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积层防水煤柱上提工作面的防治水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裴毅峰[1](2020)在《煤层开采顶板破坏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枯竭,矿井逐渐走向深部开采,面临着高地应力、高水压及上覆煤层开采产生的含隔水层破坏以及采空积水等问题,矿井突水的潜在危险性也相应增大。与此同时,对于煤层直接顶为灰岩的煤矿来说,煤层开采时其灰岩直接顶及其上岩层如何响应,破坏规律又是如何?下组煤层开采时,顶板采空水、砂岩水、灰岩水是否会灌入井下?等等,这将对辛置矿井及同类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论文在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及企业委托项目的基础上,对辛置矿井10#煤层开采条件下顶板围岩破裂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灰岩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了突水危险性评价,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水对策。具体取得了如下一些研究与工作成果:(1)通过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现场采煤实践和岩样水样试验等资料,结合“砌体梁”和关键层等理论,得到:1)辛置矿井10#煤层顶部K2灰岩强度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作用越强,强度越低;2)失稳的临界条件为顶板破断岩块之间的夹角,夹角越小,越稳定;3)垮落带高度为随动岩层的破坏高度,裂隙带破坏高度取决于顶板老顶的裂隙贯通度。(2)利用Flac3D对开采扰动下顶板的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步精细模拟,得出:1)相对于泥岩、砂岩顶板破坏特征,相同条件下灰岩顶板初次破断步距更大,灰岩顶板破坏周期较长,更容易产生局部块体发生滑落失稳的现象;2)灰岩顶板垮落带高度为12m左右,裂隙带发育高度为62m左右,与经验公式较为吻合;3)断层条件下,煤层顶底板的破坏将加剧,在大断距导水断层或导水陷落柱影响下,存在着底板奥陶系灰岩水垂向补给顶板含水层的可能性。(3)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三图双预测”方法构建了灰岩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详细对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和老空水的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估,得出:1)10#煤层直接顶板充水含水层存在四个分区,区内大部分地区处于突水危险区内,只有边界处的突水威胁较小;2)正常条件下,2#煤层采空区老空水在整个研究区是安全的,突水危险性小;3)富水系数比拟法预测出+450水平10#煤层工作面涌水量小于50m3/h。
宋世杰[2](2018)在《基于主分量加权SOM神经网络矿井水水源判别研究》文中认为矿井突水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到煤矿安全生产。矿井水害的主要类型包括奥灰承压水、老窑水、孔隙裂隙水等,水害的严重性程度取决于突水水源的性质。因此,快速准确判别矿井水水源,对于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矿井突水水源为研究对象,通过矿井突水相关理论,探讨根据水化学特征判别矿井突出水源可行性;统计矿井水源的水化学特征后,选取判别矿井水源的相关指标,然后结合主分量分析理论,对水样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将通过主分量分析降维提取出的矿井水样主成分因子加权后输入到自组织特征映射(SOM,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神经网络当中,从而建立主分量加权SOM网络矿井水源判别模型:通过对含有特征离子的水样进行识别,以及多种混合离子水样识别,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制定防治水对策并建立相关数据库。研究表明:(1)通过将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进行主分量分析降维,使SOM神经网络对于具有较多的变量特征及变量间相关性较强的矿井水源进行判别时正确率提高;(2)主分情加权SOM神经网络相比于传统SOM神经网络在收敛速度、误差控制等性能上具有优越性;(3)分贵加权SOM神经网络可以成功判别混合度较低的矿井水源的主体成分,可以应用于实际矿井水判别的大多数情况;(4)将主分量加权SOM神经网络应用于内蒙古裕兴煤矿水源判别,可准确判别突水水源,制定相应防治水对策。
孙福勋[3](2017)在《巨厚含水层下煤层顶板突水机理及水害危险性预测 ——以高家堡煤矿为例》文中指出高家堡井田位于彬长矿区西北部,含煤地层为侏罗系延安组,主采4煤。主要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板直罗组和洛河组含水层。其中洛河组含水层厚度巨大,含水丰富,对煤层开采影响很大。本文以高家堡井田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洛河组含水层段进行了详细划分,并对巨厚含水层下煤层顶板突水机理进行了分析,对煤层顶板水害危险性进行了预测。首先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采高、不同采宽、不同开采工艺条件下的覆岩破坏及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然后根据经验公式法、数值模拟法和现场测定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并依据水岩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巨厚高承压含水层下覆岩采动破坏模式,分析了巨厚高承压含水层下煤层顶板突水机理,并对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留设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选取了砂岩等效厚度(X1)、砂岩岩性系数(X2)、砂泥互层数(X3)、岩芯采取率(X4)以及砂泥互层系数(X5)5个影响含水层富水性的因素,构建了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的含水层富水性预测模型,对研究区4煤顶板含水层进行了富水性预测。