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电力公司“十五”规划全面推进“西电东送”(论文文献综述)
贾科华[1](2016)在《周小谦忆“西电东送”:全国的大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栏的话:人类创造了历史,也正在创造着历史。《中国能源报》推出“能源口述史”栏目,旨在记录老一辈亲历者眼中的能源历史,给予当前新一代能源历史创造者以借鉴与启迪。周小谦:曾任河南省电力局副局长;水电部基建司副司长;国家计划委员会燃料部计划工业局副?
曾培炎[2](2010)在《西电东送:开创中国电力新格局》文中提出
"中国水电开发投融资问题研究"课题组[3](2008)在《中国水电开发投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电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研究报告将在相关机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角度对我国水电建设投融资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指出未来水电建设投融资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思路,为宏观部门的战略规划、投资决策和政策制定提出参考意见,以促进我国水电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中国水电开发投融资问题研究》课题组,罗云毅[4](2007)在《我国水电开发投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电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课题将在相关机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角
张恒[5](2006)在《西北电力市场及监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在于打破省间壁垒,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的区域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西北电力市场改革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适宜西北区域经济与电力工业特点的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以及完善的市场监管及评估体系,本文围绕西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给出了西北区域电力市场及监管体系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首先研究了适合西北区域经济及电力工业特点的西北区域的电力市场结构和交易组织模式,制定了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西北电力市场发展模式,分析了该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步骤和措施。在电力市场结构和交易组织模式这一范畴:首先研究了西北区域电力市场商品交易体系的组织。研究了在区域和省两层组织中各个不同时间范围的市场品种,各市场品种的意义和合理性,以及彼此之间如何配合。设计了合约优化为主、调节平衡为辅、物理交易和金融交易相配合的西北区域市场交易组织体系。接着研究了西北区域电力市场交易价格理论。分析了西北区域电力市场中电力商品价格的构成要素、合理的形式和形成机制,并设计了兼顾市场效率和省区协调的区域市场交易定价机制。最后研究了西北区域电力市场的风险规避措施。阐述金融性差价合约在西北区域电力市场价格风险规避中的特殊意义,研究在西北区域各省份差异明显、电能供应紧张、西北区域市场推动阻力重重的情况下,如何设计灵活的差价合约模式,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在完成西北区域的电力市场结构和交易组织模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西北区域电力市场的监管模式及具体的实施办法。包括对发电厂的监管,对电网公司的监管,具体的监管措施,信息披露及争议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市场建立后,监管规则实施过程中,监管评估便被提上了研究日程。在充分汲取国内外电力市场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北区域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指标的方式对西北区域电力市场监管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并建议将西北所有监管指标分为五类:市场供需类,市场结构类,供应者地位类,竞标策略类,交易结果类,并分别做了算例分析。最后总结了全文所作的工作,并对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和以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做了简单的说明。
