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郭县实施农牧业金字塔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曹雷[1](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尹鹏[2](2016)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技术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应当改变传统城镇化发展思路,探寻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并且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系统阐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并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评价,进而准确判断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全面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科学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策,对于揭示城市发展规律,探寻城市问题根源,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协调统筹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地区尤其是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寻发挥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再城市化,再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概念,综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区域经济演化理论、创新理论、中心地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化理论,梳理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与启示。总结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典型老工业基地城镇化以及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得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点重要启示,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第三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评价。阐述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演变过程,通过分别建立中国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比较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利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指数、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探讨2003年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前后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演变格局,旨在探寻吉林省城镇化发展规律,把握城镇化发展方向和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第四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吉林省9个地域单元为研究区域,利用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脱钩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测度2003年和2014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新型城镇化效率、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四化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内容。第五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亟需转型、新型城镇化战略政策的科学指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业”支撑、东北亚区域开放的独特区位条件以及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鼎力支持五个方面探寻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六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从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优化、市场全面开放和绿色生态转型五个方面提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策。
吴铮[3](2011)在《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有关城市群的研究,西方学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而国内学者相对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从照搬国外理论开始,到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理论体系,并运用到中国城市群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个较为完善的城市群,需要有一个到几个较强经济实力的中心城市,较为完善的城市体系,一定规模的人口与空间,较高的产业发展与分工协作水平,另外就是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做到了这几点。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土地面积9.59万平方千米,仅占吉林省总面积的51.17%,但是汇聚了全省70%以上的人口与8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吉林省省会城市长春也在城市群内。可以说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地区是吉林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然而,与较发达的城市群相比,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数量较少且规模较小,缺少大型城市,首位城市首位度也较低,辐射力度不够。因此,加快城镇化速度,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提升首位城市长春的建设速度,是从城镇体系结构上增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经济发展协调性的重要理论支撑。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协调性。如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高,而占主要地位的农业生产中,绝大部分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所占比例很少。若要改变第一产业现状,需要调整农业内部产业机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职能,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生产仍以传统企业为主,新兴特色产业发展问题亟待解决。解决此问题需要努力做大做强支柱型产业,同时改良提高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能源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仍然以零售、餐饮、娱乐等基本服务业占大部分份额,高端服务业仍较赢弱。发展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业是解决之策。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交通较便利,具有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网络规模己具雏形。但过多围绕长春市和吉林市建设与各城市道路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这两大问题需重点关注。解决的关键是增设高速公路南北干道,缓解主干道运输压力,同时重点发展城市群内部中小城市间的公路与铁路。水利设施方面,吉林省中部城市群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城市群北部水量丰富而南部极度缺水,同时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内部在水资源利用上有着诸多不合理因素。改变目前现状关键在于引松入长水利枢纽工程和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的顺利完成。同时改善水体污染,避免水资源浪费。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不协调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区域政策制定上,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行政区划的作用过于明显,各城镇之间各自为政;地方保护行为依然存在且屡禁不止;管理机制落后,办事效率低下;缺少跨区域的行政管理结构。要想改变以上问题,需要政府淡化行政意识,增强交流,谋求互利共赢发展;杜绝地方保护行为;建立跨区域性行政管理机构。
