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方案比选原则及其应用效益分析

公路设计方案比选原则及其应用效益分析

一、公路设计方案比选优化的原则及其应用的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蒙[1](2021)在《基于价值工程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比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快速交通网持续加密,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来说,一个现代化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必不可少的。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路网上各条公路相交处的交通纽带,是路网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互通立交的型式选择直接影响了立交的功能性,而其功能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速公路整体的通行能力和人们的出行效率。以往的互通立交设计方案比选过程中对于技术指标之外的因素考虑得并不全面,缺少更加科学合理的选型流程,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如何优化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比选的方式,综合考虑互通立交的功能与成本,选出性价比更高的方案以创造更好的交通环境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归纳了互通立交常用型式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将价值工程这样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应用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比选的可行性,制定了相关的工作程序。然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出影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选型的因素并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进行功能分析,初步整理出互通立交的功能指标,再以访谈的方式邀请互通立交建设领域的专家对整理出的功能指标做进一步的优化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建立功能指标的ISM模型,明确各功能指标间的层次关系,构建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功能指标体系。随后建立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比选模型,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功能指标权重的确定当中,再运用灰色评价法将定性的功能指标定量化,结合全寿命周期成本得出价值系数。最后,将价值工程应用于贵州省高速公路A项目五里营枢纽型互通立交的设计方案比选中,按照建立的比选模型对工程实例中三个备选设计方案的价值工程相关系数进行计算,最终通过价值系数的比较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本文的研究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比选流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作为同类型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比选时的参考。

王雅钦[2](2021)在《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改进研究》文中认为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的战略重点已从建设期转向养护期,公路养护项目逐年增加,已成为公路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我国公路养护技术及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技术措施及其管理体系尚未完全成熟,处于先导地位的养护设计显得更为重要,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路养护项目发展的趋势。科学养护,设计先行。公路养护项目的设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实体质量、施工进度及最终投资。加强设计质量管理,满足客户需要,实现养护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是设计单位及设计师们永恒的质量目标。本文依托Z设计院2014-2019年公路养护项目的设计质量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利用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管理工具,对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找出了影响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的一级因素、二级因素,构建了 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影响因素体系。利用质量管理工具,确定出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论文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设计质量各影响因素组合权重系数,参照帕累托法则,明确了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涉及人、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作者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运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制定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并通过XB养护项目进行实例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本文以Z设计院在养护项目中出现的设计质量问题为切入点,采用了 PDCA原理进行质量改进。论文中运用了多种质量改进工具和分析方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评价方法得当,结论可信。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升了 Z设计院在公路养护项目上的设计质量,使其适应快速发展的公路养护事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提高Z设计院的企业竞争力。同时论文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设计院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曹忠良[3](2021)在《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文中认为黄河上游流域地形条件复杂,地表起伏大,以沟壑峡谷为主,公路建设必须克服较大的高差和跨越各种障碍,不仅工程数量巨大,而且建设难度较大。在传统的峡谷库区公路选线过程中,建设投资的控制更多是从公路建设的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较少。而黄河上游峡谷库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脆弱,公路建设会对沿线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已有许多典型案例被陆续曝光,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的后果。我们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将环境影响作为线路方案评价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到环境保护与技术经济统筹兼顾,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妥善解决的工程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选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选线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区环境特点,系统分析了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社会环境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建立了黄河上游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解决该工程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首先,对黄河上游典型峡谷区公路选线需考虑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路选线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同时考虑公路建设对沿线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各种影响。