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城市交通的合理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娟[1](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指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黎淑翎[2](2020)在《《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逾三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关于控规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控规的地位和角色、控规的管控技术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从未停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管控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国的区划实践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其管控技术在全球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的地区得到推广,可见其适应力和有效性。我国控规的管控技术和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区划,同时又依据本土化的认知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工具。从对控规管控技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区划中部分关键指标或未引入控规,或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被误读,或在控规中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这些差异往往对指标的管控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全面探究和审视区划的管控工具和技术逻辑,对完善控规管控技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区划是美国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开发控制制度,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第一个实施综合区划的城市,纽约市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纽约发展的成就足以证明其区划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是纽约区划的重要转折和现行区划的基础,引入了“一张图”的综合分区体系,综合修订了法规文本结构,创新使用了容积率、开敞空间率、用途组、奖励区划等技术工具,对研究现代区划管控技术工具和逻辑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全文翻译《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为基础,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和技术工具,辨析指标和规则的含义,全面审视和探究纽约区划控制的技术逻辑,理解其管控理念、原则和目标、规制尺度、管控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探索指标的赋值逻辑,挖掘区划管控技术的原理,结合我国规划管控技术的问题,以期超越“简单模仿”、超越制度的差异而为完善我国规划管控技术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创新建议。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形成历史、特点、立法目的、管控范畴、规制尺度、分区体系和文本结构,为分析和理解该法的技术工具提供背景、框架和理念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阐明法规形成的背景及其技术工具创新所应对的发展需求,论述研究《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管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四项基本的管控内容:用途、体位(bulk)、标牌、停车。每一章的论述遵循基本的结构:阐明该项管控内容的目标或理念变迁;分析管控框架和规制尺度;解释具体技术工具中指标和规则的含义;探讨管控的技术逻辑,包括“目标—规制尺度—指标和规则”的关系、各项技术工具(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指标的赋值逻辑;结合我国相关管控实践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善的建议和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规制型开发控制体系的特点,阐明纽约区划的“自我实施”特征及由此决定的法规形式特点,解释《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实施与裁量机制,为完善我国控规的裁量机制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基于对一部完整的典型地方区划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综合分析,探析了“一张图”综合区划中规划和管控目标、规制尺度、技术工具、指标体系和数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机制,以比较的视角为我国完善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技术工具提供完善建议。
李潇然[3](2020)在《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策略研究 ——以济南历城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文化强国的建设,城市文化不断发展,文化空间需求逐步提高。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重要组成,不单是政府进行文化推广、宣传教育的平台窗口,更是广大居民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放松身心、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以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抓手进行活力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更能以小见大,为城市活力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当前对综合文化站的研究多以乡镇地区为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多停留在场所本身的空间布局设计,对空间的使用主体及使用效果的关注度较小,缺乏对城市活力、城市空间、城市文化等方面作用的整体性思考。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空缺,以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为研究对象,选取济南市历城区为调研实例,运用调研观测、问卷访谈、SPSS软件分析、Arc GIS建立泰森多边形法等方法,对其建设及使用现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总结空间存在不足之处,并基于活力相关研究理论,建立了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体系,以期为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服务场所建设提供有益参考。