综合考虑有效隔水层厚度对矿井顶板水害的影响,对研究区顶板水害危险性预测及分区。研究成果对于该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牛玲[4](2016)在《关于矿井防治水中防水煤柱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工程实例为主要背景,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从采掘工程应采用的防治水措施、留设防水安全煤柱两方面对矿井防治水工作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该分析可以为同行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王桂臣[5](2015)在《蔚县矿区主要水害类型及防治水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简要介绍了蔚州矿区的主要水害类型及防治对策。
康英[6](2014)在《柠条塔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柠条塔煤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西北部,距神木县城约30km。矿井于2005年开始建设,2009年开始试生产。矿井北翼已回采1~、2-煤多个工作面,矿井南翼首采的2-煤S1210工作面因2011年5月发生突水导致停产,迫使南翼生产区域移到北部。本文通过对柠条塔矿井大量地质勘查和生产期问获取资料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本区地下水的径流循环条件好,地下水总体流向为由西向东北、东及东南方向;井田地质构造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无断层发育;本矿井的充水水源多,地下水联通条件好。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表水体有庙沟、考考乌素沟、肯铁岭河和芦草沟及部分季节性沟流,地表水体和含水层水通过岩石裂隙存在直接的补排关系,在沟谷区可通过采动裂隙进入矿井;矿井充水含水层有煤层上覆砂岩和松散层含水层。直罗组风化基岩裂隙承压含水层和延安组砂岩承压含水层是矿井充水主要水源,尤其在矿井南翼,成为开采2-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沿考考乌素沟两侧分布的小煤窑在2-和3-煤层中留下采空区,采空区积水对矿井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在井田东部进行采掘活动时还将受到烧变岩水的影响。矿井主要充水通道为采矿形成的冒裂带,在井田中部原计划露天开采的区域存在较多未封闭钻孔,这些钻孔也成为矿井充水通道。矿井地貌类型南北翼差异性明显,北翼主要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大气降水入渗率小,南翼主要为风沙覆盖区,利于大气降水入渗;北翼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涌水量一般在200m3/h左右;南翼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补给及富水性较好,涌水量一般在400m3/h左右。南翼S1210工作面推采至距切眼61m处时,发生了水量最大达1157.Om3/h的突水。突水原因是初次来压后顶板冒落、导水裂隙带沟通了上部风化基岩裂隙承压含水层等水源;本文利用Visual Modflow和“大井法”对S1210工作面涌水量进行了分段模拟预算,建议在S1210工作面向北1700m处重开切眼,预计S1210工作面1700-6000m段正常涌水量为862m3/h,最大涌水量为1293m3/h;针对矿井实际,本文提出了避开大水区域、先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南翼北部进行生产的建议。
吴浩[7](2014)在《三山岛金矿海下开采合理开采上限的确定》文中研究表明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加之其开采利用较为粗放,目前陆地矿产资源极其匮乏,而海下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可见,海下开采势必成为矿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海下开采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确定矿山开采上限,开采上限的合理与否关系着矿山安全、企业效益和资源利用率。本文以在渤海下开采的三山岛金矿为工程背景,运用多种方法研究海下开采合理的开采上限,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海下及水体下开采确定开采上限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合理确定三山岛金矿海下开采上限提供了参考依据。(2)通过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现场地应力测试等研究,获得了矿区矿岩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分布规律,为后续的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3)给出了海下开采确定开采上限的基本理论,提出了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的修正经验公式并基于50组样本实测数据构建了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未确知聚类预测模型,由此计算矿区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分别为44.7m和31.6m。(4)运用5种传统理论方法对防水矿岩柱尺寸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又分别采用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从强度和刚度等方面对3种力学模型下的防水矿岩柱尺寸进行深入解析,得出了不同安全系数下需留设的防水矿岩柱尺寸(5)采用Midas/GTS-Flac3D耦合模拟技术对矿山不同中段开采采场导水裂隙带高度和海底粘土层的位移变化进行模拟,得出矿区合理的海下开采上限为-75m。为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运用瞬变电磁法对-200m中段已采盘区采场导高进行测量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值基本吻合。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考虑足够的安全系数,最终确定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留设的防水矿岩柱高度为52.2m,即海下合理的开采上限为-87.2m。
