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诱导印楝籽壳提取印楝子素的研究

微波诱导印楝籽壳提取印楝子素的研究

一、微波诱导法萃取印楝种壳中印楝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霖,黄劲,杨秀群[1](2019)在《印楝素的生物发酵制备途径研究》文中认为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活性最强的拒食剂,被认为是最适合于商品化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通过对印楝种子消毒时间、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方法、萃取液旋转蒸发温度、时间等条件进行了摸索,最终通过液质联用技术从印楝种仁内生菌发酵液、菌丝体提取液中均检测到印楝素A,为印楝素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途径。

陶汶铭[2](2015)在《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是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界公认的难题。所谓“难降解”是指这类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难以生物降解。石油化工废水和荧光剂生产废水组成复杂,具有生物毒性强、浓度高的特点,对环境污染严重,难以进行生物降解。因此本课题选用以上两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分别进行研究。针对石油化工废水,先对其COD值测定,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单因素测试,分别确定微波的功率、辐射时间、pH值、活性炭用量、氧化剂和催化剂用量的最佳效果。最后进行复合测试,观察各因素在不同组合、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并确定最佳效果。微波下,50ml稀释20倍的废水在碱性条件下,中火微波辐射5min,加入0.1g CuO,0.1g活性炭和0.5ml3%的H2O2,COD值最小为73mg/L。去除率为80%。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废水在碱性条件下与金属离子发生沉降。针对此现象进行进一步测试,发现在选取50ml原废水并加入FeSO41.4g后,在碱性条件下,中火微波辐射2min,其COD值从7380mg/L降到608mg/L,降低率为92%。说明微波条件下沉降效果优于催化氧化的效果。针对荧光剂生产废水的研究,通过对荧光废水的特点及难以处理的原因分析,确定微波辐射的处理方案,在功率为600W、辐射时间为9min、pH值为4的条件下,COD去除率最高只有38.8%。再对原废水进行酸沉处理,当调节pH为12时,发现酸沉条件下微波处理效果更好,COD去除率在52%以上。在此基础上对酸沉废水进一步研究,探究微波功率、辐射时间、pH值、试剂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然后再对各因素组合对比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辐射功率为600W、辐射时间为9min、pH值为2、质量分数为30%的H2O2的量为0.3mL,且质量分数为1%的负载CuO加入量为0.8g时,荧光剂生产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1.25%,说明在微波条件下荧光废水的催化氧化效果更好。为了适用于工业化废水处理,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可行性,故本研究针对荧光剂生产废水采用酸性净化,沉淀大部分生物难降解荧光剂,使其COD降至2600mg/L左右,再利用微波+Fenton氧化—投加石灰组合的强化学氧化性和絮凝沉淀双重作用,使其COD降至700800mg/L左右。再利用现有生物法即可将荧光废水COD降低,使其COD降至75mg/L,整体去除率达到98.63%,该法处理成本低,净化效果显着。

崔晨,贺素姣[3](2014)在《印楝素的发展与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印楝素的杀虫机理和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并对其产业化前景和市场潜力进行了分析。对印楝素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胡文明,陆小磊,涂云飞,杨秀芳[4](2009)在《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印楝素是取自印楝中的一类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植物源活性物质。本文对印楝素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精制方法以及简单的结构修饰,生物活性和相关剂型等做了简要的介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印楝素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印楝素作为生物源农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王有琼,马李一,张重权,张燕平,段琼芬[5](2009)在《快速浸出法提取印楝素浸膏》文中认为比较了微波法、超声波法、常规溶剂浸提法和快速浸出法4种方法提取印楝种子中印楝油、印楝素浸膏得率和浸膏中印楝素A、印楝素B的质量百分含量。快速浸出法提取总耗时0.5 h,印楝油得率31.9%,印楝素浸膏得率3.39%,浸膏中AzadirachtinA含量8.99%、Azadirachtin B含量2.92%。快速浸出法耗时少,得率高,具有较多优势。测定了快速浸出法提取印楝素不同萃取时间下印楝种粉的粒度,发现物料粒度不断减小是达到快速萃取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夏海涛[6](2009)在《药用苦楝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和遗传变异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苦楝(Melia azedaeach L.)是我国优良的乡土树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作为一种植物源农药原料树种,其提取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对靶标生物具有强力选择性等特点,具有独特杀虫作用,而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在我国苦楝资源丰富,但大多数散生,天然林较少,保护苦楝现有资源,开发和利用以苦楝为原料的植物源农药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两方面分别对我国南方苦楝的遗传多样性和福建苦楝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南方不同种源间苦楝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差异对苦楝遗传分化的影响以及苦楝不同种源间的亲缘关系等;对福建的苦楝资源进行了细致的调查选优,筛选出药用含量高的苦楝优树,分析了福建苦楝的种子表型变异、川楝素含量变异、营养变异以及气象因子对三者的影响等。