程其麟[6](2006)在《贵州电网企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我国现行的电力体制已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此,国家推出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开始实施。此次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根据这一方案,我国电力体制将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3—5年内我国的电力行业将从一个传统的、一体化的垄断行业,逐步转变为一个过渡阶段的、竞争与监管并存的混合体:发电环节将继续加大竞争力度,在具有自然垄断性的配电环节,将出现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实现商业化运营。电力体制改革给中国输配电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需要在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中发展组织架构、运营技能和其他一系列新的技能,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运作。这对行业内所有的企业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贵州电力是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西电东送”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贵州实施的一大重要项目,不仅对贵州,而且对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电东送”工程既能使贵州致富又能拉动贵州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同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徐新桥[7](2006)在《湖北电能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湖北一系列严重的事关未来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电能结构问题,本文顺着以下脉络展开研究:首先,从剖析湖北能源及电力特性入手,着重用数字和事实揭示湖北能源尤其是电能结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能源消费人均数量少、综合效率低、供需结构脆弱、电价结构极不合理且监管失控等。对有关电能优势和潜能也做了探讨,如水能资源、可再生电能及核电开发潜能等。对湖北电能需求与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了发展经济学、产业结构理论、新型工业化政策,以及笔者在电价和电力体制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成果。然后,就优化湖北电能结构提出了10个原则,预测了湖北中长期能源和电能需求。假设经济发展速度高、中、低3种情景,运用灰色模型、最小二乘法等模型方法,就关乎能源供需平衡的资源保障程度和节能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加大区外来电既迎合了电力体制改革打破省际壁垒、构建区域市场、加大资源优化配置的步伐,也破解了湖北已经开始出现的资源性缺电和缺能的难题。接着,对湖北电源装机、结构及电力负荷平衡作了优化安排。并对这种安排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包括湖北电能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湖北电能供应可靠性、保障性优化,湖北电能生产效率、销售价格优化,湖北电能环境效应优化。在对湖北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工业用电的预测优化中,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在权重推判、指数平滑系数的取值上,提出一种简单适宜的试算方法。对电源项目的优化排序和优选,设计出一种“两步5要素”方法,第1步直接安排“优先机组”,第2步按造价水平、负荷中心等核心要素评分,优化排序并择优安排“非优先机组”。本文借鉴国外成功的商业应用,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应城盐穴建设压气蓄能电站(CAES)的全新概念项目。另外也探讨了油气商业和战略储备,以及企业主导、政府资助的兼有煤炭配送和储备功能的新方式。最后,本文从战略高度提出6大保障措施。内容包括合理布局优质电源,创新规制电价结构,加大跨区优质廉价水电调入,电能供需两侧联动管理,完善电力组织结构并推行大用电户直购,以节电为中心的能源全面节约,优化发展环保电力,促进电源企业公平竞争,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等。其中对可再生电能的发展给予特别支持,吸收国际上行之有效、我国尚未起步或刚刚研究试点的7个方面,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证书、自愿认购、竞争性招标等。特别地,通过总结国际上电力垄断体制部分环节业已打破的普遍现象,本文从电力体制变革的实证分析,通过现代信息和传统体制的功效比较,得出了“信息优于体制”的结论,描述出电力行业一个明显的现代组织结构变化特征与机制运行规律。运用此规律,对电力发展的“神经中枢”——电价其结构深刻剖析,提出诸如输电环节“阳光成本”、电网垄断企业管理者收入公示等切实建议。
周慧杰,毛蒋兴,覃海杰[8](2003)在《有关西电东送工程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我国水能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占80 % ,但开发程度不足10 %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但能源资源缺乏.“西电东送”工程就是在对我国东、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重构的必要性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本文就“西电东送”工程提出的地理背景和社会背景、工程内容和规划方案、作用意义和实施情况做了一些总结 ,并对“西电东送”工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吕伟业,吴云,曾德文[9](2002)在《中通道“西电东送”规划研究概论》文中指出中通道“西电东送”是将西部的三峡水电、四川水电和金沙江梯级水电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地区。