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正兴[1](2013)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次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三化”分别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又构成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加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独立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该课题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一个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不断向前推进的发展过程,旨在深入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构成、内在机制、发展路径和价值指向,从而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客观规律。这既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研究,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内容;也可以为落实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战略任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使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活动更加自觉、主动和有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时代条件相结合的过程和结果。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化时代”和“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方面: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时代条件、解答时代课题、指导时代实践,从而引领和推动时代发展。另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需要、汲取时代营养、反映时代精神,从而创新和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关键是创造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带指导性的思想理论观点,做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思想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以来就开始了时代化的发展历程,至今已有160多年。这一历史进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标志性的时代化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始终结合发展变化着的时代条件,在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客体”,时代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条件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载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包含四个主要环节:坚持理论指导、把握时代条件是准备环节,顺应时代变化、回应时代课题是开端环节,汲取时代精华、总结实践经验是关键环节,推进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是归宿环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是科学追求和价值追求相结合的过程,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发展的过程,也是连续发展与周期发展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是由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决定的。从它的实现前提来看,科学把握时代条件是认识前提,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思想基础,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根本态度。从它的发展动力来看,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内在动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外在动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直接动力。从它的成果表达来看,要抓住“实现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课题,围绕“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核心问题”,不断生成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成果;这种成果体现在理论工作者研究中的创新成果、党的领袖着作中的理论创新、党的历史文献中的理论创造等三个方面;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成果在表达上要体现内容具体化、形式多样化、语言通俗化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由多条路径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为起点,着眼于重大时代问题的理论思考,最终在深化“三大规律”认识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时代化的理论路径。我们要以应对和解决重大实践课题为起点,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升华理论成果,最终在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时代化的实践路径。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最终在学习批判借鉴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时代化的文化路径。只有不同的路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按照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要求全面把握其价值指向。首先,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那就是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指引,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以群众的民生所需为现实价值取向。其次,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需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价值指向,那就是要以发展党的指导思想为直接价值目标,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间接价值目标,以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为根本价值目标。最后,改造世界的实践使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从中国发展的实践视角来看就是要引领中国高举伟大旗帜、拓展全球视野、融入世界潮流,从世界发展的实践视角来看就是要引领世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推进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指向,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真正意义。
张书林[2](2013)在《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践路向选择之视角》文中认为推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关键是其动力机制的建构。当前,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必须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向选择有机统一起来。在其基础动力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其核心动力上,要继续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征程;在其实践动力上,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其价值动力上,要着力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张书林[3](201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路向》文中研究说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键是要科学设计其战略路向。从科学定位和精准选择的视角切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路向应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继续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着力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唐志龙[4](2006)在《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发微》文中认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视野下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的理论品质。本文依据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精神,联系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崭新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侧重从三维视角进行了理论辨析。第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科学概括,有着深刻的理论底蕴,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也表征着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精髓。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其现实要求是搞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主观符合客观,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表明,我们一定要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根本价值取向。
孙树青[5](2005)在《试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论述是非常深刻的,因为理论要想指导实践就必须不断地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中国和世界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表现形态也确证着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当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刘桂英,敬志伟[6](2005)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
王福民,陈少牧[7](2005)在《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兼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逻辑》文中研究表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江泽民在“5·31”讲话中首先提出、在“十六大报告”中加以阐述的科学论断。对此,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重新强调并加以发挥。本文旨在从理论上研究这个论断的科学性和价值性。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特性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实践得失的新总结,它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根本原则的新阐释;它为匡正时下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偏颇提供了科学的尺度。
王新建[8](2004)在《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方法论命题》文中提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崭新论断 ,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精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 ,凸显出理论和实践的辩证互动关系 ,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高度自觉自为。
王福民[9](2004)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文中指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性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变动常新性质,揭示并概括了两者之间深层的内在逻辑;提出并回答了"究竟用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实践"这样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就规律性而言,它科学揭示了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固有的本质属性。就目的性
周红梅[10](2004)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方法论命题》文中研究指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崭新论断 ,不仅具有时代的针对性 ,而且更鲜明更完整地表达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将成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方法论命题。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与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
(一) 时代、时代性与时代化的概念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涵义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的关系 |
二、 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理论 |
(二)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理论 |
三、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一)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二)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三) 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 |
(一)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 |
(二) 马克思主义是回答时代课题的成果 |
(三) 马克思主义是汲取时代精华的结晶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初步发展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 |
(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历程的启示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构成要素和环节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内涵与特点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系统过程的内容解读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系统过程的主要特点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基本要素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主体要素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理论客体”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条件客体” |
(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载体要素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主要环节 |
(一) 准备环节:坚持理论指导,把握时代条件 |
(二) 开端环节:顺应时代变化,回应时代课题 |
(三) 关键环节:汲取时代精华,总结实践经验 |
(四) 归宿环节:推进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认识前提 |
(一) 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认识前提 |
(二)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基础 |
(三) 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态度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动力 |
(一)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动力 |
(二)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外在动力 |
(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直接动力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表达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生成机制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表现机制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话语表达机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路径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路径 |
(一)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 |
(二) 着眼于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思考 |
(三) 在深化“三大规律”认识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路径 |
(一) 应对和解决重大实践课题 |
(二) 总结实践经验升华理论成果 |
(三) 在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路径 |
(一)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二) 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 |
(三) 在学习批判借鉴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指向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 |
(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终极价值指引 |
(二)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
(三) 群众的民生所需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价值取向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价值指向 |
(一) 发展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直接价值目标 |
(二)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间接价值目标 |
(三)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价值目标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 |
(一) 从中国视角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 |
(二) 从世界视角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践路向选择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础动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主流意识形态 |
(二) 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特征 |
(三) 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 |
二、核心动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征程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
(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要件 |
三、实践动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
(一)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发展着的理论形态 |
(二) 要立足时代特征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三) 提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的能力 |
四、价值动力:着力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
(一) 科学理论要最大程度地贴近群众 |
1.科学理论要为群众利益的实现服务 |
2.科学理论要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出来 |
3.科学理论要带着强烈深厚的群众感情讲出来 |
(二) 科学理论要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
1.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
2.要充满人性关怀 |
3.要着力解决好紧迫的民生问题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路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
1.马克思主义是党确立的主流意识形态。 |
2.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特征。 |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4.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 |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
1.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着的理论形态。 |
2.立足时代特征发展马克思主义。 |
3.提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的能力。 |
三、继续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
3.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基础要件。 |
四、着力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
1.要最大程度地贴近群众。 |
2.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
(5)试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 理论要想指导实践就必须不断地向前发展 |
(二)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中国和世界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
(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新的实践 |
(四)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表现形态确证着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
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D]. 李正兴.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2]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践路向选择之视角[J]. 张书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路向[J]. 张书林.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04)
- [4]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发微[A]. 唐志龙. 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 2006
- [5]试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J]. 孙树青. 学习与探索, 2005(05)
- [6]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J]. 刘桂英,敬志伟. 理论学习, 2005(06)
- [7]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兼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逻辑[J]. 王福民,陈少牧. 江汉论坛, 2005(02)
- [8]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方法论命题[J]. 王新建.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4(05)
- [9]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A]. 王福民.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4
- [10]“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方法论命题[J]. 周红梅.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