成军锋[4](2010)在《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荒漠化是是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了36亿ha的土地,占干旱区土地面积的70%,它作为极其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从东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部,是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自然环境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和脆弱性。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长期融合形成了草地与沙地交错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的人文景观,因而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典型区域。本研究选用1985年、1995年、2000年、2004年4个夏季植物长势较好时期的Landsat TM影像影像图,同时收集1984-2005年的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利用ERDAS IMAGE、ArcView GIS、Arcview、SPSS等软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动态、变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依据干燥指数、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地质、风沙运动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及行政区划将研究区分为4个亚区,分别是河套平原区、鄂尔多斯高原区、银川平原区和阿拉善高原区,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态环境类型。(2)在整个研究区内,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共同组成基质,两者占总面积的85%以上。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发现,1985-2004年,斑块整合,形状变得复杂,各斑块面积差异减小。对于不同的亚区,土地利用格局有所差异:绿洲景观,如河套平原区和银川平原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限制,耕地、草地是基质,景观破碎度大,平均斑块面积小,差异也小,形状规则;而作为荒漠化的地区,受气候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区的基质是草地,阿拉善高原区的基质是未利用土地,两个地区的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景观愈来愈由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其中未利用土地不但总面积在增加,而且斑块越来越大,这对沙漠化治理越来越不利。(3)在整个研究区,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在三个时间段,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趋势不同。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整个研究区的变化率远远小于分区的变化率,说明在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而在局部地区变化很大,这一方面反映了,未利用土地,尤其是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与自然因素的恶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短期内,局部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频繁而强烈的影响。从转化方向上看,耕地、林地、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向草地的转化反映了荒漠化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草地向未利用土地的大量转化,也反映出了该地区局部荒漠化的加剧,荒漠化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绿洲地区,盐碱地增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并且来源于滩地、戈壁和耕地的转化,这是绿洲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通过对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当地荒漠化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过度增长、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决策失误等。干旱荒漠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荒漠化自我逆转的可能性很小,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得以治理。(5)以鄂尔多斯南部为例,对近期荒漠化动态进行研究发现,从1991-2004年,无荒漠化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重度荒漠化面积大幅减少,斑块复杂性降低,轻度和中度荒漠化增加,同时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斑块转化频繁,研究区的荒漠化程度在减弱,荒漠化程度处于中度荒漠化。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因素,研究表明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且存在滞后效应。二是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在半干旱地区,水分、植被较干旱地区稍好,如果消除人为干扰,有自我逆转的可能,但具有反复性。
陈凤臻[5](2009)在《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辽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和区域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土地沙质荒漠化、盐碱化、黑土水蚀荒漠化和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凸现,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本研究依托全球变化的研究背景,适应国家建设发展规划需要,以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学、生态学、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学等理论为思想基础,立足MSS、TM、ETM、CBERS-2遥感数据、中国气象中心气象监测数据和研究区相关自然、经济、社会资料等多源数据,以GIS、RS及多种数理统计方法为技术支撑,首次从集成多时空尺度、多生态环境因子对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的变迁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厘清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近30~50年来环境变迁趋势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响应关系,探讨松辽平原生态环境“病症”因子的变迁机理;以松辽平原的区域脆弱性、恢复性、风险性和适应性为切入点,建立PS2RAD区域适应能力集成评价模型,对松辽平原28个地市级行政单元进行区域适应能力集成评价和诊断分析,以期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科学、可操作的决策依据。
赵瑜[6](2009)在《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获取的对地观测影像数据越来越多,同一地区的多时相、多波段的数据也不断增加,形成了对地观测的多级分辨率影像金字塔体系,出现了海量影像数据这样的概念。而如何对这写海量数据进行合理组织存储就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立,研究海量遥感影像数据在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对影像金字塔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现有海量遥感影像数据在空间数据库中的管理模式、组织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数量级别数据的组织调用分析,提出一种适合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管理模式。
滕星均[7](2009)在《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近几年来,“三农”问题成了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济学界在“三农”问题上有着长久而热烈的探讨与争论,不管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如何各异,但对于问题本身的看法却是日趋一致的,那就是“三农”问题已经趋近于一个国家可承受的极限值,并且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和农村基层社区构架的稳定,从而诱发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三农”问题受到了中央高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区域经济突破为主线,将区域创业环境、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纳入一个系统,对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从研究背景、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以及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系统地对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与解答。