结合已建成的典型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明确了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选线的原则和要求,归纳了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选线的方法和步骤,在分析各种常见的方案评价方法特点之后,选取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线路方案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其次,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原则,采用目标分解等方法确定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主要从环境影响和技术经济方面筛选指标,共选取了社会环境等3个一级指标,土地占用数量、公众参与程度等15个二级指标,利用阈值法、专家打分等方法对指标进行了量化,建立了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取典型工程案例,运用本文建立的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线路方案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得出的结果与研究报告中推荐方案一致,表明了利用该线路方案评价体系在选线过程中能够优选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线路方案,可为后续同类项目线路方案决策提供借鉴。

李佳恬[4](2021)在《全过程工程咨询视角下EPC项目设计管理核心业务研究》文中提出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获得市场青睐。我国推行的EPC总承包模式由于缺乏信任基础,业主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总承包商的设计管理,尽可能增强对EPC项目的控制权,从而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与质量。随着业主需求的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逐渐成为建设领域的重要支撑力量,推动设计管理服务向集成化发展。但现阶段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因此,本文以EPC项目设计管理核心业务为研究对象,找出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开展或提升设计管理的核心业务,充分发挥第三方咨询的价值。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如下:第一,全过程工程咨询视角下EPC项目设计管理核心业务识别。首先通过结构化访谈分析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开展设计管理业务的难点;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半结构化访谈针对业主需求对设计管理业务要点进行识别,并构建“基于业主需求的EPC项目设计管理服务需求模型”,形成“全过程工程咨询设计管理工作图”;最后运用文献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设计管理两大核心业务:设计界面管理与设计评审。第二,基于界面管理的EPC项目设计管理研究。运用界面管理理论,针对三阶段设计管理进行分析。在设计准备阶段,提出了业主与项目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界面,确定项目的设计管理模式和承发包模式。在设计阶段,识别出此阶段多参与方的工作界面和管理障碍,引入协调中心机制,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合作协调,避免设计空白,尽可能地减少设计重叠。在项目实施阶段,运用了BIM技术进行有效的设计变更管理。第三,基于多层次评审的EPC项目设计管理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规范以及地方规定的评审要点进行梳理总结,制定PDCA多层次循环评审机制,增强各方对设计评审的力度,同时本文制定出一套针对初步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要点表,为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严格有效进行设计评审工作提供参考,使得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成果满足业主要求和项目功能需求。本研究为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提供设计管理思路,推进企业设计管理业务突破与业务实操落地,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长远发展。同时能够以咨询方的力量进行EPC项目设计管理,保证项目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李晨杰[5](2020)在《公路路线设计方案优选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以四面山高速柏林东胜连接线公路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也将进一步影响我国交通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公路建设的效率,提高公路路线设计方案优选决策能力。考虑到,我国传统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模型,在评价指标上考虑不够系统全面、在决策方法上较为复杂等,因此,有必要针对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首先,本文对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分析,并归纳整理出了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可采用的构建方法及构建思路等,进而构建出了一套包含6个一级指标(技术评价指标、经济评价指标、安全评价指标、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社会影响评价指标、美观性评价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路线长度、最大纵坡、陡坡段个数等)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针对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共存这一情况,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指标赋值方法和指标数据运算规则等。并在对常见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分析之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模型。最后,以四面山高速柏林东胜连接线公路工程为实际案例,采用问卷调查法确定了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在根据各路线设计方案实际情况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值之后,计算出了各备选方案的灰色相对相似度,A、B、C、D四个备选方案的计算结果分别如下:0.5616、0.5420、0.4816、0.4278,进而得到A方案最优这一结论,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王晓晴[6](2020)在《BIM分层级应用的投资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IM技术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大量的推动政策,旨在高效利用、充分发挥BIM技术自身及其外延效益,为建筑业发展带来实质性价值。然而,由于BIM的全面应用受到建设管理体制、软件接口、多专业协同管理机制、技术水平、人员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BIM应用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使人们对BIM价值产生怀疑。