首先,本文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活力的释义出发,对空间活力、文化活力、城市活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支撑;其次,以济南市历城区为调研范围,以市区文化建设发展为背景,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研、行为观察等手法,从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供给及使用现状两方面展开调研与分析,总结了现有场所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八大问题;进一步从寻求解题思路入手,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梳理相关政策保障,结合空间设计五项原则,探讨活力构建的意义,从城市、文化、空间、人本四个层面出发,构建了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体系;最后,针对历城区各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问题,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应用活力体系,提出了宏观城市层面-构建区域文化格局、中观街道层面-优化街道文化环境、微观场所层面-提升场所空间品质三个层面的具体活化策略,为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胡洋[4](2020)在《城市形象构建策略研究 ——基于南昌和杭州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是我国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城市形象作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各大城市所重视,尤其是发展中的二三线城市,更需要发达城市形象构建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构建自身城市形象做参考。本文选取近两年发展势头强盛的南昌作为二线城市的代表,而久负盛名的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的代表,运用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分别从这两座城市众多的新闻媒体中挑选出政府部门主办并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类门户网站——“南昌新闻中心”和“杭州网”,将以上两个网站作为文本采集的来源,截取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这6个月的时间内的新闻文本,采用文本分析的手段,剥离出文本词频间的内在联系,分析这两座城市在城市形象构建方面所作的不同策略,如南昌立足于本地,注意城市基础建设,宣传上影响范围小,杭州则着眼于世界,注重城市未来发展,宣传上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比分析这些措施,从而找出发达城市形象构建的方法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的地方。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城市管理者在制定城市形象定位时,要能表达城市的特点,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指向性,且需要与城市自身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相契合;2)在进行城市形象设计时,要以城市形象定位为蓝图,要注意基础建设跟生态保护相和谐,在设计的过程中重视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形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让市民享受城市发展的福利,提高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3)城市形象营销要注重跨地域、跨文化交流,可以联合各类媒体共同宣传城市形象,使形象传播更加高效。
李体[5](2020)在《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 ——基于《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分析(2010-2019)》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党报和全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以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城市形象建构方面具有其它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城市形象广告版面不仅成为《人民日报》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形成符合自身特性的运作模式,《人民日报》便成为城市管理者建构和呈现城市形象的权威平台。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为目标媒体,以其近十年的城市形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文本梳理和内容分析。城市形象广告整体数据分析运用量化的方法进行类目建构,主要从广告数量、广告客户、广告版面、广告内容四个层面和城市行政等级、广告图文比例以及广告视觉元素等9个类目进行全方位的细化分析,总结出《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城市形象广告文本分析主要通过对广告文本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和比重计算,归纳分析出城市形象广告在城市形象呈现中着重使用的符号元素,观察城市形象广告对城市形象呈现的变化特征及其形象呈现侧重点。通过对《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的整体数据和广告深层文本内容的综合分析,尝试深入剖析《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背后的传播逻辑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城市形象广告主要受到党报自身功能角色定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导向和城市自身现实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在建构城市形象时存在的问题,如传播内容同质化,表现为广告主题分布不均衡,视觉元素应用雷同;传播形式模式化,表现为广告文本多宣传式话语体系,形式呆板缺乏创新;形象建构功利化,表现为追求短期形象建构,对城市文化层面形象呈现存在缺失。针对《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控制因素,结合个案分析的方法,借鉴典型城市进行形象建构的先进经验,从而为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提供改善建议。以期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形象塑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城市各方面资源,推动有利于城市形象传播力形成、提升、发展的战略实施,从而实现城市形象传播源头的规范运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启发城市管理者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利用大众传媒建构城市形象的新思路。