三峡电力供电范围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河南省和广东省八省一市。四川水电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可开发资源 ,可形成较好的调节性能 ,可建设大、中、小水电站。四川电力在外送华东、华中、福建电网的同时 ,也将向重庆、广东送电。金沙江电力“西电东送”是对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的电力在大区之间消纳和在各大区内分省消纳。输电系统中 ,在对送电方式分别按纯直流、纯交流、交直流混合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后 ,推荐采用纯直流± 5 0 0~± 6 0 0kV送电方案。至华中送电落点考虑湖北、湖南、江西 3个落点 ,至华东考虑上海、浙江、安徽 3个落点
欧阳昌裕[10](2002)在《实施西电东送战略 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国内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决定了西电东送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本文按照系统分析方法,从宏观层面分析提出我国实施西电东送宜采取的指导思想和开发思路;分析国家西电东送三大通道的建设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规划、目标和布局进行预测和展望;提出实现战略目标需要采取的5项经济技术措施。
二、国家电力公司“十五”规划全面推进“西电东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电力公司“十五”规划全面推进“西电东送”(论文提纲范文)
(1)周小谦忆“西电东送”:全国的大局(论文提纲范文)
周小谦: |
大局 |
“西电东送”的由来 |
部署紧锣密鼓 |
朱镕基:送广东1000万千瓦要落实,否则总理不好当 |
“行动起来” |
“西电东送”全面启动 |
南部通道 |
中部通道 |
北部通道 |
全国联网与“西电东送” |
(2)西电东送:开创中国电力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电东送势在必行 |
二、广东告急加速西电东送进程 |
(一) 省内找电还是省外送电 |
(二) 朱总理要我一起立“军令状” |
(三) 决定外省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 |
三、构筑南中北三大通道 |
(一) 南部通道建设顺利推进 |
1.龙滩成为国内第二大水电站 |
2.鲤鱼江电厂突破传统规划原则 |
3.实现向广东新增1000万千瓦供电 |
(二) 中部通道成为全国联网中心 |
1.二滩电站弃水引发电力体制改革 |
2.三峡工程成为中部通道电力枢纽 |
(三) 北部通道确保京畿用电 |
四、西电东送成果丰硕 |
(5)西北电力市场及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区域电力市场及监管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 |
1.2.2 区域电力市场基本结构模式 |
1.2.3 价格方案及调控机制 |
1.2.4 市场监管指标 |
1.2.5 电力市场中的投机行为 |
1.2.6 电力市场的监管手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内容和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西北区域经济与电力工业概况 |
2.1 西北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2.2 西北电力工业基本情况及特点 |
2.2.1 电力企业的情况 |
2.2.2 西北电力工业的基本特点 |
2.2.3 电力供需情况 |
2.2.4 电网情况 |
2.3 西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
2.3.1 西北电力市场建设的基本思路 |
2.3.2 预计2006 年西北地区各产业用电形势 |
3 西北区域电力市场模式研究 |
3.1 西北电力市场结构和交易组织体系 |
3.1.1 西北电力市场结构的阶段式发展模式 |
3.1.2 西北区域电力市场结构 |
3.1.3 西北电力市场交易组织体系 |
3.1.4 西北电力市场的交易品种间的协调配合 |
3.2 西北电力市场的交易价格机制 |
3.3 西北电力市场的风险规避措施 |
3.3.1 西北电力市场差价合约规避市场价格风险 |
3.3.2 西北电力市场规避电网风险的措施 |
4 西北区域电力市场监管模式研究 |
4.1 国外电力市场监管模式 |
4.1.1 西方国家电力监管模式 |
4.1.2 国外电力监管机构组织模式 |
4.2 西北电力监管模式 |
4.2.1 西北电力市场监管组织模式 |
4.2.2 西北电监局 |
4.2.3 西北电力调度交易中心 |
4.2.4 市场成员 |
4.3 对发电厂的监管 |
4.3.1 价格指标 |
4.3.2 容量指标 |
4.3.3 违反调度指令行为的监管指标 |
4.3.4 对市场力大的发电公司的监管 |
4.4 对电网公司的监管 |
4.4.1 电网运行监督 |
4.4.2 对电力调度交易中心的监管 |
4.5 监管措施 |
4.5.1 监管流程和措施 |
4.5.2 责令解释 |
4.5.3 警告 |
4.5.4 罚款 |
4.5.5 限制参与市场竞争的自由度 |
4.5.6 缺省申报 |
4.5.7 调整价格 |
4.5.8 责令退市 |
4.5.9 修改市场规则和参数 |
4.5.10 诉讼 |
4.5.11 关闭市场 |
4.6 信息披露 |
4.6.1 概述 |
4.6.2 市场信息 |
4.6.3 系统信息 |
4.7 争议处理 |
4.7.1 市场成员之间的争议处理 |
4.7.2 市场成员与电网公司之间的争议处理 |
4.7.3 电网公司、市场成员与监管机构之间的争议处理 |
5 西北区域电力市场监管评估体系 |
5.1 电力监管评估体系的建立 |
5.1.1 评估主题 |
5.1.2 评估对象 |
5.1.3 评估指标 |
5.1.4 有关指标基准和评估方法 |