BIM的价值与其投入是否匹配,现阶段如何应用BIM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等问题成为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在BIM应用价值研究现状的调研基础上,围绕如何应用BIM才能达到投资效率最大化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旨在为企业在项目规划阶段确定BIM应用目标提供决策思路,避免在应用点选择上的盲目性,进而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价值优势。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对BIM技术应用进行分层级策划与评价的观点。首先,通过对BIM技术应用特点和应用现状的调研,探讨BIM应用层级划分的必要性。其次,根据对BIM应用点的工程调研和文献调研,结合BIM应用调查问卷,提出BIM分层级应用的划分原则及划分依据,将当前阶段的BIM应用分为基础级、拓展级和创新级三个应用层级,各层级具体应用点的选用需根据工程情况和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进行合理规划。(2)BIM应用成本与效益的识别梳理。站在业主方视角,分别从三种不同的BIM应用模式——业主自主模式、咨询辅助模式、主导平台管理模式,对BIM应用成本进行梳理、分析和识别;同时,通过分析BIM技术在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应用价值,结合文献调研,对BIM应用的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进行详细梳理,并提出具体的效益指标及测算方法。(3)BIM分层级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构建。以BIM投资效率作为评价目标,BIM技术应用的不同层级作为决策单元,构建BIM分层级应用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BIM应用的投资效率进行评价分析。(4)案例应用。在烟台市某综合医院建设项目的BIM应用策划中,利用前述方法进行决策分析,选择拓展级所规划的BIM应用点进行落地实施。项目到当前阶段的实施效果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以BIM投资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BIM分层级应用决策分析的有效性。

刘悦[7](2020)在《基于价值视角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国家对能源互联网建立的迫切需求,电力工程建设在我国各地掀起了新的高潮,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变电站项目建设在电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变电站项目技术密集、价值高昂,目前其建设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存在着盲目追求成本降低、或为满足特定需求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等问题,因而对变电站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研究将会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十分有利于电力建设基础设施的发展。价值工程理论是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分析研究对象的功能和成本,并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寻求最低成本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本文首先对变电站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现实中变电站项目造价管理的阶段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出发,选用价值工程管理理论作为变电站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工具与途径,对变电站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在价值层面进行细致分析。选取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作为主要研究阶段,通过定性分析建立变电站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继而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变电站功能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和量化,对不同建设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方案比选。对价值较高的方案,继续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项目的成本和价值进行评估,确定成本与功能不相匹配的部分进行优化,从而实现项目功能和成本的最佳契合,降低成本、提高功能,做到资源约束下的工程价值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以某220kV变电站整体改造项目为例,开展价值工程分析活动,进行方案比选与方案优化,实现了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证实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说明在变电站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中,将价值工程合理运用于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在充分考虑变电站项目的技术、安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和优化的方案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变电站的功能需求,降低建设成本,有效提高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杨永红[8](2020)在《基于VE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研究 ——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文体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设计是整个建筑业的关键性工作阶段,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投资数量大小、投资综合效益好坏以及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优等的建筑设计方案应是兼顾结构、外观、适用、节约资源、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但过去的建筑设计方案优选很多取决于专家的主观评价,优选过程缺乏科学性、适用性,整个优选步骤需要进一步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研究现状,基于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基本理论,以设计程序中的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果作为优选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已有优选方法的优缺点,决定选择价值工程法进行优选,其中对功能类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使用层次分析法。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法,统计各优选指标在以往文献研究中出现的频数,以此为基础分别构建优选的功能类和成本类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建立的功能类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建立矩阵计算功能类指标权重;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建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最后,通过案例——非营利性、功能比较齐全的“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文体馆”项目,应用以上选择的优选方法和建立的指标体系,在邀请专家对各方案功能满足程度打分后,确定各备选方案的功能评价系数,依据估算模型确定各备选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继而计算成本系数、价值系数,对该项目进行方案优选。本文兼顾功能和成本两大方面,通过科学具体的优选过程,全面的优选指标和合理的优选方法,为优选工作的落实提供进一步借鉴,能够一定程度地指导建筑设计方案的优选工作的开展。