毕晓慧[6](2020)在《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及算法》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设施的扩展速度落后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速度,城市的道路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增加交通供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应对城市交通的拥挤,应该从根本上抑制交通出行需求的产生,道路收费政策也因此应运而生。城市道路收费大多数以社会收益最大为目标来研究交通问题,运用经济学的原理,通过收费使城市道路避免过度使用并使道路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已经被多个国际现代化城市采用,它通过对道路收费的方式引导和调节交通流,以此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目的,同时收费所得也增加了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合理性。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拥挤的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在城市道路拥挤问题上应用的合理性,以此为基础展开了三部分内容的研究。首先通过双层规划模型对城市道路拥挤收费进行探讨,在博弈模型中选择斯塔科尔伯格模型对研究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和模型分析,并构建了数学模型、选取算例进行验证;然后,研究了复杂路网中的拥挤收费,充分考虑了博弈中所有局中人的考虑因素和策略选择,经过优化将问题分三次博弈进行具体分析,构建了复杂路网下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并给出了分层迭代思想的求解流程。最后,分析了模型验证的难度并选择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验证多目标博弈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对粒子群算法进行设计和优化,给出具体的算法验证步骤,选取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求得上层模型不同权重下的最佳收费方案,最终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验证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高效准确;在多目标博弈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下确定的费率可以扩大社会收益、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叶兴涛[7](2020)在《基于排队论的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转变发展模式,进行绿色低碳发展显得迫在眉睫。加之,近年来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电动汽车又具有清洁和低碳等特点,所以电动汽车受到各国和市场欢迎。我国也大力支持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作为保障电动汽车动力的充电设施的规划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城市充电站的选址定容和换电站的电池配送调运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进行了介绍,并对充电站选址定容的理论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换电站的电池配送的车辆路径问题进行了阐述。(2)针对城市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选址方面,运用路网节点的车流量,对充电负荷需求进行了预测,并且运用Voronoi图的几何学和线性特性,对充电站进行了选址规划,从而确定最优站址和服务范围。定容方面,运用排队论以客户等待成本充电机容量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充电站的充电机容量配置。最终,以综合社会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运用PSO-GA混合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通过比较得到最优的充电设施规划的方案。(3)针对换电站的电池配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蜜蜂进化型遗传算法的电池配送调度。采用蜜蜂繁殖进化的机制,改进了遗传算法,以电池配送的车辆路径最短为目标函数,满足带时间窗口的换电站电池需求,运用matlab进行求解,最后得到较优的配送路线。
王海荣[8](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刘晋华[9](2019)在《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城市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建设体系中炙手可热的领域,同时其纷繁芜杂的主张、观点及具体工作方式也存在混乱。这些问题一方面深度困扰着它的价值发挥,另一方面不停地动摇着自身学科理性的基础,从而在外部和内部形成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危机。客观理性认识城市设计,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方向,是今日中国城市设计学界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文回顾了1921年以来的中国城市设计发展总体历程,重温了既有研究的宏观状态。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孕育于一种复杂化的语境体系,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曲折、断续、片段化、破碎化的发展状态。针对这种客观的历史状态,在梳理城市设计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取了学界对城市设计认识观念中的共识与争鸣,建立了一个以空间观念为核心的“技术-价值”模型。使用该模型审视中国城市设计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宏观发展,构建一个理解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范式演变框架,发现包括“形体的设计”、“设计的综合”、“设计的控制”、“政策的设计”等在内的范式构成了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四个基本路径。通过对各个范式的解读和批判,本研究揭示了1921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范式发轫、成型、演进与嬗变的整体态势、动力因素、内在逻辑和原型范本,进而对城市设计的概念、角色、科学性和运作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再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同时也受到时代局限,其范式是在逐渐理性和开放的观念支撑下发轫并展开的。现实需求与外部诱导使它的成长是一种反应式、被动型的“冲击-应对”演进逻辑,呈现出传统范本、欧美范本、苏联范本等不同的学习样本之间的接力、套叠关系。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角色以及运作机制受到多个范本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形态和复杂的制度环境中不稳定演进,正向进步与反向后退交织。本文建议,当前学界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外部经验,实现外来范本的良好嫁接与再生,同时需要强化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先于工程技术创新,而解决当前城市设计学科建设危机的密钥和关键,则是着力清晰化并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指向。【全文字数】14.2万【图表数】图片32张,表格22个
