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人力资本投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郑国强[1](2021)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劳动力市场扭曲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两个方面。作为要素市场中的关键要素,劳动力是连接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纽带,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依附于劳动力本身,资本、土地和数据等要素需要通过劳动力才能实现激活和运转,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必然对整个要素市场的配置和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把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价格反应灵活作为今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深化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探究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对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从中归纳出不同阶段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变化特征,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历史逻辑;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度,并基于省级宏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制度性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现实因素。其次,基于城市、企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有序概率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生产率效应、创新效应以及创业效应等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再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等计量方法,从居民阶层认同和幸福感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同时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进行梳理:(1)马克思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和劳动力工资理论。(2)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论述。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整理,本文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产生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行了总结。(2)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生产率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以及“就业创业效应”的文献。(3)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阶层影响的文献。第三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探究了相关政策要点以及劳动力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的时序变迁。其次,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市场化指数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区域特征和变化趋势。最后,从政府经济赶超行为与增长目标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户籍制度以及工会双重职能定位等视角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特殊制度性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宏观省级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四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首先,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生产率效应。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城市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其次,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从个体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第五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以居民阶层认同的变化衡量社会阶层变迁,以居民幸福感间接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并从这两个角度对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进行了考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阶层认同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对策建议。
甘源[2](2021)在《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影响 ——动态视角下的跨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生产方式从改革初期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逐渐转变为目前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劳动力市场也逐步呈现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的体制性二元分割现象。而在此过程中,拥有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是如何在不同体制部门间进行就业流动的?这是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尚存的弊病、形成劳动力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的机制尚需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以及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详细的界定和阐述;然后,利用1989年-2015年的CHNS微观数据,分别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调查对象的总体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再分阶段分群体进行差异性分析;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在不同阶段人力资本及其他相关因素如何影响劳动力在体制间的流动;最后,本文在动态视角下对属于不同群体且拥有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在体制间的流动情况进行跨期比较研究。本文通过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深入发展阶段(1992年-2003年)以及逐步完善阶段(2003年至今)研究发现的梳理和比较,发现拥有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在体制间的流动情况主要呈现出了以下的变化:1)人力资本的提高在初步发展阶段会对劳动力在体制间的流动产生整体上的促进作用,但在深入发展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2)对原本在体制内部门工作的劳动力来说,人力资本较高的劳动力在初步发展阶段会更可能地从体制内流向体制外,但在深入发展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人力资本较高的劳动力却更可能留在体制内部门工作。3)对原本在体制外部门工作的劳动力来说,人力资本较高的劳动力在三个阶段均会更可能地从体制外流向体制内,但这种概率在三个阶段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此外,本文发现在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发展阶段,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拥有高人力资本的男性劳动力会比拥有高人力资本的女性劳动力更可能在体制间进行流动。在劳动力市场的深入发展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婚姻状况差异。高人力资本会提高农村户口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可能性,但是却会减少城镇户口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可能性。在华东地区,高人力资本的获得会明显增加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可能性,而在其他地区,则会减少其在体制间流动的可能性。高人力资本的获得会加强未婚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可能性,但是却会减少已婚劳动者在体制间流动的可能性。基于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设计相关的一些政策建议。
高爽[3](2020)在《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也关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在国家力量所主导的国家转型过程中,政治身份在微观层面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集中反映。而政治身份获得经济收益对经济改革的积极作用被肯定的同时,也备受诟病,其中被讨论最多的便是“盲目跟风入党”、“公考热”、“捞取政治资本”等社会现象,政治身份的个人收益到底是个人能力的正当回报?还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诱因?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客观的认识政治身份的价值,无论是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进程中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往相关研究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将政治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国家转型过程中家庭层面的政治资本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从经济学视角展开的政治资本的个人收益问题的探讨仍主要集中在经验分析上,尽管已有研究中,部分学者指出了政治资本具有人力资本性质,指出政治资本收益是个人不可观测的能力的回报,但仍缺乏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层面的阐释,对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借鉴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代际收入流动理论和身份经济学理论,从经济学视角从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对政治资本的收入效应进行重新审视,并对其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文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系统梳理政治资本个人收入效应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代际收入流动理论和身份经济学视角对政治资本投资过程和回报进行了系统的重新审视,指出代内和代际层面的政治资本发挥作用的机制途径;第二,从代内视角探析政治资本的个人收益问题,采用2010年CFPS数据,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考察政治资本对平均收入和不同收入层次的影响,并考察政治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机制进行验证。在解决内生性和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误问题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以此得到了较为稳健的分析结果;第三,从代际的视角,考察父代政治资本对子代的个人收入的影响,利用CFPS2010数据,采用OLS回归、logit和probit回归方法、Blinder-Oaxaca分解等方法对其影响机制进行验证;第四,从时间维度上考察政治资本的收入效应在市场转型期的变迁。