朱珂雨[9](2020)在《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环境选线方案优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铁路具有输送能力大、速度快安全性好、对环境影响小、正点率高、舒适便捷、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如今我国对于高速铁路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未来,高速铁路覆盖率势必也会逐步扩大。新时期对高速铁路的要求更加全面、综合,高速铁路对满足交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高速铁路建设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同时充分发挥其对于沿线区域及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高速铁路环境选线方案的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铁路、绿色选线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其含义,提出高速铁路环境选线的内涵、技术发展、流程及高速铁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结合高铁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特征、社会发展状态等因素,建立了高速铁路环境选线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合理的工程实例进行模型方法的验证。首先,总结了新时期、新要求下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环境选线的背景和意义,在绿色选线的基础上,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于沿线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作用等多方面因素,提出环境选线的设计要求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其次,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通过目标分解,建立了高速铁路环境选线方案优选方案的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指标权重;将灰色关联法和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两种方法相结合,建立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法的方案优选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选取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的工程实例,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准则层下,三个环境选线比选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值,以及最终的综合评价值,数据结果与决策单位推荐方案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于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环境选线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推荐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值不是最佳,但其具有对自然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保护良好,对沿线经济带动、满足客运需求程度高、与旅游资源衔接好、填补了路网空白等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优势。

王勇[10](2020)在《基于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当高速公路建设给当地带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由于路线方案决策不当的原因,将会给沿线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安全、社会、经济及环境等影响因素,结合道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和作用等,对路线建设的必要性、走向和规模做出判断,并采用科学的手段论证其优选结果的一项工作。因此,选取科学、合理的路线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交通运输部大力倡导的绿色品质公路建设新理念,从安全、技术、经济、社会、节能、环境及示范性7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建立了能够科学全面的反映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特点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利用灰色关联思想和TOPSIS法理念改进的加权秩和比法构建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模型,从而决策出更加合理且符合实际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首先,本文从建设绿色公路和打造品质工程两大理念入手,提出了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设计要求,介绍了高速公路选线的概念、原则及要求,并着重对影响高速公路选线的因素及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优选流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后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然后,基于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结合高速公路建设特点及发展需求,从安全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节能因素、环境因素及示范性因素7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系统深入解析得到27个评价指标,从而建立起能够科学反映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另外,本文提出利用灰色关联思想和TOPSIS法理念改进的秩和比法,在计算过程中从“量”和“向”两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构建适合路线方案优选的评价模型。此方法不仅融合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思想和TOPSIS法中的贴近度的概念,且保留了经典秩和比法原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先进性。最后,本文以海南省万洋高速建设项目为例,结合建立起来的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秩和比法进行路线方案优选,分析结果建议本项目路线方案采用推荐方案K,与设计单位分析结果一致。通过与其他方法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模型的科学合理性,能够较好地完成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优选工作。

二、公路设计方案比选优化的原则及其应用的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设计方案比选优化的原则及其应用的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工程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比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价值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互通式立交设计选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项目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互通式立体交叉相关概念
        2.1.1 立体交叉的基本功能与结构组成
        2.1.2 互通立交常用型式及特点
    2.2 价值工程基本理论
        2.2.1 价值工程基本原理
        2.2.2 价值工程的特点
    2.3 价值工程应用于高速互通立交设计方案比选的可行性分析
        2.3.1 价值工程与高速互通立交设计目标的一致性
        2.3.2 价值工程应用于方案设计和比选的优势
    2.4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方案比选中应用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功能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影响互通立交型式选择的因素