许龙才[10](2020)在《城市发展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市诞生表征着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从产生之日起就寄托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承载着人类对“安居乐业”的崇高理想追求。城市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城市确实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城市化的急剧发展与城市现代化的全球化推进使得人类社会步入了城市社会时代,同时,也使得城市深陷现代性的桎梏。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最本质的特征,现代社会的弊端与危机表现为现代性的危机,在城市社会阶段即表现为城市现代性的危机,城市现代性及其危机的进一步扩展日益影响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城市问题: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城市生态日益恶化、城市日常生活异化等日益阻碍着城市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抑制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以对城市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矛盾的反思与批判为主题,从城市空间、城市生态以及技术三个维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理论上的关照。最后,具体到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对我国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批判。其中,从城市空间、城市生态及技术三个维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理论上的关照是本研究的关键。鉴于此,本文拟采取如下的思路具体展开本文的逻辑进路。第一,概念的界定是论文得以展开的逻辑前提,城市、城市发展、现代性批判这是本文的三个核心概念,他们的界定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故在本文中将基于马克思世界观对这三个核心概念进行厘定,明确他们的内涵与外延。第二,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城市发展进行理性审视与反思,故在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四章,立足于现代性批判的视域,分别从城市空间发展、城市日常生活发展、城市生态发展与城市技术发展四个层面对城市发展进行考察,探寻城市现代性视域下人的生存困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标准,在此基础上找出城市发展异化的根源,澄清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与前提,确定城市发展的伦理底线,当然对城市的发展要进行辩证的考量,既要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城市日常生活、城市生态与城市科技呈现出来的合理性给以肯定,又要对现代性隐忧下城市发展中的彰显出来的空间无序、意义丧失、日常生活异化与生态恶化等现象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从理论上探索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三,本文致力于城市发展理论的本土化探索,故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具体到我国当前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现实,将前面城市发展的理论考察成果运用到我国的城市发展实际,对我国的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理论透视,以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与现代性批判理论,对我国城市居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二、论城市交通的合理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城市交通的合理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成与法制化 |
1.1.2 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的渊源关系 |
1.1.3 美国区划、纽约区划及其《1961区划决议案》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区划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区划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和文献研究 |
1.5.2 比较研究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形成的历史背景 |
2.1.1 美国第一部综合区划:《1916纽约建筑分区决议案》 |
2.1.2 管制理念的转变:从被动阻止妨害到主动增进公共福祉 |
2.1.3 纽约再区划:1940年代-1960年综合修正的推进 |
2.1.4 框架内的持续演变:《1961纽约区划决议案》的修正与完善: |
2.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特点 |
2.2.1 对《1916纽约市建筑分区决议案》的检讨 |
2.2.2 综合修正应对的发展需求 |
2.2.3 综合修正的原则和特点 |
2.2.4 综合修正通过前的争议 |
2.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3.1 立法目的 |
2.3.2 管控范畴 |
2.3.3 规制尺度 |
2.4 综合分区与规则体系 |
2.4.1 1916的独立分区体系 |
2.4.2 1961的综合分区体系 |
2.4.3 现行的叠加分区体系 |
2.5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文本与使用 |
2.5.1 文本结构 |
2.5.2 索引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途管制 |
3.1 “用途”概念的复杂性 |
3.1.1 用途的多维含义 |
3.1.2 使用活动的空间性与尺度特征 |
3.1.3 使用活动随时间而变化 |
3.1.4 用途管制的两种含义 |
3.2 美国区划用途分区管制的起源 |
3.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用途管制框架 |
3.3.1 用途管制的目标与技术工具 |
3.3.2 用途的许可形式 |
3.4 纽约区划用途管制的规制尺度 |
3.4.1 以分区为规制尺度 |
3.4.2 用途分区模式的比较 |
3.5 用途管制的核心工具:用途组 |
3.5.1 分类和分组的多维度 |
3.5.2 差异化、定量化的分组标准 |
3.5.3 “分类—分组—分区”的逻辑框架 |
3.6 用途管制的其他技术工具 |
3.6.1 辅助用途 |
3.6.2 释放标准 |
3.6.3 混合利用的支持工具 |
3.7 区划用途管制的延伸:占用执照 |
3.7.1 占用执照的制度框架 |
3.7.2 占用执照的规制尺度和核心工具 |
3.7.3 制度特点与经验 |
3.8 对我国用途管制的借鉴 |
3.8.1 “用地分类”的管制方法 |
3.8.2 混合用地的用途兼容性规定 |
3.8.3 建筑使用的管理制度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位规则 |