孟民[8](2008)在《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吉林省生态省建设中提出的生态经济城市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模式,针对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城市为重点研究对象,参照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典型城市的标准,运用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能值分析、回归分析、综合分析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法,从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城市服务功能系统的相互关系入手,构建了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对吉林省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研究;以特大型生态经济城市——长春市为例,尝试将能值研究方法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从经济—社会—环境—文明4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春市生态经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建立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框架和生态经济城市的空间布局。结合长春市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今后加强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建设的指导,研究了实现城市整体上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城市服务功能等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首次在省级层面上探索和完成了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的研究,对吉林省开展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王晓芳[9](2008)在《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与演进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载体,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反映的是我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互动状况。城乡统筹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创新空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研究与政策讨论越来越关注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县域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输出、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在目前县域经济研究中,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将对我国县域发展道路与发展机制的普遍认识,与2000多个丰富多彩的具体县域结合起来,而不仅是关注县域发展的一般共性问题,或是讨论个别县域的发展。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辨析县域地域要素条件与经济结构的地域分异,将我国县域划分为农业型、加工型、林矿型、边境口岸型、旅游型、商贸型等地域类型,根据对各种类型县域的研究,获得能够支持具体县域发展的理论成果与实践规律。区域经济地理学是本文研究的学科基础,本文从经济地域的角度,来讨论我国及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演进机理,包括类型变化、结构演变、地域机制、重大因素,并提出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调控要求。东北地区农村人口占全区半数以上,县域经济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在地区整体发展格局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显着落后于发达地区,县域发展对建设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的支撑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必要性,而东北地区县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及其丰富的县域类型也有利于获得县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认识。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六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一章讨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界定县域经济的概念与特征,讨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包括地域类型、地域结构和地域机制;第二章总结美国、法国、日本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并归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现状研究。第三章从东北地区县域总体发展的角度,总结其历史发展过程、现状发展特征、主要问题与类型划分;第四章是对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的个别分析,分别对东北地区农业型县域、加工型县域、林矿型县域、边境口岸型县域、旅游型县域与商贸型县域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第五章,是在县域经济的理论探讨与东北地区发展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演进机理。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总结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类型发展变化的过程规律;二是深入讨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机制;三是探讨影响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提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首先讨论了东北地区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别化道路,进而提出促进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并讨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改革问题。
王晓丹[10](2008)在《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模式与对策研究 ——以吉林西部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对于社会进步、工业化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生态脆弱地区,该地区的城市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很滞后,大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小城镇难以拓展。因此,加快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的步伐迫在眉睫。本文试图从城市化模式选择的角度研究城市化问题,总结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第一章先对城市化原理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地域城市化、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等城市化的多层涵义;其次对城市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最后论述了城市化模式的含义和类型,城市化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城市化而采取的发展方式,即城市化道路,从城市化的不同角度介绍了城市化模式的种类;并探讨了区位因素、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城市职能、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模式选择的决定作用。第二章与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的制约因素,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实际资料说明了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的特征,并从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布局、人口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模式;而后又针对该地区城市化的现状、目标,提出了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第四章与第五章,主要是针对吉林西部地区的研究,基于前三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吉林西部地区特色的城市化模式。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培育中心城市,即发展“增长极”,加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从而带动周围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最后针对具体的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保证吉林西部城市化模式顺利进行。