    3.2 功能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流程
        3.2.1 构建原则
        3.2.2 构建流程
    3.3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功能分析
    3.4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功能指标体系
        3.4.1 专家访谈法确定功能指标
        3.4.2 建立功能指标ISM模型
        3.4.3 构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功能指标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比选模型
    4.1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比选流程
    4.2 确定功能系数
        4.2.1 功能指标权重的确定
        4.2.2 计算功能得分
        4.2.3 计算功能系数
    4.3 确定成本系数
    4.4 确定价值系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价值工程的高速互通立交方案比选应用实例
    5.1 工程概况及备选设计方案介绍
        5.1.1 工程概况
        5.1.2 各备选设计方案情况
        5.1.3 各方案优缺点及主要技术参数
    5.2 各备选方案功能系数的确定
        5.2.1 确定各功能指标权重
        5.2.2 确定各方案的功能得分
        5.2.3 计算各方案的功能系数
    5.3 各备选方案成本系数的确定
        5.3.1 各方案的成本估算
        5.3.2 计算各方案的成本系数
    5.4 价值系数的计算及设计方案比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五里营枢纽型互通立交功能指标重要性问卷
附录B 五里营枢纽型互通立交备选方案功能指标满意度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设计质量的内涵
    2.2 项目质量管理
        2.2.1 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2.2.2 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及常用工具
        2.2.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2.2.4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2.3 国内外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管理研究综述
        2.3.1 国内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管理研究
        2.3.2 国外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管理研究
    2.4 本文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
        2.4.1 德尔菲法
        2.4.2 层次分析法(AHP)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体系
    3.1 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现状
        3.1.1 公路养护项目设计特点
        3.1.2 Z设计院养护项目质量现状
    3.2 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中设计质量影响因素体系
        3.2.1 设计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则
        3.2.2 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1 利用德尔菲法对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判断
    4.2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
        4.2.1 构建判断矩阵
        4.2.2 计算各因素权向量
        4.2.3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查
        4.2.4 影响因素权重计算过程及结果
    4.3 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主要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5.1 提高路面病害调查准确性的改进措施
    5.2 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5.3 教育培训与质量管理相结合,提高人员质量意识
    5.4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力度,真正发挥质保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改进措施效果实例验证
    6.1 项目概况
    6.2 设计情况
    6.3 改进措施在本项目的具体运用
        6.3.1 运用高新技术、加强管理措施,保证路面病害调查准确性
        6.3.2 优化设计流程的关键环节,保证设计方案适用性最佳
        6.3.3 专项培训与质量管理过程相结合,提高人员质量意识
        6.3.4 强化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设计质量
    6.4 效果检验
    6.5 巩固与总结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1 设计质量影响因素第一次调查问卷表
附录2 Z设计院2014-2019年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选线理论研究
    2.1 公路环境选线理念和内涵
    2.2 公路环境选线的原则
    2.3 公路环境选线的方法及步骤
    2.4 公路环境选线的对策和措施
    2.5 路线方案评价方法介绍及选取
        2.5.1 层次分析法
        2.5.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5.3 灰色关联度法
        2.5.4 数据包络分析法
        2.5.5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5.6 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2.6 本章小结
3 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选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2 评价指标分析及说明
        3.2.1 社会环境指标
        3.2.2 自然资源指标
        3.2.3 技术经济指标
    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线路方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及步骤
        4.1.1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
        4.1.2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3 本章小结
5 工程实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及方案介绍
        5.1.1 沿线自然条件
        5.1.2 沿线社会环境
        5.1.3 本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5.1.4 主要线路方案拟定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5.2.1 指标整理
        5.2.2 计算权重
        5.2.3 隶属度计算
        5.2.4 线路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评价指标重要性比较调查表

(4)全过程工程咨询视角下EPC项目设计管理核心业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EPC总承包模式在国内建筑业快速发展
        1.1.2 我国低信任度市场环境下业主参与EPC项目设计管理
        1.1.3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推动设计管理服务集成化发展
        1.1.4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设计管理服务面难题