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建立了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的PCR扩增程序:预变性94℃,5min;变性94℃,45s;退火温度与每个引物相对应,退火45s;延伸72℃,90s;40个循环;后延伸72℃,10min;4℃保存,扩增结束。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两种方法筛选PCR反应体系,最终确立了适用于13个种源苦楝的最优ISSR-PCR反应体系:dNTP浓度0.40m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1.00 U、引物浓度0.80μmol/L、Mg2+浓度3.00mmol/L、模板DNA浓度50 ng,总反应体积为20μl。2、从100个ISSR引物中经反复筛选,最终选择了24个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ISSR引物应用于苦楝遗传多样性研究。24个ISSR引物对13个种源苦楝优树DNA总共扩增出382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43%,其中广西南宁(NN)和福州仓山(CS)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为54.97%,福建延平(YP)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最低,为43.98%,说明13个种源苦楝的遗传多样性丰富。3、13个种源苦楝DNA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变异幅度为1.3110-1.388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的变异幅度为0.1822-0.2277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的变异幅度为0.2660-0.3324,多态位点百分率(PPB)的变异幅度为43.98-54.97,说明地理因素是造成不同种源间苦楝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因素之一。海南种源的遗传分化系数(Gst)最高,为0.4394;广西的最低,为0.2899;基因流(Nm)变异幅度为0.6379-1.2247,且地理微环境引起的种源内变异均在55%以上,比种源间遗传变异大,说明地理微环境的变化对苦楝的遗传分化也有着较大影响。4、13个种源苦楝的Nei’s(1978)遗传距离为0.0012-0.2840,经UPGMA聚类分析,13个种源苦楝可分为4类:第Ⅰ类为云南保山(BS);第Ⅱ类为四川绵阳(MY)、广西南宁(NN)、海南昌江(CJ)、福建永泰(YT)、湖南浏阳(LY)、广西龙泉(LQ)、福州仓山(CS);第Ⅲ类为福建明溪(MX);第Ⅳ类为浙江金华(JH)、福建延平(YP)、福建建瓯(JO)、福建尤溪(YX)。从总体上来看,13个苦楝种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云南保山为一大类,其他种源为另一大类。5、运用U7(73)三因素七水平均匀试验设计,对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影响苦楝川楝素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乙醇浓度对川楝素提取影响最显着。在7个处理组合中,第7个处理组合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量达4.259mg·g-1,即最优提取组合方式为75%乙醇,提取温度(水浴)50℃,提取时间为50min。6、福建省32个地区的99株候选苦楝优树,川楝素测定分析发现不同部位的川楝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枝叶的川楝素含量为0.0314-0.8105mg·kg-1,皮的川楝素含量为0.1600-5.9931mg·kg-1,果实的川楝素含量为0.4213-8.9917 mg·kg-1,而果实川楝素的总平均含量均高于枝叶和皮的含量。根据不同部位川楝素含量,通过聚类分析,将99株候选优树划分为四类,其中德化FK4、沙县FK53、邵武FK57、寿宁FK62、顺昌FK63、仙游FK74、永春FK84、永泰FK89、尤溪FK90是选出的高川楝素含量的苦楝优树。东经、北纬、海拔、年均温和年均降雨量是影响川楝素含量的主要气象因子,5个气象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86.562%,但总体上看,气象因子对川楝素含量的影响并不显着。7、32个种源苦楝种子表型性状长、宽、平均单粒重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种子表型较为丰富;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大小顺序是:宽>长>平均单粒重,表型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存在着一定的变异幅度,但气象因子对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影响并不显着;种子长和宽,是苦楝种子表型性状的主要性状,累计贡献率达98.14%。8、福建32个种源苦楝N、P、K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大小顺序依次为N>K>P。不同种源间苦楝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性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说明不同种源苦楝在吸收和利用营养元素的能力上存在显着差异。气象因子对苦楝N、P、K含量总体上影响不明显,仅叶的N、K含量分别与种源地的极低温度和极高温度之间呈显着相关性,且叶中N的含量随纬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2个种源中苦楝川楝素含量最小的为罗源,最大为蒲城,平均含量为0.2618-2.2468mg·kg-1,而且营养元素N、P、K的含量对川楝素含量的影响不显着。