4.1 关键指标释义 |
4.1.1 体位 |
4.1.2 楼板面积 |
4.1.3 容积率 |
4.1.4 密度规则 |
4.1.5 院规则 |
4.1.6 高度与退缩要求 |
4.2 体位规则的框架 |
4.2.1 总体目标 |
4.2.2 以建筑和分区用途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
4.3 体位规则的规制尺度 |
4.3.1 以区划地块为规制尺度 |
4.3.2 以地块与街道关系为基础的规则细化 |
4.4 容积率调控工具 |
4.4.1 开发权转移的雏形 |
4.4.2 奖励区划 |
4.4.3 容积率调控工具的适用性 |
4.5 居住区指标关联性分析 |
4.5.1 核心指标:开敞空间率 |
4.5.2 空间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分析 |
4.5.3 开敞空间率与容积率的关联性分析 |
4.6 现行纽约区划的体位规则变化 |
4.6.1 开敞空间率和容积率关联控制产生的问题 |
4.6.2 新增的体位控制方法 |
4.7 对我国控规指标的借鉴 |
4.7.1 基于分区目标建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
4.7.2 加强控制指标的关联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牌管控 |
5.1 美国区划的标牌管控 |
5.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标牌管控指标 |
5.2.1 “标牌”的定义 |
5.2.2 标牌的分类 |
5.2.3 标牌与分区 |
5.2.4 标牌的管控要素 |
5.2.5 不一致的标牌与折旧 |
5.3 标牌管控的方法和原则 |
5.4 对我国标牌管控的借鉴 |
5.4.1 我国标牌管控的整体情况 |
5.4.2 以上海为例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停车管理 |
6.1 纽约区划停车管理的理念变化 |
6.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停车管理规则 |
6.2.1 停车管理的目标与框架 |
6.2.2 分类与分区结合的指标体系 |
6.2.3 停车配建要求的修改和豁免 |
6.2.4 停车配建的上限要求 |
6.2.5 片区停车共享 |
6.3 多重矛盾下综合停车配建指标的基本逻辑与影响因素 |
6.4 对我国停车配建指标的借鉴 |
6.4.1 对我国停车分区管控技术的思考 |
6.4.2 停车指标差别化要素的对比 |
6.4.3 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停车配建指标的改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施与裁量 |
7.1 区划法规的特点 |
7.1.1 规制型体系的特征和问题 |
7.1.2 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
7.1.3 “自我实施”所需的制度特点 |
7.1.4 违法与处罚 |
7.1.5 法律语言 |
7.1.6 区划的适应性 |
7.2 特殊情况的预设 |
7.2.1 特别规定 |
7.2.2 修订或修改 |
7.2.3 免除 |
7.2.4 例外 |
7.2.5 必要性与问题 |
7.3 裁量机制 |
7.3.1 施行机构 |
7.3.2 裁量机制的必要性 |
7.3.3 裁量型的特殊规则 |
7.3.4 变通 |
7.3.5 特别许可 |
7.3.6 区划修正 |
7.3.7 多层级的裁量机制 |
7.4 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裁量机制的借鉴 |
7.4.1 我国控规裁量机制的两个层面 |
7.4.2 构建多层次的控规裁量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比较借鉴 |
8.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可借鉴性 |
8.2.2 对我国规划管理的借鉴 |
8.3 创新与特色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用术语概念 |
附录2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中高密度居住区) |
附录3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区域规则范围) |
附录4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意图区) |
附录5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商业叠加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3)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策略研究 ——以济南历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成果 |
1.4.2 国内研究成果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活力相关理论综述 |
2.1 空间活力相关理论 |
2.1.1 场所理论 |
2.1.2 需求层次理论 |
2.2 文化活力相关理论 |
2.2.1 城市文化 |
2.2.2 文化规划 |
2.3 城市活力相关理论 |
2.3.1 城市更新 |
2.3.2 城市复兴 |
2.4 相关理论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市区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
3.1.1 济南市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
3.1.2 历城区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
3.2 调研情况概述 |
3.2.1 调研对象及区域 |
3.2.2 调研目的 |
3.2.3 调研步骤 |
3.3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
3.3.1 区域格局调研及分析 |
3.3.2 场地环境调研及分析 |
3.3.3 空间构成调研及分析 |
3.4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使用现状调研及分析 |
3.4.1 受访者个体属性调研及分析 |
3.4.2 街道综合文化站使用现状调研及分析 |
3.4.3 街道综合文化站场所需求调研及分析 |
3.4.4 街道综合文化站满意度调研及分析 |
3.5 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体系建构 |
4.1 文化资源基础 |
4.1.1 历城区文化资源概述 |
4.1.2 历城区文化资源梳理 |
4.1.3 历城区文化资源特征 |
4.1.4 历城区文化基因提取 |
4.1.5 历城区文化空间表达 |
4.2 政策发展保障 |
4.2.1 政策法规提供有力保障 |
4.2.2 顶层规划引领建设方向 |
4.2.3 服务体系重视基层建设 |
4.2.4 遗产保护丰富文化资源 |
4.2.5 文旅结合带动发展活力 |
4.3 空间设计原则 |
4.3.1 文化服务“一体化”的整体性规划原则 |
4.3.2 传承文脉的地域性营造原则 |
4.3.3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4.3.4 响应时代的存量优化原则 |
4.3.5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4.4 体系建构意义 |
4.4.1 社会层面:提实力、促发展、塑特色的重要手段 |
4.4.2 文化层面:文化保护与传承、弘扬与发展的有效方式 |
4.4.3 空间层面:城市文化与城市活力发展的物质支撑 |
4.4.4 人本层面:满足民众行为、心理、精神层面的多样化需求 |
4.5 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策略 |
5.1 宏观策略:构建区域文化格局 |
5.1.1 打造“一轴三区、辐射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 |
5.1.2 编织“传古通今”区域文化脉络 |
5.1.3 构建“一体化”的文化服务体系 |