    1.2 问题提出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现实问题的提出
        1.2.3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4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设计管理研究
        2.1.1 国外设计管理研究
        2.1.2 国内设计管理研究
    2.2 EPC总承包项目研究
        2.2.1 EPC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2.2.2 EPC项目招标介入时点研究
    2.3 EPC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研究
        2.3.1 DBB与 EPC模式下设计管理的对比分析
        2.3.2 EPC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必要性研究
        2.3.3 EPC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方式研究
    2.4 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
        2.4.1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研究现状
        2.4.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内容研究
        2.4.3 全过程工程咨询设计管理研究
    2.5 相关理论概述
        2.5.1 项目集成管理理论
        2.5.2 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理论
        2.5.3 需求识别理论
    2.6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视角下EPC项目设计管理核心业务识别
    3.1 基于结构化访谈的EPC项目设计管理业务难点分析
        3.1.1 访谈信息采集与整理
        3.1.2 访谈内容分析及结果
    3.2 基于业主需求的EPC项目设计管理业务模型构建
        3.2.1 文本材料收集
        3.2.2 半结构访谈信息采集
        3.2.3 半结构访谈内容分析及结果
        3.2.4 模型构建及应用指导
    3.3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EPC项目设计管理核心业务识别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界面管理的EPC项目设计管理研究
    4.1 界面管理定义及原理
        4.1.1 界面管理定义
        4.1.2 界面管理的基本原理
        4.1.3 界面划分的原则
        4.1.4 界面的分类
    4.2 设计准备阶段的设计界面管理研究
        4.2.1 设计准备阶段设计界面状态分析
        4.2.2 构建项目的界面管理体系
    4.3 设计阶段的设计界面管理研究
        4.3.1 设计阶段设计界面状态分析
        4.3.2 设计阶段各组织间设计界面管理障碍
        4.3.3 基于协调中心的设计界面管理
    4.4 实施阶段的设计界面管理研究—设计变更管理
        4.4.1 实施阶段设计界面状态分析
        4.4.2 实施阶段各组织间设计界面管理障碍
        4.4.3 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界面管理
第五章 基于多层次评审的EPC项目设计管理研究
    5.1 基于PDCA多层次设计评审
        5.1.1 评审要点
        5.1.2 多层次设计评审研究
    5.2 初步设计文件评审
        5.2.1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内容
        5.2.2 初步设计文件评审要点
    5.3 施工图设计文件评审
        5.3.1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内容
        5.3.2 施工图设计文件评审要点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设计管理现状调研
    附录 B 业主对设计管理的业务需求调研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公路路线设计方案优选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以四面山高速柏林东胜连接线公路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4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多属性决策的研究
        1.2.2 路线设计方案评价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难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难点
第2章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优选相关理论
    2.1 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
        2.1.1 公路路线设计的概念
        2.1.2 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2.1.3 公路路线设计的影响因素
        2.1.4 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步骤
    2.2 多属性决策理论
        2.2.1 多属性决策的基本概念
        2.2.2 多属性决策的特点
        2.2.3 多属性决策的基本构成要素
        2.2.4 多属性决策的基本分析流程
        2.2.5 常用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准则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特点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1.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3.2 公路路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模型
    4.1 多属性决策方法选择
    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方案评价优选模型构建
        4.2.1 评价指标属性确定
        4.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3 评价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
    5.1 工程项目概况
        5.1.1 工程项目背景
        5.1.2 工程项目建设条件
        5.1.3 工程项目技术标准
        5.1.4 路线方案的走向、主要控制点及技术、经济指标
    5.2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优选
        5.2.1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优选基本流程
        5.2.2 评价指标权重
        5.2.3 评价指标赋值及归一化
        5.2.4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方案排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指标调查
附录 B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评价指标重要性及可操作性调查
附录 C
附录 D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6)BIM分层级应用的投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研究路线
    1.5 论文架构
2 BIM技术应用层级划分
    2.1 层级划分的必要性
    2.2 全寿命周期中BIM应用点识别
    2.3 BIM应用点现状调研
        2.3.1 问卷设计
        2.3.2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2.4 BIM技术层级划分
        2.4.1 划分原则
        2.4.2 划分依据
        2.4.3 BIM技术应用的三种层级
    2.5 本章小结
3 BIM应用成本及效益分析
    3.1 BIM技术成本及效益分析的注意事项
    3.2 BIM技术应用成本分析
        3.2.1 成本的基本概念
        3.2.2 成本构成及指标体系