张彩文[7](2008)在《微波萃取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微波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且具有设备简单、萃取效率高、选择性强、重现性好、省时省溶剂、节能环保等优点.本文就微波萃取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天然产物中的生物碱、黄酮、苷类、多糖、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的提取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该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段琼芬,姚春才,陈思多,王有琼,安鑫南[8](2008)在《我国印楝素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楝素是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是最有潜力的植物源杀虫剂,它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和不危害环境,被用于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和烟草的病虫害防治。高效、低耗的萃取技术是印楝产业发展的根本和核心技术,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指导企业选择适当的技术,特归纳了微波法、超声波法、快速萃取法等5种萃取印楝素的技术,介绍了各技术的萃取机理和特点,指出了在生产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并分析了应用前景。

彭黎旭[9](2007)在《印楝活性物质生物特性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印楝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定量方法、降解动力学和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为印楝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建立了印楝素A标准品(含量在95%以上)的制备方法和工艺;通过均匀设计优化溶剂浸泡萃取的提取工艺,使用超临界CO2萃取对印楝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研究对比两种提取工艺,建立一条可进行中试生产的工艺路线;研究水分、温度、pH、时间等因素对印楝素稳定性的影响,建立印楝活性成分的降解动力学模型;对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的生物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结论如下:1、研究了印楝素A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检测印楝素的有效方法,其检测条件为:色谱柱:C18柱,3.9mm×150m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5nm。本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μg/mL。印楝素A保留时间为3.15min。建立生物农药中印楝素总量的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前处理用二氯甲烷,超声提取生物农药中的印楝素,加入硫酸的香兰素乙醇溶液产生蓝绿色物质,在572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2、印楝活性成分纯化研究,采用二氯甲烷对印楝种仁进行萃取得到含量较高的印楝二氯甲烷粗提物,再选用快速柱层析法(Flash column chromatography)和薄层色谱法(TLC)对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得到含量大于95%的印楝素A等五个同系物成分的纯化合物,采用HPLC法,紫外及可见光光谱法和液相-质谱联用法(LC-MS)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印楝素A,保留时间3.15min,分子量720;6-deacetvlnimbin,保留时间10.37min,分子量498;6-deacetvlsalannin,保留时间12.61min,分子量554;Nimbin,保留时间16.72min,分子量540;Salannin,保留时间22.10min,分子量596。3、通过寻优获得溶剂浸泡萃取印楝活性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结合实际生产条件,修正后最佳工艺条件为:石油醚萃取的用量和时间分别是230mL和20min,甲醇为310mL和345min,乙酸乙酯为120mL和85min。超临界CO2萃取印楝素A的修正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为5400psi即37MPa,温度为43℃,时间为165min,夹带剂的体积为13mL。在印楝粗提物的制备工艺中,考虑将超临界CO2萃取和溶剂浸泡萃取结合,可以得到较好的试验效果,同时将运行成本降低,推荐了一条印楝产业化工艺路线。4、印楝油中高级脂肪酸成分分析,通过对印楝籽油的皂化得到了印楝油的总脂肪酸,经甲酯化后用C-C-MS联用仪鉴定了其中所含高级脂肪酸的成分,用GC-FID法对其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其中油酸含量为51.15%,硬脂酸含量为19.13%,棕榈酸含量为16.78%,亚油酸含量为9.86%,花生酸含量为1.24%,其它含量低于1%的高级脂肪酸还有顺-3-辛基-环氧乙烷-辛酸,山萮酸,9-十八(碳)烯酸,11-二十碳二烯酸,9-十六碳烯酸,十七(烷)酸等。5、本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pH值、温度、水分、紫外光、溶剂、抗氧化剂和抗光剂对纯品印楝素A及乙酸乙酯粗提物中的印楝素A及其同系物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其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Arrhenius常数、活化能、活化熵和活化焓等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从理论上很好的解释试验现象。弱酸性条件有利于印楝素的稳定性,碱性加快印楝素的降解。印楝素在4℃和25℃条件下较为稳定,基本不降解;大于35℃时,降解速率明显增大;在65℃时降解速率最大,在处理14d后印楝素基本完全降解,检测浓度趋于0。印楝素的降解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室温下,处理14d后,二者降解率分别为13.12%和12.28%,在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二者的降解存在着差异,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印楝素A及同系物的降解率差异不明显。紫外光对印楝素的影响较大,照射6h时纯品和粗提物中印楝素A降解分别达60.86%和55.57%,2d时,分别达到92.95%和89.11%。