二、前郭县实施农牧业金字塔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郭县实施农牧业金字塔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
一、快速交通 |
二、城镇体系演变 |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区位 |
二、经济地理区位 |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
一、可达性的测度 |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2)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三、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
一、城市化、城镇化与再城市化的概念辨析 |
二、再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辨析 |
三、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基本理论综述 |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
三、区域经济演化理论 |
四、创新理论 |
五、中心地理论 |
六、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
一、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 |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教训 |
三、典型老工业基地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
第二节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
一、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制定 |
三、积分落户制度的出台 |
四、智慧城市的广泛建设 |
五、新城新区的广泛设立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
二、结合区域实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自然基础 |
三、适时适速适度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四、加强宏观调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五、实现健康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落脚点 |
第三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评价 |
第一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分析 |
一、近代时期城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 |
二、日伪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雏形阶段 |
三、改革开放以前城镇化的波动增长阶段 |
四、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缓慢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计算方法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 |
一、研究方法 |
二、新型城镇化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与热点分析 |
三、新型城镇化空间演变的空间变差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效率尚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三、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土地城镇化水平始终高于人口城镇化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脱钩模型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递增但失衡性突出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四化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但协调度较低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三、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城市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但普遍不高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亟需转型 |
一、路径依赖特征长期存在 |
二、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
三、产业发展竞争力持续减弱 |
四、能源资源产销失衡 |
五、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 |
六、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的科学指导 |
一、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
二、省域层面的战略规划 |
三、区域层面的战略规划 |
第三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业”支撑 |
一、商品粮生产的基础性地位稳固 |
二、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
三、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鲜明 |
四、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 |
五、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六、信息产业发展的创新引领性强 |
第四节 东北亚区域开放的独特区位条件 |
一、边疆近海的地缘区位 |
二、相对重要的过境省份 |
三、开放平台的不断建设 |
第五节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鼎力支持 |
一、《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
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
三、《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
四、《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
第六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
一、国有企业改革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三、政府职能转变 |
第二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 |
一、全方位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转变 |
二、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 |
第三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镇空间优化 |
一、打造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
二、实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 |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 |
第四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全面开放 |
一、协调省内发展,明确职能分工 |
二、密切省区联系,培育壮大物流 |
三、扩大与俄联动,稳妥与朝合作 |
四、建设通道口岸,维护出海权益 |
第五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绿色生态转型 |
一、推进资源节约的绿色生态转型 |
二、推进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转型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概念与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一) 城市群概念 |
1. 城市群内涵界定 |
2. 城市群标准界定 |
(二) 城市群相关理论基础 |
1. 城市群形成理论 |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3. 中心地理论 |
(三)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综述 |
1. 国外城市群理论研究综述 |
2. 国内城市群理论研究综述 |
二、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现状 |
(一)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界定 |
1.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范围界定 |
2.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类型界定 |
(二)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发展现状 |
1. 资源状况 |
2. 经济发展状况 |
3. 主要城市发展现状 |
三、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不协调性研究 |
(一) 城镇体系结构方面 |
(二) 产业结构方面 |
1. 第一产业 |
2. 第二产业 |
3. 第三产业 |
4. 产业分工协作现状 |
(三) 基础设施方面 |
1. 交通设施 |
2. 水利设施 |
(四) 政策体制方面 |
四、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一) 城镇体系结构协调 |
(二) 产业结构协调 |
1. 第一产业协调 |
2. 第二产业协调 |
3. 第三产业协调 |
4. 产业分工协作建议 |
(三) 基础设施方面协调 |
1. 交通设施协调 |
2. 水利设施协调 |