5.2 中观策略:优化街道文化环境 |
5.2.1 “自下而上”优化布局选址 |
5.2.2 “以人为本”配置建筑规模 |
5.2.3 “继往开来”营造文化氛围 |
5.3 微观策略:提升场所品质功能 |
5.3.1 优化空间组织形式 |
5.3.2 提升空间环境品质 |
5.3.3 丰富文化服务功能 |
5.3.4 营造文化场所体验 |
5.3.5 塑造地域文化特色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街道综合文化站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房屋建筑部分功能空间面积及占比情况汇总 |
附录三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室外场地空间调研情况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城市形象构建策略研究 ——基于南昌和杭州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形象 |
2.1.2 城市品牌 |
2.1.3 城市形象定位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组织形象理论 |
2.2.2 形象资本理论 |
第3章 南昌与杭州城市形象比较 |
3.1 样本的选取和方法的运用 |
3.1.1 样本的选取 |
3.1.2 方法的运用 |
3.2 南昌和杭州城市形象现状 |
3.2.1 南昌城市形象的现状 |
3.2.2 杭州城市形象的现状 |
3.3 南昌和杭州城市形象比较 |
3.3.1 城市形象的相同点 |
3.3.2 城市形象的不同点 |
第4章 城市形象的构建策略 |
4.1 在城市形象定位方面的策略 |
4.1.1 城市形象定位要有精神特色 |
4.1.2 城市形象定位要有鲜明个性 |
4.1.3 城市形象定位要有前瞻性 |
4.1.4 城市形象定位要有利于城市整体品质提升 |
4.2 在城市形象设计方面的策略 |
4.2.1 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创设高品质环境 |
4.2.2 彰显城市特色,充实文化内涵 |
4.3 在城市形象营销方面的策略 |
4.3.1 坚持举办城市特色活动 |
4.3.2 加强媒体合作力度 |
4.3.3 加强对城市景观和人文底蕴的宣传推广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城市形象定位的启示 |
5.1.2 城市形象设计的启示 |
5.1.3 城市形象营销的启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 ——基于《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分析(201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城市形象研究综述 |
2.城市形象广告研究综述 |
3.《人民日报》广告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城市形象概念界定 |
2.城市形象广告概念界定 |
3.城市形象的建构主体 |
4.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一、《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内容分析法 |
3.文本分析法 |
4.个案分析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2.研究对象时间范围的确定 |
3.研究对象的类目建构 |
二、《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整体数据分析 |
(一)广告数量层面 |
1.广告数量波动上升,影响因素复杂 |
2.特殊月份广告剧增,政治导向明显 |
(二)广告客户层面 |
1.城市行政等级:广告客户以省级及省会城市为主 |
2.城市所属区域:广告客户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城市 |
(三)广告版面层面 |
1.广告版面大小:以整版广告为主,版面选择灵活 |
2.广告版面分布:集中出现在广告版,位置渐固定 |
3.广告图文比例:图片在广告版面中占据绝对优势 |
(四)广告内容层面 |
1.广告标题字数:广告标题字数渐长,信息量大 |
2.广告主题类型:主题相对集中,类型缺乏创新 |
3.广告视觉元素:以经贸及生态元素的应用为主 |
三、《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文本分析与城市形象呈现 |
(一)2010-2019年城市形象广告文本分析及其变化特征 |
1.2010-2019年城市形象广告关键词词频及比重分布状况 |
2.2010-2019年城市形象广告对城市形象呈现的变化特征 |
(二)《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对城市形象的呈现(2010-2013) |
1.物质层面形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 |
2.管理层面形象: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 |
3.文化层面形象:历史文化繁荣,文化旅游发展 |
(三)《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对城市形象的呈现(2014-2019) |
1.物质层面形象:产业集聚集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2.管理层面形象: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脱贫攻坚 |
3.文化层面形象:发展文化旅游,历史文化厚重 |
四、基于《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思考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 |
(一)从《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看城市形象媒介建构的影响因素 |
1.媒介因素:党报自身功能角色定位 |
2.政治因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导向 |
3.现实因素:城市自身现实发展状况 |
(二)从《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看城市形象媒介建构存在的问题 |
1.传播内容同质化:主题分布不均衡,视觉元素应用雷同 |
2.传播形式模式化:宣传式话语体系,形式呆板缺乏创新 |
3.形象建构功利化:追求短期形象建构,文化形象呈现缺失 |
(三)城市形象媒介建构的改善与进路 |
1.方向:以城市定位为核心,挖掘特色资源 |
2.文本:内容生产个性化,符号选取多样化 |
3.策略:依托节庆展会活动,提高城市声量 |
4.视角:关注视角多元,凸显城市人本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及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理论和策略分析 |
2.1 城市道路拥挤概述 |
2.2 城市道路拥挤产生的原因 |
2.3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3.1 必要性 |
2.3.2 可行性 |
2.4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策略分析 |
2.4.1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概述 |
2.4.2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策略分类 |
2.4.3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策略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机理分析 |
3.1 博弈论的相关知识 |
3.1.1 博弈论的概念 |
3.1.2 博弈的分类 |
3.1.3 纳什均衡 |
3.2 基于博弈论研究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的适用性分析 |