5.2 电力监管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建立指标体系的意义 |
5.2.2 建立指标体系的步骤 |
5.3 市场供需类指标 |
5.3.1 市场供需比 |
5.3.2 市场供需弹性指标 |
5.4 市场结构类指标 |
5.4.1 TOP—m 份额 |
5.4.2 HHI(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赫芬岱尔)市场集中度指数 |
5.5 供应者地位类指标 |
5.5.1 供应者边际成本 |
5.5.2 供应者份额指标 |
5.5.3 剩余供应率指标 |
5.5.4 最小/最大市场份额比指标 |
5.5.5 供应者必运行率指标 |
5.6 竞标策略类指标 |
5.6.1 申报容量策略指标 |
5.6.2 申报价格策略指标 |
5.7 交易结果类指标 |
5.7.1 市场效率类指标 |
5.7.2 高价中标率 |
6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贵州电网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2 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与改革概述 |
2.1 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
2.1.1 电力装机及电网建设简要回顾 |
2.1.2 “十五”期末电力装机容量及输变电容量 |
2.1.3 “十五”期间经济增长与电力供需变化情况 |
2.2 贵州电力体制的改革历程 |
2.2.1 贵州电力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2.2.2 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历程 |
2.2.3 电力体制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
2.2.4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容 |
2.3 贵州电网公司的成立 |
3 电网企业的特点及贵州电网企业的发展现状 |
3.1 电网企业的特点 |
3.1.1 产品的特殊性 |
3.1.2 管理的特殊性 |
3.1.3 电网企业是关联性强的行业 |
3.1.4 电网企业是规模效应很强的企业 |
3.1.5 电网企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 |
3.2 电网企业的行为特征 |
3.2.1 电力市场体系中电网企业的地位 |
3.2.2 电网企业的职能 |
3.3 贵州电网企业的发展现状 |
3.3.1 贵州电网公司经营范围 |
3.3.2 贵州电网公司组织机构现状 |
3.3.3 贵州电网公司资产及收益状况 |
3.3.4 贵州电网公司人员状况 |
3.3.5 贵州电网公司市场状况 |
3.3.6 贵州电网公司科技及信息化状况 |
4 “十一五”期间贵州电网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
4.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4.1.1 “十一五”期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变化 |
4.1.2 “西电东送”给贵州电力带来的发展机遇 |
4.1.3 “十一五”期间电源建设情况 |
4.1.4 “十一五”期间电力需求预测 |
4.1.5 “十一五”期间贵州电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4.2 电力体制改革形势分析 |
4.2.1 世界各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
4.2.2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 |
4.2.3 产权结构日趋多元化 |
4.2.4 电源结构将加快优化 |
4.2.5 全国联网已是大势所趋 |
4.2.6 用户的用电选择权呼之欲出 |
4.2.7 市场垄断将取代行政垄断 |
4.2.8 电价改革 |
4.3 竞争环境分析(波特竞争模型的应用) |
4.3.1 波特竞争模型 |
4.3.2 电力行业的竞争分析 |
4.4 贵州电网企业内部风险分析 |
4.4.1 组织机构 |
4.4.2 人力资源管理 |
4.4.3 电力销售与预测 |
4.4.4 优质服务与行风建设 |
4.4.5 科技及信息化建设 |
5 贵州电网企业发展思路及实施对策 |
5.1 总体发展思路 |
5.1.1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大政方针 |
5.1.2 贵州电网公司的战略定位 |
5.1.3 贵州电网企业发展思路 |
5.2 体制变革策略 |
5.2.1 政企分开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
5.2.2 迅速与地方发电厂和用户形成平等协商的关系 |
5.2.3 适应被监管 |
5.2.4 整合多种经营资源 |
5.3 营销策略 |
5.3.1 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 |
5.3.2 需求侧管理策略 |
5.3.3 产品策略 |
5.3.4 促销组合策略 |
5.3.5 市场开发策略 |
5.4 品牌形象策略 |
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 |
5.6 科技兴企策略 |
5.6.1 贵州电网当前面临的问题 |
5.6.2 科技兴企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 |
6 结束语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原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7)湖北电能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研究的必要性 1.2 |
相关领域研究与发展综述 1.3 |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描述 1.4 |