基于CHIP和CGSS两个数据库结合而成的1988-2015年纵向调查数据,利用OLS回归、时间效应比较模型对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市场转型期不同时期的回报变化进行验证和对比,并从市场化对就业和录用标准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割两个角度对政治资本收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政治身份的收入效应是个人不可观测的个人能力的投资回报。政治身份的差异性反映政治资本的强弱,更强的政治身份可以为个人带来更高的收入溢价。个人持有政治资本会增加个人创业和进入体制内工作并选拔为政治精英的概率,促进个人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并通过扩大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进而带来收入溢价。但是,政治资本并不是个人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诱因。第二,从代际传递角度来看,父代的政治资本是能力和关系的双重承载体,父代的政治资本通过遗传和代际传递给子女,或直接影响子女的就业、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关系网络来影响子女收入。具有政治资本父亲的子女更倾向于选择相对清闲但福利、职业发展较好的体制内工作,父亲对子女教育期望更高、教育投资也更多和多样化,子女可利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大,质量更高,这些都增加了子女获得收入溢价的可能,而直接动用政治关系的寻租途径变得越来越隐蔽。第三,长期来看,政治资本的个人收益受到国家力量所主导的市场化、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的变迁的综合影响,呈现出一定的与市场化方向不一致的波动性,先下降后又逐步上升。以教育、专业技能和“个性气质”能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单纯政治因素的作用不再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成为政党为提升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而选拔和储备人才的一种途径。相对于同类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首次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出发,结合代际收入流动理论和身份经济学对政治资本的个人收入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2)数据方面的深入。本文将数据时间维度向前推进,并采用个人时间配置的相关数据,更细致和深入地从个人日常活动时间配置上剖析政治资本的投资过程和方式。(3)分析方法的改进。本研究借鉴工资差异分解方法、PSM、FY方法和分位数回归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验证,使结论更加可靠且具有推广性;(4)按照政治资本的结构性分类分别考察政治资本的收入效应,更好的区分和比较不同政治身份的经济作用。
李盛根[4](2020)在《民国时期的童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往对于童工问题的研究大多批评资本家对于童工的剥削,认为资本家为了高额的利润采用童工劳动。这样的论断值得商榷。从道德角度批评童工问题可以推动人们关注和解决童工问题,却很难深化认识。研究童工问题需要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将民国时期童工问题置于劳动力市场发展背景下,新的角度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民国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分割的市场,城市工业部门属于首要劳动力市场,农业则属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分割首先是由于制度变革产生的制度性的分割,包括了原来就业模式的延续和市场化就业模式的兴起。学徒制盛行和雇佣童工是农业社会就业模式延续的表现之一。童工一方面是传统农业社会儿童参加家庭劳动,作为劳动力的延续,另一方面则是劳动力市场化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主要由女工构成,男工次之,童工也有不能忽视的地位。父母在高收入行业工作对于子女进入这个行业有着积极影响。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经济状况都不足以消除童工。家庭雇佣或者将童工送往工厂是为了从童工的就业中获得工资,从而使当前收入最大化。贫困是童工大量出现的最重要原因。其次,成人受教育程度会影响童工数量。家庭环境对教育领域的不平等产生影响。再次,教育支出和接受教育的机会影响童工数量。工业化机器生产将童工们集中了起来,相比于农业社会分散的存在更引人关注。社会媒体的兴起广泛传播了童工艰苦的生活,加深了社会大众的认识。人们同情工人,对他们受到的剥削感到不满。大众传媒的兴起增强了人们社会共同体的意识,提高了人们的政治参与度,人们纷纷表达自己对童工问题的态度,大部分人都要求解决童工问题,让儿童健康成长。童工劳动本质上与工业化进程是相违背的。工业化需要更高的人力资本投资,而让儿童成为童工就难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程度。人力资本因素在民国时期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不过人们已经认识到要增加儿童所接受的教育。经过少部分雇主、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努力,国际团体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开始在中国推动童工保护。一部分外国人在近代秉持人道主义精神推动限制童工,对中国童工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上海纳税人会议通过工部局保护童工提案,在中国保护童工进程中不能忽视。政府在这过程中既面对要求限制童工的压力,也面对着来自轻工业资本家的压力。总体上看,民国时期国际团体、社会力量和政府力量都在推动保护童工权益,其间也受到资本家的阻碍。对资本家的妥协和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迟迟无法彻底取缔童工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也是童工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是工业化的表现之一。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从而能够加速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提高会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这种提高的中介是人。而人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让人力资本最大化。因此,对人的健康投资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在对人的健康的投资中,儿童应受到额外关注。因为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除了对身体进行投资,还要进行教育的投资。国民政府时期教育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十分有限,连完整的义务教育都无法推行。除此之外,有限的资金可以更有效地运用于其他经济部门。相对于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用有限的资金开设更多工厂、对外贸易中进口更多机器可能有更好的结果。在有限的资金下,国民政府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不断增加的。民国时期持续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力市场转移,移民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人的发展受限,不同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很少,人力资本投资会因为配置不合理、得不到及时使用而浪费。民国时期的中国虽然不是先进的工业社会,也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国民政府对于教育的投资是不断增加的,受到教育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受教育的人越多,劳动力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减少童工。尽管如此,民国时期的童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不能高估国民政府教育投资对于解决童工问题的作用。民国时期的教育,即使是义务教育也并非完整的义务教育,是一种受限于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经费所实施的缩水的义务教育。强迫教育和增加学校能够提高入学率,但是并不能减少童工。事实上,童工问题一直存在于国民政府时期。在多种因素综合下,工厂和工人家庭无力也不愿意对儿童进行更多的学校教育,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工厂产值低和工人收入低迫使他们进行低人力资本投资,低人力资本投资又造成了劳动力素质低下,最后难以提高产值和收入。童工问题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解决。
顾冉[5](2020)在《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裕劳动力供给带来的人口红利,以及大规模城乡劳动力流动产生的配置红利。但伴随人口转型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凸显,以及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需通过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源泉。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整体上仍面临创新动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突出等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企业创新能力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当前中国劳动力资源供给格局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系统考察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助于深入揭示有效转换经济动能背后企业创新形成的条件及其微观作用机制,明确劳动力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中国劳动力工资向下扭曲的特征事实出发,对劳动力工资扭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梳理、回顾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劳动力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提出扭曲收益、人力资本、消费需求三条理论传导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生产函数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对微观企业和个体劳动力的工资扭曲程度进行测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探究企业层面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检验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的三条作用机制,分所有制类型、分要素密集度考察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成因。结合研究结果与中国实际,探寻完善劳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策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相对滞后,存在工资向下扭曲的显着特征。在制造业微观企业层面,近80%的企业存在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的现象,即使考虑到企业劳动报酬数据可能被低估,采用宏观投入产出表对微观企业劳动报酬进行校对后,样本平均工资扭曲程度仍高达2.72,即企业劳动力边际产出达到工资水平的2.72倍。分年份测度结果表明,1999-2013年(除2009年、2010年)期间,劳动力工资扭曲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2008年之后工资扭曲程度得以缓解。在个体劳动力层面,本文以不同人力资本投入的工资可能性边界作为个体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指标。2014年和2016年个体劳动力工资扭曲均值分别为1.75和1.48,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更低,婚姻对于男性具有缓解工资扭曲的积极作用,但已婚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更难获得与劳动生产率相匹配的报酬水平。