2019)在《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转化是蕴含于教学的内隐机制;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创作者,教学转化是教师完成艺术创作的的艺术理解过程。教学转化不仅涉及教师复杂的心理活动,也蕴含在教师当下的教学活动中,它强调的是教学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理解、思考、行动与反思不断交互联结,教师不断地进行解构与建构,试图将有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无限智慧,以提高教学效能。教学转化能力作为教师的必备能力,对教师专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转化成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教学转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了解教学转化的研究现状,理清教学转化的内涵;对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解析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对课程实施层次理论和教学推理理论进行分析,以确定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从本省某高中选择李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对李老师的访谈资料和课堂实录进行描述分析。主要从李老师对课程文件的理解与诠释、李老师的教学构想与准备、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施三个阶段探讨李老师的教学转化历程与策略。其中,透过李老师的教学案例,研究者先从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和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两方面了解李老师的师生观与教学观;再从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两方面探讨李老师对课程文件的理解与诠释;从解读文本内涵、发掘文本价值、把握知识体系、设计有效问题、搜集相关资料五个方面探讨李老师在教学构想与准备阶段的转化策略;从教学导入的兴趣唤醒、学习任务的完整展示、朗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情境创设下的情感共鸣、比较教学中的深度思考、案例教学中的自我发现、课堂小结中的思想升华几个方面探讨李老师在学科教学实施层面的转化策略;从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常规问题的管理两方面探讨李老师的课堂管理层面的转化策略。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从教学转化的意蕴、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阶段性策略、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得出以下结论:教学转化是教师理解、思考、行动与反思的历程,且始终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学转化能力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必备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动力。基于教学转化的具体内涵与李老师的教学转化经验,研究者认为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阶段性策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文本的转译、体验的迁移、情感的共鸣。语文教师在教学转化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语文教师的个人经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语文课堂的整体氛围。研究者通过对教学转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并结合李老师的教学转化历程与教学转化策略,从教师教育、任教中学、教师个人三个方面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转化提出建议:教师教育能够重视职前培养,并完善在职培训、教师所任教中学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教师成长,从而为教师的教学转化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除此之外,教师个人也应当积极主动作为,善于反思总结,从个体内部驱动教学转化能力的提升。
宁德松[9](2019)在《初中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从上到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从古诗文的育人价值来看,古诗文凝聚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追求,其蕴含着丰富的精妙语言、生动事理、文人之情、为人之道,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深厚的学习材料和精神给养。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生在这一时期学习古诗文,润物无声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重塑,可以丰富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应然要求。但是古诗文如何教学,才能够有效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当前的现实难题。本文依据“有效教学、传统诗教、意境理论和接受美学”的理念,着眼于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来做文章,通过理论思考和实践观察,希望能够为古诗文有效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法。第一章具体论述了初中古诗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相互关系。重点进行文本分析,探讨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与现状分析的方式,分析初中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所在。第三章论述了有效教学初中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宏观思路及理论依据。有效教学的思路为:正确认识初中古诗文的文化传承、育人价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返璞归真,构建以文化人式的古诗文课堂教学。理论依据是:诗教理论、意境理论、接受美学和有效教学理论。第四章阐述了初中古诗文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教学的路径与方法。一是语文教师要深入解读古诗文,探寻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及教学价值;二是转变古诗文教学观念,主动提升传统文化修养;三是构建充满意境品味、以文化人式的古诗文课堂教学;四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
盛名[10](2019)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这些讲话的重要精神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那么,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呢?笔者认为,亲和力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所具有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而针对性则是面向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大学生群体有选择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总而言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核心要义就在于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努力提升教育者、教育载体、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的感染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实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方面,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这一单一群体,教育者的属性更加多元,甚至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群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教育者”,那么这些群体的意识和能力是否能够符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否能够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未能与时俱进,出现了不协调、不匹配的现象,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持续减弱,我们不禁疑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给予学生的到底是不是学生想要的?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也在不断丰富,逐渐走向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新常态,这三者之间能否协同运转进而形成育人合力也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面对上述这些现实的困惑,笔者将研究聚焦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出发,充分借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通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对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大学生(受教育者)感染的过程和程度,进一步厘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大学生的内在机理及一般规律,为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深刻回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时代要求。全文共有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对理论基础的分析和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第一章是研究基础和理论借鉴,主要是对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借鉴和参考相关学科的学术观点。