(四) 区域政策协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荒漠与荒漠化 |
1.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
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LUCC研究现状 |
1.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
1.2.3 目前LUCC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区划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区生态区划 |
2.2.1 生态区划概述 |
2.2.2 生态分区的目的与原则 |
2.2.3 生态分区的方法与结果 |
2.2.4 各分区的主要特点 |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格局分析 |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分类方案 |
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
3.3 景观格局分析 |
3.3.1 整个研究区域 |
3.3.2 河套平原区 |
3.3.3 鄂尔多斯高原区 |
3.3.4 银川平原区 |
3.3.5 阿拉善高原区 |
3.4 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区差异 |
3.4.1 景观破碎化指数 |
3.4.2 斑块形状类指数 |
3.4.3 多样性类指数 |
3.5 小结 |
4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
4.1 河套平原区 |
4.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1.2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
4.1.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方向 |
4.2 鄂尔多斯高原区 |
4.2.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2.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2.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3 银川平原区 |
4.3.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3.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3.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4 阿拉善高原区 |
4.4.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4.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4.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5 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4.5.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5.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6 小结 |
5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3 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子 |
5.3.1 自然因素 |
5.3.2 人为因素 |
5.4 小结 |
6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研究区荒漠化因素分析 |
6.3.1 自然因素 |
6.3.2 人为因素 |
6.4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研究方法 |
7.2.2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区域研究的选区原则 |
1.1.3 研究区选择理由 |
1.2 研究进展 |
1.2.1 全球变化的研究内容、现状和热点 |
1.2.2 全球变化下区域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热点 |
1.2.3 全球变化研究与区域研究之间的关系 |
1.2.4 松辽平原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和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研究重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3.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3.5 研究特色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球系统科学 |
2.1.2 地理学 |
2.1.3 景观生态学 |
2.1.4 可持续发展 |
2.2 基本技术支撑 |
2.2.1 遥感技术 |
2.2.2 地理信息系统 |
2.3 基本研究方法概述 |
2.3.1 遥感提取数据分析法 |
2.3.2 统计数据分析法 |
2.3.3 综合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地理格局 |
3.1 研究区范围 |
3.2 研究区自然地理格局 |
3.2.1 地质背景 |
3.2.2 地形地貌格局 |
3.2.3 气候特征 |
3.2.4 水文特征 |
3.2.5 土壤特征 |
3.3 研究区经济地理格局 |
3.3.1 自然资源 |
3.3.2 经济发展 |
3.3.3 城市建设 |
3.4 研究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3.4.1 沙质荒漠化问题 |
3.4.2 盐碱化问题 |
3.4.3 湿地萎缩与功能退化 |
3.4.4 黑土水土流失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采集与信息提取 |
4.1 遥感数据采集与信息提取流程 |
4.1.1 遥感数据采集与信息提取技术路线 |
4.1.2 遥感数据源的选定与预处理 |
4.1.3 遥感信息专题因子分类、分级和解译标志 |
4.2 遥感信息专题因子提取 |
4.2.1 第四纪地质地貌遥感信息提取 |
4.2.2 沙质荒漠化遥感信息提取 |
4.2.3 盐碱化遥感信息提取 |
4.2.4 黑土水蚀荒漠化遥感信息提取 |
4.2.5 松辽平原湿地信息提取 |
4.2.6 遥感信息提取成果的野外验证 |
4.3 松辽平原DEM 信息提取 |
4.4 松辽平原NDVI 信息提取 |
4.5 松辽平原景观格局指数提取 |
4.6 松辽平原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4.7 松辽平原社会经济属性资料的获取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气候变迁研究 |
5.1 气候资料及处理方法 |
5.1.1 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影响 |
5.1.2 质量控制 |
5.1.3 气候干湿指标 |
5.1.4 季资料生成 |
5.2 松辽平原气候要素年代际变化趋势 |
5.2.1 气温年代际变化 |
5.2.2 降水年代际变化 |
5.3 松辽平原气候要素季节变化趋势 |
5.3.1 气温季节变化 |
5.3.2 降水季节变化 |
5.4 松辽平原干湿状况 |
5.5 松辽平原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响应关系 |
5.5.1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
5.5.2 全球与松辽平原气温变化的响应关系 |
5.5.3 全球与松辽平原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
6.1 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技术路线 |
6.2 松辽平原沙质荒漠化动态变迁分析 |
6.2.1 沙质荒漠化动态度 |
6.2.2 沙质荒漠化类型转换分级 |
6.2.3 沙质荒漠化空间动态变化强度 |
6.2.4 沙质荒漠化重心迁移 |
6.3 松辽平原盐碱化动态变迁分析 |
6.3.1 盐碱化动态度 |
6.3.2 盐碱化类型转换与分级 |
6.3.3 盐碱化空间变化强度 |
6.3.4 盐碱化重心迁移规律 |
6.4 松辽平原黑土水蚀荒漠化动态变迁分析 |
6.4.1 黑土水蚀荒漠化面积动态度 |
6.4.2 黑土水蚀荒漠化类型转化 |
6.4.3 黑土水蚀荒漠化空间动态变化强度 |
6.5 松辽平原湿地动态变迁分析 |
6.5.1 湿地面积动态变化 |
6.5.2 湿地消长与类型转换 |
6.6 松辽平原NDVI 变化分析 |
6.6.1 NDVI 年内变化 |
6.6.2 NDVI 年代际时序演变 |
6.7 松辽平原景观格局变迁分析 |
6.7.1 松辽平原全区尺度景观格局变迁 |
6.7.2 松辽平原地市级尺度景观格局变迁 |
6.8 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多因子集成分析 |
6.8.1 生态环境变迁的多因子10km 网格提取 |
6.8.2 生态环境变迁多因子集成分析 |
6.9 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机理 |
6.9.1 生态环境因子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
6.9.2 松辽平原生态环境“病症”因子变迁机理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松辽平原环境变迁的区域适应能力集成研究 |
7.1 区域适应能力研究意义及研究路线 |
7.1.1 区域适应能力研究意义 |
7.1.2 区域适应能力研究技术路线 |
7.2 构建区域适应能力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 |
7.2.1 指标体系和框架综述 |
7.2.2 PS_2R_A_D 框架构建思想 |
7.2.3 PS_2R_A_D 指标体系构成及内涵释义 |
7.2.4 PS_2R_A_D 模型框架和指标体系特点 |
7.3 区域适应能力集成分析 |
7.3.1 区域适应能力评价单元选择 |
7.3.2 区域适应能力评价流程 |
7.3.3 松辽平原PS_2R_A_D 单指标因子分析 |
7.3.4 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区域适应能力集成分析 |
7.4 松辽平原区域适应能力驱动力分析 |
7.4.1 主成分分析适用性检验 |
7.4.2 主成分因子提取与解释 |