(2)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工资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程度的扩大,将显着降低企业的新产品生产概率、新产品产值、新产品比重。为减少企业创新利润对工资扭曲反向影响产生的估计偏误,选取Lewbel(1997)方法设计工资扭曲的内部工具变量,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显着成立。(3)劳动力工资扭曲主要通过扭曲收益机制、人力资本机制、消费需求机制三条作用机制实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三者共同解释了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抑制效应的94.03%,其中扭曲收益机制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中介机制。第一,劳动力工资扭曲导致价格信号与真实的禀赋条件错位,阻碍要素资源结构变动对企业创新的自发促进效应,同时扭曲收益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削弱企业家创新动力,扭曲收益机制解释了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抑制作用的46.27%。第二,劳动力工资扭曲减弱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激励,同时造成高人力资本流失问题,在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总效应中,有19.40%是通过人力资本机制实现的。第三,工资扭曲相对而言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居民消费支出,造成需求规模和需求层次整体偏低,消费需求机制对工资扭曲的创新抑制作用的相对贡献度为28.36%。(4)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企业之间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第一,劳动力工资扭曲主要抑制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无显着影响。第二,劳动力工资扭曲主要抑制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对资本密集型行业无显着影响。(5)本研究蕴含如下政策启示:第一,深化劳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对劳动力价格的决定性作用,破除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第二,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形成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第三,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第四,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激发消费潜力,增加企业创新需求。
陈世坤[6](2020)在《教育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流动人口一直呈现递增趋势,1982年流动人口约为1154万人,1990年时增长到3750万人,2000年增长到1.21亿人,2010年时增长到2.21亿人,2014年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年最高的2.53亿人后开始出现缓慢下降趋势,近年流动人口规模保持在2.4亿人左右。相关人口预测进一步显示,流动人口最终规模会在2.2-2.3亿人,到2030年时,会下降到1.5-1.6亿人,农业转移人口1.1-1.2亿。尽管流动人口规模有所下降,但其早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重要来源。面对自然增长率长期在低迷中徘徊,适龄劳动力供给不断下降,老龄化不断加深的事实,各地区相继出台吸引流动人口的政策,以求达到补充劳动力的目的。然而,流动人口稳定地区经济的前提是获得相应的就业收入,面对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相对匮乏,教育人力资本的有效发挥便成为提升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最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基础,结合计量经济学模型重点分析了教育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并进一步说明了其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从教育人力资本角度分析,2011-2015年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呈递增趋势。不同教育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口群体分布呈现“两极少,中间多”的橄榄型格局。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具有户籍差异和性别差异,非农户籍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于农业户籍人员,男性大于女性,如果综合考虑户籍因素和性别因素,平均教育人力资本排序为非农男性>非农女性>农业男性>农业女性。从就业收入角度分析,不同教育人力资本层次的流动人口就业收入具有明显的“倒U”型趋势,具有较高教育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口月收入在高位剧烈波动,具有较低教育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口月收入在低位平稳徘徊。如果综合考虑户籍因素和性别因素,则平均月收入排序为非农男性>非农女性>农业男性>农业女性,这个排序结果与教育人力资本的排序结果完全一致。另外,流动人口年龄-收入曲线显示,相同学历程度的女性流动人口年龄-收入曲线较男性更为平坦,流动人口男性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收入上升期最长,女性高中及以下学历流动人口上升期最短,平均月收入具有明显的“天花板效应”。结合计量模型结果分析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现有可观测个体因素中,教育人力资本在决定流动人口个体就业收入方面起到最重要的作用,但教育回报率仅为4-5%,若以全国城镇居民数据为比较基础,4-5%的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仅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城镇居民教育回报率的水平,并且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30年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乡城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始终处于这种较低的水平。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回报率也具有明显的户籍差异,只有接受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才有利于城城流动人口的收入增长,而对于乡城流动人口,只要接受教育就有利于收入增长。在高等教育中,本文实证支持了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共同作用的假设,即教育的生产性功能与筛选功能对就业收入都有显着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存在户籍差异。高等教育有利于克服性别歧视,但是无法抹平户籍引发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就业收入不均。在教育对收入差距的作用中,虽然教育对不同收入人群均有正向回报率,但不同收入人群的教育回报率却呈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即教育回报率存在收入分层差异。纠正能力偏差后,教育回报率呈现马太效应,教育会不断扩大流动人口总体的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中,城城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的收入分层呈现阶段性变化,教育对城城流动人口的高收入群体的增收作用大于中低收入群体,在乡城流动人口中则呈现相反的结果,教育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回报更高,排除最高收入组,教育可以缩小乡城流动人口群体的组内收入差距。将地区禀赋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后,研究表明,当地区存在收入差距时,短时间内地区间个体收入差距是无法缩小的。在个人收入形成过程中,除去地区初始平均收入影响外,教育人力资本主要有两种效应,即禀赋效应与价格效应,即使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由于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价格效应不同,个体收入也不相同。本文发现在对平均收入和教育回报率的调整过程中,地区生产总值以及产业关联度均起到显着正向作用,表明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可以更加显着提高教育的要素价格效应。劳动力始终可以通过流入至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来提升自己的就业收入和教育回报率,从而扩大与原所在城市个体的收入差距。最后,就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第一,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流动人口整体素质。第二,应用“互联网+”,平衡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助力农村教育走出边缘化。第三,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个体收入差距。第四,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协调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升人力资本价值。
倪嘉成[7](2020)在《制度复杂性视角下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逐渐表现为对高新技术制高点的争夺。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也越来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并因此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高新技术也是国家提升自身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动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议,致力于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产业竞争力。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技术创业活动成为这一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中国的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地方政府基于本地利益而采取相关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形成了区域市场分割问题。这种出于地方利益的制度诉求与国家整体层面的制度要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构成了一种纵向制度复杂性,可能成为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活动产生抑制作用的内在理论基础。本研究基于这种制度复杂性视角,使用2002-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中国的区域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并为推动技术创业、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有益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商品市场分割对地区技术创业存在显着的抑制作用,在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越高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需求市场受到的限制越严重,高投入与高风险的创新活动难以获得收益补偿,从而不利于技术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深入的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商品市场分割阻碍了附着于商品上的产品理念与技术知识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和传播,导致知识溢出创业机制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商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负面影响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关系在东、中部地区得到体现,而企业家精神则能够有效缓和制度复杂性压力,减轻商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消极作用。