谌会芹[8](2014)在《宁东某矿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开采条件的复杂化程度不断加深,矿井水害问题日益突出。矿井煤层顶板水害问题不但给煤炭安全开采造成了极大困难,而且对于矿工生命安全也是个极大威胁。本文以宁夏东部某拟建井田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勘探结果和抽水试验数据及岩土体的室内试验数据,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煤层开采顶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的预测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该项研究不但能够丰富煤层顶板突(涌)水危险性分区的预测方法,而且对于类似情况的煤田顶板水害预测及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三图-双预测”方法,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在分析宁东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把井田的含水层划分了 5个层组,明确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以及排泄途径。分析了矿井的充水条件,确定了2煤顶板突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含水层的厚度、岩芯采取率、脆塑岩性比、冲洗液消耗量、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等六个专题图,对其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了量化评价,绘制了煤层顶板的富水性分区图。(2)对井田内冒裂安全性分区进行研究,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的主采煤层2煤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三维数值模拟FLAC3D结果得到的冒裂带高度,再考虑煤层顶板的实际厚度,修正计算了冒裂带的高度,并把其作为确定冒裂危险区和安全区的关键指标,绘制了主要可采煤层的冒裂安全性分区预测图。(3)绘制井田主要可采煤层开采时突水危险性大小的综合分区预测图。将富水性分区预测图与可采煤层的冒裂安全性分区预测图进行叠加,得到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的定量评价综合分区图。(4)采用对比分析法,分别应用“大井”法和三维数值模拟法进行突水量的预测,最终确定根据已建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对顶板冒裂前后矿井涌水量大小进行了预测。(5)结合矿井生产地质条件和顶板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预测的结果,对井田的顶板水害的防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石英儒[9](2013)在《金凤煤矿首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其复杂程度决定了矿井开采受水害威胁程度,也决定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顶板砂岩裂隙、孔隙充水含水层的发育,随工作面回采垮落易引发顶板涌(突)水,由于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在空间上存在不均一性,同时由于在工作面及其附近发育不同性质的断裂,增加了突水的可能性,导致了顶板涌(突)水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价煤层安全回采的顶板涌(突)水条件和进行回采工作面顶板水量动态预测预报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水对策措施,不论是对现场安全生产,还是对顶板水害防治的拓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金凤煤矿首采工作面为背景,对已有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工作面充水条件分析,利用高密度电阻法和激发极化发法等物探手段,圈出含(导)水异常带,根据地层物性划分出相对富水区和相对贫水区。同时,通过工作面已有水文地质资料、以及钻探、构造和岩性等多元地学信息,利用“三图-双预测”理论方法,得出工作面充水条件综合分区成果图。将上述两种成果对比分析,得到工作面内较可靠的涌(突)水危险区域。最后根据工作面涌(突)水危险区域分布状况制定具体的防治水技术措施,保证首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本研究应用于金凤煤矿首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防治水工作中,取得了首次成功,为同类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回采工作面顶板涌(突)水防治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宝贵经验,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意义。