7.4.3 松辽平原区域适应能力驱动力分区 |
7.4.4 区域适应能力优势及障碍因子诊断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思考 |
8.1 结论 |
8.2 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6)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遥感影像数据的管理 |
2.1 土地调查及土地调查数据库 |
2.1.1 土地调查 |
2.1.2 土地调查数据库 |
2.2 土地调查数据库基础——空间数据库 |
2.2.1 空间数据库 |
2.2.2 空间数据库构成方式 |
2.3 土地调查中的遥感影像数据 |
2.3.1 土地调查中遥感影像数据概况 |
2.3.2 遥感影像数据分析 |
2.3.3 土地调查数据库中遥感影像数据的特点 |
2.4 土地调查数据库中遥感影像数据的管理内容 |
2.4.1 遥感影像数据的管理方式 |
2.4.2 遥感影像数据在ArcSDE 中的组织管理 |
2.4.3 遥感影像数据的元数据管理 |
2.4.4 影像数据查询 |
第3章 遥感影像组织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
3.1 金字塔技术 |
3.1.1 影像金字塔的概念 |
3.1.2 影像金字塔的生成方法 |
3.1.3 重采样方法 |
3.2 影像数据分块 |
3.2.1 分块原理 |
3.2.2 分块目的 |
3.3 空间索引 |
3.3.1 网格索引 |
3.3.2 四叉树索引 |
3.3.3 R 树索引 |
3.3.4 BSP 树索引 |
3.4 可视化 |
3.5 基于 ArcGIS 的实验 |
第4章 遥感影像数据在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组织管理研究 |
4.1 数据源分析 |
4.2 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方式比较 |
4.2.1 ArcGIS 中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方式 |
4.2.2 栅格数据集与栅格目录的比较 |
4.3 遥感影像数据组织模式设计 |
4.3.1 遥感影像数据组织管理模式的设计原则 |
4.3.2 县级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 |
4.3.3 市级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 |
4.3.4 省级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 |
4.4 元数据及遥感影像数据的管理功能设计 |
4.4.1 元数据内容 |
4.4.2 影像数据入库 |
4.4.3 影像数据浏览 |
4.4.4 影像数据查询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7)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三农”问题研究背景 |
1.1.1 什么是“三农”问题 |
1.1.2 三农问题的负面影响 |
1.2 “三农”问题研究现状 |
1.2.1 税费改革及免除农业税:关于政策性的背景考察 |
1.2.2 乡村组织改革:关于“税改”遗留问题的讨论 |
1.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关于“后税费”下热问题的思考 |
1.2.4 农村发展战略选择:关于农民向何处去的设想 |
1.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重建乡村的研究 |
1.2.6 研究路径多元化:关于研究走向的探索与实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 产业组织生态理论 |
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 市场机制理论 |
2.5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6 区域创业环境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情况 |
3.1.1 吉林省“三农”概况 |
3.1.2 吉林省“三农”存在的问题 |
3.2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 |
3.2.2 吉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3.1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 |
3.3.2 吉林省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吉林省农民收入现状 |
3.4.1 吉林省农民收入状况 |
3.4.2 吉林省农民支出状况 |
第4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
4.1 内、外部因素分析 |
4.1.1 内部因素分析 |
4.1.2 外部因素分析 |
4.2 现实及历史因素分析 |
4.2.1 现实因素 |
4.2.2 历史因素 |
第5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5.2 吉林省“三农”问题具体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1 吉林省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2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5.2.3 吉林省农民收入发展趋势预测 |
第6章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
6.1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 |
6.1.1 系统地认识“三农”问题 |
6.1.2 重点发展新型农业 |
6.1.3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
6.1.4 改善农村创业环境 |
6.2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创新思路 |
6.2.1 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 |
6.2.2 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统领农村经济工作 |
6.2.3 用统筹观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方法 |
6.2.4 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农村创业活动 |
6.3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
6.3.1 建设吉林省新型农业的对策 |
6.3.2 发展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对策 |
6.3.3 增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对策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生态经济城市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际上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经验 |
1.3.2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 |
1.4 论文的理论基础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 |
2.1 生态经济城市内涵与基本特征 |
2.1.1 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 |
2.1.2 生态经济城市的基本特征 |
2.2 城市生态环境内涵与特征 |
2.2.1 城市生态环境的内涵 |
2.2.2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 |
2.3 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 |
2.3.1 生态系统 |
2.3.2 城市生态系统 |
2.4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 |
2.4.1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含义 |
2.4.2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及特点 |
2.4.3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和运动规律 |
2.5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及其基本功能 |
2.5.1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成和内在联系 |
2.5.2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基本功能 |
2.6 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调查与分析 |
3.1 吉林省城市生态环境背景与特征 |
3.1.1 吉林省概况 |
3.1.2 吉林省城市数量及分布 |
3.1.3 吉林省产业布局及特点 |
3.1.4 吉林省生态区域分布 |
3.2 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
3.2.1 吉林省城市环境污染状况 |
3.2.2 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
3.2.3 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 |
3.3 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和模式 |
3.3.1 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
3.3.2 经济模式正在多元化 |
3.3.3 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 |
3.4 人口与生活水平 |
3.5 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 |
4.1 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研究发展 |
