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快速找星法(论文文献综述)
黄一航[1](2020)在《无线视频广播系统中的增强传输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播模式作为一对多的传输模式,能够利用相同的无线资源为无限制的用户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非常适合共性视频内容的高效分发。现有的无线视频广播系统主要包括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TTB)系统和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系统。两系统各自经历了长达?几年的技术演进并且分别掌握着独立的无线资源。由于DTTB资源的欠利用情况较为普遍,因此最新DTTB标准允许移动通信帧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帧以时分复用的方式拼接起来然后通过DTTB资源分发到各自终端。为了实现终端的统一接入,DTTB系统需要在两种信号帧前部都添加一种资源占用少但鲁棒性要求极高的信令信号,称为导引信号。该信号需要被两类终端同时识别,携带着用于后续信号接收的必要参数信令,因此影响着整个系统的传输可靠性。然而,现有最新导引信号在恶劣信道环境下却无法提供足够的信令保护能力。于是,本文一方面从高鲁棒性导引信号的设计与接收算法入手,为DTTB系统提供高可靠传输支持。另一方面,就MBMS系统而言,如何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为广播链路按需分配时频资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标准将信道质量与编码调制模式进行了映射,实现了对信道传输能力的统一量化,但也增加了广播链路的资源分配难度。于是,本文从广播链路的资源优化分配入手为MBMS系统提供高效资源利用支持。综上,本文从两个方面入手为无线视频广播系统提供增强传输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本文首先针对上述时分复用传输模式下的导引信号提出了两种创新设计方案,所得导引信号能够提供远优于目前最新导引信号的信令传输可靠性。现有最新导引信号利用其时域主体部分的良好移位相关特性进行信令加载,然而多径分量和信道变化对时域相关性的影响非常显着。这也导致了其在强多径干扰信道和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信令传输性能会明显下降。于是本文提出了两种增强导引信号设计方案,利用频域序列良好的相关特性实施信令加载。所得信号根据带宽占用情况被分别称为固定带宽导引信号和自适应带宽导引信号。其中,固定带宽导引信号利用了频域序列的理想移位相关特性,在低动态环境中具有最优的传输性能。而所提自适应带宽导引信号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根据所接帧类型灵活调整所占带宽,在保持参数兼容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所有可用带宽来提高传输可靠性。同时,时频域二维信令加载方式可以提升其信令传输容量。在性能方面,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推导获得了上述两种导引信号在AWGN信道下的信令解析错误率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然后对信令解析时的相关峰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比,验证了所提导引信号在恶劣信道环境下的优越性。本文接下来从导引信号的接收过程入手,针对其信号同步和信令传输两大关键功能提出了高可靠接收算法。在信号同步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导引信号特殊时域结构的似然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定时同步算法与信号检测算法。之后分析了该结构下频偏似然估计的克拉美罗下界用于评估频偏估计器的性能,同时提出了低复杂度的小数倍频偏微调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最新标准推荐算法相比可以取得更高的定时同步成功率和小数倍频偏估计精度。在参数信令的解析方面,本文在已有迭代均衡算法的基础上,使用多径控制滤波器对信道转移函数进行去噪处理以提升信令解析函数的峰值显着性。针对所提导引信号在信令解析过程中的错误扩散现象,我们在信令解析模块中引入了纠正模式,充分利用传输函数的前向和后向相关性来实现对错误信令的纠正。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增强导引信号与相应接收算法的结合可有效提高信令传输鲁棒性。本文最后针对MBMS系统中的单小区广播模式提出了基于用户反馈信息的高效资源分配算法。本文以资源块(RB)为基本分配单元,将优化目标锁定为消耗最少的RB来满足给定传输速率需求。假设用户以RB为单位上传信道质量指示(CQI),本文通过充分利用RB间的频率选择性特征来获取资源调度增益,进而提高广播链路的资源利用率。我们结合实际标准设定,将上述问题建模成了一个目标函数无闭合表达式的特殊NP难组合优化问题。针对该问题,现有优化算法并不能在有限时间内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受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问题的启发,本文利用增强学习策略训练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资源分配器,能够实现对广播链路的高效资源分配。在已知所有用户信道质量的情况下,该分配器可以通过神经网络为所有RB分配合适的选择概率。基于该选择概率实施少量的并行搜索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解。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所有用户正常接收的前提下,所提资源分配算法与对比算法相比可显着减少带宽消耗。