第二章是基本理论问题阐述,研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的概念界定、内在激励和感染程度。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是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的感染效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教育者、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感染程度,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方面所存在的人口学变量的特征。第四章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感染”的组织架构、内在机理和一般规律进行理论提升。第三部分是第五章,主要是对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提出基本思路,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四个维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春风化雨,情理交融——谈对一名女学生的情感教育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风化雨,情理交融——谈对一名女学生的情感教育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2)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一、相关概念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全社会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
(二)本土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
(三)丰富的云南本土文化教育资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一章 幼儿园审美教育及其现状 |
第一节 审美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一、审美教育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
二、审美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
第二节 幼儿审美教育的特点 |
一、主体的自主性 |
二、形象的感知性 |
三、情感的体验性 |
四、愉悦的启智性 |
第三节 幼儿园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
一、幼儿园审美教育的现状 |
二、幼儿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幼儿园审美教育本土化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立足本土的幼儿园审美教育 |
第一节 云南本土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 |
一、生动鲜活的老昆明童谣 |
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
第二节 幼儿园审美教育本土化的意义 |
一、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
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
三、促进园本特色办学水平的提升 |
第三节 在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审美教育的价值 |
一、源于生活的审美创造 |
二、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
三、园本特色的课程开发 |
四、本土文化的传承创新 |
第三章 本土化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原则和策略 |
第一节 在幼儿园实施本土化审美教育的原则 |
一、情景性原则 |
二、体验性原则 |
三、个性化原则 |
四、阶段性原则 |
第二节 幼儿园本土特色审美场域的打造 |
一、创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审美场域 |
二、将本土化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
三、在家园互动中增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兴趣 |
第四章 幼儿园本土化的审美教育实践路径 |
第一节 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 |
第二节 民族服饰专题教学案例分析 |
一、以白族服饰专题的教学设计为例 |
二、白族服饰教学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 |
第三节 以老昆明童谣为主题的户外游戏活动 |
一、激发幼儿的审美感知力 |
二、发展幼儿的审美想象力 |
三、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力 |
四、促进幼儿的审美理解力 |
五、提升幼儿的审美创造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基于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研究 ——以湛江市A中学高中语文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实际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的主要特色与思路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1.内容分析法 |
2.访谈调查法 |
3.定性观察法 |
4.叙事研究法 |
(五)“立德树人”概念的界定 |
1.“立德树人”的内涵 |
2.“立德树人”的当代含义 |
3.本研究中的“立德树人” |
一、基于“立德树人”的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
(一)德育与德育渗透 |
(二)立德树人育人观 |
(三)理论依据 |
1.建构主义道德学习观与教学观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教育政策要求 |
(四)语文德育的特殊性 |
1.语文学科的文道统一 |
2.语文德育内容的分散性 |
3.语文德育方法的渗透性 |
(五)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意义 |
1.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 |
2.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需要 |
3.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4.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需要 |
二、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存在问题 |
1.语文教学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 |
2.语文德育资源开发不足 |
3.语文德育方法形式化 |
(二)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现状的原因分析 |
1.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
2.教育观念的错位 |
3.教师自身的局限 |
三、高中语文教材德育资源分析 |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德育标准的指导表述 |
(二)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内容 |
1.单元活动的德育资源 |
2.教材文本的德育资源 |
四、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践 |
(一)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
1.专题阅读教学,激发心灵感触 |
2.创设教学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
3.品味语言文字,领略人文魅力 |
(二)写作教学德育渗透 |
1.时评写作,关注社会生活 |
2.善用评语,引导心灵对话 |
(三)课外活动德育渗透 |
1.小组合作,实践出真知 |
2.字以载道,写出美与德 |
3.辩论交流,辩出是与非 |
(四)专题复习德育渗透 |
1.专题复习,关注学生发展 |
2.研究命题,感受德育熏陶 |
(五)雷州文化德育资源渗透 |
1.雷歌融入诗歌教学 |
2.雷剧融入戏剧教学 |
3.雷州文化融入语文选修课程 |
五、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反思与建议 |
(一)转变观念,多元评价 |
(二)立足文本,适度渗透 |
(三)情理交融,循循善诱 |
(四)以生为本,因势利导 |
(五)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审美教育的缘起 |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审美救赎 |
一、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
二、生态美学的审美救赎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本质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美学智慧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西方资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审美观 |
三、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与现实困境 |
二、生态审美教育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之路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 |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构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的作用 |
一、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有效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
三、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 |
一、理论之径 |
二、实践之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 |
第一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内在依据 |
一、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本性需要 |