第二,资本品市场分割对地区技术创业有着显着的负面作用,资本品市场分割程度越高,表明地方部门的资本管制和资源配置能力越强,从而更容易导致产业资源错配以及企业家的寻租活动,抑制了创新与技术创业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的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品市场分割阻隔了资本的跨地区流动,使得技术和知识难以通过投资活动得到溢出和扩散,不利于技术创业机会向商业价值转化的实现。此外,资本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负向影响不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这一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地区未能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企业家精神可以有效地调和这种负面联系。第三,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也产生了显着的抑制效果,更高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体现了地区间人才流动的阻隔,使得地区难以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本实现对技术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开发。进一步的中介机制分析显示,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利于知识溢出,使得具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难以在地区之间流动,进而抑制了知识的传递以及技术创业机会的开发与实现。同时,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负面作用在西部地区得到了体现,而地区的企业家精神能够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之间起到缓和作用。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第一,揭示了制度环境中同一制度逻辑内部不同层级之间的冲突如何影响组织活动,为制度复杂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第二,首次将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问题纳入制度理论体系,厘清了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活动影响的作用机制,为中国情境下的技术创业研究提供了新的洞见和研究视角。第三,通过揭示知识溢出的中介机制以及经济地区和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机制,为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设计者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提升区域技术创业水平提供着力点与实现路径。
刘运转[8](2020)在《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机会公平理论,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目前中国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即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逐渐减弱,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即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是创新驱动的基础,中等收入阶段如何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增长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素之一。经验表明,收入差距是影响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方面,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收入差距的重要部分,基于此本文拟构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框架,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为控制城乡收入差距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供建议。基于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1)在城乡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基于罗尔斯、阿玛蒂亚·森和阿特金森等学者关于机会公平的理论,把城乡收入差距分成机会公平方面和机会不公平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技能溢价,后者主要包括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和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机会公平与否不但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动机,而且影响不同家庭的收入状况进而影响个体接受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能力。(2)城乡收入差距机会公平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中国城市人力资本水平高于农村,其中一部分是机会公平的因素影响的结果,此时技能溢价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机会公平方面。基于劳动力市场模型分析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发现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影响呈倒U型,实证检验支持相应假说。(3)城乡收入差距的机会不公平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一方面,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此时就业机会即使是公平的,但是由于义务教育机会不同,造成进入高等院校和劳动力市场结果的机会不公平,所谓“教育不公影响一生”,这种义务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对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产生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即使城乡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是公平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也会产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前市场歧视理论发现其不利于城乡人力资本积累,且中等收入阶段这种抑制作用最强,实证检验也支持相应假说。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基于劳动力市场模型分析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得出存在一个最优的技能溢价水平使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最大,即机会公平的收入差距也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为探讨机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提供一个分析框架。(2)分析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引起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考虑人力资本具有动态积累的属性,会导致城乡学生能力差距,基于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发现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为乡村义务教育质量改革提供建议。(3)基于劳动力同质假说和前市场歧视理论分析城乡就业机会不均等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且中等收入阶段抑制作用更大,为城乡劳动力市场改革提供参考。努力培育乡村发展的“造血机制”,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机会不公平,促进城乡融合和人力资本积累。
孙雨露[9](2019)在《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云南省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电力、石油炼化等行业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快速扩张,产业结构已形成了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格局,但第三产业占比依旧偏小,第三产业人力资本与产业产值面临“双低”的平衡陷阱,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滞留量庞大,产业内部资本与技术要素集聚优势不明显。人力资本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的阻碍不断增大,云南省人力资本在空间、产业内部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人力资本不能有效服务于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种种问题使得云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阻力和不确定性加大。在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收入效应和城镇化效应出发,分析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借助云南省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数据,进一步分析云南省人力资本综合水平和三种类型人力资本的得分状况,以及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需求的均衡性问题。在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构建云南省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人力资本异质性角度分别建立一般型、知识型、创业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方程,实证分析了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人力资本二元分割差距正逐渐缩小,人力资本存量累积速度加快,但高等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偏低又制约着云南省人力资本存量累积速度,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问题依旧突出。(2)当期人力资本存量每增加1%,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1.50%,其长期均衡作用高于人力资本结构与人力资本二元分割。(3)创业型、知识型、一般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均呈正向作用,而云南省产业构成体系对劳动要素的依赖和吸纳以一般知识技能劳动者为主,创业型人力资本所蕴含的高层次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无法获取足够容纳空间,创业型人力资本对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影响偏弱。(4)从整体而言,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仍以物质资本的推动为主,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益偏低,且并未超越物质资本的收益,人力资本未能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推动力。