樊振丽[10](2013)在《纳林河复合水体下厚煤层安全可采性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纳林河二号井复合水体下厚煤层开采条件,在分析地质采矿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的大量实测数据,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得到影响覆岩破坏高度的主控因素,回归出不同开采方法条件下厚煤层开采垮落带和裂缝带发育高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适用性分析;模拟了在不同断层倾角、不同断距和不同推进方向条件下,断层对覆岩破坏高度的影响规律,预计了纳林河二号井首采区3-1煤采动裂隙与含水层的导通性。运用“富水性指数法”确定了影响含水层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因素的影响权重,进而得出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利用隔水性的相关研究结论,评价了煤层覆岩保护层中隔水层的阻水特性。最终,综合分析采动裂隙导通性、复合水体富水性和隔水层阻水性,综合分析了纳林河二号井首采区的安全可采性。
二、冲积层防水煤柱上提工作面的防治水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积层防水煤柱上提工作面的防治水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煤层开采顶板破坏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2 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3 煤层顶板破坏特征 |
3.1 顶板岩性及强度分析 |
3.2 煤层开采顶板跨落特征 |
3.3 顶板三带发育特征 |
4 顶板破坏规律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方法 |
4.2 模型的建立 |
4.3 数值模拟结果与破坏规律分析 |
5 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5.1 评价指标及统计分析 |
5.2 富水性分区 |
5.3 两带安全性评价与分区 |
5.4 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突水条件综合分区 |
5.5 顶板涌水量预测 |
6 煤层开采防治水对策 |
6.1 煤层开采面临的突水问题 |
6.2 防治水对策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主分量加权SOM神经网络矿井水水源判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矿井突水水源及判别方法 |
2.1 突水的基本概念及水害类型 |
2.2 矿井突水水源及判别 |
2.3 水化学特征应用于水源判别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SOM神经网络与主分量分析 |
3.1 SOM神经网络 |
3.2 主分量分析法 |
3.3 主分量加权SOM神经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4 PCWSOM神经网络在内蒙古裕兴矿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
4.1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
4.2 程序运行环境与功能结构 |
4.3 矿井突出水源有关数据 |
4.4 单一水源判别结果比较分析 |
4.5 混合水源识别结果分析 |
4.6 矿井水害防治对策 |
4.7 基于SQL Server的矿井水源信息数据库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裕兴矿水质数据 |
附录B: 内蒙古裕兴矿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3)巨厚含水层下煤层顶板突水机理及水害危险性预测 ——以高家堡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
3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
3.1 矿井充水条件 |
3.2 煤层顶板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3.3 洛河组含水层段的精细划分 |
4 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 |
4.1 覆岩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
4.2 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 |
4.3 导水裂缝带形成机理研究 |
4.4 导水裂缝带高度的确定 |
5 巨厚高承压含水层下的煤层顶板突水机理分析 |
5.1 巨厚高承压含水层下煤层顶板突水机理分析 |
5.2 巨厚高承压含水层下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留设 |
6 研究区水害危险性预测 |
6.1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的含水层富水性预测 |
6.2 有效隔水层厚度评价 |
6.3 研究区水害危险性预测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4)关于矿井防治水中防水煤柱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矿井开采的防治水措施 |
2.1 编制防治水计划 |
2.2 制定井下防治水的相关措施 |
3 防水煤柱关键参数分析 |
3.1 导水裂缝带高度 |
3.2 防水煤柱保护层厚度 |
4 矿井防治水的最终效果 |
5 结语 |
(5)蔚县矿区主要水害类型及防治水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主要水害类型 |
1.1 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水害 |
1.2 煤系顶部砂岩裂隙水水害 |
1.3 煤系基底奥灰水水害 |
1.4 老空水水害 |
1.5 钻孔水水害 |
2、防治水对策 |
3、结束语 |
(6)柠条塔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井充水水源判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导水通道的研究现状 |