二、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 |
三、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条件 |
一、正视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 |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然感性的培养 |
三、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取向 |
四、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人格 |
第三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路径 |
一、家庭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起点 |
二、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重点 |
三、社会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支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审美映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目标设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旨归 |
二、生态审美教育目标的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一、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实践观教育 |
二、整体和谐为美的生态审美观教育 |
三、诗意栖居生态生存观教育 |
四、亲和仁爱生命观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方法及应用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 |
二、生态审美教育方法的探索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 |
第一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
一、有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体验 |
二、有助于受教育者内化并践行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三、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特性 |
一、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
二、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凸显的特性 |
第三节 创建生态审美教育环境 |
一、选取绿色温馨生态审美教育自然环境 |
二、构筑主体间性生态审美教育人际环境 |
三、营造富有诗意生态审美教育氛围 |
结语:生态审美教育——生命家园的回归之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亲和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第一节 亲和力 |
一、亲和力的词义解析 |
二、亲和力的科学内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词义解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 |
三、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旨归 |
一、对科学理论的认同和信仰 |
二、在实践中的坚守和践行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理论视域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心理学、教育学视域中的亲和力理论 |
一、心理学视域的亲和力论述 |
二、教育学视域的亲和力论述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亲和力思想教育资源 |
一、“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 |
二、“人是万物之灵”的主体意识 |
三、“事异备变”的创新精神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与生成机理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要素的结构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亲和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 |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亲和力 |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
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亲和力 |
六、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亲和力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机理与启示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机理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机理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调查问卷的频率分布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结果频率分析 |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基本原则和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高举旗帜、明确方向”的原则 |
二、坚持“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原则 |
三、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 |
四、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
一、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
二、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三、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四、坚持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顶层建设: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
一、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重要性 |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策略 |
第二节 主体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 |
一、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亲和力的提升途径 |
第三节 基础建设: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
一、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必要性 |
二、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 |
第四节 机制建设: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 |
一、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 |
二、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8)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
2.加强语文教学理论建设的需要 |
3.基于一名准语文教师的思考 |
(二)研究现状 |
1.教学转化的相关研究 |
2.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探讨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转化 |
2.教学转化 |
(四)理论基础 |
1.课程实施层次理论 |
2.教学推理 |
(五)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1.个案教师 |
2.所观察班级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观察法 |
3.访谈法 |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李老师对师生角色的体认 |
1.对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
2.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 |
(二)李老师对课程文件的理解与诠释 |
1.对课程标准的看法 |
2.对语文教材的看法 |
(三)李老师的教学构想与准备 |
1.解读文本内涵 |
2.发掘文本价值 |
3.把握知识体系 |
4.设计有效问题 |
5.搜集相关资料 |
(四)李老师的学科教学实施 |
1.教学导入的兴趣唤醒 |
2.学习任务的完整展示 |
3.朗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
4.情境创设下的情感共鸣 |
5.比较教学中的深度思考 |
6.案例教学中的自我发现 |
7.课堂小结中的思想升华 |
(五)李老师的课堂管理实践 |
1.自由氛围的营造 |
2.常规问题的管理 |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教师教学转化的意蕴 |
2.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阶段性策略 |
3.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影响因素 |
(二)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的提升路径 |
1.教师教育:重视职前培养,完善在职培训 |
2.任教中学:创造良好环境,鼓励教师成长 |
3.教师个人:积极主动作为,善于反思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B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C 课堂观察摘要表 |
附录 D 课堂实录 |
致谢 |