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印楝素A降解回归方程,为印楝产业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Va和Vc均有抑制印楝素A和乙酸乙酯粗提物热分解的作用,va的抑制作用强于Vc。在室温下,处理14d后,0.5、1.0和1.5倍于印楝素A的Va,分解率分别为35.68%、33.30%和27.69%,而Vc的分解率分为50.97%、48.00%和40.29%,Va抗氧剂在1.0~1.5倍时抑制率趋向于平衡,因此,要配制选用抑制作用强的Va为防止印楝素热分解的抑制剂,用量最好选用在1~2倍之间。印楝油和碱木素皆有抗光氧化的作用,二者的能力相差不多,两者都随着抗光剂的量增大降解率有所降低,当抗光剂是物料的1.5倍时,处理14d后,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对照的0.7492倍(碱木素)和0.7212倍(印楝油);而乙酸乙酯粗提物的降解率分别为对照的0.6870倍(碱木素)和0.8920倍(印楝油)。6、在室内测定了3种印楝提取物(印楝乙酸乙酯萃取、CO2超临界萃取和印楝油)对瓜绢螟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瓜绢螟幼虫都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对成虫产卵忌避作用效果较好,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趋势明显增强;对低龄幼虫有一定的毒杀活性,而对高龄幼虫活性则很低。四种不同的印楝萃取物(印楝素A、印楝油、印楝乙酸乙酯粗提物和印楝超临界CO2萃取物)对玉米象成虫进行忌避、熏蒸和毒杀活性进行了测定,拟对仓贮害虫提供新的防治思路。忌避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四种萃取物都具有较好的忌避活性,高浓度处理忌避活性均达到Ⅴ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忌避活性都呈下降趋势。熏蒸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四种萃取物差异较大,试验结果认为四种萃取物熏蒸活性为印楝油>超临界CO2萃取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印楝素A。毒杀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四种萃取物毒杀活性均较差,但由于印楝活性成分具有忌避、拒食和其它生物活性,四种萃取物对玉米象种群的数量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

何书海[10](2007)在《印楝素分离、纯化及对瓜绢螟的生物学活性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楝(Azadirachta indica.A.juss)种仁中含有印楝素(azadirachtin)等活性成分,主要为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已证明其对8目(鳞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膜翅目、直翅目、蜱螨目)近400种农林、仓储、卫生害虫具有拒食、产卵忌避、驱避、绝育、生长阻断、杀卵及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基于印楝在害虫的防治上具有高效性,不伤害天敌,对环境无影响,对哺乳动物和人低毒的特点,印楝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潜力的杀虫植物;同时如何调控产品中印楝素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研究也是国际公认的难题。本文对印楝素的分析、萃取和纯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研究影响印楝素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添加稳定剂,以及印楝对瓜绢螟生物学活性测定试验,为印楝生物农药应用于葫芦科蔬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1.印楝活性成分纯化研究,本研究采用乙酸乙酯对印楝种仁进行萃取得到含量较高的印楝乙酸乙酯粗提物,再选用快速柱层析法(Flash column chromatography)和薄层色谱法(TLC)对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得到含量大于99%的印楝素A等四个同系物成分的纯化合物,采用紫外及可见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质谱法分离鉴定出4种物质,分别为印楝素A,保留时间5.58min,分子量为720.7 ;6-deacetylsalannin,保留时间11.81min,分子量为554;Nimbin,保留时间16.98min,分子量为540;Salannin,保留时间18.58min,分子量为596。2.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检测印楝素的有效方法,其检测条件:色谱柱为C18柱,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本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μg/mL。印楝素A保留时间为5.58min。3.对影响印楝素稳定性的因素做了系统研究,诸如温度、紫外、水分、酸碱度、抗氧化剂和抗光剂等。结果表明,弱酸性条件有利于印楝素的稳定性,碱性加快印楝素的降解,在pH4~6的溶剂中比较稳定;印楝素在4℃和25℃条件下较为稳定,基本不降解;大于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印楝素分解明显增加;紫外光对印楝素的影响较大,照射2d时纯品和粗提物中印楝素A降解分别达92.95%和89.11%;印楝素的降解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室温下,处理14d后,二者降解率分别为13.12%和12.28%,在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二者的降解存在着差异;Va和Vc均有抑制印楝素A和乙酸乙酯粗提物热分解的作用,Va的抑制作用强于Vc。印楝油和碱木素皆有抗光氧化的作用,二者的能力相差不多,两者都随着抗光剂的量增大降解率有所降低。4.在室内测定了印楝3种提取物(印楝乙酸乙酯萃取、CO2超临界萃取和印楝油)对瓜绢螟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瓜绢螟幼虫都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对成虫产卵忌避作用效果较好,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趋势明显增强;对低龄幼虫有一定的毒杀活性,而对高龄幼虫活性则很低。