刘彩云[10](2019)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上海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国内学术界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流动人口就业的研究大多在宏观层面,对体制性分割进行探讨、验证分割形态及分析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缺乏对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流动人口就业关系的深入分析和内在机理探讨。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广阔,区域劳动力市场之间差异明显,特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市场化竞争程度、市场分割状况与中小城市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以上海为例,探讨特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和内在机理更具特殊性、典型性和理论意义。流动人口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的本质是公平性问题,即流动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是否面临隐性壁垒,就业后是否获得了公平的收入,职业方面是否可自由流动。这种关系一方面是隐性的、不易观测和衡量的准入和职业流动分割,一方面是显性的、易于观测和衡量的收入分割。本文聚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流动人口就业的互动关系、分割机理,不仅体现了改善流动人口就业处境、提升流动人口就业能力和就业收入的价值取向,而且对完善上海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改善上海劳动力结构,推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以上海2017年的就业登记和参保数据库为基础数据,按照户籍来源地随机抽取5%,形成40多万劳动者个体样本数据作为主要研究数据,辅之以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发展报告》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等宏观研究数据。论文聚焦流动人口是否受到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流动人口受到分割的因素有哪些,形态如何?流动人口就业受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内在机理是什么?据此论文采用了库兹涅兹指数、二阶聚类分析、工资差异模型、均衡工资理论、博弈论模型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对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框架进行交代,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对流动人口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脉络和分割要素进行梳理。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重点对流动人口、就业、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界定,理论则聚焦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博弈论。前两章主要为后文的逻辑架构、测度模型变量筛选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为流动人口就业现状分析。对流动人口就业所处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感性分析。第四章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测度与验证。采用二阶聚类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就业所处的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分割及呈现的分割形态进行验证。第五章为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分析。对城乡因素、本外因素、行业因素、所有制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深入分析,初步展现流动人口就业受到各类分割要素影响的形态,探寻与流动人口关系密切的分割要素特征和初步原因。第六章是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机理分析。在博弈论框架下对流动人口受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内在根源和机理进行分析。第七章为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优化路径。针对制度性障碍、人力资本水平、法律法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进行问题分析和提出优化对策。最后一章为全文的研究结论和展望。对核心章节和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研究方向。论文通过分析论证,主要发现如下:1.流动人口地缘效应、就业空间与行业集聚属性明显。上海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安徽、江苏和河南等省份,人口流动的地缘效应明显。流动人口的就业空间呈现近郊区化集聚特征。流动人口的就业行业高度集中于建筑、批发和零售、制造、租赁和商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2.流动人口受到劳动力市场多元交叉分割因素的影响。与全国和其他区域劳动力市场相比,上海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态具有较强特殊性,既不是单一的城乡分割也不是单一的本外分割,而是多元分割,受教育程度、户籍、城乡、所有制和行业都是分割“多元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各分割要素相互叠加共同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形态,使流动人口就业受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机理更加复杂。3.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成为加剧“本外”、“城乡”和“行业”分割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劳动力市场表现具有重要影响,流动人口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劣势是其受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深层次原因。流动人口目前所受到分割的机理部分可解释为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社会性、制度性和市场性因素加剧了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分割程度。4.不同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口受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和维度存在差异。低人力资本水平的流动人口同时面临劳动力市场准入、就业机会和收入方面的多重分割。高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口具备相当竞争优势,打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准入分割,但收入低于同等受教育程度、同一行业和同一企业性质的户籍劳动者,说明其仍然无法摆脱社会资本缺乏和社会关系弱化的劣势,对就业机会和职位晋升产生分割影响。5.流动人口所受到的分割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间行为博弈的结果。地方政府缺乏向流动人口提供就业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向中央政府讨价还价后提供部分基本公共服务。政府的就业补贴政策改变了企业招聘偏好,减少或挤压了部分低人力资本流动人口的就业机会从而形成准入分割。企业用业务外包替代劳务派遣,不愿意与低人力资本水平的流动人口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预期流动人口工作稳定性低,会降低企业对员工培训投资意愿,或者在支付的工资中扣除部分成本,支付的工资低于流动人口期望,又导致流动人口频繁流动,陷入“囚徒困境”,加剧了流动人口就业的不稳定性和收入上的弱势。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人力资本投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人力资本投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市场扭曲的内涵 |
1.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定义 |
1.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表现形式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思想 |
2.1.2 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劳动力工资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
2.2.1 新古典学派的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与职业竞争理论 |
2.2.2 新制度学派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2.2.3 新凯恩斯学派的效率工资理论与“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
2.2.4 新剑桥学派的社会经济因素理论 |
2.2.5 激进经济学派的劳动力市场扭曲理论 |
2.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成因 |
2.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
2.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
2.3.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 |
3.1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 |
3.1.1 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发育阶段(1978-1991 年) |
3.1.2 劳动力市场的加速发展阶段(1992-2002 年) |
3.1.3 劳动力市场的相对成熟阶段(2003-2012 年) |
3.1.4 劳动力市场的深化改革阶段(2013 年至今) |
3.2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3.2.1 生产函数法 |
3.2.2 市场化指数法 |
3.3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 |
3.3.1 形成机理分析 |
3.3.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3.3.3 实证分析 |
3.3.4 本节小结 |
第4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
4.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理论机制分析 |
4.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1.5 本节小结 |
4.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理论机制分析 |
4.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2.5 本节小结 |
4.3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创业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理论机制分析 |
4.3.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3.5 本节小结 |
第5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
5.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阶层认同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理论机制分析 |
5.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1.4 实证结果分析 |
5.1.5 本节小结 |
5.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幸福感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理论分析 |
5.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2.5 本节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影响 ——动态视角下的跨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 |
1.3.2 劳动力就业流动 |
1.3.3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关系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本的相关概念 |
2.1.2 体制的相关概念 |
2.1.3 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劳动力流动理论 |
第3章 数据来源和统计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变量选择 |
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
3.4.1 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影响的部门差异 |
3.4.2 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影响的城乡差异 |