1.2.3 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
1.2.4 矿井防治水技术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 |
2.2 矿井位置、范围及建设和生产情况 |
2.2.1 位置、范围 |
2.2.2 矿井建设和生产情况 |
2.2.3 交通 |
2.3 自然地理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表水系 |
2.3.3 气象 |
2.3.4 地震 |
2.4 矿井地质 |
2.4.1 地层 |
2.4.2 构造 |
2.5 含煤地层 |
3.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
3.1 区域水文地质 |
3.2 矿井水文地质 |
3.2.1 地貌及地表水系 |
3.2.2 含水层 |
3.2.3 隔水层 |
3.2.4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 |
3.3 矿井充水状况 |
3.3.1 矿井涌水现状 |
3.3.2 矿井突水及治理情况 |
4.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
4.1 疏放水实验 |
4.1.1 试验过程 |
4.1.2 放水试验成果分析 |
4.1.3 水化学成果分析 |
4.1.4 成果小结 |
4.2 矿井充水条件 |
4.2.1 充水水源 |
4.2.2 充水通道 |
4.2.3 充水强度 |
4.3 水文地质特征 |
4.3.1 北翼水文地质特征 |
4.3.2 南翼水文地质特征 |
4.4 S1210工作面突水原因分析 |
4.4.1 突水特征 |
4.4.2 突水原因分析 |
5.矿井涌水量预测计算及矿井防治水建议 |
5.1 数值模拟与涌水量计算 |
5.1.1 Visual Modflow简介 |
5.1.2 含水层地下水系统与概念模型 |
5.1.3 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 |
5.1.4 地下水流动三维有限差分模拟 |
5.1.5 地下水模型的运行与校正 |
5.1.6 三维有限差分流场模拟及涌水量计算 |
5.2 解析法水量计算 |
5.2.1 解析法原理概述 |
5.2.2 涌水量计算 |
5.3 小结 |
5.4 矿井防治水建议 |
5.4.1 重新选择切眼位置 |
5.4.2 新切眼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
5.4.3 涌水点处理措施 |
5.4.4 矿井防治水建议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三山岛金矿海下开采合理开采上限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三山岛金矿海下开采特征与技术 |
2.1 矿山概况 |
2.2 矿区工程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和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矿体特征 |
2.3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
2.3.1 地表水体 |
2.3.2 含水层 |
2.3.3 隔水层 |
2.4 矿岩物理力学参数和矿区地应力 |
2.4.1 矿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
2.4.2 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 |
2.5 矿山海下安全开采技术 |
2.5.1 矿山开拓 |
2.5.2 采矿方法 |
2.5.3 生产系统 |
3 海下开采确定开采上限理论 |
3.1 滨海基岩矿床海下开采概述 |
3.1.1 海下开采难点 |
3.1.2 海下安全高效开采原则 |
3.1.3 滨海基岩矿床开拓方法 |
3.2 海下开采覆岩破坏形态和矿井突水机理 |
3.2.1 采场覆岩移动和变形规律 |
3.2.2 海下开采矿井突水机理 |
3.3 海下合理开采上限的确定 |
3.3.1 开采上限与防水矿岩柱及导高的关系 |
3.3.2 开采上限的计算 |
3.4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 |
3.4.1 导水裂隙带的形成 |
3.4.2 导水裂隙带高度影响因素 |
3.4.3 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方法 |
3.4.4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未确知聚类预测 |
3.5 开采上限的数学理论解 |
4 开采上限的力学分析与计算 |
4.1 防水矿岩柱高度理论计算法 |
4.1.1 荷载传递交汇线法 |
4.1.2 厚垮比法 |
4.1.3 普氏拱法 |
4.1.4 鲁佩涅伊特理论计算法 |
4.1.5 长宽比梁板法 |
4.2 防水矿岩柱高度的材料力学解析 |
4.2.1 双端嵌固梁力学模型 |
4.2.2 嵌固-简支梁力学模型 |
4.2.3 双端简支梁力学模型 |
4.2.4 基于刚度下防水矿岩柱高度的计算 |
4.3 防水矿岩柱高度的弹性力学解析 |
4.3.1 嵌固梁力学模型 |
4.3.2 嵌固-简支梁力学模型 |
4.3.3 简支梁力学模型 |
4.4 开采上限的力学解 |
5 开采上限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5.1.1 Flac~(3D)软件和Midas/GTS软件介绍 |
5.1.2 Midas/GTS-Flac~(3D)耦合模拟技术 |
5.2 计算模型和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 |
5.2.1 几何模型构建与网格划分 |
5.2.2 本构模型和材料参数的确定 |
5.2.3 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 |
5.3 不同开采上限的数值模拟分析 |
5.3.1 开采-165m中段模拟分析 |
5.3.2 开采-135m中段模拟分析 |
5.3.3 开采-105m中段模拟分析 |
5.3.4 -200m中段导高实测与验证分析 |
5.4 开采上限的数值模拟解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宁东某矿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井顶板突水机理研究 |
1.2.2 矿井顶板突水量预测研究 |