弓耀辉[2](2018)在《DVB-S2信号接收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的卫星数字广播系统采用的广播标准就是DVB-S标准,但是还有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例如有限码率、传输性能、调制编码方式等。因此,在DVB-S标准的基础上,DVB-S2标准出现了。DVB-S2/ACM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通信标准,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它不仅是承载高清电视的标准,而且是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的最佳选择方式。全新的信道编码模式和数据传输格式、高阶调制技术和ACM(adaptive coded modulation,自适应编码与调制技术)技术是DVB-S2标准的特点。这些新技术在国际通信卫星、欧洲新一代通信卫星以及我国新的通信卫星上已逐渐开始得到应用。当今市场上,传统的家用DVB-S2解调器市场均是支持对TS流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观看,而对IP数据的提取支持则是动辄数十万元的商用解调器的专利。目前有NEWTEC公司研制DVB-S2解调器等商用解调器设备可以对该信号进行接收,但是造价非常昂贵,不适合广泛推广。随着DVB-S2信号普及率越来越高,其承载IP数据也越来越多,亟需要大量高性价比接收设备。为了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DVB-S2信号内的IP数据提取,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任务。本文在详细分析DVB-S2标准中使用的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对应每项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自适应调制信号的解调方法、对DVB-S2中的BCH码和LDPC码的译码方法和DVB-S2信号经过解调解码后数据流的接收处理方法。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或仿真模型,并设计实现了接收设备原型机,可以同时处理音视频数据和IP数据,实现了DVB-S2信号的接收。本文原型接收机的成本不超过3万元,只占商用接收机价格的十分之一左右。与市面上的板卡相比,本文接收机在有限提高成本的基础上,可以支持自定义数据处理,实现了DVB-S2信号中IP数据的处理。另外原型接收机各个系统的功能模块是相互独立的,拥有较大调整空间,这使得其可以用作通用解调器的基础方案。尤其是在对类DVB的非标准信号的处理验证方面,相对市面上的各种专用系统,本文提供的验证系统拥有较大优势。
林海[3](2017)在《消防卫星通信网转扩频技术探讨》文中提出介绍消防卫星通信网的技术特点及扩、转频工作的必要性,从技术准备、人员安排、时间安排三方面论述扩、转频工作的实施情况,分析扩、转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技术水平问题及重视程度问题、BUC设备多种本振及静中通天线存在自动对星模式单一等问题。对消防卫星通信网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议。
常强[4](2016)在《面向复杂环境的自适应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导航定位服务已经深入人们生产、生活、军事等各领域。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只能在天空可视条件较好的环境下提供良好的位置服务,在诸如城市峡谷、地下、商场等天空受限环境,GNSS难以发挥作用。GNSS在受限环境下的不足导致的问题日益显现,严重制约了导航定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军用以及民用中受限环境下导航与定位需求,提出了面向复杂环境的自适应导航与定位(Adaptive Navigation and Localization,ANL)算法,并研究了轻度受限环境下GNSS合作定位和深度受限环境下信号指纹定位中的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面向复杂环境的自适应定位框架:在生产、生活、军事等活动中,人们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这些环境包括森林、峡谷、城市巷道、地下、室内等。目前没有一种单一的定位技术可以在上述所有环境实现精确定位,但是针对其中每一种环境研究人员开发了相应的定位技术。本文首先提出一个模块化的自适应定位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环境感知、算法选择与位置估计两部分,通过自动感知用户所处环境,针对不同环境中组合不同算法,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导航与定位,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2、基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信号特征和机器学习的环境感知:为了实现对不同环境的自动感知,提出基于GSM信号强度特征的环境识别算法。