本章小结 2 |
湖北能源结构特性分析 2.1 |
湖北能源结构概况 2.2 |
水能是湖北能源资源的突出优势 2.3 |
煤油气资源匮乏产能有限 2.4 |
能源消费强度不合理 2.5 |
电能结构脆弱 2.6 |
电价结构失调且监管失控 2.7 |
可再生电能及核电开发具备潜能 2.8 |
本章小结 3 |
湖北电能需求结构影响因素 3.1 |
引言 3.2 |
工业用电 3.3 |
居民生活用电 3.4 |
电煤及国际油价 3.5 |
区际电能资源配置 3.6 |
电力信息与节能 3.7 |
本章小结 4 |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模型 4.1 |
能源需求总量及结构预测模型 4.2 |
湖北电能需求结构优化 4.3 |
湖北电能供应结构优化 4.4 |
湖北电能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优化 4.5 |
湖北电能供应可靠性与保障性优化 4.6 |
湖北电能生产供应效率及销售价格优化 4.7 |
湖北电能环境效应优化 4.8 |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远景展望 4.9 |
本章小结 5 |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对策 5.1 |
合理布局电源并建立起电煤保障稳价机制 5.2 |
创新规制电价结构 5.3 |
积极吸纳区外水电并谨慎接纳外来煤电 5.4 |
电能供需两侧联动管理 5.5 |
完善电力组织结构 5.6 |
对可再生电能的发展给予特别支持 5.7 |
本章小结 6 |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
全文总结 6.2 |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2 |
节能公式的推导 |
(9)中通道“西电东送”规划研究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中通道“西电东送”规划研究工作概述 |
2.1 三峡水电站外送研究概述 |
2.2 四川电力外送研究概述 |
2.3 金沙江电力外送研究概述 |
3 中通道“西电东送”受端市场空间分析 |
3.1 市场预测的方法与思路 |
3.2 华东电网电力市场分析 |
3.2.1 华东电网现状 |
3.2.2 华东电网电力需求预测 |
3.3 华中电网电力市场分析 |
3.3.1 华中电网现状 |
3.3.2 华中电网电力需求预测 |
3.4 福建电网电力市场分析 |
3.4.1 福建电网现状 |
3.4.2 福建电网电力需求预测 |
3.5 华东、华中、福建电网在建电源情况 |
3.5.1 华东电网在建电源情况 |
3.5.2 华中电网在建电源情况 |
3.5.3 福建电网在建电源情况 |
3.6 确定华东、华中、福建电网接受外部电力市场空间的原则 |
3.7 华东、华中、福建电网接受外部电力的市场空间 |
4 中通道“西电东送”送端外送电能力分析 |
4.1 四川及金沙江流域水电资源 |
4.1.1 四川水电资源 |
4.1.2 金沙江流域水电资源 |
4.2 研究外送电能力的原则 |
4.3 四川外送电能力 |
4.3.1 四川电网自平衡情况 |
4.3.2 四川外送电能力 |
4.4 金沙江外送电能力 |
4.5 三峡外送电能力 |
5 中通道“西电东送”方案 |
5.1 研究中通道“西电东送”方案的原则 |
(1) 研究川电外送市场方向的原则是: |
(2) 研究川电外送容量的原则是: |
(3) 研究川电外送方式的原则是: |
(4) 研究川电外送与周边联网的原则是: |
5.2 四川电力“西电东送” |
5.2.1 四川电力“西电东送”初步方案 |
5.2.2 四川电力“西电东送”外送输电方案 |
5.2.3 川电外送的竞争力及效益 |
5.3 金沙江电力“西电东送” |
5.3.1 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电能在大区电网之间消纳方案 |
5.3.2 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电能分省消纳方案 |
5.3.3 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电能外送输电方案 |
5.4 三峡电力“西电东送” |
5.5 中通道“西电东送”规模 |
6 中通道“西电东送”受端电源电网协调发展 |
7 建议 |
四、国家电力公司“十五”规划全面推进“西电东送”(论文参考文献)
- [1]周小谦忆“西电东送”:全国的大局[N]. 贾科华. 中国能源报, 2016
- [2]西电东送:开创中国电力新格局[J]. 曾培炎. 中共党史研究, 2010(03)
- [3]中国水电开发投融资问题研究[J]. "中国水电开发投融资问题研究"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8(08)
- [4]我国水电开发投融资问题研究[A]. 《中国水电开发投融资问题研究》课题组,罗云毅. 2007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 2007
- [5]西北电力市场及监管体系研究[D]. 张恒.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2)
- [6]贵州电网企业发展研究[D]. 程其麟. 贵州大学, 2006(11)
- [7]湖北电能结构优化研究[D]. 徐新桥.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4)
- [8]有关西电东送工程的几个问题[J]. 周慧杰,毛蒋兴,覃海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
- [9]中通道“西电东送”规划研究概论[J]. 吕伟业,吴云,曾德文. 电力建设, 2002(11)
- [10]实施西电东送战略 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 欧阳昌裕. 中国电力, 2002(10)
标签:西电东送论文; 电力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湖北能源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