4.1.1 国外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4.1.2 国内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4.2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过程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值归一化处理 |
4.3.3 评价模型的选择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城市生态经济能值的分析与评价 |
5.1 能值分析理论基础 |
5.1.1 基本概念和原理 |
5.1.2 能值分析方法 |
5.2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
5.2.1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
5.2.2 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步骤 |
5.2.3 能值分析指标体系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系统能值综合分析 |
5.3.2 能值指标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6.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6.1.1 资源角度 |
6.1.2 环境角度 |
6.1.3 经济角度 |
6.1.4 社会角度 |
6.2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
6.2.1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程序 |
6.2.2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 |
6.2.3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4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
6.2.5 长春市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6.3 小结 |
第7章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与体系布局 |
7.1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 |
7.1.1 城市生态经济建设 |
7.1.2 发展城市生态经济产业 |
7.1.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
7.1.4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7.1.5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本质要求 |
7.2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标准 |
7.2.1 总体标准 |
7.2.2 具体标准 |
7.2.3 发展水平标准 |
7.3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框架 |
7.3.1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确定的原则 |
7.3.2 发展模式框架 |
7.4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
7.4.1 生态经济城市体系布局的特点 |
7.4.2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层次布局 |
7.4.3 经济区域布局 |
7.4.4 时限布局 |
7.4.5 行政区域布局 |
7.5 小结 |
第8章 生态经济城市实证研究——以特大型生态经济城市长春市为例 |
8.1 长春市的基本情况 |
8.1.1 长春市自然地理 |
8.1.2 社会经济概况 |
8.1.3 生态建设取得成就 |
8.2 长春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规划情况 |
8.2.1 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
8.2.2 城市生态经济区划分 |
8.2.3 重点产业建设 |
8.2.4 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
8.3 长春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实践情况 |
8.3.1 实践程序严谨科学 |
8.3.2 实践重点突出 |
8.3.3 实践指导性强 |
8.4 实践成果显着 |
8.5 小结 |
第9章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
9.1 影响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
9.2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建设主要保障措施 |
9.3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保障体系的绩效评价 |
9.4 小结 |
结论和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作者简介、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9)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与演进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研究的基本背景 |
二、县域经济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目标框架 |
第一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
一、县与县域的基本界定 |
二、我国的县级行政设置 |
三、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 |
一、县域经济的农村性 |
二、县域经济的基础性 |
三、县域经济的复杂性 |
四、县域经济的开放性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 |
一、农业型县域 |
二、加工型县域 |
三、林矿型县域 |
四、边境口岸型县域 |
五、旅游型县域 |
六、商贸型县域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要素结构 |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产业结构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结构 |
第五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机制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工机制 |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运动机制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系统机制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国外的县域经济发展 |
一、美国的县域发展 |
二、法国的县域发展 |
三、日本的县域发展 |
四、对我国县域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国内的县域经济发展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诊断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范围界定 |
二、东北地区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概况 |
三、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分省区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
一、封建时期的县域经济 |
二、半殖民地与殖民地时期的县域经济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县域经济 |
四、改革开放后的县域经济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县域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 |
二、县域发展的层次差距显着 |
三、县域发展的空间格局鲜明 |
四、县域发展的区域特色突出 |
第四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资源条件制约日趋突出 |
二、生态环境退化比较严重 |
三、林矿县域历史包袱较多 |
四、农村城镇化滞后问题突出 |
五、体制机制问题制约显着 |
第五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类型 |
一、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类型划分依据 |
二、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类型体系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农业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农业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农业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农业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四、各类农业型县域发展的分析 |
五、农业县域国营农场发展分析 |
第二节 加工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加工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加工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加工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林矿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林矿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林矿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林矿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边境口岸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边境口岸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边境口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边境口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四、各类边境口岸型县域发展的分析 |