    3.3 BIM技术应用效益分析
        3.3.1 效益的基本概念
        3.3.2 效益构成及指标体系
    3.4 效益指标测量方法
        3.4.1 定量指标具体测量方法
        3.4.2 定性指标具体测量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BIM分层级应用的投资效率评价分析—基于DEA模型
    4.1 研究方法的确定
    4.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概述
        4.2.1 基本原理
        4.2.2 基本模型介绍
        4.2.3 应用思路及步骤
    4.3 BIM投资效率评价指标的确定及模型构建
        4.3.1 指标设计原则
        4.3.2 投入产出指标确定
        4.3.3 BIM分层级应用的DEA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某医院项目分层级应用的方案确定
    5.3 某医院项目分层级应用的投资效率评价
        5.3.1 某工程项目BIM分层级应用成本效益估算
        5.3.2 基于DEA的 BIM投资效率求解结果
    5.4 某医院项目的BIM落地实施
        5.4.1 某医院项目的BIM应用情况
        5.4.2 某医院项目BIM应用成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BIM技术应用现状调研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基于价值视角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变电站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
        2.1.1 变电站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及目标
        2.1.2 变电站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阶段
    2.2 价值工程的原理
        2.2.1 价值工程的含义
        2.2.2 价值工程的原理
        2.2.3 价值工程的应用阶段
        2.2.4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2.3 层次分析法
        2.3.1 层次分析法介绍
        2.3.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价值视角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3.1 变电站造价管理应用价值工程的可行性分析
    3.2 变电站造价管理应用价值工程的阶段选择
    3.3 研究阶段内变电站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
    3.4 研究阶段内应用价值工程的总体思路分析
        3.4.1 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选择的思路
        3.4.2 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的思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价值视角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4.1 变电站建设项目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功能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4.1.2 功能分析与功能评价指标的选择
        4.1.3 构建变电站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4.1.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功能评价指标模型的权重模型
    4.2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选择的数学模型
    4.3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的数学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变电站建设项目概况
        5.1.1 变电站项目建设必要性
        5.1.2 变电站项目建设规模
        5.1.3 变电站电气改造方案介绍
        5.1.4 变电站建设项目建筑部分介绍
        5.1.5 变电站建设项目站址情况介绍
    5.2 功能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层次单排序
        5.2.2 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5.3 建设方案选择
        5.3.1 计算各方案功能评价指数
        5.3.2 计算各方案价值指数
    5.4 工程造价优化改进
        5.4.1 计算设计方案分部工程功能评价指数
        5.4.2 设计方案分部工程造价分配优化
        5.4.3 目标成本与工程造价对比分析
        5.4.4 改进目标的确定
        5.4.5 改进方案的制定
    5.5 应用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于VE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研究 ——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文体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相关概念和方法选择
    2.1 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相关概念
    2.2 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要求
    2.3 常见的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方法的对比
    2.4 层次分析法
        2.4.1 AHP法的基本思路
        2.4.2 AHP法的优选步骤
    2.5 价值工程法
        2.5.1 价值工程法的基本思路
        2.5.2 价值工程法的步骤
    2.6 基于AHP的价值工程法
        2.6.1 基于AHP的价值工程法的基本思路
        2.6.2 基于AHP的价值工程法的步骤
    小结
3 构建建筑设计方案优选指标体系
    3.1 建筑设计方案优选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优选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方法
    3.3 优选指标体系的分析
    3.4 功能类指标的建立及说明
        3.4.1 功能类指标建立
        3.4.2 功能类指标建立的说明
        3.4.3 建立功能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3.4.4 构造功能指标体系判断矩阵并求解
    3.5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类指标的建立及说明
        3.5.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类指标建立
        3.5.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类指标建立的说明
        3.5.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类指标估算模型
        3.5.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类指标各单元估算方法
    小结
4 案例分析——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文体馆项目为例
    4.1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项目设计背景介绍
        4.1.1 设计项目概况
        4.1.2 初定竞选方案
    4.2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选
        4.2.1 确定各方案功能系数
        4.2.2 确定各方案的成本系数
        4.2.3 确定各方案的价值系数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环境选线方案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本文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路选线研究现状
        1.2.2 环境选线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环境选线研究