(9)初中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呼唤 |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问题的触动 |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内容及观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观察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六、重要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初中古诗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初中古诗文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一、传统文化概念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 |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三、人才培养的需要 |
四、初中古诗文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
第二章 初中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初中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第二节 初中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
一、学生学习方面 |
二、课堂教学方面 |
三、教师教学方面 |
第三章 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初中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教学的思路 |
一、正确认识古诗文的文化传承及育人价值 |
二、注重学生古诗文学习主体性的兴趣培养 |
三、构建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化人式的古诗文课堂教学 |
第二节 初中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诗教理论 |
二、意境理论 |
三、接受美学理论 |
四、有效教学理论 |
第四章 初中古诗文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
第一节 解读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和教学价值 |
一、丰富古诗文知识,熟悉古诗文题材 |
二、解读古诗文原味、深味和新味,探寻文化教学价值 |
第二节 教师要主动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 |
一、从强化文化传承与育人的高度看待古诗文教学 |
二、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积累 |
第三节 构建以文化人式的古诗文课堂教学 |
一、教学设计要留有“空白” |
二、教学内容要以形象品味和情感体验为重点 |
三、教学方法要多采用朗读法和补白法 |
四、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 |
五、教学过程要注意课堂有效生成 |
六、课堂环境要注重激发想象 |
第四节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 |
一、注重学生朗读、背诵的主体性地位 |
二、重视学生在古诗文文意疏通中的重要作用 |
三、强调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权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的研究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内涵的研究 |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内容的研究 |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机制的研究 |
(五)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效果的研究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认识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认识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认识的理论借鉴 |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
(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概述 |
(二)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的理论借鉴 |
四、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改变理论 |
(一)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改变理论概述 |
(二)社会心理学态度改变理论的理论借鉴 |
五、情感教育理论 |
(一)情感教育概述 |
(二)情感教育的理论借鉴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的基本内涵与宏观审视 |
一、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的内涵 |
(一)感染的定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过程 |
(一)认知层面:接触—感受过程 |
(二)情感层面:触动—认同过程 |
(三)行为层面:内化—实践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程度 |
(一)依从 |
(二)认同 |
(三)践行 |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的现实样态 |
(一)教育者 |
(二)受教育者 |
(三)教育环境 |
(四)教育载体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的实证研究 |
一、实证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
(一)实证研究的必要性 |
(二)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主体框架 |
(四)样本采集的基本概况 |
二、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感染性的实证分析 |
(一)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感染性的问卷设计 |
(二)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感染性的有效性分析及质化研究 |
(三)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感染性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
三、教育载体感染性的实证分析 |
(一)教育载体感染性的问卷设计 |
(二)教育载体感染性的有效性对比和质化分析 |
(三)教育载体感染性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
四、教育环境感染性的实证分析 |
(一)教育环境感染性的问卷设计 |
(二)教育环境感染性的有效性对比和质化分析 |
(三)教育环境感染性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的系统建构及机理规律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的系统建构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系统的建构原则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系统的结构分析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系统的运行轨迹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的内在机理 |
(一)内在需求机理 |
(二)外在触发机理 |
(三)角色再塑机理 |
(四)多维互动机理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的一般规律 |
(一)差异性选择规律 |
(二)同异质性互动规律 |
(三)综合性评价规律 |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的实践路径 |
一、教育者层面 |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
(二)提升教育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能力 |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格局 |
二、受教育者层面 |
(一)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
(二)发挥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性 |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应用性 |
三、教育载体层面 |
(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感染性的设计原则 |
(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感染性的运用策略 |
四、教育环境层面 |
(一)发挥家庭环境的基础作用 |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
(三)宏观调控和优化社会环境 |
(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有机融合 |
五、典型案例分析以一次“红色”体验活动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提升策略 |
(一)典型案例描述 |
(二)高校红色体验活动的现实样态 |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的具体应用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研究访谈提纲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研究调研问卷 |
后记 |
四、春风化雨,情理交融——谈对一名女学生的情感教育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D]. 韩雪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D]. 彭丽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研究 ——以湛江市A中学高中语文教学为例[D]. 方晓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D]. 张丽娜. 湖北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D]. 屈桃.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个案研究[D]. 王素晶. 河南大学, 2019(01)
- [9]初中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 宁德松.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研究[D]. 盛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