1.2.3 矿井顶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与水文地质 |
2.1 矿井概况 |
2.2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2.2.2 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3 矿区地质及构造 |
2.3.1 地形地貌及构造 |
2.3.2 井田地层 |
2.4 矿井煤层 |
2.5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含水层及其特征 |
2.5.2 隔水层及其特征 |
2.5.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3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
3.1 邻近生产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 |
3.2 井田充水水源 |
3.3 井田充水通道分析 |
3.3.1 采动裂隙 |
3.3.2 自然裂隙 |
3.4 井田充水强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4.1 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 |
4.1.1 富水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建立富水性指数模型 |
4.1.3 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 |
4.2 顶板冒落安全性分区 |
4.2.1 建立工程地质模型 |
4.2.2 数值模型设计 |
4.2.3 开采冒裂安全性分区 |
4.3 煤层顶板危险性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煤层顶板突水量预测 |
5.1 大井法预测突水量 |
5.1.1 确定计算范围 |
5.1.2 计算公式 |
5.1.3 计算资料 |
5.1.4 预测结果 |
5.2 数值法预测突水量 |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2.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5.2.3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5.2.4 模型识别与检验 |
5.2.5 突水量预测方案 |
5.2.6 突水量预测结果 |
5.3 确定推荐成果 |
5.4 突水防治对策 |
5.4.1 总体防治对策 |
5.4.2 首采区2煤顶板水防治对策 |
5.4.3 充水水源防治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 |
6.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金凤煤矿首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区域水文地质及工作面概况 |
2.1 矿井概况 |
2.1.1 位置与交通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 |
2.2.1 区域地层特征 |
2.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3 区域水文地质 |
2.3 工作面地质条件 |
2.3.1 煤层 |
2.3.2 构造 |
2.3.3 主要含水层及其含水特征 |
2.3.4 主要隔水层及其特征 |
2.3.5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面电法的首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 |
3.1 试验方法选择及原理 |
3.1.1 方法选择 |
3.1.2 试验原理 |
3.1.3 装置选择 |
3.1.4 测网布设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内容 |
3.2.2 试验测点的布设 |
3.2.3 试验数据处理 |
3.2.4 试验结果 |
3.3 电法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 |
3.4 电法成果 |
3.5 验证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工作面涌(突)水安全性分析 |
4.1 基于“三图-双预测”的工作面涌(突)水安全性分析 |
4.1.1 模型建立 |
4.1.2 基于模型的导水裂缝带安全性评价 |
4.1.3 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
4.1.4 煤层顶板充水条件综合分区及涌(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 |
4.2 基于电法勘探的工作面涌(突)水安全性评价 |
4.2.1 解释的条件和原则 |
4.2.2 富水区范围分析 |
4.4.3 富水区安全性评价 |
4.3 两种成果对比分析 |
4.4 现场突水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
5.1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 |
5.2 单位涌水量 |
5.3 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 |
5.4 金凤煤矿已掘井巷充水状况及强度 |
5.5 回采工作面涌水量 |
5.6 突水量 |
5.7 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
5.8 本章小结 |
6 防治水效果及措施 |
6.1 防治水效果 |
6.2 防治水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纳林河复合水体下厚煤层安全可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体下采煤国内外开采现状 |
1.2.1 国外开采现状 |
1.2.2 国内开采现状 |
1.3 水体下采煤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1.6 本章小结 |
2 复合水体下煤炭安全可采性评价体系研究 |
2.1 水体类型 |
2.1.1 地表水体压煤与分布 |
2.1.2 地下水体压煤与分布 |