3.4.3 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影响的区域差异 |
3.4.4 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影响的性别差异 |
3.4.5 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影响的婚姻状况差异 |
第4章 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影响的回归分析 |
4.1 Logistic模型构建 |
4.2 第一阶段回归分析结果 |
4.3 第二阶段回归分析结果 |
4.4 第三阶段回归分析结果 |
4.5 内生性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探讨 |
5.1 第一阶段的研究发现 |
5.2 第二阶段的研究发现 |
5.3 第三阶段的研究发现 |
5.4 劳动力市场不同阶段的跨期比较 |
5.6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和意义 |
1.4.1 主要创新 |
1.4.2 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政治资本概念与衡量 |
2.2 个人政治资本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及机制 |
2.3 父代政治资本对子女收入的影响及机制 |
2.4 政治资本个人收益的变化趋势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基于经济理论的再审视 |
3.1 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对比 |
3.1.1 人力资本与政治资本的内涵 |
3.1.2 人力资本投资与政治资本投资过程 |
3.2 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理论解释 |
3.2.1 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代内层面 |
3.2.2 政治资本与代际收入流动——代际层面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治资本影响个人收入的实证分析 |
4.1 个人政治资本对收入的影响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选取与统计性描述 |
4.1.3 模型选取与建立 |
4.1.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5 稳健性检验和选择性偏误 |
4.2 个人政治资本影响收入的机制分析 |
4.2.1 政治资本与个人就业选择 |
4.2.2 政治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 |
4.2.3 政治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父代政治资本影响子女收入的实证分析 |
5.1 父代政治资本对子女收入的影响 |
5.1.1 数据说明和统计性描述 |
5.1.2 模型与识别策略 |
5.1.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父代政治资本影响子女收入的机制分析 |
5.2.1 政治资本的代际传递 |
5.2.2 父代政治资本、教育支出与子女人力资本积累 |
5.2.3 父代政治资本、子女就业偏好与职业发展 |
5.2.4 父代政治资本与子女社会关系网络的“质”与“量” |
5.2.5 父代政治资本、寻租和子女收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市场转型期间政治资本个人收益的变迁 |
6.1 研究设计 |
6.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6.1.2 模型建立 |
6.1.3 变量说明与统计性描述 |
6.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2.1 政治资本个人收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
6.2.2 长期变化趋势可能的作用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7.2.1 仍缺乏完善的理论分析体系 |
7.2.2 收入指标本身存在的局限 |
7.2.3 政治资本个人收益在代内和代际的影响机制之谜 |
7.2.4 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民国时期的童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1.学术价值 |
2.现实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1.近代童工问题研究 |
(1)近代童工问题研究现状 |
(2)关于近代童工问题研究反思 |
2.中国近代劳动力市场研究 |
(1)近代劳动力市场研究现状 |
(2)关于近代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反思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背景下的童工 |
一、民国劳动力流动与地域隔离状况 |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与童工地位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童工雇佣 |
一、童工工资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
二、童工供给函数的实证研究 |
(一)工资率与童工雇佣 |
(二)出口、关税与童工雇佣 |
(三)资本存量与童工雇佣 |
(四)劳动基金与童工雇佣 |
三、童工雇佣普遍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童工保护 |
一、国际力量推动童工保护 |
二、国内民间力量推动童工保护 |
三、政府力量推动童工保护 |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力资本与童工问题 |
一、儿童救济与人力资本投资 |
二、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 |
三、教育与童工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类 |
(一)民国报刊、杂志 |
(二)史料汇编 |
二、专着 |
三、期刊 |
致谢 |
(5)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劳动力工资扭曲相关研究 |
2.1.1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内涵 |
2.1.2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测度 |
2.1.3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形成原因 |
2.1.4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经济效应 |
2.2 企业创新相关研究 |
2.2.1 企业创新的内涵 |
2.2.2 企业创新的测度 |
2.2.3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
2.3 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 |
2.3.1 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创新 |
2.3.2 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 |
2.3.3 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的直接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劳动力工资扭曲、扭曲收益机制与企业创新 |
3.1.1 扭曲收益机制的理论基础 |
3.1.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扭曲收益的影响 |
3.1.3 扭曲收益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3.2 劳动力工资扭曲、人力资本机制与企业创新 |
3.2.1 人力资本机制的理论基础 |
3.2.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3.2.3 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3.3 劳动力工资扭曲、消费需求机制与企业创新 |
3.3.1 消费需求机制的理论基础 |
3.3.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
3.3.3 消费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3.4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劳动力市场与企业创新的现实考察 |
4.1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历程 |
4.1.1 计划就业时期(1949-1977 年) |
4.1.2 双轨制就业时期(1978-1991 年) |
4.1.3 市场化配置全面展开时期(1992-2001 年) |
4.1.4 市场快速壮大和规范化时期(2002-2012 年) |
4.1.5 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新时期(2013 年至今) |
4.2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 |
4.2.1 劳动力资源状况 |
4.2.2 城乡收入差距 |
4.2.3 行业工资差距 |
4.2.4 所有制工资差距 |
4.3 中国企业创新的现状分析 |
4.3.1 企业创新意识 |
4.3.2 企业创新投入 |
4.3.3 企业创新产出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劳动力工资扭曲的测度与结果分析 |
5.1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与结果分析 |
5.1.1 生产函数模型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3 企业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结果分析 |
5.2 基于微观个体数据的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与结果分析 |
5.2.1 理论模型 |
5.2.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5.2.3 个体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计量模型设定 |
6.1.1 基准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6.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主要实证结果分析 |
6.2.1 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
6.2.2 内生性问题处理 |
6.3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6.3.1 设定不同类型生产函数 |
6.3.2 替换劳动力工资扭曲指标 |
6.3.3 考虑零值偏误 |
6.3.4 考察工资向上扭曲的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7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7.1 计量模型设定 |
7.1.1 中介效应逐步回归模型 |
7.1.2 中介效应系数乘积检验方法 |
7.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扭曲收益机制检验 |
7.2.1 中介变量指标选取 |
7.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7.2.3 稳健性检验 |
7.3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人力资本机制检验 |
7.3.1 中介变量指标选取 |
7.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消费需求机制检验 |
7.4.1 中介变量指标选取 |
7.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贡献分解 |
7.5.1 总体中介效应分析 |
7.5.2 作用机制的贡献分解 |
7.6 本章小结 |
8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异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的影响 |
8.1.1 子样本回归结果 |
8.1.2 差异化影响的成因分析 |
8.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企业创新的影响 |
8.2.1 子样本回归结果 |
8.2.2 差异化影响的成因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深化劳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 |
9.2.2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
9.2.3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9.2.4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企业创新需求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C.附表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教育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育对个人收入影响的研究综述 |