该算法的原理是:无线信号的传播会受到环境影响,因而不同环境具有不同的信号强度特征,通过对这些信号特征进行分类与识别就能够判断用户所处环境。首先采集GSM信号在不同环境中的信号强度,提取不同环境中信号特征;随后,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信号特征进行处理,得到分类器;将信号特征输入到分类器,实现环境的自动识别。研究对比了不同机器学习算法识别精度,确定采用K近邻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环境。3、轻度受限环境对等合作定位:在轻度受限环境,通过接收机合作克服天空可视条件较差难以实现GNSS定位的问题。首先针对混合合作定位中节点选择问题,提出基于曼哈顿距离的改进次优节点选择算法,通过计算辅助节点之间的费用,选择拥有最小费用的节点作为辅助节点。针对采用日常使用的便携设备难以进行测距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普通便携平台的非测距合作定位。移动设备通过与通信范围内邻居交换定位关键信息,基于Sum-Product算法进行位置估计,可大幅提高定位精度与定位覆盖范围。4、深度受限环境信号指纹定位:深度受限环境采用基于无线信号指纹的室内定位技术。针对信号指纹定位中数据库构建的问题,首先提出基于高斯过程和群智感知的信号指纹数据库构建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局部高斯过程基于用户上传数据构建虚拟指纹数据库,针对虚拟数据库特点,提出改进贝叶斯定位算法,新算法能够有效利用用户提供的数据,提高定位精度。针对信号受环境影响大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章提出采用行人航位推测短时间内的高精度定位结果辅助信号指纹定位,通过距离与角度约束参考点选择范围,提高信号指纹定位精度。
龚安顺[5](2014)在《卫星电视接收调试的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实例和多种方法的应用比较,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卫星接收调试方法,利用软件进行参数计算、自制寻星设备进行调试观察,不需要太复杂的专业知识,可以降低难度,节约时间,解决大多数人的卫星接收与调试难题。
姜里[6](2014)在《基于异地级联技术的新型演播室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纵观整个电视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单个传统演播室正在被超大型、高清至4K技术、多媒体交互、计算机特技效果等高技术含量的节目制作所取而代之。无论是国家电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国外还是国内,都逐渐依赖计算机来管理整个演播室系统,借助网络传递交换媒资。因此,新一代演播室系统的建设,成为一种可以引领国内同行的创新性研究方向。本课题旨在为电视台在节目制作中提供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技术手段,依托光纤网络、基于VSM system (Visual Studio Managerment虚拟演播室管理系统)将视频系统、音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子系统控制打通,管理整个演播室系统。本课题对高清演播室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常规演播室系统建设,提出了基于有湖南电视台制作特色的“新一代演播室系统”的集成创新技术,给出了相关关键说明。作者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目前国内电视系统的现状,确定了该项目系统的需求与架构设计;(2)进行了关键电视技术选型,将子系统打通,完成了演播室视音频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以及基于光纤传输的演播室系统级联等新一代演播室系统的主要创新性技术,实现了异地演播室联合制作节目的技术要求;(3)完成项目视频系统集成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从整个设计到功能需求、技术设计工程集成调试、功能调整和投产使用全过程;系统建成后,运行情况稳定和良好,极大推动了湖南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郑婷婷[7](2012)在《基于STi7105机顶盒EPG广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数字电视行业蓬勃发展,各地广电网络均开始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平移工作,越来越多的广电运营商开始关注并重视开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EPG广告是目前投放成本较低、广告效果明显、广告受众面积广的一种盈利方式。多家厂商已推出自己的EPG广告系统,但受软硬件技术影响,当前主流EPG广告系统的广告播发形式单一且系统兼容性较差。本文深入研究了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EPG广告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天津广电网络数字电视平移工作的实施为背景,设计了一种数字电视EPG广告定点定类推送系统,该系统在原有EPG广告系统功能之上增加了广告的定向推送功能,丰富了广告播发形式,为广电运营商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盈利模式。