2.2 水体下安全可采性主控因素体系 |
2.2.1 水体下安全开采主控因素体系 |
2.2.2 主控因素作用分析 |
2.2.3 主控因素在复合水体下安全开采中的作用特点 |
2.3 纳林河水体下安全可采性主控因素分析 |
2.3.1 纳林河矿区及二号矿井概况 |
2.3.2 纳林河二号矿井田地层 |
2.3.3 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 |
2.3.4 首采区水体下安全可采性主控因素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
3.1 煤层覆岩破坏高度的理论分析 |
3.1.1 覆岩破坏分带形成机理 |
3.1.2 导水裂缝带高度理论推导 |
3.1.3 覆岩破坏高度主控因素理论分析 |
3.1.4 覆岩破坏主控因素影响规律 |
3.2 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 |
3.2.1 厚煤层分层开采条件下覆岩破坏规律 |
3.2.2 厚煤层综采和综放一次采全厚覆岩破坏规律 |
3.2.3 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高度的计算 |
3.2.4 厚煤层开采(缓倾斜)覆岩破坏形态及其时间关联 |
3.3 本章小结 |
4 断层对覆岩破坏高度的影响研究 |
4.1 断层影响下的顶板水害类型 |
4.2 断层力学性质特征 |
4.3 断层倾角变化对导水裂缝带的影响特征 |
4.3.1 无断层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高度 |
4.3.2 断层倾角变化对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高度的影响 |
4.4 断层断距变化对导水裂缝带的影响特征 |
4.5 断层上下盘不同推进方向条件下对导水裂缝带的影响特征 |
4.6 正断层诱发顶板涌(突)水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5 煤层覆岩采动裂隙导通性研究 |
5.1 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相似材料模拟 |
5.1.1 相似原理 |
5.1.2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
5.1.3 试验过程描述 |
5.1.4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5.1.5 相似模型试验结论 |
5.2 煤层采动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
5.2.1 采动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程度与范围预计 |
5.2.2 采动引起的地裂缝深度预计 |
5.3 覆岩采动裂隙导通性的量化与可视化 |
5.3.1 覆岩破坏高度预计 |
5.3.2 覆岩连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复合水体富水性评价研究 |
6.1 富水性指数法 |
6.1.1 方法原理 |
6.1.2 评价工作流程 |
6.2 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
6.2.1 主控因素的确定 |
6.2.2 含水层富水性子因素专题图的建立 |
6.2.3 层次分析法(AHP)各因素权重分析 |
6.2.4 单因素数据归一化 |
6.2.5 多因素信息融合与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
6.3 地表水体影响区 |
6.4 复合水体富水性 |
6.5 本章小结 |
7 煤层顶板保护层阻水性评价研究 |
7.1 保护层有效隔水厚度分析 |
7.2 阻水目标地层的确定 |
7.3 保护层阻水能力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复合水体下厚煤层安全可采性论证 |
8.1 复合水体下安全可采性初次论证 |
8.2 复合水体下安全开采的技术措施与二次论证 |
8.2.1 水体下采煤技术措施分析 |
8.2.2 涌水量预计 |
8.2.3 首采面顶板砂岩含水层采前疏水分析 |
8.2.4 “五位一体--立体强化”防治水技术 |
8.2.5 复合水体下煤层安全可采性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存在的不足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冲积层防水煤柱上提工作面的防治水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层开采顶板破坏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D]. 裴毅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2]基于主分量加权SOM神经网络矿井水水源判别研究[D]. 宋世杰.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3]巨厚含水层下煤层顶板突水机理及水害危险性预测 ——以高家堡煤矿为例[D]. 孙福勋.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4]关于矿井防治水中防水煤柱的应用研究[J]. 牛玲. 机械管理开发, 2016(06)
- [5]蔚县矿区主要水害类型及防治水对策[J]. 王桂臣. 科技与企业, 2015(03)
- [6]柠条塔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研究[D]. 康英.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
- [7]三山岛金矿海下开采合理开采上限的确定[D]. 吴浩. 中南大学, 2014(03)
- [8]宁东某矿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研究[D]. 谌会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9]金凤煤矿首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D]. 石英儒.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4)
- [10]纳林河复合水体下厚煤层安全可采性研究[D]. 樊振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