1.2.2 教育对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的影响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流动人口 |
2.1.2 教育人力资本 |
2.1.3 收入差距 |
2.1.4 禀赋效应、价格效应与收入效应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力资本外部性理论 |
2.2.3 筛选理论 |
2.2.4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2.2.5 社会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动人口的教育人力资本与就业收入分析 |
3.1 流动人口的教育人力资本状况分析 |
3.1.1 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
3.1.2 不同受教育程度流动人口占比 |
3.1.3 不同户籍性质的流动人口受教育年限 |
3.1.4 不同性别的流动人口受教育年限 |
3.1.5 按户籍和性别划分的流动人口受教育年限 |
3.1.6 省际流动人口的教育人力资本空间分布 |
3.2 流动人口的就业收入状况分析 |
3.2.1 流动人口的月收入状况 |
3.2.2 不同户籍流动人口的收入状况 |
3.2.3 不同性别的流动人口收入状况 |
3.2.4 按户籍和性别划分的流动人口收入状况 |
3.3 教育人力资本与就业收入的关系 |
3.3.1 不同教育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口就业收入 |
3.3.2 不同教育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口年龄-收入曲线 |
3.3.3 教育人力资本与就业收入的相关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禀赋效应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1.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1.2 工具变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1.3 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 |
4.1.4 ERM扩展回归模型 |
4.2 教育回报率估计中的计量偏误 |
4.2.1 测量误差 |
4.2.2 选择偏差 |
4.2.3 能力偏差 |
4.3 教育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均值影响 |
4.3.1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
4.3.2 工具变量检验 |
4.3.3 教育人力资本的禀赋效应 |
4.3.4 教育回报率的异质性分析 |
4.3.5 高等教育的文凭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动人口教育人力资本对就业收入差异的影响分析 |
5.1 分位数回归模型介绍 |
5.1.1 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 |
5.1.2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 |
5.1.3 广义分位数回归模型 |
5.2 教育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收入分布的影响 |
5.2.1 数据说明 |
5.2.2 广义分位数模型结果 |
5.3 城乡二元结构视角下的异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教育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价格效应分析 |
6.1 分层线性模型介绍 |
6.2 模型筛选机制 |
6.3 分层线性模型结果 |
6.3.1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6.3.2 模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7)制度复杂性视角下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
1.1.2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部署 |
1.1.3 区域市场分割问题仍然严峻 |
1.1.4 制度环境在技术创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应用价值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重点 |
1.3.5 章节安排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制度复杂性视角的起源与发展 |
2.1.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1.2 制度逻辑理论与制度复杂性 |
2.2 市场分割问题 |
2.2.1 市场分割的现象 |
2.2.2 市场分割的成因 |
2.2.3 市场分割的后果 |
2.2.4 市场分割的不同类型 |
2.3 技术创业 |
2.3.1 技术创业的界定 |
2.3.2 技术创业的特点 |
2.3.3 技术创业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制度复杂性视角下的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2 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2.1 商品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2.2 资本品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2.3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3 知识溢出对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的中介机制 |
3.3.1 知识溢出创业理论 |
3.3.2 市场分割、知识溢出与技术创业 |
3.4 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在不同经济地区的空间异质性 |
3.5 企业家精神对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的调节机制 |
3.5.1 企业家精神理论 |
3.5.2 市场分割、技术创业与企业家精神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主要变量测度 |
4.2.1 市场分割的测度 |
4.2.2 市场分割的趋势分析 |
4.2.3 技术创业的测度 |
4.2.4 知识溢出的测度 |
4.2.5 经济地区的测度 |
4.2.6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 |
4.2.7 控制变量 |
4.3 技术创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4.4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第5章 商品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5.1 商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主效应回归分析 |
5.2 知识溢出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
5.3 空间异质性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5.4 结果讨论 |
第6章 资本品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6.1 资本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主效应回归分析 |
6.2 知识溢出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
6.3 空间异质性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6.4 结果讨论 |
第7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7.1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主效应回归分析 |
7.2 知识溢出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
7.3 空间异质性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7.4 结果讨论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商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抑制机制 |
8.1.2 资本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抑制机制 |
8.1.3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抑制机制 |
8.2 对策建议 |
8.2.1 破解市场分割格局 |
8.2.2 促进知识溢出创业 |
8.2.3 平衡经济地区发展 |
8.2.4 培育企业家精神 |
8.3 研究局限 |
8.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
2.1.1 国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 |
2.1.2 国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 |
2.2 收入流动性研究 |
2.2.1 国外对收入流动性的研究 |
2.2.2 国内对收入流动性的研究 |
2.2.3 中国城乡收入流动性的研究 |
2.3 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 |
2.3.1 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 |
2.3.2 城乡收入差距不同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机会公平 |
3.1.1 相关概念 |
3.1.2 机会公平理论 |
3.2 中国城乡收入机会公平 |
3.2.1 中国城乡劳动力转移 |
3.2.2 中国城乡收入机会公平分析 |
3.2.3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结构分析 |
3.2.4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
3.3 人力资本理论 |
3.3.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3.3.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
3.3.3 赫克曼的人力资本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4.1 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理论分析 |
4.1.1 劳动力市场模型 |
4.1.2 高能力者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技能溢价 |
4.1.3 低能力者工资水平降低带来的技能溢价 |
4.2 技能溢价测算 |
4.3 实证研究 |
4.3.1 实证模型构建 |
4.3.2 变量选取和说明 |
4.3.3 实证结果 |
4.3.4 空间计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5.1 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理论分析 |
5.2 教育质量衡量 |
5.3 计量模型和数据 |
5.3.1 计量模型 |
5.3.2 数据来源 |
5.4 计量结果分析 |
5.4.1 城乡教育质量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 |
5.4.2 中介效益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6.1 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理论分析 |
6.1.1 家庭收入与人力资本积累 |
6.1.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人力资本积累 |
6.2 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测算 |
6.3 实证分析和检验 |
6.3.1 计量模型 |
6.3.2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3.4 中介效应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公平的路径 |
7.1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 |
7.1.1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 |
7.1.2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现状 |
7.1.3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实质 |
7.2 国际控制城乡收入差距经验 |
7.2.1 日本的经验 |
7.2.2 韩国的经验 |
7.3 实现城乡收入分配公平的路径 |