3.3 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3.3.1 双层规划模型 |
3.3.2 斯塔科尔伯格模型 |
3.4 收费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4.1 问题描述 |
3.4.2 拥挤收费博弈分析 |
3.4.3 建立模型 |
3.4.4 算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目标博弈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 |
4.1 博弈方式的选择及博弈目标的确定 |
4.1.1 上层模型的内部博弈 |
4.1.2 下层模型的内部博弈 |
4.1.3 上下层模型之间的博弈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上层模型 |
4.2.2 下层模型 |
4.2.3 算法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粒子群优化算法验证收费模型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5.2.1 算法的描述 |
5.2.2 算法的优化改进 |
5.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博弈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算法 |
5.3.1 算例的描述 |
5.3.2 算例验证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排队论的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充电设施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充电设施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研究路线 |
1.3.1 研究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电动汽车及服务设施简介 |
2.1.1 电动汽车 |
2.1.2 充电服务设施 |
2.2 充电站规划理论及方法 |
2.2.1 充电站服务水平 |
2.2.2 Voronoi图 |
2.2.3 充电站初始站址 |
2.3 排队论简介 |
2.3.1 排队论系统组成 |
2.3.2 到达时间分布和服务时间分布 |
2.3.3 排队模型的分类 |
2.4 车辆路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充电设施规划优化模型 |
3.1 充电需求及规模预测 |
3.1.1 充电需求预测 |
3.1.2 充电站数量预测 |
3.2 充电站选址定容模型 |
3.2.1 方案优化模型 |
3.2.2 充电站选址模型 |
3.2.3 充电站排队模型分析 |
3.2.4 充电站容量配置 |
3.3 换电站电池配送数学模型 |
3.4 章节小结 |
第4章 模型求解算法 |
4.1 充电站选址定容之PSO-GA |
4.1.1 粒子群算法 |
4.1.2 遗传算法 |
4.1.3 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 |
4.1.4 PSO-GA混合算法的模型求解 |
4.2 换电站电池配送之蜜蜂进化型遗算法 |
4.2.1 蜜蜂进化型遗传算法 |
4.2.2 蜜蜂进化型遗传算法模型求解 |
4.3 章节小结 |
第5章 算例分析 |
5.1 充电站选址定容算例分析 |
5.1.1 选址定容的流程 |
5.1.2 参数设计 |
5.1.3 实验结果 |
5.2 换电站电池调度算例分析 |
5.2.1 换电站电池调度流程 |
5.2.2 参数设计 |
5.2.3 实验结果 |
5.3 章节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方法 |
(二)比较研究方法 |
(三)文献分析方法 |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国家空间理论 |
(二)城市治理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城市设计何去何从? |
1.1.1 百年城市建设历史:建设与破坏 |
1.1.2 百年城市设计理论:多元与混乱 |
1.1.3 百年城市设计建制:前行与迟疑 |
1.2 研究问题 |
1.2.1 危机 |
1.2.2 问题 |
1.2.3 目的 |
1.2.4 意义 |
1.3 对象界定 |
1.3.1 中国城市与1921年 |
1.3.2 城市设计 |
1.3.3 范式及其相关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1.4.1 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研究 |
1.4.2 中国城市设计的类型或范式研究 |
1.4.3 国际城市设计发展的研究 |
1.4.4 综合评述 |
1.5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与论述框架 |
1.5.1 预设的前提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重温:中国城市设计发展与研究的历史回顾 |
2.1 研究文献的历史动态 |
2.1.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2.1.2 结果与解读 |
2.1.3 文献研究的结论 |
2.2 历史分期研究 |
2.2.1 当前相关分期研究 |
2.2.2 基于发展态势的多层次分期方法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主线:共识与争鸣中的“技术-价值”解释框架 |
3.1 历史沉淀的共识与争鸣 |
3.1.1 城市设计的概念 |
3.1.2 城市设计的角色 |
3.1.3 城市设计的制度化 |
3.2 多元立场中隐含的谜题 |
3.2.1 空间观念脉络 |
3.2.2 一个新的解释体系:“技术-价值”认知模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分化:“技术-价值”框架下的范式解读 |
4.1 “形体的设计”——设计建成形态 |
4.1.1 形体秩序的整合 |
4.1.2 建筑设计的扩大 |
4.1.3 城市的形式艺术 |
4.1.4 形体的数理逻辑转向 |
4.2 “设计的综合”——综合协调形态 |
4.2.1 多学科综合工作的桥梁和中介 |
4.2.2 城市规划综合方法的先天组成 |
4.2.3 规划的落实和具体化 |
4.2.4 综合环境设计 |
4.3 “设计的控制”——法则管制形态 |
4.3.1 以城市设计导则为媒介的形式控制 |
4.3.2 依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
4.3.3 结合法律法规 |
4.3.4 以土地契约开发为主要途径 |
4.4 “政策的设计”——规则培育形态 |
4.4.1 以规则培育空间 |
4.4.2 关注公共领域 |
4.4.3 对公众意愿的反映 |
4.4.4 权利意识与价值调和 |
4.5 小结 |
第五章 审视:对不同范式的剖析 |
5.1 形体的设计 |
5.1.1 认识体系:形体假设的隐忧与深层结构的忽视 |
5.1.2 价值体系:精英化 |
5.1.3 应用体系:工程思维 |
5.2 设计的综合 |
5.2.1 认识体系:局部的中介 |
5.2.2 价值体系:城市规划的艺术价值 |
5.2.3 应用体系:以特色为导向的实践 |
5.3 设计的控制 |
5.3.1 认识体系:控制依据与控制边界 |
5.3.2 价值体系:隐含的价值标准 |
5.3.3 应用体系:弹性不足还是刚性不足 |
5.4 政策的设计 |
5.4.1 认识体系:作为对技术思维的批判 |
5.4.2 价值体系:对公共利益的追问 |
5.4.3 应用体系:制度根系的改良 |
5.5 小结 |
第六章 归纳:范式整体演变的特征与逻辑 |
6.1 范式演变的态势 |
6.1.1 新与旧:新旧共进,截面共存 |
6.1.2 主与次:百家争鸣,并列渗透 |
6.1.3 断与续:断续结合,跳跃演变 |
6.2 范式转移的动力 |
6.2.1 观念支撑:理性化、开放性 |
6.2.2 现实催发:反应式、被动型 |
6.2.3 外部诱导:功利性、依赖性 |
6.3 整体演变的逻辑 |
6.3.1 角色转向:从设计技术到管理工具的跃迁 |
6.3.2 理论失位:支柱理论软弱倒逼的思想游离 |
6.3.3 结构失衡:战略性与本土性的不平衡发展 |
6.4 原型范本的呈现 |
6.4.1 传统范本消隐:传统化与现代性 |