二、微波诱导法萃取印楝种壳中印楝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诱导法萃取印楝种壳中印楝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印楝素的生物发酵制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方法
        1.4.1 培养基
        1.4.2 菌种分离和纯化
        1.4.3 菌液发酵
        1.4.4 发酵产物提取
    1.5 仪器条件
        1.5.1 色谱条件
        1.5.2 质谱条件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条件处理
    2.2 色谱质谱条件确定
        2.2.1 色谱条件
        2.2.2 质谱条件确定
    2.3 印楝素萃取计算结果
3 结论及讨论

(2)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难降解有机废水
        1.1.1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概况
        1.1.2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1.1.3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1.1.4 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现状
        1.1.5 荧光剂生产废水的处理现状
    1.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石油废水的微波处理
    2.1 药品和仪器
    2.2 实验步骤
        2.2.1 石油废水 COD 的测定
        2.2.2 石油废水红外光光谱分析
        2.2.3 微波条件催化氧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石油废水 COD 的测定
        2.3.2 石油废水红外光光谱分析
        2.3.3 微波催化氧化的数据与分析
    2.4 小结
3 荧光剂生产废水的微波处理
    3.1 药品和仪器
    3.2 实验步骤
        3.2.1 荧光剂生产废水的 COD 测定
        3.2.2 荧光剂生产废水的红外光光谱分析
        3.2.3 荧光剂生产废水的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剂生产废水 COD 的测定
        3.3.2 荧光剂生产废水红外光谱分析
        3.3.3 荧光剂生产废水微波处理结果分析
    3.4 小结
4 荧光剂生产废水的新型高效组合处理
    4.1 药品和仪器
    4.2 实验步骤
        4.2.1 微波条件下 Fenton 氧化
        4.2.2 中和处理
        4.2.3 生物好氧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波条件下 Fenton 氧化处理分析
        4.3.2 中和处理分析
        4.3.3 生物法处理分析
    4.4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印楝素的发展与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杀虫机理
2 提取方法
3 全合成研究现状
4 安全性
5 产业化前景
6 展望

(4)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印楝素的提取
    1.1溶剂萃取法
    1.2匀浆法和微波诱导法
    1.3超临界CO2萃取法
2 印楝素的精制
    2.1 多溶剂萃取法
    2.2 大孔树脂吸附法
3 印楝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1 光照对印楝素稳定性的影响
    3.2 热量对印楝素稳定性的影响
    3.3 溶剂对印楝素稳定性的影响
4 印楝素的简单的结构修饰
    4.1 印楝素的氢化
    4.2 印楝素的水解
5 印楝素的相关剂型的研究
    5.1 印楝素乳剂的研制
    5.2 印楝素粉剂和胶囊剂的研制
6印楝素的生物活性
    6.1 印楝素的杀虫活性
    6.2 印楝素混剂的生物活性

(6)药用苦楝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和遗传变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楝科植物资源
    1.2 苦楝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
        1.2.1 苦楝形态特征
        1.2.2 我国苦楝资源地理分布
    1.3 苦楝药用活性成分及提取方法
        1.3.1 苦楝药用活性成分
        1.3.2 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1.4 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方式及机理
        1.4.1 植物源杀虫剂
        1.4.2 植物源杀菌(线虫)剂
        1.4.3 植物源除草剂
    1.5 苦楝在农、林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1.6 DNA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林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1.6.1 DNA 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
        1.6.2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1.6.3 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分子学上的研究应用
        1.6.4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DNA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不同种源苦楝遗传多样性ISSR 研究
        2.1.1 试验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2.1.3 总DNA 的提取与检测
        2.1.4 ISSR 分析
        2.1.5 数据处理与指标计算
    2.2 福建药用苦楝遗传变异研究
        2.2.1 优树选择
        2.2.2 苦楝川楝素提取条件的优化
        2.2.3 不同种源苦楝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2.2.4 不同种源苦楝N、P、K 含量变异研究