第五节 旅游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旅游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旅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旅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六节 商贸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商贸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商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商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演进机理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类型演变 |
一、萌芽发展阶段 |
二、单一发展阶段 |
三、多元发展阶段 |
四、分化发展阶段 |
五、提升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机制 |
一、地域分工机制 |
二、地域运动机制 |
三、地域系统机制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 |
一、地区水土资源及其变化 |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三、地区交通与区位条件 |
四、行政区经济系统的变化 |
五、农业产业化与粮食安全 |
六、区域政策与管理体制 |
第六章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 |
第一节 东北地区类型县域的发展道路 |
一、农业型县域发展道路 |
二、加工型县域发展道路 |
三、林矿型县域发展道路 |
四、口岸型县域发展道路 |
五、旅游型县域发展道路 |
六、商贸型县域发展道路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调控重点 |
一、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 |
二、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三、加快县域城镇化的进程 |
四、协调县域内外区域发展 |
五、提高县域生态环境质量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体制改革 |
一、探索新型省市县体制关系 |
二、转变政府职能与治理机制 |
三、改革垦区和林矿县域体制 |
四、建立适应发展的财政体制 |
五、创新城乡间要素流动机制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贡献 |
三、遗留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模式与对策研究 ——以吉林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生态脆弱区城市化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一章 城市化与城市化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城市化原理概述 |
一、城市化的定义 |
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三、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
四、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
第二节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
一、区位理论 |
二、结构理论 |
三、非均衡增长论 |
四、人口迁移论 |
五、生态学派理论 |
第三节 城市化模式的概述 |
一、城市化模式的涵义和类型 |
二、影响城市化模式选择的因素 |
第二章 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的现状及约束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城市化发展现状 |
一、城市化水平偏低 |
二、城镇结构不合理 |
三、乡镇企业规模偏小且分布分散 |
四、城市污染严重且基础设施落后 |
五、资源掠夺式开发浪费严重 |
第二节 城市化的约束因素分析 |
一、耕地数少且土地生产率低 |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 |
三、旱涝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
四、贫困人口多且分布集中 |
五、环境污染治理不严 |
第三章 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及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影响城市化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
一、城镇周边自然环境脆弱 |
二、产业结构低下生产方式粗放 |
三、人口增长率高及少数民族比重大 |
四、城市职能单一且趋同化 |
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
第二节 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
一、城市化的适度性及有序性 |
二、“大分散、小集合”的空间布局模式 |
三、“集约、生态型”的产业模式 |
四、“适当发展中小城市”的城镇规模体系模式 |
五、“集中分布”的人口结构模式 |
第三节 城市化的主要对策 |
一、提高中小城市发展的质与量 |
二、大力发展生态节水型农业 |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四、控制人口增长加快人口流动 |
五、优化资源开发与生态重建模式 |
六、加强防护林培育且退耕还林还草 |
七、加快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
第四章 吉林省西部地区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
第一节 城市化发展的约束因素分析 |
一、气候干旱降雨量少 |
二、土地的“三化”现象严重 |
三、产业结构失衡且产出功能不强 |
四、污染严重且基础设施落后 |
第二节 城市化的指导思想 |
一、保护地区生态环境 |
二、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三节 城市化的发展原则 |
一、生态社会经济协同化原则 |
二、全局稳步推进原则 |
三、因地制宜原则 |
四、量与质并重原则 |
第四节 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
一、产业结构模式 |
二、空间布局模式 |
三、城镇体系布局模式 |
第五章 吉林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实施对策 |
第一节 城市化发展的现状 |
一、城市化水平低下且城镇人口偏少 |
二、城镇经济落后且建设用地增长缓慢 |
三、中心城市规模小缺乏集聚效应 |
四、产业结构单一以农牧业为主 |
第二节 城市化的战略目标 |
一、以保护生态为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化 |
二、实现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化 |
三、以城市化的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 |
第三节 城市化实施的主要对策 |
一、土地“三化”的生态恢复 |
二、加强水利等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
三、生态农牧业基地的建设 |
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 |
五、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城镇结构体系 |
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
七、开发湿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
八、加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前郭县实施农牧业金字塔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D]. 尹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3]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吴铮. 吉林大学, 2011(09)
- [4]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 成军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5]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 陈凤臻. 吉林大学, 2009(08)
- [6]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 赵瑜. 吉林大学, 2009(08)
- [7]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滕星均. 吉林大学, 2009(08)
- [8]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研究[D]. 孟民. 吉林大学, 2008(07)
- [9]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与演进机理研究[D]. 王晓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10]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模式与对策研究 ——以吉林西部地区为例[D]. 王晓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