7.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7.3.2 从多维视角解决贫困 |
7.3.3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
7.3.4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主要结论 |
与已有研究比较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力资本 |
1.2.2 产业结构升级 |
1.2.3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1.1 早期人力资本思想 |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3 人力资本概念 |
2.1.4 人力资本内涵 |
2.1.5 人力资本投资特性 |
2.1.6 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
2.1.7 人力资本水平测算 |
2.2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概述 |
2.2.1 产业结构升级内涵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发展 |
2.2.3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 |
2.3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理 |
2.3.1 技术进步效应 |
2.3.2 收入效应 |
2.3.3 城镇化效应 |
2.4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析框架 |
第3章 云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人力资本分析 |
3.1.1 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
3.1.2 人力资本存量累积加快 |
3.1.3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
3.1.4 人力资本二元分割改善 |
3.2 人力资本综合水平测度 |
3.2.1 测度原理及模型 |
3.2.2 指标选取说明 |
3.2.3 检验及测算过程 |
3.2.4 人力资本综合水平分类 |
3.3 产业结构变动 |
3.3.1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
3.3.2 三次产业贡献率 |
3.3.3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
3.3.4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效率 |
3.4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均衡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云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证研究 |
4.1 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4.1.1 模型设定 |
4.1.2 数据选取与变量说明 |
4.1.3 分析过程 |
4.1.4 脉冲响应分析 |
4.1.5 方差分解 |
4.2 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0-2017 年西南五省份人力资本存量变动 |
附录B 云南省与全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数据 |
附录C 云南省与全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数据 |
附录D 三种类型人力资本及综合水平得分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10)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上海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缘起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移民劳动者就业的研究 |
1.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渊源与研究进展 |
1.2.3 劳动力市场分割要素的研究 |
1.3 国内研究综述 |
1.3.1 流动人口和劳动力市场的研究脉络 |
1.3.2 关于流动人口就业的研究 |
1.3.3 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的研究 |
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1 已有研究的贡献 |
1.4.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5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来源 |
1.5.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流动人口 |
2.1.2 就业 |
2.1.3 劳动力市场 |
2.1.4 劳动力市场分割 |
2.2 理论基础 |
2.2.1 流动人口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核心:博弈论 |
2.2.2 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核心: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流动人口就业的现实困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流动人口就业现状 |
3.1 流动人口的就业空间分布 |
3.1.1 “来源地—就业地”空间分布 |
3.1.2 流动人口就业的空间分布 |
3.1.3 流动人口的就业行业空间差异 |
3.2 流动人口的群体与就业特征 |
3.2.1 性别和年龄结构 |
3.2.2 行业与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 |
3.2.3 流动人口就业的产业、企业性质 |
3.3 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差异 |
3.3.1 不同年龄段与平均收入差异 |
3.3.2 受教育程度与各年龄段的收入差异 |
3.4 流动人口与行业收入差异分解 |
3.4.1 流动人口与行业平均收入差异比较 |
3.4.2 库兹涅兹指数 |
3.4.3 行业收入差异分解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测度和验证 |
4.1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测度方法 |
4.1.1 聚类分析模型 |
4.1.2 两步聚类分析 |
4.2 指标选取与变量说明 |
4.2.1 劳动力市场分割要素 |
4.2.2 劳动力市场分割测度指标 |
4.2.3 劳动力市场分割测度变量处理 |
4.3 二阶聚类结果分析 |
4.3.1 分割要素的相关性检验 |
4.3.2 二阶聚类分析效果判别 |
4.3.3 劳动力市场分割测度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分析 |
5.1 分割因素 |
5.1.1 分割因素分布 |
5.1.2 各分割因素间的逻辑关系 |
5.2 城乡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
5.2.1 城乡二元化体制差异 |
5.2.2 二元体制下的人力资源教育存量指数城乡差异 |
5.2.3 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教育资源投入差异 |
5.3 本外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
5.3.1 地方政府就业政策的本外差异 |
5.3.2 社保待遇享受的本外差异 |
5.3.3 户籍差异下的其它公共服务本外差异 |
5.4 行业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
5.4.1 行政垄断与行业收入差距 |
5.4.2 区域发展战略与行业收入差距 |
5.4.3 筛选假设理论与流动人口就业行业准入 |
5.5 所有制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
5.5.1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差异 |
5.5.2 国有企业中流动人口的年轻化特征 |
5.5.3 所有制分割与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 |
5.6 人力资本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
5.6.1 人力资本三要素与劳动者就业 |
5.6.2 劳动者工资差异模型和变量选取 |
5.6.3 测算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机理分析 |
6.1 博弈参与人与利益冲突分析 |
6.1.1 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 |
6.1.2 博弈参与主体 |
6.1.3 主体间利益冲突分析 |
6.2 公共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供给博弈 |
6.2.1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央地博弈” |
6.2.2 流动人口就业扶持政策供给中的“政居博弈” |
6.3 政策法规执行中的“政企博弈” |
6.3.1 法律法规政策中的“央地博弈” |
6.3.2 社保法实施后的“政企”博弈 |
6.3.3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的博弈策略 |
6.4 企业工资支付、培训投资与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博弈 |
6.4.1 企业与流动人口博弈情境分析 |
6.4.2 工资支付与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6.4.3 均衡工资理论下的企业培训投资与工资支付决策过程 |
6.4.4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流动人口的博弈模型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流动人口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优化路径 |
7.1 存在的问题分析 |
7.1.1 流动人口的就业仍面临制度性障碍 |
7.1.2 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低导致就业竞争力弱 |
7.1.3 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流动人口就业存在负面影响 |
7.1.4 针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不够充分 |
7.2 对策建议 |
7.2.1 通过政策和服务优化打破阻碍流动人口就业的制度性障碍 |
7.2.2 提高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增强流动人口就业能力 |
7.2.3 进一步降低法律法规对流动人口就业的负面影响 |
7.2.4 强化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流动人口的地缘效应、就业空间和行业集聚属性明显 |
8.1.2 流动人口就业受到劳动力市场多元交叉分割因素的影响 |
8.1.3 人力资本成为加剧“本外”、“城乡”和“行业”分割的重要因素 |
8.1.4 不同人力资本水平的流动人口受分割的程度和维度存在差异 |
8.1.5 流动人口就业所受到的分割部分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间的博弈结果 |
8.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8.2.1 主要创新点 |
8.2.2 本文的局限性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人力资本投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D]. 郑国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在体制间流动的影响 ——动态视角下的跨期比较研究[D]. 甘源.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研究[D]. 高爽. 辽宁大学, 2020(07)
- [4]民国时期的童工问题研究[D]. 李盛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顾冉. 重庆大学, 2020(02)
- [6]教育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研究[D]. 陈世坤. 吉林大学, 2020(08)
- [7]制度复杂性视角下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作用机制研究[D]. 倪嘉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8]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研究[D]. 刘运转. 西北大学, 2020(07)
- [9]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D]. 孙雨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上海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D]. 刘彩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