        2.2.5 不同种源苦楝川楝素含量变异研究
        2.2.6 数据处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源苦楝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苦楝DNA 浓度和纯度检测
        3.1.2 ISSR-PCR 扩增条件的优化
        3.1.3 ISSR-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3.1.4 不同种源苦楝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川楝素提取条件均匀设计优化分析
    3.3 苦楝优树选择分析
        3.3.1 不同种源苦楝优树不同部位川楝素含量分析
        3.3.2 苦楝优树种源地气象因子对川楝素含量的影响分析
    3.4 不同种源苦楝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3.4.1 苦楝种子表型性状方差分析
        3.4.2 苦楝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
        3.4.3 苦楝种子表型性状与气象因子相关性
        3.4.4 苦楝种子表型主成分分析
        3.4.5 苦楝种子表型聚类分析
    3.5 不同种源苦楝川楝素含量变异分析
    3.6 不同种源苦楝N、P、K 含量变异分析
        3.6.1 不同种源苦楝N、P、K 含量分析
        3.6.2 不同种源苦楝N、P、K 的地理变异分析
        3.6.3 不同种源苦楝N、P、K 与川楝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不同种源苦楝ISSR 遗传多样性研究
        4.1.2 苦楝川楝素提取方法均匀试验设计研究
        4.1.3 苦楝优树选择
        4.1.4 不同种源苦楝种子表型性状变异
        4.1.5 不同种源苦楝川楝素含量变异
        4.1.6 不同种源苦楝营养变异
    4.2 讨论
        4.2.1 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选择与试验设计
        4.2.2 样品的采集
        4.2.3 苦楝药用组织细胞的培养与工厂化生产
        4.2.4 ISSR 反应体系的优化
        4.2.5 植物源农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微波萃取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萃取的原理
2 微波萃取的特点
3 微波萃取的影响因素
    3.1 萃取溶剂的影响
    3.2 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的影响
    3.3 基体物质的影响
    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4 微波萃取的应用
5 结束语

(8)我国印楝素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萃取技术
    1.1 溶剂萃取法
        1.1.1 萃取机理
        1.1.2 萃取方法
2 萃取新技术
    2.1 超声波法
        2.1.1 萃取机理
        2.1.2 研究现状
    2.2 微波法
        2.2.1 萃取机理
        2.2.2 研究现状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2.3.1 萃取机理
        2.3.2 研究现状
3 引进创新技术——快速萃取法
    3.1 萃取机理
    3.2 研究现状
4 印楝素萃取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9)印楝活性物质生物特性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我国发展低毒植物源生物农药的意义
    1.2 印楝的研究进展
        1.2.1 印楝简介
        1.2.2 印楝的生物学特征
        1.2.3 印楝活性物质成分
        1.2.4 印楝素的提取方法
        1.2.5 印楝素纯化及检测技术
        1.2.6 印楝制剂商品化
        1.2.7 印楝素对昆虫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印楝活性成分定量技术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印楝素A含量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
        2.1.2 生物农药中印楝素总量的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印楝素A含量的HPLC定量分析结果
        2.2.2 生物农药中印楝素总量的测定结果
    2.3 本章小结
3 印楝活性成分纯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印楝二氯甲烷粗提物HPLC图分析
        3.2.2 印楝素A的化学结构鉴定
        3.2.3 印楝素同系物的化学结构鉴定
    3.3 本章小结
4 印楝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溶剂浸泡萃取法
        4.1.2 超临界CO_2萃取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溶剂浸泡萃取试验结果
        4.2.2 超临界CO_2萃取试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印楝油中高级脂肪酸成分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印楝油中高级脂肪酸成分鉴定
        5.2.2 印楝油中高级脂肪酸成分定量分析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印楝素A及同系物降解动力学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印楝素A及同系物降解动力学研究方法
        6.1.2 稳定剂对印楝素A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印楝素A及同系物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
        6.2.2 稳定剂对印楝素A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
    6.3 本章小结