    2.1 沿海地区铁路的特点
    2.2 高速铁路建设沿线环境的影响分析
        2.2.1 沿线海洋环境的影响
        2.2.2 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2.3 沿线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2.3 高速铁路环境选线概述
        2.3.1 环境选线的概念及涵义
        2.3.2 高速铁路环境选线的要求
        2.3.3 铁路环境选线的技术发展
        2.3.4 高速铁路环境选线的流程
        2.3.5 高速铁路环境选线的特点
        2.3.6 高速铁路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铁路环境选线方案优选评价指标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
        3.1.1 指标体系的内涵
        3.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2 高速铁路环境选线方案优选评价指标选取
        3.2.1 自然环境准则层
        3.2.2 社会环境准则层
        3.2.3 技术经济准则层
    3.3 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4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法的环境选线方案优选模型构建
    4.1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相关理论研究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理论原理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步骤
        4.2.3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特点分析
    4.3 TOPSIS法相关理论研究
        4.3.1 TOPSIS法理论原理
        4.3.2 TOPSIS法的评价步骤
        4.3.3 TOPSIS法的优缺点分析
    4.4 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法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4.1 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法优势分析
        4.4.2 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环境选线方案优选评价步骤
        4.4.3 MATLAB在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法中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1.1 主要技术标准
        5.1.2 汕头至漳州段沿线自然环境特征
        5.1.3 汕头至漳州段沿线社会环境特征
    5.2 汕头至漳州段线路比选方案概述
    5.3 环境选线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确定
    5.4 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法进行方案优选决策
        5.4.1 自然环境准则层指标贴近度计算
        5.4.2 社会环境准则层指标贴近度计算
        5.4.3 技术经济准则层指标贴近度计算
        5.4.4 线路方案综合评价
    5.5 决策单位综合比选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基于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分析
    2.1 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
        2.1.1 绿色公路建设理念
        2.1.2 品质工程建设理念
        2.1.3 绿色品质公路路线设计要求
    2.2 高速公路选线的原则、要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2.1 高速公路选线的概念
        2.2.2 高速公路选线的原则
        2.2.3 高速公路选线的要求
        2.2.4 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3.3 评价指标的解析
        3.3.1 安全评价指标
        3.3.2 技术评价指标
        3.3.3 经济评价指标
        3.3.4 社会评价指标
        3.3.5 节能评价指标
        3.3.6 环境评价指标
        3.3.7 示范性评价指标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5.1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3.5.2 熵值法计算指标的权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常用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方法评析
        4.1.1 专家评分法
        4.1.2 层次分析法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4 数据包络分析法
        4.1.5 BP神经网络评价法
        4.1.6 可拓决策方法
    4.2 路线方案优选评价方法选取
        4.2.1 经典秩和比法相关理论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相关理论
        4.2.3 TOPSIS法相关理论
    4.3 利用灰色关联思想和TOPSIS法理念改进的秩和比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建设条件
        5.1.3 主要技术标准
    5.2 路线方案的拟定
        5.2.1 路线走廊带分析
        5.2.2 路线起终点论证
        5.2.3 可能的路线方案
        5.2.4 设计单位路线方案比选分析
        5.2.5 绿色品质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理念的应用
    5.3 路线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4 采用改进秩和比法进行路线方案优选分析
        5.4.1 计算相对贴近度
        5.4.2 计算加权秩和比
        5.4.3 路线方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公路设计方案比选优化的原则及其应用的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工程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比选研究[D]. 吴蒙. 南昌大学, 2021
  • [2]Z设计院公路养护项目设计质量改进研究[D]. 王雅钦. 山东大学, 2021(12)
  • [3]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D]. 曹忠良.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全过程工程咨询视角下EPC项目设计管理核心业务研究[D]. 李佳恬.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5]公路路线设计方案优选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以四面山高速柏林东胜连接线公路工程为例[D]. 李晨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BIM分层级应用的投资效率研究[D]. 王晓晴. 烟台大学, 2020(02)
  • [7]基于价值视角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刘悦. 山东大学, 2020(11)
  • [8]基于VE建筑设计方案优选的研究 ——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文体馆为例[D]. 杨永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环境选线方案优选研究[D]. 朱珂雨.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基于绿色品质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研究[D]. 王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公路设计方案比选原则及其应用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