该EPG广告系统,系统前端将定向广告用户信息进行Huffman编码,并封装成DCM(Directed Class Message)包随广告文件一同发送到终端机顶盒,实现广告的定点定类推送服务。此推送方式可减少用户信息所占带宽,提高播发速率。系统终端提供终端移植库,此移植库可集成到任何终端机顶盒及开发平台,增强了EPG广告系统的兼容性,降低了由机顶盒厂商技术实力差异所引起的集成难度,便于广电运营商统一管理,节约成本。本文将EPG广告终端移植库集成到基于STi7105芯片的机顶盒中,用以接收EPG广告前端系统播发的广告文件,并直观的将广告图片显示在用户下载界面中。经过对系统反复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实现EPG广告的定向推送及接收功能,并表现出极好的稳定性与兼容性。该系统现已进入试运营阶段,预计EPG广告投放效果显着。
楼蔚松,王成福[8](2012)在《车载卫星天线快速找星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为了在运动的载体上能接收卫星信号,综合应用GPS接收机、电子罗盘HMR3000、信标接收机等多种新技术,设计一种由STC12C5A60S2单片机组成的快速卫星天线找星与跟踪控制系统,并阐述了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与软件算法的实现过程。经检测证明该系统能快速、准确的寻找到卫星。
楼蔚松[9](2012)在《新型车载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中设计了一种由STC12单片机组成的卫星天线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卫星天线搜索跟踪算法。系统应用低成本的电子陀螺传感器实现方位角与俯仰角的跟踪,极大地降低了同类系统的制造成本。文章叙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控制算法的实现过程。通过检测证明该系统能快速、准确的寻找到卫星。
吴国强[10](2009)在《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编队卫星系统将传统单颗卫星的任务分散给协同合作的多颗小卫星,能够有效地提高天基系统的抗干扰与抗摧毁能力,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研制成本,但同时也引入卫星间通信网络构建的难题。如何将多颗卫星互联,建立可靠的星间链路(ISLs),形成以卫星作为交换节点的空间通信网络,是一个涉及到编队队形、星间链路、通信技术、调制解调方式、多址方式以及信道编译码方式等多项技术的攻关难点。本文通过对构建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中所需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一套完善的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仿真平台,并提出基于该平台的系统设计方法。针对编队小卫星之间大多普勒频移和扩频码快速捕获的特殊要求,在折衷考虑算法复杂度及捕获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低轨卫星扩频通信系统的反复累加捕获算法。该方法根据串行滑动相关法,增加延迟T来判别多普勒频移造成的码片周期偏移,采用反复循环累加原理改善捕获环路的判决量信噪比,并通过多路反复累加环路克服码元滑动,解决了在低信噪比、高动态、大多普勒频移情况下扩频码的高效捕获问题。结合编队小卫星通信的特点,针对传统BP译码算法计算量大、译码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BP译码算法。该译码算法在迭代译码过程中只需要更新有可能发生错误的比特信息,而不更新可靠性非常高的比特信息,进而提高译码效率、减少译码延时。根据改进的BP译码算法设计了一种并行高速译码器,并在高斯信道对不同码长和不同迭代次数的LDPC码的纠错性能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BP译码算法相对传统的BP译码算法,在译码性能损失极小的前提下,显着地减少了迭代过程中的运算量,提高了译码效率;根据改进BP译码算法设计的并行译码器可达到较高的译码速度。为了解决编队卫星星间通信的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变码速率星间通信方案,并通过数学仿真验证方案的有效性。该方案在交互数据量较小时,星上通信系统工作在较低码速率,而当交互数据量较大时工作在较高码速率上的问题。针对编队队形长期稳定的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给出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空间圆形编队队形优化设计方法,搭建带有参考信号的直扩星间通信系统,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为编队飞行和星间通信演示实验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针对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的具体要求,提出基于Petri网的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仿真平台。该平台联合空间环境、姿态和轨道等分系统,重点对星间通信系统中信道编译码模块和扩频解扩模块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学科仿真平台的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etri网的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仿真平台能够显着提高通信系统中模块的设计效率,缩短仿真时间,提高仿真精度和仿真结果的置信度。