6.4.2 外部范本嫁接:欧美范本与苏联范本的接力交替 |
6.4.3 不同范本套叠:路径依赖与源流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反思:范式演变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再认识 |
7.1 术语内涵:范本嫁接视角下的五次概念转换 |
7.1.1 欧美范本视角下的“设计、规划、计划” |
7.1.2 苏联范本嫁接过程中的“设计、规划、计划” |
7.1.3 城市设计在工作程序中被取消 |
7.1.4 欧美范本的“现代城市设计”引入 |
7.1.5 城市设计的修复与苏联范本的消解 |
7.2 角色理解:试图将欧美经验贯穿苏联模式全过程 |
7.2.1 理解规划工作的全过程 |
7.2.2 放弃“城市设计”是否可能 |
7.3 理论内核:科学性与学科发展 |
7.3.1 城市理论、规划理论与设计理论 |
7.3.2 科学性的反思 |
7.4 运作制度:范式选择与中国现代化 |
7.4.1 范式演变视角下城市设计制度化的出发点 |
7.4.2 城市设计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
7.4.3 城市设计范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悖谬 |
7.4.4 社会和学科双转型背景中的构想 |
7.5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 |
8.1 建议 |
8.1.1 正视外部经验,明确战略方向 |
8.1.2 强化科学指导先于技术创新 |
8.1.3 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 |
8.2 创新、难点与不足 |
8.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2.2 本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作者简介 |
后记 |
(10)城市发展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3 国内外关于城市发展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见解 |
1.3 研究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现代性、城市发展与空间批判 |
2.1 城市空间发展与现代性 |
2.1.1 现代性的空间化 |
2.1.2 现代性批判与空间批判 |
2.1.3 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理论考察 |
2.2 城市发展、空间生产及其异化 |
2.2.1 空间、城市空间生产及其意义 |
2.2.2 城市空间异化与人的生存困境 |
2.2.3 城市空间异化根源探析 |
2.3 城市空间批判与人的解放 |
2.3.1 城市空间秩序与价值批判 |
2.3.2 城市空间发展与人的发展理念批判 |
2.3.3 城市空间优化与人的发展 |
第3章 城市发展与技术批判 |
3.1 技术进步与城市发展史考察 |
3.1.1 传统城市建构与技术发展 |
3.1.2 现代大城市与现代技术 |
3.1.3 技术发展与未来理想城市建构 |
3.2 技术理性与城市异化 |
3.2.1 技术理性与城市发展悖论 |
3.2.2 技术异化与城市空间中人的生存困境 |
3.2.3 城市异化的技术因素 |
3.2.4 技术理性与城市日常生活技术化 |
3.3 技术理性批判与人的发展 |
3.3.1 技术理性批判与人的生活空间优化 |
3.3.2 技术理性批判与日常生活的回归 |
3.3.3 技术理性批判与城市发展伦理重构 |
3.3.4 技术的人文回归与城市未来发展 |
第4章 城市发展与生态批判 |
4.1 思想溯源:现代性批判的生态维度 |
4.1.1 生态批判思想的实践生成与理论沿革 |
4.1.2 城市生态批判与现代性批判 |
4.1.3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生态批判思想 |
4.1.4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城市生态批判思想 |
4.2 生态危机:城市发展及异化的生态之维 |
4.2.1 空间过度膨胀:城市人口增长与生态失衡 |
4.2.2 理性之殇: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资本僭越 |
4.2.3 异化消费:城市生态危机的社会之维 |
4.2.4 生态危机:城市社会的物质变换裂缝 |
4.3 生态批判:城市生态重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3.1 消费社会批判的生态维度:实现城市诗意的栖居 |
4.3.2 尊重差异:由断裂走向弥合 |
4.3.3 文明形态转换: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
第5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代性反思 |
5.1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实践 |
5.1.1 城市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引擎 |
5.1.2 资源资本化:中国现代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源泉 |
5.1.3 秩序与活力:中国城市化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红利” |
5.1.4 城市现代性的生成: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2 现代性与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生成 |
5.2.1 空间矛盾:城市发展的制度失范 |
5.2.2 生态危机:城市发展中的理性失衡 |
5.2.3 科技崇拜:城市发展中的工具理性膨胀 |
5.2.4 城市非正义:城市发展中的主体性失控 |
5.3 现代性的超越与中国理想城市建构 |
5.3.1 交互实践观:现代性超越的思想源泉 |
5.3.2 资本的批判:新现代性建构的深层根源与路径 |
5.3.3 新型城镇化:中国城市建构的理想模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四、论城市交通的合理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D]. 黎淑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3]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策略研究 ——以济南历城区为例[D]. 李潇然.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4]城市形象构建策略研究 ——基于南昌和杭州的比较分析[D]. 胡洋. 南昌大学, 2020(01)
- [5]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 ——基于《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分析(2010-2019)[D]. 李体. 河南大学, 2020(02)
- [6]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及算法[D]. 毕晓慧.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排队论的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研究[D]. 叶兴涛.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8]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9]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D]. 刘晋华. 东南大学, 2019(06)
- [10]城市发展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D]. 许龙才.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