7 印楝提取物生物活性测定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印楝提取物对瓜绢螟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7.1.2 印楝提取物对玉米象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印楝提取物对瓜绢螟生物活性研究结果
        7.2.2 印楝提取物对玉米象生物活性研究结果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溶剂浸泡萃取回归模型LINGO优化程序
附录2 超临界CO_2萃取回归模型LINGO优化程序
附录3 印楝素A降解回归模型LINGO优化程序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印楝素分离、纯化及对瓜绢螟的生物学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源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1.1.1 发展低毒植物源生物农药的必要性
        1.1.2 植物农药研究现状
    1.2 印楝的研究进展
        1.2.1 印楝简介
        1.2.2 印楝活性物质成分
        1.2.3 印楝素的提取方法
        1.2.4 印楝素对昆虫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1.2.5 印楝制剂商品化
    1.3 瓜绢螟害虫研究进展
        1.3.1 瓜绢螟害虫分类及形态特征
        1.3.2 瓜绢螟害虫危害现状
        1.3.3 瓜绢螟害虫防治现状
        1.3.4 瓜绢螟害虫生物防治的趋势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印楝素A 含量的HPLC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2.2.2 印楝素同系物纯化研究
    2.3 印楝提取物对瓜绢螟生物活性研究
        2.3.1 产卵忌避作用测定
        2.3.2 拒食作用
        2.3.3 毒杀作用
        2.3.4 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2.4 稳定性试验方法
        2.4.1 温度的影响
        2.4.2 紫外的影响
        2.4.3 水的影响
        2.4.4 酸碱性的影响
        2.4.5 抗氧剂的作用
        2.4.6 抗光剂的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印楝素A 含量的HPLC 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3.1.1 印楝素A 标准曲线的建立
        3.1.2 回归方程
        3.1.3 精密度分析
        3.1.4 最低检出限分析
        3.1.5 回收率分析
    3.2 印楝素同系物分离组分的化学结构鉴定
        3.2.1 印楝素A 标准品HPLC 对照分析
        3.2.2 紫外及可见光光谱法鉴定分析
        3.2.3 印楝乙酸乙酯粗提物HPLC 图对照分析
        3.2.4 印楝中活性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
    3.3 印楝提取物对瓜绢螟生物学研究
        3.3.1 印楝提取物对瓜绢螟成虫产卵忌避的影响
        3.3.2 印楝提取物对瓜绢螟幼虫的拒食作用
        3.3.3 印楝提取物对瓜绢螟幼虫的毒杀活性
        3.3.4 印楝提取物对瓜绢螟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3.4 印楝素稳定性研究
        3.4.1 温度的影响
        3.4.2 紫外光的影响
        3.4.3 酸碱性的影响
        3.4.4 水的影响
        3.4.5 抗氧剂的作用
        3.4.6 抗光剂的作用
4 讨论
    4.1 对印楝素分离纯化方法的评价
    4.2 印楝粗提物的制备工艺
    4.3 印楝素稳定性的评价
    4.4 印楝活性物质用于防治瓜绢螟的效果评价
    4.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 结论
    5.1 印楝活性物质分离纯化
    5.2 印楝素A 的HPLC 快速测定方法
    5.3 印楝活性物质对瓜绢螟生物学研究
    5.4 印楝素稳定性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微波诱导法萃取印楝种壳中印楝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印楝素的生物发酵制备途径研究[J]. 徐霖,黄劲,杨秀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研究[D]. 陶汶铭. 中北大学, 2015(07)
  • [3]印楝素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 崔晨,贺素姣.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4(05)
  • [4]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的研究进展[J]. 胡文明,陆小磊,涂云飞,杨秀芳. 中国茶叶加工, 2009(04)
  • [5]快速浸出法提取印楝素浸膏[J]. 王有琼,马李一,张重权,张燕平,段琼芬. 世界农药, 2009(03)
  • [6]药用苦楝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和遗传变异规律研究[D]. 夏海涛.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7]微波萃取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J]. 张彩文.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 [8]我国印楝素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 段琼芬,姚春才,陈思多,王有琼,安鑫南. 农药, 2008(07)
  • [9]印楝活性物质生物特性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D]. 彭黎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印楝素分离、纯化及对瓜绢螟的生物学活性测定[D]. 何书海.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微波诱导印楝籽壳提取印楝子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