二、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快速找星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快速找星法(论文提纲范文)
(1)无线视频广播系统中的增强传输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1.2.1 无线视频广播系统的标准演进 |
1.2.2 研究内容 |
1.3 章节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时分复用传输模式下的高可靠导引信号设计 |
2.1 引言 |
2.2 高可靠导引信号的频域主体部分设计 |
2.2.1 现有的频域导引信号设计方案 |
2.2.2 最新标准导引信号存在的问题 |
2.2.3 提出的频域导引信号设计方案 |
2.3 高可靠导引信号的时域结构设计 |
2.3.1 基于前缀的结构(C-A结构) |
2.3.2 基于前缀与后缀结合的结构(C-A-B结构) |
2.3.3 基于多符号前缀后缀和超前缀组合的结构(C-A-B B-C-A结构) |
2.4 导引信号与各自系统参数的兼容性 |
2.4.1 标准中的多采样率设计 |
2.4.2 提出的多采样率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可靠导引信号的接收算法 |
3.1 引言 |
3.2 标准导引信号的推荐接收算法 |
3.3 导引信号的同步与检测改进算法 |
3.3.1 信号的定时同步与检测算法 |
3.3.2 信号的载波同步算法 |
3.3.3 信号同步与检测性能仿真 |
3.4 所提导引信号的信令解析算法 |
3.4.1 固定带宽导引信号的信令解析算法 |
3.4.2 自适应带宽导引信号的信令解析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播链路的资源分配 |
4.1 引言 |
4.2 系统描述 |
4.3 现有资源分配算法 |
4.3.1 基于多场景分支定界算法的资源分配方法 |
4.3.2 基于遗传算法的资源分配方法 |
4.3.3 基于初始选择概率的随机分配方法 |
4.4 所提基于神经网络的资源分配算法 |
4.4.1 神经网络模块与训练过程 |
4.4.2 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解输出 |
4.4.3 基于已训练神经网络的资源分配算法 |
4.5 理论分析 |
4.6 数值仿真与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本文贡献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2)DVB-S2信号接收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DVB-S标准简介 |
1.1.2 DVB-S2标准简介 |
1.1.3 市场设备情况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DVB-S2关键技术研究 |
2.1 自适应调制(ACM)的解调研究 |
2.1.1 自适应调制(ACM)基本原理 |
2.1.2 ACM在IP单播中的应用 |
2.1.3 DVB-S2接收机的帧头检测 |
2.1.4 ACM帧同步方法 |
2.1.5 频段信号扫描方法 |
2.2 DVB-S2 中的LDPC码研究 |
2.2.1 LDPC码的编译码方法 |
2.2.2 Gallager概率译码基本思路 |
2.2.3 用对数似然比表示的BP算法 |
2.3 DVB-S2 中的BCH码研究 |
2.3.1 BCH码的编译码方法 |
2.3.2 伯利坎普(Berlekamp)译码算法 |
2.3.3 彼得森(Peterson)译码算法 |
2.3.4 欧几里得(Euclidean)译码算法 |
2.4 DVB-S2中的数据流技术研究 |
2.4.1 TS流研究 |
2.4.2 GS流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VB-S2信号处理方案及仿真 |
3.1 自适应调制(ACM)的解调关键技术实现方案 |
3.1.1 符号定时同步 |
3.1.2 载波频率同步 |
3.1.3 信道均衡 |
3.2 DVB-S2 中的LDPC译码仿真 |
3.2.1 LDPC的仿真模型 |
3.2.2 LDPC的译码性能 |
3.3 DVB-S2 中的BCH译码仿真 |
3.4 数据流处理方案 |
3.4.1 TS流的解析 |
3.4.2 GS流的解析 |
3.4.3 混合流的解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VB-S2信号处理系统设计及测试结果分析 |
4.1 DVB-S2 解调器FPGA验证测试 |
4.1.1 DVB-S2解调器实现架构 |
4.1.2 数字AGC |
4.1.3 符号定时同步 |
4.1.4 帧同步 |
4.1.5 载波频率同步 |
4.1.6 载波相位同步 |
4.1.7 自适应均衡 |
4.1.8 同类设备对比结果 |
4.2 BCH和 LDPC译码器验证 |
4.2.1 并行译码架构 |
4.2.2 校验节点冲突处理策略 |
4.2.3 BCH和 LDPC译码器性能仿真 |
4.2.4 同类设备对比结果 |
4.3 数据流处理软件验证 |
4.3.1 TS数据流处理 |
4.3.2 GS数据流处理 |
4.3.3 IP数据的提取 |
4.3.4 同类设备对比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束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消防卫星通信网转扩频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消防卫星通信网的技术特点 |
2 扩转频的必要性 |
2.1 扩频的必要性 |
2.2 转频的必要性 |
3 扩、转频工作组织实施与结果 |
4 扩、转频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4.1 技术水平问题及重视程度问题 |
4.2 历史遗留设备体制问题 |
4.2.1 BUC设备多种本振 |
4.2.2 静中通天线存在自动对星模式单一 |
5 结束语 |
(4)面向复杂环境的自适应定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复杂环境中导航与定位面临的困难 |
1.1.2 面向复杂环境定位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环境感知 |
1.2.2 GNSS及其改进定位 |
1.2.3 非GNSS室内定位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面向复杂环境的室内外自适应定位框架 |
2.1 导航与定位基本概念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导航定位问题形式化与基本定位算法 |
2.1.3 和积法基本原理 |
2.1.4 定位算法基本评价指标 |
2.2 模块化可扩展的自适应定位框架 |
2.2.1 总体框架 |
2.2.2 数据采集与环境感知 |
2.2.3 算法选择与位置估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信号特征和机器学习的环境感知 |
3.1 环境感知基础 |
3.1.1 环境感知基本概念 |
3.1.2 环境感知常用传感器 |
3.2 基于GSM信号特征的环境感知 |
3.2.1 面向室内外自适应定位的环境分类 |
3.2.2 数据输入 |
3.2.3 训练 |
3.2.4 测试 |
3.3 算法测试与分析 |
3.3.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3.2 分类算法测试 |
3.3.3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轻度室内环境的GNSS对等合作定位关键技术 |
4.1 合作定位基本原理 |
4.1.1 合作定位技术发展 |
4.1.2 纯对等合作 |
4.1.3 混合对等合作 |
4.2 基于曼哈顿距离的改进次优混合节点选择策略 |
4.2.1 合作定位节点选择模型 |
4.2.2 混合对等合作节点选择策略 |
4.2.3 算法实现与仿真测试 |
4.3 基于Sum-Product的非测距合作定位 |
4.3.1 非测距定位基本算法 |
4.3.2 非测距混合对等合作定位算法 |
4.3.3 算法实现与仿真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深度室内环境的信号指纹定位关键技术 |
5.1 指纹定位概述 |
5.2 基于群智感知与LGP的无线信号指纹定位 |
5.2.1 算法框架 |
5.2.2 基于LGP的虚拟指纹数据库构建与定位 |
5.2.3 仿真优化与算法测试 |
5.3 PDR辅助的无线信号指纹定位 |
5.3.1 问题描述 |
5.3.2 算法原理 |
5.3.3 算法实现与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贡献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主要符号与缩略语 |
(5)卫星电视接收调试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卫星接收知识 |
1.1 卫星接收方式 |
1.2 同步卫星传输电视信号 |
1.3 卫星接收系统 |
1.4 卫星接收机的调整步骤 |
1) 找到所接收卫星信号的资料。 |
2) 设置卫星接收机的节目参数。 |
3) 调卫星接收天线。 |
4) 搜索所选卫星的全部节目。 |
2 卫星接收辅助方法 |
2.1 收集资料 |
2.2 参数计算方法 |
1) 软件计算法 (本辅助方法) |
2) 普通三角计算法 (本方法理论依据) |
3) Google Earth地图寻星法 |
2.3 连接设备 |
2.4 设置卫星接收机的节目参数 |
2.5 调节天线时观察信号强弱方法比较 |
1) 天线调节 |
2) 观察信号强弱的方法 |
3 结论 |
(6)基于异地级联技术的新型演播室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电视台的高清演播室的发展情况 |
1.2.2 国内电视台的高清演播室发展情况 |
1.2.3 湖南广播电视台高清发展情况 |
1.2.4 数字演播室的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整体设计 |
2.1 需求来源 |
2.1.1 系统目标 |
2.1.2 系统设计原则 |
2.2 整体功能设计 |
2.2.1 整体框架与体系结构 |
2.2.2 传统制作业务流程 |
2.2.3 异地演播室集群联合制作的工作流程 |
2.3 所遵循的广播电视行业技术标准与要求 |
2.3.1 技术要求 |
2.3.2 技术标准 |
2.4 系统设计的重难点 |
2.4.1 异地系统级联设计与实现 |
2.4.2 系统扩展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演播室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3.1 视频子系统 |
3.1.1 视频子系统布局设计 |
3.1.2 视频子系统功能设计 |
3.2 音频子系统 |
3.2.1 音频子系统布局设计 |
3.2.2 音频子系统功能设计 |
3.3 非编子系统 |
3.3.1 非编子系统布局设计 |
3.3.2 非编子系统功能描述 |
3.4 演播室系统主要设备选型与说明 |
3.4.1 视频系统设备选型 |
3.4.2 音频系统设备选型 |
3.4.3 非编系统设备选型 |
3.4.4 网络路由系统设备选型 |
3.4.5 级联和传输设备选型 |
3.4.6 摄像机通话系统设备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演播室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
4.1 系统集成关键技术与架构 |
4.1.1 基于VSM系统的信号控制链路网络结构 |
4.1.2 核心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 |
4.1.3 动态Tally控制与UMD单元 |
4.1.4 VSM虚拟矩阵的建立 |
4.1.5 本地VSM托管矩阵和切换台 |
4.1.6 本地音频源矩阵、音频周边设备控制网络 |
4.1.7 GPI/O驱动子网路 |
4.2 基于光纤传输的演播室系统远程级联 |
4.2.1 系统设备资源分配 |
4.2.2 固定布线路由的光纤传输系统级联 |
4.2.3 本地与异地演播室控制系统级联 |
4.2.4 异地演播室VSM(虚拟演播室管理系统)的级联 |
4.2.5 导控室系统信号的级联 |
4.2.6 通话系统的级联 |
4.2.7 音频系统的级联 |
4.2.8 非编系统的级联 |
4.2.9 移动路由光纤传输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应用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内容 |
5.2.1 视频通路的测量方法 |
5.2.2 同步信号通路的测量方法 |
5.2.3 音频通路的测量方法 |
5.2.4 远程级联通路的测量方法 |
5.3 测试结论 |
5.4 案例一 |
5.5 案例二 |
5.6 案例三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STi7105机顶盒EPG广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
1.2 数字电视机顶盒概述 |
1.3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及 EPG 广告系统的发展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数字电视相关技术介绍 |
2.1 数字电视原理与 DVB 系统 |
2.1.1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
2.1.2 DVB 系统 |
2.2 MPEG-2 与 MPEG-2 系统 |
2.2.1 MPEG-2 系统框图 |
2.2.2 MPEG-2 系统编码过程 |
2.2.3 MPEG-2 系统同步实现 |
2.3 DVB 业务信息标准 |
2.3.1 PSI/SI 信息传输方式 |
2.3.2 PSI(节目特定信息)简介 |
2.3.3 SI(业务信息)简介 |
2.4 DSM-CC 协议 |
2.4.1 DSM-CC 介绍 |
2.4.2 DSM-CC 消息封装 |
2.4.3 DSM-CC 中的数据轮播 |
2.4.4 DSM-CC 中的对象轮播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Ti7105 机顶盒的硬件体系结构以及软件开发平台 |
3.1 STi7105 芯片技术特点 |
3.2 STi7105 机顶盒硬件体系结构 |
3.3 STi7105 机顶盒软件开发平台 |
3.3.1 数字电视机顶盒软件架构 |
3.3.2 嵌入式操作系统 STLinux |
3.3.3 STAPI 应用程序接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PG 广告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EPG 广告系统架构及相关规范 |
4.2 EPG 广告前端系统设计方案 |
4.2.1 EPG 广告前端系统架构 |
4.2.2 EPG 广告定点定类推送服务的实现 |
4.3 EPG 广告终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
4.3.1 EPG 广告终端系统架构 |
4.3.2 EPG 广告终端系统软件架构 |
4.3.3 EPG 广告解析库函数接口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PG 广告系统测试 |
5.1 EPG 广告系统用户下载界面的 QT 实现 |
5.1.1 QT 简介 |
5.1.2 EPG 广告系统终端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5.2 EPG 广告系统功能测试 |
5.3 EPG 广告系统终端库函数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新型车载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线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二、系统硬件设计 |
(一) 微处理器控制模块 |
(二) 天线机构与高频头反馈信号 |
(三) MEMS微机械速率陀螺仪 |
(四) 步进电机 |
三、天线系统稳定算法 |
四、系统性能 |
五、结语 |
(10)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研究现状 |
1.2.1 编队卫星星间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星间通信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星间通信仿真平台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星间链路模型 |
2.1 引言 |
2.2 星间链路 |
2.2.1 星间链路的分类 |
2.2.2 星间链路的组成 |
2.2.3 星间链路频段的选择 |
2.3 星间链路设计 |
2.3.1 星间通信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
2.3.2 星间链路设计实例 |
2.4 星间信道模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编队小卫星通信系统扩频码同步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扩频通信技术 |
3.2.1 扩频码 |
3.2.2 扩频信号的调制解调方式 |
3.2.3 小卫星扩频通信系统多址访问方式 |
3.3 小卫星扩频通信系统扩频码同步方法 |
3.3.1 串行滑动相关法 |
3.3.2 反复循环累加码捕获方法 |
3.3.3 扩频码的跟踪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DPC 信道译码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LDPC 码的构造与表示 |
4.2.1 Gallager 构造方法 |
4.2.2 Mackay 构造方法 |
4.2.3 Tanner 图 |
4.3 LDPC 码BP 译码算法 |
4.3.1 传统BP 译码算法 |
4.3.2 改进的BP 译码算法 |
4.3.3 改进BP 译码并行高速译码器的设计 |
4.4 LDPC 码的纠错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码速率星间通信和直扩通信方案设计 |
5.1 引言 |
5.2 变码速率通信方案 |
5.2.1 发射功率的选择 |
5.2.2 变码速率星间通信系统设计 |
5.2.3 变码速率星间通信系统的链路参数和链路预算 |
5.2.4 变码速率星间通信系统建摸仿真 |
5.3 带有参考信号的直扩通信系统的构建 |
5.3.1 编队队形的设计 |
5.3.2 星间信道的数学模型 |
5.3.3 星间链路仿真模型 |
5.3.4 星间直扩通信系统的仿真和结果 |
5.4 结论 |
第6章 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仿真验证平台 |
6.1 引言 |
6.2 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建模方法 |
6.2.1 T-时延离散Petri 网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6.2.2 基于软总线的星间通信系统TTDPN 模型 |
6.2.3 星间通信系统TTDPN 模型与仿真平台映射关系 |
6.3 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仿真平台体系结构 |
6.3.1 硬件体系结构描述 |
6.3.2 系统逻辑结构描述 |
6.3.3 系统模型分布描述 |
6.3.4 系统数据流 |
6.4 基于多学科仿真平台的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
6.5 仿真实例 |
6.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快速找星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线视频广播系统中的增强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 黄一航.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DVB-S2信号接收处理技术研究[D]. 弓耀辉.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3]消防卫星通信网转扩频技术探讨[J]. 林海.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7(12)
- [4]面向复杂环境的自适应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常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5]卫星电视接收调试的方法[J]. 龚安顺. 科技传播, 2014(23)
- [6]基于异地级联技术的新型演播室系统设计与实现[D]. 姜里.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4(03)
- [7]基于STi7105机顶盒EPG广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郑婷婷. 天津大学, 2012(08)
- [8]车载卫星天线快速找星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楼蔚松,王成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
- [9]新型车载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楼蔚松.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09)
- [10]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 吴国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